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表达心情感慨的句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逐句分析,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丰富性
诗歌所蕴含的情感信息,往往不是单一的。诗人往往将复杂的感情通过种种形式将其或叠加、或组合、或交织在同一首诗里,使诗中的情感信息表现出丰富性。这源自诗人复杂的内心。诗人总是围绕某一人、某一事展开多样化的思绪,随之衍生出多种多样的情感,既有主导的,也有次要的;既有并行的,也有包容的。它们或明或暗地潜伏在诗中,在外表现为意象的丰富性,叙事的多变性;在内营造了奇妙的思想之美、情感之美,耐人细细寻味。但大多数学生在解诗歌鉴赏题时,思维是单一平面的,或者只扣最明显的一点,而忽略其他,或者抓住几点,却不够全面,从而导致了不必要的失分。而大多数情况下,诗人丰富的思想情感是分布在整首诗歌中,甚至遍布于每一个句子里,因为要把握诗歌情感信息的丰富性,必须逐句分析以免遗漏。
【例】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10年北京卷)
【诗歌鉴赏】 诗歌一开始四句写景,苍凉萧索,既是深秋实景,又是社会冰冷的写照。五、六句说明诗人的遭遇。李白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但他秉性耿直,对权贵不阿谀奉承,因而遭谗言诋毁,被迫辞官离京。第七、第八句,说明他的不顺际遇是因“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所致。“徂辉”即落日之余辉,这里暗喻朝政不明。“浮云”,喻谗毁他的恶势力。第九、十句,进一步说明当时朝廷用人不当的现象。“鸳鸯”竟栖身于“枳棘”, “燕雀”却栖于“梧桐”,对比鲜明,以此上下错位的现象比喻君子失所、小人得志的社会现象,同时也具体说明了本身所遭遇到的正是有才而不得善待的情况。最后两句,说明诗人无奈的心情。
【参考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遇的激愤。
【方法运用】 通过逐句的分析鉴赏,我们发现在五、六句中,作者是对荣华万事的感慨,言其像东流水一样,从而可以总结为“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而九、十句既反映了上下错位、小人得志、君子失位的现象,又暗寓自己有才而得不到施展的情况,因而可以总结为“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遇的激愤”。
二、辨证分析,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矛盾性
诗歌中的思想情感具有丰富性,在前面已经具体讲到。但是所有的情感信息并不完全同为正面情感,也不完全是负面情感,许多时候是正面情感与负面情感交织在一起,从而呈现出矛盾性的特点。也就是说诗人在表达喜悦的时候,又可能在诗句中隐含着悲哀;诗句中表现出激昂的格调,又可能流露悲慨的情绪;字里行间可以是对时局的担忧,又可以表露出对个人进退的忧虑。诗歌思想感情的矛盾性是最容易被学生忽略的,因为学生不会对诗歌的情感信息做辩证思考,总是片面、局部、静止地看待诗歌。
【例】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
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歌鉴赏】这首诗是作者因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首句是写作者悲凉的境遇:年老独居荒野,近无四邻,孤苦无依,生活贫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写景抒情,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后两句写对表弟到来的感激,这是写“喜”,但喜中仍有悲。喜的是因为自己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处境不佳,又感到对不起亲人,所以仍感辛酸惭愧。全诗语言朴实,语调低沉悲切,真实感人。
【参考答案】 此诗表达了诗人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带悲)的感情。
【方法运用】 这一首诗的标题为“喜外弟卢纶见宿”,一个“喜”字,道出作者情感的一个层面,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情感复杂而矛盾的特点,因为具体到诗歌中去,我们可以明显感到一种悲凉的气息:遭遇悲凉,生活困窘,独老无邻(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处境不佳,心怀愧疚,深感辛酸(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可见,除“喜”之外,“悲”也是切实存在的,所以绝不能忽略这一要点。
三、深入挖掘,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隐寓性
诗歌忌直白,直白的句子读之一般无诗味可言。诗人借诗言志抒情,却又习惯性地把情意心志掩藏起来,含而不露,隐而不显,使诗歌呈现出含蓄蕴藉的特点,也就是说诗歌的思想情感具有隐寓性。这种隐寓性一方面借助意象的深层内涵而存在,另一方面又借助诗人个性化的心理体验与人们普遍性的心理意识之间的共鸣来营造。所以在鉴赏诗歌、品味其思想感情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利用自己对生活人生的感悟理解来揣摩诗人的写作目的,又要披文入情,揭开种种意象之下的情感密码。但是许多学生浅尝辄止,流于字词表象,而不深入挖掘,对诗歌的理解过于肤浅而无法答中要点。那么,如何挖掘诗歌思想感情信息呢?我们可以以诗句中关键语句、重要意象为切入点,通过“为什么”和“是什么”的追问,刨根究底,直捣诗人的内心。
【例】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小重山・端午
[元]舒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 诗歌开篇写“过端午”,人们准备“碧艾香蒲”,着一“忙”字,足以见家家户户“庆端阳”的热闹。“细缠五色臂丝长”,写出楚地端午风俗。家家热闹,人人喜庆,诗人却“空惆怅”,与“庆端阳”的喜庆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而紧承一句“谁复吊沅湘”,交代了“空惆怅”的原因:人们忙着过端午,而忘却了这个特殊节日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谁还记得那爱国诗人屈原呢?下片仍然运用了对比手法直抒自己的感情。词人在端午读罢《离骚》而生伤感之情。而那些忙着“庆端阳”的人们,却无人解“其中味”,诗人借此希望人们能记住这位富有“忠义气”、美好的品格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的屈大夫。
一、与语段内容毫无关系
一般说来,语段的内容总是互相勾连,互为补充,紧密联系的。如果出现了与语段内容毫无关系的语句,就会影响内容的正确表达,干扰读者的阅读理解。因此,修改语段,要密切关注语段中的“多余句”和“无用句”,及时将其摘除。
【例1】清华,中国高等学府的代表。它历经百年沧桑,始终屹立于教育高峰。虽时光流转,但精英之风采,长久留存。海峡两岸清华的合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在这百年校庆之际,“新浪文史”栏目与《看历史》杂志联手,共举“百年清华”盛典。无论你是社会名流,还是普通一员,只要对“清华”二字心存感慨,皆可写信给这所百年学府一诉感想。
只要认真读一读语段,就能正确把握其主要内容:“百年清华,精英风采长存,屹立教育高峰。‘新浪文史’栏目与《看历史》杂志联手,邀请读者抒写对百年清华的感想。”然而,语段的第三句话“海峡两岸清华的合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既不是对百年清华的讴歌和赞美,又与“一诉感想”毫无关系。所以,该句是多余句,应删掉。
二、与语段意思发生偏离
在大多数情况下,与语段内容毫无关系的句子是比较少的,更多的句子是“雾里看花”:初看起来字字珠玑,没有任何差错;但仔细观察,发现瑕疵颇多,游离主题,“剑走偏锋”,或需要修改润色,才能走上“正轨”,或需要直接删除,才能“力挽狂澜”。
【例2】首都百万平安志愿者,积极开展治安防范、纠纷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等一系列工作,从临时应急机制逐步走向常态治安管理模式,增强了广大市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共同构筑起首都平安的钢铁长城,为新时期维护社会治安、化解纠纷,摸索出了一条基层治理、公益服务的道路。
语段中的“增强了广大市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一句,初看起来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与“社会治安”、“生态环境”等关键词也有关联之处;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语段的主要意思是“百万平安志愿者构筑起首都平安的社会治安”,而该句话明显地偏离了原意。正确的修改方法为:一是直接删除,二是把“保护生态环境”改成“安全”或“法制”。唯有如此,才能与语段保持一致。
三、与语段中心发生抵触
每一个语段都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语段中的所有句子都要围绕这个中心,从不同的方面或不同的角度来论述、引申和发挥。如果某一句子没有围绕中心叙述、说明或议论,就会游离中心,甚至会发生相互抵触、冲突,抑或自相矛盾的毛病。
【例3】世博会真的近了!烈日炎炎,挡不住志愿者和参观者热情的脚步。数以万计的城市文明志愿者行动了起来,上海几乎变成了“志愿者的海洋”。在全国各地,各种关于世博会的活动不断掀起,世博会的精神和理念正渐渐被中国民众了解、接受和传播。这次世博会将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宴,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然而一个所有人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我们今天对待世博会的热情似乎远没有达到奥运会的程度。
该语段的中心是“国人热盼世博会”,围绕这一中心,依次从4个方面加以具体阐述:志愿者和参观者热情盼望世博会、全国各地有关世博会的活动不断开展、世博会的精神和理念已逐渐被中国民众接受和传播、世博会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而语段的最后一句话是说人们“对待世博会的热情似乎远没有达到奥运会的程度”,与中心发生了冲突,因此,要把“然而一个所有人……程度”这句话删掉。
四、与特定场景不相吻合
语段中的语句,要符合特定的语用场景。不同的语用场景,对用语有不同的要求:庄重场合,用语应庄重规范;日常场合,用语应自然、亲切、灵活,一般多用口语;而工作场合则要求用语准确、扼要,经常使用某些专门术语或行话……如果违背了这些基本的法则,就要把它筛选出来并加以删改。
【例4】1954年,巴西足球队在世界杯上意外地输给法国队,与冠军失之交臂。足球是巴西的国魂,意外的输球使得球员们分外沮丧、懊悔,他们准备承受球迷的嘲笑和辱骂。可是,当飞机降落时,眼前却是另一种景象;总统和两万名球迷默默地站在机场上,人群中打着一条醒目的横幅:“这也会过去!”球员们心中悬着的石头顿时放了下来。4年之后,巴西队重整旗鼓,终于赢得了世界冠军。在宏大而激动人心的欢迎场面上,人群中依然打着那条格外醒目的横幅:“这也会过去!”
对这一语段的修改,题目的要求非常明确:找出与现场氛围以及球员们的心情不协调的一个句子,并加以修改。因此,在筛选病句时,一要真切感受现场氛围(即语用场景):巴西球迷对足球队的包容、理解、支持和期望;二要逐句推敲,反复比较,找准与现场氛围不吻合,且是描绘球员们心情的句子。从整个语段看,同时符合两点要求的句子为“球员们心中悬着的石头顿时放了下来”。在此基础上,对该句加以修改。参考答案为:“球员们顿时泪流满面”或“球员们激动得热泪盈眶”等。
五、与语段情感不相协调
我们知道,单一词句的感彩一般比较容易理解,也容易运用,或褒义,或贬义,或中性。而文中(包括语段)词句的“感彩”就不同了,需要我们仔细揣摩,认真咀嚼,才能真正理解,灵活运用。有时候,稍有不慎,就会使用错误,酿成“灾祸”,成为不易察觉的病句。
【例5】一天的熙熙攘攘结束后,世界归于宁静。躺在床上,想好好看看美丽的星空,细雨却像一位久别的朋友,打破了这难得的静谧。这倒使我想起了家乡的雨。
家乡的雨,也总在夜晚不期而至,或温婉儒雅,或豪气万丈。倘若没有碰到撒野的风儿,雨总会来得那样轻,那样静,那样有气势。碰到风儿捣乱,“冷雨敲窗”,乡亲们有时会起身推窗而望。细雨如丝般飘下,不一会儿,空气中便充满了泥土的味道,深深吸了一口气,呵,真让人陶醉啊!慢慢地,屋顶便奏起了低低的交响乐,滴滴答答,滴滴答答,让人烦躁。
一.怅然的情愫,心弦的共振――《社戏》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怅然若失的情愫让每一个读者都情不自禁地联想起自己永远失落了的童年,从而引起心弦的共振。当我们沿着作者的情感脉络逆行,在文本中再次行走,我们遇见的将是一个非常柔软的鲁迅。因此,设计《社戏》教学的密码就在这里,我们不妨来看看王君老师关于《社戏》的这段教学设计。
王君老师抓住最后一句中“真的”两个字,采取删除替换的方式让学生琢磨鲁迅微妙的心理──越是想要强调与求证“真的”,就越可能不是“真的”。于是,王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两个辩题:“正方:戏好,豆也好”;“反方:戏不算好,豆也不算好”。然后,要求学生速读课文,紧扣情节,字斟句酌,展开辩论。王老师则围绕一个“好”字,不断地将辩论推向更深层次。
第一个层次:戏和豆到底好不好?
第二个层次:《社戏》中其实最“好”的是什么?
第三个层次:重点辩论谁是《社戏》中最“好”的人?
第四个层次:让学生揭示归纳总结《社戏》“好”的实质。
由于设计巧妙,每一个学生的言说欲望都被点燃起来了,特别是辩论“最好的人”的阶段,学生们谈到了许多的“好”:人性之美好、童真之美好、文化之美好、古拙民风之美好、人与自然相融之美好、不好当中的美好……学生的许多感悟甚至有了哲学的味道。
二.自由的生存,永远的神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审读此文标题,学生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本文是按照空间变换的顺序来记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处的童年生活,因此,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九段切入,围绕这一过渡段进行教学设计。
(一)解释题目 披文入情
师:课文题目表明本文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记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处的童年生活,在这两处记述中有一处明显的过渡,大家能找出来吗?
师:齐读第九段,思考作者称蟋蟀、覆盆子、木莲为“我的”,并且还是“们”,行文过程中还突然冒出了德语,在这朴实而又深情的语言中,你能体会到童年的鲁迅在告别百草园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吗?
(二)重回乐园,寻访童趣
作者从百草园生活写起,点出那里曾经是“我的乐园”。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为什么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乐”呢?
(三)回味书屋 感受成长
如果说百草园是鲁迅的“快乐老家”,那么三味书屋又将是一个怎样的启蒙学堂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鲁迅回忆了三味书屋生活的哪些场面?哪些细节?哪些人物?有何种心情?
简洁的设计,让学生轻松愉悦地走近了鲁迅,走进了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与鲁迅先生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
三.精细的雕刻,无限的悲凉――《孔乙己》
《孔乙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其中的“大约”与“的确”两个词从字面上看是矛盾的。我们可以将这一矛盾点作为设计这篇课文教学的切入点。
(一)问题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问题一:鲁迅曾说,在他众多的小说中,他最喜欢的就是《孔乙己》,但老师却发现本文中有一个语言表达看似矛盾的句子,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
(二)猜想结局,品析人物形象
问题二:“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是对孔乙己最终结局的交待,请同学们结合前文内容猜想一下,孔乙己的命运到底是死还是活?请说出理由。
问题三:那孔乙己究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
(三)把握环境,明白悲剧根源
问题四:人物的命运除了他自身的性格外,其所处的环境也是其命运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孔乙己处在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之中?
以上几个问题的设置,由果到因,追根溯源,步步推进,使课堂教学清晰流畅,也就非常轻松地完成了这篇小说的教学目标。
四.失落的故乡,精神的家园――《故乡》
《故乡》中“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一句,是“我”情感的直接抒发,也是进行《故乡》教学设计的重要密码。
(一)故乡的情
老师感情朗读“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一句,并提问:
1.老师为什么读“阿”(第二声)?这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2.这句是一个否定加反问的句式,这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过渡:一个“阿”和一个“不是”表达了“我”复杂的情感,眼前的故乡明明就是那个故乡,“我”却不愿意相信,是故乡什么样的景象让“我”如此感慨?
(二)故乡的景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2段,其他同学在该段中分别找一个形容眼前故乡的景象和“我”此时心情的词语?(萧索、悲凉)
过渡:景既已如此,还是去看看故乡的人吧!故乡哪个人最让“我”魂牵梦绕?(闰土)
(三)故乡的人
问题一:二十年过去了,儿时的伙伴在相貌上肯定发生了变化,请在文中勾画圈点出有关描写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深厚文化贯穿在古典诗歌的博大精深之中,诗歌是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从古代诗歌到现代诗歌,文坛上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诗人,不管是悲愤的爱国诗歌还是凄美的爱情诗歌,无不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内心最真实的独白。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学习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感情,了解当下的文化,感知诗人的内心。那么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理解诗歌的美育特点和风格,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通过美读体会诗歌中的美育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非常有道理的,直观地表达了读的重要性。语文是一门语言课程,学的正是我们天天讲的汉语,诗歌也是如此,虽然不同于我们的话语,但是也是反映生活,反映人内心的语句,只不过诗歌更加优美,更加委婉地展示我们的生活和内心。学习诗歌最重要的就是读,通过阅读去体味,去揣摩。“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无论兴味方面,或者用词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诗歌像音乐,时而低沉,时而欢快,时而婉转,时而优美,它也有轻重缓急,也会抑扬顿挫,诗歌的句子就如同音律,娓娓道来,让人有清风徐来之感。
诗歌需要人们的低吟浅唱,朗朗上口的诗词不就是我们内心的真实写照吗?让我们在美读中体会“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寂寥;体会“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磅礴;体会“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失意;揣摩李白的豪放,柳永的浪漫,陶渊明的豁达。 美读不同于朗诵,不同于背诵,不是一字一句,一板一眼的照本宣科,而是用情感来表达诗歌的意境。例如在学习《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时候,第一节美读时,语调应该低沉委婉,语速缓慢。第二节写美读时声调略高,语速略快,读出诗人悲愤的心情和内心变化。第三节美读时,要有强烈的情绪转换,从喜到悲。第四节美读时,要充满期待和希望。通过美读发现诗歌的真实内涵,体会作者百转千回的情绪起伏。
二、通过诗歌的艺术手法体会诗歌的美育
诗歌是一种通过简单的语句来表达情感内心的一种文体。学习诗歌首先要掌握诗歌的表达方法和艺术手段,一般来说有意象,象征,意境等,对于初中语文诗歌而言,需要学生掌握诗歌的艺术手段,继而体会诗歌的美育。诗歌意象中的“意”是意念、意思、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心理特征,“象”是形象、实体、现象,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意象的表达就是诗人情感和意志的表达,例如诗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把自己的悲伤流泪之情转移到了花上,把自己的伤感寄托在了鸟上,这样花和鸟就有了意象。诗歌中的意境的表达与意象还是有所不同的,意境是具体的实体。所以意境更多指诗歌的一种状态、一种效果。例如古代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柳”字,谐音“留”暗含“留恋、挽留”之意,一般会在送别诗中出现,折柳送别意味挽留之意;还有“鸿雁”表达了一种对归家的渴望和思念;“杜鹃”因为“杜鹃泣血”的传说,再加上它的鸣叫声被理解为不如归去,常常被流落在外的诗人用来表达对故国的思念;而古诗中的“燕子”则表现了今非昔比的无奈,抒发昔盛今衰、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一、立足课堂,激发兴趣,提高古典诗词鉴赏素养
与新课程标准相匹配的新教材,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需要出发,增加了古诗文的分量(新教材的古代文学作品篇目约占41%),因此,借助这些课内篇目的学习,将目光聚焦在课堂教学上,一方面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基本素养,在鉴赏方法的传授上做文章。
(一)学会诵读,激发阅读兴趣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的“熟读”,首先是准确的朗诵。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1.读出古典诗词的韵味。语文老师都知道,读诗一定要读出韵味,这韵味一是要准确断句,按古诗词平仄、押韵、抑扬的基本要求流畅地读下去;二是能读出一些古音,诸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一句中“衰”的读音,就不能读成“shuai”,而应该读成“cui”。“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中的“斜”就不能读成“xie”,而应该读成“xia”。“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中的“得”,就不能读成“de”,而应该读成“dei”。
2.培养诵读能力。在利用教材提供的文本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应该提出具体要求,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首先是普通话朗读的要求,尤其是农村中学,由于学生说普通话的环境差,很难迈出说普通话的第一步,语文教师一定要执着,教师要教给学生基本的朗读常识和技巧,诸如五言诗、七言诗断句的位置,不同词牌的词断句的位置,以及古诗词在平仄、押韵、变读有哪些要求等方面的基本技巧,采用教师领读或跟着朗读磁带朗读的方式,从模仿开始,通过自由朗读、齐读、男女声读、小组比赛读、品味性自读等方式,培养学生准确朗读的能力,为鉴赏奠定语言基础。
(二)驰骋想象,理解诗词含义
鉴赏诗词,最基本的就是先要理解诗词内容,所以,在学生采用各种形式将诗歌熟读成诵后,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了一些关键词和关键句后,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将诗词以书面形式,改写成散文,要求语言准确,流畅而优美,让人读后有美感,以达到理解诗词内容的目的。
(三)教给方法,培养鉴赏能力
新课程理念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也是我们经常强调的,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时,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教给学生阅读鉴赏的基本方法。概括起来,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有四个要点,即读题、识人、辨文、看注释。具体是:
1.外部感知:(1)读诗题:就是读诗词的题目,了解诗词所写内容属哪一方面,也可从试题中直接解读出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主题思想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为题目本身就是诗词整体意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韩琮的《暮春水送别》,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是一首送别诗,那肯定抒发的是离情别绪;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我们也能看出是一首怀古诗,抒发的当然就是世迁,物是人非,借古伤今之情了。(2)识诗人:就是了解诗词的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有利于诗歌的阅读鉴赏。例如,同样的诗歌题材,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当然不同。例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都以“柳絮”为题,写过一首诗,由于她们,一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女,一个是皇家大商人的千金;一个天真率直,一个城府极深;一个孤立无援,一个有多方支持;一个作叛逆者知己,一个为卫道而说教。两人的出身和目前在贾府中的地位不同,尤其是两个人的性格不同,对“柳絮”的理解也就大相径庭。林黛玉写道“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柳絮在东风中任凭摆布,也正是象征黛玉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不但是借柳絮来感叹自己的不幸身世,也是对她自己将要到来的悲惨结局的无可奈何的哀叹。薛宝钗却写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反平时为人处世的安分守愚,志得意满之态跃然纸上。整首诗用语平易,不露声色,与宝钗内敛性格极似。这一番表白和诗中表达的意境都可以约略看出她在大观园里的春风得意和自命不凡。所以,了解诗人,应该是阅读鉴赏古诗词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了解诗人时,一方面可以调动文学常识记忆库中的知识储备,诸如在教材提供的文本中接触过的诗人、词人;另一方面,借助现场的材料――诗词后面的注释。(3)辨题材:古典诗词按题材可以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羁旅诗、宫廷闺怨诗、送别酬答诗、咏物写景诗、寄兴咏怀诗等,阅读鉴赏时,就要根据题材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通过对诗歌内容的辨认,有助于对诗歌情节的把握和情感的领悟。(4)看注释:注释往往能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背景以及其他有关情况,有些注释还能替我们解释一些生僻难懂的词,介绍有关典故的出处和提示用典的意思,所以,看注释,有助于我们直接进入诗歌的鉴赏环节。
2.象境体悟:这里的“象”指意象,“境”指意境。(1)品“意象”:所谓意象,指含有作者思想情感的客观物象。作者创作时选取的对象,完全是根据内心情感和表达志趣的需要。一般来讲,有些意象,有着传统的文化象征意义,意义比较固定。如鸿雁象征相思和信使,象征清高和坚强等。“梅花”是傲雪、坚强、身处逆境但不屈不挠的象征。“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柳”与“留”谐音,经常暗喻离别,又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等等。但是,有时候,同一个意象,在不同的诗人笔下,所表达的寓意是不同的。例如,严维写的《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和韩琮写的《暮春水送别》:“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两首诗中同样写到了“水”这个意象,但寓意却有所不同,严诗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韩诗用“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因此,品意象,最重要的是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准确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寓意,决不能直接拿某一意象的固定意义硬套。(2)味“意境”: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即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三个方面。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鉴赏古典诗词,一定要处理好景、情、境三者的关系,要让学生明白,诗词中写景的句子,都是为了渲染和烘托气氛,为抒情主人公抒发思想感情服务的,绝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许多句子,在写景的同时,已经将感情寄寓到了景物描写中,做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而诗歌在描写景物时营造的氛围,就是诗歌的意境,这样,就达到了三者的完全交融。
3.技巧品赏:这部分主要是教给学生一些鉴赏古典诗词的技巧,包括一些专业术语。一般来说,鉴赏古典诗词可以从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烘托渲染、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对偶、用典、夸张)、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方面入手。具体步骤是:(1)明色调:就是明确诗词所表达的感彩。人的感情或热烈欢愉,或淡泊明净,或黯然悲哀等等,这些反映在诗中往往让景物带上了主观的感彩,所以,鉴赏诗词时,就要通过阅读,首先把握感彩。例如,韩琮的《暮春水送别》:“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整首诗将友情以及对历史,人生的感慨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所组成的画面中,用叶子和花的暗淡色彩来渲染作者与友人的惜别之情,而夕阳昏黄之景犹如日薄西山的唐王朝,潺潺流水又如同时光的流逝,蕴含了诗人对朝代兴亡,历史变迁的感慨。(2)觅诗眼:散文有文眼,诗歌有诗眼,所谓文眼,就是贯穿全文内容的一个字或者一个短语,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个短语就是文眼,起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绿》的文眼就一个字“绿”,同样起了线索作用。所谓诗眼,也指贯穿全诗的一个词或者几个词,这些词,有的明显,有的含蓄。如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中诗眼就明显,词中写道:“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其中“却是池荷跳雨”一句中的“跳”就是诗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水打在荷叶上又反弹起来的情景以及雨之急、雨之大。王安石的《葛溪驿》诗眼就比较含蓄,诗歌写道:“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全诗以“鸣蝉更乱行人耳”一句中“乱”字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黄的灯光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名“乱”的部分原因,为他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步;尾联用衬托的手法,借“鸣蝉”、“疏桐”将诗人的烦乱心境渲染到极致。“乱”是全诗的线索,串联诗人所见、所感、所想的内容,使诗歌内容丰富集中。(3)析风格。诗词的风格有多种多样: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鉴赏时,首先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其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最后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语言玩味:这部分就是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就是诗人在遣词造句、运用修辞方法等方面所体现的个性特征。它往往与诗人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有关。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古典诗歌语言多种多样,要鉴赏,就得先了解常见的古典诗歌的语言风格。鉴赏语言风格特色,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进行赏析。
常见语言风格及其特点有:清新雅致、朴素自然、明白晓畅、含蓄蕴藉、委婉含蓄、平实质朴、华美绚丽、绚丽飘逸、豪迈雄奇、雄浑豪放、沉郁顿挫、朦胧隐晦、幽默讽刺、慷慨悲壮、婉转缠绵等。
鉴赏诗歌语言特色风格时,首先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然后用诗中语句具体分析,再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运用专业术语,不同角度鉴赏
要进行诗词鉴赏,就要运用专业术语,而鉴赏角度不同,所用专业术语就不同。
1.语言的角度。首先要掌握语言风格方面的专业术语:清新雅致、朴素自然、明白晓畅、含蓄蕴藉、委婉含蓄、平实质朴、华美绚丽、绚丽飘逸、豪迈雄奇、雄浑豪放、沉郁顿挫、朦胧隐晦、幽默讽刺、慷慨悲壮、婉转缠绵等;其次,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赋比兴、象征、双关、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等。
2.形象的角度。古诗词中的形象分为景物形象(意境类、意向类)、事物形象、人物形象。(1)景物形象就是把景物中所营造的意境与氛围。所用的专业术语有绚丽、明丽、雄奇、峻峭、雄伟、萧瑟、清幽、凄冷等;(2)事物形象即“物象”,古典诗词中的咏物诗词,一般都是为了托物言志,借物抒怀。所以,所咏之物,都有其特殊内涵,所用术语,必须与这一物象包含的内涵相一致。如“梅花”象征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象征坚韧不屈,凌寒怒放,甘于寂寞;“杜鹃”象征凄凉哀伤,悲苦无依;“鸿雁”象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等。(3)人物形象包括诗中的人物形象与抒情主人公。所用的专业术语有: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战,爱恨情长等。
3.表达技巧的角度。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情感时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1)表达方式所用的专业术语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2)表现手法所用的专业术语有: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或对照、抑扬、照应、动静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起兴、虚实结合等。
4.评价作者思想内容的角度。“诗言志”,鉴赏诗词的重点就是把握诗词的主题,古典诗词的重要主题分为情感类、诗体类。情感类主题一般用的专业术语是: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思乡怀人、别恨离愁、隐者情怀、生活杂感等;诗体类主题一般用的专业术语是:咏史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别离诗等。
二、研究试卷,把握题型,教给解题步骤与方法
这一环节是将课堂教学和应试能力衔接的桥梁。只有了解了高考试卷中古诗词鉴赏的题型和基本的答题步骤,才能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
(一)研究试题,明确解题步骤
不论是“大纲卷”还是“课标卷”,古典诗词鉴赏的主要题型有:分析意境型、分析技巧型、情感和主旨型、炼字型、判断和评价型、一词领全诗型、赏析语言特色型等。根据不同的题型,相应的答题步骤分别是:
1.分析意境型。(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2.分析技巧型。(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3.情感、主旨型。(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若无特别的技巧则可省略这一步);(3)抒发什么情感。
4.炼字型。(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判断和评价型。(1)认真审题;(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答题时还要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要紧扣评论关键词
6.一词领全诗型。(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7.赏析语言特色型。(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运用术语,分类解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