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感恩教育内容

感恩教育内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感恩教育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感恩教育内容

感恩教育内容范文第1篇

一、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特征

感恩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是高职学生应具备和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高职学生感恩教育是高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职学生”与“感恩教育”的结合,由于教育主体、文化基础以及社会环境等的不同,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丰富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文化中感恩教育无处不在。新时期高职学生感恩教育既要继承中华文化的精华,又要融合西方感恩教育的先进成分,同时根据高职学生实际和社会发展实际整合设计教育内容。因此高职学生感恩教育要收到应有效果,在教育内容上应当体现各个方面、层次、领域和阶段的感恩原则和要求,如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对父母亲人的报答之心,对师长的敬重之心,对社会的仁爱之心,对祖国人民的热爱之心,对民族未来的责任之心。

(二)高职学生感恩教育进程复杂

感恩教育是传授知识、培养信念、形成习惯再到自觉作为的过程,如果仅仅传授感恩知识,不注重感恩信念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不会形成学生完善的道德人格和感恩素养的。因此,高职学生感恩教育更艰巨、更困难、更复杂。当前的社会处于转轨换型时期,人们的感恩意识普遍缺乏,同时高职学生文化基础不高,自主学习意识较低,没有连贯反复的教育过程,高感恩教育是很难收到良好效果的。

(三)高职学生感恩教育主体多重

高职学生生活和成长于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多重环境之中,其知识、信念、行为习惯等形成受多重环境影响。因此高职学生感恩教育需要家庭、学校、企业、社会形成合力,各自承担起教育职责,发挥教育作用,协同开展感恩教育。

二、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理念把握不准

虽然我国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体上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偏弱,所以,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缺乏明确的理念与目标。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就业日益严峻,各学校特别是处于高等学校底层的高职院校更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相对忽视大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对学生感恩教育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都极其有限。而目前高职学校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感恩教育常常以施教者为中心,忽视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忽视大学生的主动参与,导致大学生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内容陈旧匮乏

从感恩教育现状来看,高职学校基本上没有设置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或者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去开展感恩教育。由于受社会功利化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高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重视政治教育忽视道德教育和感恩教育,而仅有的道德教育和感恩教育内容也与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脱节,内容相对陈旧匮乏,知识面狭窄,缺乏时代感、针对性和创新性,感恩教育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教育效果不佳。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方法单一、老化

传统的高职学生感恩教育注重课堂教育,忽视课外教育,方法上过多强调大学生感恩认知灌输教育,注重感恩认知的“灌”,轻视感恩认知的“输”,这种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教育方法强化的是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却弱化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得感恩教育不能与学生产生共振,这就严重违背了大学生感恩教育规律,消解了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效性。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高校办学主体日益多元化,加上学分制推行、后勤社会化、学生公寓园区建立以及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对象和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要求高职感恩教育的方式方法要不断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形势。

三、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对策

所谓协同创新,就是指通过整体各要素或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而共同完成创新的全过程。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就是要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整合学校施教者与受教者、教育者和管理者、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理论课和实践课等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作用,促进各种资源的有机融合,使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达到育人的目的。

(一)创新感恩教育理念,倡导立体多维教育观念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从高职学生感恩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实现现代化人才发展战略高度重视感恩教育,把大学生的需要作为感恩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大学生与教育者的交流互动。同时感恩教育不仅要传授大学生感恩知识和理论,还要在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感恩情感、感恩意志、感恩信念、感恩品质和感恩习惯上取得进步。其次,建立校内外感恩教育系统的协调关系。一是建立校内协同关系。一方面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学生处、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等大学生感恩教育工作相关部门之间资源相互渗透,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建立专业教育、就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学科与感恩教育的协同关系,通过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提高感恩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建立校外协同关系,通过同政府、企业等开展深度合作,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实习等,在实践中提高感恩意识和情感,培养感恩行为习惯和品质。

(二)创新感恩教育内容,挖掘中外感恩教育资源

理念的创新必然要求感恩教育内容创新。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我国传统优良的感恩文化资源,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和改造,实现文化的创新和重建;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实际,赋予感恩教育内容鲜明的时代特征。感恩教育的素材要尽可能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坚决抛弃传统感恩教育内容中过于高、大、空的不切实际的教育内容,注重时代性和新颖性,如利用热点问题善加引导、启发他们的相关思考,既很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又容易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创新感恩教育方法和途径

感恩教育内容范文第2篇

1 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存在一些大学生在感恩时刻集体失语,在应当珍惜的亲情、师生情、友情等面前表现得冷漠和不以为然,在应当回报社会的时候却忘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理性的说,感恩意识的缺失不能把全部责任归结为大学生个体道德和个人素质,应该反思社会和高校的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社会环境、高校环境、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方法等方面总结经验、教训,寻找感恩教育失效的原因。

1.1 感恩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不强

当前,感恩教育的形式主义是感恩教育缺失的总要原因。大学生并不缺少感恩的心,但是,我们的感恩教育却常常停留在形式上,例如,一些大学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给父母一份关心、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这些活动的本意是善良的,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此外,一些高校为了加强宣传,轰轰烈烈的强调形式极可能使原本应该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善良品质再次流于形式,这不仅没有提高感恩教育的有效性,反而容易让感恩教育走进狭隘的形式主义的泥沼。

1.2 感恩教育的内容陈旧

当前,内容陈旧是感恩教育的通病。一提到感恩教育就举出大家熟知的典故和故事,呆板陈旧的说教,没有任何启发式的讨论,这不仅不会增强大学生的认同,反而换来思想活跃的当代大学生的反感。时代变化了,感恩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需要用大学生熟悉的语言,需要双向互动的,通过各种新的方式方法,与时俱进的新的内容,增添感恩教育的活力何有效性。

1.3 感恩教育缺乏人文关怀

一直以来,大学教育高度关注学生的知识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重要性,片面的回应社会对知识和能力人才的需求,却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生命等方面的教育。目前的大学教育体制下,不少高校仍以学习成绩、的数量、科研成果等作为标尺。这一价值取向的诱导下,学生为了评奖评优,为了争取自身的利益,争取找到好的工作,专攻学习,强调知识学习,淡化了情感教育。不得不说人文关怀的匮乏是造成了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的重要原因。

2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群里,对大学生的教育不仅需要文化知识来充实他们的头脑,也需要高尚的伦理道德来充实他们的内心。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大学生对社会、家庭和他人的感恩教育。

2.1 尊亲敬长的传统道德文化教育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孝是一个人为人处事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其本质是一种爱与敬的情感与行为。一直以来,人们就把感恩尽孝视为维系家庭的灵魂。“孝”是由亲情、感恩、恭敬三个维度而成的一种复合社会文化和心理体验,孝比爱具有更深广的内涵和更深刻的内容。在现代社会,对长辈感恩首先要倡导孝文化的合理内涵,要把尽孝感恩的责任真正落到实处,自觉尽孝、自愿尽孝,最终人人尽孝。因此“孝敬”,正是有效感恩教育的基点。

2.2 相互尊重,宽容大度的感恩教育

感恩他人包括对朋友、对同学、对同事以及对所有参与交往的陌生人的感恩,这是学会做人的起点。对他人感恩首先就要学会尊重他人。尊重是一种平等,只有尊重他人才会平等的看待大家的劳动和帮助,才会平等的感受到自己是否应该并怎样回馈他人。因此,尊重教育是感恩教育的重要一部分。

2.3 服务社会的责任教育

人在本质上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个体,我们从社会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服务社会并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感激,而是感恩社会的一种方式。个人对社会有无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检验人格健全和人生境界高低的重要尺度。对国家和社会感恩,最终应以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为落脚点和支撑点。

3 关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

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教育来引导和点拨,通过教育帮助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对其回馈以感激的眼光,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

首先,营造感恩教育的大环境。感恩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承担起感恩教育责任,形成一种充满活力、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精神,使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行为能得到充分培养和强化。

其次,要创新感恩教育的方式和特点。应教育学生识恩、知恩、感恩。要让大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理所当然的,应该对获得的美好事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应教会学生感恩图报,要让大学生了解回报不仅是物质上的,而且包括精神上的。应该教育大学生,一个人不仅要感恩图报,还应当抱着感恩的心去帮助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即施恩。

再次,要将感恩教育贯穿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对自身的成长历程进行思考,澄清与抵制各种消极、错误的道德观念和意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无论是父母给予的生命和关爱、教师给予的智慧和关心,还是朋友给予的友情和信任,这一切都充满恩情;要积极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之中,将感恩教育贯穿于课堂教育的全过程;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发表感恩宣言、写感恩家书、感恩演讲、、感恩图片览、感恩征文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家庭、教师、朋友和社会给予他们的关爱、关心和关怀。

感恩教育内容范文第3篇

所谓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知恩、报恩、感恩的人文教育。感恩就是个体感知到外界给予自身的恩惠,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情绪体验。感恩教育包括认知、情感和实践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即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并在内心产生认可;二是情感层次,即在认知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三是实践层次,就是将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具体行为,并形成回报恩情、甘于奉献的习惯。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灵魂唤醒灵魂的人性教育,以德报德的品性道德教育,也是教会人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生命教育。

二、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就是“学校进行感恩教育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是指通过一系列感恩教育的实施,提高受教育者的感恩意识,达到施教者进行感恩教育预期的目的和效果,最终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三、当前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感恩教育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感恩教育目标不明确,方向模糊;内容过于理想化,缺乏科学性;感恩教育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评价目标不明确,内容笼统等,而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感恩教育缺乏时代性、评价缺乏客观性,另外,很难把握感恩教育的度。所以要提高感恩教育,需要不断结合时代,改变感恩教育的途径和形式,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进行感恩教育,使其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时效性。

四、感恩教育的形式

1.感恩主题教育

学生的感恩意识是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感恩活动逐渐意识到的,大学生也是如此。所以高校可以在新生入学开始,设计各种各样的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如“新生入学的第一笔账”,通过每年邮寄录取通知书,把新生入学的第一笔账加进录取通知书,让学生意识到他大学的每一天消费多少钱,如果逃一节课就意味着多少钱被浪费掉了,也意味着父母可能白忙活好几天,从而唤起学生的“良心”和感恩之情;学生入学后,教师可以利用各种节假日,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开展感恩教育;感恩师长、感恩父母等主题演讲比赛,通过演讲的形式搜集父母或教师曾经令其感动的事件,让学生体验感恩文化的存在;结合国家重大纪念日开展的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活动,如建党95周年开展主题班会、观看抗战影片、演唱红歌等,让学生体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明确自己对国家、社会、学校、父母的责任。

2.感恩实践教育

感恩不仅是意识层面的事,还需要付诸实践。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并教育孩子们学会感恩、应该怎么去回报社会,孩子们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各种公益活动,也从中获取了快乐。如高校可以与社区/街道建立合作关系,使社区或街道成为高校的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的基地,为学生们提供志愿服务的机会。学生们在实践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自身实践带来的充实感。

3.感恩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教师在进行感恩教育时,不仅要让学生懂得感恩,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感恩之情,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所以感恩教育应注重养成教育。如通过重温经典读物认识感恩,通过建立良好的作息时间形成感恩的习惯。

感恩教育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感恩;精神支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258-01

参加工作十多年以来,一直在教育的最前沿。对于小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饭盒里剩一多半的菜和饭不吃,去买小食品;不是新衣服,不是名牌不穿;放学家长背着孩子的书包回家等等已经屡见不鲜了。由于父母对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我为中心。在家中是“老大”,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早已经忘却了“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勤俭节约”“孝于亲,所当执”。把父母为之的付出看得理所当然,对于“感恩”更是不屑一顾。

什么是感恩教育?陶志琼博士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我认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形成感恩意识,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于行的系统活动过程。感恩意识是需要培养的 。教育者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并作为个人个性品质永久存在。

然而当前,小学生的感恩意识非常淡薄。为了我们的社会,更为了我们祖国的花朵,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感恩教育的资源,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感恩教育的内容

小学音乐教材中所表现的感恩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概括地说有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

父母的养育之恩。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感谢父母的恩情,是人生中最基本的情感。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多角度理解父母之恩。如学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一课,教育我们在接受父母给予自己爱的同时,还要学会关心父母,以行动回报父母之爱;《献给妈妈的摇篮曲》为我们讲述天真的孩子 沉浸在妈妈温暖的环保里,通过学习可以使我们感受到真挚的母爱以及母爱的伟大。

祖国提供悠久文化之恩。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用壮丽秀美的山川陶冶学生。如《长江我的家》歌曲以“长江是我的家,我要去看妈妈”为主题,曲调优美抒情,使学生感受长江的雄伟气魄。如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展示了一幅山青水秀的图景:“树木长成排”、“草地像绿海”、“清泉为你流”、“鲜花为你开”。同时,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伟大。

社会给予良好成长环境之恩。今天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教育学生有爱心,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

二、正确运用感恩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获取信息,引导知恩。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知恩。明白要感谁的恩,感什么恩。表现大自然之恩的,一般是写景的歌曲或乐曲,写人记事的乐曲,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或事情的意义,重点在于情感的表达,感知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音乐课上,可以通过小组交流、角色扮演、多媒体演示等形式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感恩”的内涵。课外活动或家庭作业中,可以结合音乐课内容布置一些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活动中感受和体验,从而真正懂得感激父母、感激学校、感激老师、感激社会、感激祖国、感激大自然。

情感体验,懂得感恩。体验是孩子懂得感恩的基石,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我们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一个刻骨铭心的记忆。感恩的内容中,最被人看重的是父母之恩。但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材中,关于父母之恩的歌曲或乐曲仍显得寥寥无几,这必然导致孩子在情感体验方面的不足,同时阻碍孩子在感恩上的想象体验和思维体验。因此,老师有责任与家长沟通,共同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父母在孩子14岁以前把他(她)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告诉孩子,使孩子在想象中体验父母将他(她)拉扯大所受的苦和累。还可建议父母在适当的时候,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一些吃苦受罪的机会……让学生经历些风雨,体会为人父母的酸甜苦辣。

感恩教育内容范文第5篇

高职院校一般的学习周期为三年,其中在最后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学生是在各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培训,主要由实习单位来完成教学培养任务。如此一来,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实际上只有两年,可想而知这两年的教学安排是非常紧密的。学生不仅要修完基础理论课、实训课、操作课,还要完成语文、政治、英语、体育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此外还有艺术修养和人文通识类等选修课程的任务。要准备国家英语、计算机、各工种技术等级的考试;再加上不少学生还得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活动、社团活动;有的还得准备专升本的考试等等,各种学习、活动和考试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虽说高职院校也都设有德育教育的课程,但课时本就不多,而具体到感恩教育的更是少得可怜,有的学校甚至根本就没有把感恩教育纳入到德育教育的课程中去。在对南京的10所高职院校辅导员调查问卷的研究发现:70%的高职院校辅导员认为本校用于感恩教育课时较少、50%的辅导员认为学院的重视力度和营造的教育氛围不够。感恩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若想使感恩教育真正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遵循其基本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有足够的教学时间作为保证。根据笔者的调查统计,在南京10所高职院校中,虽对感恩教育的内容都有涉及,但近六成的院校感恩教育在日常道德修养教育中感恩教育所占的比例不足30%,三成的学校甚至不足10%。一般来说,要使学生真正了解感恩的意蕴,并在内心接受,进而体现在行动上,这一系列的教育指导过程不应少于16课时。从调研结果看,现在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无法满足这一基本的课时要求,这是目前高职院校感恩教育开展情况不理想的最主要问题。

二、感恩对象定位狭隘

调查显示在现阶段的感恩教育实施中,高职院校的学生仅仅或多将感恩的对象定位成自己的父母而往往忽略了其他的亲人、老师、朋友,而对于抽象的自然、生命、资源、环境等事物基本的尊重尚未达到理想状态,感恩之心就更无从谈起了。在以往的高职感恩教育中,受教育的回馈主体多是受教育者的父母,对于实施者来说这是最可行效果最明显的教育形式,因为这种最初感恩对象的定位局限,让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对父母的回报理所应当而对他人乃至社会的回报依旧显得漠不关心。这种在教育最初对象界定上的狭隘性会使后续教育的延展性受到限制。在笔者所做的学生问卷调查中选择和曾经的老师保持密切联系的同学只有37%,而在这37%中有40%仅仅是出于礼貌性的节日问候。而对于陪伴自己成长的母校88%同学表示即便将来有能力对母校的回馈也要看情况而定,在他们的惯性思维里学校、老师所给予他们的更多的是一种单方面投入,这种投入是种固定性、周期性的投入,一旦学业完成了这种投入就结束了,他们没有必要对此做出回应由于这种认知偏见他们忽略了在这种教育中需要互动的情感反馈,把老师、学校甚至于同学都当作成长过程阶段性的产物,而对于回馈社会这种理想性期望就显得更加遥远。从学生问卷中可以发现即便是到了相对时间较宽裕的寒暑假参加过社会服务的同学也不到33%,参与的目的也仅仅是因为学校的硬性规定或是两三好友打发时间的选择。这种感恩对象定位的局限性的后续效应是现代不少90后学生人际关系疏远、社交圈过小、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的出现的诱因。其实感恩的对象非常广泛,感恩教育的作用不仅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更要培养他们博大的胸怀。

三、感恩教育的方式单一

大部分高职院校中的感恩教育方式还是沿袭了我国思政教育的传统,以课堂单向传授形式为主,过分依赖教师的灌输和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和双向交流。感恩教育的目的是要将感恩的意识植进受教者的心灵,而不是讲授知识或解决具体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宜采取情境教育的方式。但实际情形更多的还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这就把教育者和受教者平等的双向交流变成单方面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能动作用,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心理,不易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10所高职院校的调查中,笔者调查发现80%高职院校采用的感恩教育方式仍以思政课和主题班会居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说教色彩浓重,缺乏实质性的引导。高职院校的学生更注重技能型学习,单一的说教灌输往往事倍功半。有的院校也开始注意了这一问题,除了采用传统的课堂教育形式以外,也开展了一些情境教育的形式,包括观看相关视频、分组讨论交流,组织义工、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但在这其中教育者往往把感恩教育片面机械地等同于各式的学生活动,缺乏实效性、长期性。如有的学校组织大学生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磕一个头、去一次福利院等等。教育者只注重形式,却忽略了感恩教育中最关键的精神内涵,学生往往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去做这些事情,使活动无法收到设想的成效。其实这一问题仍与高职院校对于感恩教育的忽视有关,因为不能真正理解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即使开设了一些这方面的课程也不会从其本身规律出发来设置教学方式,容易造成简单化的倾向。这一现象不唯高职院校独有,许多普通本科高校也存在这一问题。其实感恩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品德教育,它应该涵盖了生活性、体验性、丰富性、情感性、多样性的特征,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挖掘、不断发现、不断启发的过程。

四、感恩教育的观念和内容落后

高职院校感恩教育的内容也存在不小的问题。感恩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的树立、一种人格的塑造和一种品质的培养。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对于感恩教育的认识或者说开展感恩教育的原因是想靠它来“堵住”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是一种补救性的、头痛医头的短视行为。这已不能适应社会对大学生“全方位发展”的要求,实际上不少高职院校关于感恩教育的理念已经落后于社会的要求。罗海鸥认为“我国大学德育目标比较抽象、模糊,忽视基本品德素质培养,与学生实际脱节,德育内容漫无边际,存在‘远、大、虚、旧、偏’的弊端”,这一论断在感恩教育上也同样适用。感恩教育目标不明所带来的不仅是学生无所适从,就是许多普通教育者也会产生困惑,不知道究竟应该如何进行,这一现象在笔者的辅导员调查中有明显体现,72%的教育者感到感恩教育的理念很好,实施却比较困难。感恩教育的目标制约着感恩教育的课程设置、教育内容,调整着感恩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等多个方面。在研究调查中笔者发现高职院校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感恩缺失已不仅仅局限于以往研究中常出现的坐享其成、对父母不敬不孝,而已逐渐演变成一种性格的缺陷。这种缺陷具体表现为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经常抱怨社会不公,思考问题片面极端;随意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缺乏对自然及周遭环境基本的尊重。同样在学生问卷调查中显示高职院校的学生近50%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并不满意,78%的学都将不满意原因归结于家人、学校、社会却忽略了自身实际努力的情况,感恩之心的缺乏滋生了惰性和依赖感。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感恩教育仅仅停留在感恩上的内容大多局限于孝心、公德心的塑造与培养。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成了学校感恩教育常见的主题,而忽视了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关注,自立教育、关心教育、责任教育、理想信仰教育等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五、感恩效果的反馈不佳

对南京10所高职院校的教育者进行的调查显示:有70%的教育者认为自己的感恩教育实施的效果仅仅只有一定的触动启发作用,对学生感恩行动的实际转化效果不明,30%的教育者甚至没有得到教育效果的反馈,在他们看来学生仅仅将这几课时的“感恩教育课”当作了和其他选修课一样可有可无的兴趣课。这种缺乏情感体验、意志考验和行为表现的感恩教育注定是脱离实际的道德说教,只能是纸上谈兵,隔岸观火,缺乏针对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的高职感恩教育虽然有所展开,但效果却并不理想。由于教育的课时、内容、形式的局限,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感恩教育的反馈与互动较少,从基本的认知层次的认可到情感层次的转化再到最后实践层次的行动,高职院校的感恩教育常常停留在最初的教育层次,完整体系的割裂使学生的教育效果仍然停留在被动的认知阶段。其次,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也往往流于形式,这无疑是感恩教育中的短期行为,没有把感恩教育活动系统化、序列化并纳入学校长远的教学规划,势必使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削弱了感恩教育在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过程中的实效性。在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显示,72%的高职学生曾接受过感恩教育,但只有40%的学生认为教育效果一般,对自己有所触动,12%的学生表示自己的行为习惯会有所改变,而其他近5成的学生对自己所接受过的感恩教育内容和形式都不太清楚。可见感恩教育在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教育者眼中都成了德育教育中弃之可惜,用之无意的鸡肋。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