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抱妹妹

抱妹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抱妹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抱妹妹范文第1篇

我的妹妹像个活宝,他一秒钟也没歇,连我写作业的时候都在蹦蹦跳跳。一次,爸爸妈妈带我和妹妹一起去庐山宾馆去住一天,说:“你们整天都在家里看电视应该让你们出去走一走了。”说完我就看见几个健身器材,妹妹看到我手指的地方就连忙

跑到那里玩着。为什么妹妹总是不让我开开心心地玩一下。

晚上,妹妹说她要打蛇。我害怕了,我奋力地把妹妹抱进了宾馆里,马上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严肃地说:“不行,这夜深人静的等下被蛇咬了怎么办。”

妹妹还是拿着木棒子跑了出去,妈妈叫我看着妹妹。我想:当姐姐真不容易,突然,我看见草地上一动一动的,我叫妈妈来看是一只青蛇。

我们俩谁都不敢去把妹妹抱回来,妹妹一下自己跑了回来。我的妹妹真好玩/

抱妹妹范文第2篇

伦敦:古典之魅

英国的主要艺术收藏多集中在伦敦,所以在伦敦与艺术相遇当属于无悬念的剧情片。我旅行的主要目的不单纯是画廊或美术馆,所以要去看那些最有名的地方。因为大英博物馆太有名,游客自然众多,只在那里,我见过如同国内黄金周时一样可怕的众多的人群。太多人介绍过那里,所以我不说也罢。印象比较深刻的倒是位于特拉法加尔广场那里的国家美术馆。广场鸽子成群结队,游客和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喂食给它们,这祥和安宁别有一种悠闲的欢愉。但当鸽子偶尔受到惊吓哗啦啦飞起,那广场栏杆、台阶、空地上的鸽粪一下便暴露出真面目。不过鸽子仍然是和平与纯洁的象征,除去市政清洁人员没人顾及它们的“副产品”,这是需要修炼的艺术的想象力与距离感。在美术馆前认识到这一点,也算是美育教育的第一课。

相对于其他国家同级的美术馆,英国的国家美术馆成立时间是晚的(1 8 2 4年),但如今它的馆藏毫不逊色。当年最初的创建者是画家J o h n C o n s t a b l e和他的赞助者,后来国会给予了政策支持。和很多地方一样,一个多世纪以来这巨大的美术馆一直坚持公众免票制。

进去的时候正赶上他每天定时的免费讲解。一小队互不相识的参观者被讲解员吸引从一个展厅到另一个展厅,如同深海里簇群活动的小鱼丛。讲解员依据时期为我们挑选的是中世纪达?芬奇的《岩间圣母》、巴罗克时期委拉斯开兹的《镜中维纳斯》以及印象派时期毕沙罗的《蒙马特夜景》,还有两幅作品忘了名字,惭愧!

不过我们在无数的画册、挂历、明信片上见过很多遍的名作,当你与她真正谋面,又有行家的指点,你才会真正体味到为什么学艺术的人会像朝觐一样去亲见原作。色彩的鲜活与真实、画面的立体感、光线和角度的变化引来的不同观看经验,是你单纯在一张画片上永远感受不出的。

利物浦:泥土的秘密

利物浦的主角当然是音乐,因为它处处提醒你这里是披头士的故乡。所以当我在披头士纪念最集中的阿尔伯特船坞,偶然瞥见塔特现代美术馆时并没抱太大希望。

“塔特”成立于1897年,名字来源于糖业巨子HenryTate捐赠给英国政府的艺术品。2000年5月,董事会决定成立塔特现代艺术馆,将20世纪以来的现代艺术品移至这个馆。这大大激活和重新规划了现代艺术展览机制,其对世界艺术的意义相当于纽约的现代美术馆之于1920年代,巴黎的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之于1970年代。

利物浦的这一家是一个分馆,相对于我在伦敦河岸区见过的那个主馆来说,从规模、气势、藏品看它都是小巫见大巫。不过因为没抱太大希望,所以我像个幽魂一样不认真地从一个展厅晃到另一个展厅,从材质可疑的方块挂在空中,色彩混乱的丙烯颜料画、到扔在地上的几件破衣服充当的地板装置艺术,没有一件称我的心,真是如同走在噩梦里。直到我走到一个展室门前,这是个里外间。外间是空的,零星站着几个参观者在向里间张望。我迟疑地走进去,不知又有何玄机。里边一个将近30平米的展厅满满一地的泥质小人雕像,它们形态各异,大小不匀,但最大也不会超过你的一个手掌。这个好熟!如果没有记错,这个作品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广州也展出过。我虽未亲临,但当时国内先锋艺术杂志大肆的报道,令你对那一地的泥人忘记都难。

去看介绍。没错!是AntonyGorlmey的著名系列作品“大地”。此公在世界各地、各种族、各肤色的人群中寻找当地人,给他们泥土,只规定一个高度范围、只要求泥人眼睛向上,其它自由发挥。他的目的是要探求人的存在、人与大地、与世界、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这里展出的是他1991年在美国的作品。

35000个小小的泥人摆满了展室的一地,直到门边。此时的展厅里只剩我一个人,站在展品正前方俯瞰,如同君临,你看到这一群体如此渺小而有威胁力,但他们又那么脆弱,一摧即毁。我躲到门边,侧面观看,我又成了卑鄙的偷窥者。我决定蹲下,那些人离我近了,但我仍是他们中的异类,离我最近的小人眼巴巴地“望”着我--虽然他们的眼睛不过是两个靠上的小小的、无个性的眼洞--这让我有一股莫名的压迫感和心理的不安。我说不清。

赶紧逃离。因为我突然觉得透不过气来。我知道这足可以称之为艺术的震撼力,如同司汤达在意大利见到古罗马的艺术真品后突发的那著名的“司汤达式晕厥”。

曼彻斯特:影像的冲击力

曼城是个著名的工业城市,这让她显得不那么“艺术”,但像所有英国的城市一样,她还是有自己的市立美术馆。

我并没有刻意寻找,只是因为走错了路,才有了后面这一段与某些艺术的“艳遇”。这是一个执拗的就叫“艺术”的美术馆,小小的,只有三层。在这个小馆门前免费的小册子上介绍近期的展出安排:竟然正在展出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是赵百迪的“熊猫人”影像作品。他拿着个熊猫玩具坐地铁、过天桥、见客人、谈话……但是他的这一剂“药”对我不起作用,我不喜欢!

同一层的展厅是纽约客杂志的女摄影记者MaryEllenMark的作品展。大厅四周挂满她的黑白人像作品,一侧是“美国历程”,都是真人大小的半身人像,下层民众;一侧是“双胞胎系列”,是各肤色、年龄、性别、种族的双胞胎。Mary的新闻纪实风格非常有震撼力,对边缘人群的关注也令她在世界摄影界占有一席之地。但令我动容的不是这道“主菜”,而是它的“副产品”--拍摄双胞胎系列时的影像花絮--在大厅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影像播放棚,循环播放着拍摄和采访双胞胎的剪辑。

放映展棚里黑黑的,借着大屏幕闪烁的光我看到里面还有四五个参观者。大家安静地或站或坐,只是盯着银幕。亚裔、拉丁裔、白人、黑人、孩子、成人、从两三岁刚会牙牙学语的兄弟到七十几岁老态龙钟的姐妹……他们的共同点只是---双胞胎。放映厅那么小,衬得银幕上的人离你那么近,大家安静地看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人,听他们的趣事和悲欢。被拍摄的对象都会被问到一些类似的问题:“你们家人和朋友分辨你们有困难吗?”“你们成长时有什么趣事?”“你们各自需要谈恋爱的时候怎么办?”“你们的配偶和你的另一半是什么样的关系?”……这里的回答多样而有趣,我偶尔听到黑暗中这寥寥的几个观者的轻声浅笑,我知道它把我们都吸引进了他们的情感:他们与生俱来的心灵与血脉的联系令人艳羡的同时,也让人感到某种情感的深沉。

然后就出现了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你们中的另一个先死去你会有什么感受?”孩子们会突然很局促,有的说:“不!这永远不可能!”一对四十几岁的大胡子兄弟脸色一下严肃起来,他们彼此望望,弟弟说他会受不了的,但当他去见上帝时他还是会见到他哥哥,因为上帝把他俩造得那么像!哥哥一句话不说,只是一直望着弟弟。一对61岁的老姐妹听了这个问题,先是愣了一下,几乎同时转过身抱住对方,说:“不!这太残酷了!”妹妹哭了,姐姐把她抱得紧紧的。在场的观众都哭了,我看到暗影里大家都在偷偷地擦去眼角的泪。我的泪流下了一行又一行,总也擦不净。

抱妹妹范文第3篇

2016年4月25日11时许,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幼子梅葆玖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2岁。2016年3月29日是梅葆玖82岁的生日,两天后他因突发支气管痉挛导致脑缺氧被送医院抢救。

梅葆玖,祖籍江苏泰州,国家一级演员。他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第九个孩子,梅派艺术传人,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代表作《霸王e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太真外传》《洛神》《西施》等。2015年,获第15届华鼎奖终身成就大奖。

1934年的春天,梅葆玖出生于上海思南路的梅宅,是梅兰芳与福芝芳的第九个孩子,也是最小的孩子。作为唯一接过父亲男旦衣钵的孩子,他10岁开始学艺,开蒙老师是王幼卿,又从陶玉芝、朱传茗、朱琴心等前辈学艺。13岁正式登台演出《玉堂春》《四郎探母》等剧。

18岁,他和父亲同台演出,至今还记得父亲在艺术上的谆谆教诲。在3月20日的一次京昆剧目的活动中,他还记得父亲当初跟他说:“要学好了昆曲,京剧才能演得有味儿。“大家都管昆曲叫‘困曲’,我虽然学习时也犯困,可是有父亲在一旁监督着,那是一点儿都不敢偷懒。”

梅兰芳先生曾被美国、日本的多所大学授予博士学位的照片往往被视作梨园佳话出现在各种场合。2012年,梅葆玖应日本樱美林大学之邀,赴日参加了该学校的博士授典仪式,像父亲一样成为“梅博士”。他谦虚地说:“人家也给我一个方帽儿,但跟我们老头儿的差远了,人家是金方帽儿,我只是票友而已。”

他嗓音甜美圆润,唱念字真韵美,表演端庄大方,扮相、演唱都颇有乃父风范。在青衣、花衫、刀马旦、昆曲等诸行当技艺方面,均有较高造诣。

梅葆玖说,他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本应发展梅派艺术的年纪恰赶上“”。期间,男旦和老戏都不许再演了,整整14年他没在舞台上张过一次嘴,而是管了14年音乐。或许正是因此,重返舞台后,他格外珍惜每一次演出机会,不会放过每一次弘扬梅派艺术的机会。

他正式收入门下的徒弟有49个,其中董圆圆、李胜素、张馨月、姜亦珊都是当下京剧行业中的翘楚,胡文阁则是唯一的梅派男旦传人。

为了弘扬梅派艺术,2013年到2014年,八十岁高龄的梅葆玖,⒓颖本┚┚缭杭湍蠲防挤即笫Φ摹八甲之约”活动,奔赴香港、台湾等地,以及俄罗斯、美国,沿着父亲当年的脚步再续“梅华香韵”。2003年首演的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梅兰芳代表作《太真外传》《贵妃醉酒》的主要唱段,同时又重新加以包装推出的新作品。梅葆玖原计划在今年11月将该剧重新打磨再度推出,就在陷入昏迷前一周,他还打算专门去趟上海和该剧导演商量创作问题。

他并不频繁的公开露面,也几乎是与弘扬戏曲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比如,他与家人以极其开放的态度支援了黎明出演电影《梅兰芳》。当时他专门请了四五个专家来教黎明唱戏,片中还有很多剧团的专业演员加盟,梅葆玖自己也抽时间亲手教授黎明梅派艺术。而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梅葆玖的提案依旧与传统文化、民族戏曲保护有关,他希望孩子们多听京剧、爱京剧、练书法、认识繁体字。

3月29日,82岁生日当天,也就是他陷入昏迷前的最后一次公开亮相,就是在北二外为广大学子阐释梅派艺术的魅力,弟子胡文阁则表演了梅派经典《贵妃醉酒》的片段。

京剧男旦日渐式微,梅派传承到今天也只有胡文阁硕果仅存。对此,梅葆玖并不怨天尤人:“我培养了40多个弟子,父亲的艺术没有断层,将来上天跟我们老头儿我也好交代了,我敢说对得起父亲。”

今天他真的离开了,虽然离去的脚步太匆匆,但努力过也许就没有遗憾了。

链接:

①年少时浸润艺术氛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成年后遭遇磨难不少。“我比父母幸运多了,他们一辈子没享什么福,哪有我现在这么自在,那个年代父亲不能说一句错话,真是如履薄冰。”以给弟子上课为重的梅葆玖常常跟学生们说:“我当过农民,才练就了钢筋铁骨。那个年代,自怨自艾才傻呢。”(《梅韵玖传梅葆玖》)

抱妹妹范文第4篇

英文名称:Coal Mine Blasting

主管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管理总局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爆破技术研究所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安徽省淮北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34-1137/TD

国内刊号:34-1137/TD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抱妹妹范文第5篇

带上自己的好心情去旅游吧,它会给你带来双倍的快乐。

在风吹日晒的旅途当中还能魅力保鲜,的确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巧,跟着我们学点独家的经验吧。

基本护肤品

无论往北走还是往南走,最基本的护肤产品不能忘记:日霜、晚霜、眼霜。讲究一点还可以再多带一支精华液用做紧急修护,为在“恶劣”环境中可能会受伤的皮肤。如果坐飞机一定要带保湿面膜,下了飞机赶紧为肌肤补充水分,面膜以片装的纸面膜为好。飞行之前不要再尝试新产品,尤其是含有果酸等活性成分的产品,防止皮肤出现过敏现象。

滋润保湿霜

外面风吹雨淋日晒,室内空调会抽掉肌肤上大量水分,所以润肤霜少不了,另外润唇膏也别忘记,现在不少品牌都有眼唇合用的眼唇霜,效果不错,又可减少携带的东西。

遮瑕膏

旅游时,总想给皮肤一点喘息的机会,不化妆怕照出相难看,每天都化妆又怕皮肤得不到休息。试试遮瑕膏可能效果不错,主要涂在眼周,或有斑点的部位,皮肤一下就变得干净明亮了。

高倍高清爽防晒品

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高倍却不油腻的防晒霜,一定要试试这些好产品,会让皮肤很安全又告别了油油腻腻不舒服的感觉。

轻巧指甲钳

你可能没有想到指甲钳在旅途时的重要性。指甲其实长得很快,几天就会长起来,而且长了倒刺,也必须用指甲钳来剪掉。

特柔洗头水

换了环境、换了水质又换了洗发水,那就别想让头发有光泽了。如果你去的地方水中钙及镁含量较高,即被称为硬水,无论对皮肤或发质都会造成损伤。外出旅游一定要带加倍滋润的洗头水,以有效改善旅游时因水质不好而导致发丝打结、纠缠在一起的现象。

与姜同行

外出旅游经常遇到水土不服问题不要紧,带上一块老姜或含有姜成分的食品或茶包,可以缓解水土不服或身体不适之感。

适合旅游的植物精油

精油是件好东西,一小瓶精纯植物精油,可以提振你的情绪,忘掉游山玩水的疲劳。晚上回到酒店,洗个香薰浴,让你的神经彻底舒缓下来。我们为你推荐:天竺葵、迷迭香、薄荷和薰衣草精油,这些都是最适合出门旅游时使用的。

外出旅游最好不使用佛手柑精油,虽然佛手柑能安抚情绪、提振精神,但由于佛手柑含有内醋,不论在太阳光或人造光源下都会促使皮肤产生黑色素,所以要特别小心。

尽管外出时旅行袋、拉杆箱有限,带的用品必须精简又精简,但必不可少的旅游“好伴侣”还是要带上。

旅游保湿TIPS

山高风大,皮肤会轻易被吹干并晒黑,这就需要早晨洗脸后,涂抹上足量的保湿霜和防晒霜,以确保肌肤的安全。

山间地带比较潮湿,昼夜温差较大,晚上睡觉前用点舒缓霜按摩皮肤,可以防止出现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