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例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张力课程 幼儿音乐 八坼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197

本次微型课例研究报告评比活动,正好是我们八坼幼儿园踏实开展“张力课堂从我做起”的研究节活动后的梳理、反思的好时机。“张力课堂从我做起”――这是有效课堂研究节的共同心声。

第一,主题叙述:真迂假究、矫情无趣。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也是一种情感的艺术,音乐的魅力是给人以自由的想象空间。因为每个孩子体验不同、层次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家庭的艺术熏陶,对音乐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一首歌给人的感觉是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多彩的,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么为了“规矩”而“迂腐”,要么为了“生发”而“生发”,让人感到无病,深究之,其实质是“矫情”。

第二,课后剖析:耗时费力,情感生硬。

音乐综合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深化,它渗透并融合艺术和人文精神,体现现代学前教育更注重幼儿的亲身体验、生活经验和身心发展规律等的发展趋势,使学科体系向纵向伸展,也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合理地进行学科综合,不仅能拓宽幼儿的审美视野,给幼儿广阔的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空间,而且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然而,在许多幼儿音乐课中,教师为了体验先进理念,综合性能活动占用大量的音乐学习时间,占据主导地位。《春天在哪里》一课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体验“快乐”心情。是否要通过多达三次耗时五分钟之多的表演呢?教师课前准备了春天美景图模型,课堂上组织量又很大。如此高耗下的情感处理,又有什么实际作用呢?我园靠近八坼公园,完全可以利用主题活动去找春天,这样有足够的生活体验后,再来唱春天,幼儿的情感决非老师指挥下的“矫情”。

第三,新方案跟进:体验感知,唱咏生情。

新艺术课程颁布的今天,在教《可爱的春天》一课时,笔者以音乐为切入口,设计思想让学生通过对《小雨沙沙》的学习、演唱、理解和想象,体会歌曲所表现的春天的意境,启发学生运用音乐的各要素,例如力度变化、速度变化等来表现春天的拟人化的动静美。那天天气也配合,下起了小雨。笔者鼓励小朋友到春雨中走一走,去看一看、听一听、唱一唱春雨,和春雨来个亲密接触。在对大自然的追寻中,了解、喜欢春天,更加热爱生活。瞬间,孩子们如出笼的鸟儿冲了出去,笔者也和孩子们一起冲到雨中,并且吹起口风琴,孩子们和着欢快的旋律尽情歌唱。

第四,深入研究:激情催生颖悟,自在适宜。

这一次,笔者摒弃别人的看法,也不在乎自己是否“哗众取宠”和“离谱”。笔者深知新课程的颁布,已经完全解开了教师与幼儿以往那种简单的教与学的沉重枷锁;艺术教育更需要孩子们到自然生活中去感受、去体验、去获取更多的美的信息;要把时空延伸到课外生活中去,让孩子们到自然生活中尽情地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引导,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艺术的无处不在。笔者深深收获成长:

一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应多利用机会让幼儿去体验、去感受,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适宜地创造情境。音乐的情感表现离不开对音乐作品中速度、力度、音色的感知、体验、理解和实践;抓住要素,也就抓住了音乐的情感表现,简之辅教;通过以“精心选唱”、“带问而唱”、“自主演唱”等多种表现手法赋予幼儿演唱的时间与空间,慢慢地形成“日渐丰富的情感体验――越发的热爱生活――情感体验更加丰富”这种良性循环。从而也体现了新艺术课程下“审美体验”的主旨,使幼儿在唱咏中体验了作曲家的情思,适宜而又浑然,真实而又柔和。

二是多维也可不割裂。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的三维界定是课程文化走向多维与和谐的重要里程碑。2013年,幼儿园根据挖掘自身园的特点与局意见,选用了《多元能力探索课程》这套教材,并辅以自己幼儿园特色园本课程实践经验,生成了游戏主题――《我爱我的春天》,根据大、中、小各年龄段幼儿身心特点选择了幼儿熟悉的,也更适合幼儿理解,促进交往和有想象趣味的民间舞蹈游戏――“春雨”“春风”“春声”。在有效的课堂互动中,要求教师充满着教育智慧。对于引领幼儿感悟乐曲情绪这一环节,抛却硬靠死贴式的情感贯通,通过晨间游戏、角色区域游戏、五领域教学等一日活动中自主体验激情中催生情感精神的颖悟,实现三维目标自在无痕的整合。

三是拓展资源促生成。自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来,我校明晰了《指南》的定位,明确了《指南》是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例如,在充分的听觉感受下,幼儿的学习情绪也会高涨,并引导从音乐要素入手,声情并茂地尝试多种方式演唱、对唱、表演唱、组内配合表现演唱,从享受本位内拓展资源,通过课件或者教师示范从歌曲的演唱到歌词的生动演绎再到幼儿的情感世界等一系列过程,让综合性、综合能力、综合目标在一遍遍的本内资源中深度生成;每一位教师教得轻松,幼儿学得流畅,适宜而不纷繁,简约却又充实。当然,在生成性综合教学中要注意不能脱离了音乐本体,不能简单的为赶潮流而生硬地贴上综合的标签,这样标签式的综合不要也罢。音乐综合性教学一定要适时、适度、有机、有效;综合必须为主题和目标服务,必须从音乐活动为主线;将姊妹艺术学科、其它学科以及社会生活作为一种体验的方式引入课程。笔者觉得有一句话形容得很贴切:音乐课中的综合听觉体验是不能断线的。

课例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例研究;长时性;教师专业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课例研究从日本引进我国,教师在课例研究方面实践的效果,可以用“兴头很足,能力有限”来概括,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贴标签”地解释课例研究的课堂现象,对于课例研究中的现象,教师普遍认为只要与某先进的理论搭配起来,用该理论解释课堂现象,就满足课例研究的要求达到一堂好课的标准;第二,“生搬硬套”地解决课堂中的问题,对于课例研究中出现的亟需解决的问题,教师普遍的行为就是利用某先进理论或技术对课堂进行改造。课例研究在我国的发展亟待新气象的出现。

一、课例研究的误区

课例研究是来自日本的“授业研究”,是一系列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的综合。余文森教授认为“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师组成团队就某一个教学问题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观察实际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实录,并针对教学进行教学设计的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再设计,重复以上步骤(一般三次),直至教学设计达到完美、可做案例进行推广应用的水平。但风靡全球教育界的“课例研究”却未像一些学者所期待的那样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带来曙光,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在教研中对课例研究产生了两方面误区。

1.评价与研究

课例研究的其中一个误区就是融入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关系。在课例研究中,往往会出现“这节课上得很好”“教学节奏掌握得很好”“这位教师很厉害”等这样那样的评价性语言,这都是在评价这节课的好坏,针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作出的评价,使教师在反思课堂教学时筑起防卫心理,而真正的课例研究需要的不是评价,而是研究――研究这节课为什么会好或者坏。

不仅如此,融入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不仅达不到课例研究的“研究”要求,还会损害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课例研究是一线教师、教学管理者、研究者之间平等的对话,但涉及评价的课例研究就是带上功利的色彩,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凌驾于授课老师之上,课例研究团队中出现不平等的关系,使本该合作的学习共同体解体。

2.教学与研究

课例研究的另外一个误区就是把个人经验教学与研究混淆。诚然,一位优秀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改进上有其独特的见解,他(她)能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学生的知识储备等差异灵活地对课堂进行教学差异安排,但这都不能叫做研究,优秀教师根据经验改造课堂是凭较高质量的学科教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因为研究是建立在依据上,研究是要求教师理解“为什么这样的安排会改进教学”,而且不仅自己明白,还要形成理论让别人也能明白个中道理。

二、课例研究的发展

从全球教育系统来看,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正随着课例研究的普及,逐渐地转型:开始由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教师教育模式,向以认知科学、建构主义和反思性研究为主的培训模式,向培养专家型教师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型。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通过反思进行建构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的。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应作为一个解构者,应在与学生共同解构知识的过程中自觉进行实践知识的反思建构与再建构。但我国学校中运作的课例研究模式无法适应于教师持续反思建构的专业发展需求。要使教师专业走向可持续发展,这需要一个能不断地为教师积累专业知识和经验,能不断地维持教师自主研究、学习的热情,能持续培养教师反思习惯的、具有长时性特点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对课例研究进行深入的探究可知,课例研究具有集中性、持续性等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长时性实为其内在特征。课例研究的长时性特征由外部环境和内部特征共同决定的。长时性特征凸显了课例研究立足课堂,关注学生,基于教师合作的外部环境因素,一个持续的、渐进的教学变革的外部环境满足课例研究长期进行并持续不断的必要性条件。内部特征是由课例研究开展的过程和步骤决定的,课例研究不仅在课题主题的选择和确立方面,以长期目标为研究主题,拓宽主题的广度和深度,还从“疑问―规划―反思(评价)―行动―观察―反思(评价)和重新规划”这样循环反复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已有的结论和观点,在持续不断地解决课堂小问题中见证课例研究的效果,并产生教师对课例研究改进教学的向往和热情,形成正强化,促使教师将外在的研究行为内化为自身习惯。长时性是课例研究外部环境和内在特征的共同诉求,是课例研究在我国开展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刘 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 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23―27.

课例研究范文第3篇

一、确定研究主题和教学内容。

课例研究以课例为载体进行规范深入的教学研究,主题明确,彼此之间的对话能够围绕主题聚焦,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提升教研品质和改进课堂教学有较好的效果。

一般来说,课例研究首先必须明确研究的主题,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开设与主题相一致的研究课,围绕主题来设计和实施教学。比如,按照《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发生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以及其中的重要历史人物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评价,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自觉培养学生促进社会发展和服务当今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但是我们在相关的调研中发现,当前的初中历史课教学与新课程的目标要求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注重历史知识的获得胜过学生深入的理解;强调教师课堂的讲授胜过学生的讨论,认识历史陷入人云亦云;忠实课本教材的范围胜过课程的二次开发,以本为本替代全面学习;追求课堂知识的目标胜过其他目标,讲练结合无视导学育人,等等。

因此,课程标准的要求与课堂教学的现状之间存在的差距就成为学校教学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课例研究小组确立以突破机械记忆导向的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为研究的主题。

其次,要进行以课为例的课堂教学研究,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内容单元,为课例小组的研究搭建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如,针对上述专题,课例研究小组选择浙教版《历史与社会》8年级第6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中第三部分“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的第一课“屈辱的岁月”,其内容主要是讲述从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四次主要的战争,和面对列强入侵中国掀起的悲壮反抗史实以及在此期间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四个不平等条约。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近代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和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帝国主义的狂潮,认识殖民主义的侵略本质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二是通过讨论、比较归纳等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四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二、带着目的观察,畅所欲言表达。

旨在改进课堂教学的研究都是在教学中进行的,所有参与人员都需要进入课堂集中关注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观察,从而对主题进行思考和判断。例如,课例研究小组提出如下一些问题以引导大家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请统计本次课上执教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有哪些。”“在执教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中,哪些对突破机械记忆方面有效果?请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陈述。”“在执教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中,哪些对突破机械记忆效果不明显甚或没有效果?请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陈述”“除了本次课上执教教师所尝试的教学策略外,你认为还有哪些策略可以尝试?请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陈述。”

课堂教学改进的研究特别需要发挥群体的实践智慧来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研讨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一个个问题分析透彻,把自己的思考与判断说个明白。这样,每位教师才能将自己从不同侧面看到的问题和从不同角度进行的思考汇聚在一起,进而形成比较全面和立体的透视。广泛而充分的讨论最终是为了找到课堂教学改进的出路和方向,而大家从各自的实践经验出发提出的诸多可以改进教学的建议无疑会大大拓宽执教教师的视野与思路,从而为后续的实践改进提供良好的认识与技术基础。

持续教学改进研究的过程如下:

1.第一次课试教。

首次试教值得肯定的方面:执教教师采用看图说话、对照比较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相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所突破。在课堂上比较恰当地补充了一些课程资源,促进了学生对相关历史概念的了解。如,讲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执教教师出示一张知识卡“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在形式上是独立的,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受到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的国家。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指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

问题发现:学生机械识记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没有落实,完整性的知识目标没有达成。

原因诊断:(1)在学生还没有对文本作基本了解的前提下,教师实施有关“、第二次和”的看图说话环节,进行相关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不切实际,致使学生只能被动地从课本上找相关信息并做机械的回答。

(2)让学生运用表格对三个条约进行内容对照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问题在于,表格是执教教师事先设计的,而不是让学生在比较了三个条约之后自主完成的。因此,在这个环节,学生有意义的历史学习还没有充分体现。

(3)在“细看条约”的教学环节,执教教师不能有效地运用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历史知识的学习基本上还停留于识记水平。如,在讲到《》的签订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即“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执教教师没有用相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从条约本身的内容来进行理解,如:“为什么说《》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从哪里可以看出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在本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执教教师把关天培、邓世昌等民族英雄“悲壮的抗争”的内容和《》的内容移至第二次课教学,这使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变得不完整。因为前者本身就是和过程中的事件,后者则是和《》等并列的四大条约之一。

改进建议:(1)增加学生文本预习的机会,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展开有序教学。(2)增加清政府在时期年度财政总收入等信息,以便学生对一次次的巨额赔款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概念。(3)增加之前中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发展状况方面的内容,以便学生对英、法等国之所以能够侵略中国等问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4)增加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对四次战争以及四个条约的分

析与理解。(5)在课的最后,教师可以对四次战争和四个条约及其对近代中国发展进程的影响做一个总结和梳理,以便学生整体掌握当堂课的主要内容。

2.第二次课改进。

课堂发生的积极变化:学习内容的组织变得全面,多种教学策略协同发挥作用,学生在有效识记和深化理解方面得到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增加自主预习的环节,使学生一开始就对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的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四次主要战争以及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四个不平等条约等内容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为后续的学习做了必要的准备。

(2)在课堂上采用背景铺垫的方法,补充了英国的工业革命、清末的财政状况、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当时英国对华鸦片输出数量逐年递增的态势等背景信息,对学生理解这段屈辱的历史做了比较好的铺垫。如,关于清政府当时的财政状况,教师补充了这样的信息: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清政府财政收入是4125万两。这样让学生对各个条约中索要赔款的数额有了一个直观的比较。

(3)加强问题探究的力度。教师不断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对四次战争、四个不平等条约进行讨论和思考,使学生的理解走向深入。如,教师设计了这些问题: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对华发动了哪几次战争?战争的情况如何?结合条约的内容说明这些条约的签订给当时的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问题发现:学生对整堂课内容的主线梳理与总结还不够,缺乏对单元内容的整体把握;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激发不够,学生有感而发的学习状态还没有被调动起来。

原因诊断:(1)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四次战争和四个不平等条约的基本内容了解之后,也试图用主线串联和问题探究的方式总结提炼,但是由于主线的串联用了一分钟不到的时间就一带而过,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同时,教师最后提出的诸如“清政府屡战屡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当时首要的任务是什么?”等问题只是停留在原因和任务等主次选择上,这束缚了学生思考的广度,以至教师不能充分展开和全面总结。

(2)在某些重点内容上,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不到位,以至于散见于文本的诸多信息未能形成情感激发的合力。如,教师在讲到西方列强对华发动的四次战争以及由此签订的四个不平等条约时,都会提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但是学生只是停留在固有结论的接受上,并没有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理解。如果教师能设计诸如“从哪些方面可以说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等问题,将会使学生列举一个个史实的过程变成情感体验的过程。

(3)本单元的主题是“屈辱的岁月”,当时的中国可谓已经到了“国将不国”的危机关头,但是执教教师整堂课都没有把这种“悲情”的基调与底色突出出来,致使历史教学缺乏应有的感染力和教育力。

改进建议:(1)在了解和分析四次战争和四个不平等条约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具有统领作用的问题设计,全面盘活单元内容。这样的问题包括:简述中国是如何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中国在这些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有哪些?(2)进一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对这些悲情史实的情感体验,增加学生情感表达的机会。这些方法可以包括视频播放、歌曲渲染、诗文诵读、剧情表演等。

3.第三次课提高。

课堂发生的积极变化: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有了比较清晰和深入的理解;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初见成效。

原因分析:(1)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从鸦片话题的引人,到四次战争和四个不平等条约内容的了解与分析,到整体的串联回顾,其间运用了图片展示、背景铺垫、对照比较、概括总结等多种方法,学生对基本知识的了解变得充分。

(2)在学生对基本内容有了比较清楚的把握之后,教师采用具有统领全篇作用的问题展开对这段历史的整体探讨,使学生的整体分析与理解水平得到提高。同时,教师尝试用愿望表达的方式来开展对学生民族爱国主义和历史责任感的激发与教育。如,教师提问:“清政府屡战屡败的原因有哪些?”学生从各个方面找原因,包括清政府腐败无能、当时清政府防守不严、科学技术落后、知识欠缺、经济实力不强,以及军队没有全力迎战等。随后教师因势利导地追加提问:如果你作为当时的一个中国人,怎样来改变这种社会现状?几位学生有感而发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包括团结全民族起来勇敢反抗外国侵略、腐败的清政府并发展科学技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等。

课堂教学仍存在的不足:当学生在表达感言和愿望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回应不够,基本上停留在一个学生一个想法的陈述状态,并且匆匆以“看来大家都是有责任感的”这样一句评论作为结束,接下来便开始历史知识的作业完成与答案校对,致使学生刚刚萌发的情感表达兴致与机会消失,与历史人文教育应有的鲜活与激情失之交臂。

三、理清改进脉络,形成结论观点。

课例研究是一种比较规范的研究,不仅要求对研究的过程进行记录和整理,同时还要对课堂教学改进的脉络进行清晰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成果文本,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从而保证后续研究更加深入。

透过上述专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如下清晰的脉络:第一次课试教——运用了图片展示、对照比较和问题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但铺垫不够,分析不到位,致使整体的知识目标没有达成,激感被忽略。第二次课改进——背景铺垫和视频播放等方法引入课堂,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主线串联不够和问题探究开放性差,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与理解不全面,情感激发过于机械,停留于教师给出的结论。第三次课提高——问题探究由小到大、主线串联多次进行,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与理解得到提高,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激发初见成效。

1.突破机械记忆的历史教学策略。

根据课例小组对三次教学的持续研讨与改进,我们认为突破机械记忆的历史课教学现状,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有:

(1)以问题为引导,加深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与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时,要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分析,从而获得超越机械记忆层面的深入理解。在本研究中,执教教师就多次运用了问题探究的方法。

(2)对内容作拓展,丰富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认识与见解。课本是历史学习的主要参考文本,但是历史教学不能把课本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而是应当进行合理的资源拓展,积极补充一些相关的内容信息,以丰富学生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自我见解的形成。这在本研究的第二和第三次课上就有比较明显的体现。

(3)以联系为桥梁,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融会与贯通。历史的教学一定要坚持普遍联系的哲学观,把当前学习到的历史事实与先前学习到的相关史实进行联系,可以是做列举,也可以是按一定条件做排序,还可以将历史与现实教学联系来作对照和比较,而不是孤立地看待一个个的历史事实。

(4)视表达为学习,提升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情感与责任。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既可以是有感情的心声抒发,也可以是一个历史还原的情景剧的角色扮演。通过凡此种种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历史的情感和肩负的责任。

2.突破机械记忆的历史教学途径。

阶段的课堂教学改进的实践研究,使课堂教学问题背后的原因得到发现和剖析,有效教学策略得以成功尝试,并获得明显改进的课堂教学效果。基于上述过程的实践研究,我们概括出历史课教学提升的途径如下:

(1)从历史事实的记忆拓展到历史事实的迁移。历史课的教学不能停留在让学生记住一大堆属于过去的史实,而是要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使得看似“死”的知识在一定的条件下迁移,在一定的情境中能够应用,从而变得活起来。

(2)从历史事实的迁移提升到历史事实的评析。如果想要学生能够灵活自如地进行知识的应用,必须引导学生对学习到的历史事实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客观的评价,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见解,即学生学习的实际获得。没有实质理解的应用是浅层次的。

(3)从历史事实的评析提升到情感责任的培养。对历史事实不能为评析而评析,核心是要以史为鉴,在剖析、评价的过程中去领悟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明确肩负的时代责任,这才是历史学习的真谛。

课例研究范文第4篇

>> 计算机辅助教育近十年论文内容分析研究(2001—2010) 国内十年来时间管理研究的内容分析 “近十年我国约翰?杜威研究的现状分析”文献综述 近十年“反恐情报”研究的文献分析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十年回眸 近十年(2005―2014)国内英语测试研究现状统计分析 近十年我国搜索引擎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错误分析近十年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历史教学设计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近十年我国教育博客的研究现状与反思 近十年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发展态势 国内近十年来关于积极情绪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近十年国内大学章程研究的热点 近十年《孤独者》的叙事研究 近十年教师培训研究的综述 近十年吐蕃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开放实验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近十年国际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共词分析 近十年来我国中小学课例研究述评 国内近十年高校教育实习研究内容述评:回顾与展望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吕敏霞.课例研究新进展历程中的问题:美国的实践与启示.世界教育信息,2011(10).

[3] 王艳霞.课例研究辨析.教学与管理,2012(4).

[4] 杨玉东.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08(8).

[5] 王荣生,高晶.“课例研究”:本土经验及多种形态.教育发展研究,2012(8).

[6] 编者按.教育发展研究,2012(8).

[7] 王荣生,高晶.“课例研究”:本土经验及多种形态.教育发展研究,2012(8).

课例研究范文第5篇

我们组织学校的教学干部和相关教研组长,针对老师们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研究,确定研究思路,制定课例研究计划。如组织教师观看专家、名师们的精品课例,进一步更新教师教育理念,丰富教师教育智慧,提高教师教学艺术;让学校的“精品”优质课获得者引领课堂,与其他教师充分探讨交流;教研组内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例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引导参与研究的教研组组长需要依据引领方案,制定本教研组的具体计划并组织实施,按教学环节的不同方面确定研究课例的内容。每名教师在教研组长的引导下,认真分析自己课堂教学的优势与不足,明确自己的现状,在真正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参与课例研究。帮助教师挖掘每个课例的特点,完善优点,克服不足。评课时,教研组组长也要从生成性、随机性、灵活性等机动因素进行立体评价。

学校还针对教师们在日常教学实践,特别是教学设计过程中反映出的困惑,同时也为了能使教师们领略名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学习名师的教学方法,开阔思路,增长见识,组织参与研究的教师们定期观摩和学习,从整体上感知名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基本模式为:选课、撰文—引领、观摩—研讨、积淀。即教导处和各位年级组长结合教师的工作实际,选择名师典型课例光盘,了解名师的教学理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想、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生成资源的有效运用等。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及浏览网络搜集资料,由专人撰写包括授课教师的简介、教学理念与教学风格、本课教学设计特点的文章,下载课文原文,结合学校教师的学习需求,精心设计观看课例时需要关注的问题。在观摩精品课例活动时,首先由教学主任介绍授课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再介绍本次观摩的课例所体现的特点,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教师边观摩边思考。活动之后,由教研组长组织教师依据学校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

引导过程中,教学主任主动深入到参与课题研究的教研组活动中,重视同教师对话与研讨的机会。定期与各科教师共同评课、共同交流、集体修改、各自反思,就某个问题在一起各抒己见,展开辩论式的研讨活动。

相关期刊更多

中学数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教育厅

数学之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教育厅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