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托尔斯泰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宗教思想和宗教观的代名词,其思想来源是复杂的、多重的。托尔斯泰主义的宗旨是仁爱精神,其内容为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和忏悔意识。对此,我们应该辨证地看待。
中图分类号:I 106.4 文献标志码:A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后期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思想艺术家,其终身宏愿是拯救人类灵魂,开拓大同世界。他的文学创作与其思想探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他的一生是苦苦追寻探索的一生,其追寻的结果就是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宗教哲学思想和宗教观的代名词,其思想来源是非常复杂的、多重的。
一托尔斯泰主义的思想来源
托尔斯泰主义的宗教来源之一就是东正教思想。东正教是托尔斯泰主义得以产生的土壤。东正教是俄罗斯国教,当时的整个俄罗斯民族都笼罩在浓厚的东正教氛围之中。托尔斯泰作为一名俄罗斯贵族,一出生就接受了东正教的洗礼,成为一名基督教徒。托尔斯泰自幼父母双亡,由笃信东正教的塔吉雅娜姑姑培育长大。这些都培育了托尔斯泰最初的宗教仁爱精神。
然而,当时俄国的东正教会与沙皇专制制度相互勾结,迫害真正信奉基督的教徒,背离了基督教的原始教义精神。托尔斯泰为此深为痛苦、反感,加深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在上大学期间,托尔斯泰接受了卢梭、休谟、伏尔泰等为代表的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哲学思想。在这些启蒙思想家中,托尔斯泰特别推崇卢梭。卢梭那回归自然、平等博爱的自由思想让托尔斯泰产生了深深的心理认同。有一段时间,他甚至把卢梭的像章挂在自己的胸前。
托尔斯泰博览群书,先后接受过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欧洲古典哲学家康德和西方近代非理性主义哲学家叔本华等人的宗教观的影响,因此,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中一度具有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他曾广泛引用这些先哲们的言论来表达自己对宗教的认识。例如:苏格拉底曾说:“我们接近的真理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摆脱生命。”[’’“肉体生命是罪恶和谎言。肉体生命的消灭便是幸福,我们应当心向往之。”叔本华在其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也曾说过:“生命是个不应存在的东西,是罪恶,转化为空无是唯一的幸福。”这些先哲、圣人们对生命的否定、对死亡的礼赞深深影响着托尔斯泰,使其陷入悲观的境地,从而对他的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具有自传色彩的人物形象列文,当他保留宗法制农村的理想破灭后,就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进而否定人生的意义。企图以自杀的方式来求得彻底的解脱和灵魂的宁静。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托尔斯泰的思想发生了一场“激变”。由于与俄国地主阶级的传统观念的决裂,他那探求的目光由喧扰的西方转向静止的东方。东方的古代哲学,特别是我国老子和孔子等人的学说深深地吸引着托尔斯泰。他大量阅读老子、孔子、孟子以及墨子等诸子百家的著作,亲自编写《每日贤人语录》和《阅读园地》等书,引用大量的中国古代格言、谚语以及老子、孔子等人的箴言。托尔斯泰曾说:“我被中国圣贤极大地吸引住了……这些书给了我合乎道德的教益。”他承认:“孔子和孟子对他的影响‘很大’,而老子对他的影响强烈。”总之,托尔斯泰主义正是在东西方哲学、宗教相互交融、相互吸收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福音书”和东方,特别是中国宗教哲学的综合体。
二托尔斯泰主义的主要内容
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创立的新宗教,它是以全人类的仁爱精神为宗旨,以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和忏悔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宗教学说。列宁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托尔斯泰主义的实质:“托尔斯泰主义的现实的历史内容,正是这种东方制度、亚洲制度的思想体系。因此也就有悲观主义的调子,也就有一切都微不足道,一切物质的东西的微不足道的信念,也就有对‘精神’、对‘万物本源’的信仰,而人对于这个本源不过是一个‘被派进来进行拯救自己灵魂事业’的工作者。”
1勿以暴力抗恶
“勿以暴力抗恶”是托尔斯泰主义的核心内容。它来自《圣经》的《马太福音》,其精髓是托尔斯泰的主要思想――仁爱精神。《托尔斯泰文学书简》一书这样写道:“爱是一股极大的力量。一旦失去爱便没有欢乐,没有生活,没有上帝……上帝是仁爱的化身。”托尔斯泰所说的爱不是一种利己的爱,而是一种博爱。他把仁爱和人类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幸福在于勿抗恶,宽恕和热爱他人。托尔斯泰之所以主张“勿以暴力抗恶”,是因为他认为,暴力就是主要的恶,以暴力对抗暴力,必然产生新的暴力,是根绝不了的。他曾用草割去又会长出来的故事说明抗恶的徒劳,必须通过连根拔除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忍耐”,通过“爱”,通过“道德自我完善”去感化、消除恶。
托尔斯泰把“仁爱”精神和“勿以暴力抗恶”的思想化入自己的文学创作之中。《战争与和平》中的两个贵族青年安德烈・包尔康斯基和彼埃尔・别祖霍夫形象的塑造,集中体现了其“仁爱”精神和“勿以暴力抗恶”的信条。安德烈・包尔康斯基出身高贵,但却十分鄙视上流社会的庸俗无聊,一心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当其作为库图佐夫的副官在奥茨特里齐战场上英勇作战而负伤后,躺在空旷的战场上,仰望无垠的天空,他终于领悟到人生的意义在于仁爱,决定以自己有限的生命向无限的上帝――仁爱复归。小说中的另一位贵族青年彼埃尔・别祖霍夫也是一位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上流社会的腐败、妻子的堕落曾一度使他感到痛苦失望。后来,他受到共济会的博爱主义教义的影响,从痛苦中振作起来,热心于宗教慈善事业。“勿以暴力抗恶”的最好体现者应该算是普拉东了。他裸地体现了托尔斯泰的退守忍让、消极无为的思想。他不仅在屈辱的俘虏生涯中泰然自得、随遇而安,而且逢人便说那个殉难者的宗教故事,已经把“爱仇敌”的思想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值得说明的是,托尔斯泰主张“勿以暴力抗恶”并不意味着他不反对邪恶。他对一切邪恶都是深恶痛绝的,但他只是消极地反对、谴责,而不是积极地想办法去消灭。托尔斯泰的良方是退让、仁爱、道德的自我完善、自我修养。
2道德的自我完善
“道德的自我完善”是托尔斯泰主义的另一重要内容。所谓“道德的自我完善”就是希望通过修复童心,靠自我牺牲的道德信念保持人性的纯洁。他希望以道德的纯洁完善来赢得他人,特别是穷苦人民的谅解,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从而改进社会。托尔斯泰认为:人是为自己的灵魂而活着,人活着就是为了上帝。人类生存的勇气就在自我之中,就在对善的坚定信仰当中。《复活》中的男女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充分而完整地体现了“道德自我完善”的思想和过程。
聂赫留朵夫是一个贵族少爷,刚开始精神上处于一种昏睡状态。他过着穷奢极欲、荒的生活,精神上极度空
虚。不过,在他的灵魂深处却潜藏着一颗追求正义的种子。聂赫留朵夫年轻时抱着“正义不容许土地私有”的观点,不仅写过这一类的论文,而且真的把一小块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土地分给农民。他对卡秋莎最初也怀有纯真的爱情。这些都为聂赫留朵夫后来的“道德完善”提供了基础。当他在陪审席上认出卡秋莎之后如坐针毡,内心展开了一场复杂而痛苦的斗争。最后,他终于鼓起勇气去监狱探望卡秋莎,这是他“道德完善”的第一步。为了解救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一次次上法院、下农村,访问一个又一个法官、将军、省长、国务大臣、宫廷侍从。他四处奔走,目睹了俄国社会的种种丑恶,痛感“这一切都很可憎,同时又很可耻。真是又可耻又可憎,又可憎又可耻。”他彻底地否定了自己,否定了自己的贵族朋友,甚至否定了自己的父母,否定了整个上流社会。为此,他放弃了自己的庄园,放弃了舒适的贵族生活,陪同玛丝洛娃走上了流放西伯利亚之路,终于经过返归和自我完善达到了精神“复活”,从而获得了新生。
女主人公玛丝洛娃原本是一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姑娘,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她对聂赫留朵夫的感情最初只是一种少女朦胧的初恋,但她纯洁的感情很快就被贵族少爷无情地糟蹋了。怀孕后,她被驱逐出贵族之家,历尽人间沧桑,最后沦落为,过了七年非人的生活。但苦难远没有尽头,她又被诬告为谋财害命而进了监狱。尽管如此,玛丝洛娃仍旧那样善良,那样厚道。在监狱中也不忘关心别人,尽量帮助难友。聂赫留朵夫是她悲惨命运的罪魁祸首,她恨透了聂赫留朵夫。但发现后者确有真诚的悔改之意时,她还是从心底里原谅了他,并在政治犯西蒙松的影响下走上了新生之路。
托尔斯泰通过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复活说明了:只有通过个人在宗教道德上的完善,才能达到真正的完善;只有个人本身在自己的灵魂中建立起天堂,才能建立起人们所期待的那个外部的天堂。
3忏悔意识
托尔斯泰主义中的第三层内涵是忏悔意识。这主要来源于基督教的原罪意识和对肉体生命的否定。基督教宣扬人类的“原罪”,认为人一来到世上就应不断地忏悔、苦修、祈祷和赞美上帝,以求赎免罪恶,来世进入天堂。忏悔就是通过向上帝承认自己的罪过,乞求上帝的宽恕。他认为人通常具有两重性:精神的人和兽性的人。是精神的人时,表现出人性、善良;是动物的人时,表现出兽性、丑恶。理想的人生应当是一个弃恶扬善的过程。
“忏悔意识”自始至终贯穿于托尔斯泰的创作之中。早期创作的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描写了青年地主聂赫留朵夫在自己的庄园里进行改革及其失败的经历。在小说里,作者不仅真实地描写了农民贫苦的生活状况,揭示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尖锐对立,而且通过对聂赫留朵夫这个具有自传色彩的忏悔贵族雏形的塑造,反映了托尔斯泰早期的精神探索。
经历了十年创作过程的中篇小说《哥萨克》也是一部探索贵族阶级出路的作品。贵族青年奥列宁厌倦了上流社会的生活和城市文明,来到高加索寻找理想中的自由和幸福,对贵族阶级的罪行进行忏悔。但由于他的阶级本性所决定,他最终也无法在哥萨克农民中找到自己的生活理想。
托尔斯泰在其世界观激变后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中塑造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更是一个忏悔贵族的典型形象,是托尔斯泰塑造的一系列忏悔贵族形象的最终总结。聂赫留朵夫这个形象集中地体现了托尔斯泰主义中的忏悔意识。通过为玛丝洛娃奔走上诉和认真的精神探索,聂赫留朵夫逐渐认识到自己以及本阶级所犯下的罪行。他真诚地悔罪,希望得到玛丝洛娃的宽恕,同时也希望自己的灵魂能够得到救赎。他最终从宗教中得到启示,按照上帝的意志为人类幸福去工作,从而在精神上得到“复活”。
三 总结与简评
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从艺术家、道德家的角度出发,为俄国人民设想出来的一条摆脱苦难的途径。他把改造社会的着眼点放在以“仁爱”为核心的宗教道德理想之上,这是不切实际的。正如列宁所说:“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然而,托尔斯泰主义与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一起构成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以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认识和看待。
参考文献:
[1][2]苏格拉底,智慧花园[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3]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5](俄)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6][9] (俄)列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一般来说,大凡名人或权贵,似乎都比普通人“更加平等”,一如已故院士王选所说的那样,名人做的一点儿错事,写起来叫名人轶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做雄辩,凡人则叫狡辩;名人跟人握握手叫做平易近人,凡人就只能叫做巴结别人了……
不过,作为真正的名人,爱因斯坦却没有比别人“更加平等”。有一则流传甚广的故事,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据说,曾有一位默默无闻的学生请爱因斯坦为他写一封推荐信,在满足了他的要求后,他又像我们现在的“粉丝”通常做的那样,向爱因斯坦索要签名照片。爱国斯坦再次满足了他的要求,随后说:“不过,你得答应也送我一张有你签名的照片,这样才平等!”
这句话,改变了这位学生的一生。后来他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位饮誉物理学界的著名科学家。他就是写出《物理学的进化》(和爱因斯坦合著)的英费尔德。多年后,英费尔德回忆起这件事,仍泪流满面:“他的话使我感到平等并给了我自信,成了我前进的强大动力。”
爱因斯坦对平等相待,不单表现在这件小事上。他一生都反对个人崇拜,尤其是对他本人的崇拜,更让他无法容忍。在他面前,不论是美国总统还是像英费尔德那样的“无名小卒”,他都一视同仁。
爱因斯坦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但作为一个人,爱因斯坦甚至比他作为科学家更伟大,更值得人们崇敬。
在平等问题上,与爱因斯坦酷似的,还有列夫・托尔斯泰。
有一次,托尔斯泰在站台停留,刚好有一列客车停在那里。列车启动时,他听到一位太太探出车窗焦急地冲他喊:“老头儿,快去盥洗间把我的手提包拿来!”托尔斯泰帮她做完了这件事。作为酬谢,那位太太给了托尔斯泰一枚5戈比的铜钱。
这时,一位旅客认出了托尔斯泰,她提醒那位太太,这个“老头儿”就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那位太太惊叫道:“天呀!您就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看在上帝的分上,原谅我吧,请把那枚铜钱还给我!”托尔斯泰笑着说:“这5戈比是我挣来的,所以我收下了。”
托尔斯泰的举动俨然一个可爱的孩子,而隐藏其后的则是一种极可贵的平等心态。这种平等并非刻意为之或心血来潮,而是他根深蒂固的本性表露。他毕生都在追求这种“人类普遍的平等”,甚至在探讨人与上帝的关系时指出:“对人人平等的确认必然是任何宗教的基本特征。”
托尔斯泰无法容忍自己过着优裕生活,而身边还有那么多人生活在贫穷与苦难当中。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他难过地忏悔道:“我越来越抑郁,几乎感到绝望,因为自己过着穷奢极欲的悠闲生活,而周围的老百姓在紧张地劳动,却连最起码的温饱也得不到……”
对于托尔斯泰来说,这样的“平等”无疑是一种耻辱。因此,从祖辈那儿继承来的贵族庄园就成了他自我折磨的精神牢笼,于是他不顾82岁高龄,在一个风雪之夜毅然放弃所有财产离家出走,最后客死在一座小火车站内。弥留之际,他留下了这样的遗嘱:“要像埋葬叫花子那样,用最便宜的棺材为我做一个最便宜的坟墓!”
列夫·托尔斯泰不仅是俄罗斯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学巨匠。《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长篇小说对中国作家影响深远,至今都是写作的范本。尽管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以小说创作为主,可是在创作生涯倒数的十年里,他转身为思想家、哲人,思考社会与人生的终极问题,热衷于非虚构作品的写作。其中,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完成的绝笔之作《生活之路》,给他波澜壮阔的文学旅程画上了一个重重的惊叹号。这部绝笔之作中,他到底谈了一些什么?
1910年1月,托尔斯泰在经过漫长的构思和酝酿后动笔写作《生活之路》,10月15日书稿完成。在他去世的前三天,这部书的部分清样呈现在眼前,当时,重病缠身的他已经无法修改清样,生命弥留之际用微弱的语气说道:“我做不了了……”《生活之路》在他去世之后出版,成为一代文学大师生前最大的遗憾。
《生活之路》分为三十一章,每章探讨一个专门的问题,如信仰、灵魂、爱、不平等、暴力、迷信、真、善、恶、死、幸福等主题。托尔斯泰之所以将书分为三十一章,因为他期望读者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阅读,每天恰好一章。书中,他尽可能低吸收人类思想精华,正因如此,使得本书内容庞杂,涵盖了阅读笔记、警局格言、预言故事和思想札记。而写作中,他力求简洁明了,有点类似中国《论语》的意味。在晚年的托尔斯泰看来,生和死这些存在于时间之中的东西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人如何在现世中做出努力,如何在客服困难、舍弃自我和道德完善中去感受幸福,正如其书名而言的“生活之路”。
托尔斯泰所处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和今天的中国相去甚远,但是他所思考的问题却跨越了时空界限。研读书中之内容,依然具有启发意义。爱是人的天性,超越了国家、民族、信仰和传统。对于托尔斯泰而言,作为人,天生就需要爱。本书第五章“爱”中,他阐发了爱的感悟。他用童话般的语言写道:“为了按照自己的规律生活,蜜蜂就要飞,蛇就要爬,鱼就要游,而人就要爱。因此,如果一个人不去爱他人,对他人待之以恶,则他的行为就像鸟在水里游、鱼在空中飞一样不可思议。”他眼中的爱,显然不是简单的爱情、友情、亲情,而是一种全人类的大爱、博爱。人不仅要爱自己、还要学会爱他人、爱身处的世界。也许正是他的一生爱得那么深沉,才使得作品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的勤奋不必多言。他相信人的勤奋能创造更宽阔的世界。他漫长的一生中,大部分时光是在自家庄园的劳动和写作中度过。作为贵族的他,他尊重辛苦工作的仆人和农夫,而对于劳动本身,他也心怀敬畏。本书第九章“不劳而食”中,他以格言的方式写道:“无论使用什么东西,都要记住,这些都是人类的劳动成果,消费、毁弃、损坏这些东西,那么你就是在损耗人的劳动,甚至是人的生命。”他写这句话时,如其说是在规劝他人,不如说是他灵魂深处的反省。
在今天看来,若一个人的工作是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那生活必定算不上何等美好。可是托尔斯泰却不这么认为。对于农业劳动,他很有兴趣,他认为人类的真正智慧,其实都来自农业劳动。他这些写道:农活不仅有益于肉体,也有益于灵魂。不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往往难以用健全的头脑去理解事物……劳动可以帮助人简捷、明快而富有理性地去理解人在生活中的位置。”
有此计划并已开始加以实施的是纽约眺望出版社(The Overlook Press)。该出版社成立于一九七一年,社长彼得.梅耶数十年来一直喜爱俄国文学,在他先前长期担任企鹅图书公司总经理时就结识了不少学者、翻译和作家,出版了很多俄国图书。二二年,他收购了一家俄国文学英译作品出版社。经最近一年半的周密策划,并与俄国有关机构联络商定,终于在今年年初正式宣布其“俄罗斯文库”计划。
记者问梅耶,他如何发现自己对俄国文学情有独钟。他答道:“读书就是了!就是阅读,没有任何奥秘。”他又补充说:“我在当学生时就对俄国文学发生了兴趣,后来这个兴趣贯串了我整个出版生涯。我在企鹅时,我们出版的俄国书都是最佳经典作品,不是所有书,但相当多。”他今年七十七岁,他说:“我已到了这把年纪,不能永远做下去了,但我喜欢以‘俄罗斯文库’来告别出版业和世界文学。”
梅耶说,“俄罗斯文库”就如“美国文库”,是一套庞大的献给一个国家的文学的丛书, 是英译俄国小说、诗歌和戏剧的集大成。翻译出版一整套另一个国家的文学丛书,这在美国还是第一次。先前美国也出版过法、德等国的文学丛书,但都是用原文而非英语出版。
他说,“俄罗斯文库”也并非单为美国和英国出版,因为世界各国懂英语的读者很多,所以这是一个国际性计划。它将历时较久,代价甚高,并无清晰的经济目标,不期望销售百万册,只盼有较多图书馆和有关学者能予收藏,最终将做成电子书。
梅耶说,这完全是一个非商业性的出版计划,但有人文目的:“我希望,通过文学,俄罗斯文库将把人们聚集在一起。”
这套丛书将包括一千年来先后问世的俄国文学经典着作,既有“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的作品,也会有苏联时期的作品;既有名着,也有在俄国之外罕有人知的书,从而使读者对俄国文化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在答记者问时,梅耶随口举了一些要收入的作家和书的名字, 如伊.爱伦堡、米.布尔加科夫、安.普拉托诺夫,阿.赫尔岑的《谁之罪?》、格.乌斯宾斯基的《土地的力量》、康.西蒙诺夫的《生者与死者》。
文库绝大部分作品将委托资深俄英翻译家重译或首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契诃夫等大作家的作品大多已有多种译本,究竟用不用已有译本或选择何种译本,恐怕尚需斟酌。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从一八八六年至二八年,至少有九种译本,其中两种评价都很高,而这两种译本中,究竟是用康斯坦斯.加尼特一九一年的老译本,还是用佩维厄和沃罗洪斯基夫妇二年的新译本,现在很难说。新译本经二四年“奥普拉读书俱乐部”电视节目推荐后,印数高达一百万册。译者夫妇后来又成功地重译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契诃夫的小说。
梅耶的这一计划,可说是美国读者、尤其是美国作家热爱俄罗斯文学这一传统的延续,并将深化美国及其他英语国家读者对俄国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和研究。
俄国大作家的不少作品很早就译成英文,历来深受美国作家的喜爱。如普希金的诗作一八二六年开始有了英语译文。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问世于一八四七年,至一八五二年就有了英译本。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于一八八六年都有了英译本。契诃夫的戏剧一八九一年开始被翻译介绍到美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罪与罚》分别于一九一二、一九一四年由加尼特夫人译成英语……一部部俄国文学名着插着英语的翅膀飞到了北美大陆,扎下根来,让一代代美国读者享受阅读的愉悦,汲取精神上的滋养。
不少美国作家都特别喜爱屠格涅夫,并在写作上受其影响。舍伍德.安德森最喜欢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书中关于俄罗斯乡村生活的诗一般的描写,对安德森来说,是“所有文学中最甜美的东西”。
海明威在巴黎莎士比亚公司英文图书馆借的第一本书就是加尼特夫人译的《猎人笔记》,后来又借阅了三次,此外还借阅过《春潮》、《前夜》、《父与子》和《贵族之家》,其读后感是“屠格涅夫是前所未有的最伟大作家”。海明威自己的小说,从题材、主题到篇名、风格,显然都有屠格涅夫留给他的印迹。
亨利.詹姆斯曾有机会在巴黎与屠格涅夫相见晤谈,对他淳朴、自然、谦虚、温厚的性格推崇备至,发现自己起初对他用“贵族气质”这样的赞语显得愚蠢可笑,其实是他身上的“民主精神”让人感到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在与托尔斯泰失和后,屠格涅夫仍写信给他,恳求这位“俄罗斯国土上的伟大作家”不要放弃写作,“快回到文学活动中来”,詹姆斯觉得,“这无疑是古往今来一个伟大的心灵向另一个伟大的心灵所吐露的最感人肺腑的言词”。詹姆斯认为,屠格涅夫是“小说家的小说家”,是诗人,他的作品除了美与真实外,还有深沉和忧郁这两个特色,其艺术影响异常珍贵,而且确立得根深蒂固。他后来撰写了长篇纪念文字《伊凡.屠格涅夫》,在一百一十年之后,我们今天仍可以在互联网上读到这篇情意深长的文章。
对托尔斯泰,美国作家们更是称赞不已,也羡慕不止。豪威尔斯几乎读了托尔斯泰的所有作品,深感托尔斯泰帮助他认识了自己,觉得这位俄国文豪虽住在十分遥远的地方,却是世界上他感到“最最亲切的人”,他的良知,他的威力,都“迫使你去深思、去体会迫切的重要问题”。
德莱塞年轻时在托尔斯泰的影响下开始写作生涯。他认为,托尔斯泰的伟大永垂不朽,但并不在于他的社会学说和道德学说,而是表现于他的长篇小说,其作品是真正的艺术创作,不仅真实地反映现实,而且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他在《曙光》一文中写道:“他的作品在我眼前展现一幅又一幅的图画,它们的生命力使我非常震惊,非常赞赏,我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当一个作家该有多妙。只要真能像托尔斯泰那样写作,迫使整个世界都听命于你的文字!”
海明威最爱托尔斯泰描写战争的书——《塞瓦斯托波尔故事》和《战争与和平》。他说,战争是文学中最重大的主题之一,托尔斯泰当过兵,亲身经历过战争,所以描写战争的作品,就“没有比托尔斯泰的作品更好的了”。他在《战争的人们》序言中写道:“我爱《战争与和平》,爱它对战争和人的绝妙的、深刻的、真实的描写。”但他又坦率直言,他没有相信过“这位伟大的伯爵的议论”,不喜欢他的“沉闷的、救世主式的思想”,因为这些思想和议论并不见得比那些福音传教士式的历史教授高明。
赫德林.加兰则十分尊敬作为“改革家”的托尔斯泰。他写道, 他重读托尔斯泰的论文,觉得它们惊人的朴素、真诚,而且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有最为直接的关系,这些论文“在我脑海里重现了一幅又一幅鲜明的图画,我仿佛看见这位‘俄国苏格拉底’扶犁耕地,或是手持做皮靴的锥子坐着——因为他渴望他的生活符合他的改造社会、使社会公正的学说”。
威廉.萨洛在《天才》一文中写道:“我所认识的美国人,只要他们一般读点什么的话,那一定读过托尔斯泰的书,而且会继续读并继续喜爱他的书——他的卓越的长篇小说,出色的短篇小说, 他的哲学论文(这些论文常常有点古怪,但仍然非常重要,因为它们都是他为真理、正义和人类尊严而坚决斗争的证明)、他的日记、书信以及关于他的论着。我所认识的美国人都尊敬托尔斯泰,把他看作自己的朋友,看作一位贤明的,有时有点怪诞而严厉,但总是为爱而激动的老人。他的天才是在一位强有力的巨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全人类的天才;他大概也意识到这一点,因而凡使天涯海角的人感到痛心的事也都使他深感痛心。”
诺曼.梅勒至死一直遗憾自己没有写出一部像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那样的史诗作品,一部“把社会与个体、公众与私人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的托尔斯泰式的杰作”,尽管他自己一生写了十多部题材广泛的长篇巨着。二七年逝世前不久,他还认为“至今尚无一部‘伟大的美国小说’”,即使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美国作家海明威和福克纳也没能把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执于掌中,却使之缩小成为细微的局部,因为美国今天的生活方式已使美国小说家们不能像十九世纪俄国作家那样从根本上领悟世界。他感叹道:“文学失败了。事情都让电影、电视去做了。大众的觉悟和国家的文化都陷入了泥淖。”
关于契诃夫在美国受欢迎的程度,笔者已在《契诃夫在美国》一文中作了介绍,此处不再重述,而只想用一句话加以概括:许多美国作家认为契诃夫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短篇小说作家,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因其先进的世界观,他又是一个可以代表当今时代的人。
关键词:玛丝洛娃;神话-原型批评;伊娥
中图分类号:I06?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132-02
神话-原型批评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所创,是现代西方文学批评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批评学派。神话是人们寻求人类共有的心理及玄学之本源,探索超越社会、历史和时空限定的出路,它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方式加工过的自然社会本身。荣格把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称为“原型”。原型可以是意象、主题、象征、人物,也可以是结构单位,只要它们在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且是有约定性的语义联想。弗莱进一步发展了荣格“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的理论,认为神话是文学的结构因素,文学是“移位”的神话,神的诞生、历险、胜利、受难、死亡及至复活包含了文学的一切故事。弗莱把原型定义为文学中可以“独立”交际的单位,它以人物、情节、场景、意象等多种形态,在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作品中通过象征、象征群的形式反复出现。读者必须借助特定的文化语境,深入分析作品中的神话隐喻和象征,才能真正把握有关作品的思想内涵。并且在《批评的剖析》中对原型概念作了新的解释和规定,“神话是一种核心性的力量,它使仪式具有原型的意义,使神喻成为原型叙述。因此,神话就是原型。”
古希腊神话是西方文明的源泉,是文学创作素材的一个宝库,“里面充满了黄金般珍贵的故事、闪闪发光的思想、粗野或者顺畅的激情以及珠光宝气的幻象”。托尔斯泰掌握了多国语言,为他阅读第一手的希腊神话故事和《圣经》以及其他文学经典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语言条件。列夫·托尔斯泰世界名著《复活》是神话原型的典型代表作,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场景、意象、主题形象都有着浓厚的神话原型体现:玛丝洛娃的一生经历了纯洁美丽、受难堕落成风尘女子、复活这几个时期,这与神话原型当中的“伊娥的故事”有着惊人的相似,在此就伊娥故事的神话原型来对玛丝洛娃进行解读,试图探求玛丝洛娃性格深层的隐喻象征意义。
一、纯洁美丽原型
《复活》中的玛丝洛娃以婢女兼养女的身份出入地主家庭,生活虽不怎么称心但平静。玛丝洛娃又名卡秋莎。“她眼睛乌黑,走路轻快,让聂赫留朵夫见到她总是愉快。当两人共同玩捉人游戏时,卡秋莎满面笑容闪着她那对像湿润的醋栗那么黑的眼睛迎着他飞跑过来,最后他们走回做游戏的人那一边去”从那时起聂赫留朵夫就被纯洁美丽的卡秋莎深深迷住。奥林匹斯山的主宰宙斯曾被伊娥吸引,宙斯用甜美的语言引逗伊娥。玛丝洛娃和伊娥都是纯洁美丽的少女,对异性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聂赫留朵夫是上流社会的贵族青年,地位比玛丝洛娃高。开始聂赫留朵夫还是个有为青年,但是三年“上流社会”和服役军人的环境生活彻底改变了他。宙斯则是整个宇宙的统治者,风流成性,从他为主神开始,整个社会已经迈入了父系社会。因为聂赫留朵夫的造成了玛丝洛娃悲剧的开端,伊娥则因为宙斯的爱慕而招来赫拉的嫉妒。
二、受难堕落
纯洁美丽并没有给她们带来应有的幸福生活,而是无穷无尽的苦难。玛丝洛娃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被聂赫留朵夫了,为此一连串的不幸也接踵而来:她被聂赫留朵夫从家里赶了出去。她给人家当女仆,遭到男主人的调戏和侮辱,生下的孩子也死了。最后,她沦落到基达叶娃妓院。十年后,玛丝洛娃因受人命案的牵连,受到法庭的审判。玛丝洛娃失去了纯真自我。她自此以后过的是“夜间纵情狂饮,行欢作乐,白天昏昏沉睡”的行尸走肉的生活,连人性也丧失掉。伊娥的纯洁美丽招来了天后赫拉的嫉妒,宙斯把伊娥变成了小母牛把她当作礼物送给赫拉,伊娥受难的日子开始。阿耳戈斯始终站在她的附近,盯住她不放。伊娥常忘记她现在不再是人了。她想以感人的语言向阿耳戈斯哀求,但只能发出哞哞的吼叫。后来伊娥因赫拉四处逃难,逃遍了世界各地。伊娥终日只知吃草,伸着可怜小脚而不能做人应做的事,人性也随着磨难的增加而渐渐地丧失了。
玛丝洛娃和伊娥都因本身的纯洁美丽而受到了迫害。玛丝洛娃和伊娥两个人物形象在具体的情节、场景中演绎着两个不同的悲剧的受难场面。作者巧妙地以玛丝洛娃的受难形象象征了古希腊神话的人物,表达着由苦难的折磨带来的人性丧失的痛楚。可见作者深受神话原型批评的影响,使玛丝洛娃的受难形象以象征的形式反复出现,从而对应着神话原型中受难原型。
三、复活:女性意识的觉醒
复活有置之死地而后生之感。玛丝洛娃在堕落之后走向了复活。列夫·托尔斯泰之作《复活》正是以男女主人公的复活展现其精神本质,而玛丝洛娃的形象在此升华到最高境界,神话中的伊娥也亦如此。
玛丝洛娃的复活过程是其女性意识逐步成长的过程。聂赫留朵夫抛弃她的时候,她处在既无物质保障,精神寄托也随之远走的环境中,女性意识随之萌生。但她没有对男人绝望,后来因受所爱的人抛弃而对男人彻底失望。最后玛丝洛娃原谅了聂赫留朵夫,却选择了和西蒙结婚。这是经过她独立思考后的自由选择,玛丝洛娃整个人性的复活过程也完成了。
远古时候的伊娥作为受难女性的代表也表现出女性意识觉醒。伊娥在她的故乡见到了她的父亲,终于想出了一个拯救自己的主意。虽然她变成了一头小母牛,可是她的思想却没有受损,这时她开始用脚在地上画出一行字,这个举动引起了父亲的注意。但是事情并没有因此而完结,赫拉让牛虻追着伊娥不放,她惊恐万分,逃遍了世界各地。她再也支撑不住了。赫拉最后放过了伊娥有宙斯请求的成分,但是更多的是听到了小母牛发出的求救哀鸣声才心软的。伊娥最后和宙斯在一起。我们可以看到伊娥从畜生的生活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拯救自己的复活过程。
玛丝洛娃的形象正是种神话思维的体现,玛丝洛娃的复活与西方神话原型的密切联系,作者在此把文学定义为一种“移位”的神话。玛丝洛娃从人性的丧失中复活过来,女性意识随之觉醒。伊娥也有自己的女性意识。因此,两者的复活觉醒在不同时代、不同体裁、不同情境经历中展现着共同的光彩。
通过上述的解读,我们把伊娥与玛丝落娃密切联系,使她们相通相感。这里玛丝洛娃也找到了她的原型归宿——伊娥。
参考文献:
[1]荣格.神话-原型批评[M].陕西:陕西师范出版社,1981.
[2]梁工.基督教文学[M].北京:北京宗教出版社,2001.
[3]列夫·托尔斯泰.复活[M].汝龙,译.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
[4]陶冶.古希腊神话故事[M].远方出版社,1999.
[5]杜志卿,张燕.〈秀拉〉一种神话原型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期刊,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