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少儿美术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小学低段美术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创新能力
在小学低段教学活动中,美术活动是引导少儿创新能力与创造意识的最佳途径。我在科学引导少儿美术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启发少儿的想象、质疑以及操作探索,让他们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引发兴趣。
一、引发兴趣,激励创新
少儿的探索兴趣是无穷无尽的,作为教师必须学会静下心来,耐心等待。布鲁纳说过:“学生只有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索新知的强烈愿望,他们是创新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我选择有利于激发幼儿求知欲新颖的教学形式,这样有利于触动少儿好奇心,调动少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美术课上,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教师演示的绘画、剪贴、七巧板拼图以及玩橡皮泥等活动,让少儿们欣赏,他们一边看一边听,自然而然对这些游戏产生了兴趣,就有了动手的念头。这时,我再给予积极的鼓励与正确的引导。他们就能创作出一幅幅有趣、可爱的作品,同时也提高创造力。
二、引导探索,品味成功的乐趣
探索,意味着无论在什么样的美术活动中,教师都不应以自己的智慧代替少儿的智慧,要给少儿充分探索的时间,满足少儿的探索愿望。在活动中教师始终关注少儿的活动,当他们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帮助,而是耐心等待,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地自己解决困难,完成作品。例如,活动《多彩拉花》,我让少儿认真观察教材上的自作步骤,然后尝试着自己做,在做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先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请教小组成员,如果还解决不了,最后再请教老师。这样不仅让少儿美术活动中体验在交流合作的乐趣还能感受探索成功的喜悦。
三、启发想象,超越时空
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没有想象便没有创新,想象是超越时空略带刺激性途经。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京过:“想象比知识更丰富,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名言的熏陶下,有了更新的认识,所以我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少儿发展想象力,给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例如,在引导少儿以“和谐社会”为主题作画时,我有意识使用多媒体给幼儿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与播放《狼爱上羊》的歌曲;接着引导少儿转变角色,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把全班分成6个小组展开讨论,各自发挥想象,一节课下来,一幅幅展现狼爱上羊,狼与羊成为好朋友的可爱作品出来了。大家都知道: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原来的角色是狼经常欺负羊的。少儿们经过老师的引导,懂得了转换角色。我想:适时有针对性地启发少儿想象即可以让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发展,又可以让他们的想象力发出灿烂的光芒。
四、自主质疑,启发思维
美术活动,质疑是创新的前提。在教学中,我的做法是:先出示本次美术的主题,让少儿思考后提出问题,让少儿带着问题去研究、去质疑、去寻找答案,以达到解决自己认知与理解的突破。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重要。”事实上,爱质疑问难的学生就是善于思考,富有创见的学生。少儿更爱问为什么,所以我认为我们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鼓励少儿质疑问难,大胆提出自己思考后得出的不同意见,从敢问到善问,同时运用多种方法去释疑,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质疑的能力。例如我在一节美术课,以《大海》为题,让少儿作画时,在画画前提出了以下问题:大海有多大?大海是什么顔色的?为什么要画大海?可以在大海上画小船与飞艇吗?这样可让少儿大胆发表见解,不但深化了主题,激发兴趣,更启发了思维,这样少儿在乐中进入了创作活动。总之,在少儿的美术教育的领域中,各种引导方式,对少儿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 水墨画教学 教学方法
在当今的小学美术课本中,低、中、高年级均有“水墨游戏”课程,在新课标中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对于学生的要求有如下解析:学生应分别在三个方面达到一定的目标,分别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而具体到阶段目标,低、中、高学段在“造型・表现”一栏分别提到“……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现造型活动的乐趣”;“……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美术课本中出现的“水墨画”课程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统教学”,更不可能也不应是成人水墨画技法的“传授教学”。对比过去的教学,新课标的要求更强调“形象、感性、情绪、想象、个性、创造、体验和实践”。
一、传统水墨画教学弊端及思考
传统的水墨画教学所注重的只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传授,学习表现的内容往往仅局限于教材和书本,不能很好的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学生跟随教师一笔一画的“依葫芦画瓢”,在这种概念化程式化的学习方式下,学生们的思维空间、想象空间、表现空间、个性发展受到局限,他们得到的仅是“像与不像”、“对与不对”、“行与不行”、“好与不好”这样的评价。水墨画课堂成了教师展示自己水墨画基本功的舞台,学生成了台下的观众,他们看着老师的表演,既赞叹又望尘莫及,当他们自己拿起画笔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只能跟着教师临摹,一旦离开教师的牵引,他们更是无所适从。长此以往,他们逐渐对学习水墨画失去了兴趣。
因此,作为今天的小学美术教师,需要重新思考两个问题:“水墨游戏”的教学目标该如何定位?如何上出既能吸引学生又能体现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水墨游戏”课呢?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方法上锐意改革创新。笔者认为改革创新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深入了解学生,体察他们的所思所想;二是采用多种教学策略,灵活掌控课堂;三是启发学生,变僵硬的程式化构图为个性化布局;四是鼓励激发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作品进行多元评价。上述这些,都是为了充分地调动和培养学生们的独特思考力和创造力,使教与学的关系充满着灵动、活跃、和谐、个性,使水墨画课堂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黑格尔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是想象”。试想,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人有了想象力便有了思维的最大空间。如何让水墨画真正的走近学生?如何让学生运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展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如何让少儿的独特创意(写意)通过水墨画的构想去呈现他们的真情实感?如何以更多的物质材料和创新策略的介入成为探索少儿水墨画教学新路的艺术手段?教师通过水墨画的教学,引导学生大胆地发散思维,给予水墨画想象的天空、创造的灵感、表现的激情。水墨画既有高雅、深奥的一面,又有自由、游戏的一面。儿童的感觉是很直观很真诚的。
二、水墨画教学的理性认识
每一位从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老师都应该清楚的知道,对儿童进行的美术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而不是某种专业技能技法的培训教育,水墨画教学正是如此。在小学美术课本中,水墨画课常以“水墨游戏”这样的课题呈现,目的是想让水墨画教学与学生之间更加贴近,并且,游戏的形式更能唤起儿童的兴趣。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也更能引起儿童心理上的有意识的注意。与其他少儿美术门类的学习相比,水墨画对少儿的吸引力显得较弱,究其原因有如下几项。
1.工具的差异
水墨画传统的技法,要求“笔、墨、纸、砚”等一应俱全,如果再备足水、色、盘、印等工具,要摆满整张课桌,学生作画的空间只能小了又小,课前准备繁琐,课后收拾亦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其他画种的学习,对于工具的要求,显然会精简许多,
2.认识的差异
持传统的水墨画教学态度的教师,往往将“临摹”看成是水墨画教学的常用模式,认为临摹走的是一条“捷径”。殊不知,“临摹”会误导孩子,长此以往,他们只会画临摹过的画,除此以外,便无从下手。因此,对水墨画学习心有余而力不足。
3.观念的差异
有些教师认为,今天正处在信息化时代,诸如“水墨画”这样老套的画种对儿童来说已是可有可无,因此不认真对待水墨画教学。长此以往,儿童也对水墨画兴趣不大。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理念的背景下,笔者不禁要问:儿童水墨画教学,路在何方?“水墨游戏”教学,路在何方?
水墨画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瑰宝,和中国京剧一样是国粹。正是为了推动我国少儿学国传统艺术,增进儿童对我国水墨画的了解,提高兴趣,促进文化艺术的传承,同时也是为了锻炼少儿的创新能力,水墨画教学因此被编入美术课本,成为孩子们的必修课。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有不少教训,特别是在观念和方法上存在问题。正如美术评议家陈履生提到的“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消解使中国人的水墨感退化,对于儿童来说,那种感觉可能仅存于血缘之中”。可见,要让儿童的天性、儿童的率真与程式很强、规范很严格而且积淀又很深厚的这么一个文化遗产来相互碰撞,就是要孩子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孩子与我国的传统艺术靠得近一些,同时将自己幼小稚嫩的感情融入笔墨之中,将水墨画的高雅、深奥与儿童的童趣、游戏结合在一起,在这样激起的火花中,我们会看到儿童的天性得到了尊重,传统艺术得到了拓展。
三、少儿水墨画教学方法与策略
既然说传统的水墨画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人才的培养目标,那么,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又该如何思考,怎样才能探寻出在一条少儿水墨画教学的新路呢?
1.引导孩子从认识自己的生活入手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对于孩子而言,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要画出最美、最有真情实感的水墨画,必须到生活中去体验。例如:美术课本中为了让孩子理解水墨线条,表现出水墨线条的枯,湿,浓,淡,粗,细,连,断,把“画线”比喻成“去散步”,因为孩子对散步有直接的生活体验,他们也能够较好的理解“经过草地、小河、山坡,天气不断变化着;下雨了,下雪了,电闪雷鸣……”这样,教师引导他们先从心理上握住墨笔,在想象的世界里畅游一番,心中构思好画面,之后再拿起毛笔,一边寻找感觉,一边自由地让线条游走于纸端,也许在不经意的“涂鸦”中,反而会产生神来之笔,起到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
2.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学会取舍、学会表现
每个孩子都对周围世界非常感兴趣,但他们往往只注意事物的表面。要让他们去表现生活中的场景,或是自己感兴趣的物体,教师必须引导他们仔细地观察要表现的对象或启发他们展开想象。教师在课堂上经常用到多媒体,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多媒体,将被观察对象的影像制成幻灯片,播放给学生看,让他们仔细地观察,找出事物的大体特征并且大胆地进行整理和概括。一般说来,儿童时期正是手、眼、脑的协调发展时期,也是感觉、知觉、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的萌动时期,他们对事物的敏感和观察力特别强,思维灵活,想象丰富,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注意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并适当进行范画演示,鼓励他们乘兴而作,勇敢释放自己的创作激情,相信孩子们会放下思想包袱,在水墨世界里自由驰骋,也一定会画出自己心中最美的画卷。
四、水墨画教学应成为真正的水墨游戏
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游戏”是指教师通过安排学生做游戏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各种造型活动的乐趣,最终实现自我真实情感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还能够使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到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中来,有益于班级体的团结和合作能力的形成。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游戏前,首先要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一个最佳的点。
要让水墨画课堂生动起来,要让水墨画成为真正的水墨游戏,教师还要作更多的思考。
1.作画工具的多样化
我们知道,传统的水墨画技法只能使用毛笔,儿童水墨游戏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毛笔的替代工具。比如:棉棒、鹅毛、柔软的树枝,甚至还可以鼓励孩子们直接用手指去画。儿童在接触这些工具时,首先是惊讶和好奇,然后便急着想去尝试。此时,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示范就变得尤为重要。要告诉孩子们的是,这些工具和毛笔比起来,有较大的差别,在表现物体时,既要大胆,又要谨慎。
2.独立作画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在新课标理念中,也十分提倡孩子们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教师帮助营造合作的氛围是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关键之一。在水墨游戏课堂里,小组合作能够激起孩子们的兴趣,他们可以像“过家家”一样,先讨论,再分工,然后来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你画小鸟,我画大树;你画人物,我补外景;你画小河,我添远山;你画动物,我加森林……孩子们在合作中游戏,在合作中快乐,在合作中寻找感觉,在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天空。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学习内容
小学段的水墨游戏课程应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上,教师需要引导他们将看、画、玩融为一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兴趣跟随、体验、感受、发现,有目的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须给他们增设适度的水墨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创作练习,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张扬个性。
五、尊重儿童天性激发创造潜能
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说:“人们都听不懂鸟鸣是什么意思,但却都喜欢听它的声音。”
对于儿童水墨画,或者说水墨游戏,我们需要关注的,不应是他或她画得像不像、对不对,而是要在课堂上保护孩子们的天真和灵感,更不能强迫他们过早的按成人的标准临摹名家的画法,“尊重孩子的天性”和“激发创造的潜能”应成为包括水墨游戏课在内的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原则。
儿童水墨游戏有别于成人水墨画。这是因为儿童幼稚,单纯,心灵纯净,他们的画不受绘画“程式”的限制,因而形成了儿童画独特的稚拙美。他们在用水,墨,色表现物体的时候,往往没有细节刻画,也看不到透视变化,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所限制的。如果我们看到他们画的人物只有眼睛、鼻子、嘴,而没有耳朵和眉毛;如果我们看到他们画的汽车只有车身和轮子,而没有车窗;如果我们看到他们把人物的腿画得上细下粗且没有脚……我们只能说,这时的孩子还处在对事物进行认识的初期,这是他们思维活跃,大胆的童真的表现。重视水墨游戏教学,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鼓励孩子的创造。一幅水墨游戏作品就是一颗童心,就是一个纯真的童年的影子,还是一片情感的净土的写照。我们能从一幅幅水墨游戏作品中感受到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色彩的赞美,感受到画面中旺盛的生命力。而这正是在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下,儿童自己用心灵绘制出的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生命力的水墨画。
对于水墨游戏教学方法的探索,路还很长。在师生不断的学习与交流中,相信我们会迈出更具创造性的脚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少儿美术培训不仅有利于发展少儿的智力、发挥少儿的创作力和想象力,而且可以提高少儿美的世界观、培训少儿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因此,美术培训是少儿在成长过程中,非常好的学习项目。但由于少儿美术培训的对象不仅年龄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对美术的理解和相应的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在进行美术培训教学过程中势必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少儿美术的培训方法进行研究,以此提高美术课的培训效果和课堂培训效率。
一、少儿美术培训的作用
(一)美术培训有利于发展少儿智力
由于美术不仅包括绘画而且包括折纸、泥塑等手工制作,这些美术课堂活动,可以提高少儿的反映意识和动手技能,通过肢体的活动和训练可以对相应的大脑皮层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通过大脑和动作的不断相互反馈和作用,可以增强大脑和动作的反应能力。手的活动越多、越复杂越能刺激大脑皮层相应的生理区,越能促进大脑的思维和反应能力。因此,美术培训可以让动手能力得到增强的同时有效地促进少儿智力的发展。
(二)美术培训有利于发挥少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由于少儿在这个年龄阶段很少受到传统教育的束缚,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而美术可以让少儿的抽象思维具有表象化,通过绘画或泥塑等可以很好的把他们想象力发挥出来,想象力与具体的水彩、油画、儿童中国画、泥塑相结合,可以使少儿的创造力发挥出来。比如,让少儿画你心中的果树,让少儿自由发挥,果树不一定就是一种果实,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果实。在美术培训中,美术教师要注意不一定要按照常规的想法,束缚少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有效的促进少儿右脑的发展。
(三)美术培训有利于提高少儿美的世界观
美术培训有利于提高少儿美的世界观,提高少儿的审美能力。由于少儿在接触美术培训之前,在日常中接触的美的事物是有限的。美术培训不仅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美的实例,而且可以提供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有关的美丽景象。而且通过美术知识的讲授,使得少儿对美的认知,更加具有深度,有效的在少儿的世界观中渗入了美的因素,并且通过日常对美的接触,也提高了少儿的审美能力。
(四)美术培训有利于培养少儿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通过美术培训不仅可以让少儿感受到色彩美和形态美,而且可以让少儿增强对大自然的认知,增强和其它同学的沟通和交流,使得少儿更加开朗乐观。另外,当少儿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时通过绘画或泥塑等可以把不良情绪释放出来,降低情绪的负面影响,使得少儿心理更加健康。通过与同学相互比较学习和沟通交流,不仅可以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而且可以培养积极的进取精神。
二、少儿美术的培训方法
少儿美术培训方法主要包括示范法、举例法、引导法、音乐法和比赛法五种。
(一)示范法
示范法是指在少儿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和行为,教授美术有关的知识、方法和姿势,以让少儿通过模仿进行的教学方法。示范过程要注意一方面,示范用的纸张和材料面积应大一些,以让全体少儿都可以看清楚,另一方面进行讲解和示范的动作要慢一些,以免少儿跟不上思路和动作。
示范的方法有四种形式:
(1)分步示范法。分步示范法是指把美术教学的过程分成若干个教学单位,并在教学的过程中,逐个教学单元进行示范讲解的方法。此方法要保证上个教学单元学会后,再进行下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这种方法适合技巧性和连贯性比较强的美术教学,如果上一个步骤没有学会,下面就很难进行学习的教学内容,比如折纸教学。
(2)全程示范法。全程示范法是指美术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一次性把所要教学的内容全部做完的演示方法。此方法适合简单的美术教学,通过一次性的示范就可完全掌握的方法。比如水墨画教学。
(3)重点示范法。重点示范法是指美术教学的内容中,仅有个别的地方比较难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仅对难学的内容进行讲解和示范的方法。此种方法适合已经具有美术基础,简单的内容学生自己可以很快掌握的情形。
(4)个体示范法。个体示范法是指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针对个别学习比较慢的同学,或对姿势和方法掌握不明确的同学进行示范的方法。此方法是在常规示范后,对少儿绘画或手工作业地点进行检查巡视时候常用的方法。
(二)举例法
举例法是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把少儿学生中绘画或手工最好的作品,拿到讲台进行展示的方法。举例法一方面可以消除学生认为美术难学的心理,另一方面可以对其它同学产生激励作用,增加少儿学习的积极性。
(三)引导法
每个少儿心里都有自己的认知世界,非常富于创造力,美术教师应该正确的认知此种现象,并在美术教学中注意引导。引导法就是针对少儿独特的年龄阶段,通过引导少儿个体进行想象绘画或做手工的方法。比如,让少儿画太阳。课前把彩色水笔、油画棒、大号水粉笔、水粉颜料、调色盘、绘图纸等准备好,并且在教室中随意的布置一些太阳的图片或资料。通过录音机播放《种太阳》歌曲,让少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太阳绘画,并把优秀的作品贴到教室的墙上,给予表扬或奖励。
(四)音乐法
音乐法是指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把美术的教学内容与相关的乐曲或歌曲进行结合,以使美术教学更具美感、喜乐感,更具效率的教学方法。比如中秋节临近的时候,让少儿画月亮,可以播放《小白船》的歌曲,让少儿根据歌曲产生联系,进而进行美术创作。
(五)比赛法
比赛法是把少儿进行创作、美术教师进行指导的作品,参加由美术家协会、艺术家协会、少儿书画研究会等主办的市级、省级或国家级等书画比赛的方法。此种方法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少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少儿学习美术的热情,而且获奖后可以提高指导老师和所在学校的知名度。
三、少儿美术培训中应避免的误区
(一)对少儿美术作品过于挑剔
由于少儿所处的年龄阶段,其思想意识没有完全成型,不能对于少儿的作品过分挑剔。当少儿画的与样本差距较大时,进行过分的职责,那样不仅会严重挫伤少儿的积极性,而且会降低少儿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采取过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美术教学课只设置了模仿样本进行作画或做手工的课程,而没有设置发挥少儿想象力的美术课程,那样不仅会严重抑制少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会使少儿产生范例的依赖性,没有范例就不知道应该如何作画或做手工制作。
(三)对少儿的作品过于肯定
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对于少儿作品不能过分挑剔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少儿的作品不能过于肯定,少儿做出什么画都给予肯定的态度,那样一方面会使少儿产生盲目作画的冲动,忽视教师的培训辅导,另一方面可能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把肯定的态度和严格的态度相结合,在肯定美术作品的同时,进行有效的改正指导。
(四)不要替少儿完成作品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少儿的美术作品和绘制过程,避免按教师自己的意愿替少儿完成画作或手工作品,最多给予其进行示范,因为替少儿完成作品,不仅不利于提高少儿的动手能力和创作感知度,而且会让少儿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非常不利于少儿绘画或手工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美术课堂;表现美;个性美;发现美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9-148-2
电视台的一些少儿节目如此让小朋友们痴迷,究其原因,是因为巧妙的编排、新颖的创意设计、观众的现场参与、良好的竞赛氛围深深地吸引了少儿观众。这类节目中折射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方式,让处在美术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我们深受启发。如何了解学生的心灵,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与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为学生缔造一个与他们的生活、情感、需要息息相关的美术空间也是一切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点,这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一、在活动中发现美,在玩中表现美
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阶段的儿童在认识形式上具有形象大于思维的特点,他们常常用感性的形象取代思维过程。我们就要按照儿童的心理年龄特点,利用生动具体的感性活动,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全神贯注地主动参与学习。
案例《泡泡乐》
玩泡泡是每一个孩子都喜爱的活动,让他们画泡泡,似乎是太简单了,乍一看效果也不错,满纸是彩色的泡泡,可是我们该明白这不是编者的初衷。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表现泡泡,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活动,老师先玩吹泡泡游戏,让小朋友们仔细看:你发现这些泡泡是怎样的?说得妙的你也跟老师一起来吹泡泡。
生①:泡泡大大小小。
生②:泡泡有椭圆的、滚圆的……
生③:泡泡有的是分开的,有的一串串的,像冰糖葫芦。
生④:泡泡亮晶晶的,吹它一下会变形。
生⑤:泡泡像镜子,里面有窗户。
生⑥:有的泡泡一碰就破,有的掉到地上成了个半圆。
……
学生这一自然的惋惜,也就诱发了大家美好的愿望,让我们来留住美丽可爱的泡泡。看到我事先布置好的用不同方式来表现泡泡的六个美术活动区域,原先用彩色笔画泡泡的方式自然受到了冷落。讲清各种制作方法后,孩子便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了各自喜爱的美术表现活动中去了。在活动中,他们尝试并体验了各种表现方式:有用盖盖儿印的,用毛线粘的,彩纸剪贴的,橡皮泥做的,水粉颜料画的……在孩子们兴奋的情绪中使人体会到了这一教学活动设计的成功。然而我并未就此止步,而是进一步深入,为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二、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发扬个性美
合作学习使学生的交往更为频繁,他们人人平等,相互帮助、鼓励,密切配合,都以更大程度更多时间融入学习中,并通过不断磨合,使“自己”被他人所接纳、所喜爱而产生更强的成就感和求知欲。合作成员之间很容易明确共同的努力方向,或共同的“利益”所在,成员间的宽松、包容、体谅,会产生合力,容易迅速理解教师的指令并做出积极的配合。这将不断更新学习的方式方法,不断完善和解放孩子们的个性。
案例《鼓儿响咚咚》
在教学时,因材料所限,我提议四人一组合作,让小朋友们集中材料共同使用,制作一个响鼓,并且每个小组用做好的响鼓组织表演一个节目。在制作过程中,由于每个成员都扮演不同角色,各有各的任务,均有发挥自我,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的积极性得以大大提高。孩子们为着同一个鼓儿努力着,商量鼓的颜色、形状,鼓的装饰,用鼓儿表演什么节目……小组表演时,有人背鼓有人敲,有人唱歌有人跳舞,真像是电视剧的道具制作场,热闹而又和谐。经过此次活动,孩子们也懂得了珍惜:一段毛线、一小片彩纸,用过的一次性杯子、食品的外包装盒……都成了他们的宝贝。
课堂中的游戏和竞赛是最能让孩子兴奋的了,此时他们会全神贯注,“奋不顾身”地用各种“手段”为自己的小组作贡献。这也是最能张扬学生个性的时候,教师只要把握好游戏竞赛的“度”,设计出既合理又激动人心的活动,就能释放孩子们飞扬的个性。
三、在活动中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发现美
《全日制义务教育评述课程标准》编制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美术课程标准要求评价标准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以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更全面和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美术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我一改现在常用的以各个等级来评定学生的作业的做法,而是在美术教学中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去评价自己与别人的作品,寻找自己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是学生美术学习过程中不可欠缺的成长阶梯,对美术课程的价值实现,目标达成都是极为重要的。
在《飞旋的纸条》教学时,学生做好的纸条不能飞旋,于是他们拼命检查是否自己做错了,还不时上来请教我。而此时,我稍加点拔:书上的小朋友为什么踮着脚在飞?聪明的孩子马上想到了,他们也把纸条举得高高的来飞。
生①:老师,纸条怎么快到地上才旋起来?
生②:我的机翼可能太短了,转起来不好看。
生③:我的纸条的颜色不好看,要在上面涂点鲜艳的色彩……
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中找到的答案,远出于我的意料,在试验活动中无意地评价了自己在学习制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努力改进使作品更趋完美。让孩子在玩中学习美术,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感,在活动中评价自己的学习所得,是多么快乐的事。“美”的课堂,美无处不在!
关键词:教学;个性;创造力
个性,是指一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的各种特质都是在发展中形成的,它能随着发展而改变。因此,个性具有可变性和可塑性。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化发展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首先应认识到学生是有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人,教师应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许多老师在教学中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来做,学生画出的画,做出的手工作品都差不多,这些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动手的能力,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少儿美术教育中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人也是一样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有自己的个性,才能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需求。清代的思想家、大诗人龚自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观念,应该给当代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教师应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提高学生的素质,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天赋因势利导地加以发掘,启发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培养出富有潜力的新型人才。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一个尊重个性、弘扬个性、塑造个性的时代。没有个性的人,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人;没有个性的社会和时代,是没有希望的缺少发明与创造的时代。没有了个性,就谈不上个人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素质教育离不开个性教育,个性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手段和途径,没有个性教育,素质教育永远是一句空话。美术课程浸润着浓厚的人文性,美术本身极为注重独特与创新,在美术课程中实施个性化教学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实现教的目标。
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在社会化过程中进行的,影响人的个性发展是社会多方面因素,比如家庭、学校、同伴和各种各样的信息传播媒体等都对人产生影响,而学校是影响学生个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在一定程序上决定了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成长道路。在学校里,课堂教学十分重要。在课堂上,学生学量的课程信息,这些课程进入儿童正在发展的个性,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学校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师身上,尤其是少儿的学生,所以在教学中进行个性化指导,正是对个性发展动机理论的重视与运用。
二、培养学生绘画兴趣,保护好孩子一颗充满好奇的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术教学只有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情感,发展他们的个性。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又是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过程。学习归根是学生的内部活动,是在教师指导帮助下学生主动参与,充满情趣的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的现象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创新教育是十分不利的。现在我们要搞创新教育就必须把课堂让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小学生天真浪漫、无拘无束、思想活跃,具有七彩斑斓的想象世界,这个阶段是最能开发学生智力的时机,这时期教师必须为儿童提供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鼓励儿童属于他们的方式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
三.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多样化教学
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陈旧、古板、课堂上死气沉沉的,没有一点活跃气氛,更谈不上有什么创新精神,原因在于老师教死书,学生读死书。如老师上课总是生搬课本内容教学生怎么画,要画的怎么像,要么就是照着美术教材满堂灌。学生也只能按照老师的意图依样画葫芦,课堂上总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几乎没有时间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展现自我的机会。教师这种只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而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其结果培养的学生严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无法创作出好的作品。他们美术作品并不是来源于自己的观察、想象、生活,而是生搬硬套别人的作品模式。可见,如果只是培养会画画,而不具备思想境界和创新意识的画匠,那是不能适应现代美术人才要求的,是会被社会所淘汰。在教学中应该让课堂气氛活跃。少儿美术教学需要弱化规范和标准,因时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要平等讨论教学方式,有益于形成多种思维方式,也有利于学生的自由发挥。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艺术是感性的,不是教出来的,美术教学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富于创造,这种创造力将是以后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少儿美术教育更是如此。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天性,但是这种天性要在一定的刺激下才能发挥出来。教师的任务就是刺激潜伏在学生心灵中的天生的创造、探索的欲望,所以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天性诱发学生创新动机。
曾经在给小学生讲线描课时,先讲了线形的种类,然后通过多媒体的课件向学生展示优秀的设计作品,要求学生在绘画中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象,画出有个性的作品。最后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有个性的生日蛋糕,然后给自己设计的生日蛋糕加以装饰,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在我的不断的启发和鼓励下,学生的作品都完成的相当出色。从粗细线条的搭配到外形的装饰,无不体现了孩子独到的个性审美力、想象力和表现力。孩子们有了收获,都觉得非常的开心,可见,少儿美术教育中,我们可以考虑通过包括游戏中内的孩子们所喜欢的一切方式,使他们更好的消化技能、技巧,更好的了解什么是美,更合理的施展自己的个性。艺术活动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多少职业艺术家,而在于利用这一手段启迪儿童成为艺术的欣赏者和艺术的创造者。
四.加强对少儿美术教师的培训,真正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就我了解,很多乡镇小学缺少专职的美术老师,以课本和教科书为本,把教学内容局限于某本美术书中的知识,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受到较大的局限,学生的个性并末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培养。孩子们喜欢敲敲打打,搓弄着泥巴,堆砌着沙堆,趴在地上涂画。对各种各样的形与色有着浓厚兴趣,他们总是忘我地投入。为儿童提供足够的时间和丰富多样的材料,鼓励他们把想到的和感受到的,自由、轻松、愉快地进行表现,在这一过程中使儿童的创造性逐渐丰富。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知识结构和信息量必须跟得上时代的变迁,必须符合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必须从孩子的角度多考虑,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合作互动学习,调情感体验,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
结语
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比在其他教育活动中能更大程度地张扬和展现自己的个性。新时期的少儿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郝晶晶.素描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思考.山西煤炭干部管
理学院学报[J]. 2009.3
[2]戴高桃.美术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M].广东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4
[3]书法报.少儿书画. [J]武汉:,2010第23期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