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杜甫春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3、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来源:文章屋网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一、诗歌每一联的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都不同,但都体现了“深沉含蓄”和“真切悲愤”的特点,还可以从杜甫其他诗作中找到印证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写出了诗人无比郁愤之情。诗人望见长安城春意浓浓,草木繁盛,郁郁青青,想起昔日的繁荣安乐,春光悦目怡人,然而今非昔比,在叛军的践踏下国都长安已经破碎不堪,百姓惨遭战祸,怎么会不令人悲愤呢?杜甫是忠君爱国,“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是他始终如一的原则,他每时每刻都牵挂着社稷的安危存亡;杜甫痛恨战乱,悲天悯人,“穷年优黎元,叹息肠内热”是他由衷的感叹,他时时刻刻地关心民众疾苦。当国家危亡、生灵涂炭的时候,他对这片国土爱得更加深沉,更加痛苦,因为他心中的祖国山河应该是完美无缺、万古长青的。所以,诗歌写眼前之景从“破”到“在”再到“深”,对照呼应,跌宕起伏,纵横变幻,把读者带入了意象丛生变化多端的天门大阵,其中包含了诗人爱恨交加、悲痛不已的强烈情感,令人回味无穷,这种寓情于景的写法在杜甫的其他诗篇中也可见,例如《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肃杀凄凉的景象蕴含悲秋之情。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以景衬情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感伤时局、痛恨离别之情。春暖花开,花儿上晶莹的露珠流转,好似泪落连珠;鸟儿在低回的鸣叫,好像惊啼哀鸣,这是孤独的诗人在悲切的呼唤,呼唤自己的亲人。花儿为什么会溅泪呢?鸟儿为什么会惊心呢?因为诗人感伤时局、痛恨离别的情感投射到花鸟上,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人间词话》),诗人以有情之眼视景物,则景随情化,物亦生情,物我合一。这种移情手法在古诗词中很常见,而此联为什么特别动情呢?因为花鸟平时是可娱可乐之物,春花娇媚,鸟鸣婉转,用此乐景来衬托哀情,哀感倍生,无限美丽的春光给人带来的是痛苦,渲染了美好事物遭遇毁灭的悲剧气氛。杜甫善于用这种反衬的手法来加强抒情效果,比如《绝句漫兴九首》第一首:“眼见客愁愁不醒, 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当人失意时,春色降临是莽撞无知,花开是轻率随便,莺语是唆,反衬出诗人的烦恼忧愁。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用了叙中抒情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的离愁别恨。一个“连”字叙写了当时烽火不息、干戈不止的环境。据史籍记载:这年一月,安庆绪将尹子奇寇睢阳,张巡败之;二月,李光弼与安庆绪战于太原,败之;邹子仪与安庆绪战于潼关,败之;三月,尹子奇又引兵寇睢阳,安守忠引兵寇河东。诗人被困于长安,像笼中鸟一样孤寂窘迫,和亲人天各一方,他的妻儿在州,写于《春望》之前的《月夜》中,诗人曾感叹“今夜月州,阁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就写出了诗人对妻儿的眷眷之怀,但他无法回到梦魂萦绕的州,因为战争在无休止的继续。战火越是无节制的蔓延,诗人就越思念自己的亲人,心急如焚,愁思像战火一样越燃越旺,何以解愁?唯有家信。家信确实比万金还珍贵,因为它是载着深情冒着战火而来的,凝聚着他对妻儿的无时不刻的思念。诗人在纷飞的战火中颠沛流离,产生了愤恨、苦闷、忧虑、担心种种复杂感情,这种根植在社会土壤里的情感就像春天的花木一样油然而生,沁人心脾。作者善于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抒写个人情感,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诗人自家的茅屋顶被风掀掉后,又遭大雨的无情侵袭,浑身又冷又湿,彻夜难眠,和广大苦难的百姓一样,他默默地忍受着战乱带来的生活上、精神上的无尽痛苦,盼望着遥不可及的光明和温暖。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承受的是整个民族的痛苦,他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拴在了一起。杜甫的忧国忧民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所以说,杜诗的境界是很高的,正像《人间词话》中所说:“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从自我形象的描写中抒发了愁苦之情。诗句一层一层的暗示愁苦,第一层即愁白了头(诗人当时年龄只有四十多岁),第二层即愁得搔头,心情焦急无可奈何才搔头,花白的头发愈抓愈稀疏,想要插上簪子都不可能,这是第三层,诗人为什么愁苦之至呢?因为他有“时危思报主”(《江上》)的拳拳之心,因为他“一洗苍生忧”(《凤凰台》)的壮志未酬,可怜白发生;因为骨肉离散,乡泪客尽,不知何时能和亲人相聚。杜甫刻画了一个苍老颓唐的自我形象,就把这种愁苦的情感形象化了,更能感染读者引发同情和怜惜。这种写法在其他诗作中也经常见到,如《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写自己白发日多,体弱多病,不得不暂停借以浇愁的酒,更添一层愁。
二、在《春望》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其抒情特点并接受情感的熏陶,建议在教学中采取背景了解、感情朗读、品味语言、想象感悟等途径和方法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春望》写作的时代背景及杜甫的为人。《春望》写于唐肃宗至德二年三月,为杜甫眺望长安沦陷后的春景而作。此前,至德元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了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州(今陕西省寓县)的芜村,只身一人去灵武投奔肃宗。在路上他不幸被安史叛军俘虏,万般无奈而羁留长安。这段时期,叛军似洪水猛兽,时局如飘摇风雨,诗人为此写了这首感时忧国的诗篇。如果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不了解杜甫的为人,不知道诗人在战乱中的困顿煎熬,就容易误解诗歌的情感倾向,比如说最后一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从字面上理解仅仅是形象的滑稽可笑,其实是可怜可悲。
关键词:安史之乱;诗风;胸怀;沉郁顿挫;忧国忧民;国破家愁;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封建社会由上升阶段进入没落阶段。安史之乱前后达八年之久,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百姓民不聊生,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片黑暗,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受到了重创,文学也必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那么我们就走进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中,看看安史之乱对他的影响。
诗圣诗风沉郁顿挫,他的诗歌忧国忧民,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实,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由于他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745年间,正值安史之乱时期,因此诗风以沉郁顿挫为主。下面就以这两个时期的代表作进行对比,来展现安史之乱对杜甫的影响。
杜甫早期诗歌现存很少,《望岳》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之一。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赴长安参加贡举考试,结果落榜,于是就在齐赵一带(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四处漫游,结交不少好友,《望岳》大约就写于这一年。青年杜甫以这首诗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同时表现了自己的凌云壮志。
本诗所写的虽是泰山,但也是作者借歌颂泰山的雄伟,兼写自己的胸怀,表现了一种乐观积极的思想,虽然现在没有得志,但诗人相信自己定会终有成就,全诗风格遒劲峻洁,气魄雄放,例如明代的莫如忠在《登东郡望岳楼》一诗中感叹:“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整首诗全都洋溢着诗人的雄心壮志和豪情,是年少时期的杜甫所展现的锋芒。
然而,杜甫毕竟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大时代,很快,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杜甫的诗歌着力点就转到了江河日下的国家和在水深火热的人民身上,他的诗风也真正完全转入了沉郁顿挫。
《春望》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安石之乱爆发之后,各地人民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杜甫在逃亡过程中被抓住,遣送回长安,一路上见到国破山河的景象,悲愤交加,写下了《春望》。
同样是望,但是此时的杜甫望见的景色与当年已经大有不同。眼中曾经雄壮壮丽的河山还在,满是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曾经被层云激荡的胸怀因“感时”而酸楚,连鸟鸣声都引得一阵阵心惊。可以看见,诗人的着眼点已经完全由自己的雄心壮志转入人民的苦难,只想着这烽火连天,要如何才能与家人互通音讯。登上高峰抱负,一览众山的豪情,终究化作了深深地忧虑郁积在心。社会的动乱,使少年慷慨的高歌渐渐变成了老人沉重的叹息,这样的社会环境让杜甫广泛地接触到社会底层广大民众。杜甫由早期的雄心壮志,踌躇满志,变得专注于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况,忧思满怀。这是杜甫的描写内容由游历河山所观之景,变成动荡的社会状况,悲苦的人民生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通过“望”而一下子将时局,景物以及诗人的满腔激愤推到读者眼前,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上句写山河虽在,而国家蒙难;下句写浩劫过后,人烟稀少,草木荒芜,满目凄凉,昔日繁华,已成记忆。读此诗应时时不忘题目“望”字。望的意义是向远处看。望到如此景象,无限感慨不禁涌上心头,这便自然引出第三第四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溅泪”,是人见花而溅泪;“鸟惊心”,人听见鸟啼而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全”烽火,即战火;连三月,是说战火持续时间之久。这里说的烽火并不一定是诗人真的望到的,很可能是听到了长安以外战火未熄,是想象中的战火。极可能是家人在下句的“家书”中告知的。这两句,上写国难,上说家愁。国难家愁均由战乱而生。
宋代司马光在评论《春望》时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余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最后两句描写诗人的自身形象。杜甫因战乱被俘,到写这首诗时已有七八个月了,因昼夜忧国忧民思亲念家,愁白的头发,已经不停的脱落,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这首诗开头从大处落笔,结尾回到自身。将国、家、己三者融为一体,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意境。在这首诗里,由景、物、人、事等组成的“境”,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完整地融为一体,蕴含着诗人对于国破家愁无限悲痛之情,忧国思家之意。自此,他的诗风也真正完全转入了沉郁顿挫。
杜甫(公元712至770年),生于唐朝,去世时58岁。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