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典情感文章

经典情感文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典情感文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典情感文章

经典情感文章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作品;诵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言能力的培养分为四个方面,即听、说、读、写的能力。没有读,便没有高水平的听;没有对语言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技巧的把握,便不能自然、流畅、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思想;没有相当的语感积淀和语言材料,肯定也写不出文从字顺的文章。看来语言能力的培养,哪条也离不开诵读。诵读,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是积累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文章的能力自然也能提高。在教学中必须使每个学生都有朗读课文的机会,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往往叫一些朗读能力强的学生来读,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作品诵读的意义

1.有利于传承中华美德。经典诗文中蕴含着包括“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伦理观以及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复杂关系的指引,而且构成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这些传统美德不仅仅深深的扎根于学生幼小的心灵中,丰富和拓展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而且最重要的是为中华美德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了更广阔的天空。

2.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借助于“经典诵读”的活动的开展,不仅夯实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得中华经典得以丰富和发展,而且最重要的是,相对于以往的语文教学,该形式的采取大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小学生的视野,为其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了坚实有力的铺垫。

3.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在有着灵巧的修饰、铿锵的声韵、优美的文字等特点的好文章的诵读中,学生大大地增加了自己的语言词汇量,逐渐地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和锻炼了自己在语文方面的语感,慢慢地将优秀作品中的好词、佳句转为己用,在语感的培养中积累了语言,提升语文成绩。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文学作品诵读的实施

(一)制订诵读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诵读

新课标中推荐篇目大多是古今中外一流大家的精品,强调学生朗读,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逐步学会欣赏,防止把理解与欣赏变成支离破碎的作品分析和文学知识传授,提倡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同时,课程标准对阅读的速度有了量化指标,并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因此,首先我们要以共同诵读与自选相结合原则,确定好必读的篇目;其次,要有序地安排好诵读的时间和进度;再次,制定学生诵读的方式方法;最后,根据作品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可以在完成必背篇目的基础上自选喜爱的古诗练习,鼓励学生超前完成。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育部教材审定专家刘国正曾提出两点建议:其一,让学生熟读背诵,感受其中的诗美,受到熏陶感染;其二,教师只稍略加点拨,学生不懂的,留待以后加深理解。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要采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进行多次诵读。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通过激励学生兴味盎然地诵读,使学生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效果,从而提高诵读的质量和效率。其次对重点字词句及艺术空白给予巧妙点拨。古诗文语言精警含蓄、意趣无穷、跳跃灵动,常给人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之感。为了使学生在诵读积累过程中能够感受尽可能丰富的诗美,受到更多的熏陶浸染,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巧妙点拨。通过教师的点拨,可以引导学生调用自身积累,发挥独特想象,就可以变抽象为形象、静止为灵动,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情趣与哲理。最后把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诵读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外界环境的持续浸染对于小学生诵读和理解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教师要特别注意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组织,把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诵读活动与学生的校园、家庭生活结合起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渗透情感,为经典诵读活动的思想引领指明方向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教师一定要立体化地设计活动目标,不仅要让学生在经典诗文的诵读之中获得文学积累,同时要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将情感的因素充分发挥作用,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在诵读活动中精心选取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直接关联的内容,让学生在诵读中逐步感悟、思考与提高。例如为了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可向学生补充相关的诵读内容,如颜真卿的《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诗迟”。同时引导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深刻领悟诗词中蕴含的情感与教育意义,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总之,文学经典名著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它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对孩子来说阅读文学经典名著,接受古今中外文化的传承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就具体的教学环节来说,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实施高效的、科学的文学经典教学是很有价值的。大力倡导文学经典教育教学, 有效地进行文学经典的教学。所谓“读‘经典’的书, 听‘经典’的课, 做一个有根的人”, 这也许就是文学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的内在真谛吧。

参考文献

[1]李杉杉.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探索[J].现代阅读,2011(10).

经典情感文章范文第2篇

一、直面经典美文阅读面临的现实窘境

经典美文的阅读虽然在学校开展的轰轰烈烈、如火如荼,但从实现情况来看,效果还不是很理想,还存在诸多问题值得关注。主要表现为:

1.“雾里看花”,美文选择视域狭窄。面对古代经典的“浩瀚海洋”,学校对经典美文的选择仅以专家的推荐作为标准,而没有切实地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育实际需求出发,从而忽略了大量的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有益的内容,阅读也就缺乏准确的定位。学生这些对经典美文的理解也就好像“雾里看花”一样,只能大概“观其形”,而无法“深知其味”,让学生感知古代经典中的人文智慧和民族精神,就无从谈起了。

2.“云淡风轻”,无以直激学生心灵。想要激发经典美文对学生人格健康成长的深远影响,教师的科学引导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一些学校对经典美文的阅读指导只浮于表面,缺乏对经典美文阅读的深度挖掘,学生学习只停留在书本上,缺乏深刻的人生现实体验。如此“云淡风轻”的阅读体验无法直达学生的心灵深处,激起学生与古人思想火花的碰撞,也使得想通过经典美文阅读培养学生健康审美和高尚人格的初衷化为泡影。

二、拓展视野,经典阅读实现对孩子人格塑造

在教育领域,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都会使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经典美文的阅读更是需要细水长流。拓展学生经典美文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理性阅读,让这些传统经典彻底焕发出人性的光辉,如“泉眼无声”般滋润学生的稚嫩的心灵。

1.内容以“情”为先。小学生由于受生活阅历的限制,对经典美文的赏析和领悟可能无法达到一定的深度。为改变这一局面,对于经典美文的阅读要从激发学生的“情”产生的角度出发,以情动人、用情感人,让学生了解亲情、友情、恩情、悲情,学会激情、怡情、同情,懂得自立、自信、坚强、大度、感恩。选择的数量不宜多而宜精,让孩子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古人的情感、智慧和意志,并逐渐领悟“此中有真意”,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情操。

2.模式以“感”为先。无论是多么经典的文章,不能触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其中的伟大与崇高,那么经典美文的人文功能将无法实现。所以想要让学生从经典美文中汲取智慧的营养,培养健康的人格,就要立足于教材的科学选择,把课堂指导和课后拓展进行有效结合,引导学生将阅读和吟诵、表演等活动结合起来,形成强烈的感知氛围,帮助学生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心体验和活动体验,增加学生对传统古典文学精髓的感悟。

3.指导以“乐”为先。兴趣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要以“乐”为前提,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对经典美文的阅读兴趣,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营造充满浓郁的人文精神的文化氛围。如在登高时能不由感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面对江海时能发出“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鸣。

三、根植传统,经典阅读不断陶冶孩子心灵

倡导经典美文阅读既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弘扬传统文化,健全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必经之路。让孩子借助于传统经典文化的肥沃土壤,茁壮成长,逐渐闪耀出璀璨的人格魅力,成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

1.涤荡审美心弦,丰富情感表达。对经典美文的阅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还能丰富学生对情感的表达,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涵养。如,在经典美文里有着大量的对于景物的描写,或如“横看成岭侧成峰”之壮美雄浑,或如“竹外桃花两三枝”之疏朗俊秀,或如“孤帆远影碧空尽”之渺然高远,或如“一片孤城万仞山”之苍劲冷寂,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审美之旅。这些拥有这丰富意象和独特审美趣味的文字,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的领悟力,涤荡他们的灵魂,也为他们树立起更加高远的审美志趣照亮了方向。

同时,经典美文中大量的情感的抒发,也为学生表达对生活中的真善美的存在找到了范本。如“月是故乡明”的思乡情怀,或如“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别感伤,都会使学生在领悟文字的美妙的同时,也在字里行间体会出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感受人生的价值所在,从而形成稳定的、健全的人格。

经典情感文章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学作品;经典诵读;有声语言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67-02

文学作品和有声语言是两种形态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在语言艺术的范畴内,两者一动一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过有声语言,我们不仅可以将文学作品视听化,使文学作品具有生命力;还可以唤醒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从中发掘出更深刻的内涵,让更多的人在传播中得到美的享受。

一、中华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现状概述

中华经典文学作品指的是中国模式的,权威的,经久不衰的杰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代表性、最完美的能表现文学作品精髓的最佳文学作品,最能代表这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1]它的特点是塑造的事物形象没有直观性。它由文字语言构成,它呈现给读者的是文字符号而不是事物本身,它需要借助读者的想象,才能在脑海中浮现出它的事物形象,文字不直接作用于眼睛而作用于想象。

中华经典文学作品蕴含着丰沛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魅力,承载着人们延绵不绝的精神文明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阅读大量的中华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将书面的知识转化成人们内在的气质和底蕴,对人们的身心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环境和当今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人们对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也产生了变化。为了休闲娱乐,人们似乎更愿意阅读网络小说、快餐文学和同龄人的作品。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更多的年轻人追求浏览阅读和飞行阅读。只要任意点击,网络就会带来目不暇接的海量信息,看得你眼花缭乱。这些阅读都只是感官上的阅读、表层上的触摸而不能真正的渗透到人们的大脑,沉淀到人们的内心。这些浅层次的阅读已经影响了人们的阅读倾向。另外,读者自身的文化修养参差不齐,对于蕴含在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真谛很难有透彻的感悟,想要感同身受就更难。所以有些人想读也读不懂,干脆就放弃了。因此,人们在对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降低的同时也影响了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播,这就需要我们去探索有效的途径来对现状进行改善。

二、中华经典文学作品传播的新趋势:有声语言传播

(一)有声语言的定义及特点

有声语言是指发出声音的口头语言,自然语言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语言[2]。它是最常见的信息传递媒介,也是人类交际的最基本方式。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有声语言能将人类喜怒哀乐的情感直接用声音表达出来,有利于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二是有声语言具有松动活泼性,声音可以和肢体动作相结合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在视觉和听觉触觉上传播信息更立体化;三是便捷性,利用有声语言口耳相传和他人进行交际是最基础也是最直接的交流方式。

(二)用有声语言唤醒、发掘、传达中华经典文学作品

1.唤醒作品的深刻内涵。朗诵是众多有声语言表现形式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一种,它植根于文学作品。朗诵者可以在准确理解稿件、产生符合情境的内心视像的基础上,准确挖掘作品的内在语,唤醒作品更深刻的内涵,从而准确引领受众。比如:冰心的《纸船》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和眷恋。但我们在初看文字作品时,会感觉这篇文章很普通。那是因为感情是很抽象的,不太容易在文字上表现出来。若静下心来细细揣摩,并用柔和、平静又充满回忆的声音轻轻诵读出来,便能体味这悠远绵长的情感。

2.发掘作品的情感美和意境美。中华经典文学作品都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人们可以从作品中享受到情感美的意境。有声语言艺术的情感美是由中华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决定的。朗诵者在朗诵文学作品时要将文学作品理解透彻,结合情、声、气的技巧运用,使作品的情感得以完美体现。具体来说,有声语言的主体传播者在感化受众时要做到形象生动,情感炽热,在受众与中华经典文学作品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并且引领受众一起去再创造,产生内心的共鸣,共同完成对作品形象的塑造。如:朱自清的《春》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芳草如茵,春暖花开,和风细雨,生机盎然;在这样的春景中,人们容光焕发,辛勤劳作,充满了希望和活力。传播主体在朗诵时娓娓道来,平缓叙述,勾勒出一幅唯美而又欢乐的美妙画卷,浓浓的春意,与明亮的音色,舒展的气息,欢快的节奏共同构筑了朗诵主体的情感造型,在受众群体的欣赏期待中这种气息蔓延着并得到升华。文字转化为声音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传情达意的再创作过程,有声语言的走向和变化幅度是由受众的“审美耳朵”引导的,而朗诵主体情感色彩再创造中要多于受众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受众多层次的期待。

此外,有声语言艺术的主体通过身份感和对象感的内部表达技巧,拉近自己跟作品的距离,从“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提高艺术品质,创造出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受众共同感知文学作品的意境美。如:舒婷的《致橡树》在朗诵时把自己就当做那棵“木棉”树的形象,以声传情表述自己的内心对待爱情的态度,用声音刻画出一个充满独立人格,坚强向上的女性形象,让受众在美妙的声流中,心中能展开一幅立体的画卷,在自我感悟文字作品当下价值的同时获得崭新的审美体验。

(三)传达的方法和意义

受众对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认识从审美意象的表面提升到意识水平,并通过静止的文字符号转换成生动立体的艺术形象,取决于传播主体的艺术表达能力。而提高人们对中华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和朗诵兴趣,则需要借助大众媒介扩大有声文学的传播范围,拓宽传播途径。

1.传播主体传达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方法

传播主体对中华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再创作时,除了要具备吐字归音等最基本要求外,更重要的是声音造型。声音造型是指调动发声技巧、声音弹性赋予有声语言强大的生命力。[3]在用有声语言外化文学作品时,声音造型可以是抑扬顿挫、慷慨激昂型,也可以是舒缓流畅、清新明丽型,或者是凝重内敛型等等。如朗诵《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表达对生命的赞歌,声音热烈明朗,音色甜美,既咬字轻巧又不失一定力度。但在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就需要感情热切真挚,语调慷慨激昂,吐字发音要饱满洪亮,展现出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信。

另外,有声语言具有内心外化的功能。人的内心世界是感性的,有声语言的主体传播者只有在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蕴中融入自己的审美体验,才能发现文学作品的精神价值,从而获得创造的源泉。如余秋雨在《三峡》中写道:

我想,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李白与刘备,施晴瑜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它高高地矗立在群山之上,它脚下,是为这两个主题日夜争辩着的滔滔江流。

李白和刘备是两个不同性格和特点的历史人物,作品用人物来展现三峡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自然景观中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文化历史景观和自然景观通过情感和智慧的相互交融,结合成了艺术的独特形象。朗诵主体在外化有声语言之前要准确定位作者创作文学作品时丰富的内心情感,细腻的感性被强有力的理性支撑,才能超越对文字作品表层的审美,而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也是有声语言充满生命的活力。

利用有声语言传达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也是一个主体传播者变思想情感为信息符号的制码过程。[4]利用一定物质手段规范和完善审美意象,将内心意象转化成外在物象,诞生生动立体的实际作品,获得真正艺术的生命,这就是传达。[5]

2.可以借助大众媒介传达中华经典文学作品

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播除了依靠传统的印刷媒介,更离不开广播、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提供的传播手段。如《电视诗歌散文》节目选材以抒情、叙述类的散文、诗歌为主,期望通过用中华经典文学作品来感染受众,让受众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认知和感悟获得恬淡洒脱的人生观和快乐面对生活的能量。

三、结语

有声语言对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播再创造过程中,文字作品为有声语言奠定基石,有声语言也为文字作品增添异彩,两者相辅相成展现了融会贯通的和谐的艺术魅力。中华经典文学作品和有声语言传播的结合的益处绝不止如此,所以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有声语言传播研究应当受到人们的重视,是值得花费更多的精力去研究的。阅读和朗诵中华经典文学作品能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和审美趣味,因为经典是浓缩了的文化结晶,它的原创性和超越性构成了民族和个人的文化根基。利用中华经典作品对人们进行文化教育,最终目的是建立健全自身文化人格,依靠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哲学思想、审美趣味、民族智慧和理想人格,从中汲取各种文化营养,使人们具有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为国家和民族的强大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焦桓生,岳甜.中国经典作品的文学品格特征[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2,32(4).

[2]张颂.语言传播文论:续集[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3]徐中玉.诗性语言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张颂.朗读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5]骆小所.论艺术语言的创造过程是一种审美发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34):2.

作者简介:

经典情感文章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2―0042―01

在初中阶段,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想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情感教育,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进行多元解读教学,尤其是解读经典文本,不断开拓学生思维,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文本多元解读的问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文本多元解读方面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不同方面。一是解读单一化。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仍然采用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经典文本解读中过分注重知识的讲授,“师讲生听”是主要的教学形式,师生、生生间互动极少,一次性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学生真正消化、吸收的知识并不多,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采用注入式教育法,让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知识点,不注重学生体验与感悟,不利于他们充分挖掘自身各方面潜能解读文本内容。二是过度解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没有结合学生各方面情况对其进行有效地引导,导致他们无法准确把握经典文本内容,没有立足文本内容,全面、客观分析经典文本各方面信息。比如,过度解读的问题,解读的意思和原文意思不吻合,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各类文本知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素养。

二、初中语文经典文本多元解读教学途径

1. 强化主体意识,展开经典文本多元解读教学。在多元解读初中语文经典文本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各方面情况,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为其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要采用多样化的导课形式,巧设问题教学情景,设置悬念,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使他们逐渐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融入到经典文本多元解读教学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经典文本作者的人生经历等,从不同角度入手引导学生走进经典文本,全面、深入挖掘文本内容,更好地感受经典文本的独特美,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注重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在感知经典文本意思的基础上,进行精读,利用阅读技巧,多元解读不同类型的经典文本,以经典文本的文体为基点,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这有利于更好地解读经典文本内容,避免扭曲原文内容。

2. 注重阅读理解,提高学生多元解读能力。在经典文本多元解读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初中生已有的学习能力、认知特点等,借助网络、报纸等不断扩充课堂教学内容,便于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内容。要采用多样化的互动形式,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比如,提问质疑、生生讨论,综合分析主客观影响因素,合理调整文本内容,促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文本内容,引导他们全面、准确理解经典文本中各类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准确把握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作者产生共鸣,避免错误解读文章大意。在解读各类经典文本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其侧重点,散文类要以情感体验为主,诗歌要以意蕴品味为主,小说则要以人物形象分析为主,引导他们掌握各类文体阅读理解技巧,加强阅读训练,逐渐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为提高他们解读经典文本能力做好铺垫。

经典情感文章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学经典 语文素养 吟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4-016

传统语文教学中,过度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语文新课程标准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引起了越来越多一线教师的重视。国学经典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集语文知识、文化思想、美学艺术于一体。科学地组织学生吟诵国学经典,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吟诵国学经典,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字词、句子等语文知识是小学语文学习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也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基础。国学经典在遣词造句方面非常讲究,包含着很多的语文知识。它朗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容易熟读成诵。这样不但能够扩大学生的字词数量,而且可以增加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有效方式。

例如,在组织二年级学生吟诵《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一些国学经典时,里面有二年级学生不认识的字。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帮助,学生不但学会了诸如“赵”“钱”“冯”等很多生字的读音,还复习了拼音知识。在朗读背诵《百家姓》这本四言体的经典作品时,学生读起来非常顺口,记忆深刻。对其中一些认识的字,学生不但读准了字音,而且记起来比较牢固,有效地扩大了学生识字量,也增强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丰富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认知。

由此看来,对合辙押韵的国学经典,读起来非常有节奏感,学生在吟诵时能够很好地记忆,积累更多的汉字和词语,丰富他们的语文知识。

二、吟诵国学经典,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有效方式。大部分国学经典作品语句工整、文采斐然,或思想深刻,或意境悠远,在内容、形式和意境方面很有特点。学生通过反复地吟诵国学经典,体会其中的语流音变,感受朗读时的节奏韵律,理解国学经典的内容、主题,可以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编选了很多经典的古诗词作品,像《静夜思》《草》《清明》《春晓》等。教学时,教师结合这些作品的主题,让学生搜集相关的古诗词作品,利用晨读时间和课余时间进行朗读背诵。同时,在课堂教学时,给学生展示自己背诵古诗词的机会,让学生们感受吟诵国学经典的成就感,强化学生吟诵经典的行为。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但大量地吟诵古诗词作品,感受了国学经典在字词、修辞方法等方面的艺术,增强了语感,而且通过对古诗意思和情感的感知,并思考、分析和总结,也提高自己阅读理解的能力,完善了自己的能力结构。

可见,组织学生吟诵国学经典,让学生在吟诵中感知国学经典的魅力,能有效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完善学生的能力结构,为学生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吟诵国学经典,锤炼学生的道德修养

国学经典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集中体现各种崇高的道德情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宝贵材料。学生大量地吟诵国学经典,受到国学经典思想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这样,能有效地引导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

例如,在组织二年级学生吟诵《弟子规》时,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如,在带领学生吟诵“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一段内容时,先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其中的意思,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有些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能猜到是说要孝敬父母,不顶撞父母。接着,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又进行详细的解释,引导学生注意平常尊敬父母,对待长辈要有礼貌。通过吟诵,学生不但记住了这些话,而且知道在日常生活应该怎么做,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升。

品德修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是构成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吟诵国学经典的过程中,感受到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