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汤姆索亚历险记启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这本书是大文豪马克·吐温撰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它是我8岁生日那天,妈妈送给我的。这是一本历险小说,才读了几行,我就爱不释手了。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汤姆是个不幸的孩子,幼年父母皆不在人世,住在姨妈家。他怀着乐观、积极的心态去古墓地探险,抓住了一个杀人凶手;去郊游,找到了迷路的朋友,可村民却以为他们被狮子吃了;去荒山冒险,找到了一大堆金光闪闪的财宝。作者用自己对童年的不舍勾勒出一个调皮、聪明、胆大心细的深入人心的角色。
故事的主人公汤姆?索亚是个有理想、有抱负,也有烦恼的男孩子。他叛逆,在他的心目中,强盗是劫富济贫的英雄好汉,于是,“西班牙海上黑衣盗”、“血手魔王”、“海上霸王”便成了他十分向往得到的头衔;他顽皮,在学校总是惹老师头痛,还用巧妙的方法让别人心甘情愿地帮他背黑锅;他正直,去墓地探险,亲眼目睹了一起凶杀案,在无辜者即将遇难时拔刀相助,指证出真正的罪魁祸首;他勇敢,去郊游不仅救出了小伙伴佩琪,而且与凶恶的海盗周旋,把他们耍得团团转,最终拿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连城的财宝。汤姆?索亚,一个貌似普通却又不平凡的男生,他不寻常的经历已超过了我们所有人,内心的成熟与他的年龄相比,超出甚远。汤姆不仅是一个多面性人物,更是一个为使我们梦想童年、享受童年、回味童年而生的小精灵。汤姆告诉我们:只要有理想,有欢乐,美梦便可成真。启示我们,要自由自在地发挥自己的天性,要过着不拘一格的生活,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梦幻天地。
我印象最深的是索亚的这样一句话:“让课本、作业见鬼去吧,我们去野营!”是啊,我从中看出汤姆并不是个书呆子,他向往那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冒险生活,他坚持“实践出真知”,这就应验了一句古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这种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啊!
我们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很不乐观,经过深入了解调查,我们发现当前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主要有以下弊端:
一是学生几乎不进行课外阅读,购买中外名著等课外读物的学生很少,课外阅读量少得可怜。
二是学校图书室未能发挥其作用,藏书少,开放时间短,学生想读书却没书读。
三是学校没有安排阅读指导课,学生读书没方向,没目标,更没有人去肯定、鼓励。
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贫乏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如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呢?我经过实践后,有如下几点感受:
一、向学生灌输“阅读的一生就是幸福的一辈子”的理念,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阅读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是积累知识财富的过程。坚持阅读对人的一生产生的影响无法估量,它能让人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能让人获得新知,能提高说和写的能力,更能陶冶情操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加大力度进行课外阅读方法指导,指明方向,定下目标,多读好书。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通过自主阅读欣赏文学名著,可以使学生从中得到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我们主要是通过以下方法来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
1.向学生推荐好书,特别是《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初中生课外阅读书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水浒》、《骆驼祥子》、《爱的教育》、《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帮助他们制定课外阅读计划,明确定出课外阅读量,合理安排课外阅读时间。
2.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只要教师课内阅读指导得法,学生课外阅读实践就会受益。我们通过课堂阅读技巧专项训练,提高学生略读浏览速度,使学生养成默读、速读的习惯。同时引导学生掌握圈点、批注、摘录、查阅工具书等阅读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快速获取信息,准确概括赏析。
3.指导学生写读后感。阅读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摘抄好词好段,反复阅读,能提高语感,增强才智。我指导学生坚持写读后感,让学生养成读书动笔的良好习惯。
三、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了阅读的兴趣和方法,如果能加大阅读量,那么学生的阅读面肯定得到拓宽,阅读能力一定有质的飞跃。因此,我们在日常上课时,会不断地引导学生将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课内优秀的选文多是节选名人名篇,不完整的故事会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如果此时教师能鼓励引导,学生大多能利用课余时间去读完整部书。
四、适时的表扬肯定会让学生阅读兴趣更持久。教师须经常表扬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让他们介绍自己的做法,使他们学有榜样,赶有对象,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神童诗·劝学》。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寒假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寒假读书心得1今天我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阅读了范仲淹的《渔家傲》,我的心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打动着,使我感到十分悲痛:宋代战火纷飞,战士们在荒漠打战,久戍边陲的将士心情沉重,边喝酒解闷,边思念遥远家乡,可是敌人还没打败,不能归去,在夜晚,将士们都不能入睡,将军因战事劳苦而白发满头,战士们因怀念家乡而流泪。
战争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灾难,给人们生活带来了麻烦。无论远古还是现代。远古的秦皇扫六合中,就给人民、军人带来灾难,只要被秦王捉到的人,无论老少,都会被活埋,就这样人死伤无数。到了现代,美伊之战,这是一场刚刚结束不久的战争,美国在这次战争中出动了先进武器,把伊拉克整个城市都踏平了,使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一听到报警声,就马上跑,军人奋战在前线,可武器不够美国先进,军人死的人数不计其数。
虽然现在战争少了,可我听一位老人家说他以前在越南战争中前线,他说我们打战时吃的是压缩饼干,到了晚上听到鸟叫声和水流声他就倍感思念家乡,可是有家也不能归,因为战争还未结束,每当他想到这,泪水就会夺眶而出。
读着,读着,我想战争为什么会发生呢?如果没有战争,人民不是就不会这样了吗?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战士们,看到了战士们在哭泣,哭喊着“我们要回家”,并告诉我要阻止战争发生,这样人民才会生活的更幸福,祖国的建设才会更好。
《渔家傲》一文,像丰碑,像明灯:告诉我们要阻止战争的爆发,战争一旦爆发,奋战在前线的军人会思念亲人;人民生活会提心吊胆,
祖国建设会遭受到严重破坏。
寒假读书心得2那天去书店,我从一大堆世界名着中挑了一本很薄的书,名字叫《麦田里的守望者》,在我拿起这本书时,我没有想到这么薄的一本书会对我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使我感触很深,我觉得这本书的形式和内容都很出色。
美国的五十年代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二战的阴云尚未散去,冷战硝烟又起。一方面科技发展迅速,而另一方面,人们缺乏理想,意志消沉,在自己无力改变的社会大背景下,过着混混噩噩的生活。于是,“垮掉的一代”出现了,霍尔顿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抽烟酗酒,不求上进,但是,他还不至于沦落到吸毒、群居的地步,因为在他心底,一直还存有美丽而遥远的理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度,这个时代正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一切都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50年代的美国确实有些相象。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很多人开始迷茫,消沉,他们逐渐遗忘自己的理想,没有了最初的热情,开始向往平庸。
我们是一群生活在新时代的孩子,自然已经习惯了困惑和烦恼,但是我们应该集中精神看准我们的前方,我们的路,我们应该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假如霍尔顿没有他纯洁的理想,那他就会堕落到底,是他的理想让他活下来。理想是人的指路明灯,它带着人走向未来,走向光明。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纵然生活让我们这代人有些迷惘和彷徨,但一切不过是暂时的,不就都会过去,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理想。
是的,有理想就有希望,希望就在明天,明天会更美好!
寒假读书心得3寒假里,我把四大名着里的《三国演义》看了一遍,至今,故事里的那些情节还在我脑海里回荡。
《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所写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的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小说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时期吴、蜀、魏三国之间的斗争和兴亡的一系列故事。里面的很多故事都非常精彩,把人物的形象描述的惟妙惟肖。其中我最喜欢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三顾茅庐、空城计等等这几个故事。
《三国演义》里有很多很多的厉害人物,有被称为奸雄的曹操,东吴的主公孙权,还有以仁德得民心的刘备,也有小气妒忌的周瑜,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赤胆忠心的赵云,义薄云天的关羽等等都是一些大人物。其中我最敬佩和最喜欢的是诸葛亮和赵云。关于他们的事迹,我读得最多了。也很清楚,诸葛亮的“空城计”“草船借箭”赵云的“单骑救主”现在我闭着眼睛都能说出来。
《三国演义》讲的是军事策略,讲的是如何统治自己的国家,一个国家,最需要的就是忠臣,一个臣民,就算有多大的本事,只要他不忠,也不会有利于自己的国家。就像人们所说的“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一个能为自己主公、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就算不一定会给国家带来繁荣强盛。但也不会对自己国家不利。
读了这本名着,我得到了很大的启示,受到了很大的启迪。我要学习诸葛亮的“机智冷静”学习刘备的“谦虚”学习鲁肃的“忠厚”我今后一定会做得更好。
寒假读书心得4妈妈出差回来,递给了我一本大文豪马克“吐温的名着——《汤姆索亚历险记》,仔细阅读后,使我受益非浅。
书中的主人公汤姆,是个天真、活泼而又顽皮的美国少年。他和野孩子夏克,干出了许多令人捧腹大笑的趣事。像汤姆被罚粉刷围墙,竟施出诡计,不但使别的孩子心甘情愿替他干,还主动送他礼物。后来和夏克逃去荒岛,人们以为他们淹死了,正在教堂为他们举行丧礼,而他们却躲在教堂的钟楼上偷着乐。这些顽皮的举动,虽然有点不象榜样的样子,但是,他为了正义,毅然挺身出来作证,拯救了无辜的“罪犯”—波特。并在顽皮之余,居然和夏克破获了一桩谋杀案,成为众人敬佩的小英雄。整篇文章讲的就是汤姆的童年,惊险又不平凡。看着这本书,汤姆总能给我一种具有正义,勇敢的精神,大家想想看,如果,你是一个和汤姆一样大的孩子,亲眼目睹了整个凶杀案的经过,你是否会恐惧之余,去指证真正的凶手呢?可见,汤姆的勇气可嘉,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孩子。我们的童年是充满欢声笑语的,而汤姆的童年则是充满冒险经历的,其实,在生活中,不难看到同样有这样的孩子:可以在学校的走廊上,看见几个嘻嘻哈哈的男孩打成一团,经常成为老师和家长们心里的一块石头。但是他们也有着与常人一样的情感,汤姆虽然调皮捣蛋,但面对自己亲人对自己的思念,他也忍不住哽咽了。而且,我从汤姆身上获得的最大的就是:我明白了拥有快乐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笑对生活!这样,生活才有意思!
寒假读书心得5“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这是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世界名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令人久久不能平静的书中一段文字。
关键词:儿童文学;课程资源;语文教学
语文学科本身有其特有的课程性质和内容,儿童文学不能解决语文教学中的所有问题,语文教材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儿童文学化”。但是,如果我们能把儿童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资源,无疑会对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产生积极影响。
一、将儿童文学作为小学语文重要的课程资源的依据
1.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
儿童文学是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理解能力和审美需要而创作的文学。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时,要尽可能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反映儿童的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表达儿童的情感和愿望。儿童本位的立场,使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与儿童文学之间,有着各个层面的共同性。在目标、原则、理念、方法等方面,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之间存在着很多契合点。
2.儿童文学是关于语言的艺术
文学本质上是关于语言的艺术,儿童文学也不例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把简明、规范和鲜明、生动结合起来,同时还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这样才能吸引儿童,让他们感悟到语言的艺术魅力。小学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语言(口头和书面)。针对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即使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也应该注重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生需要直接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通过具体的语言学习活动,提高运用本民族语言的能力。儿童文学作品较之一般的语言材料,更形象、更生动,从而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主动性。要将小学语文建设成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重视开发和利用儿童文学资源。
3.儿童文学是传递人类价值的文学
各国的儿童文学当然也具有意识形态性,但同时也反映一些共同的国际主题,如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热爱和平、种族平等。儿童文学比其他种类的文学更适宜表现这些主题。在社会道德价值观上,儿童文学传达的也多是人类共同的美德,如诚信、勇敢、合作等。儿童文学在人文性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它陶冶性情、增进美感,对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整合儿童文学课程资源的措施
1.整合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资源
儿童文学的首要功能是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等只能从属其中。因此,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要作用应是文学教育。其次,我们还需要了解儿童阅读文学作品的心理,包括儿童阅读文学的兴趣与爱好、动机与需要、能力与态度,将其作为儿童文学教学的思想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妨把思路打开一些,根据不同的儿童文学文体设计教学重点。例如,儿童诗重点是感受节奏感、音韵美、意象以及诗人的情感,童话重点是体会幻想的乐趣、故事的奇妙、童话人物的性格。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看电视》一课,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儿童诗,写的是一家人看电视时互相谦让的关爱之情。“亲情”的思想一般老师们都能抓住,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把握。但是,这篇课文如果只抓住“情”而不顾及“趣”,单纯从思想上“提拔”学生,则未免有些偏颇。本篇课文的“趣”首先表现在我们一家人对不同电视节目的态度上。爸爸、明明听不懂京剧,只好“打盹睡觉”,奶奶虽然看不懂足球,却“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课文中的“趣”还表现在音韵的和谐活泼上,因此,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音乐性和节奏感是必不可少的。课文中“趣”支撑起了“情”的流动,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完全可以再开放一些。
2.整合课外阅读中的儿童文学资源
小学语文教材由于编者意识、篇幅长短、学科要求等方面的限制,儿童文学作品还十分有限,更多优秀的儿童作品无法让学生在课内阅读。例如,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普遍较短,很难发展学生中长篇作品(如儿童小说)的阅读能力;教材的阅读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更多技巧性的阅读(如浏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体现。在培养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问题上,首先需要的是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这些都需要在课外的儿童文学阅读中加以解决。这里以童话名著《巧克力工厂的秘密》(罗尔德・达尔著)为例,来说明课外儿童文学阅读的一般步骤。
(1)预备活动。预备活动一般是检查学生是否阅读了书籍,并预先设计一些问题。如果有学生没有阅读完,可以让读完的学生介绍大意,激发其他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巧克力工厂的秘密》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不见得有答案):和查理一起进入巧克力工厂的小孩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巧克力工厂的温卡先生擅长发明,例如冬天吃的热淇淋、发光硬糖等,你能否再发明三种书上没有提到的糖果?奥柏伦柏人在每一个小孩出局时编了一首歌,你能否模仿着为最后留下来的查理编一首歌?为什么温卡先生认为小孩比大人更能管理好巧克力工厂?教学时可以把问题分别写在几张纸上,放在纸箱中,让学生分组轮流抽出问题,到组里讨论并解答。
(2)讨论活动。进行讨论时,不应局限于阅读理解的范围内,应该着重于学生的探究、合作与批判能力的养成上。教师可以试着让学生自己提问,并对故事或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把学生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然后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决定要讨论的主题。这时,教师会发现,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和老师关注的地方通常是不同的。例如,在指导阅读《巧克力工厂的秘密》时,教师会不自觉地将讨论的重点集中在“查理拾到50元,应不应该拿去买巧克力?”这一问题上,但学生有可能提出其他问题,如查理家为什么如此贫穷?温卡厂长挑选继承人的办法是否可靠?教师要珍视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可将阅读空间延伸,讨论书中人物形象、情境的描法,或者想要学生发明各种糖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思考清晰地表达出来,并和其他学生交换看法,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这样的讨论自然需要师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也需要教师不断调整阅读指导方法。
(3)延伸活动。讨论活动偏重于口语交际,延伸活动除了要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借助手工、音乐等活动巩固阅读的乐趣,并锻炼动手操作的能力。例如,在讨论完《巧克力工厂的秘密》的问题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故事创作(写出查理管理巧克力工厂后的故事)、手工活动(根据作品画出人物形象,做出奇妙巧克力的模型)、戏剧活动(选择童话中的一个人物,设计好台词演一演)、影片欣赏(放映《巧克力工厂的秘密》的卡通片,讨论和书本有什么不同)。在延伸活动中完成各种作品,如绘画和作文等,都是教师观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和对活动的参与程度的良好媒介。自然,在评价方式上,教师也要更多关注过程,使课外阅读的评价变得更加多元。
三、整合儿童文学资源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的价值,就在于儿童能从阅读中获得极大的乐趣。纵观近几年来儿童文学的发展变革以及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1.语文教育中要理解儿童、尊重儿童
小学生作为儿童群体,他们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情感体验。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总能从容地把握儿童独特的精神世界,在作品中充分体现。例如,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和《小飞人卡尔松》,在出版之初曾在瑞典教育界引起一片哗然,认为这是作家在“教唆”儿童干坏事。但是,这两部作品由于展现了儿童“狂野的想象力”,因而受到儿童热烈的喜爱。儿童文学作家的儿童观经历了“被遮蔽的儿童―被发现的儿童―被尊重的儿童”阶段。我们语文教师也可以从这样的变化中重新考虑自己的学生观,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例如,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在习作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表达出对事物的真实感受和不同见解。
2.语文教育要充分发挥儿童文学的人文教育功能
儿童文学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广而久远的,如同法国文学史家波尔・阿扎尔所说:“儿童们阅读安徒生的美丽童话,并不只是度过愉快的时光,他们也从中自觉学习到做人的准则和作为人必须承担的重大责任”。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发挥儿童文学的人文性教育功能,不能靠道德教化和思想提纯,因为儿童文学是富有感性化表现的文学,它与儿童感性化的心理特点是相适应的。要发挥儿童文学的人文性教育功能,还需通过审美的途径来达成。因此,面对儿童文学类型的课文,我们老师要打开学生心灵,让其在感受和感悟中丰富情感,奠定美好人性的基础。
3.语文教育要充分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和阅读兴趣
儿童文学历史中有这样一种有趣现象:有些并非专门为学生写的作品却深受儿童喜爱,如《西游记》《格列佛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而大量专门为学生写的冠以“儿童文学”之名的作品,却无法进入儿童的阅读视野。从这一事实可以看出,儿童有他自己的阅读兴奋点和审美标准。当然,语文教学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迁就学生的阅读要求,但给予充分的尊重还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