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开窗放入大江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出自:唐代·李白《望天门山》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出自:宋代·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侧叠万古石,横为白马矶。乱流若电转,举掉扬珠辉。
临驿卷缇幕,升堂接绣衣。情亲不避马,为我解霜威。
出自:唐代·李白《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关键词]:诗词 情感 悖谬现象
诗词是诉诸感性的,诗人常常借助多种表现手法来传达情感,通过艺术的感染力量和美感作用来影响读者。诗人表达的情感是精妙深微含蓄蕴藉的,不是对生活作机械的模仿,而是对生活本来的形式加以改变来反应生活的本质,正因如此,诗词中时常会出现似乎无理悖谬的描写。
“无理”是从人之常情和事物的常理来说,它好像是违反常情和悖于常理的;可是经过一番认真思考,深入体味此情、此境、此人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为他(她)想一想,就会觉得虽“无理”却有情,而且,比按照生活的常情和事物的常理直观地描述出来,反而更深刻地表现了人的各种复杂感情以及因这种逆常悖理而带来的鉴赏者所意想不到的诗美、诗味。正所谓于无理处见精妙!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几个这样的范例。
敦煌曲子词中有一首《菩萨蛮》,词云:“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词中叠用六种自然界绝不可能出现的事情作为盟誓,表达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的真挚爱情。从自然事物的常理上看,它是荒谬的,但从人的意识活动上看却是符合心理特征的自由联想。因为社会伦理道德束缚了青年男女之间的自由纯真的爱情的表达;人们对爱恋的渴求,在环境的压抑下却愈加强烈,心中的情感一旦倾吐就如同熔岩奔涌。读者从作品中感受到的是诗人所抒写的激荡在心灵中的强烈情感,却不会去指责诗人在作品中瞎编乱造那些违背客观事理的事情。以“无理”、“不通”的描写来凸现和渲染人物心灵深处强烈而复杂的感情活动,于事理虚假,于情感真切。这样描写不但没有妨碍诗意的表达,反而在诗境上曲折而更深一层。
又如,张先的《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这首词写独居闺中女子的相思寂寞情怀。自从心上人离去之后,每日只能登高望远,伤心愁苦。“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化用李贺《南园》诗中“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之句,写忽然无端对自然界的桃花和杏花羡慕起来,羡慕它们在晚春快要消逝之时还知道把自己嫁给东风,有所归宿,自己却自愧不如,只能在形影相吊中消尽青春。其实,桃花和杏花只是在季节的晚风中飘落,而思妇怀着深深的怨恨,说“桃杏犹解”,言外之意是怨嗟自己未能抓住“嫁东风”的时机,以致无所归宿。词句正是通过这种于理不通,与常情相悖的写法,委婉而深致地写出了思妇的独居之寂寞,怨愁之深沉,以及对自己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的忧伤相思之苦痛。贺铸《踏莎行》与此词有异曲同工之妙,“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花脱尽芳心苦。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红色的莲花能“嫁春风”么?自然不能。其“红花脱尽芳心苦”能归咎于秋风么?自然也不能。然而,这“无理”之语却是词人人格与际遇的写照。不“嫁”春风,不与群芳为伍,正彰显其品性高洁;孤芳自赏,不随其流扬其波,终于落得“被秋风误”的悲剧性结局。此句正道出众多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子的无限感慨。
由此看来,诗可以容纳联想、奇想、幻想、痴想,诗人可以自由地飞翔他的想象之翼,却在感情的表达上有可以引起读者共感之处。也就是说,诗的语言突破常理,但又可以为读者所理解,看似反常离道却又充满奇趣。这样的悖谬巧用在表情达意上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此外,在写景状物上,有时看似“无理”的诗句也常常能曲尽其妙,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景物的特征。在特定情境下,景物有时会给人带来一种异于常理的错觉,这是景物的特殊性所在。抓住这些细节刻画渲染,所写诗句乍一看似乎荒谬,但细细品味,正表现出了景物的神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令人不得不叹服!
如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觉闻繁露坠”写半夜诗人辗转反侧,夜不成寐,百无聊赖中,连露水滴落的细微声音也听到了,露水坠地的声音是觉察不到的,诗人却用这违背情理的写法写出了环境的寂静!“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写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清凉月色,照射疏竹,仿佛听到一泓流水穿过竹根,发出泠泠的声响。“泠泠”两字用得极妙,月光照射本无声响,诗人赋予其“泠泠”声,点染出一种幽清的意境,令人有夜凉如水之感!“石泉远逾响”,看来难以理解,似乎这泉声愈远而愈响,然而,这个“逾”字却更能显出四野的空旷和寂静。诗人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和谪居中郁悒的情怀就这样表现了出来。这首诗,构思新巧,通篇有“无理”之言,细细品来,却无不精妙,令人拍案叫绝!
关键词:小学数学;发现和提出问题;情境创设;活动平台;思维碰撞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7-0054-03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颁布与实施,让我们看到了其中一个标志性变化,就是总体目标在原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往的教学虽然也关注到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但是却忽视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主体,问题虽有价值,却是教师人为设定,不是学生的发现和提出。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国也有“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古训。因此,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更是学生数学素养的折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引导学生有效地提出和发现问题,让学生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呢?
一、合理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更容易
好的教学情境中既蕴含着数学信息,也隐藏着数学问题,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提出的良好载体。因此,数学教学中,无论是让学生发现问题还是提出问题,教师都要善于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起到“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的效果。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时,教师利用课件给学生提供一个情境: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吧,小白兔因为一时的骄傲和大意输掉了那场比赛,可是小兔并不甘心,它要和乌龟再进行一场比赛,我们一起到比赛现场来看一下“龟兔再跑”。
师:通过看这张比赛场地图,你们能发现什么信息,提出哪些问题?
生1:这次小白兔和小乌龟跑的路线不一样了。
生2:小白兔是沿着一个长方形的路线跑,而小乌龟是沿着一个正方形的路线跑。
生3:那他们跑的路还一样长吗?
生4:这样比赛公平吗?
生5:如果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就公平了。
生6:可我还不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该怎样计算它们的周长呢?
通过“龟兔再跑”这一情境的创设,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观察情境图时兴趣盎然,很直观地发现了龟兔赛跑的路线不同,自然而然地就会提出疑问,线路不同那比赛还公平吗?当有学生发现只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就公平了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怎样才能知道它们的周长呢?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探究。如抽丝剥茧般,以问题驱动思维,以问题引领探究,问题的发现和提出不断地引领着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漫游,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识已被点燃,跃跃欲试,踏上探究新知的征途。
二、搭建活动平台,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更踊跃
活动是数学课堂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尖上”,动手操作活动利于建立清晰的表象,培养抽象思维,也为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空间。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数学活动的平台,引领学生提出问题,发现规律。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在引领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一环节时,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学具纸,提出要求:我们已经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联系呢?请大家猜想并找出一种你认为正确的方法来计算它的面积。需要的数据自己动手测量,数据取整厘米数(学生开始量、画、剪、移、拼,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活动结束后,师生进行交流。
师:通过你的动手操作,你有什么发现?又有哪些问题?
生1:我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我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向对边画一条高,然后沿着这条高剪开,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将三角形平移就可以拼合成一个长方形。
生2:我也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可方法不一样,我是从平行四边形的中间画了一条高,然后沿高剪开,得到两个直角梯形,将其中一个平移后拼合成一个长方形。
生3:我也是把平行四边形剪成了两部分,可怎么也拼不成长方形,不知道是为什么。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能发现他为什么没有拼成吗?
生4:因为他没有沿高剪。
生5:只有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才能拼成长方形。
师:好,同学们发现和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只有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才能拼出长方形。请大家再观察转化前的平行四边形和转化后的长方形,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从数学的角度观察,说出你的发现?
生6:形状变了,面积没变。
生7: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生8: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学生亲身经历着操作活动,让数学课堂更生动活泼,问题的发现和提出也顺然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次次地实践、一次次地提出和发现问题、一次次地用数学思维去推敲验证,使他们不仅会学,而且能创造性地学。
三、巧引思维碰撞,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更深刻
常言说数学是思维的跑马场,而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每个人都具有鲜明的思维倾向和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中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来捕捉并引导学生对于某个问题在思维上的碰撞,因为这种碰撞可以激起智慧的火花,让课堂升值,可以使学生更有深度地发现和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
师:课件出示图片,运用数学眼光来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什么?
生1:这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生2:这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它的左右两边不一样。
生3:如果从中间画一条线,它的左边和右边一样大,说明它是轴对称图形。
生4:左边和右边一样大就是轴对称图形吗?他们能完全重合吗?
生5:可这个图形从中间对折可以出现一条对称轴。
生6:谁说从中间对折的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学生陷入沉思……
书院是古代贤达治学传道的场所,它既是师生的生活场所,更是精神圣园。我国书院教学历史悠久,从书院走出的人才更是耀古烁今。梳理、提炼古代的书院教学智慧,对大语文教育的丰富与优化,应该有诸多的启示。
一、大育人观:传道济民,修齐治平,弘扬时代精神
大语文教学试图打破“三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程观造就的狭隘,但是总体而言,更多地着眼于语文能力的提升,对学生作为合格公民、优秀人才的素养关注不够。因为现今时代,教育日益功利化,人文精神消减,社会、家庭甚至学校对人的终极关怀比较淡漠。书院教育也处于书中自有“千钟粟”、“黄金屋”的科举时代,却在德业(人格修养)与举业之间找到了平衡,坚守自己的清流品性,值得探究。
1.书院以“传道济民”为办学宗旨。书院自建立之初就确立了不同于“学而优则仕”的官学、私塾的办学宗旨。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写道:“古昔先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岳麓书院主教张栻在对宋代官学教育弊端审视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办学宗旨:“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
2.书院传承了修齐治平的时代精神。评价书院精神时称誉的“时代精神”,在书院教学提倡积极“议政”中,尤其在无锡东林书院“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教律中得到最好印证。北宋张载辞官后在关中专心讲学,其学派被称为“关学”,他告诫学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自此“横渠四句”烛照千古。
教育要帮助被教育者,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善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的进步尽力尽责。但是现在,功利至上的“新科举”教学,给孩子的是抽离了理想、情感、价值观的“压缩饼干”式的教学,不少学生知识丰富了,但缺少精神的脊梁。语文教学如果消解着青春少年的激情、浪漫、理想,必然导致人的功利化、平庸,培养出文化贫血与人格缺钙的“新科举”学子。大语文教学,应该扎根于经典文化中,摒弃短视的世故虚荣,引领远大壮美的理想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发展的内在力量。
二、大教材观:回归经典,消除分科弊端,站在文化平台上培养语文能力
大语文教学主张要“跳出课堂教语文”,宣扬“生活世界就是教材”的理念。但是万紫千红的生活,本就纷繁复杂、泥沙俱下,学生要从功利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学习的材料,坚守引领人生的信仰,并不容易。教学内容的选择深深影响着学生的终极发展,大语文教学“教什么”这一问题上应该进一步优化。
古代书院强调“学有定本”。书院“定本”的核心内容是儒家经典,所谓“刚日读经,柔日读史”。学经,是用经典来思考,找寻人生道路;学史是从历史中学习教训,学习群体的、个人的经验。书院教学并不死搬经典,而是提炼经典的文化意义,养护人的浩然之气,同时,古代的儒家经典包含了“文史哲”等多方面的内容,有利于培养那个时代的“文武双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通才。
1.回归经典,用“根文化”营养学生的心灵。朱自清说:“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经典是民族精神及文化最典型的载体,浓缩了取之不尽的价值资源,其中蕴含的行健不息的生命精神,坚韧不拔的君子人格,积极有为的人生取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意志品质,依然是中华民族贯穿千年的文化脊梁。大语文教学,应该整合教材中、生活中最珍贵的经典文化的精华。目前,人教版、苏教版等教材中均在选修教材中开设了经典文化课程,例如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史记选读》《红楼梦选读》等文化选读定本。爱国,爱民族,爱文化,正是经典可以给社会文化带来的大爱大德!阅读经典,在文化浸润中“养气”是大语文教学的天职。
2.消除分科弊端,在文化的背景下优化语文素养。以听说读写为核心的语文能力的提高,不能简单从“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机械训练中达成,其中有更重要和复杂的文化因素在起作用。许多大家并没有专修文学,却能谱写出不朽名篇,鲁迅、郭沫若都是弃医从文而成为文学巨匠的。大语文教学应当致力于整合文、史、哲、科多元的教学资源,力求培养“学富五车”的现代复合型人才。北大“元培”计划指出:“了解人类知识的总体状态,是一个现代学者的基本修养,也能消除由专业单调所诱发的傲慢与偏执……”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导致了各科知识的相互孤立,本来可以立体考虑的问题,可能被分割成一个个平面。组织跨学科的文化论著的专题研讨,能够补救分科教学“一叶障目”的弊端。
三、大课堂观:生徒切磋、首席会讲,奠基兼容并包、独立批判的学术精神
大语文课堂观主张要“跳出课堂教语文”,想方设法将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作为课堂的延伸。而书院教学真正实践了“开窗放入大江来”的大课堂理念。
1.传承会讲传道方式。会讲,朱熹认为“会友讲学”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老师聚会讲学,学生在下面听讲。会讲制度有两点值得现代课堂学习:一是书院会讲不仅有本院教师主讲,也常聘请社会名流和其他书院的学者到本院主讲,书院生徒求学“无常师”。书院教师能进能出,因而学校流水不腐,具有生机与活力。二是会讲的老师观点不同,相互辩论,学生也可以发问。例如朱熹、张栻的岳麓会讲,历时两个多月,朱熹和张栻两个人对谈,几百人听,门口水池的水都被马喝干了。学术活动,一方面可以加强各学派之间的学术交流,拓宽眼界,取长补短,另一方面也可以养成学生分析辨别、独立思想的能力。
2.发扬切磋质疑的治学精神。子曰:“诗可以群。”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学生在一起共同探讨,互相辩难,相互砥砺志向,这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书院教学中生徒间的相互讨论切磋有制度的保障:首先,规定“凡有所疑,专置册记录。同志异时相会,各出所习及所疑,互相商榷”;其次,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如清李颙规定在自修的基础上,每月初一、十五两日,由学生组合成三五七人等,共同切磋讨论。第三,有“学长”的组织带领。“不惟师,不惟上”,同龄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有时比师长的教导更能深入人心。朱熹非常提倡互相切磋,质疑问难,如果“肄业诸生,鲜启问者”那是“深以为怪,亦复重以为忧”的。这种辩难往往有个往复问答、不断深入的过程,体现了人格的平等、形式的民主、思想的自由。
四、大教师观:以身垂范,亲密融洽,师生“从游”建构美妙的生命互动
教师是最积极的课程资源,其精神决定了课程的内涵,其气度决定了课程的容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发育。古代书院的教师学高身正春风化雨,学生如沐春风终身追慕的师生关系令人艳羡不已。
导师学高德正,以身垂范。由于书院的育人方式是“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所以书院注重“道德践履”,师生之间以道义相守,精神承继。江西白鹭州书院创始人江万里勉励再传弟子文天祥“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元军渡江,江万里率军顽强抵抗,在襄阳、樊城沦陷之后率子侄二百多口投江自尽。受老师的影响,民族英雄文天祥一腔正气流传千古,其绝命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