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风湿病治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风湿病的治疗概述
风湿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致残疾病之一。一般是指以筋膜、肌腱和肌肉等部位疼痛为临床表现特征的疾病的总称。风湿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西医药治疗主要采用免疫抑制药物、抗炎药等为主,但其副作用较大,而中医药在风湿病的治疗中优势明显,蕴含着极大的潜力,下文将重点归纳总结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和特点,以促进风湿病患者的早日康复。
2 风湿病的治疗过程中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归纳
中医药在风湿病的治疗中有着明显的优势,主要包括:
2.1 中医药在风湿病的治疗中能调节和提高免疫功能
已有的药理研究表明,中医药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有效的控制疾病的进展。在风湿病的免疫功能上,中医药制剂能很好的调节免疫功能:(1)使亢进的体液免疫下降, 使低下的细胞免疫上升;(2)调节肾上腺皮质功能,补阴助阳、平调阴阳都能提高皮质激素水平;(3)调节血管通透性,消除血管壁炎症,增加血管通透性以促进瘀血吸收;(4)调节血液黏度、促进循环加速血流等。通过中医药的免疫调节功能,调节人体的身体症状,建立正常的免疫系统的功能,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的作用。
2.2 中医药在风湿病的治疗中能有效的缓解疾病进程
中医药在风湿病的治疗中能有效的缓解疾病进程方面优势明显,不但能减轻患者的疼痛,而且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环节疾病的治疗进程。比如慢性风湿病,可采用中医药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案,采用活血祛瘀,疏风祛湿等不同的治疗方法,使得患者更易于接受,通过有效的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达到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疾病进程的目的。
2.3 中医药在风湿病的治疗中副作用较少,能弥补西药的不足
相对西药治疗风湿病而言,中医药副作用相对较少,能弥补西药这方面的不足之处。在治疗风湿病的过程中,以中医药为主的基础上,合并使用中医药和西药,已经成为了临床治疗风湿病的主要方法。比如合并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中医药治疗,不但能有效地减少患者对激素的依赖,还能减少疾病的反跳症状;合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中医药治疗,也能弥补该药物持久性弱的疗效,加强其清热镇痛的疗效;合并使用糖皮质激素作用的药物和中药,可以有效的减轻激素带来的副作用,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2.4 中医药在风湿病的治疗中能充分发挥整体调节的功效
在风湿病的治疗中,能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整体调节的最大特点。中医药治疗能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身体特点入手,首先区分患者的病性,如寒性、热性、实性和虚性等;其次再根据病性来区分患者的痹性,如寒痹、热痹、湿痹和风痹等;继而综合判断患者的症状,从整体上制定调节的方案,如腿足屈伸不利、肝肾不足见腰膝冷痛、内有气血亏虚等症状特点。
2.5 中医药在风湿病的治疗中的疗效较好
大量的临床试验表明,中医药在风湿病的治疗中的疗效较好,方便患者携带服用,应用较广。例如痹隆清安等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方面表现突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青风藤中提取青藤碱和从白芍中提取白芍总苷等中医药在治疗风湿病方面也表现不俗,显示出了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2.6 中医药在风湿病的治疗中针对性较强
随着中医药研究的加强和发展,在治疗风湿病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比如在抗关节炎、抗敏、提高免疫能力方面、在消炎止痛方面、在调节免疫功能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丹皮治疗皮下瘀点,因其有抗血管炎、抗栓塞的作用等。如能将这些成果和风湿病的治疗相结合起来,使得风湿病的治疗更有针对性,从而更好的促进中医药在风湿病治疗中的发展和应用。
2.7 中医药在风湿病的治疗中不良作用小,可长期服用
由于大多数中医药的不良作用小,可长期服用。临床型实验研究表明,某些慢性风湿免疫病患者已经服用中药长达5-10 年之久,并没有因为服用中药而引起不良反应。但风湿病患者在服用中药过程也要注意保护脾胃,也要尽量避免服用少数有明显副作用的中医药,减少其可能带来的不良作用。
2.8 中医药在风湿病的治疗中要养治结合
中医药在风湿病的治疗中要养治结合,特别是在康复过程中,要在强调中医药的疗效的同时,注重调养,注重养治结合,预防复发,以促进风湿病患者的早日康复。一方面,在风湿病的治疗中要合理调养膳食,加强食疗法的治疗。中医药的食疗法对风湿性病具有特别的疗效,特别是对风湿病关节炎患者,应选用富含维生素与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和富含高蛋白质的补益肝肾类食物所制成的药膳;另一方面,在风湿病的治疗中还要加强起居的合理调理和情趣的培养,避免阴冷潮湿的环境,避免患者由于服用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带来的副作用。
3 总结
总之,中医药治疗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立论和大量的临床经验,在治疗风湿病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身体特点,灵活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充分体现中医药在治疗风湿病过程的优势作用,有效的风湿病患者的疼痛和疾病的进程,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的整体调节功效和针对性强、副作用小等特点,注重养治结合,最终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以促进风湿病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旷惠桃. 论风湿病中医药治疗的优势[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7(6):7-10.
[2]张永生,柴欣楼,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概况[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1):25-28.
【关键词】综合刮痧法;风湿病;副作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75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189-02
风湿病的发病除了遗传因素之外,最主要与患者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气候潮湿地区风湿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风湿病发病主要表现为患者肌肉疼痛、四肢僵硬、关节活动受限等,其发病对患者生活影响较大,且病程延绵,治疗难度较高。药物治疗一般副作用较大,且治疗的效果不是很好。所以必须要积极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风湿病的方法。根据这种情况在对340例风湿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了个人创编的中医综合刮痧法,治疗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选取我院2009年――2012年收治的风湿病患者340例,其中男性138例,女性102例,年龄11-82岁,平均年龄为31.9岁;患者病程为1个月――24年,平均病程为3年。
1.2方法
1.2.1诊断方法病因:所有患者均有风寒湿热侵袭史。临床症状:患者临床出现关节疼痛、肌肉疼痛、肌肉肿胀、肌肉酸楚、肢体麻木、肢体僵硬、肢体活动受限等症状。
1.2.2治疗方法340例患者均采用中医综合刮痧法治疗,首先行针刺,然后进行刮痧、拔罐和推拿方法治疗。具体步骤如下:针刺: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部位针刺,将患者治疗部位充分暴露,然后在阿是穴、特效穴、辩证穴行针刺,持续时间大约为20min。刮痧:在患者治疗部位涂抹自制的刮痧油,然后用手掌握住刮痧板,首先用较厚的一面进行,力道要轻、慢,待患者适应之后,用薄的一面,力道要相应加重、加快,以刮痧部位产生热度为宜。在刮痧中要保证单向性,在遇到痛点和穴位时要多刮,保证出痧。刮痧时温度要适宜,在冬天刮痧中应该注意保温,在夏天刮痧中要注意避风,尤其不能在风扇低下进行,刮痧后1-2d出现痒、轻微疼痛均为正常现象。自制刮痧油:生川乌10g、生草乌10g、马钱子6g、蜈蚣3条、当归15g、伸筋草30g、木瓜30g、五加皮15g、海桐皮15g,所有材料用松节油浸泡密封一周,加入100ml茶油摇匀后使用。拔罐:刮痧结束后,在刮痧部位和疼痛部位拔上火罐,停留10min。推拿:拔罐之后,可以对肌肉进行按摩,对关节部位进行摇转、拔伸,持续15min。也可以在刮痧的时候配合推拿,效果更佳。隔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使用2个疗程。
1.3疗效评估患者关节、肌肉的疼痛、麻木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正常,术后随访3月无复发为治愈;患者关节、肌肉的疼痛、麻木症状明显减轻,关节活动显著改善,术后随访3月无复发为显效;患者关节、肌肉的疼痛、麻木症状有所缓解,关节活动略有改善为有效;患者关节、肌肉的疼痛、麻木症状和关节活动无改善为无效。
2结果
本组340例患者采用中医综合刮痧法治疗后,治愈110例,治愈率为32.1%,显效125例,治疗显效率为36.8%,有效95例,占到总人数的27.9%,无效10例,治疗无效率为2.9%,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7.1%,见表1。
3讨论
风湿病的发病复杂,病程较长,治疗的难度较大。风湿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遗传、免疫反应、感染因素、环境以及其他药物反应。其中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是免疫反应。从中医学理论来看,风湿病的发病是因为人体营养卫生失调,受到风寒侵袭,或者是脏腑气血痹阻,失于濡养,从而导致肌肉胀痛、肢体关节疼痛等症状。
西医在风湿病治疗中主要使用的药物有非抗甾类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慢性抗风湿药物等。中医治疗风湿病主要讲究要早诊断早治疗,因为采用中药治疗往往产生一定的副作用,而单一中医疗法治疗风湿病的效果较差,所以治疗中一般采用综合治疗法进行。本研究中采用的中医综合刮痧法治疗风湿病是在“杂合以治”的思想启发下形成的。此法能够祛风湿、通经脉、调阴阳,从而达到治疗风湿的目的。
因为风湿病往往伴有血液循环障碍和免疫功能障碍,采用刮痧治疗能够活血、舒筋,缓解肌肉紧张,减少肌肉疼痛。刮痧油在整个治疗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在本组治疗中采用了自制刮痧油,其中有马钱子、生草乌、生川乌、蜈蚣、木瓜、松节油等,不仅能在刮痧中防止皮肤损伤,而且能有效提高刮痧治疗效果。在综合刮痧法中将中医的针灸、刮痧、拔罐、推拿等结合起来,有效发挥了各种治疗手段的作用,综合使用效果更佳。而刮痧法作为本组治疗的主要方法,操作简单,普及率高,不仅可以作为治疗手段使用,也可以作为日常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措施。在对本组340例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综合刮痧法进行,大部分患者的风湿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很多患者在术后随访中均未出现复况,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7.1%,治疗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侯雷,马武开.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评述[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3:63-66.
[2]张力琴.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3,5(3:17-18.
[3]杨辉,温成平.风湿痹痛的中医治法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42-44.
患者,男,35岁,2008年11月7日初诊。患者下腰背强痛10余年,加重伴发热15天。刻下症:下腰背强痛,夜间甚,转侧不利。时伴低热,体温最高37.9℃;恶风寒,乏力。红细胞沉降率(ESR)40mm/H;C反应蛋白32mg/L;骶髂关节CT:双侧骶髂关节虫蚀样改变。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缓。西医诊断: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诊断:痹病;辨证:寒湿痹阻,经脉失养;治以调和营卫,散寒止痛,以桂枝汤加减,方药组成:桂枝10g,白芍10g,大枣10g,生姜3片,甘草10g,羌活10g,防风10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服药3天,低热退,腰背痛减,恶风减。舌脉如前。上方加减,方药组成:桂枝10g,白芍10g,大枣10g,生姜3片,甘草10g,羌活10g,防风10g,葛根30g,当归10g,鹿角镑10g,防己10g,全蝎6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服药1周,腰背疼痛减轻,无发热。略感怕凉。按:桂枝汤见于《伤寒论》,治疗中风表虚证。后世医家认为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第一方也”。凡中风、伤寒、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皆得而主之。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年轻男性,多因先天不足、肾气亏虚所致。因其发病部位为督脉及膀胱经经脉循行之处故应用桂枝汤治疗既可固表,又可祛风散寒止痛;既可调和营卫气血,又可疏通经络,使气行血畅则痛自止;同时可以疏通太阳膀胱经脉,缓解强直性脊柱炎之经气不利的疼痛。周教授指出此类疾病病机为素体脏气不足,感受外邪,符合桂枝汤证卫表不固、感受实邪之病机特点,故选用桂枝汤疏风散邪、调和营卫。根据周老师多年临床经验,本方亦适用于风湿病尤其是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多肌痛的某些病理阶段。
2小柴胡汤
患者,女,49岁。2010年6月6日初诊。患者关节肿痛1年,间断发热2周。刻下症:双手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双腕、双膝关节肿痛,局部皮温增高,晨僵2~3h,时有发热,最高体温38℃,时感心烦燥热,脘腑满闷。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西医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断:痹病;辨证:脾肾不足,湿热痹阻。治则:清热除湿,通络止痛。以小柴胡汤加减,方药组成:柴胡10g,黄芩10g,半夏9g,丹参15g,沙参10g,甘草10g,知母10g,金银藤15g,白花蛇舌草30g,桑枝10g,片姜黄15g,生芪15g,生白术10g,白芍20g。服用2周,肿痛明显减轻,发热退,继用上方随证加减,症状逐步缓解。按: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由于人体正气相对不足,邪客于少阳,正邪相争于表里之间,故可出现往来寒热;少阳经气不利,则胸胁苦满;热邪伏搏胸胁,涌而上溢则烦呕。该方在现代临床中常用于治疗发热、脘腹胀满不欲饮食、精神异常等症。周乃玉教授对于风湿热痹,以关节红肿疼痛,不怕风,时感烦热,甚至伴发热等热象,舌质红苔黄脉弦滑者,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常获佳效。该患者中年女性,脏腑之气渐亏,感受外邪,日久化热,湿热之邪交争于表里之间。少阳经居表里之间,可出可入,如枢机也。若枢机不利则发生骨繇之病。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本证的主方,组方特点寒温并用、升降协调,有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的作用。周教授在治疗风湿病时,无论何病何期凡见关节红肿疼痛,不怕风,时感烦热,甚至伴发热等热象,舌质红苔黄脉弦滑者,均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治之。
3白虎汤
患者,男,37岁,2010年7月4日初诊。患者右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2天,伴发热1天。刻下症:右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痛不可触。发热,体温最高39.7℃,烦渴饮冷,时有汗出,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血常规:WBC12.1×109/L。血尿酸521μmol/L。西医诊断:痛风。中医诊断:痹病;辨证:热毒内盛。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通络;以白虎汤加减,方药组成:生石膏30g,生知母20g,生甘草10g,酒大黄10g,金银藤30g,生地15g,生薏苡仁30g,苍术10g,黄柏10g,怀牛膝15g,路路通10g,全蝎6g。患者服药1剂热退,体温37.1℃,3剂后关节肿痛缓解,大便通畅,继服中药3剂,症状完全消失。按:患者壮年,正气旺盛。体胖,属痰热内盛之体,又食肥甘助热之品,热毒内盛。应用石膏、知母清退大热,辅以四妙丸清利下焦湿热,大黄清热泄浊,银藤、生地清热解毒凉血,减轻关节红肿热痛,全蝎加强通络止痛之力。全方清热泻火解毒通络,在急性痛风的治疗中往往能与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相媲美,且不良反应小于非甾体抗炎药。白虎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后世医家总结白虎汤为治疗阳明经证及热在气分证的经典方剂,并归纳出白虎汤证之“四大证”—“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在风湿病早期,患者常因感受风寒湿之邪,邪气痹阻经脉,郁阻化热,热壅邪实,且身体正气尚充分,此时表现为里实证,可应用白虎汤以退大热。在风湿病急性期,热毒之邪入于阳明气分,常持续高热,无汗或汗出热不退,渴喜冷饮,伴关节热肿,治当大清气分之热,常用白虎汤加减治疗。周老师常常应用本方治疗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成人斯蒂尔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等,但需注意因本方过于寒凉,须中病及止。
引汤
患者,女,29岁,2007年4月3日初诊。患者3周前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7℃,不恶寒;手足、踝关节肿胀、疼痛,局部灼热,皮肤稍红,汗出,烦渴,时有头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辅助检查:血常规:WBC2.2×109g/L,尿常规:PRO(+)。ESR100mm/H,CRP80mg/L,RF30IU/mL。ANA1:320,抗Sm(+)。补体正常。院外服用强的松30mg,每日1次,热可退,但时有反复。西医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诊断:发热。辨证:热毒炽盛。治疗:清热解毒,通络止痛。方药以风引汤加减治之,方药组成:生石膏30g,寒水石30g,石见穿20g,酒大黄10g,干姜6g,桂枝10g,白鲜皮15g,蛇床子10g,姜黄15g,全蝎5g,土茯苓20g,防己10g。服药7剂,患者已无发热,体温36.5~37.1℃之间,关节肿痛减轻,精神好转。后在此基础上加减治之,症状逐渐减轻,复查炎症指标恢复正常。按:风引汤出自《金匮•中风历节病》,此方“除热瘫痫”。风引,即风癎掣引之候。其病机为肝阳亢盛,风邪引动,应用风引汤重镇潜阳、清热熄风。现代医家常用此方治疗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的高血压病、中风、精神病等。周教授认为风湿痹病的发病过程中,由于脏腑亏虚,功能失调,导致实邪侵袭,痹郁日久而化热,热邪内扰,可以引动肝风,出现高热、头晕头痛、情绪焦躁、神志昏蒙、可伴关节热肿等症状,因此可用风引汤以重镇潜阳、平熄肝风。本例患者表现为高热、关节热肿等为实邪郁阻,邪热内扰之象,应用风引汤中大黄泄血分实热,桂枝通行血脉,生石膏、寒水石甘寒清热,白鲜皮、蛇床子、土茯苓等清热解毒利湿,使邪退热清,疾病转愈。周乃玉老师常常应用本方治疗类风湿合并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活动期、血管炎活动期、成人斯蒂尔病、皮肌炎活动期等较为复杂严重的风湿病。
5薏苡附子败酱散
患者,女,72岁,2009年1月7日初诊。患者多关节肿痛20余年,关节变形10年,加重伴低热2月。刻下症:手足小关节、膝关节肿痛,关节变形,活动受限,乏力。双肘伸侧皮下结节,微触痛。双小腿外侧大片暗红色斑疹,局部稍硬。间断发热,体温37℃~38℃。舌质淡暗有瘀斑苔黄厚,脉沉弦。西医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断:痹病。辨证:痰瘀互结,经脉瘀阻。治法:活血化痰、破瘀散结;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方药组成:生薏苡仁30g,黑附子6g,败酱草30g,甘草10g,生黄芪20g,川牛膝20g,茯苓15g,穿山甲6g,白芥子6g,丹参10g。服药2周,手足关节疼痛、肿胀减轻,皮疹范围缩小,发热基本消退,原方继续加减治疗3个月,症状基本缓解。按: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本方临床常用于肠痈脓已成而未溃之病证,如急慢性阑尾炎、腹腔盆腔脓肿等。方中薏苡下气而能排脓,败酱草咸寒,以清积热,而微用附子,扶助阳气以散寒湿。综观全方,疾病病机为素体阳虚,寒湿瘀血互结,腐败成脓。周乃玉教授结合风湿病发病机制,认为风湿性疾病往往与遗传背景有关,起病本质在于脾肾阳虚,感受风寒湿邪,病久化热蕴毒、生痰成瘀,后期可以瘀毒互结而成风湿结节等,因此在风湿性疾病中巧妙应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取得极佳疗效。本例患者为晚期类风湿关节炎继发血管炎,疾病晚期,脾肾阳气不足,寒湿凝滞经脉,郁久而化热,湿毒痰瘀凝聚于内,故而应用薏苡仁清热利湿,排脓消痈;败酱草清热解毒、破瘀排脓;稍用附子振奋阳气,行气血而散瘀结,配以黄芪扶助正气,同时加用活血通络祛瘀之品,疗效显著。周老师在风湿病治疗中常将本方用于治疗系统性血管炎晚期,发热而热不盛,斑局部皮肤硬结、破溃。
6补中益气汤
患者,女,55岁,2009年3月8日初诊。患者口眼干燥5年,发热2个月。刻下症:口干眼干,泪液唾液明显减少。双手关节胀痛,时有晨僵。间断发热,T37.5℃~38℃;乏力汗出,怕冷,活动后心悸气短,纳食少,二便尚调。舌质淡红,少苔少津,脉沉细。西医诊断:干燥综合征。中医诊断:燥痹;辨证:脾虚津亏,经脉瘀阻。治法:健脾益气,通络止痛;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方药组成:生黄芪20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10g,丹参10g,沙参10g,当归10g,柴胡10g,升麻3g,白花蛇舌草30g,穿山甲10g,白芥子10g。水煎服,日1剂,早晚温服。按:李东垣在《脾胃论》中率先提出“气虚发热”的观点,认为治疗“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创建“补中益气汤”治疗中气不足,郁而化火之阴火,方以参、芪、草甘温补气,白术健脾,陈皮理气,当归补血,更得升麻、柴胡引气上升,开其上焦,而热中自除。周教授认为风湿性疾病的发热患者属于脾胃功能不足,经气郁阻,从而郁久化火者,可以针对病机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
7犀角地黄汤
【关键词】 风湿;硫唑嘌呤;副作用
在现代临床医学上,硫唑嘌呤治疗风湿病中的不良反应早已经被医生和学者了解,随着硫唑嘌呤在临床治疗风湿病的如意广泛应用,临床医生对邻座嘌呤治疗风湿病的副作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小剂量的硫唑嘌呤在临床上作为抗风湿的药物,在多种风湿病治疗中均得到了很好的疗效。但是不良反应问题使这种药物不能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为了提高临床上的用药安全性,对我院在2010~2011年间收治的46例接受小剂量硫唑嘌呤患者进行分析,并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临床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标准进行不良反应的筛选,并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04~2011年间收治的46例接受小剂量硫唑嘌呤患者,其中系统性红狼疮患者2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9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均在14~75岁,把所有的患者进行分析,并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临床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标准进行不良反应的筛选。
1.2 方法
对我院在2004~2011年间收治的46例接受小剂量硫唑嘌呤患者进行分析,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的基本情况和不良反应,并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临床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标准进行不良反应的筛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概述
在接受治疗的46例患者中,用药时间为三个月到两年,平均8.3个月,有8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男性3例,女性为5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39%,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在5~22天之间。其中胃肠道不良反应和继发性感染以及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不良反应。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进行100mg/d硫唑嘌呤治疗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远远大于接受50mg/d的患者(P0.05),联合激素治疗的患者和没有联合激素治疗的患者白细胞下降的时间有所推迟(P
2.2 不良反应的详细记录与分析
所有患者中,不良反应表现包括肠胃反应4%,脱发6.2%、血液损害0.8%、肝功能损害3.3%和胸闷4%。其中血液系统损坏出现在患者用药12~220天之间,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白细胞下降,其中还有2例患者同时出现红细胞下降的症状,1例患者出现疱疹。胃肠道反应患者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并且大部分症状比较轻微。感染患者主要为胸部感染,一般发生在治疗14天左右。
3 讨论
小剂量的硫唑嘌呤在治疗风湿性疾病当中疗效是显著的,这也得到了国内外大流量医生和患者的认同,但是对于临床上的不良反应问题比较突出,国内的病理研究当中通常都是对个别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个案分析,很少有人进行系统化总结和分析。本文对我院收治的46例采用硫唑嘌呤治疗风湿类疾病的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其结果说明,在临床上,小剂量硫唑嘌呤治疗风湿病中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系统损害、继发感染和肠胃反应,不良反应大多数不会很严重,其中血液损坏具有可逆性,在发现有血液损坏是只要及时进行干预或者停药造血功能即可恢复正常,在本组实验当中,所有出现血液损坏的患者在停药后造血功能均恢复正常。在以往的医学观点上认为患者出现血液损坏的时间在7~60天,本组实验表明患者在整个用药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液系统损坏。在一般观点中认为用药的剂量和不良反应有着不同的影响,剂量越多不良反应出现的可能性越大,本组实验同样支持这一观点。在传统观点中,认为联合用药和不良反应有着很大关系,本实验表明联合用药和单独用药患者的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差别(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风湿病本身就会出现白细胞减少,这要和用药的不良反应进行区分。
参考文献
[1]Bombardier C, Gladman D D, Urowitz M B, et al. Derivation of the SLEDAI.A disease activity index for lupus patients. The Cmmittee on Prognosis Studies in SLE .Arthritis and Rheumatism, 2011,67(92):82-83.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生理作用 药理机制 风湿病 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77.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19-0025-07
Application of glucocorticoid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ic diseases
and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ts complication
XUE Yu, Wan Wei-guo
(Division of Rheumatology,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
Abstract Glucocorticoid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widely used drug in treatment of rheumatic diseases, which has powerful immunosuppressive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But when altering the pathological process, it will break the original physiological balance resulting in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clinical physicians to accurately understand, standardize the application and timely prevent and treat the complication of the glucocorticoid. In this article, we introduce the physiological rol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standardizational use an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complication.
Key words glucocorticoid; physiological rol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rheumatic disease; side-effect
自身免疫紊乱是风湿性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针对过度亢进的免疫系统进行调节或抑制是治疗风湿性疾病的必要手段。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 GC)具有强力的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1935年第一种GC可的松被发现;1949年美国的Hench等应用GC治疗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开创了此类药物用于风湿病治疗的先河。此后,GC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风湿病治疗,成为临床医师的有力“武器”。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GC是一把“双刃剑”,在改变病理过程的同时也会打破原有的生理平衡,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对GC的药理和生理作用认识不够或应用不规范,将弊大于利,不良后果会远大于疾病本身。因此,准确认识、规范应用和及时防治GC的并发症对临床医师来说十分重要。
1 GC及生理作用
GC是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合成和分泌的一类激素,人体分泌的主要是皮质醇(即可的松)。正常人体每天分泌的皮质醇量约为20 mg,由下丘脑-垂体轴(HPA轴)通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控制,具有24 h的生物节律:凌晨(0~2时)血浆浓度最低,随后浓度升高、至上午6~8时浓度最高;通常在8~12时浓度会骤然下跌,之后持续、缓慢地继续下降。生理剂量的GC在体内作用广泛,参与调控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尤其对糖代谢有重要影响。GC也调节钾、钠和水代谢,对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起着重要作用。GC分为天然和人工合成两类,人工合成的GC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药理剂量的GC主要有抗炎、免疫抑制、抗毒和抗休克等作用,但同时也会因超生理剂量使用而产生各种副作用【1】。
1.1 糖代谢
GC能促进糖原异生、利用丙酮酸和乳酸等在肝和肾再合成葡萄糖而增加血糖的来源,能减慢葡萄糖分解、抑制糖的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能减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抵抗胰岛素的作用,最终升高血糖水平。
1.2 蛋白质代谢
GC能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其合成、形成负氮平衡。GC能提高蛋白分解酶的活性、促进多种组织(淋巴、肌肉、皮肤、骨和结缔组织等)中的蛋白质分解并使滞留在肝中的氨基酸转化为糖和糖原而减少蛋白质合成,最终导致低蛋白血症、皮肤变薄、肌肉萎缩(类固醇肌病)和儿童生长发育障碍等。
1.3 脂肪代谢
GC能促进脂肪分解、抑制其合成。GC能增高血胆固醇水平;激活四肢皮下脂酶,使脂肪分解并重新分布于面、颈和躯干部,形成向心性肥胖。
1.4 水盐代谢
GC有弱的盐皮质激素样保钠排钾作用,会引起低血钙症;也能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拮抗抗利尿激素的抗利尿作用,导致发生高血压、低血钾症和低血钙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