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纬网练习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素养;多维路径;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3-0083-02
2015年两会上,总理提出制订“互联网+”计划,随后“互联网+”立即成为网络热词。该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在未来,‘互联网+’是我们所在的行业目前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
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当互联网促进了产业升级之后,各种新媒体将产生无比巨大的信息量,各种新闻消息、娱乐节目和广告等的信息量就开始以指数型的方式倍增的周期越来越短,“信息爆炸”越来越明显[1]。大学生由于受过比较良好的教育培养,对待海量信息是相对理性的,具有一定的辨别真假的能力。但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大学生存在过度依赖新媒体的问题,同时其信息甄别能力和自控能力还有待提高。
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有着重要意义。(1)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具有开放性、密集性、全面性、虚拟性的特点。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社会阅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面对舆论多元化甚至是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很可能不能正确甄别、解读和处理。(2)优化高校网络环境的必要条件。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剧烈转型的时期,网络上泛滥着各种社会思潮。国内外社会热点、校园生活、校内突发事件等经过网络传播,就能迅速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如果引导不当,在一些网络媒体歪曲炒作下,很可能会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从多方面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是值得高校学生工作者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分析
大学生网络素养是指当代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价值有良好的了解和判断,能轻松熟练地利用检索工具搜寻网络上的特定信息,并自如地处理和利用的能力。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积极方面
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群体,对待新媒体平台的使用相对理性,有一定的信息甄别能力,即有一定的网络素养。这是得益于多年良好的教育。
第一,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具有一定的甄别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别网络信息的真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平等自由地信息,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因此信息的真实度得不到保证。大学生接受过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对于各种信息有一定的甄别能力,能够对不实信息提出怀疑。
第二,大学生已养成较为良好的网络素养,对网络事件能够给出理性选择,不随波逐流。面对来自社会的不良情绪,大学生不会轻易被煽动,会保持住理性,并且会主动发声,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
第三,大学生善于利用网络信息主动学习,自觉地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自媒体时代各种社交软件拓宽了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大学生更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到对自身发展有利的信息。从这方面来看,新媒体平台的确是很好的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人们可以免费从中获取知识。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消极方面
由于大学生多数缺乏社会经验,所学知识多限于课本,加上处于青少年到青年的过渡阶段,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因此当前大学生的网络素养还是有不少消极方面的。
第一,新媒体平台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但是海量信息不仅使人注意力分散,大学生从中所获取的信息大部分是无用信息,甚至是虚假信息。以新浪微博为例,该平台上数亿用户每天可以产生几万G的信息,庞杂的信息会分散大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他们容易接受并相信虚假信息。
第二,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对新媒体平台的依赖性逐渐增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5%的微博用户平均每天用6小时甚至以上的时间浏览微博[2],网络上戏称这类用户为“微生物”。由于微博对内容有不多于140字的限制,造成了阅读的碎片化、浅层化。与此同时,海量的信息和浮光掠影式的阅读方式破坏了深度、连续的系统性阅读。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处于一个“鼓励粗略的阅读、匆忙和心不在焉的思考和肤浅的学习环境”[3]。
第三,大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行为具有随意性的特点,使得信息的真实性缺乏保证。在新媒体平台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的平面化,从而的信息很多都带有自己的感彩,使得新媒体平台成为大学生个人情感宣泄的场所。渐成习惯的随手发、随时转、随意点的“网络书写”,使得大学生成为了重要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但与此,容易造成“跟风”与“网络围观”。
二、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多维路径
根据美国学者麦克库劳的描述,网络素养由两部分组成:(1)了解网络资源及所得信息的使用方法,以及网络信息在学习生活中的定位和作用;(2)能够熟练地通过搜索工具,提高所获信息的使用价值[4]。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目标
第一,能够独立地对自己的网络消费行为做出判断:作为网络素养培养的首要目标,具有良好网络素养的大学生应该能够独立地对自己需要阅读、观看、收听的内容做出选择,而不是随波逐流。
第二,能够了解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原理:在这方面,大学生需要了解网络信息传播的目的、过程、受众和结果。
第三,能够知道网络信息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如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涉及个人隐私的伦理道德问题等。
第四,对于网络信息,具有分析和判断的能力:面对不同来源的网络信息,尤其是意见或态度相左的网络信息,能够保持批判性思维。
第五,对于庞杂的网络信息,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新媒体的各种社交行为,能够从中获得有益于自身发展的信息。
第六,能够以负责任的态度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行为,即不发表虚假、煽动性、违法等网络信息和评论,保持网络环境的洁净。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路径
1.开展网络素养教育,以此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将其纳入必修课范围。高校学生工作者可以以此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授课内容,我们不仅要教会大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新媒体,还要让大学生知道网络文化的发展和本质,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者须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倡导正确的网络观、媒体观[5],打造积极健康的文化内核[6],传递网络正能量。
2.以学业为主,搭建有宣传影响力的新媒体舆论平台。如建立班级微博微信学习平台,让新媒体成为学业辅导的有力推手。首先,新媒体平台能为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答疑解惑提供便利,有利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的衔接,促进师生交流和教学互动。其次,新媒体平台是同学们广阔的互动交流平台,如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党员“一帮一”、班级“一帮一”、学长制等项目的结合,并积极扶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理念的合作学习小组和学习型团体建设,加强线上线下互动,实现不同年级班级之间和不同年级同学之间的互助学习。
3.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监测系统[7]。构建联动协调机制,要建立一支分工明确、科学管理的舆情掌控队伍,在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时,各个部门通力合作,互相协调,整合资源,化解危机;构建监测研判机制,密切关注重点网站和新媒体平台上的言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信息过滤等系统,构建校园网络安全技术防控体系;构建宣传教育机制,充分占领网络宣传和教育阵地,把握互联网的优势,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构建引导干预机制,加强关注校园网络舆情,及时回应,积极引导;构建分析甄别机制和自我管理机制,大学生群体应该具有为自己传播的信息负责任的态度和精神,学会用理性甄别、判断和分析,实现大学生网络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校园舆情氛围。
当前,高校大学生虽然有较好的网络素养基础,但是面对“互联网+”浪潮下信息爆炸的局面,大学生越来越依赖各种新媒体平台上的碎片化阅读,不断挤压系统阅读的空间和时间。加之大学生社会阅历尚浅,容易受网络上不良意见和情绪的影响和煽动。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客观需求和优化高校网络环境的迫切需要。针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目标,笔者提出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以积极推进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搭建以学业为主的新媒体宣传平台和构建校园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等多维路径不断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黄鸣奋.后信息爆炸时代的数码阅读[J].福建论坛:人
文社会科学版,2015,(2).
[2]2010―2011年中国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报告[Z].2011.
[3]薛巍.止于肤浅[J].三联生活周刊,2010,(34).
[4]C.McClue,R.Charles,Network literacy:a role for
libraries?[J]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
ries,1994,(2):115-125.
[5]Hans C.Schmidt,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from
Kindergarten to College:A Comparison of How
Media Literacy Is Addressed across the Educat-
ional System[J]Journal of Media Literacy Educa-
tion,2013,(1):295-305.
[6]Ling Lee,Der-Thanq Chen,Jen-Yi Li,Tzu-Bin Lin,
Understanding New Media Literacy:The Development
of A Measuring Instrument[J].Computers & Educa-
tion,2015,(85):84-93.
一、听,就是上课认真听讲
听讲关键在于认真,认真的表现是专心,专心的目标是吸取教师讲课的精华,核心,为了达到专心这一水平就应该眼、耳,脑并用,调动全部感官积极思维。简言之,听讲的方法吸收老师讲课的精华并认真思考。
例如:老师讲授比例尺的知识说“为了把地表的山川河流,城市等画在一张图上,就把实际事物缩小,那么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就是比例尺,用公式来表示则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实际上,比例尺也叫缩尺,它是表明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我们可以用数字知识来说明这个问题-比例尺就是1/X”。这时老师将知识转入到比例尺与距离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上,老师说:“当图幅大小不变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距离越小,而内容越详细;相反比例越小,表示的实际距离越大,而内容越粗略。”这时一位同学举手提问:“老师,这一点我不明白。”很显然,这位同学听讲时,没有积极思考,他忽略了老师所点的画龙点睛的一笔:“比例尺的数学本质为1/X”了,1/X是一个分式,当图幅大小不变时,分子(图上距离)是不变量“1”。如果让比例尺1/X变大,那么分母(实际距离)就得变小,反之,分母就变大。
这个实例说明认真听讲,听什么,怎么听,在相当普遍的意义来说,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差异在于听讲!
二、记,就是作课堂笔记
笔记一般来说是将老师课堂讲授的知识要点,知识要点的分析说明,知识要点的理解应用记录下来,以便与课本结合掌握知识。但反复停留在这个水平是不够的。我们希望健全笔记的功能,它的功能除上述所说的之外,还应包括记录或整理知识要点的内在联系,记录课堂上遗留的未解疑难,补记上学生本人对该节或该章知识的基本认识或小结。笔记不只是课堂工作,还应包括课下的工作。笔记不应一张纸通用,可以将每页练习本左右一分为二,左边是教师讲课的知识要点及知识联系,右边是学习的体会,疑问小结。
三、读,读就是读书
读书要将书的内容读通、读透。所谓读通、读透就是要将知识内容系统化、机构化。知识系统化便于从宏观上,全局上认识把握知识;知识结构化便于知识的迁移,从理论转入实践,比如学习非洲粮食、人口与环境问题之后,归纳出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
这样读书的结果才能达到古人所说的:知识越学越多而书越读越薄的水平。
读书还要有的放矢。读一遍书要有读一遍书的目的,比如:这次是重点解决图表问题,下次是重点解决结构问题,再下次是解决不同类别知识的理解或适用问题。我们仅对那种打开书就读,声若洪钟而思若游魂,那么势必合上书就什么全记不得了。综上,读书之法在于读全、读通,有的放矢。
四、练,就是练习
练习包括作题――各种练习题。填图册还包括思考、调查、考察、制作等实践活动。所以我们决不能认为“练”就是作题,就是测验考试,那样我们就会误入歧途。练习是动脑与动手的活动过程。是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要重视各种习题的解答,它是培养同学们认识问题,说明问题能力的,在解答各种练习题时,首先要精,精就是指作题之后善于总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例如:这种类型的题目之关键在于找准东经、西经的特点,度数向东增大为东经,度数向西增大为西经,同理,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反之是南纬,那么,此类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其次要熟,熟就是熟悉和熟练,通过练习要熟悉各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熟练。例如;试对比英国、日本的自然条件有何异同。熟悉这类题型的学生首先列表对比进而思考列表项目――自然条件的组成、位置、地形、气候等。
以上是从学习过程的角度出发,谈谈中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的普遍要求及建议。
除上述四种方法外,还要充分利用好地理的辅助工具――地图,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是地理学科的特殊学习方法。有人讲地图对于研究地理的重要性,比之于天文望远镜对于天文观测,显微镜对于微生物研究。我们认为这一比喻虽然生动形象,但还不足以说明地图的全部重要性---从地图上还可以直接获取知识。在这里我们着重谈如何运用地图学习的方法问题。
(1)在标有经纬网的政区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经纬位置、海陆位置、人文位置,并可定方向、量距离。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形特征、地势特征、地形类型及分布;了解一下地形区的分布及特征。
(3)在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运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气候。我们可观察出某地区包含哪些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也可观察出某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4)在气候专门图上――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还可以阅读出气温、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5)在河流水系图上,蓝色的线条表示河流,红色线条表示流域分界线。我们可以读出河流大致源地、流经地区、流域范围、主要支流、重要水利设施、大致长度等。
(6)在自然资源分布图上,可观察到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
(7)在交通运输线路分布图上,可以观察到交通运输的类别,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例如:在中国铁路交通图上得知京广铁路起于北京,止于广州,中经翼、豫、鄂、湘、粤等省区。
关键词:高中地理复习课问题导学实践方法
一、问题导学法在高中地理复习课中的应用原则
1.聚焦关键性
复习课并不是指教师将所有讲过的知识再一次地讲解一遍,这不是复习课的内容形式,它应当是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的,对于基础知识,在复习课上教师可以轻描淡写地带过,甚至提醒学生自己课后复习,而对于重难点知识和易混淆知识则要着重讲解,这就是问题导学法应用原则中的聚焦关键性。以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中的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为例,这一节中有一个概念性的小知识点,即“经纬网”,关于这个知识点的复习,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应当聚焦“经纬网的应用技巧”,着重让学生理解应当如何利用经纬网来计算距离,而不是仅限于知道概念,唯有借助精准的问题才能深入到应用领域,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知识点中最关键的部分。
2.梯度递进性
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书本上的知识,但受限于时间或精力,有的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可能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层面上,而复习课就是为了拔高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对知识有较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学时,应当注意问题设计的梯度递进性。以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中的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为例,在复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时,教师设计的问题就要从普遍性规律到具体个例,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大影响具体到重要海域的洋流(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我国大陆沿岸的沿岸流等),再到近些年比较特殊的一些洋流自然现象。唯有在复习课上将问题设计得具有梯度递进性,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在复习的过程中从浅层认知提升到深层认知,从基础内容向拓展内容发展。
3.启发探究性
学习是一门强调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它不仅表现在学生在学习行动上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还表现在学生在学习思维上的灵活性和思考性。因此,教师在运用问题导学法开展复习课时,还应当将问题设计得富有启发性和探究性,以激励学生不断思考。以必修二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例,这一章节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要协同共存,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又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很多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很多对策与措施,那么在复习课上,教师在设计这部分内容的问题时,就要着重让学生思考教材中提到的对策与措施的立足点、实施条件、实施难度等,让学生借着问题一探究竟,而不是机械式地默写或者背诵。
二、问题导学法在高中地理复习课中的应用策略
1.核心问题的拆分
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知识点难度系数大,变换形式多,涵盖的知识点密集,可以被设计成不同的题目。因此,针对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学法时,应当采用核心问题拆分法。以必修一中的“区时计算”为例,教材在讲解时区与区时的计算时,介绍了两种方法,分别是公式法与数轴法。其中,公式法又包括了求时区、求某时区的中央经线、求时区的范围、求时区差、求区时等,这是一种思维的方式。实际上,当学生学习完这个章节后会发现,涉及这一知识点的计算题目非常多。因此,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学法,将这个核心问题拆分成若干个小问题,如已知经度如何计算地方时?已知地方时如何计算经度?已知经度(时区)如何计算区时?已知区时如何与地方时进行换算?已知目的地的静态时间如何计算飞机飞行后的动态时间?给出一幅日照图如何计算区时等。以上列举的这些问题,绝大部分都有计算的规律或者定律,这些都是融合了一整章的知识内容后得出的,是知识整合的一个结果。教师采用对核心问题的拆分回答法,可以巧妙地将地理知识融合在关联问题中,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复习知识,在解答完一个又一个问题后就可以对知识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而不会受限于教材知识的编排或者章节的分割。
2.分支问题的聚拢
与核心问题的拆分相对应的,就是分支问题的聚拢。在教材中,有部分内容是通过不同章节以不同的角度来诠释一个主题的,面对这种类型的知识,教师在第一轮教学时已经对知识点进行了拆分讲解,那么在复习时就要将这些分支问题都聚拢在一起,使其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必修二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中的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为例,在这一节中,教材先后介绍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其他农业地域类型等,并在讲解中附加了具体的种植物,以辅助说明。当我们学习完这一章的内容后会发现,它要讲解的是“农业自然区位”。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围绕“农业自然区位”将分支问题全部聚拢在一起。比如,种植业需要满足怎样的自然条件?林业需要满足怎样的自然条件?畜牧业需要满足怎样的自然条件等,按照这种思路,先后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甘蔗、甜菜、棉花、水稻、柑橘、苹果等农业类型或作物需要满足的自然条件都梳理出来,当学生逐一击破这些问题后,关于“农业自然区位”这一主题的知识也就清晰无误了。
3.生活问题的延展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基本目的之一,也是教师在复习课上应当把握的一个方向,即让课堂知识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践,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巧妙地运用地理知识,同时也能够让地理知识融入实践的过程中。因此,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学法进行高中地理复习时,可以围绕生活问题进行相应的延展。以必修三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为例,这一章节主要讲的是地理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领域上的各种应用,这实际上是一个实用性非常强的话题。比如,第三节提到的“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定位”几乎是每一个人都会用到的功能。比如,打开地图类APP,通过定位让APP为我们设计路线,带我们到想去的地方。比如,打开餐饮类APP,通过定位寻找自己周边一定距离以内的餐饮店。比如,打开微信APP,在发朋友圈动态时选择显示地理位置,让朋友们知道自己置身在哪里等。教师在复习课上可以运用这些具体的生活场景,根据学生的亲身经历来设计和复习问题。比如,定位的原理是什么?定位的准确性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定位的过程是否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等,用这些问题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将理论的地理知识实际化,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复习课堂的趣味性,而且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的价值和魅力。
三、结语
与初中地理相比,高中地理要求学生具备更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包括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运用,地理图表的解读和手画等。因此,在复习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对概念的记忆逐渐提升到对概念的消化,从对练习题的解答到对潜在规律的抓取,从对同一物象的理解到对类似物象的举一反三等。与此同时,复习课还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自主思考能力。基于这些教学目的,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学教学法来组织复习课的教学活动,在秉承聚焦关键、梯度递进、启发探究这三条应用原则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的策略来“盘活”学生已掌握的地理知识,使其焕发出别具一格的风采和魅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一、在高中数学实现有效的教学模式的意义
高中数学是培养高中升思维能力的重要的学科,也是高考考试中占重要地位的一门学科。纵观高中数学的内容,我们发现高中数学的难度比较大,单单依靠学生自学是无法完全掌握这门学科的,还需要教师对于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提供给学生一种解题的思维和技巧。因此在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实现高中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高中课程的学习不同于初中课程,高中每门课程的难度都比较大,要全面兼顾好每门课程的学习,因此学习效率对于高中生而言尤为重要,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才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身体锻炼和学习更多的内容,这样才能培养全面的人才,贯彻新课改的要求。
二、如何实现高中数学有效的教学模式
1.高中数学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沉闷的教学氛围。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之中,教师往往忽视教学氛围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在枯燥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往往对课程的学习也不感兴趣。因此为了使高中数学课堂更加高效率,教师在教学模式上也要创新和改革,改变以往不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数学这门学科虽然是一门对逻辑性思维具有较高要求的一门学科,但是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还应该积极地根据教学的不同内容和知识特点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和实现有效教学这一目标.所谓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具体而言就是要根据函数和三角函数这一类的知识点采取数形结合、讲练结合的方式来开展教学;要根据立体几何的立体空间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立体图形的方式开展教学;要根据集合、命题、概率等内容采取透析概念、侧重语言文字转化为数学语言的方式来开展教学;等等。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各种各样的方式,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找出不同的思考方式,从而更好地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有效地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集合”时,教师要注意加强对集合、元素、子集、集合的特征等概念的学习,加强学生对集合的基本运算(交集、补集、并集)的概念区分。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对集合内元素的互异性这一具体运用以及具体的教学例子的讲解,帮助学生获得提升和发展。通过这样一种细化不同知识点的方式,将更好地提升整个教学效率,实现高中数学有效教学。
2.高中数学教师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鼓励。众所周知,学生对于这个老师的好感与学好这门课程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高中数学的知识点比较难,考验学生较强的思维能力,但是很多学生在面对高中数学时常常有挫败感和恐惧感,这些挫败感和恐惧感极大的阻碍了学生学习高中数学。因此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应该这样做,例如,在为学生讲述数列这一个知识点的时候,要求学生做相应的基础知识的练习,刚开始对学生要求做的练习的难度不应该太大,慢慢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对于高中数学的喜爱。除此之外,教师在教授课程的速度也不应该太快,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于那些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教,不要随意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对于基础差的,跟不上全班学习进度的学生,高中数学教师可以为这些学生在课前找一些基础的练习题,让这些学生提前练习,学会笨鸟先飞,逐步跟上全班的数学水平。
高中数学这门学科因为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所以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重要的契机。所以,在整个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注重教学的启发性,从而更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创新行思维和经纬网式的综合性思维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通过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题目和内容来锻炼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去探究有关的知识点和激励学生去思考,激发学生的潜力。这样一改,学生能够在第一眼就发现这个题目解答的最便捷方法就是属性结合,可以将已知内容看作一个圆,而需要求解的内容则是一条直线,然后就是求解该直线与圆之间相交的范围.随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切入到之前的题目中,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启发了学生思考。
3.高中数学教师要创新自我的课堂教学设计,善于使用肢体语言让学生得到肯定。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不仅仅作为一名传授课堂知识的工作者,还要学会如何有效地将课堂知识传授到学生的身上,让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课堂知识的传授不在于教师讲授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吸收了多少。在创新课堂教学设计中,例如高中教师在讲授函数的单调性的时候,可以采用设问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思考,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一次函数的单调性,然后再想想我们所学的函数方程,他们的单调性又存在什么特点,通过问题教学法,层层的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中自己发现函数单调性的内在规律,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常常对学生微笑,运用肢体语言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找到自我的学习方法和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一、知识讲授要做好铺垫,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从往年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第一单元宇宙环境的前三节可以较好的接受,从第四节讲述地球自转公转运动及产生的地理意义开始出现较大的问题,普遍反映听不懂,难理解,因为本身这个部分是整个高一最难的地方,而学生对地球的知识也基本遗忘,一开始接触就遇上难点,自然容易失去信心。以前为了赶进度,我往往忽视学生的反映,直接往后讲,等到发现学生问题时,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我经过多次反思,我总结出:这个部分一定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能一味为赶进度而一味求快,到后面再来补漏洞。所以,在讲授第四节之前,我先花一节课给学生复习初中的地球基本知识,让他们先对地球和经纬网有较全面的了解后,再来学习第四节就得心应手得多了。如事先了解了赤道周长四万千米,很多学生自己就能计算自转线速度。事先了解了经纬线,对于方向的判断也十分有帮助。五、六两节我也改变方法,以往是讲完一节再做练习,由于一节规律较多且难懂,往往讲完后多数学生已糊涂,不知用哪一个规律才好,经常出现课听懂了,题不会做的烦恼,又得再讲一遍,浪费不少时间。现在我把一节分成几个小节,讲完一小节配套几个练习题,学生听懂后立即配套习题,做起来较顺手,很少出现不会做。这样,虽然前面时间花得稍多,但总的节约了时间,并且效果比以前好得多。学生把这部分难点掌握了,对后面的学习也有了信心。
二、讲授知识多读图用图,多画板图,并要求学生跟着画。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地图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地图既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经常使用的教学用具。大量运用地图是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的重要特征之一。在课本上有许多重要的示意图,原理图或由此变化的变式图。学生在初中学习以知识记忆为主,对地图运用的要求并不高,许多学生未掌握基本的读图用图方法,也不明确地图在高中地理的重要性,因而往往会忽略课本上的图,到了考试就傻眼。以前很多学生考试后反映:看不懂图,不知如何下笔,导致地理往往考不好。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很注意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并且多采用直观的板图教学,边讲边画,并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跟着画并填绘一些内容(我校学生为美术生,画图对他们来说很简单且速度较快),这样,学生在动态中接受信息,眼,手,耳,脑都在活动,这比只看,听而不动手要映象深刻得多。也增强学生的兴趣。如黄赤交角,这是个难点,不是很好理解,如果只看书上图,效果并不太好,也影响后面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理解。我在讲授时,在黑板上边板图边让学生跟着画,一步步画出地轴,赤道平面,黄道平面,再找到黄赤交角,这样,学生头脑中就建立了较好的空间感,对地轴,赤道平面,黄道平面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有更清楚的了解,记忆也深刻,比起以前单纯用笔记下地轴和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夹角是多少,黄赤交角多少再死记硬背效果要好的多。了解了黄赤交角的存在,学生能自己推断出,太阳就不是只直射赤道,而是会南北移动。这样,自然地引出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讲授过程如法炮制,边画边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平时画了各种地图,到了考试,即使遇上没见过的变式图也能冷静思考,不至于手足无措。
三、课程讲授多联系生活
地理知识具有空间上的广阔性,时间上的无限性和内容上的综合性,但高一学生大多只是十五六岁的孩子,由于学习方式的封闭性,实践的局限性,他们掌握的地理知识多是靠死记硬背,而非亲身感知。因而总认为仅是“学”地理而非“用”地理。实际上,地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很多地理问题的设计都与生活密切相关。在课程讲授时,我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并且结合本地的乡土知识提些问题,如“我们南昌冬天吹什么风?”“为什么冬天房间里能照到阳光的面积比夏天大?”“你家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支架如何调整,才能获得最大的热能效率?”“为什么买房子要考虑楼层和间距?”“为什么夏天要去乡下或山上避暑?”等等。这些问题,大部分学生感兴趣且易于解答。这样,把抽象的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与身边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使学生懂得学地理的目的在于用,在生活中多留心观察问题,用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加以解答,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和能力,对地理学科也增添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