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任正非语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中涉及到的中国商人舆情指数是中国企业舆情研究院华声IM舆情监测系统,参考包括中国商人杂志在内的纸媒、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报道量,网络媒体新闻转载、量总和加权得出。本期舆情监测时间为11月1日到11月25日。
中国商人舆情关注榜第一名:任正非
中国商人舆情指数:96分
角色:华为创始人
语录:未来有可能通过现代化的小单位作战部队在前方发现战略机会,迅速向后方请求强大火力,用现代化手段实施精准打击,让最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我们既要及时放权,把指挥权交给一线,又要防止一线的人乱打仗,所以监控机制必须及时跟上。
中国商人舆情关注榜第二名:张勇
中国商人舆情指数:94分
角色:阿里巴巴集团COO
语录:消费者越来越认可,“双十一”已经变成一个节日,主题不光是打折,还有各种各样的玩法、互动。对商家、服务商、物流来说,其实是行业大练兵。在电商快速发展时期,今年的峰值就是明年的常量。
中国商人舆情关注榜第三名:王凤英
中国商人舆情指数:89分
角色:长城汽车总裁
语录:企业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关键要看对手允许你做什么。企业、媒体、行业内部一直有一种声音,认为企业不做轿车就无法跻身主流的汽车品牌。这也使得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处于战略骑墙的状态。短期的成功容易使企业滋生盲目乐观的心态,而忽视了竞争因素,产生企业无所不能的想法。
中国商人舆情关注榜第四名:张欣
中国商人舆情指数:87分
角色:联想集团CEO
语录:我最欣赏的是那些既能在职场发挥领导力,又能经营好家庭的女性。我在旧金山见了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她真是商界女性的榜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席克里斯蒂娜・拉加德也是非常优秀女性领导者。她们都非常美丽,衣着得体、谈吐优雅,我可以从她们身上学到很多。
中国商人舆情关注榜第五名:刘强东
中国商人舆情指数:85分
角色:京东商城CEO
语录:所有的传统企业、传统品牌,都要记住自己是干什么的,是做品牌的,要把品牌做好,把生产、制造、研发做好,有时不用看是线上卖还是线下卖。苹果关注线上卖还是线下卖吗?它只要把iPhone做好,总有人买。只要把品牌做好,线上线下统一对待,制定同等的价格,不需要弄个电子商务部门。
中国商人舆情关注榜第六名:陶闯
中国商人舆情指数:84分
角色:PPTV创始人
语录:阿里巴巴上市在华尔街引起了轩然大波,不是阿里的市值,而是当天敲钟的时候,大家找不到马云,8个敲钟人都是马云派出去的。马云告诉华尔街一件事:企业的成长不是靠个人,靠的是一场人民战争。
中国商人舆情关注榜第七名:王健林
中国商人舆情指数:82分
角色:万达集团董事长
语录:万达所有业务中除了电商外,其他业务都是一推出就可以赚钱的。2013年万达税后净利润为248亿元人民币(其中投资物业公允值增加为154亿元),超过了中海外和万科。
中国商人舆情关注榜第八名:王冉
中国商人舆情指数:79分
角色:易凯资本CEO
语录:判断一个市场有没有泡沫主要看两方面:一是看真正进入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支柱公司估值水平如何,再看市场是否存在鸡犬升天的现象,就是那些表现很差的公司也能上市或者估值水平很高。美国整个经济是在比较健康、安全的范围内。
中国商人舆情关注榜第九名:姚劲波
中国商人舆情指数:78分
角色:58同城CEO
语录: 企业做任何规划都不会看太长,因为这个社会包括市场环境变化太快。要做的完全就是让市场去检验,你必须快。这不是说我们没有远见,而是移动互联网这个产业高速迭代的结果。
中国商人舆情关注榜第十名:杨元庆
中国商人舆情指数:75分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有教无类。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政治格言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名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语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语录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小不忍则乱大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名言
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名言
·巧言令色,鲜矣仁!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名句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不迁怒,不贰过——孔子名言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名句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名句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孔子名句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名言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孔子语录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不学礼,无以立。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名句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孔子名句
·不迁怒,不二过。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孔子语录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名句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名句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孔子名言
·有教无类。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孔子名句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语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孔子语录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孔子名句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孔子名言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孔子语录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孔子语录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道不同,不相为谋
·“君子无所争”者,言君子之人,谦卑自牧,无所竞争也
·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之
·能发明我意者,是子夏也——孔子名言
·夏礼,吾能言之,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也
·言事死如事生
·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语录
·“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
·凡建邦立社,各以其土所宜之木。宰我不本其意,妄为之说,因周用栗,便云使民战栗
·反坫,反爵之坫,在两楹之间。人君别内外於门,树屏以蔽之。若与邻国为好会,其献酢之礼更酌,酌毕则各反爵於坫上。今管仲皆僭为之,如是,是不知礼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孔曰:“《韶》,舜乐名,谓以圣德受禅,故尽善。”)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曰:“《武》,武王乐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未尽善。——孔子语录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恶乎成名者,不得成名为君子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孔子名言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孔子名言
·见父母志有不从已谏之色,则又当恭敬,不敢违父母意而遂已之谏也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孔子名句
·可妻也,虽在纟累纟曳之中,非其罪也
·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
·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孔子名句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亏也
·改是,听言信行,更察言观行,发於宰我之昼寝
·前所闻未及行,故恐後有闻不得并行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语录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皆齐大夫。崔杼作乱,陈文子恶之,捐其四十匹马,违而去之
·文子辟恶逆,去无道,求有道。当春秋时,臣陵其君,皆如崔子,无有可止者
·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孔子名句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乞之四邻,以应求者,用意委曲,非为直人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名句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赤之?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犁牛之子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孔子名言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不有祝?它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孔子名句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先劳苦而後得功,此所以为仁
·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
·逝,往也。言君子可使往视之耳,不肯自投从之——孔子名句
·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老彭
·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名言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名言
·巧言令色,鲜矣仁!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名句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不迁怒,不贰过——孔子名言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名句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名句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孔子名句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名言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孔子语录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不学礼,无以立。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名句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孔子名句
·不迁怒,不二过。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孔子语录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名句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名句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孔子名言
·有教无类。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孔子名句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语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孔子语录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孔子名句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孔子名言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孔子语录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孔子语录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道不同,不相为谋
·“君子无所争”者,言君子之人,谦卑自牧,无所竞争也
·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之
·能发明我意者,是子夏也——孔子名言
·夏礼,吾能言之,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也
·言事死如事生
·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语录
·“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
·凡建邦立社,各以其土所宜之木。宰我不本其意,妄为之说,因周用栗,便云使民战栗
·反坫,反爵之坫,在两楹之间。人君别内外於门,树屏以蔽之。若与邻国为好会,其献酢之礼更酌,酌毕则各反爵於坫上。今管仲皆僭为之,如是,是不知礼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孔曰:“《韶》,舜乐名,谓以圣德受禅,故尽善。”)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曰:“《武》,武王乐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未尽善。——孔子语录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恶乎成名者,不得成名为君子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孔子名言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孔子名言
·见父母志有不从已谏之色,则又当恭敬,不敢违父母意而遂已之谏也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孔子名句
·可妻也,虽在纟累纟曳之中,非其罪也
·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
·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孔子名句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亏也
·改是,听言信行,更察言观行,发於宰我之昼寝
·前所闻未及行,故恐後有闻不得并行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语录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皆齐大夫。崔杼作乱,陈文子恶之,捐其四十匹马,违而去之
·文子辟恶逆,去无道,求有道。当春秋时,臣陵其君,皆如崔子,无有可止者
·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孔子名句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乞之四邻,以应求者,用意委曲,非为直人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名句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赤之?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犁牛之子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孔子名言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不有祝?它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孔子名句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先劳苦而後得功,此所以为仁
·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
·逝,往也。言君子可使往视之耳,不肯自投从之——孔子名句
·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老彭
·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名言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关键词 二艾 “敬”“求其放心”“宽严适中”“家教民主”
“二艾”作为宋明时期云南大理地区著名的理学家,面对当时礼坏乐崩、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的世态,立志“前为往圣继绝学,后为万世开太平”(艾云苍语录)。他们崇尚儒家道统,分别著有《艾云苍语录》、《艾雪苍语录》及《邓川州志》。他们对教育有很深刻的见解,提出了“敬”、“宽严适中”、“求其放心”、“家教民主”等教育思想,并看到了教育对气质改变的作用,从而丰富发展了云南古代教育思想的内涵。
一、“陶熔气质”
在艾氏看来,教育根本在于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偏激之处。他们说:“气质之偏,全凭学问陶熔。陶熔得尽,是大受用处。”气质的偏激可以凭借学问来陶冶纠正。陶冶得纠正,对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大有好处。张载也提出过“变化气质”,他将气质分为先天至善的“天地之性”和内含善恶可能的“气质之性” “气质之性”是可变的。张载认为,虽然“气质之性”对人性的成长有负面作用,但它却不是永恒不变的。“如气质恶者,学即能移”。他强调了“强学以胜其气习”,把“学”作为转化的关键环节。
接着艾自修在《变质篇》中具体讲到了气质应如何纠正的,他写到:“认忠厚为本质,全无疏朗割之用,其弊也,愚懦当济之以精明;认智巧为才干,全无优容含蓄之意,其弊也,刻薄当主之以浑厚;任舒缓以自旷,略无奋迅激昂之气,其弊也,懒惰当效古人佩弦;任刚愎以自用,略无详审委曲之意,其弊也,躁暴当效古人佩韦。”将忠厚作为自己的本色没有一点开朗果断,这是不可取的,愚昧而懦弱的性格要用精明来揉和;将智巧当做才干,没有含蓄和宽容,这是不可取的,尖刻而诡诈的性格要用浑厚来改造;迟缓懒散以至自我荒废,没有一点奋发进取的气概,这是不可取的,改变懒惰要像古人一样在身上佩带紧绷的弓弦来警戒;刚愎自用来自我逞强,没一点谦虚自责的胸襟,这是不可取的,改变暴躁的恶习要像古人一样在身上佩带柔韧的皮绳来警戒。可见教育可以中和本质的过激之处,使不好的性格和习惯得到不断修正,使自己的人格修养得到完善。张载看到了学习对作为根本的人性的变化,二艾看到的是对其表现形式的改变,可见两者的出发点是不同的。二艾在这里是希望通过教育能使人的心灵“如太虚无一毫渣滓”,拯救当时礼坏乐崩的世风。
二、学问之道
(一)“敬”。
二艾认为“敬”是很重要的教育原则。这里的“敬”就是能自我抑制,思想能得到凝聚,不会被外界环境干扰。艾氏认为“主静只是敬,久之,神凝、理达而作事有力。”一个人达到恬淡寡欲的修养境界就是能专心致志不被外物诱惑,神思凝聚,做什么事就有力量。艾自修对之进行了更近一步的说明,“敬为心帅,能统手足官骸而不疲;敬为心镜,能烛是非邪正而不惑;敬为心闲,能持视听言动而不忘;敬是心距,能处高卑贵贱而不逾;敬为心宰,能审经权常变而不乱;敬为心神,能通豚鱼鬼神而不隔。”敬是心灵的统帅,能统领四肢强健而不疲倦;敬是心灵的镜子,能使人明辨是非而不糊涂;敬是心灵的空间,能保持所见所闻而不忘却;敬是心灵的规矩,能让人虽处尊卑贵贱而不越轨;敬是心灵的主宰,能指导人权衡事态而不慌乱;敬是心灵的感应,能沟通人与灾异鬼神而不阻隔。他强调了“主敬”可以使人专注从而使人能更好的去体验生活。朱熹也提出过“静坐居敬”的教育方法,他说:“盖心下热闹,如何看得道理出?须静方看得出。”接着又说:“敬不是万虑休置之谓,只是随事专一谨畏不放逸尔。非专是闭目静坐,耳无闻,目无见,不接事物,然后为敬。”他的“道理”是“依靠发于内心的自我体会,不是从外界事物中寻找道理。”而二艾认为“道理从体验中得来,愈久愈见趣味。”体验来于人的视、听、言、动,来于现实生活。
(二)宽严适中。
二艾认为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讲究方法,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把握一个松紧度,不至于“太宽恐废德业,太严恐窒聪明。”管教太宽松会荒废了德信和学业,太严格会禁锢学生的思想。做到因材施教,恩威并施,对学生不能采取强迫的态度,而应该循循善诱,培养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劳逸结合,古人认为会丧志,但艾氏认为“玩赏之事,高人藉以舒放其襟怀,俗子藉以耗散其精神。此不可不辨。”适当的娱乐可以放松思想,开阔思维,但如果太过则会使人懒惰,散失进取的志向,浪费宝贵的光阴。
(三)求其放心。
艾自新在希圣录中说到:“轻言妄动,只是放心;不务切近而务玄远,亦是放心。故学问之道,在求放心。”“放心”指的是思想上的放纵,“求放心”就对自己的思想能进行控制。轻举妄动、好高骛远都是思想放纵的表现,所以,教育的方法就是消除轻举妄动、好高骛远对思想意识的控制,因为“心地乃人之根本。根本盛,则枝叶茂。不然,日见其枯槁而已。”人的思想认知的发展是学习的根本和目的。
(四)家教民主。
他们看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艾氏说:“人但真儒良臣,在学校中陪养。予谓亦在家庭中培养。”学校教育固然很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家庭教育。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怎样做人,怎样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在家庭教育中,艾氏认为孝的教育是最重要的,“孝是百行之原,论孝道而友、悌、忠、信俱在其中。”孝是所有行为规范的基础。做到了孝,也就学会了做人、做事的方法。父母能行孝,子女必会以父母为榜样。另外,在家庭教育的方式中,二艾强调父母对儿女的民主。艾氏认为“家长好恶不可偏,随事反己,虚心纳谏,则身正而家其。”作为一家之长,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任何事有客观的判断。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是能时时反省自己的方法,虚心接受子女的意见。这样家庭教育就有一个良好的氛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成长。
三、“耕读并举”
“二艾”对于学习与生活的关系,认为学习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提倡“耕读并举”。 这种观念源于白族民间的传统观念,“古代白族人不仅知道劳动的重要意义,而且也养成了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良好习尚”, 他们热爱劳动,提倡耕读。
艾氏首先就总结性的提出了“理学功夫,只是不言而躬行。”想取得理学上的成就,只是少说而身体力行。因为“道理从体验中得来,愈久愈见趣味。”道理是从体验中得来的,时间越长越能领悟到其中的精髓。接着他们结合历史和生活提出“传家无如耕读,古人带经而锄、挂角而读。士何害其为农哉!”传家最好的是耕读,古人带着经书去种田、牛角挂书苦读,读书是不会影响务农的。所以理论是来于实践生活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可以学习。他们说:“读书要惕励功夫,每在静屋里上紧,不靠师与友;读书要体贴道理,每在接物时考验,不分动与静;读书要拨换心思,每在家务里淘炼,不分净与秽;读书要舒畅襟怀,第在游玩内挹取,不分闲与忙。”读书要有紧迫意识,在安静的环境里自觉地发愤,不光靠师友的帮助;读书要领会道理,在人际交往中反复的检验,不管是活动和安静;读书要善于调节情绪,在居家事务中磨炼,不考虑干净或污浊;读书要心情舒畅,在愉快的时间里求知,不管闲暇或是忙碌。
艾氏的“耕读并举”思想对于我们当下的教育中存在的“只要读好书,什么都不用做的。”的观念多少有一些批判和启发。因此,我们在读好书的同时更应做好人、做好事。 这样的学习才更有乐趣和价值。
总的来说,二艾的教育观可以说是对儒家教育观一个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他们的观点,辨证而名主,这在当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也有很大启发。
参考文献:
关键词:石涛;画论;创新意识;美学思想;独特面貌
中图分类号:J209.9文献标识码:A
石涛《画语录》是系统完整的画学理论,是他一生艺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古代视觉艺术理论的经典。在清人众多的画学著述中,石涛所撰《画语录》有着独特的意义。即便在整个中国传统画学著述宝库中,《石涛画语录》的理论贡献也十分突出。可以看到,全书体例严谨,条理井然,共18章,涉及到山水画创作的各种重要问题,而且也反映了他的绘画美学思想。该书的核心思想是是他在书中首章提出的“一画论”,它体现了作者与客观对象及其创新与法度之间的关系。“一画论”,是石涛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而来,它以道家的宇宙观为出发点,把主体对客体的感知和认识上升到艺术哲学的高度来论述和阐释。石涛大胆地强调:“有法必有化”,“化”就是“我用我法”,变法需“了法”,而学习古法是为了“借古开今”,笔墨之法来自于生活“蒙养”,应“搜尽奇峰打草稿”,达到物我和融为一,“终归于大涤”。石涛认为,塑造艺术形象应该立足于“不似之似”,即主观精神与客观世界在艺术上达到统一,绘画的要旨是“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石涛的绘画理论对后世力图变法求新的画家有重要影响。
石涛在《画语录》中,反对并批判“只知有古而不知有我”,只会“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妙”,提出了“借古以开今”、“笔墨当随时代”和“我自有我在”的重要美学理论。指出:绘画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的“法”,对于这些“法”必须认真地加以继承,没有“法”就没有“化”,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石涛是在继承、学习前人的艺术法则和临摹古人的作品基础上,完成创新的。他在一幅画中题道:“余于山水树石花卉神像虫鱼,无不摹写”。石涛的可资之处在于:“他不以似某家”为旨归,而是“领略其神来风度”,“师其心不而师其迹代”为绘画的目的。在石涛看来,有“法”必有“化”,画家既要学习前人的法度规则,但又绝不能受其所囿,离开古人不敢着一笔,应该学“法”,而变“法”。画家由于“我自用我法”,不为“法”役,“法”为我“化”,所以能达到“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的境界。画家一旦进入这种境界,就纵笔挥洒,拨墨如云,千岩万壑,奔赴腕底,从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进入到一个创作自由的新天地。实践证明,石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研究石涛有一个重要的门径,既要一方面画论研究,另一方面,也要从与作品对照中来分析论证他的理论。这是比较具体的研究方法,如果离开了作品,只是在玄学上来探讨,那对画论来说就失去了它的指导意义。石涛的美学思想,深受儒、佛、道哲学的影响,比如,老子的“朴散则为器”与石涛的“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是有联系和启发的。虽老子的“器”是指“道”,而石涛的“朴散”则是指画的“理法”,但同样说明了理法之可变性。他收佛道经籍之词用于画理,希望人们能更广阔深邃地参悟画理画法。他的画论有许多突破古人之处。他把中国画的传统、修养、意境、变法、笔墨、造形等,都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来思考,这对于中国画论史来说是巨大的贡献。
一、“一画”之根本
“一画”论是石涛美学思想的核心。在石涛看来,“一画”既是宇宙事物法则的起源,“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又是化生万物的宇宙本体,“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还是贯穿于艺术创作中的根本法则,“此一画收尽鸿蒙之外,即亿万笔万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石涛画语录一画)石涛还认为,“一画,可以“无间于外”.成为宇宙的本体,又可以“无息于内”,变化为具体的绘画法则和笔墨技巧。他把自然与艺术、现实与审美、客观和主体统摄于“一画之洪规”。由于他认为“一画是主客观的统一体,所以他强调“尊受”、“师造化”,深入生活,以大自然为师,让自己在大自然中得到美感享受和创作题材。同时,他强调主体的创造性,要求画家自强不息,在“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掘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只有这样,才能将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
石涛的一画与法之间的紧密关系,是理解一画的关键。这个法是他的至法,至法即无法,是法本身。一画作为无法之法,是要使画家解除一切来自于传统、概念、物欲、笔墨技法等束缚,进入到一片创作的自由境界中。所以,一画的核心是要掘发人的创造力,这一创造力是人的自性的显现,而如何使这一创造灵明自在兴现,惟有通过妙悟的认识途径才能达到。石涛的一画说,不是一个关于画法的理论,而是一种侧重于建立自性本体的理论,这一自性本体可以称为创造本体。所以在《画语录》中,尊受、蒙养、生活、资任、sA等石涛提出的新概念,都是围绕着一画而展开的,都是为了突显一画作为创造本体的特点。正因如此,一画可以说是一种体物方式,一种创作原则,一种创作心境,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人生境界。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石涛在画学方面的整体看法。所以他说:“吾道一以贯之。”(《一画章》)
法立于何,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注:参见潘运告编著《清人论画》,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一画章》)
(1)法为何义
从石涛的《画语录》看来,他的立于一画的“法”至少有三层含义。
其一,指法的最根本的根源所在,即开宗明义的所谓“太古无法,太朴不散”(以下所引凡没注明的皆引自《画语录》)的无法状态。“一画”作为一种宇宙观,它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及其庄子的“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的观点是一致的。万事万物表面上虽千变万化,根本上都是一个“道”理。所以观察万事万物,必须超然物上,以“一”贯之,“夫一画含万物之中”。可见,这一见解的哲学背景自然是老庄哲学中道生于无的思想。也正因此,石涛说:“无法生有法”,有法即法。
其二,有法之法即为法的最高存在。那么,无法中是怎样产生出有法来的呢・石涛说:“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朴散者,老子云:“朴散为器。”[注:参见《老子》。]指的是人为的创造必须以对自然、自在的破坏、离析或改变为前提。石涛引申为太朴,借指一种原始的浑沌或虚无状态。“太朴散”,则指天地万物的生成,这种生存使世界摆脱浑沌或虚无状态进入,有一二即体现为区别、规定、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现实存在状态,这种存在(运动)显示出一定的度量、方式、轨迹和规律,这就是石涛所谓“法立”,也就是他所说的“天地者,规矩之运行也”,“乾旋坤转之义”。
所谓“有法”之法与绘画有什么关系呢?石涛说:“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一画章》)石涛直观到事物从浑沌中区别出来首先总要形成一定的外在广延(界限)和表现为一定的运动轨迹,而这和画家的造型手段有相通之处,即都可以抽象为一种线的限定。因此他抽象出“一画”这个概念,认为万物的形成皆始于此。所以,“有法”之法也就是“一画之法”,而“一画之法”也就是绘画的大法、根本之法:“一画收尽鸿蒙之外,即亿万万之笔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一画章》)在石涛看来,绘画的根本法则与天地万物生成运动的规律是同一的,懂得了这个道理,才真正懂得了绘画,这一命脉也是“一画论”的概括:“乾旋坤转之义得矣,画道彰矣,一画了矣。”(《一画章》),并且,由于这一法则并非人为而是自然而然之法,所以石涛又称之为“无法之法”,它与前面所提到的法的浑沌和虚无状态是有质的区别的。
其三,是与笔、技巧等有关的技法之法,也即所谓“众法”之法。它体现在绘画创作的一些既成方式、观念和规矩之中,并要求画家严格遵循。一方面,它体现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以有法贯众法”),故石涛云:“规矩者,方圆之极则也。”以往的画家作画“未尝不以法为”,另一方面,固守成法,以传统为依,对艺术创作的发展和更新又会产生很大的束缚作用――“缚人以法。”这在石涛看来就成了绘画创作的“法障”了。有法而成了法障,也就失去了法的根本意义。因为法是绘画得以“形天地万物”的必要条件,它在本质上与“障”,也就是创作上的束缚,是不相容的。它之所以走向了自身的反面,是因为人们没有“了法”,即没有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法的根本道理,故使法不是内在于绘画创作而合符自然之道,而成了外加于绘画的人为制约。所以,要使绘画及其法回到它本来的意义上,首先就必须“了法”。
(2)“了法”而化
在石涛看来,绘画是人之于手体现宇宙生息的大道,因此它不应该是被动的、拘束的,而应该是自如的、自然而然的。就象规律是在天地运行中体现出来的一样,法也在绘画中产生出来(“法自画生”)。只有这样,法才不会成为障碍(“障自画退”),创作中才能达到“画可从心”的化境。石铸说:“凡事有经必有权,有法必有化。”化的前提是“了法”,在认识上就是扬弃“众法”而明“有法”之理。“古人未立法之前,不知古人法何法・”因于这种思想,石涛认为,绘画虽必须借助于笔墨、技巧,但又必须注意笔墨、技巧的局限。要超脱它以达到“一函之洪规”,“夫一画含万物于中,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如天之造生,地之造成” [注:《石涛画语录》分别自《论画辑要》《画苑秘笈》,又见潘运告编著《清人论画》,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所选均来自《画语录》,以下同。](《尊受章》),“一画人所未有,夫画贵乎思,思其一,则心有所著而快,所以画则精微之入,不可测矣”,[注:参见潘运告编著《清人论画》,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远尘章》)由此,“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于大涤也” [注:同上,第18页。] (《山川章》)。这就落实到石涛关于“化”的理论上来。
在石涛看来,化境包含二层意义。其一,画在法先而非法在画先,这就意味着法是随着画的创作而被创作出来的,所以法“自我立”,一个真正的画家是可以也应该在创作中通过特有的手法、技巧体现出自己的独特面目来的。显然,石涛通过这种理解强调了艺术创作中个性、创造性和真情实感的重要性。他曾说:“以形写画,情在形外,至于情在形外,则无乎非情也。无乎非情也,无乎非法也。” [注:参见《大涤子题画诗跋》,自《论画辑要》。]可见,在石涛眼中,只要有真情实意,“法”也就在其中了。只要写出自己特有之面目,也就体现了绘画的根本之法。他甚至认为:“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 [注:参见潘运告编著《清人论画》,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sA章》)对独创性的强调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其二,“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的物我同一境界。石涛认为:“画之理,笔之法,不过天地之质与饰也。” [注:同上,第17页。](《山川章》)也就是说,画的内容和形式也就是自然的本质和外现。石涛的着眼点在于,他强调绘画传情写意,体现创作者主观精神之面目。那它与前者所强调的绘画内容形式的非主观性怎样统一呢・这就要达到化的第二个境界,即“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 [注:同上,第18页。](《山川章》)我的个性就是山川的精神,我的感受就是山川的意蕴,我的创作就是山川之质饰的凸现,正所谓“我有是一画,能贯山川之形神”。[注:同上,第17页。](《山川章》)不言而喻,这种理解与他既认为绘画之法本乎自然之法,又认为法自我立,“我自用我法”(题画语)是相吻合的。而其哲学背景则无疑要归溯到“天人相合”观念上去。
(3)始于一画,归于一画。
在石涛看来,法自一画始而终归之于一画。所谓自一画始,就是“自一以分万”,天地宇宙的根本之法体现为许许多多具体的绘画创作方法。因此,要在绘画创作中最终掌握众法所由产生的根本之法,就得先过法障这一关,即摆脱各种具体方法的束缚,而要过这一关,则藉要两个条件,即基本功训练和生活积累(这一观点在他的《画语录》里有充分的体现,如“搜尽奇峰打草稿”,“天能授人以法,不能授人以功”等等,然后才能识其法为具(工具)而扬弃之,从而得一画之理而达众理之范围,得绘画之理而达天下之道,“自万以统一”,达到“去其法而得其功,去其受而得其变,”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化境。
“一画”者,是作为画之根本提出来的,就是说任何画,都始于一画。一画是万物造型的基础,故称“众有之本、万物之根”。“行远登高、悉起肤寸,此一画收尽鸿蒙之外,即亿万万笔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 [注:同上,第2页。](《一画章》)而且说运腕是“受之于远,得之最近;识之于近,役之于远。一画者,字画下手之浅近功夫也”。[注:同上,第12页。](《运腕章》)这是从作画的基础来说的,以一画作为基线、形态、力度,所形成美的矩度,也是情态的表现手段。在这里,石涛提到“字画”,也就是书法(字)也始于一画。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总结了这个中国画的特点“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注:同上,第158页。]石涛的形,是一画,而这个形可分为形而上、形而下:一画的起点是形而下,一画的归结是形而上。石涛所强调的是形而上――一画的精神内涵,并不是限于一条基线,所以他提到字画,即是书法和亿万笔墨。
石涛的一画论中,强调了笔墨内涵与一画之间的关系。从唐代起,山水画都强调用笔,都是在线条皴法上下功夫,(包括北宋的金碧山水),很少提到用墨,在石涛以前或同时,郭熙、李成、元四家、清四王的山水,都以线为主,虽曾出现过米家山水点墨“米派”,但它抛弃了线而无骨。石涛的山水是有笔有墨,而且色为墨用,墨为笔使,突破了古人,一鸣惊人。在古代的画论中,大都是局限于对技法的探讨,而石涛的《画语录》,将画之笔墨提高到“夫画者从于心者也”(《一画章》),这与时人玩弄笔墨不是一回事。石涛主张心手相应,故日:“一画明,则障不在目而画可以从心,画从心而障自远矣。”(《了法章》)。
石涛一画论的含意是广义的,并不限于一笔一线一点,从他的作品来看,非常讲究笔墨的“统一”和整体的完美。他一幅画、一种皴法、一种笔致、始于“一画”,从不使用两三种皴法于一幅之中,这种“统一”能产生和谐韵律之美。他的画法因时、因地、因物、因情而变,又严格尊守一画之法,笔墨灵活,但无荒杂感,在完整中“深入其理,曲尽其态”。
作为艺术观的“一画”,它的意义是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一画”是从自然规律里产生的,而绘画法则又是自“一画”变化而来的,画家要掌握“一画”必须深入地观察、认识自然(客体),这样才能法自我立,找到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的法则(主体)。“山川人物之秀错,鸟兽草木之性情,池榭楼台之矩度,未能深入其理,曲尽其志,终未得一画之洪规也。”(这和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提到的“迁想妙得”的精神是相通的。因为“迁想”,就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的变化。)另一方面,只有掌握了“一画”,才能更探入的认识自然,“且山水之大,广土千里,结云万里,罗峰列嶂,以一管窥之,即飞仙恐不能周旋也;以一画测之,即可参天地之化育也。” [注:《石涛画语录》分别自《论画辑要》、《画苑秘笈》,又见潘运告编著《清人论画》,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所选均来自《画语录》,以下同。](《山川章》)作画的法则和自然内在的规律是统一的。石涛说“规矩者,方圆之极则也;天地者,规矩之运行也。世知有规矩,而不知夫乾旋坤转之义,此天地之缚人于法,人之役法于蒙。”(《了法章》)[注:参见潘运告编著《清人论画》,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又说;“得乾坤之理者,山川之质也。得笔墨之法者,山川之饰也。知其饰而非理,其理危矣;知其质而非法,其法微矣。” [注:同上,第17页。](《山川章》)如果把运用笔墨的法则同自然规律孤立起来,看不到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个法则便成了公式化的僵死的法则,虽然掌握了它,实际上却反而受到它的蒙蔽,“所以有是法不能了者,反为法障之也。” [注:同上,第5页。](《了法章》)画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而每一次深化中都伴随着实践的进一步深入,这样,才能找到既符合自然规律,又符合画理的法则,并加以合理、灵活的运用,达到主、客体统一的、笔参造化的“一画”境地。
总之,一画是一切事物的原始,也是一切事物的指归。正如杨成寅在《石涛画学本义》一书中阐释的:“‘一画论’中包含着这些基本含义:其一,‘一画’指宇宙万物的生成、存在、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和法则。其二,‘一画’又指绘画的根本规律和法则。其三,‘一画’有时指中国画的主要表现手段――笔墨。其四,‘一画’还指笔墨的艺术表现及其形式美的规律。”“因此,作为一个绘画美学概念,‘一画’是指绘画的对象、绘画的手段、绘画的内容、绘画的规律、绘画的笔墨技巧以及所有这些方面的统一性。” [注:参见杨成寅《石涛画学本义》。]“一画”论,发前人所未发,将笔墨技法与绘画原理结合起来,从哲学的高度揭示了中国画的美学本质,并阐明了中国画家如何在艺术创作活动中获得自由这样一个根本问题,从而开了中国绘画美学的新生面。
二、变化之我在――“我自有我法”
石涛是一位变法的大家,他的画理,充满着一个“变”字。
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为事物本身的运动是在不断地新旧替变,客观的自然、社会、生活的变化,它也必然影响到人的思想和审美的变化,所以美的变化也是绝对的;不变、相对的稳定性是暂时的。因而一个画家的作品、风格、审美观,也是在不断地变化的。与石涛同时的画家―山人,他早年的作品清秀、柔丽,到晚年变得纯朴、厚重;而石涛几乎每一幅作品都在变,笔墨、构图、情调都有微妙的变化。的山水,由清秀变到浑浊,石涛由清润变得新颖。《变法章》中石涛深刻地阐释了“变”。
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一知其经,即变其权;一知其法,即功于化。
达则变,明则化。
――《石涛画语录・变化章》
石涛说:“夫画,天下变通之大法也”。[注:参见潘运告编著《清人论画》,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作画和审美,都必须随着客观和主观的要求而变,随时代而变,随审美的对象而变,随欣赏水平而变,随政治、文化、生活的发展而变,随风俗习惯而变。由于传统在变,风格在变,方法在变,所以要求内容变、形式变、技巧变,甚至作画的工具变。(历史上由于宣纸的出现,使中国画的笔墨写意也变矣)。此为变法之理。石涛作画的根基深厚,他对传统的法则运用自如,我们仅从《画语录》中就可看到用线(皴法),就有十三种之多。其中巧妙的“没骨皴”,是无皴(线)也即是泼墨之法,也从皴中一变。中国画中的破、擦、点、染,而点往往不为人所重视,石涛为变化,对点写得很详细,在他的笔墨中,是非常奇妙的。如风雪晴雨点,含苞藻丝缨络连牵点,空空洞洞干燥没味点,有墨无墨飞白如烟点,如焦似漆退遏透明点,以及没天没地当头劈面点,有千岩万壑明净无一点。他将“明净无一点”也列为点之法。这些技法与点法,不只是一个技巧问题,而是深入到画的意境之中。这些法则中,许多是古人传统技法,有的也是他实践中的独创。如论“山川”之法,对山川形势、气象、明晦、吞吐、节奏、阴阳、聚散、联属,蹲跳、行藏及对林木、海涛的论述,都是从传统与生活体验和创作实践中来。他的笔墨技巧来之于诗写情,又以关荆、黄倪之法落墨,重视传统,故曰“借古以开今”。但他却说:“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注:同上,第7页。]必须“具古以化”。绝不能“师古不化”,即“得其画而不化,自缚也”。“从案臼中死绝心眼,自是仙子临风,肤骨逼现灵气”。如何变?在石涛看来来自于几个方面:其一,既重视传统,又反对因袭;其二,既重视生活,又要把艺术从生活中脱胎;既强调技巧,又告诫“蒙养”是技巧之源;既强调意境内在的美,又重视形式外在的作用;既要求经之衡,又强调权之变,说“凡事有经必有权,有法必有化”;既强调观察,深人物理,又要求感受深悟,曲尽其态;要求认识具象之本,又要使画至墨至笔;笔到腕,腕至心,进人更高阶段。他说:
某家皴点,可以立脚,非似某家山水,不能传久;某家清澹,可以立品,非似某家工巧,只足娱人。
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纵有时触着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为某家也。天然授之也,我于古何师而不.化之有?
――《石涛画语录・变化》
古人未立法之先,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既立法之后,便不容今人出古法。千百年来遂使人不能一出头地也。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冤哉!
――《大涤子题画诗跋》
石涛对只为“某家役”而不能自拔的师古主义进行了尖锐而深刻的批判,说:“画有南北宗,书有二王法,张融有言:‘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今问南北宗,我宗耶?宗我耶?”[注:参见潘运告编著《清人论画》,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录自《大涤子题画诗跋》]这说明,只有活学古人,为我所用,才会有所变革,有所创新。他认为,师古人,不在于只师其迹,而更在于师其心,“我法”、“变法”来自于更高的创造性变革。只有这样,变法才会有,我法才会在。在石涛看来,“美是可变的”,并随时代而变。这种思想不仅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思想,而且为创新找到了理论依据。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变则堪久,通则不乏”。即是变而新、变而久、变而不贫乏。石涛的实践证明,他的作品没有重复的现象,笔墨、意境、构思、章法变幻神奇,生气勃勃,充满着诗意激情,甚至有一种扑朔迷离,不是世俗可得的人生哲理。禅道并没有使他陷人空虚、阴郁、厌世之情,而是胸怀雄阔,“此道见地透脱,直须放笔直扫。千岩万壑,纵目一览,望望若惊电奔云,屯屯自起”。看到石涛的画,使人感到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笔一墨亲切感人,气吞云海,元气淋漓,力撼山岳。郑板桥这样评价石涛道:“石涛画法,千变万化,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帖,比之山人殆有过之无不及。”
变法,是石涛实践的动力,“变法”也是石涛画论中重要的核心概念。变的依据、变的方法、变的目标,他在画论中都有详细地论述。“我之为我,自有我在”,法的真谛含于独创性之中,那泥古而不化显然就是知有法而不知其所以有法了。所以说:“夫画,天下变通之大法也。”创作并无亘古不变的规定之规,拘于成法而不知变通,失去的就不光是自我,而且也失去了绘画的根本。知有法,亦知变法,才能真正得法。石涛在题画文字里曾云:“昨说定法,今日说不定法,吾以此悟解脱法门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强调“至人无法”,“无法而法,乃为至法。”这种“至法”也就是“随笔一落,随愈一发,自成天蒙。自脱于天地牢笼之手归于自然矣。”(《石涛题画》)与自然之道达到了同一。这也就是法的最高境界。石涛对法的这一理解也可以使我们想到庄子对技与道关系的理解。庄子强调技“合乎道”的自为状态,而石涛对创作方法的根本理解与庄子的思想显然是相通的。
三、先受而后识
石涛不像以往古人那样都局限在技法上,他着重在感受上,这一点他是针对当时师古派而言,将全部精力放在摹古“先识后受”,不是对生活的感受而后进行理性的认识,石涛对此流弊进行了批判,为此写出了“尊受”之章。“尊受”,为尊重感受之意,石涛认为,了解各种事物,必须先由外界客观的感觉和印象开始,然后依据感受,加以判断和推理,这就是“识”。先受后识,而识反过来使受之更深,受与识是相互作用的,这就是受与识的辩证法,是以“藉其识而发其所受,知其受而发其所识”。
石涛唐诗诗意图
石涛的“受而识”说,是视觉艺术的“摄情活脱”的关纽,他用这种方法不仅反对因袭保守的时弊,也是他创作的重要方法。他的实践证明,九上黄山,足迹踏遍了半个中国,“受而识”是他从实践中来的体验,而且反映在他卓越的丰硕的艺术之中。故宫博物院所藏《石涛山水画册》,以王维、李白、张说等人诗篇为题材的山水,如“静夜思”的月色朦胧人倚楼的情景。“西岭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江上烟波浩渺,点点帆影向东流的意境。“巴陵一望洞庭秋”古城楼和一望无边的洞庭秋水,以及“绿树垂荫”稀疏密茂的山庄。这些诗情画意,并不完全是诗中来,
而是生活的感受与诗的吻合。那些景色都是得之洞庭、湘水、黄山、江南的亲身感受。特别是他的运河画册,感受甚深,水陆交错,暮霭晨曦,风晴雨露,隐现奇变,精彩妙极。
我受之也,山即海也,海即山也,山海而知我受也,皆在一笔一墨之风流也”――《海涛章》お
四、自然是吾师
清代石涛著的《画语录》被当今世界绘画理论界公认为是一部有很大美学价值的画论。石涛在其中把自己的审美观较完整地进行了论述。在《画语录》中他始终强调“外师造化”的创作精神,指声“无间于内,无息于外”的主张,即认为画家认识各种事物,必先由外界得出许多感觉和印象,然后再经过艺术家的修养熔化,进而升华为美术作品。石涛的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张b的“外师造化”,王履的“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华山图序》),都道出了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而石涛对于自然的态度是有观而“默识”,化成自身的一部分。“天地浑溶一气,再分风雨四时,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这就是说,自然有一种生机勃勃的“元气”,画是元气运化形成,认为“盘礴睥睨,乃是翰墨家生平所养之气”,[注:参见潘运告编著《清人论画》,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录自《大涤子题画诗跋》。]就可以“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先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之纸上”。[注:同上,第43页。录自《大涤子题画诗跋》。]石涛很推崇倪云林的山水,说“倪高士始浪沙溪否,随转随注,出平自然,而一股空灵清润之气,冷冷逼人”。石涛对自己的山水画在题跋中坦然地说:“皆是我笔头灵气”。笔墨sA,是石涛对事物的观察体会入微。石涛的作品,构图千变万化,每一幅画,既令人感到新颖、奇峭,但在情景之深又似乎使欣赏者感到熟悉、亲切、似曾相识、令人难忘。如他画的《云到江南》,满幅云海升腾,其露山石、松林,屋舍之处虽小,但可见其幽深,可感其险峻,可知其灵动,别开生面,构图甚奇,气势磅礴,使人静观不止,思之无穷。“百劫尘根都洗尽,好登峰顶细吟诗”。(’石涛诗句)自然,在石涛笔下已人格化。他对山水体察人微,非一般人能领略得到的。《资任章》中,他对山就有这样的论述:
山之体积固定,显其地位。山之呈献灵妙,显其神奇。山之变幻无穷,显其变化。山之生养众物,显其仁德。山之纵横高低,显其动荡。山之潜伏深藏,显其静止。山之拱揖有情,显其礼节。山之纡徐逛通,显其缓和。山之环聚包围,显其谨慎。山之虚空灵巧,显其明智。山之纯粹秀美,显其文雅。山之峻厉峭拔,显其险要。山之冲霄逼汉、显其崇高。山之浑厚广阔,显其洪大。山之浅近卑下,显其小巧。
山有是任,水岂无任也?夫水之广深,如德之无所不包。水之卑下循礼,义之甘于退让。水之潮汐不息,道之动静有节。水之决行激跃,勇之跃武扬威。水之潆徊平一,法之一律平等。水之盈远通达,察之洞明事理。水之沁泓鲜洁,善之水清玉润。水之折旋朝东,士之百折不挠。
可见石涛对事物之观察与激情是何等的慎密入理,在这样的一种美学思想指导下,移于纸绢,脱于笔墨,怎么不生机勃勃、气象万千呢?
石涛还提出了“搜尽奇峰打草稿”的主张。他除强调“笔墨当随时代”外,还进一步说:“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人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而目;古人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扬我之须眉,终逼似某家,亦食某家之残羹耳,于我何哉?”石涛用这种具有人本主义色彩的观点,以要求个性解放为出发点,强调了主观自我对创作的作用,也就是师造化更在于师心。正是“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石涛的“一画”论,阐述了绘画法则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认识自然、观察自然的必要性。
笔墨技法与自然的关系在石涛那里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皴法产生于自然,自然又不断地丰富着皴法。“山川万物之具体,有反有正,有偏有侧,有聚有散,有近有远,有内有外,有虚有实,有断有连,有层有次,有剥落,有丰致,有飘缈。”观察山石,前后、左右的形体;外表的土和石的质感;四时、朝夕、阴晴的趣味;此地山石和彼地山石的结构等等都是不同的,就是同一地质结构的山石,由于各种原因和影响,其山石的皴法也有不同的变化。石涛认为应根据“雨雪风清四时”、“反正阴阳”的不同来决定用何种皴法来表现。他说:“笔之于皴也,开生面也。山之为形万状,则其开面非一端。世人知其皴,却失生面,纵使皴也于乎何有……如山川自具皴,则有峰名各异,体奇面生,具状不等,故皴法自别。”各种皴法如披麻皴、斧劈皴、卷云皴等等包括石涛本人在《诗画册》中使用的荷叶皴,都是画家根据大自然不同的山石结构特征而创造出来的。这就是石涛所说的“皴自峰生。”
五、笔墨蒙养与传统
中国画的“笔墨”两千年来,多少画家,多少论著,已将“笔墨”从表向里认识到它深刻的哲理,“笔墨”已是中国画形转意的核心,中国画的特征,特性。没有“笔墨”就不能称其为中国画,那就真的“等于零”。石涛画论尤重笔墨与蒙养的关系。这一见解独特而有高度,对今日中国画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笔墨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说品格、情性、学识、乃画家之根本。石涛将笔墨修养提到一定高度,的“蒙养”之谈,即所谓“太朴不散”不知其有蒙,独有特点。他认为,不了解事物的道理,对笔墨是无法发挥的,因而强调“未曾受墨,先思其蒙”,然后才“复审其养”。蒙养之道,也就是一个画家所必须具备的“修养”。
写画一道,须知有蒙养,蒙者因大古无法,养者因太朴不散,不散所养者无法而蒙也。未曾受墨分,思其莞二,既而操笔,复审其养,思其蒙而审其养,自能开蒙而全在,自能尽变而无法,自归于蒙养之道矣。
――《石涛画语录・一画章》
在此,可以看出,石涛非常强调修养。他认为,笔墨之能事,对万物之理解,要创造出优美的作品,全在于修养。进而他认为,与修养有关的,则是艺术技巧与生活。因此,他概括地说:“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山川万物之荐灵于人,因人操此蒙养生活之故。”他把笔墨与生活体验,与技巧、修养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他画学的整体。
石涛的修养是全面的,诗、书、画、印、论,都非常之精深,他将中国山水画,推向了第一个高峰,他在艺术上的贡献,对山水画的发展,在中国画坛上,他与是一个不可磨灭的里程碑。笔墨可以依样画葫芦,可以作怪诞离奇的墨戏,没有修养,就不能画出振撼人心杰作。笔墨的表面是平淡无奇的,但它却能表现一个人的情操、品格,都是从笔墨的生熟、滑涩、方圆、轻重、厚薄、苍润、骨肉、老嫩、刚柔、清浑、巧拙、朴华、茂简、道媚、雄劲、娇憨、浮薄、甜俗、飘渺、利落、嵘峨、奇峭、险峻、荒率、苍莽等的表现出来。通过笔墨技巧将各种感觉、观念和富于心理和生命的体验,使笔墨人格化,反映了千姿百态的人生世界,画如其人,笔墨如其人。在石涛之前,董其昌提出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修养之法,而怎样启蒙、发蒙画得书卷气,是一大难题,石涛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提出“蒙养”之法,这是前人所无的。这里所指的笔墨,不是外形技巧,而是通过外形技巧所深含内涵,是中国画美的体现的概括。
一画论是个完整的概念,为了体现这个完整一画,他又具体提醒对象之美与造型笔墨,甚至谈到运腕之法。为了“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说“腕不虚则画非是,画非是则腕不灵”。一画要能“动之以旋,淘之以转,居之以旷”,并做到“出如截,人如揭。能圆能方,能直能曲,能上能下,左右均齐,凸凹突兀,断截横斜”(《运腕章》),此种腕上笔端的功夫,要达到“如水之就下,火之炎上”,如此生动而有力量,笔墨境界到矣。
通过笔墨蒙养关系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石涛极重视传统,重视笔墨精神,而且在他的作品中显现出“传统”是非常到家的。他所谓的“反传统”,反对的是保守、一成不变、僵死的程式,而并非笔墨本身。后有研究者认为,石涛的“无法而法”,“反传统”,其意是无笔墨可言,是值得商榷的。石涛的《画语录》,处处都联系到笔墨论证精深渊博。
六、意境
谢赫的《六法》中有“气韵生动”之说,石涛《画语录》中则有“sA章”,其美学思想有相似之处,“气韵”对六法来说,是一个中国画内在的总的核心,含意比较宽广。而“sA”似乎要具体一些,其含意也是在“生动”上,何绍基非常推崇,说“sA一章,尤为简括妙蕴(《石涛记游图》)。sA即是天地之元气,”《易经》系辞谓“天地sA万物化醇”。是元气蕴酿而成,笔墨要体现山川、林木、云雾、花草之生意,也就是灵气,要求笔墨与天地元气相合,浑然一体。收笔墨相会之理,解sA分显之法,就可以打破雕凿、板腐、沉泥,牵连、脱节、枯索之弊。自一画至万画,万物归于一,从最简单到最复杂,又从复杂到单纯,化一而成sA,为上乘禅矣。
按王夫之的哲理sA是气,在画中则是生气,或日生画意,是启蒙中来,教育所得,也就是蒙养之功。这样看来,sA也就是使画达到最高的境界。因此sA之气,它不仅在立意构思上,也涉及到笔墨因素。石涛要求“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要山之灵,水之动、林之生,人之逸,得笔墨之合,解sA之气。“皆智得之”。石涛认为意境是笔墨、修养、智慧的结晶。
过去对于章法,经营位置,都把它看作一种外表的形式结构,而石涛高超之处,则把构图归之于境界,“境界章”击中了画之要害,揭开了构图学的本质,说明构图是事物内在的联系,情思的组合,立意的内涵,赋于笔墨的形式美。这是三百年来石涛在美学上的一大贡献。石涛在《境界章》中,把构图推到了一个高峰,这确是古人所没有的。这一见解惊人。唐时张彦远,他认识到构图是画之“总要”,那已经是了不起的见识,但还没有石涛见识高远深透。构图在西方,一直只认为是一种表象的形式,而石涛却深刻地感受到的它是“意境”的一个关纽口,他突破了形式概念,而透视了画的内核。构图,国画中常称章法、布局,石涛称“分疆”,《说文》中称“界,竟也”,段玉裁注“‘竟’俗本作‘境’,今正。乐曲尽为竟引申为边竟之称。‘界’言之介也,介者画也,象田之四界。”“于疆于理”正其竟(境)界,修其分理,可见“境界”即通“分疆”。石涛之“分疆三叠两段”之法,置于“境界章”其意就更为深刻了。境与界之分是“小学”反字形义的渊源。而石涛则是从“六法”经营位置,到张彦远之“画之总要”,石涛上升到“意境”说。这是中国画美学的一个重大发展。
石涛强调的意境,也含有典型意义,要求从生活出发,而又不可限入生活的圈套。所以他画黄山两处合一,默识华山,这种浪漫的手法,完全是从意境―典型出发,超越生活的真实性,打破自然主义,从而获得更高的艺术境界。意境在石涛的创作中,是笔在意先的,构思、笔墨、布局都是服从于意境,例如他将黄山之弦鸣泉与石虎相隔几里之两处画在一起,浪漫地构成一种诗的境界。题曰:“何年来石虎,卧听弦鸣泉”。中国名山,各有特色,如泰山重、黄山变、衡山雄,华山险,石涛没有到过华山,却画了《华山图》,其动人之处,就是意境。他非常讲究形式美,他的笔墨,章法不落俗套,平中出奇、惊险含蓄,别开生面。在关键之处,有惊人之举,扣人心弦。
七、不似之似似之
石涛的画境是“不似之似似也”。齐白石也主张:“作画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黄宾虹则更进一步,以为“惟绝似又绝不似物象者,此乃真画。”这显是对石涛“不似似之”理论的进一步发挥。而这些见解与禅宗的“不粘不脱,不即不离”相通。清代渐江的《卧龙松图》有一段题跋,谈到画中之松和黄山卧龙松不相似,但妙处就在“不似”,“天下事以离得合者所限!”“以离得合”,也就是艺术形象须和客观事物形象保持一定距离,才能符合艺术的真实,这也是意象造型所要求的。
“名山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幻神奇借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大涤子题画诗跋》)。另一诗云:“天地浑一气,再分风雨四时;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大涤子题画诗跋》)这里,石涛所说‘似”的含义包括,画家同时得到被描绘事物本身的外表和被描绘事物的本质(神)。那种只注意事物的表面现象,忽视事物本质的纯自然主义的描绘,所能得到的只是事物的外壳而已。把这个当做“似”,只能是“欲似所以愈离,’(恽寿平)。所以它决不是石涛“不似之似似之”里的“似”。“山之纵横也以动”、“潮汐不息也以道。”自然界的山峦,波涛,烟云,雨雪充满着起伏、翻滚等内在的矛盾运动,不只是一个僵死的外壳。“似”即客观事物内在与外在的统一。张彦远的“形似须全其骨气”、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讲的正是“似”。“不似”,是指不属于被描绘对象本身所有的,而是描绘者本人感情的物化,山水画中的山、水等‘‘象征”、“寓意”、“人格化”等等表现手段,就是将画家自己的神,附加到对象身上去。宋人陈去非云:“意足不求颜色似“即是说“独得象外”。倪云林画竹以“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他不管画得象芦,还是象麻。在肖像画中,“扬州八怪”的金农,采用类似漫画的夸张手法,以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也达到了“不似”的效果。强调“似”与“不似”在画面中的统一,是石涛对中国绘画理论的一大贡献。石涛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画家如果只注重“似”,必然会忽视个性的表现,达不到“陶泳乎我”,“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的目的,最后,失去“我之面目”。相反,画家如果舍弃客观事物的可视性,一味地追求“不似”,就有走上玩弄笔墨的形式主义道路危险。石涛的“不似似之’,“不似之似似之”是在用现实主义的态度,来辩证地解决这一问题。由于画家所描写的是现实中的典型事物,它必然具备这一事物的特征,所以“似”,同时,画家经过“缘物寄情”,达到“使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所以这里的“不似之似,实际上“更似”。固然,画家不能完全舍弃客观事物的可视性,只追求“不似”。那么,为了“似之”,画家在多大程度上允许“不似”的存在呢?另外,有时候,“似,能否正是“不似”呢?具体讲,画家想要抒发、表达的、有时候能不能恰好和客观事物的形与神相吻合?虽然石涛没有做具体的说明,实际上他已给出了大的标准(前提),即“神遇而迹化”,只要画家能达到“神遇而迹化”,多大的“不似”都可以存在。只要画家能达到“神遇而迹化”,画面就有存在这种情况的可能,即有的时候,客观的“似”正是主观的“不似”。“不似之似似之”,画家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山川之神写形完美的统一,这是中国山水画的优秀传统。
石涛“不似之似”的理论也是发人未发的。虽然谢赫在“六法”中提出“应物象形”,指出画家描绘的物象必须符合客观亭物原有的状貌;而且“不似之似”这一绘画原则也早被古代画家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但是却没有人从理论上去概括艺术形象与客观物象之关系。石涛第一次从理论上回答了这个问题,当然算是一个重要建树。他在一首题画诗写道:“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幻神奇惜懂间,不似之似当下拜”。绘画应该以天地造化为师,不能离开客观现实,“不似”;但是,画家又不能摹拟客观现实,在绘画中,必须掺透、溶铸自己的思想情感,因此,又不能“太似”,否则“画必似之山必怪”。真正好的艺术作品应该在“似与不似”之间。石涛的“不似之似的理论,实际上是对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关系的正确解决。
周小川说,本周内不加息。周小川说,从紧并不一定影响股价房价。周小川说,货币政策调整是渐进的过程。周小川说……
周小川只要一说话,马上就会迅速地被传播,被引用。资本市场尤其是股市也很快会有反应。也难怪,谁让他是央行的行长呢。你可能会说,中国的资本市场还很不完善,股市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政策市,投资者当然要屏气凝神倾听来自上层的声音喽。这没错,但又不全面。――关于周小川的风格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香港媒体援引一位权威人士的话说,货币政策与行长的个人风格有密切关系。当然行长的更替不会引致内地货币和金融政策发生太大的变化,这些政策仍将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但在此基础上,一定要考虑到行长个人的特点,方能对未来中国货币金融政策的发展形成一个准确的基本判断。
周小川被公认为是一位学者型官员,他1975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1985年在清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修经济系统工程专业。先后在国家体改委、外经贸部、中国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建设银行、证监会等重要部门任要职,2302年底接替戴相龙出任央行行长。
提到周小川,许多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在国际会议上所表现出的娴熟的外语能力以及对国际金融趋势的精确理解,以此来证明他与众不同的学术背景。――他的学术成绩在学界是被充分肯定的,他之前撰写的《走向开放型经济》一书获1994年度安子介国际贸易奖,还曾两度荣获中国经济学界最高荣誉奖孙冶方奖。
如果人们注意到,周小川在8。年代是中国最活跃的青年理论家之一――他曾参与由吴敬琏主持的《中国经济改革的整体设计》等课题,就会发现,周小川并不仅仅只是一个金融专家,而且还是一个持续追踪中国各种问题的思想型学者。在多年实务部门的工作中,他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方案,譬如,任证监会主席期间,他缩减了证监会本身的行政干预,而强化监管职能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任央行行长以来力推人民币汇制改革,等等。“市场化”是周小川一切改革的总纲领。许多人都知道周小川的那句口头禅,“市场可以解决的问题交给市场解决。”
在国际上,周小川被高度美誉为“人民币先生”。2037年周小川相继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持续长期融资委员会成员、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成员、国际清算银行董事,这清楚地反映了中国在世界金融体系中日渐增强的影响力,也足见周小川个人非凡的才情得到国际金融领域的公认。前不久,英国《银行家》杂志还授予他2005年度“最佳亚洲央行行长”奖项。
周小川语录
“适度从紧”当然比“稳健”紧一些,而“从紧的货币政策”比“适度从紧”也更稳一些。
央行并不希望货币政策的出台正好迎合了市场上一些短期投机活动。从总体来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成熟,货币政策应该更透明、更可预期,与社会公众及业界有更好的沟通,这是一个大趋势。
央行的职责,就是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防止和抵御通货膨胀。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手中人民币的购买力不贬值。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货币政策是在和全球化发展速度赛跑,这一点需要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