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亲子游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打中爸爸
玩法:爸爸坐在地上或床上,孩子可以将自己的手比划成小手枪,从不同的地方对着爸爸瞄准。孩子嘴里喊一声:“叭……”爸爸假装被子弹击中,应声倒下,然后坐起来接着当靶子。
孩子的收获:“拿”手枪的感觉超好,像一样,还能过一把射击的瘾。
爸爸的收获:倒下的时候可以闭上眼睛休息一下,如果感觉很累,还可以延长装死的时间。
比赛投篮
玩法:准备一个小筐,放在合适的位置,再团一些纸球,或者将袜子卷起来,甚至可以找一些筷子、小勺之类的小物件充当投置物,和孩子一起往筐里投,看看谁投得准呢?
孩子的收获:原来投不同的东西时,要用的力气是很不一样的,为什么?
爸爸的收获:看到孩子开始动脑子了,欣喜之余对自己说:“别着急,让孩子先自己琢磨”。
枕头大战
玩法:爸爸拿一个枕头顶在头上或肚子上,孩子拿一个枕头向爸爸冲过来,看看能不能将爸爸冲倒。如果冲不倒,孩子还会发出第二次、第三次进攻。感觉差不多的时候,爸爸就让孩子冲倒一次吧,给孩子一种成就感。
孩子的收获:看来我的本事真是越来越大了。
爸爸的收获:孩子开心了,虽然自己累一点,心情却很不错。
沙发蹦床
玩法:孩子站在沙发上,和爸爸面对面。爸爸两只手分别扶住孩子的腋下,高高地举上去再轻轻落下,然后教孩子腿向下弯曲,蹬直,爸爸帮着跳起来。借助沙发的反弹力量,可以节省一些力气。玩几次之后,爸爸和孩子都累了,就一块儿倒在沙发上休息一下。
孩子的收获:感觉真的像跳蹦床似的,好刺激啊!
爸爸的收获:锻炼了胳膊的力量,不过玩多了,胳膊有点酸疼。
像考拉一样
玩法:孩子坐在爸爸的脚背上,双手紧紧抱住爸爸的一条腿,爸爸就这样带着孩子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累的话,换一条腿接着玩。如果孩子玩起来没完没了,爸爸可以提个要求,从哪里走到哪里,游戏就结束了。
孩子的收获:爸爸的腿好结实、好健壮呀,抱着这样的大腿感觉真安全!
爸爸的收获:整天坐在办公室里不怎么走动,正好利用这个机会锻炼一下。只是太消耗体力了,坚持的时间也不会很长。
会变的影子
玩法:吃完晚饭,把屋里的大灯关上,打开台灯。爸爸和孩子一起把手放在台灯和墙壁之间,前后移动,看看影子是怎样变化的?还可以用手变出各种影子来呢,比如像小狗的嘴一张一合,像小鸟的翅膀在扇动等等。
玩游戏,是宝宝的权利和工作。
宝宝在游戏中学习各种知识和生活经验。
宝宝在游戏中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婴幼儿期是人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如果爸爸妈妈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和宝宝一起玩游戏,不但能使亲子关系更加亲密,还能使宝宝身心各方面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亲子游戏――是宝宝心理健康成长的需要。
亲子游戏――是宝宝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
亲子游戏――是宝宝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需要。
如何和宝宝玩亲子游戏
要让宝宝喜欢亲子游戏,更好地发挥亲子游戏的作用,爸爸妈妈首先应该创设良好的亲子游戏环境。一个自由自在、充满有趣事物的游戏环境,可使宝宝满足而专注地在其中玩耍。家中任何一样随手可得的物品都可以是宝宝现成的玩具。
游戏环境包括游戏内容、游戏时间、游戏材料、游戏空间等。
首先了解宝宝的年龄特点
亲子游戏的内容要适合宝宝的年龄和兴趣,要从宝宝的生活中挖掘、发现游戏。父母要根据宝宝的年龄特点,寻找或者设计一些生动有趣,便于在家庭中玩的亲子游戏。
2岁左右的宝宝具有这样的特点:
――大肌肉的控制和应用能力发展迅速,逐渐能控制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正处在语言发展的敏感期;
――好奇,喜欢“自己动手”。
游戏内容,随意又轻松
针对2岁前后宝宝的这些特点,父母可以设计许多有趣的游戏,如:
能促进宝宝大肌肉运动的游戏,做亲子操、走楼梯、钻“山洞”等;
能促进宝宝小肌肉发展的游戏,“弹”钢琴、拣豆豆等。
忙不是借口,父母心态是关键
不少年轻父母说,上班忙,压力大,没有时间跟宝宝玩。其实,跟宝宝玩游戏无需占用大块的时间,饭后、睡前的零星时间都可以进行。关键要看爸爸妈妈是否有这份心思,是否有这份跟宝宝一起玩的心情。
宝宝最喜欢的就是跟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玩游戏。
推荐:宝宝特别喜欢的、随时随地都能玩的亲子游戏
1.爸爸来做滑滑梯
爸爸坐在椅子上把双腿伸直,宝宝靠在爸爸的胸前,顺着爸爸的腿向下滑,如果宝宝愿意,可以反复玩多次。
2.爸爸是个大山洞
爸爸双手撑地,身体弓作“山洞”,“山洞”的大小、位置可以随时变换,宝宝可以躲在里面,也可以钻进钻出。如果是爸爸妈妈的“双人山洞”,那宝宝钻起来就更带劲了。爸爸也可以坐着或躺着,变成一座“山”,逗宝宝来翻过爸爸这座山。
游戏材料,随手可得
游戏材料不是越贵越好,而在于其是否安全,是否符合宝宝游戏的需要。现成的玩具当然不错,其实,家里的废旧物品、家用杂物和自制玩具宝宝更喜欢,因为它们更能给宝宝提供想象的空间。譬如:
豆子――是宝宝平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把各种豆子装进家中空的饮料瓶中,盖上瓶盖,并把瓶口封起来(安全起见),让宝宝观察不同的瓶子,谈论一下里面装的是哪种豆;和他一起摇晃瓶子,听听发出的声音,感受声音的区别。你们的讨论还能丰富宝宝的词汇。
废纸箱――用废旧的纸箱为宝宝做一个投篮箱。在纸箱的不同地方挖几个不同大小的洞,再画一些动物头像。投篮的球可以用报纸捏成团,做成大小各异的纸球(让宝宝自己做)。宝宝投篮时,可以根据洞的大小选择相应的球来投篮。这要比你去玩具店买一个篮球架和皮球更吸引宝宝。
同样的纸箱还可以变换出很多玩具。把纸箱平放,上面遮块花布就成了一个“隧道”,宝宝就可以兴致勃勃地钻和爬了(锻炼了大肌肉,促进了大脑的发育)。
游戏空间,一个角落就可以
住房宽敞的家庭可为宝宝提供专门的游戏室,住房不够宽敞的可安排一个角落,作为宝宝独立的游戏区。譬如:
“自然区”――只需为宝宝养上一盆花,种上一颗蚕豆,就一样能让宝宝观察和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生长有周期,宝宝一旦发现了它们的变化,不仅能乐在其中,还能了解植物生长的简单知识。
在卧室或客厅为宝宝腾一个角落,用废旧材料为宝宝布置一个游戏环境,宝宝照样玩得乐呵呵。譬如:
用旧的大纸箱为宝宝构建一座房子,挖一个门,开几扇窗,装上屋顶;将宝宝捡来的树叶装扮在屋顶上,房内让宝宝自主放置游戏需要的物品,墙壁更可让宝宝自己动手来布置……这样的房子一定让宝宝乐不思蜀。
成为游戏高手的3个秘诀
1.你的参与让游戏更有趣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对不同的游戏有着不同的兴趣与热情。小年龄的宝宝会故意让手中的物品掉落在地面,让它发出响声,然后期待大人把物品捡起来,再掉下去,一而再,再而三,乐此不疲。一些大人看起来毫无意义的游戏却会引起宝宝的强烈兴趣。
父母参与宝宝的游戏,可强化游戏的兴趣点,诱导宝宝的兴趣,从而发展他们的智力和想象力。
2.让宝宝做游戏的“老板”
对宝宝来说,任何事情都是游戏,宝宝“游戏人生”的做法可能会让父母十分困惑,有的父母会急吼吼地去批评、干涉,人为地限制宝宝的游戏,或者为了“学到知识”而强迫宝宝玩他不喜欢的游戏。
跟宝宝游戏时――
你不要包办代替,不要指手划脚,更不要袖手旁观。
做宝宝的玩伴,以宝宝的眼光欣赏你们的游戏。
充分调动宝宝的积极性,发挥他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他在游戏中通过模仿与创造积极参与,学会以正确的方式处理事情。
宝宝在游戏中遭遇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你要及时介入,加以引导。
3.让亲子游戏生活化、互动化
将游戏和宝宝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把游戏要素渗入宝宝的日常活动中,使宝宝在寻常的活动中获得游戏的体验,使生活游戏化。
例一:
清晨,宝宝睁开惺松的睡眼,和他一起“帮助衣服上的扣子找家”,锻炼他的精细动作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例二:
家家都有门,门是很自然的、随手可得的游戏道具。
语言游戏――“请进来”。爸爸妈妈敲门,说:“我想进来。”宝宝开门,说:“请进来。”
开门――关门的动作,可以让宝宝听着大人的语言指令来操作,在游戏中理解“开”与“关”的意义;引导宝宝观察和探究“门把手为什么会转”的秘密,找找还有什么也会转。
可以让宝宝尝试用钥匙开门锁,了解钥匙与锁的关系等。
例三:
床单和大毛巾,家家户户都有,宝宝又都喜欢玩钻和爬的游戏,那就用床单来建造一座“山洞”。将床单铺在两个高椅子上就可以了,简单又实用。你可与宝宝一起躲在“山洞”里(床单下)看外面,和宝宝一起感受床单里外的不同,告诉他“里面暗,外面亮”,丰富宝宝的词汇;红、绿床单的变化又可以让宝宝对颜色的认知得到巩固。
假如宝宝不喜欢山洞了,别着急,大毛巾可以变成一个很好玩的“宇宙飞船”。让宝宝躺在大毛巾中间,父母拉住大毛巾的4个角,做前后左右摇摆的动作,这样可以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游戏对于宝宝来说,是一种欢快愉悦、自由自在的活动;
游戏是一种能够发展宝宝内在生命力的活动;
游戏是父母亲近宝宝、了解宝宝的桥梁。
关键词:幼儿园;家庭教育;亲子游戏包;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6;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4-0065-01
一、背景分析及及其意义
背景分析:班级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大部分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固定的玩伴,很难实践社会交往的一些基本方法;班上家长多以双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平时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较大,因此陪伴孩子的时间相对很少,孩子在家中的活动主要以玩具、电视、电脑为主;家长整体素质不高,偏重于孩子知识技能的训练。针对这一现象,幼儿园提出了在家庭中推广“家庭亲子游戏包”。本文分析整理家长与孩子进行游戏时存在的问题,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如何通过“家庭亲子游戏包”开展亲子游戏,意在促进亲子游戏包在家庭中的实施与推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二、“家庭亲子游戏包”的概念
家庭亲子游戏包是立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视角,由教师设计的一种教玩具,是以幼儿为主体、家长为主导、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具有自主式、体验式、亲子式的活动媒介,具备整合性、便捷性,不受空间限制的优势。
三、研究目标及内容
研究目标:通过对大班幼儿家庭亲子游戏包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整理家长在与孩子进行游戏时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的建议;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如何通过家庭游戏包开展游戏,促进亲子游戏包的实施与推广。研究内容:以游戏包为切入口了解大班家园合作的现状和家庭教育的需求、大班家庭“亲子游戏包”的开发与使用情况、家长对亲子游戏包的指导策略的现状调查、分析大班幼儿在玩“家庭亲子游戏包”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适宜的家庭指导策略。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整体构建大班“家庭亲子游戏包”课程框架。立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视角,尝试创设“A+B”式的项目架构体系,将“家庭亲子游戏包”项目分为幼儿园和家庭两个部分,形成相互统一又互为补充的关系。其中幼儿园部分按照幼儿年龄特点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各自包含八类区域游戏活动内容。家庭部分分为“家园对话”“我的发现”“我的设计”三大板块。创设活动平台有效架构大班“家庭亲子游戏包”家园通道,当幼儿有游戏的愿望时,可以借助“家庭亲子游戏包”的推广进行更多有益的尝试。一方面充分利用“家庭亲子游戏包”便捷、不受空间限制的优势,让幼儿园的游戏能有效地延伸到家庭中。另一方面,幼儿园立足“家庭亲子游戏包”这个媒介,积极创设形式更多元的“游戏节”活动,如家庭游戏集市、家庭游戏微视频展示、“游戏包”漂流活动等,让游戏成为维系幼儿与家长之间爱的纽带。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游戏与大班幼儿发展以及在家庭教育中渗透游戏活动的相关研究,以此作为研究的基本依据,使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关注家长、幼儿在本研究中的需求、想法,适时调整研究方案与策略。观察法:运用拍摄活动录像等形式观察并总结运用到家庭中的亲子游戏包有哪些特点。首先从活动情感、动作技能、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四方面对孩子观察。活动情感这一块又细化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参与活动的态度、父母间的合作能力等;动作技能细分为动作是否正确、身体的灵活性等;思维能力分为灵感、想象、思考;语言表达则落点在语言标准化、朗诵连贯性、表达流畅性三个方面。选取五个家庭进行观察,一个月观察两次,每次根据观察情况在相应的栏目中记录,一次观察结束后再进行具体评析。实验法:选取典型的家长亲手制作的游戏包作品在幼儿园进行展示和推广,最终形成一批体现课题研究特色、具有参考价值的作品案例。
五、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价值
从幼儿看,“家庭亲子游戏包”可以丰富大班亲子游戏的内容,锻炼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有助于增强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从家长看,指导家长借助“家庭亲子游戏包”这个媒介与幼儿进行亲子游戏,能培养亲子的感情。从幼儿园发展看,随着近年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增多,家长整体素质较以往有所下降,这些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幼儿园游戏理念的贯彻。通过此项目的研究可以构建具有自主式、体验式、亲子式的“家庭亲子游戏包”活动模式来提高家长对幼儿游戏的认识和指导水平,在家园合作中为幼儿营造更完整、更优质的游戏环境。
六、具体研究步骤
第一个月:收集开展大班“家庭亲子游戏包”家庭指导策略的资料。第二个月:动员家长协助活动。第三个月:“你玩,我玩,大家玩”――大班“游戏包”漂流活动。第四个月:大班家庭游戏集市。第五个月:班级“游戏包”活动材料收集整理(包括班级及家庭两部分)。第六个月:设计大班“家庭游戏包”指导说明书及调查表。第七个月:“我是小小创意家”――大班家庭游戏包设计大比拼。第八个月:家庭游戏微视频展示。第九个月:完成本课题研究报告以及有关的专题论文等,鉴定实验成果,完成收尾工作。
参考文献:
爬高山
家长(主要指爸爸,下文同)躺在床或沙发上,双腿伸直竖起斜靠在墙上。孩子先坐在家长的腹部,然后站起,顺着家长的双腿往上爬,直到爬不上去为止,接着,再顺着腿部滑下来。此游戏有助于强化前庭刺激,促进全身肌肉的伸展。
滑滑梯
家长挺直身体斜靠在墙上,孩子站在家长的面前,由家长将其抱起至胸前,让孩子顺着家长的身体往下滑。此游戏可刺激前庭器官,促进身体保护能力及伸展行为的发展。
过小桥
家长坐在沙发上,双腿伸直平放在茶几上。要求孩子从茶几上顺着双腿爬到沙发上。大一点儿的孩子可站在家长的双腿上,抬头挺胸,双手伸平保持平衡,双替向前,走到沙发上。此游戏有助于本体感觉的建立及平衡能力的加强。
摇摇床
把浴巾平放在床上,让孩子坐在浴巾上,双手抓紧浴巾的两侧。父母双手抓住浴巾的两头儿,拎起浴巾,将孩子提起。父母相互配合左右晃动浴巾,让孩子自己保持平衡。此游戏可调节前庭功能,发展平衡能力。注意,应选择结实的浴巾进行练习。
小鸟飞
让孩子俯卧,家长手臂前伸,掌心向上,托起孩子。孩子的双臂上下抖动,做小鸟翅膀扇动状。家长托着孩子,快速向前移动,让孩子感受到飞翔的刺激。此游戏可强烈刺激前庭体系,使头颈部肌肉同时收缩,促进身体保护能力及伸展行为的发展。
坐飞船
家长双臂经孩子腋下于胸前交叉,抱起孩子,原地旋转3~4圈(让孩子感受到旋转的刺激,旋转圈数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增减),然后将其放下,要求其向前走。此游戏可促进前庭感觉的发展,提高平衡能力。
荡秋千
家长弯腰,手臂伸直,双手交叉。孩子坐在家长的手上,双手抓住家长的手臂,以保持平衡。家长晃动手臂,使孩子摇晃。此游戏可促进身体协调能力及前庭感觉输入的统合。
乌龟跑步
家长弯腰,四肢伸直,做爬行状。孩子钻进家长的身体下方,也做爬行状。好似一大一小两只乌龟叠在一起。维持此姿势,家长与孩子开始跑步。此游戏可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激发平衡反应,并促进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觉发展。同时,由于爬行姿势会给孩子带来有别于以往的视觉刺激,因此,还可使整体感觉统合运作功能得到积极发展。
钻山洞
家长弯腰,手臂伸直,双手撑地,身体成弓形,孩子匍匐通过。此游戏可使孩子的身体与地面产生接触刺激,并调节前庭感觉。
跷跷板
家长坐在沙发或凳子上,跷起二郎腿。孩子坐在跷起的小腿上,家长使劲颠动小腿,让孩子上下、左右抖动,要求孩子自己保持平衡。此游戏适合两岁以下的孩子,可调节前庭感觉,发展平衡能力。
大吊车
家长手臂伸直,双手抓住孩子背部的衣服(或扎在孩子身上的布带等),将孩子“吊”起,并轻微晃动,要求孩子将指定的东西用手抓起来。此游戏可强化前庭感觉,有利于全身肌肉的伸展,并促进身体运动的协调性。注意,游戏时应确保孩子的衣服或所扎布带等的牢固度。
袋鼠跳
关键词:父亲参与;亲子游戏;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277-02
著名的幼教专家陈帼眉教授认为,家长对小孩子的教育,第一就是培养他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就是跟孩子做亲子游戏。亲子游戏是家庭内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子感情为基础,以婴幼儿与家长互动游戏为核心内容,全方位开发孩子的运动、语言、认知、情感、创造、社会交往等多种能力,帮助孩子初步完成“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而进行的一种活动。[1]开展亲子游戏,是家长与孩子的需要,也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父亲角色理论也认为:父亲在儿童成长中最基本的角色是作为一个玩伴,父亲的主要抚养行为是与儿童游戏。[2]但在传统的研究中,探讨父母在亲子游戏过程中角色和作用时,通常是将父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或者主要探讨母亲),但现实是父亲拥有着区别与母亲的性别角色和社会角色,男性的性别特征及其与儿童交往中显示的独特风格,使父亲理所当然地成为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人物。
一、父亲参与亲子游戏的意义
(一)有利于儿童认知的发展
父亲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源泉。父亲的性格、能力等独特特点,特别是父亲与儿童在交往上的独特性,促进了儿童认知的发展。研究也证明:父亲与儿童游戏的作用不能被母亲行为所代替。[3]父亲陪孩子玩耍时往往比母亲更具新意,他们喜欢和孩子玩些嬉戏性游戏,如挠痒痒、追和跑、藏和躲或是带有一定冒险性、异想天开的游戏,他会让让孩子坐在自己的肩头,做飞机状奔跑,这些游戏以触觉和肢体运动为中心,会给孩子以更新奇的感受。从父亲那儿,孩子能够学到更丰富、广阔的知识,也能更广泛的认识自然和社会,并通过操作、探索、花样变换多样的玩法,使孩子逐步培养起动手操作能力,探索精神,并发展了孩子旺盛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从而促进了儿童的认知发展。
(二)有利于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父亲参与亲子游戏有助于亲子之间安全依恋的形成,安全依恋与游戏中获得的快乐体验,往往会使孩子更活泼、勇敢、更有创新意识;使孩子更自尊、自信,责任感强,也更易与人接近,与人合作,从而促进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父亲往往是男孩的模仿对象,父亲表现出的自尊自信、坚毅执着、勇敢正直、诚实无畏等品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男孩子。而对女孩来说,与父亲接触,会使她们情绪更稳定,并能在柔顺的性格中增加自信、果断、开明、坚强等优良品质。[4]可见,父亲对孩子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是孩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源泉。
(三)有利于儿童社会交往技能的提高
父亲比母亲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去进行社交活动。父亲成为孩子重要的游戏伙伴,能够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丰富了孩子的社交内容。父亲能够影响孩子的交往态度,使他在交往中更加积极、主动、自信、活跃。另一方面,父亲在与孩子的交往游戏中,较多采用平行、平等的形式。父亲给予较多的鼓励,给孩子更多的操纵和掌握交往过程的机会,促进了孩子交往技能的提高。在与父亲的亲子游戏中儿童也能学到一些行为准则,而且懂得更多的交往技巧,对以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父亲参与亲子游戏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存在偏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父亲们也开始意识到与孩子交往的重要性,但是交往频率最高的活动往往还是教孩子学数学、音乐、识字等,偏重幼儿智力的发展,忽视了游戏的作用,认为游戏与教育孩子没什么联系,开展游戏是幼儿园的事,认识不到通过游戏可以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或者密切亲子关系。
即使父亲与孩子游戏,与过去那种追求无拘无束的游戏相比,现在的这种游戏受到了更多“规定”的制约,承载了父亲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给予过多的期望。孩子的游戏加入了更多的人为因素,父亲呈现给孩子的游戏似乎总有一定的目的性,如益智、益脑,父亲与孩子的游戏活动开始与智力开发的手段划上等号。父亲在与孩子游戏时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孩子本身需要什么,游戏能够给孩子带来什么,游戏对孩子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则考虑的较少。
(二)游戏意识淡泊
在一项关于亲子园游戏的调查中发现,在亲子园的游戏中90%甚至100%全是由母亲、祖辈和保姆参与,问卷调查发现产生这一现象的客观原因是父亲忙于养家糊口,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工作上,无暇照顾孩子。主观原因是父亲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认为看孩子是女人的事。[5]在新浪网的亲子教育论坛上发起过一项题为“你在家都陪孩子做些什么?”的讨论。有一个从事IT行业的父亲这样写道:“大多数的情况,我没有时间陪伴儿子,虽然同居一室,但是儿子很少有见到我睁眼的时候。”更别说有充足的时间陪孩子游戏了。由此可见,目前多数父亲的游戏意识淡薄,一直忙于工作,认识不到与孩子游戏的重要性,觉得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就是在爱孩子、关心孩子了,所以不能主动地抽时间陪孩子游戏。
(三))游戏经验匮缺
有些父亲愿意与孩子游戏,但是由于对孩子的心理需要了解不够,不知道孩子在游戏时的某些特殊需求,不懂得孩子游戏的特点,只好凭自己的意愿来陪孩子玩。游戏的材料主要以购买现成的居多,自制的玩具较少,有些玩具由于玩的时间太久或者没有新颖性,在与孩子游戏时,提不起孩子的兴趣;父亲与孩子经常玩的是些戏嬉戏性游戏,内容单一,同一种游戏玩的次数多了,便会使幼儿产生厌烦情绪而不愿再玩;有的游戏角色需要父亲投入一点,但父亲碍于做家长的面子而不能深入的投入进去,父亲扮演的角色不够形象逼真,致使孩子的游戏热情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不愿与父亲做游戏。
三、父亲参与亲子游戏的策略
(一)更新教育观念,在亲子游戏中渗透教育
父亲参与孩子的游戏可以促进孩子认知、社会交往技能、个性品质等的发展,作为父亲要更新以往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孩子数学、识字、画画、音乐就是最重要的,偏重智力发展,忽视了游戏的作用,父亲应该认识到积极参与孩子的游戏的重要性,父亲可以在游戏中有目的的把知识技能及孩子品质行为习惯的教育渗透其中,而不是一味的把自己觉得有用的知识硬塞给孩子。
(二)增强游戏意识,创设亲子游戏的环境
爸爸这个称呼在孩子心里是什么?是漂亮的房子、汽车或高档的玩具,还是情感和对孩子的理解?如果父亲能仔细地聆听孩子的心声,你一定会听到:爸爸,工作与我您更喜欢哪一个?我喜欢您像我一样能在地上爬、玩水、玩泥,甚至把衣服弄得脏脏的,然后开心地抱在一起大笑。其实在孩子的心中他希望自己的父亲能是一个自己喜欢的玩伴,能与自己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而不是把自己放在一边置之不理。由此,作为父亲应该更新观念,充分地认识到父亲的爱并不单单体现在提供物质需求上,还体现在精神和情感上的关怀和体贴,意识到游戏的重要性,抽出时间积极参与孩子的游戏并且积极地为孩子创设游戏的环境。
父亲在家庭中为孩子创设游戏的环境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在家庭房屋的布置上父亲应给孩子留有一席之地,为孩子创设一个相对独立的居室,这个小居室或小角落的布局应充分考虑儿童游戏的特点。
(三)了解儿童游戏的特点,积极参与亲子游戏
从人的心理发展来看,幼儿期的主导心理活动是游戏。父亲要参与孩子的游戏首先要了解孩子游戏的特点,进而激发孩子与父亲游戏的乐趣。父亲可以经常地与孩子玩些创造性游戏(如角色扮演的游戏、搭积木等),这些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型人格,并开发智力。同时利用男性一般在体力和运动技能方面优于女性的特点,多带孩子到户外玩些运动量较大的体育游戏,如玩球、骑车、游泳等,经常的变换游戏玩法,提起孩子游戏的兴趣。通常有父亲的陪伴与指导,孩子往往玩得更积极、更投入,也更感到安全;在与孩子游戏中,利用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严感,帮助孩子建立游戏规则,尤其是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与行为习惯,为孩子以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进行亲子游戏时,父亲要尊重孩子的需要和兴趣,让孩子玩自己喜欢玩的游戏。要把孩子视为游戏的主人,让孩子充分发挥其独立能力。在游戏中扮演好角色,提高孩子游戏的热情。父亲也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年龄特点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玩具,选择玩具时要考虑到其教育意义与艺术性,并注意安全,物美价廉;也可以可给孩子提供一些不用的废旧物品,如空饮料罐、空盒子、碎布、零碎毛线等,启发孩子动手动脑,自己制作各种玩具,并用自制的各种玩具与孩子一起游戏,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与父亲一起游戏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刘利民.倡导亲子游戏的意义与策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
[2]赵娜.父亲角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Tamis―LeMonda CS.Conceptualizing fathers’roles:Playmates and More[J].Human development,2004,47(4):22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