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土建类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建设
一、目前高职土建类专业的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当前我国的教育工作正处于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高等职业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社会需求大,招生、就业形势喜人。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调整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的专业建设方面也存在的许多的问题和不足:
(1)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忽略了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宗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尤其是很多高职院校过分强调学校的规模和人数以及发展和扩张,忽略了专业特色的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人才规格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并且偏重理论教学和知识传授,忽视实训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缺乏能力培养的措施、手段和方法。
(2)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不合理,即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中或是过多依赖于理论教学,以理论为主导,忽视了学生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把高职教育办成了本、专科教育的缩小版,或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只重视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不重视学生岗位素质、职业素养的培养,把高职教育办成了中职教育的放大版,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由于过度扩张、软硬件条件不足等原因,后一种情况越来越趋于严重,甚至出现了淡化专业理论、专业素质培养,过分依赖企业,过度进行实习、操作等校外教学,一味强调技能培养的现象。
(3)实践课或是依附于理论课,或者完全与理论课教学脱离,即在课程设计和实施时,实践课或是依附于理论课,或者完全与理论课教学脱离,形成两张皮现象,没有从根本上确定理论课和实践课、知识和能力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4)由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软、硬件条件的不足,使得工学结合和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过多的借助和依靠企业,没有发挥学院在人才培养和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主导作用。
二、对高职土建类专业专业建设的几点认识
(1)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建设的根本任务。高职教育应该根据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开设专业,通过市场调研和就业岗位调查对各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进行分类,对岗位素质要求进行分析,确定学生所需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既要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人”所必需的人文素养和基本素质,又要围绕学生将来所从事的专业工作,作为“工程人”所必须的基本职业素质和基本工作能力,同时要围绕“岗位”、“职业”以及职业资格要求,突出职业能力的指向性、针对性。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要深刻领会职业教育的内涵,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并准确进行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指向和围绕学生职业能力这个中心,技术路线、课程构架、课程组合、教学目标应清晰直接。同时应体现高职教育重基础、重能力、重素质的特点,对专业培养目标与方案、教学计划、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进行研究、计划、实施、总结和提炼,不断优化和整合课程体系,使各门课程服务并围绕职业能力、围绕学生的岗位和素质要求,尤其着重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妥善处理职业性与学科性、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高职土建类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都是相同的,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人才的培养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2)推进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专业建设的具体实现。对于学生而言,知识和能力主要来源于课程学习和不断地模仿、练习、实践,因此课程改革应该紧密围绕学生的职业和能力需要,以职业能力需求为统领确定课程,以理论课、实训课、单(专)项能力培养课程、综合能力培养课程构成课程体系,以单(专)项能力训练、综合职业能力训练、仿真模拟训练和顶岗实习来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有机融合,以课程改革为推手,推动专业建设的不断深入。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紧密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思考和解决这门课的基本知识点、拓展知识点、实现拓展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课程应实现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能力的获取途径、学习成果的考核和评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3-0105-02[ZW(N]
[基金项目]本文受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教研教改项目(CN1305)的资助。
[作者简介]丁美青(1978―),女,湖南怀化人,博士,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讲师。
高等院校的土建类专业是培养土建工程师的摇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理工高校土建类专业的根本任务。[1]近年来,我校城南学院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一直贯彻“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学以致用”的方针,以“全面发展,突出专长,强化实践,着重应用”为总体目标,改革实施“5+1+2”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2]“测量学”等相关测绘课程是土建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我校城南学院的测量教学现状已不能适应市场和科技发展的要求,因此,实施教学改革,提高城南学院土建类专业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树立让学生学会而不是教师“教会”的教学理念很有必要。[3]
一、目前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测量实践教学内容简单化,与工程实践结合不紧密
土建类专业测量实习内容过于简单,教学内容还是传统测量仪器经纬仪和水准仪的基本操作,实习场地也基本是在校内开展,与道路、桥梁和港口等行业联系不密切,与实际工程严重脱节,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很难适应。教学改革应该针对道土、桥土、建筑、水利水电等不同专业设置专门的实习场地和内容。[4]
(二)先进测量设备数量不足,计算机化程度低
现代测量使用现代测量仪器和方法,如全站仪、GPS、GIS、DM等,将多种测量工作集于一身,借助电子平板和数字测量软件实现一体化测量、自动绘图功能。先进测量设备在土建工程领域中应用广泛,但是很多本科院校非测绘专业的测量设备更新滞后于生产单位,很多先进的测量设备未应用于实践教学中。他们在教学中还使用传统经纬仪加小平板测图、聚酯薄膜绘图,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步入工作岗位后融入工作的速度。[5]
(三)实习以校园模拟实习为主,与土建工程实践脱节
道土、桥土和水利等土建类专业的实验实习内容基本相同,都是经纬仪加小平板测图,不能突出不同土建类专业的特点,与学生未来就业岗位接触到的实际工程结合不够紧密,造成学生学用脱节。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处理实际生产问题等综合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培养。
二、土建类专业测量实践教学内容
第一,安排土建类不同专业测量实验实习内容,加强学生独立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路桥、港口施工放样是土建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土建类专业测量实践教学的重要部分。[5]因此,教学改革需要编写新的测量实验实习教材,根据不同就业岗位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测量实践测设内容,指导学生用自己测绘的图纸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放样,让学生充分掌握测量工作在各个工程进展阶段的应用。
第二,推行数字化测图及施工放样,加强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很多学校土建类专业测量实践还是沿用原有的经纬仪采集数据进行聚酯薄膜绘图,使用全站仪在手绘图上进行简单放样,这些实习内容与土建类专业实践工程严重脱节。测量实践教学应该教授全站仪数字化控制测量,道路、桥梁施工放样,水下地形图测绘以及变形监测等内容。数字化控制测量及施工放样既使学生掌握了最先进的测图技术计算,又能确保学生以后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第三,加强校企合作,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测量实践教学绝对不能与工程实践相脱节,应该实行“走出去”的教学路线,多选择企业生产实习基地,如中建、中铁及其他路桥相关企业、测绘院等施工单位,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选择稳定、合适的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工程实践经验,为土建类专业在校学生提供锻炼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的实践平台。
第四,测量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改革。考核学生实践活动的效果是测量实践教学的重点内容,建立新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迫在眉睫。目前的实习成绩考核基本上是按每组的实习成果来评定,每组每人都要上交实习报告和日记,但是每个组成员的实习报告内容基本相同,每人的日记也是大同小异,这样的考核没有综合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因此,我们提出百分制实习考核方案,考核内容包括图纸、仪器操作、数据处理、小组评议及个人心得体会五项,每项赋予不同的权重,然后根据各项得分汇总最终成绩。
摘要:毕业设计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常规性教学工作,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文从毕业设计的选题、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以及学校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对交通土建类专业的毕业设计工作做了一些探究,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交通土建 毕业设计 高职教育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高等职业专科教育事业长足发展,高职高专学生也越来越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高职高专的教学质量,学生的职业素质等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校和就业单位的重视[1]。
毕业设计的过程是对学生整个专业综合素质的训练过程。通过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2]。因此,如何适应高职教学的特性和高职高专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做好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教学,值得深入探讨与思考。
本文将结合笔者的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指导经历,探讨交通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的内容设置和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一、交通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题目的选题
高职高专交通土建类专业主要涉及到道路桥梁技术专业和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内容,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就业岗位的要求并结合毕业生个人的就业方向规划来进行设置,才能既满足就业的需要又兼顾学生的职业规划。这是毕业设计题目设置应遵循的总原则。
同时,毕业设计题目的选题还要具备以下特点:
(一)毕业设计题目的多样性及其与岗位的贴合性
人才培养方案和就业岗位的要求是同步的。交通土建类专业主要培养具备道路、桥梁、隧道等的施工、测量、试验检测、监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胜任施工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潜在的就业岗位有:质检员、施工员、材料员、资料员、试验检测员、造价员、测量员等。这些岗位的工作内容都不相同,各有偏重。这决定了我们的毕业设计的选题既要符合这些岗位的要求,能够培养学生从事这些岗位工作的能力,又决定了我们的题目要具有多样性,可以供将来从事不同岗位的毕业生进行选择。
(二)毕业设计题目的规格
毕业设计题目的规格,主要是指我们的毕业设计题目的定位。按照目前的国内高校土木类毕业设计的大概情况:交通土建类高职高专类毕业设计应以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等为主。避免设计类和研究类的毕业题目。
二、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根据笔者的毕业设计指导经验,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不重视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通常是在第六学期进行,而这个时间段也正好是学生找工作的时期。因此,很多学生把更多的尽力放在找工作上面,而对毕业设计不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指导老师应该和毕业生约定定期指导时间,要求学生按时完成每阶段的工作。
2. 毕业设计题目的变更
很多学生在进入实习岗位之后,发现所从事的工作与毕业设计内容关系不大,要求变更毕业设计题目。还有部分学生实习之后,改变了就业方向,比如有些学生进入行政岗位等。
针对这种情况,指导老师可以允许学生变更题目。但是,应该要求学生迅速选定新的毕业设计题目,并且拟定新的毕业设计计划。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多征求单位指导老师的意见,以使毕业设计内容更加贴合岗位工作。
毕业设计论文都有一定的格式版式要求,但是尽管学校出台了《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等文件,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格式仍是千奇百怪。毕业论文格式普遍不符合要求,很多学生都表示不会编辑文档,需要老师来进行编辑。
熟练使用Word、Excel、PPT等办公软件和AutoCAD等专业软件是交通土建类高职高专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这些软件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都是要用到的。而这些属于我们基础教学的工作,应该提升学生编辑文档方面的能力。
三、学校在毕业设计中的作用
1.建立完善的毕业设计制度,加强监管
毕业设计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学生、指导老师、学校三方。学校作为主管方,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制定完善的毕业设计制度是学校参与毕业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毕业设计周期长,设计过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尤其是学生在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时,状况更多。此时,指导老师和学生需要有完善的制度,才能在发生状况时有章可依。
2. 对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进行培训
指导老师在毕业设计中肩负着选题和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作用,可以说指导老师的经验水平直接关系着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而很多指导老师都在指导毕业设计这方面经验尚欠或是更本没有经验,这就需要学校组织相应的研讨会对指导老师进行培训。只有这样,指导老师才能把握毕业设计的深浅,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
3.指导教学系、教研室定期检查
毕业设计周期长,为了毕业设计工作的按期完成,学校有必要按照进度计划对毕业设计工作组织定期的检查。检查宜组织教学系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检查环节可分三个阶段。
初期检查从论文内容、工作量、论文难度及与工作岗位的贴合度等方面论证毕业设计选题的可行性。
中期检查对毕业设计的进度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进度滞后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加快进度。并协助指导老师对一些不重视毕业设计的学生加强督导。
末期检查:在学生毕业设计完成后,对学生毕业设计的答辩情况、评分情况进行检查,保证论文的质量。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论文,要求进行整改,并重新答辩。
四、结语
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是一种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教学环节。通过近年来对毕业设计工作中所做的一些探索,从其结果上来看,通过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准备、组织、管理等工作,确实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也使毕业设计指导质量有所提高。总之,如何更好地提高高职高专毕业设计质量,尚有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土建类专业;理实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2-0074-03
随着不断革新的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和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渐成为体现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1]。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德、法、英等西方发达国家都把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战略目标,以不断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巩固国际竞争中可持续的优势地位[2]。
对土建类专业的高职学生,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管理一线工作岗位的,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扎实的基本专业技术理论、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必不可少的。理实一体化以学生为主体,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是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和身心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符合高职教育的规律和特点。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指导下,国内各高职院校都在不断探索一套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对生源质量整体不断下降的问题[2]。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特定岗位的职业能力,最根本的办法是加强实践教学,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在专业课教学中实行专业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1 土建类高职教育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在各国教育体系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和环节,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摇篮。我国的职业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其发展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和现实问题。由于区域差异,各地经济水平不一,教育发展不均匀,导致大多数高职院校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陷入困境。一定程度的高职教育机构被动发展,缺乏应有的吸引力。我国教育体系的高校扩张规模已确定,生源数量逐年下降,很多院校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生源问题。同时也注定全国范围内,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整体不断下降的趋势[2]。通过对高职类院校土建专业的专业课教学的调研和土建行业企业调研,发现当前土建类专业课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生源质量现状 生源质量对教学的形式与专业课程设置模式有着巨大的影响。图1为统计到的近年来全国高考参加与录取人数趋势图,从中可以看出,参加高考的学生数量已经达到高峰,在2008年的1050万达到峰值后,有陆续递减趋势,近三年内稳定在930万左右。高考录取比例不断提高,2008年以来,平均每年以十万人左右的速度递增,截至2014年,录取比例达到75%(图2),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规模更是已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就陕西省2014年高考录取而言,高职专科分数线:文科高职专科为273分,理科高职专科为256分。相应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考成绩在200~400分,可见生源科学文化素质水平整体不高。
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 对高职教育来说,全国各地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办学资金不足、教学环境落后、师资质量不高且短缺、教学设备差以及课程体系不适应当前教学需要等。在适应生源变化过程中,从本科专业传承下来的高职土建专业课程体系早已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当前的高职土建类专业课程设置上,许多院校还是受传统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和定位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表现为对高职学生能力培养定位不准。理论课内容及难度定位过难,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单一,师资能力培养缺乏,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一般。
就业单位对毕业生需求状况 党的十以来,伴随城镇化建设,各地区域经济得到稳步发展,给建筑业带来利好前景。就西安西咸新区,已将46个项目列入开工计划,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片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等领域。就全国范围来说,从进一步推行新型城镇化和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方面来看,建筑行业前景巨大。无论是大量公路、铁路、市政基础设施,还是学校、医院的修建,无论是生态环境建设,还是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都离不开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随着行业发展趋于稳定,对高素质、动手能力强、会思维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2 课程体系分析
在职业教育中突出对学生进行以下能力培养:收集和选择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在规划和决策中运用这些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合作能力、创业能力、适应能力等[3-4]。在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会、深入企业仔细调研和往届毕业生反馈意见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分析。
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准确定位 学科式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之间脱节,不适合现代高职教育。传统教育中,实践教学主要是为了印证理论,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实际应用能力,或者是职业技能训练等。一般院校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开实施,导致学生面对如课程设计、综合训练等任务时,感到手足无措,觉得理论课学的知识不能有效转换为实际动手能力,效果不好。耗时耗力却教学效果一般,特别是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施工组织与管理等课程,这是传统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课程改革与建设面临的问题 对于课程改革与建设面临的问题,一方面传统理论转入行动导向课程后,理论知识的标准及深浅程度不好掌握;另一方面,理论教学与训练职业技能的比重有争议,导致在专业能力培养上考虑得多,但实际实施的方法和过程有欠缺,效果不佳。再次,依现有条件,要每次课都理论和实践结合,模拟工作场景比较难,教学资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再就是,实训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实训条件、教学条件需要改善,针对性开展大班与小班的教学活动。在此,许多院校对课程改革建设比较迷茫,也没有确切的方式与方法。
3 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
通过对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可以明确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是要培养学生“基本素质能力、岗位基本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及岗位拓展能力”的能力体系。要脚踏实地,改变思路,扬长避短地建立“新的学科式+行动导向”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中,怎么划分培养学生的教学内容,怎么去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内容结合起来,怎么去减轻学生理论课学习任务负担的同时,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学习,以建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体系。由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行业(企业)需求、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形成“‘学做工’循环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按照“调研岗位群分析岗位能力分析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选取”的工作步骤构建课程体系[5]。
人才培养模式在土建专业已经很成熟的“2+1”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如图3所示)基础上,建立新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包括第1~2学期,在学校内进行入门基本理论的学习,以实践中的理论教学和岗位体验实习为主;
第二阶段包括第3~4学期,主要进行专业基本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训练)培养;
第三阶段包括第5~6学期,主要在企业实践中在专业技能(工学结合的方式训练关键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 (即顶岗实习训练关键能力)方面进行培养。
校内的专业教学阶段课程需要采用教、学、做合一的形式,专业教学主要采用工学结合、各种教学手段并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模拟实训等教学模式;校外的综合实践采用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经过校外的综合实践顶岗实习,在初步具有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的基础上,学生置身于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境中,结合实际工作任务,完成职业教育的全过程,最终全面形成职业行动能力[6]。
教学组织 一体化教学组织,就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有机组合和统筹安排,使教学内容编排更合理,从而减少重复内容,并缩短教学时间,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良性结合。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入实训室观看相关模型和资料,以任务驱动的形式促使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总结出答案,教师进行讲解,并细化基础理论知识。接下来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或完成课程相关内容,确定表达方案、绘制图纸,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接着进行相互评价,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实践结果进行分析,重点找出有共性的缺陷进行系统演示,采用边演示边讲解的教学方法,排除学生理解的误区。最后是巩固所学内容,让学生对第一次实践的结果进行纠正,达到全面掌握的目的。
整个理实一体化教学进程中,时刻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更多地帮助、引导参与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建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4 结论
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进行,融为一体。一方面,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实训教师的理论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教师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打破教师和学生的界限,教师就在学生中间,就在学生身边。这种方式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边积极总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M].北京:2014.
[3]吴学敏.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理念与策略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3).
[4]郭健.创建校企深度合作平台实现高职教育“四个合作”[J].中国成人教育,2012(5).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应用型本科, 土建类专业.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on civil speciality
Wang Yan
(Schoo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69,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celopment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ts proportion is gradually growing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field. The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ity is specialty with great practice, aimed at the feature of talents training characteristic in application colleges, commbined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the specialized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class, it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o improve effect of teaching, motivate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to explore how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teaching better combination,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deepen the teaching reform to provide reference.
Keywords:Multimedia technology, Application colleges, Civil speciality.
多媒体技术就是指能够同时抓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技术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电影电视、录像、计算机、卫星通讯系统等现代教学媒体。目前的大学生大都掌握基本信息技术,在数字化环境中成长,喜欢数字化技术,超过90%的大学生是网民(电脑-手机-IPAD),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其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针对这样一群受众,如果大学课堂离开了多媒体,那么必然难以得到学生的接受和支持,将各类多媒体技术融入大学课堂势在必行。
1、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环节中的应用现状
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既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成为了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大学课堂上应用的最多的就是使用PowerPoint代替传统的板书,但是,由于没有进行系统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学习,往往出现原有课本中的内容被堆砌和罗列在多媒体课件当中,仅仅实现了纸质教学内容的电子化,而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丝毫没有变化。这样的做法不但没有发挥出多媒体技术同教学过程相结合的技术优势,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降低了教学水平[1]。
土建类专业的实践性很强,随着多媒体技术发展,教学实践当中,很多教师甚至将试验课程内容用多媒体可视化方式展示出来,取代了实验室的实际动手操作过程,这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极大抑制[2]。
鉴于此,学校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多媒体教学观念,真正发挥其优势,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创造优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进而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2、多媒体技术与土建类专业教学的结合
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延伸到课堂内外,从课堂考勤、项目设置、作业批改到教学互动,每个环节都可以加入多媒体技术。任何一项多媒体技术的充分应用都需要学校和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求教师保持对教学、对学生的热情;同时,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接纳新的技术,而不能总是停留在书本、纸质教案的基础上。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的所思所想,才可能将课堂内外的教学环节做得有声有色。
土建类专业的原理课往往很枯燥,大学课堂普遍存在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大量逃课或者在课堂上利用手机畅游网络世界的现象,如果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入幻灯片、FLAS、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对原理进行讲解,教学效果将得到大大的改善。结合建筑工程学院的实际教学情况,土建类专业教学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
1)由于采用多媒体授课,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迅速增大,学生难以消化,对于原理类课程应注重采用多媒体技术突出重点、难点,结合板书让学生有充分消化和吸收知识的时间。
2)施工类课程多采用施工照片解析施工工艺,采用施工录像和动画等,模拟或重现施工现场的的过程,让学生感受施工现场的真实状态。如讲到脚手架搭设时,用课件投影展示各种杆件、扣件连接配合的各种动画或视频,配以相关的声音解说,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习积极性[3]。
3)加强网络课程的建设。土建类专业的课程学习往往对于课程的前后衔接要求较高,通过网络课程平台的建设,学生可以对前修课程有较好的掌握,且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如在结构力学课程,可以随时链接相应的材料力学和理论力学知识进行复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结构力学中遇到的问题。
4)注重新软件和新方法的应用。教学环节不仅局限于课件、画面和视频,注重将新的技术引入课堂,如Team Thinker、Moodle、Inspiration、Mindmanager等。这类软件一般具有操作简单,功能完善的特点,对于提高课件的制作质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有较大的帮助。
3、对多媒体教学工作的建议
实践表明,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爱学爱看,反映积极,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并且记忆深刻,能比较灵活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从而提高了学生空间想象力、思维能力及理解能力[4]。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在教学中更多的采用多媒体技术将成为以后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不断实践,笔者建议今后高校的多媒体教学工作(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普遍情况而言)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加强教学管理环节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减少纸质申请、跑行政管理部门递材料等环节,而将时间用于更好地改善教学效果;
2、从学校、学院的层面,加强教师的多媒体技术培训,提高多媒体制作技术,并建立定期的交流机制;
3、教学改革和研究课题应给予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方面的内容更多的关注;
4、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并建立良好的课程教学平台。
4、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在土建类课程的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已经势在必行。但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只是一种工具,我们在运用过程中,应该以一贯之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注重师生间的合作、互动等,保持信息传递的双向性[5]。
为了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必须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不可全盘摒弃传统教学方法,要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传统的教学方法为辅,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实用性和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晨洋,刘东,赵晶.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3):132-135.
[2]张玲.论多媒体技术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3):100-100.
[3]谢雄耀,周彪.地下建筑施工课程多媒体课件与网站制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6):181-182.
[4]郑玮锋.建筑设计案例分析课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10, 19(4): 157-160.
[5]刘志峰,梁献超.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建筑学专业中的效果保障研究[J].2011,7(4):934-936.
作者联系方式:18913806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