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失街亭

失街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失街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失街亭范文第1篇

失街亭,到底谁之过呢?自古以来主要有两种观点。大多数人认为街亭之败皆马谡之过,马谡自以为是、狂妄自大、刚愎自用而痛失街亭。另一种看法认为诸葛亮察人不深,误用马谡而痛失街亭。对于这两种观点,我都不敢苟同,我认为失街亭是马谡、诸葛亮,甚至其他将领共同犯错误造成的,不能将功过是非推到一个人身上。

首先,马谡是导致街亭失守的主要人物,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马谡主要犯了两个错误,一是狂妄自大,自以为是;二是死守教条,生搬硬套。对于第一点,可以从他的几次谈话中看出。第一次是诸葛亮对他谈街亭重要性时,他大言不惭地说:“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狂妄之情,寓于言表。第二次是谨慎小心的王平向他提不同意见时,他大笑说:“汝真女子之见……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在这里就犯了轻敌的错误,此乃兵家之大忌,从此便埋下了失败的种子。还有一次是看到前来探哨的司马懿时,马谡说:“彼若有命,不来围山!”何等狂妄!何等自负!像他这种处处犯兵家之大忌之人,能不败吗?至于他死守教条这一点,从他对军队的部署可以看出来。当他查看了街亭的地势之后,弃战略要地不守,而在地理位置极不利的山上去屯军。还说什么“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破竹”。这就从根本上将蜀兵摆在了极不利的地位。“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则军士不战自乱矣。”马谡生搬硬套兵法,不会根据实际情况来采取有效措施,最终导致蜀兵惨败。

其次,诸葛亮则犯了用人不当的错误。当时街亭的重要性诸葛亮自是心知肚明,而且蜀将中并非缺少能胜此大任的勇将,比如长坂英雄赵云,智勇双全的姜维,英勇善战的魏延等,但他却偏偏使用了毫无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其实,诸葛亮使用马谡是有原因的,诸葛亮和马谡的关系向来非同一般,早在诸葛亮平定南蛮之时,马谡向诸葛亮说过:“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对此极为赞赏,叹曰:“幼常足知吾肺腑也!”从此二人就结下了不同寻常的关系。且马谡巧施反间计使司马懿削职为民,替孔明消除了一个心腹大患,不然这次北伐也不会进展这么顺利。因此诸葛亮对马谡极其器重。“亮以谡如子,谡以丞相为父。”诸葛亮在这紧要关头,使用马谡也理所当然。但一向以善用人著称的诸葛亮却看走了眼,最后只能“忆先帝之言,大哭不已”。

再次,赵云、魏延、姜维等大将也难脱干系。在决定蜀兵命运的紧要关头,几员大将都不敢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其实,他们各怀心事。在北伐之前的准备工作中,诸葛亮考虑到赵云“年纪已高,倘稍有参差,动摇一世英名,减却蜀中锐气”而不打算让赵云随军出征。虽然最后赵云坚持要去,诸葛亮也同意其做先锋,但赵云心中毕竟有所顾忌。姜维是这次北伐中背魏投蜀之人,虽然诸葛亮对其分外器重,但终害怕别人散布流言,不敢当此重任。至于魏延,向来是一个不敢担大任之人。这样三员虎将都扭扭捏捏,瞻前顾后,终让马谡抢了先,再加上诸葛亮的儿女情长,导致兵败街亭。

失街亭范文第2篇

“情境领导”是指管理者在领导和管理团队时,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而应随着情况和环境的改变及下属的不同适时调整自己的领导和管理方式,其核心类似于我们的“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情境领导”模型是广为使用的管理工具,在带领部属时,该模型可以使领导者的行为和团队工作更有成效。现在,不妨依据“情境领导”模型对“失街亭、斩马谡”故事中的孔明进行剖析。

领导者不能过度以自己为中心,忽略部属的准备度。

马谡虽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但兵法理论给马谡的“把握”只限于理论层面而非实战层面,客观地说,马谡应属于“没能力、有意愿或不安”的部属,此时,孔明对马谡应视情形给予“逐渐降低工作行为”的举动,然后在“增加关系行为”的培养措施下调整自己的领导行为并告知马谡应该改进的地方,以增加马谡的成熟度,通过逐步增加马谡的工作能力以使其可以逐步担当大任。孔明要是果真能按此法来领导马谡,则马谡很可能不会落下惨败、被斩的结局,孔明自身的领导技能肯定也会得到提升。

在沟通层面,安排任务时应做好充分协调,以增强团队合作。

孔明在安排马谡之后,又当面安排王平与马谡搭配,随后又分别给高翔、魏延、赵云、郭芝、姜维逐一交代了相应的任务,上述团队成员的成熟度(准备度)不完全一样,且彼此对团队中其它成员的行动不尽了解,这使得团队在合作上打了一个折扣。从“情境领导”模型来看,孔明其实可以根据各个部属的“能力”来调整自己的“工作行为”与“关系行为”,使每个部属都获得恰当的指导或指示。“情境领导”法虽注重对个别部属的领导,但在重大事件(或重大任务)发生时,还是应该使相关部属都有所了解,并针对不同“准备度”水平的部属给予不同的任务和指导。

领导者的工作能力强,并不代表领导能力强。

失街亭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孔明;马谡;街亭之战;图解

地图是战争的利剑。再伟大的军事指挥家,也得把相关的战争形势图奉为精典,因为有了它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行军用兵之术”,才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罗贯中在被现代人推为军事教科书的《三国演义》里,用他的精微的艺术之笔表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战役,料想他在用兵的时候,早已在纸上(布上或心上)绘好了相应的战役图谱。根据笔者的课堂教学经验,绘一幅“街亭攻守图”,会给赏析《失街亭》所表现的孔明用兵之术带来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现将精心绘制的“街亭攻守图”推荐给大家,希望对其不妥之处加以指正,以备同行在教学中笑纳这一拙劣之法。

1 附图

2 图注

新城――今湖北房县。

祁山――今甘肃礼县东。

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

阳平关――今陕西省勉县西北。

箕谷――今陕西省勉县北。

斜谷――今陕西省周至县西南。

城――今陕西省周至县西。

武功山――今陕西省兴平县西南。

天水――今甘肃省天水县一带。

安定――今甘肃省镇原县一带。

南安――今甘肃省陇西县一带。

3 文图对照理清《失街亭》情节

细子急报新城是引子。不管孔明如何谨慎用兵,不取东线,也不管孔明如何深知“孟达作事不密,死固当然” ,但不可否认他对新城的孟达叛魏归蜀是抱过希望的。倘若孟达事成,孔明既可得兵增之喜,又可据东线之要。既然新城事败,东线进攻无望,就要安排西线的部署了,知己知彼方知街亭“干系甚重”。这样就引出了攻守街亭的主要情节。

孔明调兵是故事的开端:①马谡争先愿守街亭。②命王平辅作马谡,下寨必当要道之处。③恐马谡、王平二人有失,派高翔屯兵列柳,以备救。④思高翔非张对手,派魏延据要屯兵街亭之右,既可接应街亭,又当阳平关冲要道路,总守汉中咽喉。⑤派赵云、邓芝引军箕谷,以为疑兵。⑥孔明自出斜谷径取城,为破长安准备。

马谡拒谏,司马探营是故事的发展:①马谡刚愎自用,以“天赐之险”、“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为由,拒绝五路总口下寨的劝谏。②王平领兵山下十里下寨。③司马父子探营,因马谡不在要口下寨而大喜。

双方激战是故事的:①司马调兵,命张引兵挡王平来路;令申耽、申仪围街亭,断汲水道路。②司马进兵,蜀兵不但不如马谡所愿的“以一当十”,反而皆尽丧胆,不敢下山。处于被动,只等外应。③王平救援,却遇张迎挡。④马谡败逃,魏延救援。⑤魏延欲复夺街亭,却被司马父子伏兵包围,王平救援。魏延、王平奔列柳投高翔。⑥高翔为救援街亭,弃列柳,与魏延、王平三军相遇。⑦三军来复取列柳,不料已被郭淮占领。(这不是魏方的谋略,而是魏方内部矛盾的偶成;当郭淮与高、魏、王三军交战时,司马懿却又趁虚而入)⑧孔明紧急退兵。1)令关兴、张苞投武功山作疑兵,待军退尽,投奔阳平关。2)令张翼先引军去修理剑阁,以备归路。3)密令大军暗收行装,以备起程。4)令马岱、姜维断后。5)差心腹,告三郡(天水、南安、安定)官吏军民入汉。6)遣心腹人到冀县搬取姜维老母,送入汉中。

孔明挥泪斩马谡是故事的结局。

4 简析孔明用兵之术

孔明以法治军,纪律严明,注意发挥士卒的作用,强调知己知彼,提倡灵活机动的战术,就他参与指挥的战争而言大部分是有成效的。他的“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没有成功,但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孔明的用兵之术,我们可以由《失街亭》一文窥见一斑。

孔明用兵之术首先表现为舍近求远,谨慎用兵。为什么孔明舍距长安最近的东线而取偏远的陇西之路呢?原来近有近的困难远有远的便利。《三国演义》第92回:“魏延上帐献策曰:‘……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懋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魏延又曰:‘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孔明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这就是,公元228年春,孔明第一次北伐。结果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命赵云、邓芝率一支军马作为疑兵,据守箕谷,扬言由斜谷攻取城。当魏将曹真被吸引去驰援城时,孔明却率主力军从汉中北进攻祁山。蜀军兵强将勇,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在蜀军出其不意的攻击下,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魏归蜀,魏将姜维也投降了孔明。

街亭是南北的咽喉要道,较穿越秦岭的古道(子午道、褒斜道、故道、阳平道是秦汉时连接关中、汉中、巴蜀的道路)要平坦得多。街亭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况且有前面已经取得的战果,足见孔明为守街亭谨慎部署的原因了。

孔明用兵之术其次表现为统观全局,部署周密。统观全局,失街亭一役,孔明由祁山发兵三路:一路向街亭,一路向斜谷,一路向箕谷。向街亭一路,孔明任马谡,派王平,令高翔,命魏延三思而行,王平辅作,高翔备战,魏延据要,部署周密之至。向斜谷一路,径取城,在街亭不失,供给保障的条件下,可破长安,进而收复中原。向箕谷一路,佯攻长安,实以迷惑魏军钳制其部分兵力,便于前面两路作战。三路大军相辅相承。如此周密部署却遭失败,得怪只会纸上谈兵,刚愎自用的马谡,得怪平生谨慎糊涂一时错用马谡的孔明本人。孔明用兵之术再次表现为出其不意,巧用“疑兵”。孔明用兵虚虚实实,高深莫测。表现之一就是出其不意,巧用“疑兵”。上面提到的派邓芝、赵云各引一军出箕谷,以为疑兵,就是一例。孔明退兵时,令关兴、张苞投武功山作疑兵,待军退尽,便奔阳平关去,又是一例。最显著的要算课文没选取的孔明在西城上演的“空城计”。

孔明用兵之术还表现为临危不乱,退兵有节。孔明用兵高明,不仅表现在进兵时部署谨慎周密、战术高深莫测方面,而且表现在退兵时的有理有节方面。就如《失街亭》一文中,孔明退兵部署得有条有理无微不至(详见㈢司马退兵)。

失街亭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分析综合能力 鉴赏能力 迁移能力 创新能力

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具备听、说、读、写等能力外,还应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培根说过:“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研究性阅读教学的优势在于提高阅读鉴赏力、阅读迁移力和阅读创造力这些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它能使教学中固有的师生“传承”教学模式得以根本性的改造,让学生从令人几近窒息的接受性学习中解放出来,时刻保持较好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地融入自我、张扬个性、读活作品、品出境界。

一、开展问题式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从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看,学生开展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收集、加工、处理的过程。研究性阅读把阅读材料看成一个信息集,通过识码、解码、编码达到对它的有效理解与把握。因此,要求学生围绕阅读目的和提出的问题,独立自主地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衍生出新的信息。以《失街亭》为例,马谡自以为是、纸上谈兵,导致街亭失守,可谓是“街亭失,大势去”。那么造成这个结局的原因何在呢?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就可找到以下信息:马谡据守街亭、王平相助,高翔屯兵街亭东北,魏延屯兵街亭之右,赵云、邓芝布疑兵,诸葛亮自出斜谷。马谡违令,山上扎寨,受围;马谡落荒而逃,王平增援受阻;魏延及时增援,遭魏方重兵埋伏;王平引兵援延,王平魏延与高翔夜袭魏营,又遭埋伏;列柳城失陷,退守阳平关。在理出这些信息后,学生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就可以得到“战前部署可谓步步为营,而战争过程却处处被动”的结论,继而在此基础上再分析失街亭究竟是谁之过。这样学生对“失街亭,孰之过”这个话题的分析就会有理有据,而不致于泛泛而谈。网络交互性为阅读者提供了更为开放的互动对话,并尊重每一个独立个体的发言权。这样,整个学习过程突破了狭小的教室空间与短暂的课堂时间局限,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二、开展比较性阅读,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比较”阅读是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方法之一。在新教材的教法研讨中,比较阅读是经常被提及的一种教法。文本解读中要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作品、作家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确定了事物间的异同,还要深入地解释这种异与同。只有抓住这一点,才能达到对作品深入理解的目的。

当代作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与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是同样以生命为主题的两篇散文。史铁生对生死的豁达是基于“生和死是不可抗逆的自然规律”的观念,显然是受到了道家生死观的影响;托尔斯泰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他渴望过的是苦行僧般朴素的生活,死能和土地结合,在自然中寻求灵魂的安宁。通过对这两篇文章围绕生命主题的比较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发现生之可贵、生之美丽,加深对生命的感悟,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中西生命文化的不同,了解汉民族和俄罗斯民族的精华。

通过研究性学习,用“以点带面”的方法,用所学的一个阅读材料去辐射更多的阅读材料,能够让学生掌握一类文章,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的能力,提高归类能力,也能培养学生迁移能力。例如,学了柳永的《雨霖铃》,学生对词中的“离愁别绪”有了很深的体会。这时,就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以点带面,以柳永的《雨霖铃》去辐射另外的大量的以“离愁别绪”为意象的诗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相见欢》、欧阳修《诉衷情》、周紫芝的《踏莎行》和《鹧鸪天》、杜牧《赠别》、罗邺《蜡烛》、晏殊的《清平乐》等等,无论是妻离子散的凄凉、情人相思的煎熬,抑或友人分手的不舍,都为多愁善感的词人所捕捉,他们用多情之笔流泻下了当时的感动。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融入词的意境,触摸到作者灵魂深处的思想情感,感受到词的美,还提高了对诗词的赏析能力。

三、突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质疑,就是提出问题。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善于质疑,进而释疑,达到领悟问题的目的。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提问这一程序,这只是教法;而鼓励学生质疑,指导学生如何质疑,大胆地支持学生提出问题,肯定学生的不同见解,则是突出了学法的指导。

失街亭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动 语文之美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索"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这表明,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活动状态要发生本质变化,即要由原来以教师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要由原来的"'灌输――接受式'教学"向"'引导――探究式'教学"转变。换句话说,就是要强化"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语文课堂"动"起来。那么,怎样让语文课堂"动"起来呢?我就此方面浅析如下:

一、让学生"动"口,感受语文之美。

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新课标中关于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课文比比皆是,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及意境渲染中都倾注了作者的深情。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陆蠡的《囚绿记》这些作品带着荷的清香、雨的气息、山的雄姿、水的光彩,语文教师引领学生,通过动口,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探求这些作品中蕴含的意趣和情趣。教学中,为达到"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境界,使学生在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让语文课堂再现书声琅琅,既是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要求。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如,教师示范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朗诵会等等,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动口阅读中感受语文之美。

二、让学生"动"心, 激活思维发展。

语文课堂上,学生如果不能就文本提出自己的思考,那一定是败笔。如果学生始终随着教师的指挥棒跑,他们怎么能跑出教师的视野呢?没有思考,就不会发现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让学生心"动"起来,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能力发展的逻辑力量,是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过程中要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比如,教学《失街亭》时,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是鉴赏《失街亭》时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怎样提出来呢?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被神化了的料事如神的智者形象。但是,他也有人性化的一面。他传奇色彩中的人性化就是通过《失街亭》中误用马谡守街亭体现出来的。显然,以"你怎样理解马谡与诸葛亮的形象"提问未免太笼统,以"马谡坚守街亭,对丞相与王平的话置之不理说明了什么"提问显然又太过狭隘,缺乏探究性。学生对《三国演义》非常感兴趣,我何不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呢?于是,我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推荐两个最有价值的问题,再由全班同学共同选出四个最具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很快就"动"成一团。经过思考、讨论,同学们最终确定了如下四个问题:(1)街亭失守谁之过?(2)诸葛亮一生谨慎为何不听他人之言而重用马谡?(3)诸葛亮为何非杀马谡不可?(4)马谡身上有没有值得赞许之处?

这些问题都很有思考价值,都很有探究性,激活学生思维发展。

三、让学生"动"手,培养学习兴趣。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我们的学生并不是没有阅读,抛却电子阅读之类的新生事物不论,传统的书本阅读从来也没有离过他们的手。会读不等同于会写。课堂上,要让学生"动"手,首先是做读书笔记,摘抄文本中的好句好段。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培养积累的习惯,我觉得很有道理。然后是模仿。模仿不是复制,是一种仿效,也是一种创造。比如,教完白居易《琵琶行》后,我提出"语文是什么"的问题,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我是这样回答:"语文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 教完《报任安书》后,我又提出同样的问题,我这样回答:"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有意思的是,我还没教完《逍遥游》,学生就递上一张纸片,上面是"语文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两次示范,一次模仿,学生自觉"动"手,享受到跳一跳就摘到果子喜悦,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达到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显然,让学生动起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改变学生以听讲为主的接受式学习习惯与帮助学生克服羞于在公开场所说话的心理障碍方面下工夫,更要在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方面下工夫。为此,教师必须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从习惯讲授为主向以启发引导为主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重视教学结果向重视教学结果的形成过程转变,树立过程意识;从看重教学方案的预设向看重教学情境中的生成转变,让课堂"动"起来;从单向信息传递向多向信息交流转变,实现师生互动。

总之,语文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让学生激动的氛围,提供一种让学生动口、动心、动手的机会,搭建一座让学生互动的平台,努力为学生的生命增添绿色。让学生的人生因语文而美丽,也是我们众多从事语文教学活动的工作者的最终目标和最大幸福。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12月出版。

相关期刊更多

外国语文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教育部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