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寡人之于国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寡人之于国也范文第1篇

高中语文教学《寡人之于国也》鉴赏

1.结构严谨。

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善用比喻。

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3.气势充沛。

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高中语文教学《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教学《寡人之于国也》鉴赏相关文章:

寡人之于国也范文第2篇

对于老弱孤寡残疾社员实行供给,是党和政府的一项政策,也是农村社队的好传统,农民中的好风尚。保证这部分社员的生活,有利于计划生育,有利于巩固安定团结,促进四化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针对当前老弱孤寡残疾社员生活供给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发出进一步做好这一工作的通知,现摘要转发各地参考。

个别地方发生孤寡老人非正常死亡的问题,影响极坏,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在实行(包干到户)的地方,如何照顾好老弱孤寡残疾社员和烈军属的生活,是个新问题,各地应当认真调查研究,切实解决。采取的办法可以因地制宜,多种多样,灵活一些。不论采取哪种办法,都必须使这部分人的生活得到可靠保障。不可在不自愿情况下,用土地承包简单办法,一推了事。请各地注意总结这方面的经验,送给我们,以便交流。

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抓好农村老弱孤寡残疾社员供给政策落实的通知(摘要)

(1980年12月3日)

我区广大农村社队,对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的社员(即通常称的五保户)在生活供给和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区符合社队供给条件的社员,绝大多数的口粮都基本得到了保证,不少地方在生活上照顾得也比较好,除供给口粮外,每月还发给少量的零用钱,治病、烧柴、用水等生活问题,都由集体承担。但是,也有的地方忽视了对老、弱、孤、寡、残疾社员的照顾,应该实行供给的社员没有落实供给,或者只给口粮,其他生活必需不负责解决,致使供给对象的生活得不到切实保障。对于盲残、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较普遍存在无人料理,日常生活十分困难。特别是有些实行或包干上交的地方,把耕地分给供给对象耕种,生产队不再负责供养,或者把供给分摊到各户或各个组,由他们逐户逐组去讨口粮。由于供养不落实,个别地方已发生供给对象饿死、自杀等严重事件。

搞好老、弱、孤、寡、残疾社员供给政策的落实,对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上树立尊老爱幼的社会主义新风尚,解除广大群众的后顾之忧,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巩固安定团结,搞好四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搞好供给政策的落实,特作如下通知:

一、认真落实供给政策,全面安排好供给对象的生活。按照《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的规定,农村中属于社队供给的对象,是指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的社员。凡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应由所在生产队负责供养。生产队的供给,应包括:吃饭、吃菜、穿盖、住房、治病、烧柴、用水、丧葬(孤儿还有读书)等问题。对于长期分配水平很低的“三靠”队,全面供养确有困难的,也应尽力做到保吃、保教、保葬;穿盖和买油盐等日常生活费用,个人没有经济来源的,可给予临时救济,个别户经过县、市民政部门批准,也可以给予定期定量救济。

二、供给对象日常生活的料理,可区别对象,采取群众义务照顾和生产队派专人照料相结合的办法解决。对身体还好、生活尚能自理的,建立群帮小组,由小组负责义务照顾,做到经常上门探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对盲残、年老体弱、经常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要派专人照料,料理人由生产队给予工分补贴或适当报酬。为了更好地照顾供给对象的生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公社或大队为单位办敬老院,费用由社队负担。

寡人之于国也范文第3篇

责任――需要“尽心”

梁惠王,作为一国之君,国富民强、安居乐业是他的责任,梁惠王所采取的措施是“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而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不同而已。“在其位,谋其政”,梁惠王应该承担起一个国君的责任,就要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鼓励生产。

责任――发乎情,落于行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社会关系,其核心就是人与人的关系。只有这个关系处理好了,整个社会才可以充满温情与温暖,才会变得有序而稳定。通常,维护一个社会正常有序地发展有两种途径,一是法律制度,二是道德约束。“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供之。”儒家认为要“以德为政”,主张以道德的手段来达到治理的目的。只有搞好道德教化,才可以“一以驭百,坐以待劳”“垂衣裳而天下治”。在“百德孝为先”的古代,人们自然而然就把推行孝道放在了首位,并且在“孝敬父母”的层面上扩大了“孝”的外延,形成了处理兄弟关系的“悌”,为国效力的“忠”以及处理人与人关系的“仁义礼智信”等。儒家历来是十分重视“孝悌”的,孟子也是大力提倡推行“孝悌”之道的,认为从“孝”上可以演化出处理所有人际关系的法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我们的责任。从内心情感来讲,老人、孩子是弱势群体,帮助他们是我们的责任,不仅要“发乎情”,更要“落于行”。

责任――无畏的担当

寡人之于国也范文第4篇

1、代词。有的;有的人;有的事。《寡人之于国也》:“或百步而后止。”

2、副词。有时。《归去来兮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3、副词。又。《诗经》:“既立之监,或佐之史。”

4、副词。或者;或许。《冯婉贞》:“猱进鸷击,或能免乎。”

寡人之于国也范文第5篇

1、亚圣指的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他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天生是善良的,每个人生来就具有怜悯同情之心、着耻憎恶之心、恭敬辞让之心以及是非之心。

2、他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于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的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3、《孟子》书中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等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来源:文章屋网 )

相关期刊更多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