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黄酒文化

黄酒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黄酒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黄酒文化

黄酒文化范文第1篇

一、黄金酒的胜算

1 出身白酒世家

黄金酒由中国第一名酒生产基地五粮液集团生产,五粮液品牌为黄金酒提供了良好的背书效果,黄金酒也就出身名门,有了五粮液强大品牌大伞,黄金酒就有了品牌效应,五粮液为黄金酒带来了优质的品质保证和大品牌的效应,应该是黄金酒从一出生就具有了优势。品牌优势最终表现在产品的销售力上,有效地促进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激情。

2 巨人史玉柱的名人效应

史玉柱是中国企业家的典范,从巨人汉卡到巨人大厦,到负债2亿多,到承诺一定还钱,再到脑白金的成功,到黄金搭档,到网游,再到黄金酒,史玉柱一直是媒体关注的人物,特别是当脑白金赚到钱后第一时间还清所有的债务,让史玉柱成为媒体的焦点人物,也成为中国企业家的典范。

作为一个曾经的失败者,史玉柱认为:“一个人倒下去之后,这个人的价值应该是增加的,因为教训能够使一个人成熟,成功能够使一个人头脑发昏,失败能使一个人更有价值。”

可以说,任何人都无法躲避失败。成功之人的成功之处,很大部分就在于如何对待失败。史玉柱曾这样说:“当巨人一步步成长壮大的时候,我最喜欢看的是有关成功者的书:在巨人跌倒之后,我看的全是有关失败者的书,希望能从中寻找到爬起来的力量。”面对失败,史玉柱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进步,在迷茫的时候总是虚心向别人求教。

曾有企业家这样说,“如果是现在把我归零,我仍然可以再来一次”。然而,史玉柱则是在资产为负数,甚至负得还很多的时候站了起来。应该说,他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经历了“大起――大落――又大起”这样一个完整过程的著名企业家,他创造了一个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史上绝无仅有的传奇故事。

可以说史玉柱的传奇故事和名人效应,奠定了黄金酒的高知名度和部分忠实的消费人群。

3 黄金酒的功能适合于打礼品文化牌

黄金酒的酿造,一方面保持了浓香型白酒的香醇口感,一方面融入了名贵中药的保健功能,颜色为琥珀色,看上去色泽晶莹剔透,除了颜色外,其口感几乎与五粮液白酒没有多大差别。

黄金酒的酿造者、五粮液秘方传人陈林介绍,黄金酒精选老龟甲、天山鹿茸、美国西洋参、宁夏枸杞子、汉中杜仲、关中蜂蜜等地道药材,加上五粮液的基酒酿造而成,研制共花了10年时间。

“将如此丰富的补品悄然无味地融八五粮液的基酒中,保留基酒完整的一流口感,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国家白酒鉴评专家组组长沈恰方表示。

黄金酒中加入的名贵中药,让它具备了保健功能,增加了酒的卖点,成为功能酒。其宣传号称是世界第一款具有保健功能的名酒。

4 成熟的营销模式

在脑白金一个好的产品概念、一套简单有效的传播方法、准确的目标市场定位的模式经过市场的检验,已经成熟,也成为史氏营销的三板斧。在后来的黄金搭档的营销上也成功的使用。黄金酒的营销又一次运用了“史氏三招”。

一个好的产品概念:黄金酒,世界第一款保健名酒,具有保健功能。迎合多数酒类产品消费者既要喝酒又要保健的消费需求。

一套简单有效地传播方法:史氏将在3个月投入3亿元广告费启动全国市场,让“送长辈,黄金酒”国人皆知。

准确的目标市场定位:2007年全国白酒业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其中保健酒比例不到1%,其市场增长空间巨大。黄金酒定位在中低档礼品市场上,确保消费的潜力巨大。

5 销售网络庞大

脑白金和黄金搭档数年来建立的庞大销售网络为黄金酒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氏现有的销售网络能使黄金酒快速进入渠道和快速的回款。

二、黄金酒打礼品文化的危机

1 礼品文化下脑白金和黄金酒在打架

同样是史氏旗下的品牌,脑白金和黄金酒都在打礼品文化,初始的广告语是“送长辈,XXX”,这样的情况下,送长辈到底是送黄金酒还是送脑白金呢?这样是否将削弱其中一个产品的销量,特别是脑白金多年来的市场推广,已经形成了坚实的礼品文化,在消费者的心智中“脑白金=礼品”,“送礼就送脑白金”的观念根深蒂固,黄金酒如何去撼动这部分消费者?也许有种解释是史玉柱可能是把脑白金当做短线品牌来运作,做个5年、10年的,随着跟随者的蜂拥而上和消费者的理性消费趋势,脑白金的盈利逐渐减弱,而且保健品品牌无法作为长线品牌来运作,特别是百年品牌。因此史玉柱急需1个新的产品来做成长线品牌,经过选择,五粮液的黄金酒适合“史氏三招”,并且酒类产品能运作百年品牌,如五粮液、茅台、杏花酒等。据说巨人与五粮液的合作周期为30年,可见史玉柱运作黄金酒的决心和策略。因此在旗下两个产品都定位在礼品文化的时候,正是史氏战略转移的时候,也许2~3年脑白金将推出市场,取而代之的黄金酒。

2 黄金酒定位礼品文化是否合适

8年前,脑白金借助礼品文化迅速覆盖中国大陆,成就了保健品的一个神话。我们仔细分析脑白金的礼品文化其实是经过来深思熟虑的。

首先脑白金的功能适合目标消费群和送礼目标群相对应。在当年的保健品市场上,产品种类不下数千种,大家都在宣传自己的保健功能。脑白金作为一种保健品,同样具有保健功能,其功能是加强睡眠效果,提高人体免疫力,而睡眠不好的人以中老年为主,因此脑白金的目标消费人群是中老年人。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送礼通常是下属送上级、晚辈送长辈,中国5000年的文化,把上级、长辈的年龄层次概定在中老年。

其次,脑白金具备了礼品的功能。在以前送礼是以烟和酒为主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了人们的第一追求。特别是中老年人,在健康状态每况愈下的时候,怎样来提高免疫力,保持人体的抗病能力是最为主要的。而脑白金恰恰是通过改变中老年人的睡眠状态来提高他们的肌体免疫力。

我们来看黄金酒,首先它是酒,中国人送礼的最佳选择就是烟和酒。更深层的是它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酒,从普通的白酒变成了功能酒,需要保健功能的人群自然是中老年,因此黄金酒吻合了礼品本身的文化定位和消费人群。在送礼烟酒不分家的礼仪之邦,可以说黄金酒定位为礼品文化较之于脑白金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此黄金酒的礼品文化定位是成功的,也是符合中国消费文化的。

3 市场环境

2000年,史玉柱推出脑白金的时候,市场上有数千种的保健品,这些保健品在“包装”下,

都具有了保健功能,但并没有一家企业抢先出来打礼品文化牌,虽然功能在于改善中老年人的保健品都可以打礼品文化。于是史氏祭出了礼品文化大旗,并且第一个站出来喊,并且是大声地喊“送礼就送脑白金”,市场的第一法则和抢先法则,再加上强势的、直白的、简单重复的推广,终于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来“脑白金=礼品”的概念,硬是在烟酒两大送礼的礼品中撕开了口子,变成了送礼送烟送酒送脑白金。

8年前的市场环境消费者还是对广告的信任度是非常高的,也容易被广告引导消费,但是现在媒体种类多了,内容增多了,消费者对广告的信任度也下降了,史玉柱简单的、重复的、铺天盖地的广告还能建立起消费信任吗?

8年前的消费者消费感性很强,到了今天市场和商家的教导终于让消费者的消费日益理性化,同时可替代产品也非常的多,消费者会轻易在广告的引导下就消费黄金酒吗?

4 黄金酒的功能并不明确

脑白金的功能是改善中老年人的睡眠,进而改善健康,它的功能直接指向了中老年人的睡眠状况不好,因为睡眠不好,进而影响来健康。脑白金的功能是非常明确的。但是黄金酒虽然号称是世界第一款保健白酒,在五粮液的基酒中加入名贵药材,让这款酒具有了保健功能。可是黄酒的具体功能是什么,五粮液没说,史玉柱也没说,因此黄金酒的保健功能模糊,直接削弱了其产品力。

5 黄金酒的保健文化如何与白酒的悠久文化融合

黄酒文化范文第2篇

黄永玉在版画绘画过程中,所运用的画法多为折支式,用排笔大块面地刷,在水墨技巧一块,则突破运用毛笔的中锋运笔。中国传统绘画讲究留白,黄永玉在空间布局上可以说是密不透风,整体的色彩接近油画,用“西式色彩”写意,画风更接近西方,可以说黄永玉的画是现代性,或者说是当代性的。黄永玉的小说《无愁河》在叙述时间的运用上是传统的历时性,但整部小说找不到明朗的主线情节,情节的淡化在《无愁河》中体现得十分明显,黄永玉的《无愁河》除了自传性之外,想表达的更多的是对湘西世界的塑造,内心乌托邦的表达,情节淡化的背后是淳朴、原始、理想的社会的凸显。小说主人公“序子”的心理描写大量出现,并且手法运用十分巧妙,通过人物对话、表情、动作体现心理。至于《无愁河》的第一部《朱雀城》,洋洋洒洒八十万字却仅仅从“序子”两岁写到了四岁的故事,似极了“长河小说”的定义。莫言、余华等先锋作家在写作中运用到“暴力”,余华在暴力写作后往往流露出人性的温情,莫言的暴力则更单纯,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样,莫言着眼于人性的黑暗面。黄永玉的《朱雀城》中同样有这种“先锋”写法,黄永玉的暴力描写则更倾向于表现人的野性、力量面,《朱雀城》中对于猎人隆庆的描写,乡下人所说的脏话“卵”等字的再现,体现出湘西人野的一面,这并不是粗鲁,而是生命的原始力量。这一系列现象,诸如情节淡化、心理描写的增加、暴力叙述的出现等,与现代主义的文学定义十分符合,这并不是想用一系列的概念套在黄永玉的身上,而是通过这些现象,我们能看到黄永玉的文、画在技法等层面有一个共通之处,即具有极强的现代性与西方色彩。

二、黄永玉结构互文研究

中国长卷画中著名的如《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这种卷轴式长画,讲究移动观看,或称散点透视。一幅画卷,长达数米,画中人物数以千计的出现,观者右手卷拢画轴,左手慢慢展开画轴,整幅画浑然一气,洋洋洒洒。黄永玉的《春潮》一画,亮点在于那根弯曲的渔线,渔线的位置在整幅画正中心,一幅画以此展开,视觉结构上与拉斐尔的《雅典学院》相似,由四周逐渐聚焦到中心,用西方名词讲为“透视法”。黄永玉的《阿诗玛》,画面中心出现唯一的人物,或吹琴、或远眺,与传统中国长卷画的卷轴式不同,黄永玉的画讲究的是中心、局部的体现。沈从文的《湘行散记》里,一幕幕的景物描写,给人的感受是一副美不胜收的美景图,这幅图如卷轴画,平铺开来,随着沈从文、随着酉水西行。黄永玉的《朱雀城》则与之相左,将主人公“序子”的生活分成相互独立的一幕幕展现,且小说的大部分与“序子”无关,有前后百姓生活的描写、省城官员下乡的故事等。大卫・霍克尼的那幅极具现代主义风格的画《弗斯滕伯格,巴黎,1985,8月7-9日》,取景街头一角,但用相机将其拍为数个片段,再拼接而成,黄永玉的小说《无愁河》与霍克尼的这幅画的布局结构十分相似,强调片断,局部的透视,这种布局正与弱化情节相符,就如内涵与外延的关系一样,黄永玉的文与画在结构上突出片段的展现,表达出更加广阔的含义。

三、黄永玉风格互文研究

在风格这方面我们可以深刻体味到黄永玉画中的“水墨写意”的传统山水画意境与黄永玉文学作品语言“平淡”、“寂寞”的风格之间有相似之处。这种相似之处不仅在于这种文人情与“平淡”、“寂寞”的风格,而且在于黄永玉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情感徐徐铺展开的过程。在传统的水墨写意,平淡之外,我们还能在黄永玉的作品里体会到“炽热”的情感,看到热烈、绚丽的色彩,这一点与传统山水画的写意意境看起来又相互矛盾,但其实是黄永玉将中西技巧的一种融合,正如他在版画的技法中加入中国水墨画的画法。黄永玉喜好画荷,荷常常是国画里的表达之物,国画传统讲究“计白当黑”,黄永玉则用朱砂、藤黄、石青、石绿、胭脂粉等对比强烈的色彩去表达,但上色的手法来自于国画,一种油画与水彩的结合,如《荷花白鹭》一画,本幅画中,黄永玉一仍其习,以油画、版画、插画的笔法、手法渲染荷花的神韵而不是荷花的形似,以及荷花的光影关系,荷花呈团状,形态狂放而生机勃然,巧拙相补,工写结合。荷叶则以大笔触挥洒而成,相互重叠交错,制造出特殊的光影和空间效果。在小说《无愁河》里有一段描写:“伸出两只手板屈着指头算,‘哪!辣子、花椒、大蒜、姜、橘子叶、红糖、绍酒、盐,殷勤点再放两块霉豆腐,几大勺油,一齐丢下去一炒一焖,天下都一样’”,这是《朱雀城》中对厨子做饭的描写,细致描写了做饭的佐料。汪曾祺与沈从文在写景时会用到类似手法,铺展开来的是一堆景物的名词,但他们讲究一种色调、远近的关系,黄永玉不讲这些,一种个人的“野性”跃然于纸上。“这道清水河从上头狭谷出来。周围绿的小山、蓝的大山,早晨的太阳、夜间的月亮,远处挂满房屋的三拱虹桥,巍峨的四座城楼子;人们来来去去,穿出穿进”,这一段是黄永玉的写景,同样是写湘西,再看看沈从文《湘行散记》里的一段的:“两山碧翠,全是竹子。两岸高出皆有吊脚人家,美丽到使人发呆。并加上远处叠嶂,烟云包裹,这地方真使我得到了不少灵感。”可以说沈从文的写景,严格遵循山水画由近及远的原则,而黄永玉先写远处的“清水河”,再写近处的“小山”、“大山”,又把视线转到远处的“虹桥”,远远近近,并没有清晰的布局,换种说法这更像西方画,体现自我中心,而不是形式束缚。从这里看出,黄永玉的文学、绘画风格是中西结合式的并带着股放荡不羁的气质。

四、黄永玉的图像―文学媒介意识

绘画与文字同时作为一种传情达意的媒介,有其优越性。绘画作为一种直观的视觉经验有自身特点和内在直观性。黄永玉将绘画框架有意识地引入他的作品中,也体现出他认为视觉经验所带来的直观感受优于文字,绘画所带来的审美体验更能直接进入人们的审美意识。绘画作为一种媒介,虽然也已经介入我们与生活、与自然的直接感受,但比起文字来,更接近自然,更有一种审美上的直观体验,生活与自然的内在张力更能直接显现。但绘画毕竟作为一种媒介,有其中介性特点。从另一个方面说,文字与绘画在表现景时,只是放在一个既定的框架中把握,这就为这种“大象无形”的自然作了一种人为规划,自然的这种“生生不息”的魅力就大打折扣。在这一系列景物描写中,都体现着黄永玉从绘画的框架中用文字取景,他的文中既有中国宋元时期的文人山水画的构图形式,又有西方版画、油画色彩、光影的取景方式,在这里转换为一种风景描写的文字组织形式。但这远远是不够了,仅仅通过绘画的取景方式描摹自然,这也不是黄永玉最醒目的风格,黄永玉也知道文字与绘画作为一种描摹的中介不能代替这种对自然的直观感受与体验。因此,黄永玉在用绘画框架取景的时候,注意到了这种“情与景相交融”的方式。黄永玉的这种观看,并不为一般社会价值所局限,他笔下的景处处透露出野性、自然性,这样就抛弃了理性为中心的优越感和自以为置身事外的位置,而是回归到太阳之下。因此,黄永玉一方面认为视觉经验所带来的直观感受优于文字,另一方面,通过对绘画―文字的反复对比,对绘画与文字作为媒介本身所具有的中介性和有限性作了反思,在这一个反思过程中,他发现唤回人原始野性力量的方式可以直观体验自然,而这种情,是没有符号化、现代性、异化、定范围的情,是一种“溯源”的情,如果把自我作为主题地“野”,并不是看到的对象,或者说现象,而是一种行为。在此,需要说清的是,这个“野”不仅指视觉、行为,而且是整个身体器官的综合感应。因此黄永玉用这种超越文字与图像的身体性语言直接与万物现象打交道,用身体直接感受事物。

参考文献:

[1]张新颖.一说再说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J].东吴学术,2014(2).

[2]杨青.黄永玉荷花绘画题材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4.

[3]刘代腊.黄永玉文学创作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

[4]梁峰.野性湘西与黄永玉的绘画个性[J].艺海,2012,12.

黄酒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一枝黄花成份药理作用

引言

一枝黄花系菊科一枝黄花属植物中的一个品种,主要生长于我国的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台湾等地。其生长地不同有不同的异名,如野黄菊(《南宁市药物志》),山边半枝香、洒金花(《江西民间草药》),黄花细辛、黄花一枝香(《广西中药志》),黄花一条香(《福州中草药》)。一枝黄花作为一种药材,在我国民间应用十分广泛,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咽喉肿痛、肺热咳嗽、黄疸、泄泻、热淋、痈肿疮疖、毒蛇咬伤以及跌打损伤、鹅掌风等。现代药理学表明,一枝黄花具有抗菌、利尿、祛痰平喘等作用,近年的研究还发现一枝黄花有降压、对胃黏膜的保护及促进肠平滑肌运动的作用。

一、一枝黄花的成分

一枝黄花属植物品种多,有120多个种类,主要生长在北美洲,其中中国有4个品种:毛果一枝黄花,一枝黄花,钝苞一枝黄花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对一枝黄花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在西欧国家比较多,不同品种的化学成分也有差异,一枝黄花(主要含黄酮、皂苷、苯甲酸苄酯、当归酸桂皮酯、炔属化合物、苯丙酸等。

1.1黄酮类芦丁(Rutin)、山柰酚-3-芦丁糖苷、异槲皮苷、山萘酚-葡萄糖苷。

1.2皂苷类一枝黄花酚苷(leiocarposide)。

1.3苯甲酸苄酯类2,3,6-三甲氧基苯甲酸-(2-甲氧基苄基)酯、2,6-二甲氧基苯甲酸-(2-甲氧基苄基)酯、2-羟基-6-甲氧基苯甲酸苄酯、2,6-二甲氧基苯甲酸苄酯。

1.4当归酸桂皮酯类当归酸-3,5-二甲氧基-4-乙酰氧基桂皮酯、当归酸-3-甲氧基-4-乙酰氧基桂皮酯。

1.5炔属化合物(2E-8Z)-癸-二烯-4,6-二炔酸甲酯、(2Z-8Z)-癸-二烯-4,6-二炔酸甲酯。

1.6苯丙酸类咖啡酸(Caffeicacid)、绿原酸(Chlorogenicacid)。

1.7其他谷甾醇(sitosterol)[5]、δ-杜松帖烯(δ-cadinene),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其中Ca2+,Mg2+含量较多。

二、一枝黄花的药理活性

对一枝黄花Solidagodecurrens药理活性的研究,国外未见报道,国外对同属的毛果一枝黄花研究比较深入,报道较多,药理活性有抗炎、抗菌、利尿、抗肿瘤活性等作用。

2.1抗菌作用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对红色癣菌及禽类癣菌有极强的杀菌作用。一枝黄花水煎醇提液有抗白色念珠菌作用,其疗效与制霉菌素相当。

2.2平喘祛痰作用对家兔实验性支气管炎(吸入氨蒸气法),内服煎剂,可解除喘息症状,亦有祛痰作用。

2.3其他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能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对急性(出血性)肾炎有止血作用,提取物经小鼠皮下注射有利尿作用,但大剂量反可使尿量减少。

2.4降压作用一枝黄花煎剂能显着降低麻醉兔血压,抑制蟾蜍心收缩力,降低蟾蜍心率和心输出量,其降压幅度和降压持续时间与异丙肾上腺素相当。

2.5胃黏膜保护作用给消炎痛前2h腹腔注射一枝黄花煎剂,6h后处死动物,发现和对照组比较,溃疡得分显着低于对照组。

2.6能明显增强动物平滑肌的运动一枝黄花煎剂对炭末在小鼠小肠内的推进率有明显增强作用;用不同浓度的一枝黄花煎剂均能提高大鼠回肠平滑肌的活动,且随浓度增加,活动也增加。

三、一枝黄花在临床上的应用

《中华本草》记载有早期的临床应用报道:

3.1治疗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3.2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3.3治疗真菌性阴道炎。

3.4其他应用早期报道还有治疗手足癣、带状疱疹、口腔溃疡等皮肤黏膜真菌感染;近年来对一枝黄花在临床应用的报道也有不少,如黄飞翔等对心衰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用一枝黄花煎液预防口腔霉菌感染有效。

四、小结

一枝黄花资源丰富,临床应用广泛,而对一枝黄花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国内外报道却不多。近年来国内对一枝黄花的药理活性研究开始重视,并有了新的发现,但要利用药理活性开发出新的产品,以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还必须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提取有效成分,阐明其与药理活性之间的关系才行,这是我们所期待的。

参考文献:

刘临,邓琴,肖道安,等.中药一枝黄花、黄连、天麻、蛇床子中8种微量元素的测定[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6.13(6):30.

薛晓霞,姚庆强,仲浩.毛果一枝黄花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齐鲁药事.2006.25(3):16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7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65.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中药志.第4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45.

江涛,黄保康,秦路平.一枝黄花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4):430.

郭晓庄.有毒中药大辞典.第1版[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3.

裘名宜,李晓岚,刘素鹏,等.一枝黄花对心血管系统部分指标的影响[J].医学信息.2005.18(12):1730.

裘名宜,李晓岚,刘素鹏,等.一枝黄花对消炎痛所致大鼠胃溃疡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267.

黄酒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验经济;宗教文化旅游;黄梅禅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0.8 文献标识码:A

宗教与旅游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1]。当前,我国学界对于宗教旅游的界定还存在着分歧。有学者认为,宗教旅游是指者的朝圣活动以及一般旅游者参观宗教景区景点的活动(方百寿,2001)。此外,也有学者专门撰文提出“宗教文化旅游”的说法更为可取(杜达山,2004)。目前,较为普遍认可的一种说法是,宗教旅游是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的总和,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有时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张桥贵,孙浩然,2008)。由于本选题的研究对象是黄梅禅文化旅游,因此下文统称宗教文化旅游。

一、 发展宗教文化旅游产业的现实意义

(一)国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型,迫切需要从原来对出口的过度依赖转向拉动内需和居民消费,同时,还面临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降低单位能耗和碳排放,以减轻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等诸多要求。旅游产业是一种绿色经济,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可持续性强等优势和特点,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着力点。而与宗教景观相关联的宗教文化旅游在旅游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学者研究指出,“如果把有无宗教景观作为分析景区吸引力构成要素的一个标准,那么,随着景区宗教因素比例的下降,景区的知名度相应成下降趋势,二者之间有对应的关系”[2]。而事实上,我国的宗教文化旅游方兴未艾,近年来更是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宗教文化旅游热[3],这也可以看出国内的宗教文化旅游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二)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综合国力的竞争,而文化软实力则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近年来,政府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禅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在中华文化圈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特别是在对的文化交流和强化民族认同感等方面起着促进作用。以来,随着我国宗教政策相应的贯彻和落实,国内宗教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仅河南嵩山少林寺就每年吸引海内外游客200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就达15万人次,为河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小结

因此,发展宗教文化旅游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能承接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增长,体现了其经济功能;另一方面,能扩大对外影响,增强国家软实力,体现了其文化功能。此外,佛教文化中的“自利利他”、“和谐自他”的人文情怀和和谐理念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具有积极意义。总之,发展宗教文化旅游产业是时代的客观要求。

二、黄梅禅文化旅游资源及其特征

(一)黄梅禅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黄梅县位于湖北省东南端,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蕴深厚。近年来,湖北省加快发展以禅文化为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旅游品牌,以带动鄂东区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4]。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的核心。黄梅禅文化旅游资源禀赋突出,除了拥有山水风光、佛教寺庙和建筑等有形的物质形态旅游资源外,还有禅宗历史文化、民俗庙会、佛教文化节等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此外,黄梅历史上的高僧大德,也可以看作是寺庙最为宝贵的人力资源。

1.佛教建筑。黄梅素有“小天竺”之称,佛教寺庙众多。四祖寺,是禅宗四祖道信的道场,始建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其中,三塔(毗卢塔、众生塔和衣钵塔)、两桥(灵润桥和明月桥)、一石刻(灵润桥摩崖古石刻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祖寺,与西山四祖寺相隔20公里,是禅宗五祖弘忍的道场,始建于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黄梅还拥有老祖寺、芦花庵、妙乐寺等一批有特色和影响的佛教寺庙建筑群。

2.佛教大师。历史上,黄梅的高僧大德辈出,佛教禅宗史上的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乃至六祖慧能都与黄梅有着深厚的渊源。四祖寺现任方丈净慧老和尚,现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积极倡导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并面向社会年年举办“禅文化夏令营”活动,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黄梅禅文化旅游资源特征

1.特色鲜明。黄梅禅文化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和历史文化特色。2010年,《华夏地理》杂志发表了美国学者比尔・波特的文章《黄梅天下禅》。“‘黄梅天下禅’不是指的一般的禅,就是指的由四、五、六祖所开创的祖师禅”[5]。其特点就是坐作并重,即坐禅修行和生产生活都要兼顾。禅与生活不二,是黄梅禅文化最重要的属性,也是黄梅禅具有生命力,能够广泛传播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从四祖道信开始,中国禅宗丛林制度才初具雏形,为后世禅宗的传播和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对中国禅宗文化的影响来讲,自古就有“蕲黄禅宗甲天下,佛教大事问黄梅”一说。这是黄梅禅文化最鲜明的特色,也是进行旅游开发的比较优势。

2.分布范围广。黄梅的禅文化旅游资源集中度高而又分布范围广。在全国六座禅宗祖庭中,黄梅独拥两座。但从地理位置的分布来看,四祖寺位于黄梅西山,五祖寺位于东山,而其他寺庙则分布其间。为整合旅游资源,黄梅县制定了相应的旅游经济发展规划,连点成线,接线成片。在经过相应的整合规划和修缮新建之后,目前,黄梅已经初步形成了“东有五祖、南有妙乐、西有四祖、北有老祖”的鄂东禅文化旅游区位格局。

3.复合性强。黄梅除了拥有丰富的禅文化旅游资源外,同时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文化旅游资源。像位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的黄梅戏和黄梅挑花,还有黄梅的武术和楹联等民间文化旅游资源等,都有待开发。此外,还有正在申请加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的“黄梅禅宗祖师传说”等文化素材。这些资源与禅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将会大大增强黄梅禅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三、黄梅禅文化体验式旅游的开发思路

(一)以体验经济理念来开发黄梅禅文化旅游的必要性

1999年,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合著并出版了《体验经济》一书,对体验经济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他们认为,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产品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型态的第四个阶段;所谓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6]。体验经济于2002年被引入我国,对我国的旅游产业的发展理念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居民消费能力的增强,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旅游不再是走马观花式的去过哪里,拍了哪些照片,而是为了获得某种有别于日常生活的新奇的体验。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开发缺乏创新,对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处于简单的粗放型阶段,不能满足游客获得更深层次体验的需求。而旅游体验经济通过旅游体验这一新的经济提供物,为旅游者提供超越竞争对手的高价值,从而绕开商品化和满意度的陷阱,最终达到使企业成长上在本源具有持久竞争优势的目的[7]。因此,从体验经济的理念视角来开发黄梅禅文化旅游,是以游客的体验需求为中心,注重旅游的质量和内涵,同时也避免了对于旅游资源的外延式的盲目开发。

(二)开发的前提和原则

1.开发的前提。(1)需要合理的引导和规范。当前国内宗教文化旅游市场鱼龙混杂,“山寨”和尚随处可见,他们通常打着僧人的旗号招摇撞骗,严重扰乱了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此外,诸如占道经营、非法经营和传播迷信等行为,由此带来的负外部效应也不容忽视。因此需要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社会公众之间加强协作和监督,共同防范旅游市场上的劣币驱逐良币。(2)注意适度的开发和保护。寺庙是修行的场所,对游客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神圣性和神秘性,理应与世俗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而过度的商业化和大量游客的涌入将会破坏寺庙的生态文明,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失。因此,构建比较合理的政府规制体系框架,从而促进公共性旅游资源的积极性开发与自觉性保护,进而确保公共性旅游资源的利用既注重资源配置效率,又兼顾社会福利和可持续发展[8]。

2.开发的原则。(1)差异性原则。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景区本身的旅游产品要有特色,与其他景区要有不同。然后是景区的各个旅游产品之间要有不同,给游客以多种选择。(2)参与性原则。体验是游客的心境与旅游活动之间互动的结果。游客的参与程度越高,与旅游活动之间的互动就越好,得到的体验效果就越好。(3)挑战性原则。旅游项目应对游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激发游客自身的潜能,从而使游客在经历了挑战之后,能获得相应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三)开发思路

1.总体思路。派恩和吉尔摩(1999)把能够吸引顾客参与的体验,按照两个维度四种因素的组合划分为四种类型。这两个维度分别是顾客的参与程度以及顾客与相关事件的关联情况。其中顾客的参与程度又分为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而顾客与相关事件的关联情况可分为吸取(mind absorption)和浸入(physical immersion)。由此划分的四种类型的体验分别是(如图1所示):娱乐体验(entertainment),即人们被动参与并吸取的一种体验,如观看演出、听音乐和阅读文章等;教育体验(education),即人们主动参与并吸取的一种体验,如互动式学习;遁世体验(escape),即人们主动参与并浸入其中的一种体验,也是各种体验中人们最想得到的一种体验;审美体验(estheticism),即人们浸入其中但处于被动状态的一种体验,如站在大峡谷远眺、参观博物馆等。

简单地说,人们参与教育体验是想学习,参与逃避体验是想去做,参与审美体验是想到达现场,而参与娱乐体验是想感受。最丰富的体验则应该包含这四种体验的各个方面。只有通过旅游体验主题化、多样化,通过对同一资源体验方式和体验层次的变化,创造出不同的体验效果,创造游客难忘经历和感受,使景区获得持续发展[9]。

根据这四种体验的特点和核心思想,可设计出相应的禅文化体验式旅游产品(见表1),从而使游客在一次禅文化旅游过程中,可通过问禅、坐禅、行禅,和观看实景演出等活动,完整的获得这四种体验。问禅是指游客从知识层面进行禅宗思辨,参话头和禅宗公案,向法师请教开示,从而拓展视野和启迪智慧。坐禅是指从实践层面通过打坐,调整呼吸,观察自身的心理状态,从而获得某种身心体验。行禅,或称行脚,是指徒步行走,在步行的过程中领悟禅机。实景演出是指将禅韵融入到现场演出之中,让游客在观赏演出的同时获得愉悦的感受。

2.开发策略。根据“资源-产品-市场”三位一体的旅游开发理念,黄梅禅文化体验式旅游的开发可以按照如下的策略进行。

(1)提炼体验主题。构思一个有良好定义的主题,能够使游客获得一种直观印象,强化其对体验的认识。如武当山的主题就是“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重点突出其养生特色。黄梅禅文化旅游应该主打其“黄梅天下禅・文化体验游”的品牌,突出其禅文特色。游客到黄梅来旅游,体验到的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正统法源的黄梅禅文化,这里有道信的四祖禅、弘忍的五祖禅,甚至慧能的六祖禅,以及当今净慧法师所倡导的生活禅。人们在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和清净庄严的人文环境里,可以体验到亲近自然的亲切感和人我和谐的愉悦感。

(2)策划体验项目。确定体验主题后,接下来应该根据体验主题来策划体验项目。体验项目的设计是体验式旅游开发的核心,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根据开发的总体思路,黄梅禅文化体验式旅游项目可设计为以下四种:

一是黄梅问禅。依托“黄梅禅文化高峰论坛”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佛教大师集聚一堂,共同探讨黄梅禅的历史文化内涵。此外,四祖寺和五祖寺还可定期开展面向禅学爱好者的佛学讲座。届时,游客可参与其中,与专家、学者,甚至是法师直接对话交流,获得教育的体验。

二是双峰坐禅。位于四祖寺内的双峰禅堂,可同时容纳近三百人坐禅。在规定的禅修时间内,游客须遵守场内的规则,保持安静,有秩序地进场,找到座垫,然后在寺院法师的指导和示范下,双腿盘坐,两手结印,数息观心,学习如何坐禅。对于初学者而言,通常一次坐禅的时间约十五分钟左右。游客通过坐禅获得的是一种遁世的体验。

三是西山行禅。从西山的四祖寺出发,途径毗卢塔,再到传法洞,是一段非常理想的行脚路线。全程步行约一个小时左右,沿途伴着寺院工作人员的讲解。在四祖寺整顿出发,沿着寺门外的石阶往上,先经过慈云之塔,然后到达毗卢塔。毗卢塔相传是四祖道信圆寂后,真身供奉之地。过毗卢塔,再往上,到达山顶的传法洞。传法洞相传是四祖道信授五祖弘忍衣钵之地。在传法洞远眺,双峰山美景尽收眼底。西山行禅带给游客的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四是黄梅戏曲演出。目前,国内在这方面运作得比较成功的案例,要数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大型户外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10]。黄梅禅文化旅游尚还不具备实力筹办像少林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那样大规模的实景演出,但在实际的操作中,黄梅方面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加入一些戏曲演出,丰富旅游活动的内涵。黄梅的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像五祖寺的“南廊竞偈”的故事、老祖寺的千岁宝掌和尚的传说等等,都可作为演艺素材,而当地的黄梅戏也是国内一绝,用黄梅戏来演绎这些黄梅禅文化的故事传说,既传承了黄梅戏,又推广了黄梅禅文化,同时也能吸引游客。游客从观赏活动中获得娱乐的体验。

(3)营造体验氛围。以正面线索塑造印象。体验通过深刻的印象来实现,而一系列的印象联系起来就体现了主题。为创造应有的印象,应给游客提供某种线索。在禅文化旅游中,“悟禅”可作为连贯游客整个旅游过程的线索,游客的活动都可围绕着悟禅来进行。由于悟禅的方式多样,游客可通过问禅、坐禅、行禅和观赏实景演出等活动形式来获得这种体验。

一是消除负面因素。旅游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因素,会弱化甚至破坏游客对于主题的整体印象,应当注意防范和加以消除。因此,首先应建立起完善的顾客价值交付体系,重视游客的形象价值、效应价值、关系价值的塑造,继而形成自身独特的服务质量管理方式[11]。佛门是清净庄严的场所,游客的衣着得体十分必要,大声喧哗、嬉戏的现象也不应出现。此外,游客也不能将荤食和烟酒携带入内。对于不符合规范的游客,应尽量规劝,如不更改,则应禁止其入内。

二是开发旅游纪念品。在旅游目的地,游客通常会购买一些纪念品,作为对难以忘怀的体验的一种留念,同时也是作为日后同他人分享自己的体验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体验型纪念品可以充实和延续旅游者的美好体验,同时实现景区经济效益方面的突破,对整个地区的产业带动亦能上一个层次[12]。在四祖寺,游客可以买到印有禅文化字样或图案的纪念衫,在法物流通处还可以买到各种质地的捻佛珠和纸扇等精美的手工艺品。在某种程度上,景区的门票本身就是一种纪念品,门票的背面一般都印有游览路线图,能帮助游客回忆起游览时的情景。

三是整合多种感官刺激。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官的有效刺激,能加深游客对于体验本身的感知,给其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旅游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引导游客这几个方面的体验。在视觉上,游客不但能观赏到自然风光,还能欣赏到佛教的建筑、雕塑和壁画等人文景观。在听觉上,游客能听到晨钟暮鼓,僧侣唱经,还有佛乐梵音。在斋堂,游客能品尝到地道的素食斋饭,还有清新淡雅的清茶,游客可从中体味禅茶一味的悠远意境,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茶文化。此外,寺庙里的檀香、沉香所散发出来的特殊香味,也会给游客的嗅觉带来一定的刺激,让游客在香文化中得到熏陶。总之,这些独特的感官享受,也必然会给游客留下难忘的体验。

四、结语

湖北黄梅具有丰富的禅文化旅游资源,同时国内具有开发潜力巨大的宗教文化旅游市场。体验经济时代,始终坚持科学、合理的开发原则,宗教文化旅游就能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张晓萍.“旅游是一种现代朝圣”刍议[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91-93.

[2] 刘翠.试论宗教文化与中国旅游[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6):39-44.

[3] 曹绘嶷.剖析我国的宗教旅游热[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2):219-223.

[4] 黄俊华. 弘扬禅文化,打造大品牌[N].湖北日报,2011-02-16(1).

[5] 净慧. 第七届禅文化夏令营开营讲话[EB/OL].[2010-08-10]..

[11]宋咏梅. 关于体验旅游的特点与设计原则[J]. 旅游经济,2007(1):177-179.

[12]吴文智,庄志民. 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以古村落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为例[J]. 旅游学刊,2003(6):66-67.

On the Development of Huangmei Zen Cultural Tourism

CHEN He, GONG Yi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黄酒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北大荒文化;文化现象;文化理论

【中图分类号】 G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2-128-3

曾把文化视为人们的生存方式,梁漱溟将文化指明为人类生存的样法。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世界就是文化的世界。无论是在原始社会、农耕社会,还是在现代工业社会当中,文化都无处不在。人的任何一种活动,风俗习惯、饮食男女、情感表达、伦理规范、社会制度等等,都属于文化范畴里的内容。

怎样看待如此花样繁多的文化表现形式?如何梳理出一条研究文化的思路和线索?这是任何文化理论研究工作面临的首当其冲的问题。北大荒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具有时代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其内涵和外延的提升需要首先确立研究的基本坐标,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展开系统性的探讨。

一、“文化现象”与“文化理论”的区分

据语言学家考证,“文化”在西方的拉丁语和中古英语中具有“耕耘”“掘种土地”的意思,直到18世纪末到19世纪,“文化”一词才逐渐具有现代意义,其含义包括习俗、工艺、技巧、宗教、科学、艺术等社会生活主要方面。西方的“文化”重注理性和科学,是一种强调内在生命力生成的社会形态。

相比西方,中国人对“文化”的理解稍有不同。中国学者们将“文化”的含义追溯到战国末年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P.2)著名学者张岱年以此来解释中国“文化”的起源。他认为:文,一般指纹理。天文即天道自然规律,人文则指人伦社会规律,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组成的社会关系。治国者观察天文才可明白时序变化,观察人文,才使得天下人遵从文明礼仪,行为得当。“‘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P.2)因此,中国的“文化”专注于人的精神修养,强调文治教化。

虽然中西方对“文化”的理解不尽相同,但二者具有根本的一致性,即都突出文化的“人为”性质,将文化视为人类本质活动的表现方式。也就是说,文化通过人类的活动展现为一种外显的现象。文化只有表现为传统、习惯、伦理、法制、知识、信仰、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现象,才能被人类自身充分察觉和理解。这些文化的表现形式就是文化现象。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文化”一词,实际上都是指“文化现象”。从纵向来说,文化现象有其自身变化发展的历史沿革;从横向来看,文化现象又有其特定时期的基本结构和模式。一种关于文化现象的理论,就是要一方面梳理出文化现象变化发展的线索,另一方面论证和阐明特定国家和地区,其民族在特定阶段文化现象的基本结构和模式。

就北大荒文化这一特定区域的文化现象而言,要展开对其文化现象的理论研究,需要做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搜集并掌握大量放映北大荒地区文化现象的一手资料,包括历史材料、新闻素材、影像资料、文艺资料、理论研究成果。以此将北大荒地区饮食起居、婚丧嫁娶、制度变迁、特色习俗等现象尽收眼底。

二是需要对已掌握的文化现象进行理论升华,分门别类对北大荒地区的人文、地理、气候、生态、习俗、宗教、科技、经济、制度等展开研究。

至此,我们澄清了文化现象与文化理论之间的区别,接下来需要对北大荒地域的文化现象作一个初步的总结和梳理。

二、北大荒文化发展现状

(一)北大荒文化的表现形式

根据《北大荒移民录》的作者郑加珍的叙述,自1947年开始,北大荒移民史揭开了崭新一页。公营农场的建立,为黑土地带来了新鲜的红色垦殖文化。创建开发初期,北大荒人来自五湖四海,“复转军人艰苦创业的精神,把北大荒动人事迹写成各式各样的作品,将文学艺术火种播撒在黑土地里。”(P.130)从20世纪50年代中到60年代开始,“北大荒文学艺术出现第一次繁荣。大批复转官兵把军旅文化渗透到黑土文化中,创造了军垦文化;大批知青把城市文化融合到黑土文化中,创造了知青文化;以大荒原、大机械、大农业和高科技为特色,创造了全新的多样文化相互渗透、融合、汇集的北大荒文化。”(P.130)

自从军垦文化、知青文化与黑土文化相互交融,展现出独具特色的区域性文化现象之后,逐渐凝结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在此基础上又升华出“诚信、务实、创新、卓越”的北大荒核心价值观,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又从北大荒文化现象中提取出“忠诚、坚守、忘我”的北大荒文化精神和“开放、开拓、智慧、包容”的北大荒文化基本特征。对北大荒文化现象的这四重提炼,标志着北大荒文化开始逐渐形成和构筑起比较稳固的生存和发展模式。

对于理论研究而言,这四重提炼只是初步的工作,更具体的内容仍需细化和展开。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搜集,我们发现北大荒文化现象主要显现为几个方面:

1.文艺方面

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歌颂先进模范事迹的故事,描述垦区生产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小说,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诗歌,配合思想政治活动的板报、宣传画,描绘垦区生活的版画,书法等美术作品,文工队的歌舞剧,纪实影视剧等等。

2.史料方面

《北大荒全书》和各管理局及其下属农场史志,各类发展年鉴。

3.媒体方面

报刊类代表有《北大荒日报》,文艺刊物代表有《北大荒文化》,政策和理论性刊物代表有《农场经济管理》,电视台有农垦电视台,网络平台有北大荒网,广播有北大荒调频广播,博物馆有北大荒博物馆。

4.文化产业

以北大荒文工团、版画院、文学社为代表的文化产业。

5.其他方面

关于北大荒文化的相关政策和文件。局、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等。

综观当下北大荒文化现象的表现形式,以反映边地垦殖史、讴歌红色文化发展历程、服务当地人民生产生活为基本特色,以弘扬和传承北大荒精神为基本内驱力,以促进垦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基调,以引领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增强国际影响力为基本导向。

(二)北大荒文化理论研究的空缺

时至今日,北大荒文化现象已具备较为稳固的表现形式,它需要进行理论升华来增强生命力。然而,以文化理论为主旨的社会科学研究对垦区的辅助作用却仍显单薄。垦区民生工程的建设,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农场城镇化过程中的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探索,都需要深入细致的研究。

关于北大荒文化的理论研究,不单单是为了呈现军垦文化、知青文化、黑土文化相互交融的文化现象,更是要在这种文化现象的诸多表现形式中梳理出该文化现象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有理清垦区过去和现在生活方式的发展规律、基本模式,才能为北大荒的未来发展指引方向,为北大荒人冲破传统农耕文化的束缚,踏上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轨道打下夯实的基础。

三、北大荒文化理论发展模式初描

(一)以文化哲学作为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点

要系统开展关于北大荒文化的理论研究,首先需要十分熟悉此种文化现象,其次至关重要的是找到文化理论研究的基本坐标。哲学作为各门社会科学的源头和基础,与各门学科都有紧密联系,因此在我们看来,哲学理应成为文化理论研究的起点和风向标。而作为以文化形态和文化模式为直接研究对象的文化哲学,则要承担起为文化理论奠基的重要任务。

文化哲学不只是就具体文化要素、文化特质、文化形式这些文化现象作简单的对比和分析,“而是对于文化整体的批判性反思,是对文化在人类社会和历史演化中地位和变迁的探讨,或者说,是揭示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的文化内蕴”(P.65),文化哲学“研究的是作为整体的文化的规定性及其演进机制。这种意义上的文化一定是以文化模式的方式存在。”(P.65)文化模式“是特定民族或特定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由内在的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或者说基本的生存方式或样法。”(P.65)因此,文化哲学的核心范畴即是文化模式。而要想充分理解和阐述文化现象内在的结构模式和发展变迁,建立起文化理论研究的“高楼大厦”,需要以文化哲学作为理论基石。

(二)以各门社会科学研究作为理论拓展

除了文化哲学的奠基作用以外,还需要拓展北大荒文化现象的内在意蕴,吸纳不同学科的科研力量来研究不同的文化对象。如,需要民俗学来分析和阐述北大荒地区的习俗特征和变易模式;需要社会学来研究垦区社会结构与居民活动方式;需要生态学研究垦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和特征,提供保护措施意见;需要历史学来理清北大荒地区的历史发展变迁和重大事件;需要教育学重点研究垦区青少年教育现状和发展规律;需要法学深入调查北大荒的法制史和法律制度运行机制;需要旅游学全面研究垦区旅游业的运行关系、内外条件、社会影响和发生发展规律等等。总之,北大荒文化理论研究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就像一个有机体一样,在文化哲学这一大脑中枢的指挥下,各器官各躯干协同作业,交相辉映。

(三)以学术对话作为理论升华

除了培养起系统性、有机化的研究力量以外,还需要促进各学科间的学术研讨和交流对话。一方面需要汇总各学科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通过学术论坛或学术年会等形式促进学科间科研成果的检验和交流互动,以便日后展开目的性更强、学科交叉合作更多的研究;另一方面,将学术对话从北大荒地区延展到全国范围内其他农垦地带。此外,作为全国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排头兵的北大荒地区,也有必要展开与西方农垦文明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对话。这是未来北大荒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影响力提升的发展方向和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洪铁军.北大荒全书(简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3]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郑加珍.北大荒移民录――1958年十万官兵拓荒纪实[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6]孙时彬.北大荒文化生成的独特机制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1,(2).

相关期刊更多

江苏调味副食品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调味副食品行业协会

酿酒科技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贵州科学院

中国酿造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商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