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席慕蓉的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七里香》;时间;意象
在席慕蓉出版的所有诗集中,《七里香》无疑是极具代表性的。从出版层面考量,它作为诗人正式出版发行的第一本诗集,较为成功地建立了诗人与读者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不仅为读者打开了一扇新诗大门,也为席慕蓉本人带来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从诗歌收录情况角度分析,它的诗篇涵盖面较广,基本内括了近年来众多学者的席诗研究方向,无论是古典情怀的继承,生命悲剧底蕴的揭示,还是爱情的讴歌与赞美,都尽数囊括其中,是席慕蓉诗歌价值研究的典型代表。事实上,《七里香》的价值并不只是体现在受众群或爱情诗的层面,它在时间书写的成就也同样不容忽视,而在时空轮回的巧妙处理,瞬时的描摹以及时间意象的运用方面,《七里香》都向我们展示了它别样的魅力。
一、时空轮回的巧妙处理
前世今生的概念在现代诗中并不多见,一者它背离了当下的发展环境,缺少科学的现实意义;二者它所需的故事结构性太强,往往掩盖诗歌本身的文辞表达与意境的建构;三者它与新诗发展立足于现实与本我的主流相去甚远。种种原因,都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相关概念对于诗歌的渗透。但客观而言,前世今生的概念并非缺少相应的价值,正如《红楼梦》中的“木石前盟”对这一概念的延伸与应用。在诗集《七里香》中,席慕蓉则通过对时空轮回的巧妙处理加深了爱情诗的悲剧意蕴,也揭示了爱情悲剧一定的普遍性。在诗歌《一棵开花的树》中有这样的语句“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诗句中一共有三种形象,“我”,“你”与“佛”。“佛”即是联结前世与今生的媒介,在佛的帮助下,女主人公完成了由“人”到“树”的转换,经历了“轮回”。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说,普通人不可能活五百年,因而这里与今生相对应的前世就有了不确定性,即很可能包含着另外多个前世,这样的模糊性既缩小了故事架构,又给了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在多次时空轮回中,主人公一直在请求佛达成她的心愿“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而当她终于如愿盼到今生时,却得到了“你终于无视地走过”的悲剧结局。可以说,这样的时空处理很好地拉长了主人公等候的时间距离,不是几十年的青春年华,而是虔心向佛的五百年和化作一棵树后经历的岁月,从而大大加深了结局爱情幻灭的悲剧意蕴。自然,《七里香》中还有其他模式的时空轮回,例如在诗歌《古相思曲》中,角色与角色之间就出现了断层现象,即在时间的轮回转换中,角色不再持续统一,而是发生了改变。“在那样古老的岁月里/也曾有过同样的故事/那弹箜篌的女子也是十六岁吗/还是说/今夜的我/就是那个女子”,诗句中的“弹箜篌的女子”与现实中的“我”之间也许有一些相似性,但其本质已然不同。继承下来的是故事情节,即“相同的故事”,在这样的故事中“多少个朝代的女子唱着同样的歌”以抒发自己的“思君”之情。这也就阐述了爱情悲剧的普遍性,无论时空怎样轮回,相似的爱情悲剧不会消失,只会不断地上演。此外,席诗中的时空轮回也带有一定的历史性,为诗歌本身带来了古典意蕴。
二、瞬时的描摹
与时空轮回不同,瞬时与永恒一直是诗人们反复歌咏的对象。“谁也不可能持久无极地把鲜美、可爱的生命永远地紧紧攥在手中”,正因为生命有限,人生短促,所以诗人们多用年华逝去,岁月无痕来表达一种对自身渺小的感慨或抒发自己一生无为的悲哀。也因为如此,诗歌中有关时间的描摹大多具有消极意义,“时间”扮演着一种“敌人”的身份。而席慕蓉则从这种宿命的悲哀中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瞬间之美。在《七里香》中,诗人一直在表达对生命际遇的感激与珍惜之情,在诗人眼中,短促的人生虽无法摆脱却足以超越,我们却大可“把握生命中每一次美丽的瞬间从而努力使之成为永恒”。诗歌《抉择》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于瞬间的超价认知:“就让一切该发生的/都在瞬间出现/让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让我与你相遇/与你别离/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诗/然后/再缓缓地老去”,我们很难从中找到诗人的不满或是悲哀,她把相遇和别离看做是“上帝所作的一首诗”,对一切充满感激,对瞬时美好的珍惜完全掩盖了对“缓缓老去”的宿命的凄凉,在诗人看来,这一个瞬间的价值已远远超过剩下来的平庸的人生的全部。再如诗歌《夏日午后》中,“极愿/如庞贝的命运/将一切最美的瞬间烧熔/含泪成为永恒的模子/好能一次次地/在千万年间/重复地/重复地/重复地/嵌进你我的心中”,诗人所盼望的并不是整个生命历程的一帆风顺或者绚烂缤纷,而是对于美的瞬间的记忆与珍藏,可见诗人对于瞬时的价值态度。事实上,《七里香》中对于瞬时的描摹往往是具体化的,例如诗歌《暮色》中,瞬时是“在一个年轻的夜里/听过一首歌/清冽缠绵/如山风拂过百合”,诗歌《青春之二》中,瞬时是“她十六岁时的那个夏日/从山坡上朝他缓缓走来/林外阳光炫目/而她的衣裙如此洁白”,在诗人笔下,这些瞬时都带有往昔回忆的色彩,大多是对过去的某个瞬间的再现,在那些瞬间之中,一首歌的旋律可以是“山风拂过百合”般的清冽,阳光是炫目的,衣裙是洁白的,所有的可见可听的景观都带有不可复制的动人之美。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瞬时并不都是美的,正如同世间万物都有它的对立面一样,瞬时描摹中若没有绝望的部分,倒显得诗人有些刻意了。席慕蓉在诗歌《悟》中写道:“曾让我那样流泪的爱情/在回首时/也不过/恍如一梦”,流泪的爱情自然是让人痛苦的一个瞬间,而诗人认为它“也不过恍如一梦”,可见诗人对于痛苦瞬间的包容与忍让。
三、时间意象的运用
诗歌中的时间书写离不开时间意象的运用,“流水”则是最为普遍的时间意象,古书有云“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可见,早在古代“流水”就已经被用作时间的喻体。在席慕蓉的诗集《七里香》中,“流水”意象同样被广泛应用。诗歌《时光的河流》中有这样的描述“可是/我至爱的/你没有听见吗/是什么从我们床前/悄悄地流过”“从我们床前流过的/是时光的河吗”,诗人以河喻时光,在睡梦中听见流水的声音,担忧着时间就这样流逝,担忧着与至爱之人终将分离,将形象虚无的时间具体为河流,同时赋予它声音,不仅是对古诗河流喻岁月的继承,更有一定程度上的创新。《青春之一》中席慕蓉则选用了“发黄的扉页”这一时间意象,“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诗人把匆匆而过粗糙的青春比作一本太仓促的书,而发黄的扉页显然是时间流逝后的具体表现形式,与青春是书的比喻相契合,
十分恰当地将青春远去的事实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流露出诗人对于短促的青春的一种惋惜与悲伤。此外,《七里香》中还较多地运用了“白发”这一意象,诗歌《邂逅》中有“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上一句的“白发”与下一句的“岁月”是相对的,思念的时光中“你”逐渐衰老,而岁月流逝中,“我”的手也变得愈发憔悴,“白发”同样是时间流逝的具化展现;而诗歌《晓镜》中则有“可是/不眠的夜/仍然太长/而/早生的白发/又泄露了/我的悲伤”,夜晚因为诗人的失眠而愈发漫长,而早生的白发又暗示着诗人手中流失的岁月与光阴,给“我”的悲伤曾添了一层沧桑的意蕴;诗歌《新娘》中有“在白发时重温那起帆的岛/将没有人能记得你的一切/像我能记得的那么多那么好”,这是一首新娘的自白诗,新娘要求丈夫趁着青春年少珍惜她并爱她,而诗中的“白发”则喻指两人年老之后,代指时间的消散,三首诗歌都用“白发”来揭示岁月的流逝,用意象使得时间更加地可感化,从而较容易地把读者带入到相应的情境之中。事实上,诸如“流水”“白发”的意象在朦胧诗或是其他现代诗歌中出现的频率都非常地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七里香》中的时间意象缺少研究意义。时间是抽象的事物,不可看,不可摸,流水的意象使它有了流动的形状和消逝的声音,“白发”和“发黄的扉页”的意象使它有了沧桑的颜色,让时间具体化,可感化。单从时间意象角度而言,这样的《七里香》的确缺少发声的力量,但定格于时间的轮回和瞬时描写的基础之上,时间意象就成为了《七里香》的时间书写中相当重要并占有一定分量的部分,与前面两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时间书写系统,从而具有了更多的价值。
在时间书写方面,席慕蓉无疑不是最为出色的诗人,而《七里香》也绝非是运用得最好的作品,然而,我们却不得不说,诗人对于时间的轮回,定格与具体化的把握是十分到位的。在诗集《七里香》中,几乎每一首诗都有着过去,现在与将来,都有着时间的印痕,我们甚至可以说,时间就是诗篇的主要线索,在时间的轮回中,爱情的画轴缓缓打开;在瞬时的定格中,生命之美展露无遗;在时间意象的推动下,青春,乡愁由淡及浓。诗人把她眼中那灿烂而美丽的爱与生命放置在几千年漫长岁月的流转中,放在朝与暮几十个小时的黑白切换中,也放在时间锦布上的某一个突现的过去,某一个需要珍惜的现在,某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中。的确,席诗中缺少大环境大背景下的空间景观,使诗歌具有了一定的局限性,缺少了一定的伸展性,但在时间书写的架构中,诗歌的魅力却无穷延伸开来,一种柔和温婉的美涤荡其中,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项目名称:浙江师范大学实践教学成果(201129)。
指导老师:首作帝
参考文献
【关键词】项目融资;项目融资模式
投资项目的时间、地理位置、项目性质、投资者资源状况及其目标等,对于不同的项目来说是存在差异的,落实到具体的融资方案上,各个融资方案也是存在差异的,各自具有自身的特点,但是相对于这些多种多样、纷繁复杂的融资方案而言,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是有限的。而无论哪一种融资模式,一般都会涉及政府机构、项目发起人、项目公司、银行及金融机构、承建商、承购商、运营商等,如何把这些众多的参与者组织在一起,各自实现参与目标,这就需要一种组织形式。项目融资就是对项目融资中的各要素的一种有效综合。
我们把项目融资模式定义为是对项目融资个要素综合在一起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或者说,项目融资模式就是在项目融资过程中采取何种形式是的项目的经济强度达到各方投资者要求的那种融资方式,这就是需要对项目融资的各个要素根据各方的资源优势具体的组合和构造,一满足各个参与者的目标期望。
项目融资模式是投资者在确认了自己的身份后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其融资目标,可以说,项目融资方式的选择是项目融资结构设计的核心。
任何一个具体的项目的融资方案,除了时间、地理位置及其目标要求等方面的因素外,也会因项目性质、投资者状况等其他多方面的差别而带有不同的特点。然而,撇开其他多方面的因素不谈,仅从选择项目融资模式的方面,站在投资者的立场看问题,影响项目融资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八个方面。
1.实现有限追索
由于融资项目的投资额度和风险性往往超出项目投资者的承受能力,而且风险风险太大,因此实现融资对项目投资者的有限追索,是设计项目融资模式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它是项目管理是否广泛开展的先决条件。追索形式和追索的程度,取决于贷款银行对一个的风险评价及项目融资结构的设计,具体来说,取决于项目所处行业的风险系数、投资规模、投资结构、项目开发阶段、项目经济强度、市场安排以及项目投资者的组成、财务状况、生产技术管理、市场销售能力等多方面因素。
由于融资项目风险较大,项目投资者在进行融资模式识别与选择的过程中通常会设法尽力降低项目融资对其自身的追索责任,而贷款银行在确定对项目投资者的追索责任时往往要考虑下面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项目的经济强度在正常情况下是否足以支持融资的债务偿还;第二,项目融资是否能够找到强有力的来自投资者以外的信用支持;第三,对于融资结构的设计能否作出适当的技术性处理,如提供必要的担保等。
2.实现风险共担
保证投资者不承担项目的全部风险责任是项目融资模式设计的第二条基本原则,其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投资者、贷款银行以及其他与项目有关的第三方之间有效划分项目风险。例如,项目投资者可能需要承担全部的项目建设期和试生产期风险,但是在项目建成投产后,投资者所承担的强风险责任将有可能被限制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投资者有可能只需要以购买项目全部或者绝大部分产品的方式承担项目的市场风险,而贷款银行也可能需要承担项目的一部分经营风险。
以上两个因素是项目融资模式选择中最需要考虑的因素。
3.最大限度地降低融资成本
一般来说,项目融资所涉及的投资额巨大,资本密度程度高,运作周期长,因此,在项目融资结构的设计与实施中经常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在选择项目融资模式时,应尽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完善项目投资结构,增强项目的经济强度,降低风险以获取较低的债务资金成本;第二,合理选择融资渠道,优化资金结构和融资渠道配置;第三,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如加速折旧、税务亏损结转、利息冲抵所得税、减免预提税、费用抵减等。比如世界上多数国家的税法都对企业税务的减免有相应的规定,短的有3―5年,长的有10年左右。同时许多国家政府为了发展经济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投资鼓励政策,并且其中很多政策也通过税前税后的规定而与项目的纳税基础紧密联系起来,因此,投资者完全可以利用这些税务减免的手段来抵减项目的投资成本和融资成本。
4.实现发起人较少的股本资金投入
目前大多数国家都规定各类项目在其投资建设时必须实行资本金制度,也就是要求项目投资者注入一定的股本资金作为项目开发的支持。在项目融资中,贷款银行为了降低贷款资金的风险,约束项目投资者的行为,往往也会要求项目直接投资者注入一定比例的股本资金作为对项目开发的支持。然而这种股本资金的注入方式可以比传统的公司融资更为灵活。例如,如果投资者希望项目建设所需要的全部资金做到百分之百的融资,则投资者的股本资金可以考虑以担保存款、信用证担保等非传统形式出现。但是,这时需要在设计项目融资结构过程中充分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控制项目的现金流量,保证现金流量不仅可以满足项目融资结构中正常债务部分的融资要求,而且还可以满足股本资金部分融资的要求。因此如何使发起人以最少的资金投入获得对项目最大程度的控制和占有,是选择项目融资模式时必须要加以考虑的问题。
5.处理好项目融资与市场销售安排之间的关系
项目融资与市场销售安排之间的关系具有两层含义:首先,长期的市场销售安排是实现有限追索项目融资的一个信用保证基础;其次,以合理的市场价格从投资项目中获取产品是很大一部分投资者从事投资活动的主要动机。国际项目融资在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处理项目融资与市场销售安排关系的方法和手段。如何利用这些市场安排的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融资利益与市场利益相结合,应该成为项目投资者选择项目融资模式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6.实现项目融资对融资期限的要求
纵观世界各国的情况可以看出,项目融资一般都是7―10年的中期贷款,最长的可以达到20年左右。这其中存在一个投资者对融资期限结构方面的战略问题。尽管长期融资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多数情况下也需要短期融资,有的时候可能需要“重新融资”。如果实现项目融资期限要求的各种条件保持相对稳定,借款人就长期保持项目一定的融资期限结构,然而,一旦有些因素朝着有利于投资者的方向发生较大变化,借款人就会希望重新安排融资期限结构,放松或取消银行对投资者的种种限制,降低融资成本,这就是在项目融资中经常会遇到的重新融资问题。
基于这一原因,在设计项目融资结构时,投资者需要明确选择项目融资方式的目的,以及对重新融资问题是如何考虑的。为尽可能地把近期融资与远期融资结合起来,不同的项目融资结构在重新融资时的难易程度是有所区别的,有些结构比较简单。这就需要在选择项目融资模式时充分考虑这一点。
7.争取实现资产负债表外融资
通常来讲,项目是以项目负责的形式融资。但是,项目融资方式本身具有一种可供投资者选择利用的优势,那就是实现非公司负债型融资。例如,在项目融资中可以把一项贷款或一项为贷款提供的担保设计成为商业交易的形式,按照商业交易形式来处理,这样,即实现了融资的安排,也达到了不把这种贷款或担保列入投资者的资产负债表的目的,从而可以不影响提供贷款或担保人信用。再例如,采用BOT项目融资模式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政府已“特许合约”为手段利用私人资本和项目融资兴建本国的基础设施,一方面达到改善本国基础设施状况的目的;领域方面又有效地减少了政府的直接对外债务,使政府所承担的义务不以债务的形式出现。
8.争取实现融资结构最优化
所谓融资结构是指融通资金的各个组成要素,如投资结构、融资模式、资金来源、融资期限、利率结构、信用担保结构等方面的组合和构成。要做到融资结构的优化,应该把握的要点是:根据具体情况,从借款人的实际资金需求出发,合理安排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相结合,以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减少融资风险为目标,做到融资组合要素的合理化、多元化,尽量使借款人避免依赖单一的融资模式、单一的资金来源、单一币种、单一利率期限结构。
在掌握以上项目融资要求的基础上,项目投资者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融资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建.投资项目经济评价和财务分析[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
[2]张极井.项目融资[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3]简迎辉,杨建基.工程项目管理――融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4]徐莉.项目管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西部大开发的目标: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3、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4、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养;
5、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6、提高林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PPP模式;风险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融资
Abstract:In the PPP Mode for Urban Rail Transit Infrastructure Project Financing, there are a lot of participator, and face many complex risks, Meanwhile, the consequences of different disease degree caused by the various risks. Which make the risk sharing become more complicated.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sis on the major risks and Countermeasures facing the parties, according to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Rail Transit Infrastructure Project Financing risk.
Key words:PPP Mode;Risk Analysis;Urban Rail Transit Infrastructure Project Financing
1.引言
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也称为3P模式,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这种合作形式,合作各方可以达到与预期单独行动相比更为有利的结果。PPP融资模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及有效运营。
PPP模式在国内外已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如伦敦地铁、荷兰 HSL-ZUID 地铁、香港地铁、北京地铁四号线等。工程实践表明, 合理分担项目风险,从而提高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效率,这是PPP融资模式成功的关键和最重要的目标。PPP模式下,参与者众多,风险因素多且错综复杂,各风险所引起的后果的严重程度不同,使得风险分担变得更加复杂化。
因此,本文针对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的主要特征,就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融资PPP模式的风险进行分析。
2.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的主要特征
PPP项目风险除具备一般项目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其本身的特征。
(1)风险周期比较长。由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一般都比较长。因此,在PPP项目投资额巨大的情况下,PPP项目公司要收回投资并获得一定利润,需要较长的期限,则其面临的风险期也较长。
(2)风险具有很强的阶段性。PPP项目建设的程序性,决定了其风险也呈明显的阶段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不同阶段,风险种类不同。在建设阶段面临的主要是完工风险,而在运营阶段面临的主要是市场风险和运营维护风险。而政治风险、环境风险则是贯穿PPP融资模式运作的全过程。二是在不同阶段,风险大小呈明显的阶段性。在建设阶段,由于资金的大量需求,项目本身也未产生任何收入,因此,项目风险随着项目的建设而增加。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由于有稳定的收入来支付生产经营费用、偿还债务,并产生收益,项目风险就逐渐降低。
(3)各参与方面临的风险有所不同。在PPP项目中,参与项目的每一方都扮演不同的角色,各自不同的立场决定了其在项目中面临的风险不同。公共部门预期通过PPP融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并在特许期满时无偿获得一部分资产。其所承担的风险有:完工风险、政治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市场风险及不可抗力风险等。而投资者预期通过投资项目获得回报,其承担的风险多且时间长,主要包括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环境风险等。
3.PPP模式下项目各参与方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3.1 政府面临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PPP模式下政府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政治风险及不可抗力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市场风险。
(1)政治风险及不可抗力风险
在PPP项目中,所有的参与方都或多或少会受到政治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的影响。而在项目参与各方中,东道国政府是最有能力承担政治风险的,因此政治风险最后由东道国政府承担是最佳的选择。东道国政府可以通过担保形式,保证不对项目实施强制性收购;若由于发生政治波动、法律变更等事件而使国家收购不可避免,则由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在相关的特许权协议中,东道国政府与项目公司可以就风险分担问题进行协商,政府以允许提高价格或延长特许期来补偿项目公司由于法律变更蒙受的损失。对于不可抗力风险,应通过合同的形式在项目各参与方之间合理分配。
(2)经营管理风险
经营管理风险主要在运营商方面,经营风险主要在项目经营和维护过程中,由于经营者的疏忽,发生重大经营问题。就东道国政府而言,可以通过选择对拟建项目及其领域内比较熟悉的运营商来预防这一风险,并且运营商具有良好的资信和管理经验。在项目建成后,一般应要求承包商对项目提供一个保证期限,以便承包商对其材料和工艺的缺陷进行修补。
(3)市场风险
PPP项目一般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于市场风险,政府一方面要在项目初期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以大大减少项目上马的盲目性;另一方面是在产品的销售合同上,确定好产品的定价策略。由于PPP项目的产品定价一般受政府的影响较大,所以政府有义务尽可能减少项目由于市场风险而蒙受损失。政府可通过与承包商签订具有担保性质的长期购买协议或产品销售协议,以减少承包商由市场需求风险导致的运营困难。另外,竞争风险也是承包商十分关心的,为预防竞争风险,政府可以对承包商承诺在项目特许期内,不在项目周围的一定范围内建设同类项目,以保证项目的实际收入。
3.2 项目承建商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
PPP模式下项目承建商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完工风险、供应风险和技术风险。
(1)完工风险
为限制及转移完工风险,通常情况下,可利用不同形式的项目建设合同对完工风险进行控制。常见的合同有:固定总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可调价合同。固定总价合同指双方在专用条款内约定合同价款包含的风险范围和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以一次包死的总价委托给承建商,这种合同方式对承建商最为不利。成本加酬金合同则是项目公司承担了大部分风险,承建商承担的风险是很小的,这对承建商最为有利,一般这样的项目是竞争不充分的结果。可调价合同中项目公司和承建商对完工风险进行了合理的分担。在项目建设阶段,完工风险的主要受害者是贷款银行,为了限制及转移项目的完工风险,贷款银行通常要求项目公司或者项目承建商等项目其他参与方提供相应的完工担保。而承建商也意识到完工风险会给自己带来潜在的损失,为此会采取加快进度,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加强科学管理等措施来保证项目按期、保质完工。但在具体承建过程中,由于项目规模大 、建设周期长、“三材”用量大,因此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对项目的总造价影响很大,很可能造成总成本的增加,超出预算。这对承建商来说是无法承受的,而且因此会导致完工风险,从而影响项目融资的正常运营,为此,承建商可以采用远期合约的手段来提前固定成本,从而有效回避风险。
(2)供应风险
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风险对承建商来说影响较大,承建商通常通过签订长期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合同,加以预防和消除。项目能源、原材料供应商为了获得长期稳定的购买者,在一定条件下愿意以长期的优惠价格为项目提供能源或原材料,并由政府和金融机构对进行担保。同时,承建商可以进一步将供应协议设计成“供货或付款”类型的合同,这样,项目的经济强度就能够得到更强有力的支持。通过与供应商共同承担风险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3)技术风险
项目技术风险包括项目设计施工方案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项目技术的选择失败将使承包商遭受巨大的损失,所以在PPP项目协议中,承建商一般根据项目公司的要求选择经过市场证实的成熟的生产技术。因此,承建商可以通过选择经验丰富的工程顾问来降低项目建设和运营期期间造成技术风险。
3.3 项目运营商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
PPP模式下项目运营商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和环境保护。
(1)市场风险
由于PPP项目的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其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往往难以预测。在实际运营中,由于原材料及燃料价格的涨幅超过了项目产品价格的涨幅,那么项目的效益势必下降,势必造成实际收入低于设计预期,现金流不足,难以补偿项目经营成本和按时归还贷款的风险。
对于市场风险的管理,一方面要在项目初期做好国内外市场调研分析,签订具有担保性质的产品长期购买协议是项目融资能力的基础,这是分散市场风险最常见的法律措施。长期购买协议在不同的融资结构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无论提货与否均需付款合同、使用合同、最低支付合同等。这些合同虽然具体形式和内容有区别,但其本质特点相同,即不论项目产品买主或产品设施用户是否取得产品或服务,都有义务向项目公司支付最低金额的款项,以补偿项目公司对贷款人的义务;另一方面是在产品销售合同上确定好产品定价策。根据项目的产品的特点选择是用浮动定价法还是固定定价法,另外还可以采用实际生产成本加上一个固定收益的定价方法。政府或公共部门的保证,主要是要求政府或公共部门在特许权协议中明确承诺项目运营初期保证最低车流量或者使用量以确保项目的成功。
(2)政治风险
PPP融资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其项目特许经营期较长,对于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其特许经营年限一般都在30年左右。对项目运营商来说,其所面临的政治风险主要体现在项目运营过程中由所在国法律政策变化等而造成的高成本、低收益的现象。在应对政治风险方面,与东道国政府相比较,承包商显然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运营商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应对风险:一方面通过买入一些外汇的远期合同来防范汇率风险;另一方面通过申请政治风险保险来转嫁风险,一旦保险事件发生,则可以申请赔偿;另外也可以通过海外投保方式,使各种担保合同置于东道国政府的管辖之外,尽量避免东道国政府可能采取的干预行动,尽量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
(3)法律风险
在特许权期项目所在国现行法律的变革、全国性的或地方的法律不一致、进口和出口的规则变化、公司法的变更和所有权法令的改变等都会对PPP项目造成难以预料的损失,为了规避由此引起的风险,运营商需要聘请法律顾问以确保其工作符合项目所在国的法律要求。
(4)环境保护
各国对环境保护责任都有自己的法律规定。因此,在项目融资中根据项目所在国法律规定,谁负有环保责任,该风险就应由谁来承担。环境风险会影响到贷款的偿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分散和降低项目环境风险。运营商应对环境风险有两种措施,一是投保环境保险,二是在合同中明确列出各方面应采取的措施,即估计项目的环境责任。
4.结论
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周期长,呈现很强的阶段性,参与项目各方在项目中面临不同的风险。因此,要更好地确保参与各方的利益,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必须建立良好的风险分担机制,使风险的分担方式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
参考文献:
[1]朱巍.PPP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J].综合运输,2004(10):33-35.
[2]陈友兰.基于PPP模式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6.
关键词:建设项目;融资;模式
中图分类号:F54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从无到有,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高速公路里程仅次于美国,位于全球第二的位置。这得益于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支持政策,包括国家投资为主,地方融资为辅,贷款建设,建设完用收益还贷的融资策略等。但同时,过度依赖贷款的建设融资模式也限制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在这种情况下,项目融资模式应运而生。
一、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概述
1.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几种主要的融资模式
传统的高速公路项目融资模式主要有发行股票、公司债券、银行信贷等,这类融资方式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做出过贡献。然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巨大,完全依靠传统的融资模式难度较大,需要引进项目融资的模式,进行商业化的运作,用项目建成的收益作抵押进行融资,已成为目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的重要手段。目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的主要模式有BOT、PPP、ABS等项目融资模式。
2.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结构现状
我国目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主要以传统的融资模式为主,其中以银行贷款为主要模式。但随着资金量的不断加大,银行贷款这种单一的融资模式很难跟得上发展的要求,发行股票及公司债券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的压力。然而,由于传统的融资模式审批程序复杂,企业债务压力较大,已成为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我回逐渐引进了项目融资的概念,采用BOT等项目融资模式进行建设的项目逐渐增多。
二、各融资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1.BOT项目融资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BOT项目融资模式英语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与企业签订协议,在特许经营期间内,把项目交给企业进行建设,融资,经营,在特许经营到期日,按协议向政府无偿移交项目的一种融资建设模式。BOT融资模式的优点:(1)有利于分散项目风险。BOT融资模式参与者主要有政府、私人企业、项目公司、投资人。这些参与主体按照各自的职责构成密切合作的整体。对于政府而言,由于BOT模式的建设资金由企业负责筹集,减轻了政府的债务风险和财政负担。对项目发起人来说,BOT模式可以把整个项目分为筹资、设计、建设等多个小项目,把这些项目分包给不同经营主体的各公司,从而分散了整个项目的风险。(2)BOT模式利用私营企业投资,减少政府借款,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使建设项目资金充裕,有利于项目尽快建成。(3)对于那些投资大,工期短的基础设施项目,由于有投资企业的参与,可缩短工期,尽快建成受益。
BOT项目的缺点是:(1)谈判程序复杂,成本较高,谈判过程艰辛。由于BOT项目涉及金融、税收、法律、保险等各个行业,前期准备工作十分复杂,需要协调社会各界力量,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物力。(2)项目融资成本较高。BOT项目融资模式由于债权人仅有有限追索权,银行等金融机构往往要求较高的利率,以减少不良贷款的风险,所以项目的融资成本较高。
2.PPP项目融资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PPP模式是一种完整的项目融资模式,它的主要原则是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由政府公共部门和民营企业共同完成,民营企业参与项目设计、建造、运营的全过程,其目的是通过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改进项目管理,达到双赢的目的。PPP项目融资模式的优点是:(1)缩短前期工作的进程,降低项目费用。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及民营企业在项目的早期即参与论证,有利于尽早的确定融资方式,节省前期费用。(2)有利于通过融合相互取长补短。PPP模式由于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有利于引进市场机制,也有利于公共部门学习民营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达到比各方单独合作更在有利的效果。PPP项目融资模式的缺点是:(1)确定参与项目的民营企业较为困难,缺少选择的标准。(2)由于组织形式上比较复杂,如何协调项目建设和收益分配对项目的管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管理难度。
3.ABS项目融资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ABS融资模式是一种间接的资产支持型证券融资模式,它以所建设的资产的预期收益为保证,通过信托公司进行信用增级,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来募集资金。其优点有(1)有利于灵活、高效、大量的筹集项目建设资金。由于ABS项目融资方式中不对原始权益人的自身条件加以限制,并通过托管银行进行管理,提高了债券的流动性,降低了持有人的风险,所以有利于筹集大量的资金。(2)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资本进行项目建设。ABS模式通过资产证券化使高速公路项目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成为可能。ABS项目融资模式的缺点是:(1)我国缺少这方面的制度及人才,使这种融资模式难以大量普极。由于ABS模式需要进行证券等级的评估及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参与,我国缺少相应的制度及专业人才,使得证券市场透明度低。(2)受到外汇平衡要求的限制。由于引进国际资本,高速公路项目的收益用本国货币反映,证券收益需要转化成投资国货币,因此会牵涉到外汇平衡的问题。
三、对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的建议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较为繁重的国家,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过程中,必须克服项目融资渠道单一的缺点,充分利用ABS、BOT、PPP等项目融资新模式,根据项目特点选择不同类型的项目融资模式。这样,可以利用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特征,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在选择项目融资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项目设计、施工、经营过程,提高效率,积累经验。在进行大型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可以将大型项目分解成不同的小项目,小阶段,然后按照小项目的特点选择融资模式,以吸引更多资金投入,缓解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压力。
参考文献:
[1]沈晓琴.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问题研究[D].陕西:长安大学,2012.
[2王娟.基于BOT模式的高速公路项目投融资组合决策模型[J].统计与决策,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