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市场经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市场经济范文第1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生态市场经济;蜕变;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F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01

一、前言

市场经济是从工业革命后兴起的,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其中的观念也得到了更新,例如当前的市场经济中融入了较多有关于环境保护、人文关怀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因此市场经济当前不断的对于以上内容进行融入,也就实现了向生态市场经济跃进的过程。我国对于市场经济进行发展的时间大约有三十年,当前国内以及国际的环境不断受到威胁因此结合着当前的这些要求,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蜕变。

二、生态市场经济概述

生态一次本源于生物学,指的是自然界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即展现了物种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而将生态运用到社会科学之中后,就会使得和谐的含义得以体现。因此生态一词主要应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自然界之间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促进;其二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关系。

当前,人与自然的关系较为紧张,发展的过程之中存在着许多的矛盾,并且当前的人口过多,生存斗争愈发激烈。我们纵观历史,历次世界大战都是由于对于土地等资源的争夺而引起的,都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再引发人与人之间的战争。生态文明主要就是对于生态以及人文进行关怀,从而通过对于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并且不断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改善,从而使得人类自身的需求得到满足。

当前的生态市场经济则是指一种具有环保性的经济,更加的在市场经济中融入了节能、低耗、无公害等内容,从而进一步对于人们的健康以及经济的综合效益进行关注,生态市场经济不是一种局部的经济,而是今后发展的一种经济形势。

生态市场经济这一概念是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所提出来的,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也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进一步得到改善,这一经济形态主要体现了当前人类与自然之间相处的模式,并不断的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融入,从而使得以生态市场经济作为基础的经济运营模式得以建立,市场经济进一步得以完善。

三、生态市场经济改革是当代世界变革的主要标志

生态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引发了全世界的注意,从而逐步成为了当前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显著性标志。

当前的经济运营模式逐步向着生态化改变,其中以发达国家为首,对于资源进行节约,并且保障劳工的合法权益。将生产者的意识以及行动当作市场准入的标准,以使得在这一经济形势应用的过程中,仁爱的思想得以实现。

由此可见,生态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充满了对于生态以及人文方面的关怀,这与传统的市场经济相比有了极大的转变,传统的市场经济过于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对于生态的保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冷漠,重点全都投入在社会的利益当中。对比后可发现当前的转变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今后的发展就需要不嗟慕市场经济进行转变,从而使得资源进一步得到合理的配置。

四、生态市场经济正在对世界进行改变

生态市场经济是将从前的市场经济作为基础,在其中不断的融入相关环境保护措施以及伦理等内容,从而使得市场经济中的伦理价值得到促进,与此同时,生态市场经济也对于世界有所改变,其提出相应的伦理价值,从而使得大众的行为准则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凝固。市场经济中所融入的伦理价值虽然是由专人进行提出的,但由于应用的范围管饭,因此也需要大多数人能够对其进行接受和实施,在将其与经济利益相挂钩,从而使其得到实现。在对于市场利益进行确立的过程中,大众需要对于原有的一些行为进行改善和进一步规范,由此可见市场经济迈向生态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会对于实际的发展都造成很大的影响。

这种蜕变主要是通过市场中的机制的变化来进行实现的,蜕变后主要对于伦理价值进行应用,而传统的市场经济中都是对于规范性的伦理进行应用的,这二者的区别就在于,规范性的理论更具备强制性,忽略了实施的人民对于相关理论的理解性,而伦理价值则是通过对于少数人提出的理论进行讲解和传播,使得更多数的人对于这一理论进行理解,并直至所有人对其接受,成为大众所共同遵循的价值规范。从而实现对于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以及对于人们自身的要求进一步得到重视和满足。在蜕变后,人们更加对于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重视,这有助于在以上关系中建立双方的良好交流,使得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加强相处的和谐性。

制度通常都具备强制性,在制度体制下,人们难以实现自身选择的自由性,而生态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就对于这一情况进行了改变。生态市场经济中会对与相应的价格有所调整,从而使得人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价格的影响从而改变自身的行为,达到选择的自由性。其中价格体系就涉及了对于生态观念以及人文观念的引导。例如在碳排放的方面来说,每个国家都有一定的限制数额,若是超过了制定的数额就会造成相关的惩罚,因此在这一情况下,不断的将人文以及环境融入其中,对于人们的观念进行引导,从而就能够使得二者之间的选择以及利益得以更好的协调,进一步加强伦理价值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

五、结语

结合本文以上所述,生态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对于人们的生态理念以及人文理念进行良好的树立,因此不管当前国家的实际情况如何,都应将生态经济建设进行推进,从而实现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福松,梁福庆.三峡库区农村实施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探讨.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

市场经济范文第2篇

在甘蔗产糖区,经常听到这样的事情:一个地方因为管制而不让农民们将自己种出的甘蔗拉出受管制的"防区",但是,防区以外的糖厂所出的甘蔗收购价却比这个地方的出价要高。比如防区地方的政府定价是280元,而防区以外的其它糖厂所出的收购价却达到360元。高额的差价引诱蔗农们跃跃欲试,要将自己的甘蔗偷运出防区,以获得更高利益。但是防区却派人到各个路口拦截,强行阻止偷运行为。结果,引起冲突甚至打死人的事情时有发生。

这个事情有经济学意义很明显:甘蔗的防区管制是计划经济手段,通过此而维护了防区的利益。但这是农民们所不愿意的,农民们希望自己的产品自由交易,从而为自己争取到尽可能在的收益。因此这就产生了两个权利的纷争:计划经济中的"官权"与市场经济中的"民权"之争。计划经济无论如何制订,也无论制订得多么正确完善,它都需要有某种权力去执行实施,而这种权力大都体现为"官权"。而这种计划的执行肯定会有"正"有"负",即肯定存在一方面多得另一方少得的强制局面。因为它毕竟不是这两方面直接而公平的交易。比如蔗农与糖厂之间,如果按计划经济的手段,肯定有一方多得另一方少得的局面。如果甘蔗收购价定得低,则蔗农吃亏而糖厂多得,相反,则蔗农多得而糖厂吃亏。如果以市场经济的手段,由蔗农与糖厂直接公平地交易,则双方都会满意,不满意也就不会成功交易。因此市场经济体现了蔗农与糖厂的"民权"。

在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中,复杂多样的各种经济参数时刻在变化着,这种变化直接体现在买卖双方的具体交易中,这种具体交易既是社会经济参数变化的来源,也是这种参数变化的反映形式。脱离开这种具体交易,则这些社会经济参数就不能得到准确反映。因此,脱离具体交易过程中的高高在上的计划经济经常难以得到基层的真实信息,它并不掌握这些信息;它要么依靠过时已久的信息作出决定,要么依靠虚假进行决定,或者依靠完全脱离实际的自我推论进行决定。关于后者,曾经这样批评过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方式,他说:苏联人首先确定需要年产多少吨钢,然后再以此指标制订出与之配套的计划。这种计划方式是不可能成功的,也是非常束缚社会发展的。比如定出年产1亿吨钢,那么这1亿吨钢按现在的生产技术需要耗费5000吨煤,耗费2000万度电,需要50万人劳动一年,等等。这种自我推理的计划当然可以从理论上说得头头是道,问题是,一遇到实际情况就非常容易错漏百出,最终将整个国民经济弄得异常的畸形扭曲。

关于依靠过时信息所作出的决定,现在仍然存在这种情况。比如,据说中国进口原油的定价计划是追踪几个国际市场的价格而制定。但是,当计划者在1个月后作出决定时,国际原油价格已经变成另外一种情况了。总之,计划经济想要通过一种间接手段来指令各个直接交易者的成交价格,是愚蠢的,价格本来就是从直接交易者的具体交易中来的,为什么又要移交到上层的计划当局来决定呢?

因此对于社会各个方面来说,他们更欢迎市场经济而不满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民本经济,而计划经济则是不合时宜的官僚经济形式。时常引起社会各方面不满是计划经济所遭受的遭遇。比如前段时期的电煤之争就是一个典型,由于配合电价的指令性质,电煤价格由政府计划定价,这样就遭遇了很大的麻烦:电煤需要提价,否则不供给煤,而电厂方面又极力反对提价,除非提高电价。双方都将问题反映到政府有关部门,弄得它左右不是,不胜麻烦。如果放开市场让电与煤之间自由交易,那就根本不存在这种麻烦事,价格与供求也会自动理顺,各方的怨气也会消除,因为毕竟是自由选择自由交易。因此中国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这是非常正确高明的。利用市场以达到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我们已经看到,中国正在正确地走这条道路。

市场经济范文第3篇

这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美国,公然违背市场经济原则的也是美国。且不说危机发生之后,美国政府首先提出“要购买国货”、“要招工本国人”等违背“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下策,竟然公开出台“政府救赎”的举措。正如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陈志武教授所分析的那样,“奥巴马政府花这么多纳税人的钱救赎GM、克莱斯勒等公司,等于拿美国纳税人的利益去补贴底特律汽车行业……这是非常不公平的转移支付,这样做的结果无非是把应该淘汰的汽车公司养起来”。“政府救市使得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法则――通过受挫逼着人们去纠正非理――无法发挥出来”。可见,“救赎,更多的是美国政治问题,不是一个系统性的经济危机问题”。

这次金融危机让人想起著名的“凯恩斯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那场特大经济危机后,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著作中,提出过一整套医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和政策。著名的“有效需求理论”和“总量分析理论”,其核心价值观就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借此刺激有效需求――消费和投资。有目共睹,凯恩斯的政治经济学说,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接受,对缓解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出现的周期性矛盾,实现经济持续增长还是起着巨大的作用。凯恩斯的学说,也应当与时俱进,无论是美国“古典学派”,抑或英国的“剑桥新派”,当然更包含现在的“新凯恩斯主义”,都应该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贡献新的智慧。

历史有时惊人的相似。上个世纪20年代,苏联实行生产资料国有化、土地集体化,开始了计划经济的创新纪元,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从1930年开始,每年按12%-13%的速度增长,让人们看到了计划经济的曙光,许多人得出了“计划经济”比“自由经济”更好的结论;即使不实行计划经济,至少应接受凯恩斯“政府干预企业”的观点。我们建国之初,苏联是“老大哥”,按照“老大哥”计划经济模式,邯郸学步,一学就是30年,到“”结束时,我国的经济状况已经面临“崩溃”的边缘,“老百姓除了双手和勉强居住的房屋外,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直到1978年,我们才明白“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化改革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易帜”后的东欧各国也都纷纷开始实行市场经济,而“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更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面对这次金融海啸,中国特立独行,诸多拉动经济的举措引起世界的瞩目。

市场经济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经济犯罪 市场经济 犯罪 刑事处罚

现代社会的经济犯罪与市场经济运行具有极强的共生性。“在宏观上,市场经济是以法律为边界的公平竞争的经济;在微观上,竞争主体均以获取超出平均利润为目的,以便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最大发展,这种生产经营目的成为经济主体采取非法手段突破竞争的公平界域的内在动力……不能否认“有市场经济就有经济犯罪” 这种客观现象”。我国市场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它的推行给多年施行计划经济的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活力,但缺乏市场经济发展经验和欠缺可模仿的成功模式,经济运作过程的失范为经济犯罪提供了温床。

经济犯罪已成为当今普遍关注的问题,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建立健全,使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空前活跃。但与此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及商品经济本身的各种负面效应,经济领域的犯罪也不断出现,严重的妨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经济犯罪、思考探索经济犯罪与市场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刑法的有关规定,有着积极的意义。

目前经济犯罪类型增多,如金融犯罪、网络犯罪、生物犯罪、环境和卫生等。因此,对经济犯罪研究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什么是经济犯罪”?

一、经济犯罪

经济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在市场经济运行或者经济管理活动中从事非法经营活动,严重侵害市场经济秩序,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目前,我国关于经济犯罪的概念:一是“大经济犯罪”概念,把侵犯财产罪以及其他一切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犯罪都包括在经济犯罪之中。第二种界定是“ 中经济犯罪”概念 ,认为“经济犯罪是一切侵害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依照刑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第三种观点是“小经济犯罪”概念,认为,“经济犯罪就是指行为人为谋取不法利益,滥用商品的生产、分配、消费等环节上所允许的经济活动方式和经济权限,违反所有直接与间接调整经济活动的法规,危害正常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秩序的行为。”本文赞同此观点。

国外关于经济犯罪的界定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对经济犯罪概念产生萌芽解释,到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时,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从此经济犯罪学术研究非常活跃,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美国著名犯罪学家埃德・H・萨瑟兰教授认为经济犯罪是一种白领犯罪。

德国学者林德曼主张把国家的整体经济当作刑法保护的法益,认为经济犯罪是一种“侵害国家的整体经济极其重要部门与制度的可罚”。

荷兰学者莫勒提出,经济犯罪是所有直接或间接的违反经济法规,干扰经济秩序、破坏整个经济结构的犯罪,故称为“财产犯罪”或“图利犯罪”。

俄罗斯学者阿.伊.道尔戈娃认为,“经济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在于给社会制度带来消极影响还破坏了所规定的作为国家物质基础――经济的秩序”。

上述学者虽然理解各不相同,但其思考的脉络上可分为:以侵犯刑法保护的经济秩序为思考对象、以犯罪主体为特征、以犯罪行为方式为特征的经济犯罪概念。研究的对象不同,标准也各异,很难说谁对概念的内涵把握准确。但“白领犯罪”的提出,对美国经济的研究乃至欧洲的影响很大。

二、我国目前经济犯罪现状

目前我国行政部门查处的案件截至2006年6月,海关办理走私犯罪案件9733件,对13316人提起公诉。2001年至2006年6月,外汇管理部门联合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近千名。全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移送公安机关的涉嫌犯罪案件持续增加。今年前9个月,全国公安机关受理移送的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10356件,同比增长129%。今年1月~9月,全国检察机关批捕、的相关案件数量分别同比上升了10%和10.4%。今年上半年,全国法院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357件,同比上升了68%。

2007年一年来仅全国县级领导干部的贪污腐化案件就达2347件。

北京市公安机关1996年~1999年度立案侦查的经济犯罪: (1)1996年立案(经济犯罪)906起,侦破874起,查获961人;1997年立案(经济犯罪)2020起,侦破1698起,查获1695人;1998年立案(经济犯罪)3017起,侦破1773起,查获1248人;1999年立案(经济犯罪)2270起,侦破1419起,查获944人。从上述数据中可以表明对经济犯罪分子必须严打才能有效。(2)1996年~1999年经济犯罪活动中北京市工业系统挽回的直接经济损失:1996年1291.5万元,1997年1226.2万元,1998年1499.57万元,1999年2326.74万元。这一组数据表明,1996年以来,北京工业系统的经济犯罪在逐年增加。(3)1996年~1999年北京市各级法院共审结经济犯罪3181起,判处死刑3583人,涉案金额高达87亿。其中涉案金额达50万元的有285件,高于70万元的有171件。

三、市场经济下的经济犯罪

我国市场经济形成和确立的时间不长,无论从体制上还是模式运作上都属于起始阶段。在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有许多矛盾需要解决。因此,我们应该从市场经济和经济犯罪的关系上来考察。

1.市场经济的自主性促使经济管理权力失控、经济主体权利滥用

市场经济是自主经济,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既是产权明晰的主体,又是独立的经营主体和责任主体,是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能自主经营、自主决策、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这样市场经济一方面使企业拥有经营权、决策权,企业效益好坏也都是自己承担,这是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主体独立了,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在经济上也没有上下级关系,政府监督和领导权力也都被弱化了,政府对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再也不能指手画脚,这样,很容易为经济犯罪留出难逢的契机。

2.市场经济的盈利性是经济主体膨胀了逐利欲望

市场经济是盈利性经济,生产经营者的目的都是为了盈利。如此的经济运作模式中,资源配置首先考虑了盈利问题,投资决策也被盈利左右,追求最大化利润成为经营者的目标。这样就诱发一些人用非法手段获取利润进行如走私、、证券、保险、信用证、信用卡等犯罪。

3.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促使经济犯罪跨越地域界限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开放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市场经济具有较强的扩张力,它可以突破部门和国际市场融为一体,使经济全球一体化。国门的打开,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产品,但也带来了经济犯罪手段。境外的经济犯罪行为人打着投资、开发的名义,或以提供紧缺原料、热门商品为诱饵,或以兴办企业为幌子,进行各种经济犯罪活动,其形式名目繁多,手段狡猾;国内也有一些犯罪分子与国际犯罪接轨,进行跨国界犯罪。

4.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刺激了犯罪人的违法犯罪意识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它要求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都要进入市场,进行自由交换,任何单一的市场都难以完成这个任务。只有形成完整的市场体系,有买卖的竞争、还有质量、价格、服务的竞争等。市场的竞争对企业形成经常性的动力和无情的压力,优胜劣汰是其必然结果。由于竞争的残酷性,会使金融、技术、信息、劳务、房地产等领域的经济犯罪不断增多,失业率比计划经济多了,经济犯罪以非规模的形式取得竞争的“胜利”。

5.经济犯罪的契机在于市场经济成熟规则的缺乏

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它存在着竞争带来的利益冲突和矛盾,需要有适宜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则为规范。这种规则就是法律规范,只有规范才能把市场经济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这样才能堵住经济犯罪的漏洞,规范我国的市场经济。

综上所述,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危害的途径主要有:一是严格执法;二是完善刑事立法;三是要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减少经济犯罪。

参考文献:

[1]储槐植:《市场经济与刑法》,载《中外法学》1993年第3期

[2]陈兴良主编:《经济犯罪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14页

[3]周密主编:《美国经济犯罪和经济刑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页

[4]赵长青:《经济刑法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4页

市场经济范文第5篇

武汉20家药品生产企业实行问题药品“召回制”,是为了建立药品预警机制,有效防止问题药品的扩散、流失,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但其真正的意义在于承担社会责任,使企业以一种诚信营销的姿态面对消费者。

从某种意义上讲,药品召回制度有利于促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如果企业对召回制有足够的重视,质量管理工作将会因此得到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也会得到提高,财务管理也将更加稳健(比如增设“预提召回损失”科目),在为引进新品支付技术转让费的同时,也可以要求对方承担潜在的召回损失……从更深一层的意义上讲,召回是对企业诚信的重大考验。宣布召回,无疑会在短时期内对企业的各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当然现在的负面影响比较小,但如果会使企业承担巨大损失,又该如何?是负责任地公开解决问题,还是尽力去隐瞒?

成熟市场的标志是什么?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交易双方要更加理性与沉稳。中国十大营销策划人之一、著名营销实战专家邵千华认为,制造商或经销商要为消费者负责到底,善始善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与售后服务。一旦发现产品出现问题,要勇于负责,立即召回缺陷产品,弥补过失。而作为消费者,在锁定自己要购买的产品时,更要货比三家,选择诚信度高的厂商。因为,在生产、经销、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谁也不可能保证每一件产品都完美无缺。正因如此,武汉市20家药品生产企业主动召回自己的问题药品,更彰显出其对客户的诚信。也正是因为他们主动召回,才使得自己的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有可能走向至善至美,从而赢得更多的消费者。

没有企业愿意犯错误,当然承认错误必然是件痛苦的事,因为承认错误就意味着承认产品或服务有缺陷,进而影响企业的声誉,但承认错误终归会赢得挽回市场的机会;相反,隐瞒将意味着彻底丢失企业的信誉。在市场经济中,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的必然选择。

对于企业来说,虽然召回会付出巨额代价,但从长远看,损失的利益可以从树立企业诚信形象、提高产品信誉和品牌美誉度等方面得到补偿。

危机管理能力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