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孔雀东南飞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比如我在给学生教授基础知识,也就是高考语文字音字形考点时就常这么做。上《赤壁赋》这篇课文时,当同学们不认识“山川相缪”句中的“缪”的读音时,我先引导学生复习“缪”的其他三个读音(móu,miào,miù),并比较三个读音的相同点,再根据句子意思知道“缪”有“缭绕”意,自然而然的就推出了此句中“缪”的读音是“liáo”,还可以判断它是通假字,通“缭”。这个办法可谓屡试不爽。我在教学“誊”的字形时,学生记成了“誉”。我便抓住机会先让学生复习“荣誉”一词的读音和字形,再告诉“誊写”这词的读音和字形,又添加“眷恋”一词的读音和字形进行比较记忆。这样既能温故知新,也达到了知识向能力的转换,还扩大了记忆的容量。
又比如,我告诉学生文学常识或补充课文背景知识时,在温故的同时还可以向权威挑战。南方出版社编辑的《优秀教案》,在2009年版高二语文上册的第88页第二段的第三行把“大乔”说成了孙权妻,这是错误的;“大乔”应该是孙策妻才对。我查过历史资料,也和同事讨论过,大家的结论是一致的。其实我在2002年版的高二语文上册142页第七段第三行早就发现过,那时我以为再版时会改正过来,没想这个错误一直沿袭了下来,时隔近十年了,我希望出版社能接受我的建议,并写了封信给他们指了出来,一个星期后他们给我打来了电话,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还给了我荣誉证书。可见“温故”可以“改错”。
再比如,我在教学文言实词和虚词考点时也常用这个办法。上《陈情表》这篇课文时,同学不理解“慈父见背”是什么意思。我就引导学生先复习“请见谅”“请见教”“府吏见叮咛”“君既若见录”(课文《孔雀东南飞》)句中“见”的含义,同学一下就知道了“见”在句中是“我”的意思,整句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飘心飞絮思不群。
常闻戏曲,
方觉一缕香魂尚存。
是你让我―
为你哭,为你笑,为你迷,为你痴……
这是张文静对自己痴迷戏曲的描述。由此,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这位铁杆戏迷对戏曲的热爱程度。自从她进入中学任教开始,就想着有一天能在学校开设戏曲课程,以弘扬这项传统艺术,传承民族经典文化。
“走进中国戏曲”n程受冷落
2006年,浙江省启动第一轮新课改时,张文静就兴致勃勃地向学校申报了“走进中国戏曲”校本课程,她满怀希望地以为学生可以同她一起学习戏曲,爱上戏曲,弘扬戏曲。可惜,这个希望终因无人选课而破灭。
2007年,张文静认真修改自己的校本课程纲要和课程内容,做了诸多努力。尽管这次有学生选课,可人数还是太少,没能如愿开课。当时,很多同事表示:“你算了吧,别再瞎折腾了,戏曲连我们都不喜欢了,学生怎么会喜欢哦,这伊呀呀呀好不让人心烦。再说了除非有音乐功底,要不然谁能唱啊?”这些劝阻非但没有劝住张文静想要开课的决心,反而促使她开始反思自己课程受冷落的根本原因。
她私底下找了一些学生咨询,总结出四大理由:对戏曲不了解;戏曲唱腔太老套;戏曲知识很枯燥;担心无法唱好戏曲。这个调查结果让她豁然开朗,要想让学生去选“走进中国戏曲”,宣传很重要。最起码要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中国戏曲,中国戏曲也是好玩、好听、好看的。
“戏曲因子”植入课堂教学
张文静首先把“戏曲因子”植入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她在教授《祝福》这一课时,自己亮嗓唱越剧《祥林嫂・听他一番心酸话》,让学生在醇厚的越韵中,感受到祥林嫂对贺老六的那份同情,对婆婆的怨恨,那种留不得、走不得、生不得、死不得的幽怨纠结之情;在教授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时,唱响《人去楼空空寂寂》,让学生感受到焦仲卿离开妻子后的荡气回肠、无限哀伤和心中积蓄已久的悲愤和无奈;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时,清唱名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用欢快的曲调唱出贾宝玉见林妹妹时的惊艳与似曾相识之感。听惯了流行歌曲的学生,偶尔听一两段韵味深长的越剧,也觉得“有趣”“有料”。她用声情并茂的表演慢慢激发学生学唱戏曲的热情。
她还主动“请缨”为请假的选修课老师代课,并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戏曲的积极性。她总是很自信地说:“只要给我一堂课,我就能让学生对戏曲课改观。”事实确实就是如此,每次课后,总有学生发出感叹:“原来戏曲也可以这样有意思啊!”有些学生是哼着黄梅戏“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走出教室的。虽然自己身心俱疲,但听到这不成调调的哼声,张文静由衷地笑了,她的小小心愿达成了。
此外,张文静还用其他的方式向学生传达戏曲知识,比如学陆游的诗时,她就跟学生共同品鉴越剧《陆游与唐婉》,带他们欣赏名段《钗头凤》,不仅从艺术角度来谈这首词的经典之处,而且从唱腔、情感角度谈它的内涵;学习《长亭送别》,她就带学生看越剧《西厢记》,学唱名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讲到《闺塾》,她就跟学生聊昆曲《牡丹亭》,对杜丽娘和柳梦梅“为爱而死,为爱而生”的爱情观进行探讨。“国粹京剧”课上,她指导学生如何“三看脸谱来识人”,不同的色彩、图形、图纹可以看出人物的性格、年龄、身份、地位、美丑、经历、命运、情绪等,她还让学生结合《鸿门宴》和《廉颇蔺相如列传》等课文以及背景知识,为项羽和廉颇画脸谱。课后,有学生追着她说:“老师,今天的课太有意思了,我还从来没有上过这样的文言文课呢!”就这样,她用她自己的方式吸引学生学习戏曲。
“戏曲进校园”之路愈行愈远
2008年,张文静将自己的校本课程正式更名为“趣味戏曲”。学生从最早的18人到25人,再到45人,最后竟有80多人。
2011年,温州二十一中开始实施网络选课,由于人数有限定,有些热门的课程学生“下手”晚就选不上了,而“趣味戏曲”就在这被“秒杀”的课程之列。到这时候,张文静的“趣味戏曲”课程才算在校园内站稳了脚跟。
2013年,“趣味戏曲”课程被评为“浙江省第二批百门精品选修课程”“浙江省第二批普通高中网络推荐选修课程”。
随着选修课程的正规化、常态化,原本的教案已经难以满足教学的需求,张文静又萌生了把自己教学的系列课程编成完整教材的想法。随后的几年,她一直坚持积累素材,完成了第一版的戏曲教材。几轮选修课程下来,她精益求精,重新梳理并修改了每一个章节内容,并在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方汝将的帮助下,于2014年年初完成了《趣味戏曲》校本教材的编著,并于同年10月正式印刷
出版。
整整八年的时间,她历尽艰辛将“趣味戏曲”课程从“无人问津”做到“秒杀抢课”的省级精品选修课程,再至出版《趣味戏曲》教材,她以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自觉传承和担当引领学生“走进”中国戏曲,以新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京剧、越剧、黄梅戏、南戏等剧种,培养学生的本土情怀,弘扬和传承乡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自我生成。为此,《温州商报》以“80后中学教师编个性戏曲教材”对她的事迹进行专题的大篇幅报道,她还入选为“温州教育十大新闻人物”。
【关键词】教学;语文课堂;教学技巧
后茶馆式教学是近几年由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大力推广的一种教学理念。它是结合新课程理念,在茶馆式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在汲取茶馆文化中的情景多样、文化多元、服务多层、方式多变、互动多向、管理民主等精髓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有效推进教学进程、注重思维引导与点拨、实时调控与反馈等途径,努力解决茶馆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体察这一理念,我选择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5的《边城》进行教学实践。为体现以学定教的宗旨,我抛弃了原来的教案,在课前几天搜集学生在阅读《边城》时遇到的问题。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围绕小说的写作背景、情节、主旨和写作风格四个方面提问,并将问题写在纸条上汇总到老师手里。然后我将学生的问题大体按这四个方面归类,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简单的问题留待课堂当堂解决,一些比较复杂、需要借助参考资料的问题事先布置给学生,让其回家查阅并写成小论文拿到课堂进行交流。另一方面,我则依据选出的问题确定自己的备课内容。对比以往着重讲《边城》的风景美和人情美,收集上来的学生的问题却主要集中在小说情节方面。他们不明白翠翠为何不大胆告白以致让自己的爱情以悲剧告终,不明白爷爷在翠翠的婚事上态度为何忽明忽暗,也怀疑茶峒的民风是否真的如此淳朴善良。而在艺术风格方面,有学生直言不讳地说“我觉得《边城》写得很普通,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它?请问它最大的亮点是什么?”应该说这些问题已较为充分地暴露了师生间的差异,体现了90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阅读趣味。教师作为成年人,与学生的代沟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我们长期漠视这种差异,而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安排教学,从而让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造成与学生更深的隔膜。
正式上课用时三课时。第一课时就一些浅显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主要是关于情节方面的。在“为什么翠翠对二老的好感要强过大老?她为何不及时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个问题上,学生表现活跃,能够根据文本细节和边地风俗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碰到两个问题:第一,由于《边城》是中篇小说,课本只是节选,除了少数学生曾在假期完整读完过小说,大部分学生对文本显得非常陌生;第二,本节课筛选出四个大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将每个问题逐一抛给学生,教学方式显得呆板。第一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对学生的自觉性估计过高,以为他们必定会利用国庆假期将小说看完。第二个问题则是因为备课不周,对教学内容思考得较多,对教学方式思考得太少。因此,第一堂课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基本上是老师在做普及性的介绍。
第二、三课时,就小说创作意图、结尾艺术、悲剧成因、艺术成就进行深入探讨。这几个问题事先已布置给学生,每一大组负责一个问题,写成四百字左右的小论文。课堂教学则按每个小组负责的问题依次进行讨论。学生准备得较为认真,既查阅了相关资料又融入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其中不乏相当有水准的发言。发言过程既有师生对话、也有生生对话,课堂气氛较为热烈。由于这两堂课讨论的问题都有一定难度,而高中生的阅读方式更多是感性的、体验式的而非理性的、研究式的,所以,最终学生参与讨论的广度与深度都不够。主动发言的少,独抒己见的少,针锋相对的少。生生之间的相异构想没有得到显现,期待中后茶馆式教学七嘴八舌议论的场面也没有完全实现。
反思这次教学,失败的教训比成功的经验更多。整个教学设计贯彻了以学定教这个大的方针,课堂中实施了读、练(写)、议、讲四个环节,教学内容是能够吸引学生的。由于教师事先对提问进行引导、对问题类别进行归纳,教学主题不明确、教学过程自由散漫的现象得以避免。课后调查也表明学生在学完之后对《边城》的好感有大幅提升,对沈从文也有更深入的认识。之所以没能形成宽松、自由、热烈的讨论场面,原因有三。第一,选择的教学篇目欠妥。《边城》在课本中是节选,只就节选部分展开讨论内容单薄,但学生要阅读全本小说又往往受条件所限。《边城》是文化小说,注重抒情气氛的营造,人物、情节都不复杂,所以学生很难展开针锋相对的讨论,基本上只能自说白话。第二,教学活动设计过于单一,单纯的提问加讨论模式很难维持学生长久的兴趣。第三,问题设计欠妥。问题太多使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问题太大又未能贴近高中生实际学习能力,最终还是只能由教师主讲。
关键词:复杂理论 高中语文 问题生成
问题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所谓“问题生成”,是师生与具体的教育情景发生交互作用时的建构与生长,是师生、生生之间在交往和对话中出现的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新发现和新问题。
问题生成是非常必要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系统,不应该拘泥于固定不变的程序,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的确,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的、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之间多种因素动态作用的推进过程。这正契合了复杂理论的内涵,复杂理论认为世界不再是有序的、简单的,而是随机的、不确定的,体现出非线性、生成性等特点,这就为我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语文课堂生成不足的原因
“生成”并不容易实现,据平时的教学观察,笔者发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生成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对理论缺乏研究,教学中生成意识淡薄
有些教师只凭感性认识进行教学,不能有效地把握课堂中问题生成的尺度,出现了一些偏差。比如对生成的内容过于理想化,对生成资源的利用偏离教学目标等。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组织化、制度化的活动,是离不开一定的秩序和纪律的,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进行一定的计划、设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进行一定的控制,这也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但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只重视教学的组织化和制度化,忽视问题生成,则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要求相违背。
(二)教师的教学模式僵化,教学中生成能力不足
从教学实施的角度来说,有些教师更愿意采取预设的方式,虽然他们也看到了把教学过程当作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容易使得教学过程人为地变得呆板枯燥,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的弊端。但是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过分注重教材中的知识和知识体系的灌输的现象,教师习惯了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上课,习惯了固定不变、按部就班、机械僵化的传统教学模式。这样,教师对课堂中的问题生成资源就会视而不见或不能及时处理,自然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组织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与拓展生成。有的教师缺乏生成能力,在实践中走向另一个极端,采取“放羊式”教学,以为这即是问题生成的方法。其实这是形散神亦散,是放弃教学的责任,放弃教师的责任,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其实,课堂上问题生成是有规律的,依循规律,精心预设,科学引领,我们就能为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增添灵魂的色彩和跳跃的节奏,创建充满灵性的课堂教学。
二、语文课堂问题生成的策略
(一)树立过程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高度技术取向的教学模式,它追求各个环节高度的精确化和程序化,问题设计得严丝合缝,对诸多可能的变化都做了预设,想好了对策,教学成了一种程序化的表演活动。
复杂理论认为,教学中的各种存在既是一个物理性存在、关系性存在,又是一个社会性存在、精神性存在,教学要素相互作用呈现的是非线性关系。如学生与教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交织在一起的,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评价都必须建立在这种非线性的关系之上。同时,教学实践是整体性的活动,是多因素、多主题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诸多因素和主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教学活动不仅仅是种种要素的复合,更是种种过程的复合。有了过程意识,才会有整体的概念,才不会把教学目标固定在一个或是几个目标上,将受教育的人简单地归结为达成某些目标的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二)树立课堂“留白”理念,善于把握问题生成的机会
1.善于“留白”
我们知道,诗歌、绘画、建筑等都讲究“留白”的艺术,不过于丰满,以便使作品富有弹性、增添美感。课堂亦如此,要给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尝试、拓展开放的空间,不要把课堂的学习预设得满满的,不留一点余地。
2.把握问题生成的机会
“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成果的全部范围”,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的这样,课堂具有丰富性、复杂多变性、不确定性和动态生成性的特点,因此,即使有了“留白”,教师还要善于把握问题生成的机会,积极构建问题生成的语文课堂。
(1)深入钻研教材,激发生成
抓住教材中可能引导学生生成的“联想点”和“发散点”,引导学生对看似确定的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还有什么”,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2)利用错误信息,生成精彩
由于知识、经验、思维能力的限制,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错误信息,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因为错误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新课程给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善于利用错误生成一个主题。当教师能充分利用这种教学资源,对教学预设做出具有创意的调整时,课堂就会成为动态的课堂。
3.关注学情,积极互动交流
教师要熟悉学情,关注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及思维特点,根据这些去挖掘和追求教材的延伸义、拓展义,去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加拿大著名复杂理论学者Brent Davis认为:“智慧或能力更多是习得的而不是授予的。”教师不要把心思都放在教材和教案上,而要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让学生通过自身经验获取新的智慧,完善自我建构。当教师的关注点从教师的“教”更多地转向学生的“学”时,就易于在课堂中有效地引领生成。
复杂理论认为,孤立封闭的系统是无法存活的,只有开放、动态的系统才能保持生命的活力。这种复杂理论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必须保持合作与交流,要通过课堂互动来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开发,这样才易于问题的生成,才能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能。
如在讲授《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有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别里科夫从楼上摔下来安然无恙,为什么别里科夫会死呢?笔者先对提出问题的学生加以肯定,表扬其善于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接着组织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探讨别里科夫的死因,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有学生认为,别里科夫因婚事告吹,悲痛、伤心过度而死;有学生认为,别里科夫摔下楼来被两位女士撞见,这让他颜面无存、无地自容,他怕众人耻笑,怕上级鄙视,他是恐惧而死的;有学生认为,他生活在重重压力之下,无力挣脱孤僻的“套子”,对社会生活已彻底绝望,最终选择绝食身亡。笔者也积极参与,与学生们共同讨论,并适时加以引导、点拨。通过探讨,学生们认识到真正杀死别里科夫的是沙皇专制制度,在这种制度的毒害下,别里科夫成了可悲的牺牲品。
4.调控教学走向
当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在课堂上有了生成的问题,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迅速做出辨识,以便对课堂生成的信息进行适当调整或重组,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对于有积极意义的生成,要顺应学生的思维走向推进教学流程,形成能够引发学生新的问题生成的兴奋点。比如在讲授《孔雀东南飞》时,有学生发现焦仲卿和刘兰芝殉情前表现不同,以此提出“仲卿对兰芝的爱是不是淡一些”,笔者顺应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一步揣摩二人当时的不同心理,再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焦仲卿的成长环境,以此得出结论:他们的爱情悲剧背后有深广的社会因素,焦仲卿受到的精神折磨远胜于刘兰芝,所以我们不能苛责焦仲卿殉情前“徘徊庭树下”的举动。学生直到下课还久久回味课堂上所做的分析。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实践的艺术, 这门艺术需要理论的指导,更需要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磨砺。要科学而艺术地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生成,需要高超的教学智慧,需要以复杂理论来审视、指导,愿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焕发生命激情的富有个性的情境化场所!
参考文献
[1]金亦挺.课堂教学中的美丽生成策略[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5(9).
一、孔孟的“学思结合”思想
孔子重视学习,也重视思考,主张学思结合,其学思结合的教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话虽简洁,内涵却丰富有见地,揭示了学和思的内在联系和辨证关系。“学而不思则罔”强调思考的作用,只知读书却不会用脑思考就会陷入困惑、惘然无所得,孔子强调读书必须思考,要求学生多听、多思、多问,即“多闻阙疑”“多见阙殆”,既要多闻多见,又应随时发现问题,有存疑的精神。孔子主张:“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尤其是“疑思问”,在教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生只有认真思索,才会产生疑惑,有疑则生问,有问则求解,通过对答疑解问的探索,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见闻,还培养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而不学则殆”着重学习读书的重要性,如果不读书只是空想,怀疑不安在所难免,就会使人精神疲惫,只思不学也是有害的。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重视好学、乐学,他认为好学应该表现于实际行动中,“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其实他好学还不够,还要乐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不仅对学生这样要求,自己也是一个沉醉于学习而不知疲倦的人,《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史记・孔子世家》中也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综而述之,孔子重思重学,认为学思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是学中有思、思中促学的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只有将学习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思结合”思想,他不仅主张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主张学生善于思考,在思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孟子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对学生而言,学习时只有善于思考,才可能达到融会贯通、心神领会的境界,才可能取得较大的学习成就。孟子认为,学思结合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和怀疑圣书圣言的过程,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城》取二三策而已矣。”对前代文献典籍和已有之见,不轻信,不盲从,经自己的思考而有所弃取。孟子还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这把孔子所重视的“阙疑”精神向前推进一步,不是提倡怀疑一切,但“疑”与“思”有一定联系,不疑则不思,在这个意义上提倡怀疑,是启发思维的起点。孔孟的学思结合思想启发我们: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善于学习的能力,也要培养他们善于思考的习惯,更要培养他们敢于和善于怀疑的精神和勇气,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要让他们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思维,这与语文新课程的“思考・领悟”、“质疑・探究”阅读目标相吻合,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重读孔孟的学思结合思想,对于指导新课程的语文阅读教学仍有深刻的启示。
二、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一)在学“问”中启迪思维
阅读教学不是要引导学生探求对文本的解读结果,而是要关注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感受、思考的经历过程,在学“问”中启迪思维。李政道说:“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教学究竟为了达到什么目的?是教给学生知识还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这似乎是一个不需要论证的问题。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教学材料及其蕴含的知识被误解为目的本身,而学生思维的发展几乎成为“教学的荒地”。我们要培养学生善于问“苹果为什么掉在地上”,而不是使他们只拥有“苹果是掉在地上”这一知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们都有启发学生思考的意图,常常提出一系列“连接紧密”、“环环相扣”的细碎问题,让学生在课本中寻求既定答案或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教参教案上的预设答案,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心目中的标准答案有出入时,教师常因其“不准确”或偏离了教学目标,亦或课堂时间有限等原因而不置可否或不加理会;而当学生的答案吻合教案上的预设答案时,教师往往显得兴高采烈并对其大加赞赏。学生都有希望被肯定、体验成功的愿望,教师这种只肯定“标准答案”的反馈行为必然会强化学生去寻求统一的既定答案的行为,使阅读中启发学生思维的过程变成学生揣摩教师教学意图的过程。
孔子很重视学生问,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无未如之何也已矣。”孔子的教学是答问教学,学生提问,孔子回答或组织大家讨论,讨论解决不了,就请教在这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正如孔孟的“学思”思想所示,要培养学生敢于问、善于问的勇气和精神,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才能将学生引领到人类精神的纵深处,于寻常处见出不寻常,“忽于湖底见青山”。新课程的语文教学倡导思考领悟、发现创新,阅读教学应成为学生“研读文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促进认知”的循环过程,从而达到阅读促进人的发展的真正目的。在阅读教学中,尝试鼓励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在对文本具体解读后,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质疑问难,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笔者教学《天上的街市》时,在朗读初品了诗歌后,没有按惯常的学生循着教师的提问理解文本的教学过程,而是鼓励学生从自己的阅读体会中思考质疑,品味诗歌。学生们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踊跃,提出了诸多有价值有创意的问题,其中很多都能促进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令人惊喜。兹举几例:1.天上的明星现了,为什么是“点”着无数的街灯,而不用“亮”着?2.诗歌短小却用了四个“定然”,一个“定”,是否嗦,抑或别有用意?3.天河为何变成了“浅浅的”,而不是“深深的”?4.修饰流星的量词不用“棵”而是“朵”,是否诗人笔误?5.将“你看”“不信”后的逗号去掉,感觉朗读意味有不同,请老师指导。6.“课文简析”中说诗歌的主旨是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我认为是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老师怎么看?……这些对语言、主题,甚至是标点的思考无不闪烁着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将来源于学生的疑,交予师生共同思考讨论、交流情感、碰撞思想,以问引读,以问促思,使阅读课堂由机械的“训练场”转变为学生思维的“绽放地”。
(二)在“争鸣”中促进思维
袁振国教授说过:“文科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文科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得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的丰富的精神世界。”①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升华情感、抒发生命体验的过程,语文不同于理科的对科学真理的归根究底、对精准答案的孜孜以求;语文教师不能跟随理科教师“求甚解”的步伐,而应该以悠闲漫步的轻松姿态引领学生步入理解的“多岔道”,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激发学生个性思考,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法国文学家法格说过,读书就意味着和别人一起进行思维,剖析别人的思想,剖析与自己雷同或对立的思想。“学习”只能浸润于“差异”之中才能成立。在“差异”中重新编织营生的意义和关系,才是“学习”的本质所在。②以这样的学习观指导阅读教学,就应该尊重个体的认识差异,在阅读课堂中要营造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改变过去“教材主宰教师,教师主宰学生”的倾向,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对话中的平等成员,尊重差异,宽容失误,激发思考。
孔子是一位带着问题来启迪学生思维的老师,他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如孔子曾公开批评过其喜爱的弟子颜回:“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他主张:“当仁,不让于师。”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启示这我们:阅读课堂上不能对学生的观点锱铢必较,学生的独特见解闪烁着他们个性思维的熠熠火花,要创造开放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各抒己见,勇于质疑,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对于老师、教材、教参,学生们要不唯师、不唯上,善于探异求新,获得新的体验、新的发现。例如笔者在教学《伤仲永》探究文章主题时提出问题“仲永由天资过人的神童沦为平庸无奇的‘众人’,谁之过?”,学生们经过思考探究,激起争鸣。有学生认为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不使学”,父亲的目光短浅、贪图钱财让仲永失去学习的机会;有学生则认为过错不全在仲永父亲,而在仲永自己,因为仲永十二三岁时只是“不能称前时之闻”,这时他若发奋学习,还是有成才的机会;有的学生更是认为邑人要承担责任,“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是这种盲目追捧的世风害了仲永。经过学生思维的碰撞,《伤仲永》的主题丰富了,有后天教育对人成才的影响,有自己主观努力对成才的作用,也有针砭当时家庭与社会不重视人才培养的时弊等等,这些理解远远超越了教参解读的一种结果。让学生“百家争鸣”,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论坛,这样不仅突破了阅读教学的平面化,也开掘出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深度的语文课堂。
(三)在“合作”中拓展思维
阅读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对话过程,但一些阅读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有时甚至是唯一形式,“在课上禁止学生的交往;在课上学生虽同处一室,但他们的活动是各自孤立地进行的,因为每个人均只为自己学习和对自己的学习负责”,③生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往、沟通、互动和合作,学生成为集体生活中的“单干户”和“孤独的个体”,这禁锢了学生思考的集思广益,也束缚了学生思维的纵深发展。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课堂教学要建设“学习与生活共同体”,为“互动、互补、互助”提供舞台,学生们在其间合作学习,拓展了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正如英国作家萧伯纳说:“两个人在一起交换苹果与两个人在一起交换思想完全不一样。两个人交换了苹果,每个人手上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两个人交换了思想,每个人就同时有两个人的思想。”
孔子主张多交友学习,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乐多贤友”,要利用“三人行”的机会多察、多思,促进自身的发展完善。今天的合作学习就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与友合作能汇集多角度的思想,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建构解决问题的策略。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不应热衷于活动气氛的表面热烈、活动形式的花俏多样,而实际上有名无实,有形无神,没有真正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思维碰撞。语文教师不要交流文本中现成的、相对固定的知识,或流于表面的感受,应选取对文本理解有分歧,或答案开放不唯一,或具有知识的广延性和思维的深刻性的问题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例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探讨男女主人公爱情婚姻悲剧的原因,学生们群议后决定从三个角度分组合作:刘兰芝、焦仲卿自身原因;焦母的强弃、刘兄的强逼;封建礼教与“情”的矛盾。学生们阅读文本、查找资料、合作探究,如对于焦母强弃兰芝的原因,学生们合作整理出了众多观点:无子嗣说、恋子情节说、感情隔阂说、嫉妒恼恨说、门第观念说等。在有效的合作学习中,创设思想自由驰骋的环境,起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产生了高于个体先前认知水平的新思维,即引起了学生彼此思维的有效碰撞,加深了解读感悟,激起了头脑“风暴”,优化了阅读教学效果。
孔孟的“学思结合”思想对我们的启示远不止于此,我们应更深入地理解体会并更好地指导语文阅读教学。“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问、争鸣、合作”,学生只有边阅读边思考,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才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思维的碰撞,实现对文本的理解和建构,学生的思维思想才得以发展,阅读的意义才得以真正实现。
――――――――
注释
①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