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花的姿态

花的姿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花的姿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花的姿态范文第1篇

之后,有时间她就会给我发纸条,每次登陆小荷,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有没有她发来的纸条,她在纸条中经常说说她身边发生的事,她心情好时,会找我一起分担,她心情不好时,会对我诉苦。大概,只有把对方当成很好很好的朋友,才会把这些事告诉对方吧。

当我们知道对方QQ的时候,我们便用QQ来聊天了,小荷朋友叫她“小雨”,我给她取了个只有我一个人可以叫的名字“月月”,她也是像别人一样叫我“樱”。 我喜欢的东西有两样——一样是樱花,一样是月亮。我常常这样想——樱花在月亮的映衬下,才会更明亮,月亮在樱花的陪伴下,才会更皎洁。我和她,是不是也是这样?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互相写信了,说实话,我只给她写过一封信,而她也只给我回了一封,毕竟,现在已经放暑假了,她说要我开学了再回。虽然只有这两封,但我相信,这两封信更加固定了我们的友谊。我在信中把我许多想对她说的话都写出来了,我还记得最后一句“月月,十年后,我们一起去日本看樱花好么?”而她的回信中是这样写道“呵呵,我们十年后一起去看樱花~”看着她的回信,一点一点的感动涌上心头,回信的背面是她用彩铅写的字“我们十年の约定”字被一颗很有虚幻效果的爱心边框包围住了,听月月说,她为了制作这种效果,把手都累酸了……真的,很感动……

花的姿态范文第2篇

具有纯粹国际化风格的私人银行是一个大城市的开放标签,符号性的烙印彰显城市全球化视野与本土特色的金融气质。在青岛,青岛银行私人银行凭借国际化的胸怀、“最青岛”的本土特色以及特立独行的人文积淀,谋求以高附加值为特征的“青岛式”顶级私人银行发展。

甫一开业,凭借胡润财富榜创始人胡润来青助威,“指点”青岛富豪的品质姿态;凭借面朝大海,坐看云起的“地利”:凭借强强联合的高端服务团队提供的诸多创新姿态……青岛银行私人银行已然成为青岛私人银行的魅力样板。难怪见多识广的胡润如此评价:“没想到在中国的二线城市,有如此高端标准的私人银行。”

品质私人银行给力青岛银行高端之魅

门外是车水马龙,而信步而入却是静谧与私密。青岛银行私人银行外表简约,但内有乾坤,繁花绰约处于不经意间流淌着富雅的种种。

接待区阿拉伯风格的新派青岛风情镶嵌画,隐喻着这家私人银行的本土气质如此丝丝入扣;进的门来,低垂的纱幔、古典的中式镂空屏风、典雅的欧式宫廷沙发、寓意青岛蓝色浪潮的抽象油画和复古的留声机和花瓶画龙点睛,星巴克浓香咖啡流淌着精致的氤氲……,视野大气但布局精致的沙龙区、休闲区、理财服务区、后台接洽区,如行云流水,不着痕迹地将每个区域既独立又和谐地铺陈开来。优雅浑然天成,细节处处可见流光溢彩的华美,如同把一个传统艺术馆的围墙打开,让艺术舒张开来,浸润到这里的每一个点滴。

不刻意、不仰视、不张扬,处处润物细无声,愉悦身心。如此种种,完全契合了当下品质人士尤其是青岛银行高端客户的淡定与精雅之气。

“梦幻”理财团队带着感情服务客户

尽管,青岛银行私人银行具备了成功私人银行所拥有的一切优质元素,但是在私人银行已非新鲜事物的当下,亮相伊始就以不俗的方式,吸引了青岛人尤其是品质人士的眼球,继而成为其首批拥趸,不得不让人对其团队的运作能力折服。

不错,这个私人银行的理财团队是堪称完美的“梦幻组合”。既有细腻、睿智的复合型金融人才领衔,也有在欧洲做过私人银行行长的“洋高管”,有获得2010青岛理财师一等奖的金融海归,当然还有精挑细选的金融才俊加盟在团队。

理财,已然成为一种平常的生活主张。面对金融界诸多“同质化”的雷同,他们除了提供“特色菜式的创新理财产品”、

“顾问式亲情服务”等众多时尚而贵气的高附加服务之外,更有自己运筹帷幄的“独家秘笈”――吸引客户挑剔的眼球、打动客户尘封的心灵、唤醒客户深层的需求。

3月28日开业当日,其策划的胡润来青极具轰动效应,青岛市诸多行业“大鳄”的老板,更是全程听取了胡润“由富及贵、由贵及雅”的演讲。一位实力很强的制造业老板,对青岛银行提供这样的平台十分欣赏。在会后马上给儿子电话,让他好好找私人银行总经理黄蕾学习他们的整体运营,认为这样近乎完美的团队会给正处于上升期的“富二代”不少启迪。面对这样的信任,黄蕾如同一个“邻家姐姐”一样,给他们提供了朋友一样润物细无声的用心帮助,远远超越了寻常意义上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互动。

不久之后,他们组织部分客户到扬州考察,诸多细节服务让见过世面的客户收获了意外的惊喜。比如他们在每个客人的床铺都放上了一封手写的感谢信,很多人说这是久违的感动,只有青岛人最了解自己人的所想所需。回青之后,他们还意犹未尽,多次聚会,已然成为一个独立的朋友圈。如同EHBA班所能提供给学友间的品质平台,青岛银行私人银行也具备了如此的气场与魅力。

花的姿态范文第3篇

还有一点就是孩子还咬手指,从中班开始快两年了。我们是说也说了,批也批了,甚至黄连水都用过,完全没有成效。老师反映,上课和午休时吃手很严重。怎样做才能纠正孩子这些不好的习惯呢?

着急的孩子娘

咨询师: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不停地说话、而且不分场合地说,同时又经常咬手指,就要考虑一下,孩子是不是有些焦虑情绪了。

不知道你们平时是如何与孩子互动的。有没有拿自家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去比较?有没有对孩子要求过高过严?有没有在他讲话时经常否定他打断他并给予纠正?

如果家长经常这样做,内向的孩子可能会倾向于闭嘴,而外向的孩子则有可能话痨。孩子快上小学了,进入学校之前学会聆听,会让孩子的学习生活进行得比较顺利,也容易和同学有更好的交往。

建议你们先检视一下自己的心态,要无条件对待自己的孩子。每天都要找一段时间,全神贯注地和孩子交流,交流时你们以倾听为主,让孩子说个够,其间不要打断他纠正他,在确认他说完之后,你们再发表意见。这样的示范比简单说教更有效。

平日可以和孩子玩一个“听说游戏”:甲先讲一段话,乙认真听完后复述一遍,再接着讲一段话;甲听完,先复述一遍再接着往下讲。事先必须有规则,比如轮流说,比如不能打断对方。可以找一个物件当道具,这道具在谁那边就轮到谁说话,其他人不得打断。这样的练习既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学会聆听,也学到了讲话要有先后次序。

花的姿态范文第4篇

“后小资”,其实是1990年代以来我们所指称的小资的延续和扩张。他们有相当的文化水平,通过互联网已经见多识广却又并不是“高雅”的文艺青年,同时又有在现实中成长不足的苦闷和压抑感,也有朦胧的期望和随时变化的情绪和感觉,有和当年的“小资”相似的情绪和趣味,却远远比当年的小资人数众多。他们是社会中似乎让人感到尚且无足轻重的“小字辈”和“小人物”,却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情绪需要让社会知道。这些想法在社会上和职场中往往会被认为是无足轻重的,甚至相当幼稚并受到轻视。他们也还仅仅是社会中坚的后备军,体验到市场社会的强大的压力,是所谓“中等收入者”的下层,也是中产阶层的后备军。他们的观念往往莫名的激进,他们的情绪往往由于在现实中没有出口而变得相当不稳定。对于市场经济有矛盾的态度,一面期望力争上游,一面也期望更多的福利和有更多的平均主义的要求。

他们可能是低级白领,也可能是在社会上游逛的青年,更可能是大学生。他们在现实中往往沉默,但在虚拟的世界中确实是无冕之王。这些人在传统媒体时代的存在一向受到忽略,今天的互联网给了他们一个“群体意识”浮现的机会。

他们的文化特征是通过网络来浮现的。这种网络文化也是以微博和跟帖的形式获得自己的影响力的。“跟帖”有点像中国传统的“评点”,往往只是一两句话,点明自己对于上面的正文的看法,或赞同,或反对,或激起互相讨论。骂要骂到骨子里,赞也要赞到心坎上。“跟帖”无需署名,几乎不必为言论负责,基本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现在的许多文化和社会热点的形成,并不是在新闻报道发表或者文章发表之后,而是在大量的跟帖形成了一种让任何人忽视不得的网络“公意”之后,一个“事件”就突然被凸现了出来。“跟帖文化”其实最好地反映了互联网文化的特色,也给了原来在现实社会中没有太多向社会发言的机会的人一个最好的机会。微博中的跟帖文化有三个特点值得关注:首先是它的瞬间性,也就是在新闻或者文章发表后的一瞬间就会有即刻的反应,立即就有好恶是非的判断,进行道德的批判。如果事件本身有“料”,就会当时风生水起,变成一个大事件。其次是它的直觉性,网民的判断并不是依赖掌握全面资讯的理性分析,而是从感觉和经验出发的推断。直觉印象的作用不可估量,一旦一件事让他感觉不爽,立即就会爆发激烈的言词。第三是群体性,如果仅仅是一个人的匿名跟帖谁也不会注意,但一旦来势汹汹,变成“公意”,而且会被视为“民意”,就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

花的姿态范文第5篇

大概是一年前吧,妈妈从同事那里拿回了一株小小的绿色生命,像拇指那么大般,被放入了一个小塑料杯中,妈妈告诉我那叫“文竹”。我看了那小小的文竹,不禁有些同情它了。碰到我们这一家,算它倒霉,因为我们家从来不养花草的,只有任凭它自生自灭了!于是我们把它放在了阳台上。

一开始,也许是因为新鲜,每天都来给它浇水,爸爸没事也去摆弄它,这小东西长的奇快,那个小小的塑料杯已经容不下它了,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拿了一个花盆把它请了出来,刚放进去,还未来得及装土,一个朋友的电话就来了,于是文竹搬家的事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第二天早上,无意去了阳台,看到了叶子已经开始枯萎的文竹,大叫了一声“文竹它死了!”我痛心疾首地哭了,妈妈忙安慰我,爸爸就到楼下挖了一盆土上来,把那棵“命丧黄泉”的文竹放了进去,又加了点水。晚上回来时,我特意去看它,心里有强烈的负罪感。“奇迹”我打开窗户,看到一片繁荣的文竹。我欢天喜地地叫来妈妈,她只是笑了笑,但我看得出,她也被文竹强大的生命力给震撼了。

经过这件事,着实使我对文竹增加了不少好感,但却没有让我对它更加关心,反而带它一日不如一日。再加上爸爸出差,我作业繁重,妈妈不喜欢以花草为伴,我们也几乎忘了文竹的存在。终于有一天,我知道怠慢了它。那一天,我再一次来到阳台上,那画面无比凄惨,文竹的叶子枯黄,土地干裂,连杂草都没了——全死了。这会我真的伤心了,没想到在这淡淡的相处中,我对它竟产生了感情……

明知道它死了,但还是每天跟它浇水,一天、两天……我怀着一颗愧疚的心,天天这么做着,如果文竹有“在天之灵”,希望它也能感受到。到了第四天,奇迹又出现了!我不知道它有几条命。不过老天有眼,又让它回来了。

我与文竹经历了两次生死离别,有时甚至认为它不是普通的植物,可能是天上的神仙……咳,净瞎想,大概全世界的文竹都是生命里顽强吧!不过,它身上的的确确有那么一样东西是神奇的,那就是——困境中永生!

相关期刊更多

长江文艺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湖北省作家协会

装饰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网印工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