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外地户口上小学

外地户口上小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外地户口上小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外地户口上小学

外地户口上小学范文第1篇

照理说,这样的工作也不复杂,只要询问一下、查阅一下即可,但事实上并没有这么简单。绍兴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社会的发展也引起了人口与户口的急剧变动,种种问题应运而生。而柯桥这个地方更是相当复杂的。比如有的人在柯桥买了房子,并将孩子的户口迁了过来,但他们自己并不在此居住,居委会也不知道他们的去向,有的甚至连电话也不留一个。他们买房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投资,买了房作为出租之用,每年可收取可观的租金,而房子的所有者即户主写的也多是孩子的姓名,大多是专为孩子添置财产的。所以要想落实这样的适龄儿童的就读情况比登天还难。这些外地人只见其名,不见其人,租房者也不知其主人的去向和电话,唯一的办法便是“守株待兔”。“社区老师”要委托居委会工作人员等他们什么时候回来打听一下了。而事实上,适龄儿童学生的调查是必须在开学时一个月内搞定的。上面要这个数据是要统计有否流生的现象,而派到下面,就苦了“社区老师”了,虽然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现在我们地区的孩子只要不是先天有缺陷的都是百分百地入学而没有流生了的,但工作还是要那样去做。

“社区老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调查、走访,因为双休日社区工作站休息,老师们就要在平时中午或空课时间去社区获取第一手资料,要翻阅整个社区的所有户口簿,找出所有适龄儿童,抄在本子上,并抄下联系电话及具体地址。然后到施教区学校(一般是老师所在学校)去查实,一般做法是拿上所有该社区的适龄儿童名单去给班主任一个个地看,发现是的并且所在户口相同的就注明,而剩下来本校没有的或找不到的就只能打电话去询问或去居委会调查或亲自按图索骥、登门拜访了,而且有时班主任也有看漏的时候。更麻烦的是改名的学生,在户口上的名字与在学校的并不一致,班主任也不清楚,只能问家长,这时你只能保佑这个电话能打通,或者至少有他们的联系电话了。

“社区老师”有时会觉得自己像一个绑匪。你听,“喂,你好!你是***的家长吗?我是**小学的老师,我们正在调查适龄儿童的入学情况。请问你的孩子在哪个学校读书?”“什么?你是学校的教师啊?你问我家的***,他不在学校里吗?”“我们是在调查适龄儿童的入学情况,你的孩子不在我们学校读,但他是我们学校施教区的学生,我想问一下他在哪个学校读书?”“啊,我是他的外婆啊,你问这个我不知道的。你告诉我你是谁?我等他爸爸妈妈回来了再跟你联系。”……五分钟后,学校教导处叫这位“社区老师”过去有事,教导主任:“你刚才是不是打电话找一个叫***的孩子?”“是的。”“现在他外婆打电话到我们学校来问情况,说刚才有一个人冒充我们学校的老师去问她外孙在哪里读书,她担心她外孙会不会出什么事,问我们学校有没有这样的老师。”“真是滑稽,把我当绑架的了。”“你呀,要注意讲话策略,别弄得人家疑神疑鬼的。”

要是“社区老师”去上门调查,说不定还有人身危险呢。一敲开门,先作自我介绍,像推销员似的自报家门,讲清原委,遇到的直截了当的回答是“我不知道”,然后“砰”的一声关上门,这类大多是出租屋的人,或是给孩子的亲戚朋友之类住的。有时敲开来后里面的人会告诉你没有这人,并虎视眈眈地看着你,有时即使是孩子的父母在家,而且也确有其人,全都对得上号,他们也会对你保持着很高的警惕,仿佛你想将这孩子带走一般。“社区老师”往往是在晚餐时间前后去调查,因为白天住户往往不在家,因此,更增加了其风险性。几次碰壁和受惊吓之后,女教师是根本不敢去问了,男教师也不愿去问,在这个外来人口集聚的城镇,对陌生人的来访,所有人都有着超乎寻常的警戒心,所有“社区老师”都是连门都进不了的,能在门口说话已不错了,有时在楼下的可视对讲机前就把你给拒了。

那最后落实不了怎么办呢?自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其中的手段五花八门,这里不一一列举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笑死胆大的,累死胆小的”,能够编造的处处领先一步。

外地户口上小学范文第2篇

此帖一经贴出,便在网络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些网站纷纷转载,许多网友发起人肉搜索,最终不仅将杨胜才找到了,云南汉子张文韬16年来守护杨胜才的一对孤苦子女的感人故事也被人们传为美谈。

姐弟遭弃,邻家哥哥撑起一片天

1993年11月7日,云南省曲靖市郊区的农村青年张文韬家中简陋的饭桌上,两个五、六岁模样的孩子,正捧着饭碗狼吞虎咽。

时年20岁的张文韬是云南楚雄县石水村人,从小父母双亡,12岁就开始外出在昆明打工。这两个孩子,是邻居杨胜才的一对亲生儿女,姐姐叫杨娟,弟弟叫杨诚。杨胜才本是曲靖县农民,靠着一手厨艺出门挣点钱,不料却染上赌瘾,成天沉迷在牌桌上,两个小孩出生后,妻子难忍丈夫好赌且家境贫寒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1993年11月5日,为了躲债,他独自离家,留下两个小孩在冰冷的家中哭泣。张文韬知道后,把孩子们领回了家,摆上饭菜,给他们洗脸洗脚,安顿他们入睡。

难道杨胜才真的会抛弃自己的亲生骨肉?抱着他会回来的幻想,张文韬让姐弟俩暂时住在了自己家里,自己则起早贪黑,节衣缩食地承担了姐弟俩的一日三餐。

转眼5个月过去了,没有任何关于杨胜才的消息。1994年4月2日,经历了数个不眠之夜,张文韬终于下定了送孩子们去孤儿院的决心。本来还有说有笑的姐弟俩,眼神立刻黯淡了下来。张文韬看在眼里,难过得胸中一紧,叹气道:“哥这是为你们好,不想让你们跟着我吃苦!”小杨娟噙着眼泪抬起头说:“哥哥,你去哪里我和弟弟就去哪里,我们不怕吃苦……”

张文韬的眼圈红了。从这天起,张文韬把姐弟俩正式安顿在自己的家里,当起了他们的大哥,也负担起了他们的生活。两个月后,为了寻找更好的谋生之路张文韬带着弟妹来到了昆明。

爆竹声中,孩子们又长大了一岁,姐弟俩早已过了上学的年纪,但外地户口上学需要一大笔赞助费,而他一直还未办理正式的领养手续。为了攒钱,他把自己的早饭都省了,尽管如此,存款数目仍是杯水车薪。为这件事他跑遍了昆明的小学,不断向有关部门询问解决途径,一次次地碰壁、被拒绝,张文韬急得嘴上都起了燎泡。在民政局帮助下,1997年6月,张文韬拿着“事实收养证明”的介绍信找到了当地的叶青小学,姐弟俩终于未缴赞助费顺利入学了。

姐弟俩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杨娟的成绩一直在班上拔尖,还跳了两次级,杨诚的学习成绩虽然不如姐姐,但老实听话、劳动积极,从不让张文韬操心。长期起早贪黑,张文韬落下了胃痛的病根,但他一直没有去治疗,心里考虑的是弟弟妹妹上中学、大学都要花钱,他要把钱一分一厘地存下来。在昆明当地民政部门的帮助下,姐弟俩也顺利进入了昆明第十一中学就读。

2004年,水果市场改建,张文韬租下了一个十几平米的店面,水果摊变成了水果礼品超市。第二年,经人介绍他认识了一个做护士的青岛籍女孩李慧娟。张文韬淳朴乐观的性格打动了她,张文韬也对她很有好感,两人顺利地开始了交往,打算第二年结婚。

农历新年的前夕,张文韬把女朋友带到家里吃饭,并兴冲冲地向她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女友看着尚未成年的杨娟和杨诚,又看了看跟弟妹有说有笑的张文韬,眉眼间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在张文韬送她回家的路上,李慧娟突然开口问:“听说你弟弟妹妹跟你没有血缘关系?”张文韬愣了一下,坦白地说:“他们的确是我收养的。但这两个孩子跟我,比真正的一家人还要亲。”女友沉默了,一路无语。他意识到,面对一个还没结婚就带着两个孩子的男人,很少有女孩子不会知难而退。

哥患癌症,为弟妹找寻亲生父亲

2005年底,张文韬扩大水果礼品超市规模,还聘请了员工,当上了超市的老板。第二年,勤奋的杨娟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云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杨诚也被云南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兄妹三人着实高兴了几天。欣喜之余,张文韬突然想起失踪十多年的杨胜才,如果他能知道杨娟这么聪明争气,杨诚又这么自立能干的话,心里会怎么想呢?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姐弟俩几乎从没提起过父亲,父亲的存在已经在他们的记忆中淡去了,但每当这种时候,张文韬就会想起那个微微佝偻的身影。

这一年,超市的规模一下子扩大了,但生意却并不理想。上了大学的杨娟,经常从图书馆带些经济管理的书给张文韬,报纸上有管理讲座之类的消息,也都一一替他收集。处于低潮期的张文韬意识到人在商海,不进则退,从此,他一边经营生意,一边去参加各种学习班和讲座。凭着不断的学习与经商的天分,超市的经营终于走上了正轨,仅仅两年间,便有三家分店开张,他的事业迎来了巅峰。与此同时,杨诚也进入超市担负了一家分店的管理工作。

2007年9月,张文韬35岁,本是正当年的他,却开始明显地消瘦起来,还经常感到眩晕无力。杨娟和杨诚都着急了,天天劝他去医院检查,但他却认为只是工作太繁重了,休息一下就好。

2008年3月,张文韬出现了吞咽困难、吐血的症状,紧急送往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后,通过胃镜检查发现,张文韬的这些症状是由胃底癌和癌肿表面溃烂引起的,他的病情已经是胃癌晚期。

住院后,张文韬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化疗。他在几天内瘦得像一张白纸,嘴唇、喉咙里长出大泡,淋巴肿块和并发症无时无刻不折磨着他,看着这一切,姐弟俩痛苦得要疯了。化疗后的张文韬不能自己进食,杨娟就一点点地从他的嘴边滴入营养剂,一边喂一边难过地流泪,而杨诚听说蜂胶对于刚接受化疗的人十分有益,便二话不说跑到丽江,在山里寻找最好的天然野生蜂胶,又马不停蹄地连夜坐飞机赶回昆明。

张文韬每次醒过来,都会艰难地张开嘴唇,用焦急的目光看着杨娟和杨诚。他知道姐弟俩已经好几天没睡觉,没好好吃饭了,他不想因为自己,而连累弟弟妹妹受苦。杨娟看着张文韬的眼神,心里什么都明白了,她鼻子一酸,抓住张文韬的手跪在床前失声哭道:“哥,要不是我们两个,你不会变成这样,你现在就好好养病吧,我们两个天天守着你,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在姐弟俩的细心照顾和鼓励下,张文韬的身体终于有所好转。2008年7月,他结束了在人民医院的治疗。在出院之前,护士长羡慕地对张文韬说:“你真是个好哥哥,教出了一对如此有耐心和孝心的年轻人!”回到家后,张文韬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拿起纸笔,用颤抖的字体写下了自己的遗嘱。在遗嘱里,他将自己的上百万资产与三家连锁超市,全部转赠给杨娟、杨诚两姐弟。接着,他又通过网络,在天涯社区上发帖寻找杨胜才,因为这种方式传播最快最广。就算他不在了,姐弟俩也要有亲人可以托付。

2009年2月,有网友报料,说曾见过杨胜才在广东番禺一带做小买卖,似乎得了病,过得很不好。于是他立刻拖着刚复原的身体飞到了广东。几天找下来,在网友的帮助下,在流浪人员收容所找到了杨胜才。因为长期躲避赌债,及饮酒导致了严重的肝病,年逾半百的他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靠乞讨为生。同去的网友向他介绍了张文韬,并向他讲了这十几年来发生的事情,杨胜才极度震惊,泪流满面地重重地跪在了张文韬的面前……

杨胜才如此潦倒的处境,让张文韬的恨意变成了心酸,他没有把自己得了重症的事情告诉杨胜才,只说希望他能去昆明,与自己的儿女相认。出乎他意料的是,杨胜才拒绝同他回昆明,他说自己没脸见孩子。

相亲相爱,兄妹情谊书写传奇

2009年7月底,张文韬在疗养过程中病情突然恶化,重返医院急救,开始接受第二次化疗。果然就如医生所说,接受第二次痛苦的化疗后,张文韬比以前更加虚弱,还出现了腹部积水、呼吸困难、高热等症状,严重时一连几天粒米不沾,只能靠输液补充营养。杨娟和杨诚急得心都碎了,难道哥哥这回真的要离开他们了吗? 2009年8月2日,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进了张文韬的病房――他正是拒绝回到昆明的杨胜才。

原来张文韬离开广州后,那位带着他来找杨胜才的网友不忍张文韬的心愿未完成,又再次找到了他,对他讲明了张文韬已是胃癌晚期。杨胜才连夜坐火车从广州赶赴昆明,经寻找问到了张文韬所在的医院。看着躺在床上的张文韬,杨胜才“扑通”一声跪在了他的床前,老泪纵横。杨娟和杨诚看着这个奇怪的老人,心里又诧异又疑惑。他们已经认不出自己的亲生父亲了。

过了好一会,杨娟终于明白了,原来张文韬自从患病后就一直在寻找着杨胜才,他从来都不考虑自己,一直都在为他们着想,没有他,她和弟弟不会有今天,没有他,父亲还在街上挨饿受冻,没有他,一家人怎能重新团聚!在张文韬满含期待的目光中,杨娟拉着杨诚走到了父亲面前,叫出了一声久违了15年的“爸爸!”话音刚落,眼泪就滚落下来,三个人哭着抱在了一起。

与亲生儿女相认后,杨胜才自己也住在了病房里。曾当过厨子的他,对于食疗有一些经验,他年轻时听师傅说过,中医的食疗对处于术后康复期的重症患者来说,是十分有益的。他用各种中药材与红枣、银耳等食材,每天熬制滋补汤给张文韬喂下,因为这种汤药讲究时间和火候,而且服食的量要随着天数有不同的变化,他不放心交给别人去做,便一天到晚亲自熬药喂药,饭也顾不上吃。

在接受中医疗法后,张文韬的身体情况有所好转,但偶尔还会出现发烧症状。为了减轻他的痛苦,姐弟俩用毛巾蘸稀释乙醇为其擦身,杨胜才则用人参须煮制生津茶,帮助他缓解口舌干燥。这些小药方为张文韬缓解了不少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