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干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癌症患者; 心理干预; 康复

[中图分类号] R395.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207-01

本文资料来源于本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内科、外科、放疗科住院病人及其家属、单位的调查。具体如下:

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抽样原则作填表调查,表格发出720份(病人及其家属、单位中240份全部收回),240例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调查结果如下。1)性别:男145例,60.42%;女95例,39.58%。2)年龄:20-39岁,54例,22.50%;40-59岁146例,61.25%;60-79岁40例,66.67%。3)文化程度:文盲10例,4.17%;小学38例,15.83%;初中65例,27.18%;高中84例,30.50%;大学以上43例,12.92%。4)病种:头劲部肿瘤38例,15.83%;生殖道肿瘤31例,12.92%;淋巴肉瘤15例,6.25%;消化道肿瘤25例,10.42%;鼻咽癌84例,35.00%;肺癌29例,12.08%;乳腺癌18例,7.50%。5)心理情绪:见表1。

表1受调查者心理情绪

2 护理

2.1 护理要点 护士除执行手术、化疗、放疗常规操作护理,还针对病人确诊、病情好转、病情发展各阶段有的放矢进行心理护理。

2.2 护理结果 减轻癌症病人的心理压力本身就是一种治疗。240例病人经过有的放矢心理护理,有效地开精神枷锁,减轻心理压力,稳定情绪,95%顺利完成各阶段治疗,病情痊愈,好转出院,5%病人病情未控,转入保守治疗阶段。

3 讨论 人是“社会动物”,疾病和健康一刻离不开社会影响,了解、掌握癌症产生、发展根本原因―社会心理因素,才能更有效地指导人们防癌治癌,帮助患者康复。现代心理治疗的特点是:

3.1 把人看成社会一员,建立或保持一个不发生躯体与精神的气氛的环境 临床实践体会到:“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家庭、单位社会环境比治疗病人本身更为重要”。我们具体做法是:扮演好护士重要社会角色是正确疏导病人负性情绪转移,促进病人及其家庭恢复生机和加强病人与单位的桥梁作用的重要保证。调查结果表明:患者感觉生命安全受到威胁47.5%,生理上寻求给予生存希望占73%,要求有效医疗措施占86.7%,希望得到精神上帮助占83%,希望别人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占100%,启迪了我们如何正确疏导病人负性情绪转移非常重要。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必要条件,护士角色行为是重要保证。通过护士文化素养、道德品质,技术水平、仪表态度,为病人素造一个“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给予患者生理、心理上各方面的关怀、关爱,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是认真负责、诚恳支持、帮助他们,取的病人合作与信任。进一步诱导病人敞开心菲,给予适当疏导。针对性解开患者精神枷锁,使病人负性情绪迅速得以自控,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对癌症治愈或生命延长有积极意义。

3.2 护理工作不应局限于病人,还包括家庭、单位乃至全社会 家属情绪直接影响患者,临床实践体会:若家属情绪低落甚至抵触,不利患者治疗和康复。调查结果可喜的是只有14.16%病人曾想过死。有91%家庭对病人是支持的。护士如何负起引导和帮助家庭与病人共同度过癌症危机,消除病人生理和心理上不稳定因素,让病人重新回到家庭生活的起始点来,极为重要。

3.3 癌症患者的经济条件差异大 有的患者病情尚未稳定,急于上班,结果造成复发或转移;癌症康复延长,一旦想重返岗位,领导不同意,不容易康复的身体和振奋的精神再次消沉下去;长期病假许多福利待遇被取消等等不利的社会因素,造成癌症患者心理上的困扰。可喜的是调查结果有90%单位对病人家庭是支持的。护士处在病人与单位之间的关键位置上,如何帮助病人引线搭桥,排忧解难,解轻病人社会心理压力,不容忽视。病人说:“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晓得自己身陷困境时,有可以信赖的亲朋好友,且能助一臂之力,心里就会感到莫大幸福生活才有意义,生存才有价值”。只有具备强大有利的支持,才会更好应付来自社会环境中各种的应激因素,因此护士各种如何走向社会,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治疗环境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3.4 病人本身的主动性 心理治疗护士不是教育和改变病人,而是启发病人与疾病做斗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病人自己去改变自身的病理状态,护士应是病人的朋友而非教育者。大量事实证明:癌症病人生命期不仅取决于病情和医疗措施,而且于患者自身的精神状态密切相关。调查结果表明,癌症患者确诊后产生紧张、恐惧的负性情绪,癌症病人的心理活动虽各有程度不同,归根到底是求生意志强烈反应成为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必须及时给予疏导。我们具体做法是:针对各个阶段进行心理护理。

3.4.1 确诊阶段 此期病人心理状态极为复杂多变,必须促使不良心态转化,帮助认识以下问题:1)正确认识和对待癌症―用抗癌明星康复的事实告诉患者:癌症并非绝症,给病人以希望。治疗中病情有好转、缓解或病友痊愈出院,立即抓住“黄金时机”向病人灌输癌是可以治愈的道理,使病人放下思想包袱,增强接受治疗的信心。2)正确对待生死问题―帮助病人从死亡低谷中走出来,告诉患者:“生老病死”乃是大自然规律,向“癌星”们学习,将生死置之度外,拼力挣脱死神束缚,哪怕只有1%希望也作100%努力,放下包袱,主动配合治疗才是唯一求生出路。3)正确对待人生价值―有些病人错误认为:癌是死,不如早死,以免受苦。对此类病人除加强心理疏导外,还应加强于其家属、单位联系,多方关怀帮助,让病人认识存在社会上的价值,鼓励其对生活热爱、对事业追求,生活有目标,希望可使病人向往永生。

3.4.2 治疗阶段 此期患者经过确诊,精神上受到考验,多数要求尽快得到治疗。调查结果表明,生理上希望有效医疗措施的占86.7%,对治疗有信心的占95.83%,战胜癌症信念鼓舞自己的占34%,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占64%。此期由于各种治疗手段可出现副反应,应针对性地耐心解释,支持鼓励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和预防副反应,同时还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必须懂得抗癌也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败。注意加强饮食疗法和体能才有健壮的体魄坚持到治疗结束乃至战胜癌症,帮助患者顺利渡过治疗阶段。

3.4.3 病情好转阶段 此期必须巩固和强化病人良好的心理状态,并树立与癌症长期斗争的思想,帮助患者认清要战胜癌症应向“癌星”学习,树立长时间地保持心理平衡顽强地活下去,癌症是可以治愈的意念。

心理干预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干预;PCI患者;恐惧心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196-01

PCI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介入治疗起源于1977年,近三十年发展迅猛,它改变了心血管内科的治疗现状,目前已成为心血管病学中相对独立的一门分支学科,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基石之一[1]。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虽然不如外科手术创伤大,但它也是一种创伤性的检查和治疗手段,几乎所有的患者在得知自已的疾病需要用介入手术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变化。焦虑、紧张、恐惧是PCI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2]。为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促进其早日康复,我科于2009年1月至2009年10月对86例PCI患者施行了心理干预,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行PCI患者152例,男80例,女72例,年龄38-82(45.6±12.6)岁。均经一系列辅助检查初诊为冠心病需行PCI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86例)和对照组(6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两组患者均需至心内科导管室行PCI,介入手术前及手术后均按常规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干预组于手术前48h及手术过程中采取心理干预。①建立干预基础。向患者介绍科室情况,如主任、护士长、主治医师、责任护士。病区环境,如订餐、打水、卫生间等。便患者对医务人员产生信任及亲切感,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加深护患沟通,建立和谐的相互信任关系。②认知干预。向患者说明PCI手术的目的、意义、方法、术式及预后效果,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防止过分猜凝、担心而引发恐惧。尤其强调PCI安全系数,创伤性小,治疗效果好的特点,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③情绪干预。向患者讲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对患者产生的焦滤、紧张、恐惧心理给予理解、同情,并进行安慰,引导患者倾诉内心的不安情绪,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进行PCI术。④行为干预:患者在入导管室前或在导管室等待手术的一段时间里,焦滤、恐惧心理反应最为强烈,可出现呼吸增快、手心出汗等症状。此时,导管室护士诱导患者用深呼吸方法减轻焦虑、恐惧心理。方法是:取平卧位,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放在上腹部,用鼻子深吸气,用嘴缓慢吐气。吸气时让胃部鼓起来,这意味着用全肺呼吸,吐气时将嘴唇拱起,缓慢均匀地将废气吐出。吸气与呼气的比例为1∶2,吸气时可在心里默数1、2、3,吐气时数1、2、3、4、5、6重复几次,保持一定的节律。

1.2.2 评定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前手术后进行评定。无恐惧或有轻度恐惧,无或有轻度不适为Ⅰ级,有明显的烦燥,恐惧为Ⅱ级。

1.2.3 统计学方法:所得资料采用CMHX2检验。

2 结果

两组手术前后恐惧程度比较,见表1。

3 讨论

PCI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心理的主要原因:①害怕手术创伤造成疼痛。②担心术中出现意外,危及生命。③经济负担重,产生心理压力。④对医院设备和技术条件不信任,产生不安全感等[3]。干预组提供手术的过程及其相关知识等信息支持;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引导患者进行特定的行为训练和心理疏导。结果显示:手术后干预组恐惧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在实施心理干预过程中,应注意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交流时声调应平和,语速适中,用词通俗易懂。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状态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法。同时应给患者创造一个和谐宁静的氛围,护士应耐心、诚恳的与患者交流,使其感到他人的理解、同情[4]。鼓励患者提问,帮助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高度的信任感是心理干预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钱学贤、胡大一、李天德.现代冠心病监护治疗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516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40

心理干预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医护者;心理压力;心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6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16-02

人具有整体性,身和心息息相关,或者说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相互影响[1];积极的体育锻炼、卫生保健和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好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对生理健康影响也非常大,目前,由于临床医护人员工作的特殊性,有不少同志因为工作压力而导致心力交瘁,出现心理疾病的案例已不少见,所以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应学习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管理者也应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及心理压力突显情况,对我院医护人员240人经常问卷调查。临床医生,80名,男24名,女56名,年龄25-56岁,平均年龄36岁。文化程度:硕士10名,本科70名。临床护士160名,均为女性,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30岁。文化程度:本科10名,大专60名,中专90名。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医护人员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工作和生活压力,应对能力等50个项目。心理健康状况根据受调查者过去的情况,采用心理健康表评定在工作生活中所感受的情绪和压力。其余按总是、偶尔、从不,分别给予3、2、1分的分值,并计算出心理健康认识总分,统计其各项的百分率或构成比。

1.2.2 调查方法 问卷设计统一指导语,无记名方式调查,发出问卷240份,收回有效问卷223份,收回率93%。

2 结果分析

240名医护人员对自身心理健康的评价:结果显示,240名医护人员大部分有积极的表现,心情愉快者占35.5%,自我感觉良好者占54.3%,生活态度积极者占48%,有32.6%常感觉有不同程度心累,经常有焦虑症状者占31.6%,对新鲜事物兴趣下降者16.7%,最为严重者出现失眠占2.1%,其中,100%的医护人员感到不同程度的压力,43%的医护人员感到压力相当大,只有27%的医护人员对压力有较好的应对能力,25%的医护人员认为自己对压力的应对能力不强。

3 压力来源

医护人员常见的心理压力来源于:①特殊行业及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要求医护人员工作认真、周到、细心。②人力配备不足,要求无条件地承担工作任务和全身心付出。③知识更新快,要求不断学习、进取,没有更多时间放松。④后勤保障系统不健全,增加了一线医护人员的负担。⑤承受着各种人际交往的压力,如家庭,社会,医患、医护、上下级之间;⑥患者对医护人员认识不足,信任度不够,期望过高等。⑦医院管理要求严格,检查评比、考试多使人身心疲惫。

4 讨 论

心理困惑和压力的发生、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改善这些因素会对心理应激状态产生积极的作用。

4.1 利用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是弗洛伊德(Freud)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之一。Freud将防御机制视为应对逃避性或攻击驱力引起的焦虑及其它负性情绪的一种方法。防御机制在应激初期使用,可减轻身心反应,从另一角度去看问题以消除内心焦虑。

4.2 爱岗敬业 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适应这份特殊职业,能减少医疗差错和纠纷,这对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影响很大,加强新入职人员岗前培训,引导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标准和规范,以正常心态去面对困难,多换位思考,减少误会,减少差错和纠纷发生,用法律武器保护患者和自己。

4.3 善于控制和调节情绪,树立健康、乐观、豁达、大度、积极的人生观,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处理好同事、朋友、上下级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交圈,工作之余保证能让自己闲适些。要知道心理异常或心理疾病,是非传染病,也非外伤,几乎全是个人自己“制造”出来的[2]。这说明无论是治疗还是预防,当事人自己的责任才是最重要的。

4.4 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多参加良好的娱乐活动、体育锻炼[3]、卫生保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有助于促进心理健康。

4.5 有条件的医院创建轻松、愉快医护人员俱乐部 让医护人员有心理倾诉和交流的空间,同行之间能相互理解、支持、抚慰,郁闷和压力能及时释放,有助于尽快改善不良情绪

5 结 论

调查显示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精神压力很大,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以致影响身心健康也影响服务质量,如何缓解精神压力成为保证他们身心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这也是值得每个医务工作者包括管理者思考的问题。笔者对临床一线240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讨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使他们掌握心理应对方法,并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从而促进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提高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51.

心理干预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不孕症;心理干预;综述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in Infertility. Fu Na, Zheng Richang. Schoolof Educat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P.R.Chian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searches of psychological inte rvention in infertility in recent years. Methods To integrate r elative researches in the westby literature study. Resul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ertili ty and psychologi cal factor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and efficiency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 ntions are reviewed in the paper. Conclusion Research design isthe most principal reason, which leads to different conclusions in the efficien cy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Key words】 Infertilit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Review

不孕症(infertility)是指婚后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同居1年而未能受孕。据统计不孕症 的发病率为10%-15%[1]。究其病因虽然相当复杂,但已有流行病学的数据显示 ,心理因素与不孕症有关[2]。

1 心理因素与不孕症的关系

对于心理因素与不孕症之间的关系,长久以来一直存在谁为因谁是果的争议[3]。 在D omar等人[3]的文章中提到,一直存在一个被普遍公认的假设,那就是心理因素比 如抑郁、焦虑等会导致不孕,这一假设不仅被医疗机构所接受,而且得到了很多研究的支持 [4-6]。比如,Demyttenaere[4]的研究结果显示,焦虑是影响不孕症的 因素,焦虑的减轻与怀孕几率的增加相关。Thiering[5]在其研究中指出,抑郁和 不孕有关,抑郁在不孕症的病因学中扮演了重 要角色,有抑郁病史的女性患有不孕症的可能性是那些没有此病女性的两倍。但从上个世纪 的后期开始,随着不孕症诊断技术的提高,又产生了一种相反的观点,那就是95%的不孕夫 妻的不孕是由生理因素所致,而像抑郁、焦虑不过是不孕症导致的一个后果[3,7,8]。由不 孕导致的抑郁一般在不孕发生的2~3年时达到,此时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不孕史仅为一 年或6年以上的[8]。另外,关于不孕症引发抑郁等消极情绪还体现在对不孕症治疗 的过程中 。进行不孕症治疗的夫妻不仅需要经过各种医学检查,而且还要按照治疗过程的要求做诸如 根据体温曲线计划时间、通过收集样品等,有时甚至为了治疗需要跟医生谈自 己的细节[1]。凡此种种不仅会给不孕症患者带来巨大的压力,而且会给心理 健康带来 负面影响,这种压力不仅存在于整个治疗过程中,而且在治疗失败后更会加剧。由于不孕导 致的压力可能会持续几年,所以,已有一些研究者提出在不孕症的治疗中加入心理干预[9]。

2 不孕症的心理干预

根据心理干预对象的数量和性质的不同,可将不孕症的心理干预方式分为以下3种:个体心 理干预、团体心理干预、家庭系统干预。我们这里重点介绍团体心理干预。

Boivin[10]将团体心理干预的方式分成聚焦教育的干预(focused educational int erventio ns)和综合性教育干预(comprehensive educational programmes)。两者的差异主要存在于 给预者提供信息和技能训练方面。聚焦教育的干预将应对训练、压力减轻、性治疗、传 授不孕症检查或治疗知识中的两种活动结合使用,或只使用其中的一种。比如,McQueeney [11]等人针对不孕女性设计的两种不同的团体治疗就属此类。在其设计的两种团体 中,一种 是聚焦情感(Emotion-Focused)的团体治疗,另一种是聚焦问题(Problem-Focused)的团 体治疗。每种团体治疗都进行6次,每次90分钟。聚焦情感的团体治疗目标是鼓励围绕与怀 孕有关的问题进行情感表达,增加令人愉快的活动,进行放松等以抵消与不孕有关的消极情 感体验,减轻与不孕有关的病态信念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聚焦问题(Problem-Focused) 的团体治疗目标是增加与不孕有关的信息资源,提升与不孕有关的问题解决策略。

综合性教育干预则是多种方法的综合性运用,比如,Domar[12]等人设计的“不孕 症的行为 、药物治疗(Behavioral Medicine Program for Infertility, BMPI)”, 包括认知重建 、情感表达的方法、放松训练、营养和锻炼等内容,为期10周,每周1次,每次两小时。Do mar[3]及其同事在其进行的“团体心理干预对不孕妇女怀孕率影响”的研究中,为 了进行比较,设计了3个不同的小组,分别是认知行为小组、支持小组和对照组,小组也是 每周活动1 次,1次两个小时,共计10次。Domar的认知行为小组的活动与他的“不孕症的行为、药物 治疗”小组基本相同,而支持小组的活动每次主要包括两部分,在前1个小时,组员说一下 最近看医生或进行治疗的情况,谈谈发生在家庭或朋友之间的跟不孕症有关的事情,总结每 次参加团体的感受,在后1个小时是每周安排1个不同的话题进行讨论,包括不孕症对组员 自尊的影响,组员与配偶、家庭和朋友之间的关系,跟灵性有关的问题,婚姻、工作或职业 等。McNaughton-Cassill[1]等人为正在接受体外受精及胚胎移植的夫妻设计的短 期压力管 理支持小组也属此类。该小组1周活动两次,采用认知行为的方法,首先,小组成员通过学 习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了解信念与情绪之间的关系,随后小组领导者鼓励组员识别自己与不 孕有关的不合理信念并探索这些不合理信念与情感痛苦之间的关系。还有Clark[13] 等人设 计的针对肥胖所导致排卵抑制的女性的干预小组,内容包括传授营养和医药知识、团体内支 持、压力管理技术等。

3 心理干预的效果

3.1 对不孕症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体而言,心理干预对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目前还没有研究表明, 心理干预会产生副作用。少数研究[9,14]表明,心理干预对不孕症患者心理健康无 影响。心 理干预对不孕症患者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不孕症患者的压 力、减轻消极情感和减少精神症状[1,3,8,11-13]。

3.2 获得社会支持 在小组干预中,组员之间很快形成良好的关系。他们在小组活动结束后也经常保持联系,虽 然这种联系不同于小组活动时的联系,但是组员们认为这种联系能够帮助他们应对压力。此 外,小组成员之间在小组结束后经常交换Email和电话号码,这使小组成员即使在小组结束 后仍然可以保持联系。在McNaughton等人带领的干预小组中,曾有一个参加早期干预但未成 功怀孕的组员,6个月后又来参加干预小组,因为其一直与自己小组的组员保持联系,她了 解小组中每个人的近况。这一结果与Lamaze等人的相似[1]。

3.3 婚姻关系 不孕会影响夫妻之间的关系,所以有很多心理干预是针对改善夫妻关系的,但这些研究的结 果并不一致。有一些研究表明,针对改善不孕夫妻关系的心理干预没有显著效果[9,16 ], 而另外一些研究则认为有效果,比如,Domar在采用了放松训练或支持性小组的干预后,试 验组被试对婚姻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5]。Tuschen-Caffier[17]等 人的研究表明,在 接受了8个月的性治疗后,不孕患者因婚姻关系引发的抑郁降低,性生活满意度增加。

3.4 靶行为 有一些心理干预是针对跟不孕有关的特殊行为的[10]。Clark[13]报告说 ,在为期6个月的减 肥小组干预后,组员的脂肪摄入量减少,试验组比对照组吃更多种规定的食物,养成了更健 康的饮食习惯,体重显著减轻。Tuschen-Caffier[17]和他的同事采用让组员记日 记的方式 观察他们的性治疗干预对月经周期发生率的影响,在性治疗前只有50%的夫妻准确地 计划时间,而经过8个月的干预后,所有被试都会这样做。

此外,还有一些心理干预专门针对应对行为的。McQueeney[11]设计了两种不同的 团体干预 ,一是聚焦情感的团体,一是聚焦问题的团体,无论哪种干预方式的小组,其组员都比对照 组的成员在面对压力时更能有效地应用在小组中学习到的这些策略。Stewart[18] 报告说, 被试在参加了他们设计的包括压力管理技术在内的团体干预后,其逃避的应对方式降低,积 极的应对方式增加。Domar[15]发现,在干预的6个月之后,接受过放松训练的女性 比对照组被试显示出更加适应的压力管理方式。

3.5 心理干预对怀孕率的影响 心理干预能提高怀孕率吗?这不仅是预者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各种心理干预的设计 者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对于该问题,不同的研究也呈现出不同的结果。有些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不孕的心理干预对提高怀孕率无显著影响[16,18],而有些研究却得到相反的 结果,例 如, Domar[12]报告说,在采用了“不孕症的行为、药物治疗”后,试验组的被试 会在短时 间内怀孕。在认为心理干预能提高怀孕率的这些研究的累计怀孕率从30%~60%,平均48.3 %。反之,认为心理干预对怀孕率没有影响的研究,累计怀孕率从15%到40%,平均24.7% [10]。

4 小 结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对不孕症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结果是不一致的,这可能与以下几方面 的原因有关:

4.1 关于样本和干预时间 目前的很多研究都是方便取样,而一个评价性研究应是随机地抽取被试,并将这些被试随机 地分配在不同的干预组和对照组。此外,Smeenk认为该领域研究结果的不一致与样本量有关 [19],Cohen[20]推荐的样本规模是每组不少于64人。关于心理干预的时 间,Boivin[10]认为6~12周为宜,并且应至少追踪半年。

4.2 研究设计和测量工具的选择 根据干预的目的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10],比如,如果预期存在已久的 一个行为 模式发生变化,最好采用追踪设计;在选择测量工具时,要选择那些对所要考察的因变量变 化很敏感的测量工具且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此外,在心理干预前要进行前测,以确保干预 组和控制组是同质的。

5 参考文献

[1]Mary Ellen McNaughton-Cassill, Michael Bostwick, Sara E.Vanscoy, etal. Arthur, Timothy N.Hickman, Randal D.Robinson, and Greg S.Neal. Developmentof brief stress management support groups for couple undergoing in vitro fertili zation treatment.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2000,74:87-93

[2]Lapane LK, Zierler S, Lasatar TM, et al. Is a history of depressive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infertility in women? Psychosom Me d, 1995,57:509-513

[3]Alice D.Domar, Diane Clapp, B.S.N., Ellen A.Slawsby, et al. Impact o fgroup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on pregnancy rates in infertile women. Fertili ty and Sterility, 2000,73(4):805-811

[4]Demyttenaere K, Nijs P, Steeno O, et al. Anxiety and conception rate s in donor insemination. J Psychosom Obstet Gynaecol, 1988,8:175-181

[5]Thiering P, Beaurepaire J, Jones M, et al. Mood state as a predict or of treatment outcome after 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technology. J Psychosom Res, 1993,37:481-491

[6]Demyttenaere K, Bonte L, Gheldof M, et al. Coping style and depressi on l evel influence outcome in vitro fertilization. Fertil Steril, 1998,69:1026-1033

[7]Domar A, Zuttermeister P, Friedman R.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infertility: A comparison to patients with other medical conditions. Journal ofPsychosomatic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1993,14:45-52

[8]Domar A, Zuttermeister P, Seibel M, et al. Psychological imp rovement in infertile women after behavioral treatment: A replication. Fertilityand Sterility, 1992,58:144-147

[9]Connolly KJ, Edelmann RJ, Bartlett H, et al. Anevaluation of counseling for couples undergoing treatment for in-vitro fertili zation. Human Reproduction, 1993,8:1332-1338

[10]J.Boivin. A review of psychosocial in interventions in infertility.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03, 57:2325-2341

[11]Debra A.McQueeney, Annette L.Stanton, Sandra Sigmon. Efficacy ofEmotion-Fo cused and Problem-Focused Group Therapies for Women with Fertility. Journal of B ehavioral Medicine, 1997,20(4):313-331

[12]Domar AD, Seibel M, Benson. The mind/body program for infertili ty: A new behavioral treatment approach for women with infertility. Fertility an d Sterility, 1990,53:246-249

[13]Clark AM, Ledger W, Galletley C. Wight loss results in significan t improvement in pregnancy and ovulation rates in anovulatory obese women. Huma n Reproduction, 1995,10:2705-2712

[14]Emery M, Beran MD, Darwish J, et al. Does counseling prior to IVFaffect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Preliminaryresults of a randomized cont rol tria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7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fo r Human Reproduction and Embryology. Human Reproduction, 2001,16:201

[15]Alice D.Domar, Diane Clapp, Ellen A.Slawsby, Bruce Kessel, John Ora v. The impact of Group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on Distress in Infertile Wom en. Health Psychology, 2000,19(6):568-575

[16]Wischmann T, Stammer H, Scherg H,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psychol o gical effects of counseling and couple-therapy with infertile couples. Paper pr e sented at the 17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Human Reproductionand Embryology. Human Reproduction, 2001,16:198

[17]Tuschen-Caffie B, Florin I, Krause W, et al. Cognitive-behaviour a l therapy for idiopathic infertile couples.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 19 99,68:15-21

[18]Stewart DE, Boydell KM, McCarthy K, et al. A pro spective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brief professionally led support groups f or infertility pati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iatry in Medicine, 1992,2 2:173-182

[19]JMJ Smeenk, CM Verhaak, A Eugster, et al. T he effect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n the outcome of in-vitro fertilization. H uman Reproduction, 2001,16(7):1420-1423

心理干预范文第5篇

心理资本是近几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Seligman提出要重点进行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学研究。Luthans等人(2005)对传统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进行分析研究后,以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观点为基础,将心理资本明确定义为个体一般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具体表现为符合积极组织行为(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简称POB)标准的心理状态,并认为心理资本和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类似,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投资和开发而使个体和组织获得竞争优势。心理资本是指能够导致员工积极组织行为的心理状态。从个体层面来说,心理资本是促进个体成长发展与绩效提升的重要因素;从组织层面来说,心理资本所起的作用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类似,能够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

与传统的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相比,员工的心理资本是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国内外的研究结果都证实,员工的希望、乐观和坚韧性三种积极心理状态及心理资本,都与他们的工作绩效显著正相关,员工的希望、乐观和坚韧三种积极心理状态及三者合并而成的心理资本对他们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因此,开发、提升员工的心理资本,将有利于提高组织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投资收益,进而使企业保持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然而,如何开发和提升员工的心理资本,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关于心理资本的开发和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如何获取、开发提升心理资本以及文化对心理资本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国外Luthans等人对心理资本进行了大量研究,实证了心理资本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并且提出了心理资本微观干预模型(Luthans, 2006),在心理资本微观干预模型中提出通过帮助员工进行目标和路径设计、克服障碍、说服等方法提升员工的心理资本。

二、心理资本微观干预模型

2007年,Luthans,Youssef和Avolio认为心理资本是指“个体的积极心理发展状态”,其特点是:(1)坚持目标,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够重新选择实现目标的路径(希望);(2)对现在和将来的成功做积极归因(乐观);(3)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有信心(信心),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4)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韧性),以取得成功。

Luthans等的心理资本微观干预研究包括1-3个小时的专题讨论,在对一家航空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进行了2-3个小时的实验后,测量的心理资本上升了2%。心理资本干预(PCI)包括:开发信心:通过体验成功、社会劝说、积极反馈、生理和心理唤醒;开发希望:通过目标设置、分步实现、主动参与、显示信任、时刻待备、应变计划、心理预演、重新设置目标;开发乐观:通过宽恕过去、欣赏现在、把握未来时机、现实的观点、灵活的观点;开发韧性:通过聚焦个人资产策略、回避危害策略、改变影响过程策略。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资本的干预作用

文化学认为文化不仅是人类创造的,而且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创造着不同国家、民族的性格、心理和行为方式。说明文化对人的心理的影响作用以及心理是社会环境和文化的产物。显然,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心理。鉴于此,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企业对员工进行心理资本干预的手段和方法之一。

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支柱——儒家和道家文化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科学、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传统文化与心理的研究早已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研究领域都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并且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共识,即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比如: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不怕苦难,认为苦难能成就人生的信念,为身处逆境的人们提供了前进的动力,有利于人的成长和成功;儒家文化主张积极进取,能够提高人的适应能力。道家则主张人们要有“无私”、“不争”的心态,做到“宠辱不惊”,不论身置何处,都不应该大喜大悲,做到心静如水。这可以抑制人们的某些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态。

从符合积极心理状态方面来说,构成心理资本结构包括自信、希望、乐观、坚韧、宽容、感恩。从这些心理资本特点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资本的积极干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自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诉人们遇到困难才能锻炼人,才能成就人,永远不能失去信心。“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告诉人们即使遇到危难,但终究会过去,黎明终究会冲破黑暗。处境恶劣时不要沮丧,不要丧失信心,事物是不断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