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属粉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金属粉末;激光选区烧结;3D打印技术
1 金属粉末激光烧结机的工作原理与各功能模块的结构分析
金属粉末激光烧结机是基于金属粉末的激光选区烧结增材制造技术和相关工艺,属于3D打印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金属粉末激光烧结技术是基于离散化的堆积成型原理而产生的新型数字化成型技术。从具体功能上来说,金属粉末激光烧结机的计算机成型系统根据设计工艺要求对要制造的三维实体造型进行分层切片处理,在系统中三维造型的CAD模型将被分层离散化为许多二维层面信息。同时计算机成型系统与机电控制执行系统相连,通过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的过程,将相应的运动控制指令输入执行系统。在金属粉末的激光烧结过程中,激光以一定的扫描速度和能量密度有选择性地对金属粉末进行分层扫描,是金属粉末粘结化,进而固化。该设备通过顺序完成各个层面的成型制造,最终完成与三维实体造型一致的金属零件。
1.1 扫描光路与激光发生器
扫描振镜由两个摆动电机带动的相互垂直的反色镜组成,分为X镜与Y镜。在扫描过程中,扩束后的激光光束先射入X镜,然后通过X/Y镜的两次反射,再由聚焦镜聚焦到金属粉末表面来进行成型加工。扫描振镜扫描的优点是:电机带动的振镜镜片转动惯量小,响应速度快,可以实现高速扫描;镜片的动态响应特性好;扫描速度快,且变速范围大;控制精确。基于以上优点,使用扫描振镜的激光加工成型效率高,且扫描精度高,故而该扫描光路结构在金属粉末激光烧结工艺及其相关设备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作为一个独立的功能模块,通常将激光和扫描光路整合成一个激光发生器,通过数字化、参数化的方式来控制激光的烧结功率、激光束半径、烧结时间、间隔时间以及扫描间距等。根据金属粉末激光烧结工艺的具体工作步骤,一般将激光发生器设计于整个成型室的正上方,与铺粉装置配合完成对各金属粉末层的选区扫描。
1.2 成型缸的机构与成型室的结构功能
成型缸是金属粉末激光烧结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该设备的中心位置。金属粉末的烧结就是在成型缸内与活塞相连的平台上。根据工艺要求,每次烧结之后,加工平台会随着活塞下降一定的高度。该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由步进电机通过同步带、大带轮来驱动丝母转动。这里丝母只做转动而无上下运动,通过丝母语滚珠丝杠的相对运动,从而实现丝杠无转动的上下直线运动。丝杠与活塞相连,这样就完成了活塞和加工平面的上下运动。为了避免成型缸内的金属粉末在平台上下移动过程中从平台、活塞与缸壁之间的缝隙泄露,采用了环状的密封垫。在整个烧结过程中,密封垫会随着加工平台、活塞沿着缸体壁做紧密滑动,达到密封效果。
2 金属粉末激光烧结机的系统设计
2.1 系统框架与系统控制流程
金属粉末激光烧结机的控制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激光振镜系统、铺粉系统、成型缸系统和贮粉缸系统。激光振镜系统负责激光束的扫描运动;铺粉系统负责烧结过程中的金属粉末预铺;成型缸系统负责各层烧结过程中工作平台的上下移动;贮粉缸系统负责烧结过程中金属粉末的提供和收集(由供粉缸与废料缸的相关机构来完成)。
2.2 系统控制流程
在进行激光烧结前,需要将供粉缸的工作平台向上移动到金属粉末凸出一个层厚的预先设定位置,同时成型缸的工作平台向下移动到金属粉末层上表面一个层厚的位置,并对系统各控制模块定义初始位置。通过串口通讯,上位机发送相应指令到PLC,PLC按照接受到的指令来分别控制各模块的运动。在铺粉的工程中,辅粉滚轮将供粉缸工作平台上的金属粉末铺设到成型缸工作平台的相应位置。待系统检测到铺粉滚轮已铺粉完成后,会由PLC控制激光振镜系统对金属粉末进行激光扫描,从而完成对金属粉末的一层烧结。烧结完一层后,PLC自带的A/D转化单元将扫描完成的数据存储到PLC的寄存器中,然后上位机接收串口通讯传递来的数据并通过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经上位机分析处理后,再次发送指令到PLC,使PLC完成下一层的金属粉末烧结任务,直到整个制件烧结完成。其中,行程开关是控制系统的保护装置,在未工作时处于常开状态,当某模块运动单元的移动量大于最大量程时,行程开关关闭,PLC接收行程开关传来的信号,迅速终止单元的运动,从而保证运动的可靠性。
2.3 供、铺粉系统
铺粉系统在铺粉滚轮运动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内置检测装置。通过PLC向伺服驱动器传递铺粉滚轮的位置信号来实现它的动作和位置控制。如图1所示的是铺粉过程流程图。在铺粉过程中,根据具体的运动模块参数,设定铺粉系统的工作时间范围是T0
2.4 激光烧结流程
金属粉末的激光烧结时需要实时地从上位机的三维实体造型软件中获取模型的切片数据,并将数据保存到寄存器中。这样通过上位机、PLC和检测系统的联动控制,逐层地完成金属粉末的激光烧结,直到整个制件完成。
3 结束语
通过对金属粉末激光烧结机的主要功能模块的分析,能清楚地了解该类激光加工机器的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对该设备的主要功能模块的系统设计,能够明确该类激光加工机器的具体工作流程和整合系统的运作模式。这为具体模块的功能细化和参数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张磊.粉末激光烧结快速成型工艺及关键技术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关键字】金属型铸造模具技术;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和阐述
中图分类号:T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对于工业生产行业而言,其模具技术的先进与否已经逐渐成为其行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而在铸造模具中,金属型铸造模具最具发展需求,并且其铸造过程较为复杂。而金属型模具本身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这样就可以使铸件能够快速的进行冷却并且形成较细的晶体,这样就使得其生产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因此,对于金属型铸造模具技术的发展的研究对于工业生产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对于金属型铸造模具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
2.1对于顺序凝固精确控温技术的分析
在进行模具的铸造过程中,温度控制的问题一直是主要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对温度进行控制的主要方法通常是靠经验和感觉来进行估计,因此,工业生产工艺的程度直接受到了工人技术水平和经验的高低影响,这样就使得产品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性,对于温度的控制也存在着不可预知性。这样也就使得产品生产的质量和水平都达不到预期的标准。随着金属型铸造模具技术的广泛应用,只有将先进的现代控制技术和科学技术水平与金属型铸造模具进行合理的结合,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产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水平。主要通过在模具的各个部位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控温的元件,这样通过在工控机的控制之下就能够有效并且准确的对模具的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管理。通过这种技术的使用,不但可以在工艺上满足一般的需求,并且还可以对晶粒的生长进行有效的控制,还可以满足一切特殊部件的力学性能以及物理性能的要求。
2.2对于快速凝固技术的分析
一般来说,对于金属型铸造的冷却速度要保持在一定的速度之下,而铸件的冷凝速度很短,这样晶粒的生长就会变得比较粗大,从而就容易出现偏析的现象。对于性能要求相对较高的零件就只能利用热处理的方法来改变组织。如果要加快其冷凝的速度就必须的进行降温,但是如果进行了降温又会阻碍浇铸的速度,这样就产生一种矛盾。针对这种情况,就出现了快速凝固技术,这种技术不但解决了出现的矛盾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的增强逐渐的强度和韧性。这种技术结构简单,其主要就是在金属型铸造模具的型腔距离较近的地方设置多一些的冷却水,在开模的时候就先关闭冷却水,并且要用专用的感应加热板对其进行快速的加热,使铸件达到所需的温度之后,要进行迅速的浇铸并且合模,此刻应及时的进行打开冷却水的开关进行快速的冷却降温。这样就能够做到既进行了良好的浇铸又可以进行良好的冷凝。
2.3对于复合型材料铸造技术的分析
机械产品的性能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而变得越来越高,这样也就使得对铸造零件的性能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因此,要不断的提高浇筑零件的性能,通常都是通过在金属材料中加入一定的材料用来增强金属材料的性能。这种添加材料之后的金属材料就为复合型材料。而这种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生产行业的需求。这种复合材料具有很强的抗疲劳性,而且具有很高的强度,这样也就是的复合型材料的铸造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4对于半固态金属铸造技术的分析
所谓半固态金属铸造技术,指的就是通过对正在进行凝固的金属进行强烈的 搅拌,使得较为普通的铸造中就比较容易形成树枝晶网络骨架,而这种骨架就比较容易被打碎因而可以形成一种分散的颗粒形状的组织形态,这种形态就是半固态金属液体,然后再进行铸造。对于半固态金属液而言,其具有流动性,因此在进行铸造的时候就比较容易变形,也正因为这样其容易形成形状复杂的工件。这种铸件同时又能够摒弃传统铸件的缩孔、缩裂的现象。除此之外,这种铸件形成的温度相对较低,并且其模具所具有的寿命比较长,从而有效的改善了其生产的条件。
2.5对于模具新材料技术和新制造技术的分析
就目前而言,通常都是采用铸铁来进行金属型铸模的制造,并且通过机械加工的方法对模具进行制作。这样就使得费用相对较高,因此,研发新型的铸造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现在比较受欢迎的就是蠕墨铸铁的技术,这种技术的抗拉性相对较强,并且刚度较硬、抗疲劳性较强、导热性较好、易于对其进行控温。除此之外,蠕墨铸铁的技术的导热率相对较高,这样就会使得其模具的内外温差相对减小,温差较小就会使得膨胀差变小,膨胀差变小热应力就会变得很小,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在模具制造之前,要通过添加胀缩系数来进行模型的制造,然后再通过模型制造出陶瓷型,之后在通过陶瓷型制造出蠕墨铸铁的模型。
2.6对于快速制造铸件和铸模快速验证技术的分析
在进行产品的设计实验工作中,需要用到铸造零件。而就目前而言,只有两种技术方法来制造铸造样品,即翻砂法制造和整块坯料切削法。但是这两种方法花费的成本较高,而且还具有不可预知性。而现在所使用的快速原型机通常上都不能形成真正的金属零件,因此要想获得真正的金属零件,通常都是先将其制作成蜡质的模型,然后再通过熔模制造法将所需的零件制出。这种方法所需要的周期较长,而且不是所有的快速原型机都能够进行制造这种零件。虽然可以通过使用快速原型机烧结覆膜砂的砂型进行制造铸件的样品,但是这种方法依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因为能烧结覆膜砂砂型的快速原型机本身就很少,并且覆膜砂对于设备的损伤相对较大。
若通过快速原型机来制作出塑料的砂型盒,然后再通过砂型盒制造出砂型,这样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制作出大量的铸件,有效的增加了产量。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在短时间内制造出很多的铸件,而且还可以对浇铸、排溢以及补缩系统的设计合理性进行有效的检验。虽然目前主要使用的流体充型模拟软件能够对浇铸充型的整个过程进行形象具体的模拟,但是计算机的模拟程度再高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采用砂型盒制作出的砂型进行铸件的浇铸,这样就可以进行充分全面的检验,从而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及时的进行解决和修改,通过这种实时的监控,能够有效的保证整个过程的完善性。并且采用这种方法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费用,成功率相对较高。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铸造模具技术已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有了广泛的发展。尤其是对于金属铸造模具技术的发展,更是达到了另一个高度,这也充分说明金型属铸造模具技术对于工业生产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于金属型铸造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研究也对促进工业生产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金属型铸造模具技术虽然已经获得了广泛的生产,但是这种技术仍然存在这许多的不足之处,只有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和实验,针对不足之处进行科学合理的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完善金属型铸造模具技术,进而有效的促进生产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晓妍,杨雪玲.金属型铸造模具技术进步探讨[J].铸造技术,2010(11).
[2]肖长存,杜德喜.金属型铸造模具水冷工艺试验[J].铸造工程,2012(4).
关键词:艺术品金融化;份额化交易;缺陷;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5-0050-05
提到艺术品,人们首先会想到艺术品收藏。我国民间的艺术品收藏古已有之, 艺术品对于藏家不仅意味着财富,更蕴含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人文情怀,而将艺术品视作一项金融资产甚至是资本来进行投资、让艺术品与金融“联姻”,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事物。 艺术品金融化指的是艺术品成为金融机构资产管理的投资标的或成为对企业和个人进行信用评级和资产定价的重要标的, 是艺术品投资的一个重要方面。 艺术品投资在西方社会已有数百年历史,而艺术品金融化也已有充分发展,各种以艺术品为标的的基金、信托投资计划等可谓种类繁多、运作成熟,其中不乏许多成功的投资案例。由于我国艺术品市场化的正规流通体系建设起步较晚, 金融体系仍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所以我国的艺术品金融化尚处在探索阶段, 但是各种艺术品基金和理财计划的不俗表现使得这一领域的投资迅速升温,艺术品市场成为资金的一大聚集地。今年年初由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简称“天津文交所”)推出的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就是顺应这一趋势而产生的。
一、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
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指的是将标的物等额拆分,拆分后以每一份额的所有权为基础发行份额,公开上市交易。 譬如一件艺术品经权威机构鉴定后确定其价格为1000万元人民币, 那么就可以将其拆分为每份1元人民币的1000万份相等份额发行上市,此时投资者可以参与艺术品份额的发行申购,持有原始份额,也可在文化交易所内买卖所持份额。
(一)艺术品份额上市流程
天津文交所的产业链条中包括资产包发行人、发行商、挂牌保荐人、机构投资者、普通投资者等。一件艺术品上市,首先要由资产包发行人提出申请,确定发行商,文物部门进行售前审批,第三方专业鉴定机构对拟发行上市的艺术品进行鉴定评估;其次,再由上市审核委员会审核,保险公司对该艺术品承保,并由指定的博物馆托管;最后,发行人对拟上市艺术品进行路演,承销商进场发行。具体流程如图1。
(二)艺术品份额化交易规则概览
由于艺术品份额化运作一段时间以来产生了诸多问题,引起市场混乱,天津文交所陆续对交易规则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现在的交易规则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
1. 申购方式: 份额发售采取网上竞价申购的方式。 投资人按照份额发售说明书中规定的价格区间及数量自由报价申购。投资人参与份额申购时,对于同一艺术品份额,每个份额账户仅限申购一次。
2. 交易方式:交易按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进行撮合交易,实行T+0制度(特殊处理的份额除外);报价方式分为市价申报和限价申报,最小申报数量为100份额, 申报价格最小变动单位为0.01元。 上市首日集合竞价申报价格限制范围为申购成交价的80%~120%, 连续竞价申报价格限制范围为开盘价的80%~120%。份额交易(非上市首日),日涨跌幅限制为5%;单笔申报不能超过每个艺术品份额发行总量的5%,当日份额实时累计净买入量或净卖出量不超过份额总量的5%。
3.特殊处理:对连续20个交易日内累计6个交易日收盘价均达到日价格涨跌幅限制且当日收盘价较T-20日收盘价涨跌幅达到或超过30%的份额进行特殊处理。 特殊处理的份额日价格涨跌幅限制为1%,特殊处理的期限为20个交易日。
4. 要约交易和要约收购: 单个投资人持有单只份额比例达到50%,该份额于下一交易日停牌一日,若该投资人继续增持,可以发起要约交易;要约交易单价不得低于要约收购停牌前180个自然日内要约收购人买入该份额的最高价格且不得低于本所收到方案时停牌前5个交易日平均价。单个投资人持有单只份额比例到达67%,触发要约收购,该份额停牌。
5.期满交割:当份额达到期满交割期限,份额停牌, 交易所于停牌后第7个交易日进行竞价交割。竞价成功则该份额正常退市,办理实物交割手续;三次竞价失败,则予以复牌。期满交割成功后所得款项按交割前投资人所持份额比例分配给投资人。
二、艺术品份额化与市场流动性分析
艺术品投资市场一向是流动性较差的市场,一方面是因为每件艺术品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外在表现形式,即使是同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也会有所差别,这与标准化的投资对象如证券、 房地产等有很大差异,因此定价困难,流通交易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艺术品投资者小众化也导致了市场空间狭小、 流动性差。 而份额化交易的方法能够扩大投资对象的范围,加快艺术品投资领域的资金流动,这样的创新也许能够从交易形式上解决流动性差这一由艺术品本身特性所造成的市场缺陷。另外,艺术品上市之前需经权威机构鉴定评估,这就相当于为投资者把关,降低了进入市场的技术门槛, 有助于减少我国现今艺术品市场上赝品泛滥的现象。从理论上来说,这本是促进艺术品市场繁荣、 开拓新兴投资领域的一项创新,然而从天津文交所运营几个月的情况来看,现在恐怕还不能对份额化交易模式寄予太大的期望。
“博傻理论”指的是投资者愿意花高价购买某项资产而不管该资产的真实价值, 因为该投资者预期将会有其他投资者花更高的价钱向其购买该项资产。以天津文交所第一批上市的艺术品来说,其中有9件均为天津画家白庚延的山水画作,白庚延作为当代画家,其作品在上市以后价格一路飙升,甚至赶上了齐白石等名家的作品, 这样的价格显然是远远偏离了画作的真实价值, 所以大多数投资者持有份额的心态就是将手中的份额抛售给那些认为价格还会继续上涨的“更大的傻瓜”,即“博傻”。份额化交易推出后,就实际运作而言,其在加强艺术品市场流动性方面发挥的作用乏善可陈, 甚至还加剧了市场的动荡。 当游资攫取高额收益之后撤出艺术品份额化市场,那么“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就落在后来跟进的那些向往高收益神话的普通投资者手里,这样的情形对于市场和投资者都毫无益处可言。
关于这一点, 上市艺术品的价格波动情况就能很好地说明问题。 下图 ① 为天津文交所最早推出的上市艺术品之一《黄河咆哮》,从2011年1月26日上市至2011年4月19日止(天津文交所官方网站上数据显示自4月20日以后交易量锐减, 故选取4月20日之前数据),每个开盘日的交易收盘价(图2)和日涨跌幅(图3)。可以看出,《黄河咆哮》的价格波动幅度大,而日涨跌幅则更甚,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数次连续涨停、跌停,这种“云霄飞车”式的涨跌无疑会给投资者和市场造成不良影响。 最早上市的几件艺术品价格波动过于剧烈而引起市场混乱, 文交所对其采取特别处理的措施后至今, 这几件艺术品的价格都只在3元上下徘徊, 而新发售的份额也表现低迷,交易量较小。按照目前的状况来看,份额市场自身都快要无人问津,交易难以为继,而要运用份额化的方法来增加艺术品市场流动性恐怕是不可靠的。
另外, 交易规则中要约收购的部分以及上市艺术品的期满交割是艺术品份额的退市机制, 从理论上看这一机制还算是比较完善和规范的, 但是在现实情况下却缺乏可操作性和实现的可能性。 零散资金的进入使份额分散化, 这就加大了要约收购的难度和成本,况且就现已上市的两批艺术品来看,即使在份额价格回落之后也还是比艺术品原来的市场价格高出两三倍, 在被抬高的价格水平下艺术品期满竞价恐怕会面临无人问津的尴尬场面, 所以投资者出于收藏或长期投资目的的话是绝不可能通过份额化这一渠道来实现的, 这样一种退市机制就目前的市场情况而言可谓形同虚设。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天津文交所现阶段推出的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 在理论上能够促进艺术品投资市场提高流动性, 但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在实际操作上则很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导致市场上资金的异常流动, 同时也阻碍了艺术品本身产权的正常转移。
三、 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缺陷
份额化交易之所以不能解决艺术品市场流动性问题,反而还造成了市场混乱,关键就在于这种交易方式本身存在着难以弥补的缺陷。 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最显而易见的一个缺陷就是资金盘小,形式简单。目前市场上交易的份额都是以单件艺术品为基础的,而且发行上市的艺术品均为当代作家作品,尽管天津文交所在份额发售前做了大量宣传工作, 甚至不惜夸大艺术品的价值, 但即使是艺术品领域的外行也明白当代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还有待时间检验, 其单件艺术品份额的市场总价在达到最高点时不过几千万。 而交易所隶属的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 本身注册资本也只有1.35亿元人民币,据有关调查,其股份还含有个人投资及其他公司投资。资金盘小就易于庄家和投机者操盘,而交易所自身实力薄弱,又非国家设立,就更难以防止人为的操纵和炒作。另外,艺术品份额化和上市交易的流程似乎过于简单。 尽管从上文列举的主要交易规则来看, 艺术品份额化市场就相当于股票市场的复制,在理论上也相似,但是现实中公司股票发行上市比艺术品份额上市要复杂得多, 二者并不具有太大的可比性。 简单的结构和形式为人为操纵提供便利,这就成为份额市场的一大弱点。
艺术品份额化另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份额的定价问题。众所周知,有价证券的当期价格是未来各期收益现金流的折现,以股票为例,公司在未来各期发放的股利的现值即为当期股票价格。 然而艺术品并不具有类似于公司股票或债券的资本增值的性质, 而且当代艺术品在正常情况下几年甚至几十年内其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不一定会有很大增长,艺术品在上市期间并没有产生现金流, 其本身价值和价格是依靠业内专家进行鉴定和评估的, 那么以艺术品为基础的份额的定价机制该如何确定, 这就成了一个难题。份额化交易推出后,份额的市值暴涨暴跌恰好反映了份额的定价机制空白, 艺术品份额交易价格与艺术品本身的价值相去甚远, 份额价格变动脱离艺术品价值而完全由市场资金甚至是游资控制。如此,个人投资者寄希望于通过购买艺术品份额来达到投资艺术品的目的显然是不现实的。
另外, 艺术品份额交易过程中艺术品的产权问题也不容忽视。实际上,上市艺术品的所有权并非为文交所所有, 而是持有人与文交所签订发售协议,文交所其实从事的是发售商的业务。此前天津文交所未就上市艺术品的产权问题进行相关的公告或说明, 由此引起了投资者的误解, 产生了一系列法律纠纷,导致了社会对文交所更大的质疑。而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 属于国家文物的艺术品禁止以打包拆分的方式在市场上发售份额, 这也正是原定于今年7月27日发售的齐白石《花卉草虫》四条屏艺术资产包暂停发售的原因。退一步讲,即使文物能够以份额化的方式上市交易, 其最终的所有权转移也会受到国家文物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限制。 大家作品无法上市而只能发售一些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份额,从这一点来看,文交所并不能对画廊和拍卖市场起到补充作用, 对艺术品市场的贡献可以说聊胜于无。
四、对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的几点建议
1. 文交所要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 长期以来艺术品市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市场结构:展会、画廊构成一级市场,也就是发行市场,具有推介艺术家,推出艺术作品的职能;二级市场由拍卖公司构成,即艺术品的流通市场,具有汇聚信息、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的功能。 艺术品流通一直在原有的市场体系下运作,这种体系已经比较协调和成熟,那么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在原有的市场中到底能起到怎样的补充和完善作用,这还需要不断思考摸索,妥善解决。
2. 社会媒体和相关金融机构应该引导普通投资者树立对艺术品投资的正确观念, 风险和收益的正相关关系在艺术品投资领域也一样成立。事实上,已经有学者研究证实艺术品投资领域并不是投资者的伊甸园,例如,William N. Goetzmann对1715~1986年这271年间艺术品投资价格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单纯出于投资的目的,那么艺术品投资市场对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来说并不具有吸引力。所以在我国艺术品投资市场逐步成熟的过程中, 在艺术品金融化逐步推广的过程中, 不论是对于艺术品份额化交易还是其他艺术品金融化的相关产品,媒体和金融机构都应该引导投资者转变观念, 以正常的心态对待,认识并遵循艺术品投资领域的规律。
3. 加强对艺术品金融化的监管。 此次天津文交所推出的份额化交易之所以引起市场的异常反应,监管缺位是主要原因之一。 文交所自身既是份额化交易的主体又是交易规则的制定方, 份额化交易与其利益紧密联系,但却缺乏明确的独立监管部门,这样必然导致交易中存在诸多不规范行为。 要完善监管体制,首先要明确监管主体和监管内容,艺术品的金融化进程涉及艺术品和金融业两个领域, 这一点有别于其他证券, 所以应该由政府设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同时对这两个方面予以监管, 保证艺术品标的本身及其金融化产品的合规性, 将艺术品投资市场及其参与者纳入监管体系之中,加强信息披露,防范恶意炒作和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4. 在艺术品份额化交易还不成熟的阶段可以对个人投资者的进入加以限制, 甚至在现阶段只允许机构投资者进入份额市场。 从天津文交所艺术品上市的情况来看,艺术品份额市场的风险较大,交易规则不完善,盘小易控,个人投资者力量弱小,贸然进入这样的市场,很容易遭受巨大的损失,引起市场恐慌。因此可以先让机构投资者入市参与交易,待份额市场成熟后再考虑对个人开放。
天津文交所运营至今, 从一开始的备受期待到后来因为对屡屡出现的异常情况措手不及,频繁修改交易规则而遭到质疑, 数月之间巨大的反差不得不令人反思: 在我国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成长期、 在艺术品金融化还不成熟的环境下推出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究竟是福是祸?我国的艺术品市场结构尚未完全建立,市场上赝品、假拍、恶意炒作等行为层出不穷,而且国内艺术品金融化才刚刚起步,专业投资于艺术品领域的基金、信托计划为数不多,运作也尚不成熟,艺术品金融化的基础还不牢固,在这样的情形下推出份额化交易,既缺乏国外可借鉴的经验,又是在短时间内筹备完成, 其市场前景以及给投资者带来的长期效益值得质疑和考量。
市场的创新总是伴随着风险和质疑。 艺术品金融化是艺术品投资不可逆转的趋势, 而份额化交易模式又是金融化的一项创新。 天津文交所推出艺术品份额化交易虽然饱受诟病和质疑, 但确实是在我国艺术品金融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尝试性的重要一步, 而其在运营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和缺陷也为以后的市场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总之,如果文交所不能及时做出调整和改正,艺术品份额交易就可能成为创新过程中的“早产儿”。
参考文献:
[1]麦晓聪,陶田. 金融危机下的艺术品投资[J]. 商业经济,2010(10).
[2]倪进. 当代中国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发展的若干问题[J]. 艺术百家[J]. 2010(5).
【摘要】目的 探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式优点、可行性。方法 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8月间有全子宫切除术适应症的病人240例,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120例、对照组120例,进行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式优点、术后对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 研究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关键词】横切口;筋膜;子宫切除
Intrafascial hysterectomy clinical analysis of 120 cases
Li Ming
(Zhoukou City Chuanhuiqu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care hospital. ZhoukouHenan466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ion intrafascial hysterectomy surgery the merits and feasibility.Methods Will be from January 2005 to August 2009 period, Meet the hysterectomy patients indications 240 cases,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Study Group 120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120 cases, surgery time, hand-bleeding volume,The advantages surgery, postoperative sexual function in comparison.Results and conciusion Study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o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Reduce the amount of bleeding,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Transverse incision;Fascia;Hysterectomy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生育年龄妇女发病率20-30%[1]。功能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患者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不需保留生育能力者,其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筋膜内子宫全切术逐年增加,我院采用此术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8月间因子宫肌瘤、功血或子宫腺肌病要求行子宫全切术者24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术前均行盆腔检查及超声检查,同时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除外宫颈恶性病变及子宫内膜恶性病变,两组平均年龄、子宫大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手术方法两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1)切口:采用耻骨联合上缘二横指横弧形切口,长度约等于子宫的最大横径,以能牵出子宫为原则,切开皮肤,钝性撕开皮下组织,横向剪开腹直肌前鞘,钝性分离腹直肌,提拉腹膜,剪一小口,钝性撕拉分开进入腹腔。(2)切断子宫圆韧带,在距宫角2处钳夹圆韧带切断,7号丝线缝扎残端,同法处理对侧。(3)切断输卵管峡部及卵巢固有韧带,10号丝线双重贯穿缝扎残端。(4)剪开两侧阔韧带前叶及膀胱返折腹膜,下推膀胱至宫颈外口,分离宫旁疏松组织,显露子宫血管(动、静脉),于子宫峡部紧贴子宫侧壁钳夹切断子宫动、静脉及其周围宫旁组织,用10号丝线双重贯穿缝扎残端。(5)研究组:分离膀胱暴露宫颈筋膜,于子宫血管切缘略上方环切宫颈筋膜3~4,下推至宫颈于阴道穹隆交界处,由此横行切开子宫颈阴道前穹隆并环切一周,子宫被切除。对照组:处理韧带和子宫骶骨韧带,进一步下推膀胱至宫颈外口水平以下,同时向两边缓缓推挤开输卵管,牵开膀胱摆正子宫位置,用2把止血钳紧贴宫颈先后钳夹一侧主韧带及子宫骶骨韧带,检查无误后夹紧,紧贴子宫颈切断。用10号丝线缝扎残端,必要时重复钳夹,切断、缝扎,直至宫颈旁组织完全切断,宫颈游离。提起子宫切开阴道前穹隆,沿阴道穹隆剪开,切除子宫。(6)缝合阴道残端,消毒阴道残端,向阴道内塞入碘伏纱布一小块,然后用2-0可吸收肠线连续锁扣缝合关闭阴道残端。研究组:缝扎宫颈筋膜,缝合前、后壁阴道内筋膜及宫颈筋膜两侧主韧带,对应结扎,缝闭宫颈筋膜腔,形成实体宫颈,保持盆底支撑力(对照组无此步骤)。(7)关闭盆腹膜,(8)常规缝合腹壁各层至皮下组织,用0/3可吸收线作皮内缝合(9)术毕取出阴道内纱布。
1.3 观察项目统计不同手术方法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
2 结 果
2.1 术中情况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
研究组48.5±11.79 120±24.37
对照组51.78±12.88129±23.81
P值
3 讨 论
3.1此术优点(1)沿皮肤皱褶处横切口只切开真皮层,皮下组织、腹直肌、腹膜均采用钝性撕拉方法,保存了血管神经的完整性,从而减少了开腹出血量,缩短了开腹时间及总手术时间,避免了因皮下脂肪破坏或血管破坏导致的脂肪液化及切口感染,降低了术后病率[2]。(2)横切口小,疼痛轻,病人术后能及早下床活动,降低了术后肠粘连的发病率。(3)皮内缝合无需拆线,缩短了住院时间,愈合后外表美观,符合现代女性审美观的需求。(4)切口位置低,术中不需要大幅度排垫肠管,减少了对肠管的刺激,利于术后肠功能的恢复,进食早,减少了输液量,为患者节约了开支。
3.2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因减少了子宫主韧带、骶韧带、宫旁、阴道旁组织的处理,故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3.3因在宫颈筋膜操作不会损伤膀胱、输尿管与直肠,更适用于慢性炎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盆腔严重粘连者,不干扰宫颈筋膜外韧带的神经、血管,保持盆腔的完整性和支撑力,有助于预防宫颈或阴道残端松弛、脱垂;紧贴宫颈环切阴道穹隆,阴道长度几乎不变或穹隆结构未受破坏,对术后性生活影响小[3]。有鉴于此,此手术方式可广泛开展。
4 注意事项
(1)因宫颈管筋膜层次无明显标志,要求术者应熟悉宫颈组织结构及膀胱、直肠的解剖关系[4]。(2)正确分离宫颈筋膜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操作的要点是牵拉子宫,环切宫颈筋膜厚3~4mm,要钝性锐性结合分离宫颈筋膜,避免操作不当而致出血及膀胱损伤或阴道后壁血肿。(3)缝合时应注意不能漏缝阴道残端以免出血,阴道残端与宫颈筋膜应贴紧,不留死腔以免形成血肿。(4)妊娠晚期子宫宫颈和筋膜界限不清,有恶性病变倾向者手术切除范围广,不宜采用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总之,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子宫切除术符合解剖层次特点,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能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邻近脏器损伤,可广泛开展。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5.
[2] 张.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切除术108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7):426.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笔者设计将微观变为宏观教学活动,构建了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该模型构建设计在理论上具有现象明显的优点,但经过实际操作后,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活动中使用的橡皮泥太软且带黏性,移动时必须拿起来,不能直接推动,有的粘连在纸上容易弄断。
2.用白纸画成细胞就已经固定了,中心体和纺锤体画在纸上也不能改动,因此,不能实现动态、连续的过程。
3.开始就用橡皮泥做成染色单体,不能体现染色体的复制,不能体现同源染色体从配对到四分体的变化过程。
4.操作中橡皮泥容易粘在手上、衣服上,不卫生。
5.本次模型构建是为下一节课的内容打基础,做完之后应该保存起来,然而,模型构建中所用的材料都无法达到这一要求。
针对上述弊端,我从模型构建所需材料等方面进行了改进与创新:
一、改进
1.用网络线代替橡皮泥来做染色体,网络线中的双股线代替DNA的双链。
2.用圆形小磁片代表着丝点,将双股网络线中段松散,把一粒小磁片嵌入其中,再用502胶粘合,使其可以在磁性白板上移动。
3.准备两块30cm×40cm的磁性白板,让边长40cm的一侧对接,组成一个细胞,当染色体移向两极时,便于将两块磁性白板分开,表示形成了两个新的细胞,形象直观。
4.做成的染色体因为着丝点是圆形小磁片,可以两两重叠(网络线代表的染色体也是两两重叠,表示染色体已经复制),将小磁片稍作旋转,重叠的网络线随即分开,便可表示出染色单体和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成的四分体;并且小磁片可以随意分开,用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的分离。
5.用小磁片做中心体可以移动,纺锤体用水性碳素笔画在白板上也容易擦掉和重画。
6.带有小磁片的染色体在磁性白板上的移动与固定是可操控的,且便于保存与重演,为下一节内容的学习做演示和引入。
二、所需材料用具
带颜色的双股网络线,圆形小磁片,502胶水,30cm×40cm的磁性白板,水性碳素笔,白板刷,小钳子。
三、模型构建操作过程
(一)活动准备
本活动由两人一组合作完成。
1.先准备好红色和黄色的双股网络线各4小段,圆形小磁铁12粒;30cm×40cm的磁性白板2块。
2.剪取双股网络线当作染色单体,其中2小段红色染色单体长4cm,2小段红色染色单体长6cm;2小段黄色染色单体长4cm,2小段黄色染色单体长6cm。
3.将剪取好的双股网络线中段松散,把一粒小磁片嵌入其中,拧紧后用502胶水粘合,小磁片代表着丝点。
4.把颜色、长度相同的两条染色单体成对重叠放置,代表减数分裂开始时已完成复制的染色体。
5.将两块磁性白板的边长40cm的一侧边框取下,让两块磁性白板取下边框的一侧对接平放,形成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轮廓,并可以容纳所做的4条染色体。
6.用4粒小磁铁代表中心体,并用碳素笔画出纺锤体。
(二)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及主要行为变化
1.把做好的染色体放在两块磁性白板组合的细胞内,让长度相同、颜色不同的两条染色体配对,使着丝点靠近。红色代表来自母方的染色体,黄色代表来自父方的染色体。
2.将两对染色体横向排列在纺锤体中部赤道板的一侧,黄色染色体放在另一侧。双手分别抓住并移动染色体的着丝点,使红色和黄色的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3.将两块组合在一起的磁性白板分开,分别套上边框,再各加上2粒小磁片代表中心体,并用碳素笔画出纺锤体,代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此时,已经移到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进入这两个新细胞中。
4.把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横向排列在中央的赤道板处。将成对重叠的两条染色单体分开——相当于着丝点分离。抓住圆形小磁片(即着丝点)的部位,把染色体分别拉向细胞的两极。尽量一次移动所有的染色体,像在活细胞中发生的那样。然后,在两极有染色体的部分画出细胞轮廓,代表新细胞生成。
(三)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1.同活动二的方法步骤1。
2.将两对染色体横向排列在赤道板处,注意,这次要在赤道板的每一侧放两条不同颜色的染色体。
3.继续活动二的3、4、5步骤,完成减数分裂全过程。
四、改进后的优点
用网络线代替橡皮泥来做染色体,材料容易获得,且网络线是双股线,可以代表染色体中DNA的双链。
用圆形小磁片代表着丝点,将双股网络线中段松散,把一粒小磁片嵌入其中,可以在磁性白板上移动。
准备两块30cm×40cm的磁性白板,让边长40cm的一侧对接,组成一个细胞, 当染色体移向两极时,便于将两块磁性白板分开,表示形成了两个新的细胞,形象直观。
做成的染色体因为着丝点是圆形小磁片,可以两两重叠,稍作旋转,便可表示出染色单体以及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成的四分体;而且可以随意分开,用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的分离。
用长形小磁铁做中心体可以移动,纺锤体用水性碳素笔画在白板上也容易擦掉和重画。
带有小磁铁的染色体在磁性白板上的移动与固定是可操控的,且便于保存与重演,为下一节内容的学习作演示和引入。
五、创新要点
1.取材方便
材料容易获得,学校网络系统的维修有很多废弃材料。
2.操作容易
无论是演示同源染色体分离还是演示着丝点断裂都很简单,直接将小磁铁推向两极即可。
3.实用性强
因为着丝点是圆形小磁铁,可以两两重叠,网络线代表的染色体也是两两重叠,表示染色体已经复制;稍作旋转,便可表示出染色单体以及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成的四分体;并且可以随意分开,用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