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属粉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金属粉末;激光选区烧结;3D打印技术
1 金属粉末激光烧结机的工作原理与各功能模块的结构分析
金属粉末激光烧结机是基于金属粉末的激光选区烧结增材制造技术和相关工艺,属于3D打印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金属粉末激光烧结技术是基于离散化的堆积成型原理而产生的新型数字化成型技术。从具体功能上来说,金属粉末激光烧结机的计算机成型系统根据设计工艺要求对要制造的三维实体造型进行分层切片处理,在系统中三维造型的CAD模型将被分层离散化为许多二维层面信息。同时计算机成型系统与机电控制执行系统相连,通过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的过程,将相应的运动控制指令输入执行系统。在金属粉末的激光烧结过程中,激光以一定的扫描速度和能量密度有选择性地对金属粉末进行分层扫描,是金属粉末粘结化,进而固化。该设备通过顺序完成各个层面的成型制造,最终完成与三维实体造型一致的金属零件。
1.1 扫描光路与激光发生器
扫描振镜由两个摆动电机带动的相互垂直的反色镜组成,分为X镜与Y镜。在扫描过程中,扩束后的激光光束先射入X镜,然后通过X/Y镜的两次反射,再由聚焦镜聚焦到金属粉末表面来进行成型加工。扫描振镜扫描的优点是:电机带动的振镜镜片转动惯量小,响应速度快,可以实现高速扫描;镜片的动态响应特性好;扫描速度快,且变速范围大;控制精确。基于以上优点,使用扫描振镜的激光加工成型效率高,且扫描精度高,故而该扫描光路结构在金属粉末激光烧结工艺及其相关设备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作为一个独立的功能模块,通常将激光和扫描光路整合成一个激光发生器,通过数字化、参数化的方式来控制激光的烧结功率、激光束半径、烧结时间、间隔时间以及扫描间距等。根据金属粉末激光烧结工艺的具体工作步骤,一般将激光发生器设计于整个成型室的正上方,与铺粉装置配合完成对各金属粉末层的选区扫描。
1.2 成型缸的机构与成型室的结构功能
成型缸是金属粉末激光烧结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该设备的中心位置。金属粉末的烧结就是在成型缸内与活塞相连的平台上。根据工艺要求,每次烧结之后,加工平台会随着活塞下降一定的高度。该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由步进电机通过同步带、大带轮来驱动丝母转动。这里丝母只做转动而无上下运动,通过丝母语滚珠丝杠的相对运动,从而实现丝杠无转动的上下直线运动。丝杠与活塞相连,这样就完成了活塞和加工平面的上下运动。为了避免成型缸内的金属粉末在平台上下移动过程中从平台、活塞与缸壁之间的缝隙泄露,采用了环状的密封垫。在整个烧结过程中,密封垫会随着加工平台、活塞沿着缸体壁做紧密滑动,达到密封效果。
2 金属粉末激光烧结机的系统设计
2.1 系统框架与系统控制流程
金属粉末激光烧结机的控制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激光振镜系统、铺粉系统、成型缸系统和贮粉缸系统。激光振镜系统负责激光束的扫描运动;铺粉系统负责烧结过程中的金属粉末预铺;成型缸系统负责各层烧结过程中工作平台的上下移动;贮粉缸系统负责烧结过程中金属粉末的提供和收集(由供粉缸与废料缸的相关机构来完成)。
2.2 系统控制流程
在进行激光烧结前,需要将供粉缸的工作平台向上移动到金属粉末凸出一个层厚的预先设定位置,同时成型缸的工作平台向下移动到金属粉末层上表面一个层厚的位置,并对系统各控制模块定义初始位置。通过串口通讯,上位机发送相应指令到PLC,PLC按照接受到的指令来分别控制各模块的运动。在铺粉的工程中,辅粉滚轮将供粉缸工作平台上的金属粉末铺设到成型缸工作平台的相应位置。待系统检测到铺粉滚轮已铺粉完成后,会由PLC控制激光振镜系统对金属粉末进行激光扫描,从而完成对金属粉末的一层烧结。烧结完一层后,PLC自带的A/D转化单元将扫描完成的数据存储到PLC的寄存器中,然后上位机接收串口通讯传递来的数据并通过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经上位机分析处理后,再次发送指令到PLC,使PLC完成下一层的金属粉末烧结任务,直到整个制件烧结完成。其中,行程开关是控制系统的保护装置,在未工作时处于常开状态,当某模块运动单元的移动量大于最大量程时,行程开关关闭,PLC接收行程开关传来的信号,迅速终止单元的运动,从而保证运动的可靠性。
2.3 供、铺粉系统
铺粉系统在铺粉滚轮运动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内置检测装置。通过PLC向伺服驱动器传递铺粉滚轮的位置信号来实现它的动作和位置控制。如图1所示的是铺粉过程流程图。在铺粉过程中,根据具体的运动模块参数,设定铺粉系统的工作时间范围是T0
2.4 激光烧结流程
金属粉末的激光烧结时需要实时地从上位机的三维实体造型软件中获取模型的切片数据,并将数据保存到寄存器中。这样通过上位机、PLC和检测系统的联动控制,逐层地完成金属粉末的激光烧结,直到整个制件完成。
3 结束语
通过对金属粉末激光烧结机的主要功能模块的分析,能清楚地了解该类激光加工机器的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对该设备的主要功能模块的系统设计,能够明确该类激光加工机器的具体工作流程和整合系统的运作模式。这为具体模块的功能细化和参数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张磊.粉末激光烧结快速成型工艺及关键技术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关键字】金属型铸造模具技术;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和阐述
中图分类号:T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对于工业生产行业而言,其模具技术的先进与否已经逐渐成为其行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而在铸造模具中,金属型铸造模具最具发展需求,并且其铸造过程较为复杂。而金属型模具本身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这样就可以使铸件能够快速的进行冷却并且形成较细的晶体,这样就使得其生产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因此,对于金属型铸造模具技术的发展的研究对于工业生产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对于金属型铸造模具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
2.1对于顺序凝固精确控温技术的分析
在进行模具的铸造过程中,温度控制的问题一直是主要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对温度进行控制的主要方法通常是靠经验和感觉来进行估计,因此,工业生产工艺的程度直接受到了工人技术水平和经验的高低影响,这样就使得产品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性,对于温度的控制也存在着不可预知性。这样也就使得产品生产的质量和水平都达不到预期的标准。随着金属型铸造模具技术的广泛应用,只有将先进的现代控制技术和科学技术水平与金属型铸造模具进行合理的结合,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产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水平。主要通过在模具的各个部位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控温的元件,这样通过在工控机的控制之下就能够有效并且准确的对模具的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管理。通过这种技术的使用,不但可以在工艺上满足一般的需求,并且还可以对晶粒的生长进行有效的控制,还可以满足一切特殊部件的力学性能以及物理性能的要求。
2.2对于快速凝固技术的分析
一般来说,对于金属型铸造的冷却速度要保持在一定的速度之下,而铸件的冷凝速度很短,这样晶粒的生长就会变得比较粗大,从而就容易出现偏析的现象。对于性能要求相对较高的零件就只能利用热处理的方法来改变组织。如果要加快其冷凝的速度就必须的进行降温,但是如果进行了降温又会阻碍浇铸的速度,这样就产生一种矛盾。针对这种情况,就出现了快速凝固技术,这种技术不但解决了出现的矛盾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的增强逐渐的强度和韧性。这种技术结构简单,其主要就是在金属型铸造模具的型腔距离较近的地方设置多一些的冷却水,在开模的时候就先关闭冷却水,并且要用专用的感应加热板对其进行快速的加热,使铸件达到所需的温度之后,要进行迅速的浇铸并且合模,此刻应及时的进行打开冷却水的开关进行快速的冷却降温。这样就能够做到既进行了良好的浇铸又可以进行良好的冷凝。
2.3对于复合型材料铸造技术的分析
机械产品的性能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而变得越来越高,这样也就使得对铸造零件的性能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因此,要不断的提高浇筑零件的性能,通常都是通过在金属材料中加入一定的材料用来增强金属材料的性能。这种添加材料之后的金属材料就为复合型材料。而这种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生产行业的需求。这种复合材料具有很强的抗疲劳性,而且具有很高的强度,这样也就是的复合型材料的铸造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4对于半固态金属铸造技术的分析
所谓半固态金属铸造技术,指的就是通过对正在进行凝固的金属进行强烈的 搅拌,使得较为普通的铸造中就比较容易形成树枝晶网络骨架,而这种骨架就比较容易被打碎因而可以形成一种分散的颗粒形状的组织形态,这种形态就是半固态金属液体,然后再进行铸造。对于半固态金属液而言,其具有流动性,因此在进行铸造的时候就比较容易变形,也正因为这样其容易形成形状复杂的工件。这种铸件同时又能够摒弃传统铸件的缩孔、缩裂的现象。除此之外,这种铸件形成的温度相对较低,并且其模具所具有的寿命比较长,从而有效的改善了其生产的条件。
2.5对于模具新材料技术和新制造技术的分析
就目前而言,通常都是采用铸铁来进行金属型铸模的制造,并且通过机械加工的方法对模具进行制作。这样就使得费用相对较高,因此,研发新型的铸造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现在比较受欢迎的就是蠕墨铸铁的技术,这种技术的抗拉性相对较强,并且刚度较硬、抗疲劳性较强、导热性较好、易于对其进行控温。除此之外,蠕墨铸铁的技术的导热率相对较高,这样就会使得其模具的内外温差相对减小,温差较小就会使得膨胀差变小,膨胀差变小热应力就会变得很小,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在模具制造之前,要通过添加胀缩系数来进行模型的制造,然后再通过模型制造出陶瓷型,之后在通过陶瓷型制造出蠕墨铸铁的模型。
2.6对于快速制造铸件和铸模快速验证技术的分析
在进行产品的设计实验工作中,需要用到铸造零件。而就目前而言,只有两种技术方法来制造铸造样品,即翻砂法制造和整块坯料切削法。但是这两种方法花费的成本较高,而且还具有不可预知性。而现在所使用的快速原型机通常上都不能形成真正的金属零件,因此要想获得真正的金属零件,通常都是先将其制作成蜡质的模型,然后再通过熔模制造法将所需的零件制出。这种方法所需要的周期较长,而且不是所有的快速原型机都能够进行制造这种零件。虽然可以通过使用快速原型机烧结覆膜砂的砂型进行制造铸件的样品,但是这种方法依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因为能烧结覆膜砂砂型的快速原型机本身就很少,并且覆膜砂对于设备的损伤相对较大。
若通过快速原型机来制作出塑料的砂型盒,然后再通过砂型盒制造出砂型,这样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制作出大量的铸件,有效的增加了产量。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在短时间内制造出很多的铸件,而且还可以对浇铸、排溢以及补缩系统的设计合理性进行有效的检验。虽然目前主要使用的流体充型模拟软件能够对浇铸充型的整个过程进行形象具体的模拟,但是计算机的模拟程度再高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采用砂型盒制作出的砂型进行铸件的浇铸,这样就可以进行充分全面的检验,从而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及时的进行解决和修改,通过这种实时的监控,能够有效的保证整个过程的完善性。并且采用这种方法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费用,成功率相对较高。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铸造模具技术已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有了广泛的发展。尤其是对于金属铸造模具技术的发展,更是达到了另一个高度,这也充分说明金型属铸造模具技术对于工业生产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于金属型铸造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研究也对促进工业生产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金属型铸造模具技术虽然已经获得了广泛的生产,但是这种技术仍然存在这许多的不足之处,只有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和实验,针对不足之处进行科学合理的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完善金属型铸造模具技术,进而有效的促进生产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晓妍,杨雪玲.金属型铸造模具技术进步探讨[J].铸造技术,2010(11).
[2]肖长存,杜德喜.金属型铸造模具水冷工艺试验[J].铸造工程,2012(4).
关键词:燃气;技术;检测;要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膜式燃气表是计量仪表中的一种,它适合民用也可以用来进行燃气能源的计量工作。目前,我国的膜式燃气表生产正在快速发展,它给国家、人民带来诸多益处,得到国家的重视。现阶段,西气东输是最大的燃气工程,它东至上海、西连新疆,其主线加上支道囊括了诸多地区,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各地的燃气供应。与此同时,我国的燃气表生产和使用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生产基地。规膜宏大,但是从技术上说,与其他国家相比,处于落后地位,国资企业利用率低,使用的设施老旧,检测技术落后,甚至有的企业没有泄露检测工程。
下面就深入探讨一下燃气表泄露的原因、监测措施和结论。
造成燃气泄露的因素如下:
1接口密封工作不到位。这里存在着技术问题和材料问题,在计算时,轴心与密封面的垂直角度不好严密把握,或者是配件安装不够合理,密闭效果差,零件与零件之间有些许的缝隙等原因,使得密封面达不到要求,造成误差加大。
2质量问题。个零件特别是外膜,外壳,夹板的密封性不够严格,使气体泄露或者回窜。问题严重时可以导致燃气表停止运作。
燃气泄露向外或者回窜会导致燃气表没有进行计量或者重复计量,造成计算失误,因此燃气的泄露是燃气表在生产到使用过程中必须要引起足够关注的问题。
在进行检测前,要熟知膜式燃气表监测的要求:
第一,膜式燃气表检测时对四周的环境要求是很高的,它要被安置在20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中,并且在一天当中温差变化要小,准确的说,在十二小时内的温差要小于等于4摄氏度,每一小时的温差要小于等于2摄氏度,因为温度的变化对气体体积的影响非常大,因此要在恒温下测量,这样才能保证燃气表在检测过程中不受影响。
第二,要考虑的是气压因素,按照国家要求,被测表四周的气压要大于等于86千帕小于等于106千帕。但是,严格来说,这种要求较为宽泛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分别去极值进行计算,利用气压和体积的公式我们得到的结果误差在20%左右,这是不符合标准的。因此厂家要特别注意检测时的措施和设备。
因此,燃气表在进行漏气检测的时候,可以将温度、气压的测量器放置在被测表的入口和出口处,如果车间无法满足国家规定,可以采取安装空调的方法达到要求。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做到进行温度和压力的定期测量,并进行计算,以尽最大可能准确计算,降低误差的可能性。
检测措施也是必备的,这是一整套的检测工程,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进行燃气泄露的监测。我们可以看到大于等于0.5兆帕小于等于0.7兆帕的空气,在通过过滤和减压的程序之后可以变为0.2兆帕的大气压力,它将兵分两路,一支为各程序提供压力和燃气,另一支再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最终到达内室,另一部分到达的是外室。其中,4、7、11都是控制阀,它们的存在可以减少使用频率提高利用率。U形管可以清晰的反映出各室当中的气压分布状况,根据对U形管的查看来对各室进行检查和控制。具体的操作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启动按钮是控制电磁阀的疏通工作,当燃气表启动之后,气缸就会被夹紧,电磁阀打开,被检测的燃气表就会自动连接到四个气室的阀门上。
控制阀4、7被开启之后,气体就会自动进入到U形管中,再通过U形管的观察和调整,可以将信号利用不同的位置传送出去。
时间是需要规定的,在时间设定之后,内室就会对气体进行加压,当压力到达一定位置时,U形管当中的信号就会被启动,进行传送。
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所有的控制阀将自动切断工作,但是,1室和2室还保持着相通状态,这样在U形管当中就会看到两室的气压变化,当U形管当中压力计中的液面偏离了指定位置,就可知,燃气表当中存在着泄露问题要及时进行检查修补。
灯亮表示的就是1室和2室的检查已经达到标准,如果灯没有亮,就说明还没有达到要求,要继续进行检测和修改。用同样的方法测试3室和4室的泄露情况。
最后将以上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如果1室、2室、3室、4室都已经达到标准的,则指示灯亮,那么程序再次启动,气缸通气的控制阀自动关闭,气缸抬起,这就完成了这个的工程。如果得到的结果是其中的一室或者几室没有达到规范,那么指示灯都处于不亮的状态,这时预警机制启动,警报声会响起,气缸的控制阀还处于开启状态并一直持续,直到操作者将问题找出确认改正后停止。
膜式天然气的泄露检测必须是严格的,在测量过程当中要注重对环境的关注和要求,并及时做出调整,尽最大可能避免测量的误差,使燃气表的计量结果具有准确性、及时性等属性。在测量时要做到严密谨慎,并且质量问题也是必须关注的。我国的标准时燃气表使用寿命在不存在返修的基础上能达到6年以上,这是靠严格检测技术来堆积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造福国家和人民,达到双赢甚至多赢。
参考文献
[1]周美荣,戚健民,夏云良.膜式燃气表全自动检验台被检表示值采样方法的改进[J].中国计量.2010(03) .
【摘要】目的 探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式优点、可行性。方法 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8月间有全子宫切除术适应症的病人240例,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120例、对照组120例,进行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式优点、术后对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 研究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关键词】横切口;筋膜;子宫切除
Intrafascial hysterectomy clinical analysis of 120 cases
Li Ming
(Zhoukou City Chuanhuiqu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care hospital. ZhoukouHenan466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ion intrafascial hysterectomy surgery the merits and feasibility.Methods Will be from January 2005 to August 2009 period, Meet the hysterectomy patients indications 240 cases,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Study Group 120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120 cases, surgery time, hand-bleeding volume,The advantages surgery, postoperative sexual function in comparison.Results and conciusion Study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o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Reduce the amount of bleeding,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Transverse incision;Fascia;Hysterectomy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生育年龄妇女发病率20-30%[1]。功能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患者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不需保留生育能力者,其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筋膜内子宫全切术逐年增加,我院采用此术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8月间因子宫肌瘤、功血或子宫腺肌病要求行子宫全切术者24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术前均行盆腔检查及超声检查,同时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除外宫颈恶性病变及子宫内膜恶性病变,两组平均年龄、子宫大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手术方法两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1)切口:采用耻骨联合上缘二横指横弧形切口,长度约等于子宫的最大横径,以能牵出子宫为原则,切开皮肤,钝性撕开皮下组织,横向剪开腹直肌前鞘,钝性分离腹直肌,提拉腹膜,剪一小口,钝性撕拉分开进入腹腔。(2)切断子宫圆韧带,在距宫角2处钳夹圆韧带切断,7号丝线缝扎残端,同法处理对侧。(3)切断输卵管峡部及卵巢固有韧带,10号丝线双重贯穿缝扎残端。(4)剪开两侧阔韧带前叶及膀胱返折腹膜,下推膀胱至宫颈外口,分离宫旁疏松组织,显露子宫血管(动、静脉),于子宫峡部紧贴子宫侧壁钳夹切断子宫动、静脉及其周围宫旁组织,用10号丝线双重贯穿缝扎残端。(5)研究组:分离膀胱暴露宫颈筋膜,于子宫血管切缘略上方环切宫颈筋膜3~4,下推至宫颈于阴道穹隆交界处,由此横行切开子宫颈阴道前穹隆并环切一周,子宫被切除。对照组:处理韧带和子宫骶骨韧带,进一步下推膀胱至宫颈外口水平以下,同时向两边缓缓推挤开输卵管,牵开膀胱摆正子宫位置,用2把止血钳紧贴宫颈先后钳夹一侧主韧带及子宫骶骨韧带,检查无误后夹紧,紧贴子宫颈切断。用10号丝线缝扎残端,必要时重复钳夹,切断、缝扎,直至宫颈旁组织完全切断,宫颈游离。提起子宫切开阴道前穹隆,沿阴道穹隆剪开,切除子宫。(6)缝合阴道残端,消毒阴道残端,向阴道内塞入碘伏纱布一小块,然后用2-0可吸收肠线连续锁扣缝合关闭阴道残端。研究组:缝扎宫颈筋膜,缝合前、后壁阴道内筋膜及宫颈筋膜两侧主韧带,对应结扎,缝闭宫颈筋膜腔,形成实体宫颈,保持盆底支撑力(对照组无此步骤)。(7)关闭盆腹膜,(8)常规缝合腹壁各层至皮下组织,用0/3可吸收线作皮内缝合(9)术毕取出阴道内纱布。
1.3 观察项目统计不同手术方法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
2 结 果
2.1 术中情况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
研究组48.5±11.79 120±24.37
对照组51.78±12.88129±23.81
P值
3 讨 论
3.1此术优点(1)沿皮肤皱褶处横切口只切开真皮层,皮下组织、腹直肌、腹膜均采用钝性撕拉方法,保存了血管神经的完整性,从而减少了开腹出血量,缩短了开腹时间及总手术时间,避免了因皮下脂肪破坏或血管破坏导致的脂肪液化及切口感染,降低了术后病率[2]。(2)横切口小,疼痛轻,病人术后能及早下床活动,降低了术后肠粘连的发病率。(3)皮内缝合无需拆线,缩短了住院时间,愈合后外表美观,符合现代女性审美观的需求。(4)切口位置低,术中不需要大幅度排垫肠管,减少了对肠管的刺激,利于术后肠功能的恢复,进食早,减少了输液量,为患者节约了开支。
3.2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因减少了子宫主韧带、骶韧带、宫旁、阴道旁组织的处理,故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3.3因在宫颈筋膜操作不会损伤膀胱、输尿管与直肠,更适用于慢性炎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盆腔严重粘连者,不干扰宫颈筋膜外韧带的神经、血管,保持盆腔的完整性和支撑力,有助于预防宫颈或阴道残端松弛、脱垂;紧贴宫颈环切阴道穹隆,阴道长度几乎不变或穹隆结构未受破坏,对术后性生活影响小[3]。有鉴于此,此手术方式可广泛开展。
4 注意事项
(1)因宫颈管筋膜层次无明显标志,要求术者应熟悉宫颈组织结构及膀胱、直肠的解剖关系[4]。(2)正确分离宫颈筋膜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操作的要点是牵拉子宫,环切宫颈筋膜厚3~4mm,要钝性锐性结合分离宫颈筋膜,避免操作不当而致出血及膀胱损伤或阴道后壁血肿。(3)缝合时应注意不能漏缝阴道残端以免出血,阴道残端与宫颈筋膜应贴紧,不留死腔以免形成血肿。(4)妊娠晚期子宫宫颈和筋膜界限不清,有恶性病变倾向者手术切除范围广,不宜采用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总之,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子宫切除术符合解剖层次特点,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能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邻近脏器损伤,可广泛开展。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5.
[2] 张.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切除术108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7):426.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笔者设计将微观变为宏观教学活动,构建了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该模型构建设计在理论上具有现象明显的优点,但经过实际操作后,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活动中使用的橡皮泥太软且带黏性,移动时必须拿起来,不能直接推动,有的粘连在纸上容易弄断。
2.用白纸画成细胞就已经固定了,中心体和纺锤体画在纸上也不能改动,因此,不能实现动态、连续的过程。
3.开始就用橡皮泥做成染色单体,不能体现染色体的复制,不能体现同源染色体从配对到四分体的变化过程。
4.操作中橡皮泥容易粘在手上、衣服上,不卫生。
5.本次模型构建是为下一节课的内容打基础,做完之后应该保存起来,然而,模型构建中所用的材料都无法达到这一要求。
针对上述弊端,我从模型构建所需材料等方面进行了改进与创新:
一、改进
1.用网络线代替橡皮泥来做染色体,网络线中的双股线代替DNA的双链。
2.用圆形小磁片代表着丝点,将双股网络线中段松散,把一粒小磁片嵌入其中,再用502胶粘合,使其可以在磁性白板上移动。
3.准备两块30cm×40cm的磁性白板,让边长40cm的一侧对接,组成一个细胞,当染色体移向两极时,便于将两块磁性白板分开,表示形成了两个新的细胞,形象直观。
4.做成的染色体因为着丝点是圆形小磁片,可以两两重叠(网络线代表的染色体也是两两重叠,表示染色体已经复制),将小磁片稍作旋转,重叠的网络线随即分开,便可表示出染色单体和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成的四分体;并且小磁片可以随意分开,用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的分离。
5.用小磁片做中心体可以移动,纺锤体用水性碳素笔画在白板上也容易擦掉和重画。
6.带有小磁片的染色体在磁性白板上的移动与固定是可操控的,且便于保存与重演,为下一节内容的学习做演示和引入。
二、所需材料用具
带颜色的双股网络线,圆形小磁片,502胶水,30cm×40cm的磁性白板,水性碳素笔,白板刷,小钳子。
三、模型构建操作过程
(一)活动准备
本活动由两人一组合作完成。
1.先准备好红色和黄色的双股网络线各4小段,圆形小磁铁12粒;30cm×40cm的磁性白板2块。
2.剪取双股网络线当作染色单体,其中2小段红色染色单体长4cm,2小段红色染色单体长6cm;2小段黄色染色单体长4cm,2小段黄色染色单体长6cm。
3.将剪取好的双股网络线中段松散,把一粒小磁片嵌入其中,拧紧后用502胶水粘合,小磁片代表着丝点。
4.把颜色、长度相同的两条染色单体成对重叠放置,代表减数分裂开始时已完成复制的染色体。
5.将两块磁性白板的边长40cm的一侧边框取下,让两块磁性白板取下边框的一侧对接平放,形成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轮廓,并可以容纳所做的4条染色体。
6.用4粒小磁铁代表中心体,并用碳素笔画出纺锤体。
(二)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及主要行为变化
1.把做好的染色体放在两块磁性白板组合的细胞内,让长度相同、颜色不同的两条染色体配对,使着丝点靠近。红色代表来自母方的染色体,黄色代表来自父方的染色体。
2.将两对染色体横向排列在纺锤体中部赤道板的一侧,黄色染色体放在另一侧。双手分别抓住并移动染色体的着丝点,使红色和黄色的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3.将两块组合在一起的磁性白板分开,分别套上边框,再各加上2粒小磁片代表中心体,并用碳素笔画出纺锤体,代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此时,已经移到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进入这两个新细胞中。
4.把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横向排列在中央的赤道板处。将成对重叠的两条染色单体分开——相当于着丝点分离。抓住圆形小磁片(即着丝点)的部位,把染色体分别拉向细胞的两极。尽量一次移动所有的染色体,像在活细胞中发生的那样。然后,在两极有染色体的部分画出细胞轮廓,代表新细胞生成。
(三)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1.同活动二的方法步骤1。
2.将两对染色体横向排列在赤道板处,注意,这次要在赤道板的每一侧放两条不同颜色的染色体。
3.继续活动二的3、4、5步骤,完成减数分裂全过程。
四、改进后的优点
用网络线代替橡皮泥来做染色体,材料容易获得,且网络线是双股线,可以代表染色体中DNA的双链。
用圆形小磁片代表着丝点,将双股网络线中段松散,把一粒小磁片嵌入其中,可以在磁性白板上移动。
准备两块30cm×40cm的磁性白板,让边长40cm的一侧对接,组成一个细胞, 当染色体移向两极时,便于将两块磁性白板分开,表示形成了两个新的细胞,形象直观。
做成的染色体因为着丝点是圆形小磁片,可以两两重叠,稍作旋转,便可表示出染色单体以及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成的四分体;而且可以随意分开,用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的分离。
用长形小磁铁做中心体可以移动,纺锤体用水性碳素笔画在白板上也容易擦掉和重画。
带有小磁铁的染色体在磁性白板上的移动与固定是可操控的,且便于保存与重演,为下一节内容的学习作演示和引入。
五、创新要点
1.取材方便
材料容易获得,学校网络系统的维修有很多废弃材料。
2.操作容易
无论是演示同源染色体分离还是演示着丝点断裂都很简单,直接将小磁铁推向两极即可。
3.实用性强
因为着丝点是圆形小磁铁,可以两两重叠,网络线代表的染色体也是两两重叠,表示染色体已经复制;稍作旋转,便可表示出染色单体以及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成的四分体;并且可以随意分开,用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