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一学生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首先,我要感谢今生所有带过我课的老师。在这几天义务支教中,我体验到了当老师真的不容易,当一个好老师则难上加难,所以在此向所有的老师致敬!
我们这次支教分为初级英语启蒙班,英语小学升初中班,英语初中班,日语班,法语班这五门课程,我担任日语老师。我们日语一共两个班,有五个老师,每天早上上两节课,法语班跟我们日语班的时间相同,英语班早上跟下午各有两节课。日语第一天只有一个班,第二天由于学日语的人又增加了,我们就又开了一个日语班,这两个班刚开始的第一节课都由我带,在上课的前一天我准备了很多有关日语的知识,又查了很多资料来确定我所讲的知识的准确性,生怕误人子弟。而当第二天站到讲台上的时候,突然有种紧张的感觉,虽然我平时经常上台表演,在众人面前出现已经很习惯了,但我这次的身份是老师而不是演员,我不仅仅要带给学生知识,还要带给学生教育,所以,我有点紧张,我怕我不能做到这两点。然而当开始讲课的时候,我放松了很多,因为是第一节课,我想让同学们对日本先有初步的了解,所以给他们讲了很多有关日本的风土人情,讲了日语的以及日语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汉字,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我的第一节课还算成功。就这样,我们来支教的每位志愿者也都跟我一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上好每一节课。
在授课最后一天的早上,初级英语启蒙班有一位小朋友送了我们两颗撇兰(一种菜名),在中午休息的时候有位小朋友直接跑到我们老师的宿舍给她的老师送了她家两根最长的黄瓜跟两个最圆的西红柿,到了下午,我们取消了课程,举办了一个小型的欢送派对,在派对开始前,有两个初级英语启蒙班的小朋友各送了我一张帖画,还有一个小朋友送了我两张他最流行的“玩具”卡片……那个下午,我们每个老师都收到了孩子们的礼物,对我们来说它不仅仅是一张张小小的贴纸,一朵小小的红花,还是对我们教学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的依依不舍,尤其是一个小女孩听到我们第二天就要走,一个人在那哭泣,还用她的铅笔在英语本上歪歪扭扭的写了“我希望大哥哥跟大姐姐明年还会来”,当时我们中有的老师也哭了…
其次,我要感谢全天下的母亲,尤其是我的母亲。
在正式开始授课的第一天早上,小学班的学生只有十几个左右,估计是我们的教学成果比较明显,就一早上的时间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同,当天下午的时候又来了很多学生,其中很多学生因为年纪太小,让妈妈给送过来的,这些妈妈把孩子送进教室以后一直不走,有的站在教室里看着她们的孩子,有的站在门口往里眺望她们的孩子,还有的就坐在她孩子旁边,给自己的孩子整理文具,这时已经到了上课时间了,我便走了进去告诉这些妈妈们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了,让她们放心回去吧,等下了课再来接。这些在教室的妈妈们便嘱咐了自己孩子几句之后慢慢的往教室门口走,到了门口她们又停下了,往里看她们的孩子,看着她们放心不下于是我便说:“你们放心吧,我们不会让他们乱跑,下课了我们好几个老师都在这照顾着呢,我们这个英语老师教得也非常好,你们就放心吧。”然后一位妈妈就回应道:“我们就等你这句话呢,你这么一说我们就放心了。“ 另一位妈妈说:“老师,那我们就把孩子交给你了啊.....。”经过我的再三嘱咐,这些妈妈们才放心离开,当这些妈妈刚转身下楼的时候,我脑子里猛然浮现起了我上幼儿园时候的情景,浮现起了我妈妈把我送到幼儿园教室后又跟老师打了招呼才走的情景,心理面突然有种莫名的感动,突然一下子好想我的妈妈,好想感谢她把我养大成人,中间不知为了我付出了多少,而在我懂事的这几年里却一直未曾领情,又使我感到非常的内疚;当我在过道从窗户上再放眼望去,发现竟然还有几个妈妈依然站在教学楼下继续等着她们的孩子......。
再其次,我要感谢我们这个实践小分队,大家为了这些孩子们都付出了很多,因为我们是外语系的实践小分队,所以在这个十四人的队伍中只有两个男生,尤其对于女生,大部分都是娇生惯养出来的,但她们从来没有抱怨过食宿的条件,并且我们每天都自己买菜,自己做饭,当然,作为男生的我,在这个支教的机会中我又掌握了一门大厨应该掌握的技术,那就是怎么使用食堂的大灶,那个灶的煤气罐有一米五左右高,还挺粗,那个火有油阀,气阀还有个忘了什么阀,一共三个阀门,点火的时候要用那个电子打火机,刚开始的时候还有点慌,总控制不住火,到后来那大灶对我来说已经得心应手了,并且我炒的菜大家也吃的挺香,也算是我学到的另一门技术,女生们都学着切菜,主动的洗锅洗碗,还有个学姐用烙饼机给我们烙饼子吃,味道也是绝无仅有的,大家都在为志愿者这个光荣的称号奉献着。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
来学校的第一天,心情很是激动,第一天我们先去找教导主任,他非常热情的招待了我们,并安排我们分别和自己的指导老师见面,在激动的等待中,我见到了我的指导老师朱老师,他热情的为我介绍了他所教的班级情况,并给我交代了相关的一些工作。
然后,我们参观了了茂名市第十中学,大致的了解了这所学校的大体情况。茂名市第十中学是一所美丽的校园,有着浓郁的学习氛围,一下子我就被他深深地吸引住了。
我的社会实践工作主要包括两部分:课堂教学以及班主任工作。也就是说,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既要做班主任工作,又要切实抓好自己的课堂教学工作。下面我将从这两方面来总结我的社会实践经历。
二、班主任工作。
由于高一(13)的班主任请婚假,所以我就替代他做了两周的班主任工作。在这两周的时间里面。我严格以班主任的原则来要求自己。虽然每天都要很早起床看早读,晚上还要看自修。但我的社会实践生活过的十分充实。并在工作的过程中总结出以下经验。
1、通过组织各种丰富的活动来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在一个多月时间里,我组织了多个活动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分别有“三人四足”、“篮球比赛”、“叶脉书签制作”等等。通过组织这些活动不但增强了我们班的凝聚力,也让我知道,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但要关心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更要多加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你才能更好的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为你做好班主任工作埋下伏笔。
2、对待班里的同学一定要遵循“民主、公平”的原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好的学生在某个方面反而不及其他同学。如果你总是看重成绩好的同学,那么其他的同学肯定会有意见,严重的话会导致他越来越不听你的话。这对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不利。所以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都是以“民主、公平”的原则来对待班里的同学,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班上的同学的班集体意识加强了,每个同学和我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好了。
三、教学工作
对于一个老师来说,如何做好教学工作是对其的基本要求。我先听了一周指导老师和其他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好的教学经验。由于我所教的班级是“普通班”学生的基础相对来说较差。所以在备课时我都会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在听课时,我会注意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老师讲课时如何讲解重难点,以及给学生布置习题的难度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定。在上课前,我都会先备好课,学好教案。交给朱老师看过通过后,才上讲台上课。同时,我也在老师的指导下会注意学生的表情反应,而思考以后我要以怎样的形式去上课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也就是“备学生”。在此期间还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每当上完一节课,指导老师都会告诉我,这节课的难点与重点是什么,以及应该怎样突出重点和难点,才会让学生更明白。朱老师还会指出我的优缺点,让我更好的改进。在上课过程中,我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如果仅仅讲解课本上的知识会让整个课堂显得呆板无趣,所以上课时我都会保持一种幽默感,让学生的思想由“讨厌上课”转变为“爱上课”。而我的教学技能也在上课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总之,在这次社会实践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在学校里无法学习到的知识。在课堂社会实践中我知道了,作为一名老师应该意识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教学工作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工作来进行。在班主任工作社会实践中,我认识到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时时刻刻留意学生的心理动态,做到“公平、民主”的对待每个学生,也要言出必行。
一、实施高中课程改革要整体策划
课程改革牵动着学校的各个方面,改革要有成效,就必须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规划,我校的整体规划主要有三个部分。
三年安排,一次性考虑。从时间上一次性安排三年的课程。考虑到高考,我们采取了“倒过来”考虑的方式,即以高考月为时间起点。向前推算课程和复习的日程。比如选好选修课开课时间,合理安排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的学时等。以三年作整体考虑,既可保证学科的课时,又使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一些容易被挤压掉的课程得到落实。同时,也保证了高三有足够的复习备考时间。
三年课程,一次性落实。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例,首先,把7天军训作为军事生活实践体验课,安排在高一暑期。其次,在高一期中考试后的一周里组织社会生活体验,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了解地方文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城市的情感,扩大视野,开阔胸襟。另外,在高二期中考试后一周安排劳动生活体验,让学生到农村与广大农民一起生活和劳动。通过三次安排,社会实践课程在内容、时间和科目的要求上都一一得到了落实。
管理组织,一次性到位。在组织管理上,我们采取了年级主任分管负责制。核心小组领导制,“三个第一责任人”问责制的管理系统。具体就是一个年级从高一开始就由一位教务处副主任分管,一管三年,中途不换。同时,年级有一个以校领导为主体的3人领导小组,组长为校领导,组员为分管主任和年级另一位主任,还有1―2位年级组长列席会议。这个领导组代表学校要求,指导、督促年级组加强课程实施,并为年级提供服务,起到服务协调的作用。组长也是基本不变的。“三个第一责任人”问责制指在年级管理中,年级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分别是年级课程实施、学科课程实施、班级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这3个责任人中,除个别班主任因特殊原因可以作调整以外,其余在一般情况下也是三年一贯制。这三方面的管理系统保证了课改实验稳定、持续地开展。
二、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改革的攻坚战
我们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课程改革实验的攻坚战,从实际出发,在课堂教学改革上突出了以下五点:一是课堂突出学法指导原则。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课程改革理念。鼓励教师运用最符合需要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强调把时间充分让给学生,体现“少就是多”“少教而多学”的原则,强调学法指导。此外,我们还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法,组织学法交流,以此提高自学能力。二是课堂突出效率原则。充分体现“轻负高质”的课程改革目标。三是课堂突出文化生成原则,充分体现教材二次开发的课程改革精神。四是课堂突出环节完整性原则,充分体现系统性的课程改革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了“课前自学、课堂研学,课后拓学”的三段一体的教学体系要求。五是课堂突出适应性的原则,充分体现在实践中创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基于这个观念,我们首先从学科模块教学的需要出发。实施了“70分钟大课”和“40分钟小课”的大小课制。其次,我们把组织学生到阅览室自由读书、排练和演出课本剧、让学生开展自由创作等活动,都看成是课堂。
另外,我们还在课堂教学的评价考核和督导检查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学校专门成立了“督导办公室”,由五位有经验的骨干教师组成,专门到班听课。
三、针对改革过程的难点进行重点突破
课程改革的难点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校本课程、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它们涉及面广,组织管理困难,实施考核评估费力,可控性差。对此,我们在实践中――作了突破。
突破难点一:课程组织管理。新课程的组织管理主要难在类别多、活动多、社会接触多、协调面广。比如社区服务活动,如果仅仅靠教学校长和教务处去协调就很困难。我们首先将全校力量整合起来,由校级领导牵头,分别成立了学科课程实施小组、社区服务实施小组、社会实践实施小组、研究性学习实施小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小组。这5个小组分别由校级领导和相关部门人员组成。一位校长分管一块,各负其职,代表学校对内组织领导,对外协调社会力量。
突破难点二:社区服务。一个年级学生人数多,社区服务的时间地点安排、考核制度等都是问题。对此,我们和社区教育办公室合作,根据社区的要求安排课程,使服务开展得有条不紊,学生既得到了锻炼,又获得了不少社会实践知识。
突破难点三: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既没有统一安排,又没有资料可以参考,学分课时多,评估过程可控性差,管理难度很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首先我们将研究性学习按3年切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高一年级的第一学期,主要为技能培训,定为2个学分。学校根据实践经验,参考相关资料,形成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文件和校本培训资料,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后教师设计将要指导的课题,然后,全校统一培训l动员,班主任个别指导,让学生基本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内涵、方法、实施过程等,掌握基本要领,
第二阶段为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寒假和第二学期的暑假。这一阶段为初级研究阶段,定为4个学分。研究内容以学生身边比较熟悉的事物为对象,方法是按照学校培训l的一般要求进行分组,自主选题,进行课题设计、调查分析、展示成果、课题评估等,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大胆假设、精心研究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第三阶段为高二年级。这一阶段为中级研究阶段,共7个学分。这一阶段研究的对象是以学生学习领域的内容为重点,试图让学生了解相关领域里一些新鲜的资料。了解现代科学和发展趋势,拓宽视野,增加知识面。
第四阶段为高三年级。这一阶段为高级研究阶段,共2个学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增加自选研究项目,适当加分。这一阶段是对学科领域综合知识的研究,试图解释一些自然和社会现象,寻找其中的科学规律。
其次,我们按照以下七个方面的要求进行管理。一是成立小组。4人左右为一课题小组,小组以本班学生为主。教师指导。二是选择课题。让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初步确定2~3个课题。三是审定课题。指导教师筛选课题后确定研究课题。四是组织实施。在教师指导下,展开调查和收集材料。五是检查指导。中期由指导教师对研究情况进行初查和指导。六是课题结题。各小组形成课题报告,进入评审阶段。七是成果交流。以年级或学校为单位进行优秀成果展示和交流。最后,进行学分认定和成果评比总结。
突破难点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
施。我们从实际出发,确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领域,即学科领域、人格品行教育领域和特色教育领域,并把后两个领域作为重点来开发。我校开发了以校园文化和校史传统为主的校本课程,如以南京石头文化为特色的石头文化系列的校本课程,以金陵文化为特色的校本课程。
四、切实用好两个机制
一是用好学分机制。学分的好处是防止分分计较,重视过程管理。在实施中,我们除了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比如公示、自评以外,为了执行得更到位,在3个方面作了一些改进。一是对学分进行等级划分,把学分分为A、B、C、D4个等级,这有利于学生向更高层次:努力。二是学分评定中,对不合格的学生如何补修作了明确的规定。比如,学科课程考试不及格的不能得学分:如果考试成绩合格,但过程的其他方面不合格或不全合格,也不得给学分。对以上两种情况,前者在规定时间内给予补考。后者必须在利用假期补修后经考核合格方可得到学分。三是对学分的过程考核作了详细规定,印制了《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学习过程评价册》。这一手册从考核过程的内容、记载方法、过程评定、评价方法、综合评定、过程要求等六个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让考核的过程成为教育的过程,促进学生发展进步的过程,这充分体现了考核的重点不在于惩罚而在于教育,强调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感悟。
二是用好综合素质评价这一机制。综合素质评价涉及道德品质、公民素质、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在评价体制的制定上,我们体现三个主要原则。
首先,体现以对学生教育为主、以学生的成长进步为主、以允许学生在错误中成长为主的原则。因此,绝大部分学生都认定为B等,对一些小毛病着力于教育而不着重于评价。只对重大问题进行记载和评价。
实习单位:Xx第一中学
实习时间: 2012年3月9日——4月7日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年级班级:05级数学(2)班
一、实习目的
实习是大学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累经验,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二、实习内容
难忘的2009刚刚过去,憧憬着2009,我迎来了我的第一件大事—实习。2月9日我就踏进了实习学校—Xx第一中学。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首批省重点中学,以前我就在那里读书,哪里培养了我,走在校园有一种亲切感,同时也时常为自己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和班主任而担心,不过这就要靠自己去努力、去拼搏、去奋斗。
上学期我就和以前的数学老师联系好了,他也很高兴答应愿意带领我进行实习,在此也向Xx老师表示感谢。
我将实习时间定为四周:第一周(2月9日——2月15日)主要实习内容——听课、熟悉教材、了解实习班级的基本情况。后三周重点放在讲课和班级管理。
先介绍一下指导老师及班级情况:
Xx老师,男,毕业于Xx师专,后毕业于Xx师范大学数学系,从教数学20年有余。
现教班级:高一(1)班(实验班)数学老师
高一(6)班(优化班)数学老师兼班主任
高二(12)班(文科班)数学老师
教学风格: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思维很快,方法多样独特,注重解题技巧。
1、我的教学实习内容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ⅰ、听课
听取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讲课,不但可以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总结他们的教学特点,还可以与他们交流,探讨教学方案,这样自己在教学方面才能得到提高。在高一年级组听取了Xx老师、陈合辉老师、老师、张义俊老师、龚兰老师等老师的授课,他们各有特点。如张老师在讲 “排列”时选取典型例题介绍多种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例题如下
分别求下列要求的排列数
(2)6名学生排成一排,甲不在排头,也不再排尾
(3)从6名同学中选4名参加4*100接力赛,甲不跑第一棒,乙不跑第四棒
(4)6名学生排成一排,甲乙必须相邻
(5)6名学生排成一排,甲乙必须不相邻
讲解:(1)多排变单排法:
(2)元素优先法:甲优先
位置优先法:排头、排尾优先
间接法:
(3)间接法:
分类原理(按第四棒位置优先法):
①甲跑第四棒(一举两得)
②甲不跑第四棒 (包括甲不跑的情况)
(4)相邻——捆绑法
(5)不相邻——插空法
归纳总结,达到举例的效果。
“你们知道自己居住的小区属于哪个居委会吗?你知道你所在的社区为小区居民做过哪些事吗?”在高一年级学习《政治生活》中“民主管理——共建幸福生活”一课时,教师的这些问题得到的是学生一脸的茫然。一些学生认为“政治生活”对他们来说陌生而遥远,他们不清楚政治生活与自己有什么关系,甚至在想:难道我一定要参与政治生活吗?
为了解决学生的困惑,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政治生活其实就在他们身边,我们组织学生走进自己生活的社区,去亲身感受、体验身边的政治生活——“民主管理”。
一、活动设计的依据
1.思想政治课课程发展的要求。
思想政治课“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我们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连接思想政治课与现实生活的重要桥梁之一,“走进生活的社区,了解居委会”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政治生活》的理论与现实的紧密关系,在活动中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2.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型人才观要求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而现实生活中,高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接触社会较少,对社会的认知不全面,因此,需要学校和教师设计多样的实践活动,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走进生活的社区,了解居委会”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引领学生体验和参与身边的政治生活,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3.思想政治课教学发展的要求。
如果说课程标准告诉教师用什么培养人,那么“怎么培养人”就要依靠教师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活动了。目前,对学习和学习者的聚焦和研究,已成为全球教育变革的强劲潮流。因此,政治课的教学不仅要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学,还要关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学。
实践活动因其生动、鲜活和真实,因而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走进生活的社区,了解居委会”的实践活动,能够把“居委会”的具体工作与“民主管理”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学生通过零距离地面对社区工作人员,获取教材和课堂无法给予他们的内容,从而会大大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一、活动实施的流程
(一)确定调查主题
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很多,教师不可能将每个理论观点都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针对性、典型性和实效性的实践活动。选择“公民的政治生活”中“民主管理”的教学内容,设计“走进生活的社区,了解居委会”的调查课题,是因为这个主题与学生生活更为贴近,学生对身边的居委会既熟悉又陌生,有着诸多的疑问和要求解答问题的需求。这一调查主题的确定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做好组织筹备
1.教师的工作。
(1)设计方案:教师拟定实践活动的设计方案,方案从活动主题、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活动形式、作业形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加以阐述,并上报校方批准,保证活动的计划性。
(2)资料准备:教师拟定并下发给家长的通知书、给社区的介绍信、给学生的实践活动要求等资料,保证活动的安全性。
(3)知识储备:课堂上师生共同学习实践活动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根据已有的理论基础,有针对性地做好调查,保证活动的学科理论指导。
(4)问题设计:拟定好调查问题,是整个社会调查过程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为了避免社会实践活动的走马观花,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讨论、设计实践活动中的调查问题,以及如何面对可能突发的问题,保证活动的顺利完成。
2.学校的工作。
学校审批活动方案后,年级组、教学处和德育处等部门协调确定活动时间、组织动员、安全保卫等各项具体工作,保证活动的安全性。
3.学生的准备。
学生活动前是否做好充足准备,是影响调查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做好活动前的准备,一名同学是这样总结活动前的准备工作的:
在正式前往社区调查前,我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了商议:
第一,确定自己的采访目的和采访方向。也就是对于居委会,我们不了解什么,想了解什么,精选几个具有代表性、有价值的问题。
第二,要求自己掌握一些与人交往、与人沟通的技巧。我们小组商量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怎样介绍自己能够让对方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要不断提醒自己面带微笑,让对方感觉到我在认真倾听;引导采访对象想起某件很典型的事例,需要哪些技巧。
第三,心理准备也是必要的。毕竟是与一些不熟悉的人交流,刚开始未免会显得尴尬,特别是有些同学内心比较忐忑、慌张,看起来就很紧张。首先要克服自己心理上的障碍,还要做好遭到拒绝、冷遇的准备。
第四,细节的准备。带好笔本做好记录,穿好校服表明身份,仪态大方以示尊重。我们做这些准备为的都是得到更多的有效信息,但是从准备的过程中我们已经从那些能想到一些很细微却很重要的问题的同学身上、从我们自己的思考摸索中学会了很多,获得了很多。
(三)把活动引进课堂
社会实践活动是政治课的实践环节,可以说是政治课的第二课堂。在第一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努力开辟第二课堂,是对理论内容进行检验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把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加工处理后的学生反馈信息引进课堂,不仅能够对第一课堂教学内容起到拓展和延伸的作用,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对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认识深度和广度,进而提高学生的学科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课堂上学生兴致勃勃地争相发言,情绪饱满地介绍社区居委会的所见所闻,阐述自己的认识与感想,其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所涉及的范围。
二、活动的多元评价
本次实践活动采取了不同主体、不同方式的评价。
(一)问卷调查
我们通过问卷的方式,从活动的意义、三维目标的实现、活动的遗憾等方面对全体学生做了调查,从中分析学生对此次活动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此次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1.关于活动的意义。95. 3%学生认为本次活动有意义。
2.关于三维目标的实现。91. 7%的学生表示此次活动对社区居委会有了更加具体、全面的认识和了解;93. 7%的学生认为活动有助于提高与人沟通、交往、合作的能力;85. 3%的学生认为开展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70. 0%的学生认为此次实践活动对他及家庭今后的日常生活有一定帮助;55%的学生选择了对没有了解清楚的问题有再去调查的愿望。
3.关于活动的遗憾。12. 3%的学生选择了工作人员不配合;12.7%的学生选择了不知道问什么;11.3%的学生选择了自己沟通能力差;25. 7%的学生选择了时间短,还有没有了解到的问题;38%的学生选择了没有遗憾。
(二)撰写感想
本次实践活动后,我们要求学生撰写活动的感想与建议,从中分析学生在此次活动中的收获。
1.激发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
“希望多组织开展类似的活动,让我们了解社会。充分提供各种社会资源,让实践活动更加丰富多样。”
“开展政治学科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平常学习的课本知识,教材内容也更容易理解了,希望以后可以开展更多更丰富的活动。”
“政治学科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实际价值,然而如何再挖掘它的价值已经不仅仅是老师在设计时所要关注的,更是我们每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发展应该去思考的。”
2.对居委会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社区,就是一个让居住于此的每个公民感受到温暖的地方,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亲人的爱,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但还有他们,可以让我们依赖……”
“居委会的任务就是为了给居民们提供方便,看到居民们相安无事幸福快乐的居住着,大概是他们最大的愿望。我因此而动容,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收入绝对算少的,但是他们仍然在岗位上尽职尽现,这真是一种奉献精神。”
“背多少居委会的性质和意义的知识,都不如真真切切地进入居委会去了解它。你会发现它不再是课本上说的枯燥和抽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而是时代的微光,每当‘黑暗’来临,他们便会扑棱扑棱地飞到你身边,带着自己特有的小小光芒,在这个无边的世界里,为你照亮,哪怕只有一平方厘米。”
3.领悟了学习政治课的方法。
“实践,与理论相对应,就是要以我们的所学为基础。如果不能首先把自己的知识储备丰富起来,在实践中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我们现在已知的还很有限,就让我们在已知的基础上去探索未知。实践并非空穴来风,我们在课堂上学过的、在书本上看到的,要在实践过程中有所体现,才能通过活动真正地领悟、体验,最终达到融会贯通、自主探索。”
(三)信息反馈
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积极配合学校的实践活动,在反馈表中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学生很关心社区情况,也很关心社区的发展,体现了小主人翁精神。”
“认真负责,能够大胆提问,对居委会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希望和欢迎同学们到社区来,参加和组织活动,共同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四)活动反思
实践活动结束后,任课教师通过阅读、评价学生的感想与建议,从中反思此次活动的收获与不足。
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根本原因在于选题突出了以生为本,选择了学生生活的社区作为调查对象,选择了贴近学生的“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居委会”作为调查内容,调动了绝大多数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和兴趣;活动前的充分准备,为有效地实现活动的三维目标打好了基础;多元的评价方式,让活动成果更加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