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际形势与政策

国际形势与政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际形势与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际形势与政策

国际形势与政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央银行;冲销干预;公开市场操作;汇率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9)02-0016-04

所谓的冲销干预是指货币当局在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的同时会采取其它的金融政策工具与之相配合进行对冲。Ⅲ作为一项调节汇率和货币稳定双重目标的特殊工具,外汇市场冲销干预已成为很多国家实现内外均衡的重要政策选择。2005年7月我国再次进行汇率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回归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新的汇率制度更强调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机制,为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的实施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灵活度;同时,也对其有效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改进外汇市场冲销干预并实施科学合理的外汇市场冲销干预来实现干预效益的最大化就成了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国外央行冲销干预措施

(一)公开市场操作

所谓公开市场操作,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式来回收由于外汇占款增加而导致的货币投放增加。公开市场操作是西方发达国家实施货币政策的最主要手段,但为外汇冲销目的而进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有几个关键的限制条件。首先,如果资本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冲销操作就可能无效,因为它们会很快地被资本的进一步流入或流出所抵消。其次,传统的公开市场操作的规模会受到央行所持有效工具的规模的限制,尤其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因为没有充分发展的金融市场,缺乏足够的操作工具。冲销操作若推动利率上涨,则会鼓励更多的资本流入,被限制供给的可持有资产的价格会继续上涨,从而促进了资本的加速流入。最后,巨大的财政成本可能会弱化冲销的效果。为了冲销资本流入而发行的大量债券经常会造成政府或中央银行的巨大债务负担。

(二)补充的冲销措施

当执行公开市场操作所需的工具没有或者不足,或者执行时机已经消失时,在国外很多中央银行被迫转向使用其他措施来控制货币供给。这些补充措施包括:贴现政策、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调整政府存款和利用外汇掉期交易合约等。

1 贴现政策

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和再贷款经常被作为一种自动的工具,使初始的贷款从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延伸到特定的经济部门。这时可以使用调整贴现率的方法,但是不能经常这样做,因为结果可能反作用于特定的经济体提供优惠信用的目标。除非这些补贴被全部消除,否则再贴现率就不能被视作灵活的工具。贴现率政策比公开市场操作具有更大的优势。由于贴现率名义上比市场利率低,因此通常其财政成本较低。因为贴现政策不像公开市场操作,它对本国货币市场没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对市场利率的影响很小。在使用贴现政策时,贴现率可以变动多少,往往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资金实力和状况。

2 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是限制信用扩张的另一种方法,在有些国家,如20世纪90年代的哥伦比亚,就是为了冲销资本流入引起的基础货币投放的增加,大幅提高了法定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在中央银行对其支付利息时是一种有偿存款,相反则是一种无偿存款。用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方法来冲销资本流入的效果实际上与公开市场操作的效果是一样的,都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当以与市场相同或相近的利率对准备金付息时,这一工具的成本几乎与公开市场操作的成本一样。

3 调整政府存款

吸收资金的另一种办法是把政府存款从商业银行系统转移到中央银行。在政府存款构成商业银行存款的一大部分的国家,如马来西亚和泰国,这种方法在外汇冲销方面是非常有效的。它的另一个优点是,除非对政府存款中央银行支付比商业银行更高的利息,否则就没有财政成本。但是,转移政府存款不是没有负面影响,如果转移是经常且不可预期的,那么这种不确定性对商业银行就太大了。这种方法也会受到调整政府存款的可能性的限制,在很多国家,法律规定政府存款必须存放于中央银行;而在另一些国家,有些形式的政府存款不在中央银行的控制范围之内。

4 外汇掉期交易合约

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进行的掉期交易类似于在国内市场上做的公开市场操作。利用掉期交易冲销资本流入的方法是:中央银行在卖出外汇买进本币的同时,同意按远期汇率,在将来的某个指定的时间将其买回,买进外汇的商业银行可以将其借给本国居民,也可以将其投资于国外,但二者具有相同的效果――减少了本币基础货币。掉期交易可以满足商业银行“出口”资金的动机,产生一个反向的资本流出,这一点可以通过掉期交易的定价来实现,即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的差大于国内外市场的利率差。

二、我国中央银行冲销干预实践

(一)第一阶段(1994~1997年)

1994年我国的外汇体制改革,人民币汇率实现官方法定单价和外汇调剂价格并轨。这段时间,对内通胀,对外巨额顺差,国际收支顺差达到1857.82亿美元,年均顺差达451.2亿美元,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中央银行积极入市干预,投放人民币而增加外汇储备。此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稳定,而外汇占款大幅上升,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但由于利率和资本管制,国内货币供给的增加没有带动市场利率下降和短期资本流出;相反,当时人民银行有提高利率控制国内经济过热需求,1994~1997年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持续高于同期美元利率,套利资本流入境内,进一步加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中央银行采取了减少或收回商业银行再贷款进行对冲。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央行占的比重由1993年的70.3%下降至1996年的55%。由于外汇市场干预规模很大,回收商业银行再贷款或压缩再贷款规模来进行冲销操作使得再贷款绝对规模及其在央行资产中比例以较快的速度不断下降。由于再贷款冲销相对不足,加上冲销时滞等因素影响,直至1997年,通货膨胀才得到缓解。因此,这一阶段中央银行的冲销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第二阶段(1998~2000年)

这段时期内,我国内部经济由通货膨胀转变为持续的通货紧缩,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较高,消费物价指数CPI甚至呈现负增长。1998年出口增长大幅减少,资本项目出现逆差63.21亿美元,1998~2000年国际收支顺差仅为709亿美元,年均263.3亿美元,市场形成了人民币贬值预期。由于人民币贬值不利于物价水平稳定和亚洲区贸易稳定,我国政府坚持人民币汇率不贬值,所以央行采取的仍是稳定汇率的政策。为抑制本币贬值而在外汇市场抛出外币资产而减少人民币投放,外汇储备增加幅度下降很大,相应地,外汇占款急剧减少。央行再次采取冲销干预方式来协调这种冲突。主要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1998年5月央行恢复1997年停止了的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投放的基础货币占全部基础货币投放的比重由1998年的21%上升至1999年52%。但在我国国债的发行和交易不能达到足够大的规模、品种和期限结构单一的情况下,公开市场干预的效果不明显。再贴现政策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对央行资金的依赖程度具有被动性,所以虽然冲销政策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未改变基础货币增幅的下降。直至2000年,通货紧缩的现象才得到一定的缓解。同时,随着金融机构流动性增强和债券市场出现投机现象,人民银行改变公开市场的操作方向,开始采用债券正回购,实行货币回笼。

(三)第三阶段(2001~2004年)

自2001年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恢复高速增长,同时,央行为治理通货紧缩继续降息,但同期美联邦利率也持续下调,本外币又形成正向利差为主。伴随经济基本面好转和海外政治压力增加,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日益增强。我国央行仍坚持稳定汇率的政策目标,于是必须入市干预,抛出人民币而增加外汇储备。2001~2002年增加4985.8亿美元,外汇占款比重上升至47.3%和48.9%,外汇储备的增长引致外汇占款的大幅增加,从而基础货币的投放增加。为稳定汇率,人民银行被迫扩大购汇规模和人民币投放量,同时,人民银行于2003年9月和2004年4月又两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此外在公开市场操作上还频繁进行创新。在公开市场通过不断增加债券交易种类、频率等方式增加冲销力度。2003年4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行的中央银行票据,并决定固定于每周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中央银行票据开始成为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一项重要工具。

(四)第四阶段(2005年至今)

2005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扩大,外汇储备增加。2008年上半年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8088亿美元,截止到2008年第三季度外汇储备攀升到19056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导致外汇占款比重增加,基础货币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截止到2008年12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8442,陆续突破8:1和7:1的心理关口。从2007年以来我国的CPI大幅增长,到2008年二月份上升到8.7%,达到最高值,之后慢慢回落,12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CPI回落到2.4%。为稳定货币供给,央行也不断扩大公开市场买卖和回购债券的种类,提高公开市场交易频率等方式进行对冲,最大限度地增加冲销力度。一是发行央行票据。目前中央银行手中可动用的国债非常有限,短期国债更加有限,只能发行央行票据来冲销基础货币。央行票据的发行量也开始飞速上涨,2005年全年共发行125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达到27882亿元;2006年全年发行央行票据97期;2007年央行以每月增长1000亿元的外汇占款计算,每周需要新增250亿元的央行票据对冲;2008年上半年央行票据发行量更是迅速增加。二是调整利率。从2005年开始央行开始调高存贷款基准利率,2006年上调了两次;2007年上调了5次;2008年又下调了5次。三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2003年9月21日开始调高存款准备金率,2006年调高了3次,2007年提高了10次,2008年上调整了5次又下调了4次。

三、政策建议

(一)灵活选择各种冲销工具组合

鉴于各种冲销干预操作方式的成本和局限性不一样,我国央行要审时度势,在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和搭配,加强同国内财政、货币等政策工具之间的紧密配合,并不断扩大组合篮子里的工具数目,提高冲销能力。在我国流动性继续增加的背景下,灵活选择最优的冲销工具组合,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干预措施的成功经验,如可以借鉴韩国中央银行的“货币稳定债券”,发行我国的中央银行债券,以暂时取代尚不发达的公开市场业务;也可以借鉴马来西亚中央银行通过雇员准备基金调节流动性,将政府和雇员准备基金的存款从银行系统转移到中央银行的一个特别账户的做法。我国还同时可以对邮政储蓄、养老保险等进行类似操作,以调节货币市场的流动性。

(二)完善以国债市场为核心的公开市场操作

公开市场业务是西方发达国家外汇冲销干预的主要工具,但在我国却不是这样。由于我国持有大量国债的银行认为国债为低风险、高效益的优质资产,不愿出售,公开市场操作缺乏相应的交易基础。同时,我国国债期限较长,品种不多。针对此现状,首先要加强财政国债发行与冲销操作之间配合,如改进国债发行的期限结构,增加适合的货币政策操作的短期政府债券规模,进一步扩大我国债券市场广度和深度,积极推进各种信用工具创新,发掘新的可供货币当局买卖的金融资产;其次央行应重视开发金融工具,进一步增加操作的双向性。政策性金融债券、央行融资券等都可以成为我国扩大公开市场操作规模的选择工具。当然,即使用国债作为冲销工具,也会大规模使用时对国内利率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在进行冲销时,控制买卖数量,对利率的影响以抵消之前干预所带来的国内利率的变化为限。

(三)推进汇率制度改革

目前,在我国处于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和人民币升值经济背景下,根据新兴市场货币危机的经验,当前是我国实行更大弹性汇率制度的较好时机。因此,要抓住机会,加大汇率波动幅度,发挥汇率调节外部经济失衡的政策工具作用,减轻央行外汇市场冲销干预的压力,逐步建立了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有效的、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央行可通过建立汇率目标区的方式来增大汇率制度的弹性。即由央行根据近、中期经济发展目标,以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等变量为参考,确定人民币汇率的目标水平和变动区域。目标区内人民币汇率由市场供求自发调节,超过目标区的人民币波动才由央行人市干预。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按汇率目标水平调控汇率成可能,以达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

国际形势与政策范文第2篇

令我们比较宽慰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我们的企业都经受住了一系列严峻的考验。我们不仅在很短时间内取得了防治“非典”阶段性的重大胜利,这一场大的疫情并没有摧毁我们这个国家。虽然给整个经济带来了阶段性的、局部的非常严重的影响,但是,确实由于全国上下一起努力,很快把“非典”控制住了。所以,整个经济应当说也很快就从“非典”的不利影响中摆脱出来。同样,我们也战胜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证,工农业生产的秩序得到了维护。在这种天灾面前,同样显示着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是摧不垮的。

从数据上来看,前三季度我们的经济增长了8.5%,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工业生产、投资、进出口都是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增长最快的。所以,许多指标显示,我们已经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种种不利影响,经济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增长的平台。

之所以这么说,首先是许多指标增长的基础比过去好了,就是说它的稳定性比过去强了,不是忽高忽低,而是相对比较稳定,一直比较快的增长,这反映它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了。集中表现在推动经济增长各种各样的力量更强了,既有政府政策的推动,也有市场自己恢复的这种活力在推动着经济增长;既有公有制经济力量的作用,也有非公有制经济力量的作用,可以说这种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比过去更强了。

第二是经济的一些先行指标开始反映出经济逐渐活跃的信号,主要是物价指标。物价指标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低迷的。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方面是许多原材料、能源的价格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性上涨,像煤炭、钢材、水泥、石油、电,这些价格都有所上升,某些上升的幅度还比较大。比如说现在建筑用的钢材,螺纹钢,一吨的平均价格已经涨到了3,600元,已经逼近了92、93年经济非常活跃的时期4,000~4,200元的水平,一些商品出现供不应求。所以,钢铁企业这一年的情况非常好,利润大幅度地上升。目前石油是第一位,然后电子通讯制造是第二位,钢铁行业是第三位,其他如化工、汽车制造业的利润率也比较高,这是由于需求的回升,价位的上涨,使企业经营状况有了一个获利的空间。要像前几年,价格持续低迷,企业怎么搞都是没有起色。这一些上游产品的价格从2002年年底开始持续上升,这是一个先行的指标,它的上升就意味着经济相对活跃,经济复苏的进程加快,新的周期开始启动。

一、2003年我国整体经济的主要特点:

第一个特点,投资主导型的特点很明显。前三个季度全社会的投资增长了31.5%,是94年以来同期增长最快的。在经济增长8.5%中间,投资的贡献程度达到了64%,消费的贡献不足40%。

第二个特点,工业主导型的特点很明显。前10个月工业增长是16.8%,应当说也是1996年以来最快的,在8.5%的经济增长率中,工业的贡献率达到了65%,而农业、服务业的增长相对都比较慢。特别是服务业,由于受到“非典”的不利影响,第二季度整个服务业几乎瘫痪了,运输、旅游、餐饮、饭店,各种各样的服务业几乎都瘫痪了。第二季度服务业的增长率只有0.8%。主要靠房地产、靠银行才使得服务业没有下降。社会服务业下降百分之二三十,最高的下降百分之四五十,像运输业,客运都是百分之四五十的下降,几乎没有什么旅游了。所以,工业一马当先,成了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第三个特点,对外经济呈现出一种大进大出的格局。前三个季度出口增长32.3%,进口增长40.5%,增长得比较快,10月份进出口继续保持快的增长,都是30%以上。所以,这种大进大出,进比出还要快的格局,使得整个经济前几年长期存在的顺差比较多的情况有所改变,贸易的顺差现在只有150亿美元左右,比上年同期要少了50%,即减少了一半。同样,这种大进大出的格局,也反映出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的增长平台,它也是个信号,外贸进口明显回升也是国内经济走向活跃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四个特点,物价回升,通货紧缩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前几年我们一直受通货紧缩阴影的影响。但是,2003年通货紧缩开始得到一定的缓解。如前所述,上游产品停止降价以后,下游产品也整体上开始回升。居民消费价格前10个月上涨了0.8%,其中9月上涨1.1%,10月上涨1.8%,都开始走出了下降的局面。这也是我们整个国民经济活跃的一个标志,这几年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整个经济原来长期困扰我们的通货紧缩的矛盾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第五个特点,经济运行的质量也在不断地改善,集中反映在财政收入、企业利润、个人收入都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前10个月,财政收入增长了20%以上,企业利润增长46%,前三季度城乡居民的收入,城镇增长9%,农村增长3.8%。国家外汇储备到10月末,已经达到了4,010亿美元。

这些特点表明当前整个经济形势是这几年来同期表现很好的。当然,经济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各方面对此的认识还不一致:

第一,投资增长快,特别是钢铁、有色、汽车、纺织这些行业的投资,都是60%、70%甚至是100%的增长,这种增长是好事还是坏事?有没有问题?各方面比较关注。

第二,银行的贷款在前9个月增长得比较快,前9个月整个银行贷款增加额是24,713亿,比上年全年的贷款还多30%,10月份明显下降,当月才贷了600多亿,比上年同月还少了100多亿。贷款增长这么快,是好事还是坏事?有没有问题?各方面也是比较关注,分歧也比较大。

第三,一些商品的价格上涨是不是通货膨胀又卷土重来了?如何看待这样一个价格的变化趋势?有没有风险?经济会不会出问题?到底是继续解决通货紧缩,还是要防止通货膨胀?各方面争论比较多,意见也不一致。

第四,电力紧张的矛盾再一次凸显出来,粮食等农副产品供应和需求之间缺口在拉大,价格上涨的问题也凸显出来。所以,各方面也在争论电的紧张是不是由于经济过热,粮食等农产品供应紧张会不会出现问题?

这就是当前经济生活中各方面争论比较多的问题。因此,对形势的判断就存在这三种看法,一种认为经济过热,主要的就是投资热、信贷热、房地产热、价格上涨;第二种观点认为经济热得还不够,有些方面的表现还是比较冷的,如股市、债市持续低迷,消费增长也不快,特别是农村的消费增长明显的偏慢。所以,说经济热得还不够;第三种观点认为经济确实有些方面是热的,但这是局部的热,总体上并不热。

这三个观点谁对呢?这是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学家都存在很大分歧的三个方面。是热还是不热?是热过头了还是热得不够?这种形势正常还是不正常?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三种看法,我认为经济总体上还是正常的,如果说有热也是局部的,苗头性的,总体上并不能说经济已经过热。为什么这么说?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一般说经济过热都是从总量上来看的,就是供求关系究竟是平衡还是失衡?如果失衡,是供大于求则是经济过冷,反之,求大于供就是经济过热。从目前来看,总体上供求形势比过去明显改善,主要是需求不足的矛盾有明显改善。但是,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

从投资需求来看,目前增长了30%以上,确实比较快。但是,投资需求只占全部需求的40%左右。这么快的增长究竟是长期的还是短暂的?眼下也还看不准。其他60%的消费需求确实目前整体上增长得并不是很快。零售总额是大家经常讨论消费需求时采用的指标,实际上零售总额只占消费需求的60%,前9个月增长8.6%,10月份当月增长10.2%,1~10月份增长8.8%。应当说确实还是一个不快的速度,而且和上年同期比较基本上也差不多,2002年是8~9%之间,2003年也是这么一个水平。所以,消费指标当中一个重要的指标,零售总额增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和上年基本相同。而另一方面,服务性的消费、自给性的消费增长了6%,增长得并不快。所以,全社会的消费需求,目前只是增长7%左右。这种7%左右的消费增长,既低于这二十多年来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当前经济增长的水平。目前,多数商品依然还是供大于求,或者供求基本平衡,并不存在供求的严重缺口,我想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我们来看一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变化,也是衡量经济是否过热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说通货膨胀明显加剧,就意味着经济过热。如果说通货膨胀还比较温和,还比较低,就不能说它是经济过热。2003年以来,确实,前面所说某些商品价格涨得比较快。钢材、煤炭、水泥、原油和棉花的价格都涨得比较快。再加上财政的赤字,信贷比较快的增长,似乎感觉存在一些通货膨胀的因素。但是,就整体物价水平来说,前10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才上涨了0.8%,消费品的零售价格还下降了0.5%,从水平上看,并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的迹象,最多我们可以说物价刚刚摆脱下降局面开始平稳地上涨,这是就0.8%而言。另一方面,透过对0.8%的分析,我们更可以进一步探讨。前9个月,由于食品价格上涨2.2%,就拉动物价上涨了0.7%,90%是由于蔬菜涨价拉动的,而蔬菜之所以涨价,并不是人们对蔬菜这个商品的需求明显比往年大了很多,而是蔬菜生产由于旱灾、涝灾带来产量的下降,引起了价格的上升,也就是由于灾害带来了价格的上升,这是目前消费价格上涨0.8%的一个主要因素。另一方面,服务业价格前9个月上涨了2.2%,推动了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5%,这属于调价带来的,而不是需求推动。

一个0.7%,一个0.5%,加在一起,本来整个消费价格应该是上涨1.2%,但前9个月只有0.7%。为什么1.2%变成了0.7%?是因为食品、服务项目以外的其它消费品价格还是下降,也有一些商品价格比较稳定,所以才会使得整体价格前10个月涨0.8%,这也是我们可以看到的事实。多数消费品的价格还是稳定的,甚至还是下降的。由此,不能说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更何况这些价格一定程度的回升,不正是人们希望它回升的吗?

怎么能在一些商品的价格刚开始回升,就说这种回升是不对的呢?好像逻辑上也说不过去。同样,前几年投资一直增长不上去,财政发了8,000亿的特别国债,就想刺激它,现在好不容易刺激起来了,又说投资增长快了,逻辑上同样也说不过去。快的背后有它一定的历史延续性,它是低水平上的恢复,是在长期增长比较低的基础上加快增长,而不是在一个高水平增长率上面的快速增长,这是不同性质的,我觉得我们应当区分这一点。总之,目前一些经济指标的快增长是政策期盼的结果,不是政策反对的结果,它证明我们的政策是有效的。

拿信贷指标来看也是一样。前几年我们每次开会都说银行不愿意贷款,惜贷,宁可放在中央银行或者是宁愿买国债,也不愿意贷给企业,好不容易有一种贷款扩张的冲动了,然后我们又简单地说它不合理,也是缺乏根据的。所以,从政策上来分析,从历史角度来分析,似乎也还得不出经济过热的结论。

从前瞻的角度看,有些指标是比较热,但是今后还会继续这么快吗?还是只是一个短期的快?投资是最明显的,眼下投资增长30%以上确实是快的。但是,从近两个月的情况来看,投资的速度在放缓。10月份当月投资只增长了22.6%,已经明显下滑,全年我们估计全社会的投资增长幅度也就是在25%左右,并不是现在所说的30%以上的高增长。因此,这些指标的快也要从一个前瞻的角度、动态的角度,而不是静态的来看问题。我想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全面的来看待一些经济问题。所以,我认为眼下还不能简单地说经济过热。但是,确实有些经济现象我们也不能大意,也得更谨慎,特别是在好的形势下面,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够正确的、科学的来把握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当前有几个信号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第一,搞各种各样的开发区,大量占有耕地现象,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过分干预经济活动,用行政手段干预银行的信贷活动。这个信号我觉得就很值得注意,任其发展,可能带来投资的损失,也潜在新的金融风险。

第二,目前能源、原材料高消耗的增长趋势,似乎也值得我们给予必要的重视。像钢材,我们一个国家消费了全球四分之一的钢材,而我们的经济总量在世界上还不到5%。同样,我们消费了世界一半的水泥。前9个月我们生产的钢材产量相当于美国、日本、英国、法国4个国家的总和,而同时我们还进口了2,820万吨的钢材,这种高消耗能不能够持续?

同样,我们的电力,现在我们装机容量到年底可能达到3.7亿千瓦,比日本的装机容量还要大,但是我们生产的GDP只相当于日本的1/4。这样高消耗的增长能不能持续,我看也值得我们来重视。

第三,农业形势出现了一些危险的信号,也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粮食存在安全隐忧。一是粮食播种面积降到了50年来的最低,二是粮食产量降到了十年来的最低,三是人均拥有的粮食产量是二十年来的最低,四是连续四年我们生产的粮食和当年的需求之间是生产满足不了需求,靠动用库存来弥补这个缺口,生产与需求的缺口逐年扩大。

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从全球来看,世界粮食也是趋紧,并没有太多粮食来供我们采购,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目前世界粮食的库存和世界粮食的需求之间的比例,已经降到了安全线以下,国际上的库存粮食占需求的18%,就是安全线,而2003年已经降到了17.3%,低于18%安全线的水平。所以,如果我们对这个信号不引起重视,再动用国家的库存粮食和农民手上的粮食就不太可能了。所以,对这个信号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防止经济生活出现大的不应有的波动。

但是,即使存在这三个信号,我看也不影响我们对当前整个经济形势还是好的这样一个基本的判断,还是并没有出现严重的过热的这样一个基本判断,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这么说,当前整个经济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阶段,说它关键,是因为它既存在着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前景,也存在着可能出现问题的隐忧,需要我们科学地分析形势、认清形势,做出科学的判断。

如果我们对形势判断得不当,采取的措施不当,就可能破坏目前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反之,如果采取了正确的措施,我们就能够把目前经济比较活跃的局面保持下去,所以,我觉得当前确实需要决策者的智慧,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智慧,真是需要智慧来决策。总体来看,我觉得目前我们既不能简单地踩急刹车,同样也不能盲目地踩油门,应当保持目前这样一种既积极又稳健的宏观政策。但是,确实在力度,在重点方面,可以适当的做一些微调,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采取必要的、坚决的措施,积极加以解决,我想我们就能够避免坏的结果,争取好的结果。

二、2004年的政策走向

前面提到了这么多争论,到底政府的政策会有什么变化?应当说有些已经看到了一些变化。眼下三条措施,企业也感到有一些压力,一个就是对土地的管理更加严格,一个是提高了一个点的存款准备金的利率,再一个就是改革了出口退税的机制。这三个政策,可以说是目前政府微调的主要内容,我们已经在经济生活中感受到它的影响力。

比如说贷款,10月份,银行的贷款只有六百亿多一点,比2002年同期少了101亿,可以看到贷款在减少。同样,出口退税眼下虽然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但一些地方领导对我们很坦率地讲,说按照这样的调整,将来他们对本地产品要进行补贴,对过去企业收购外地的出口产品,政府就不再补贴,由此估计,可能给中西部地区的企业、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商品的出口带来一些困难,因为以前好多沿海地区的外贸公司到中西部地区去收购,然后再出口。如果地方政府退税不补贴,他们就没有这收购的积极性,就会有影响。

但是,就整个宏观政策而言,综合来看,2004年经济工作政策取向表现在要坚持五个方面:

第一,是要坚持目前这样一种宏观政策基本稳定不变的做法,但是在力度和重点方面可能要进行一些调整。2004年在财政发债的规模上可能略有缩小,国债的使用方面会略有调整。

第二,坚持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改善经济结构,或者是坚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农业结构、工业结构、服务业的发展方面,以及所有制结构调整方面,都要采取一些新的,或者是继续坚持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第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核心就是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样一个新的发展观。今后经济工作主要的指导思想方面,不再以简单的追求GDP的增长为主,而是更多的关心是不是全面的增长,是不是协调的增长,是不是可持续的增长,更多的是关心财富的增加和经济增长机制的优化,更多的关心整个社会持续协调的均衡发展。

第四,把人的全面发展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当中来,更多的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和人民群众关心的一些问题。因此,就要在增加居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解决就业问题、解决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当中的一些问题,继续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比如说机关事业单位,中央已经布置了,2003年7月1日开始加工资,平均每个人涨50块钱,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同样要涨。农民增收方面,2004年可能基本要取消农业特产税,原来的风险基金补贴给企业,今后转为直接补贴给生产者,补给农民,同样考虑把目前的费改税,以后农业税率由目前的8.4%要下调一个百分点,以此来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支持农业生产。

第五,就是要坚持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要把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完善改革的《决定》,作为2004年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国有企业改革,在市场体系建设的诸多方面都要采取积极稳妥的办法,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中来实现经济更有活力的发展,实现经济更有效率的发展。

从经济具体的走向上来看,2004年从总体上,有利的方面大于不利的方面,经济依然可以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之所以作出这样一种判断,从国内来看,政策支持力度的效益还会继续显现,市场活力的恢复和增强将进一步巩固,开放、调整、改革带来新的增长因素将进一步形成,地区之间增长的新的因素将进一步增加等等,都将有利于整个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估计投资需求将继续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但对经济的贡献可能不会维持2003年这种百分之六十多的高贡献,但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力量。消费在2004年将会比2003年有所活跃,对经济的贡献将比2003年有新的提高。如果说2003年投资的贡献在60%左右,消费的贡献在40%左右,估计对半开或者反过来开的拉动力的格局,可能在2004年出现的概率大一些。

出口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困难会比2003年要大,增速可能不会像2003年这么高。但是,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还是有可能的。进口还将继续保持一个比较快的增长,从整个外需而言,对经济的拉动将比2003年弱。但是,支持经济增长7%以上的需求因素还是存在的,如果能够把握住调控的力度,能够通过改革,支持经济增长8%以上的需求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从国内来讲,2003年是工业强,农业相对弱,第三产业相对比较平稳的发展格局,2004年估计农业会有所回升,工业将继续保持一个较快增长,但是可能贡献率要低于2003年,服务业将在克服“非典”以后,有一个新的回升。所以从总体上看,2004年农业、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有可能由目前的不足40%,提高到40%或40%以上,整个经济从产业角度而言,维持一个8%以上的增长的前景,还是有很大可能的。

国际形势与政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VAR模型;货币政策传导;区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F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9-0072-02

1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四大经济区经济发展异质性明显,因而从中微观的角度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差异性进行分析非常有必要。孙天琦(2004)在对货币政策的研究中强调了区域差别化的重要性后,国内一些学者陆续对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性进行了研究,但从传导机制角度人手的实证分析较少。考虑到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主要通过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本文选取M2作为货币渠道代表变量,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L作为信贷渠道代表变量。各个经济区域的GDP作为检验货币政策效应的代表变量,首先运用VAR模型,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代表变量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了解各个区域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异同,接着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反映传导效应的区域差异性。

2 实证检验

2.1 区域划分殛数据说明

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域:东部地区(E)包含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中部地区(M)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西部地区(W)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古、广西;东北地区(N)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GDP、M2、L均先取经全国零售物价指数调整后的实际值,再进行对数处理。数据选取区间为1985-2008年,来源于wind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

2.2 传导渠道差异实证检验

首先,对各大经济区各变量的原始序列进行ADF检验(限于篇幅,结果未列出),发现时间序列数据非平稳,因而对原始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变换,ADF检验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ADF检验值均小于1%、5%、10%的临界值,因而拒绝原假设,即在1%的水平上一阶差分平稳,继而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如下:

从协整结果可以看出,各个经济区域的GDP与L,GDP与M2均在不同的显著性水平下(5%或1%)存在着协整关系。最后,为确认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进一步对其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东部、中部、东北地区的M2对GDP,L对GDP以及西部地区的L对GDP在不同显著性水平下构成Granger因果关系,但西部地区的M2对GDP却不构成Granger因果关系。

2.3 传导效应差异实证检验

在已建立的VAR系统中,脉冲响应可由软件自动模拟完成,为便于观察,将脉冲响应峰值和时滞列表如下:

3 实证检验结论

从上述实证检验可以得出两方面的结论。首先,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来看,在东部地区,货币政策已开始利用多渠道进行传导,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在传导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全国的其他地区,信贷渠道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货币渠道的传导并不尽畅通,特别是西部地区,货币渠道受到严重阻碍,效应甚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经济与金融二元结构的存在,东部地区不论在金融总量还是结构方面都要优于其他地区。

国际形势与政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行政决策民主化 公民社会 政民互动

如何在决策的制定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顾及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已经成为政府的首要任务。但是单凭政府一方主体的努力做出良好的行政决策,显然是不太现实的。这就需要政府重视并充分调动社会的力量,实现政府和公民社会的共同治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制定出更为科学、民主的决策。

1.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关系模式

在当代中国,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就意味着实现国家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在国家发挥主要治理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公民社会的强大力量。因此,我们要超越“二元对立”的思想观念,平等地看待公民社会,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追求既能充分发挥政治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有效协调与控制,又能保证公民社会的相对独立性与自主性的良好局面,形成强国家-强社会的关系模式。

2.我国行政决策存在的诸多问题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群众民主意识、参与热情的持续增长,我国在行政决策方面虽取得了不少成绩但问题依然存在,梳理如下:

2.1决策的信息、咨询系统相对薄弱,信息系统作为行政决策的“神经系统”,它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我国目前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交流水平很低,特别是弱势群体与政府决策机关进行交流更少。另外,在理论上,由拥有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组成的行政决策咨询系统本可以很好地保证行政决策的科学性。然而,在政治实践中,专家论证的条件和范围受行政机关的严格控制,专家论证意见公开性程度低,致使其独立性、专业性不明显,与行政机关持不同主张的专家未能得到真正的重视。同时,非政府的决策咨询组织数量少、发育缓慢,与政府部门的制度化联系缺乏,也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这些直接影响到信息系统应有作用的良好发挥,成为我国决策过程中的一个相对薄弱环节。

2.2决策过程中政民互动的环节有限,在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大背景下,政府在进行决策时与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非常重要。然而,行政决策的民主并不是只局限在决策的制定过程中,还有决策执行、评估等必要环节。这些环节与决策制定一样,应该平等地体现出民主,让社会大众以及团体组织能够融入其中,与政府一起去监督和完善整个决策。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公民的参与只是停留在了行政决策的制定阶段。在决策评估环节,普遍存在着政民互动回应严重缺乏的现象。

2.3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存在众多弊端,公民的决策参与并非如人们所希望的一样,而是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方面,公民参与的组织性程度较低。众所周知,公民的组织性与权利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公民的组织程度直接决定公民参与决策的层次,直接影响公民权利的行使。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现有的群众组织是官方或半官方性质的,带有浓重的政府色彩,因而也未发挥出其应用的作用,另一方面,非制度化公民参与大量存在。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公民以违规上访、游行示威、绝食静坐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参与到公共生活中。由于这种非制度化的公民参与具有无序性、不透明性的特点,因而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无疑是一个亟需面对的严重话题。

3.推进我国行政决策民主化,建设政民互动回应的公共机制

在我国行政决策民主化的进程中,不仅要注重政府的主导作用,更要探寻一条能够充分发挥社会能动性,建设政民互动回应的公共机制将是一种明智而正确的选择。

3.1提高参与意识和能力,塑造参与氛围,实践表明大多数公民意识不到自己在决策过程中的地位和所享有的权利与责任。因此,我们要培育公民的决策参与心理,引导公民树立平等自主的公民意识,加强对公民政治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其政治素养。通过向公民传授有关公民参与的知识,尤其是法律知识,让公众懂得如何正确、有序地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如何有效的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从而使其积极融入到政府的决策过程中,推动行政决策的进一步民主。

3.2加快公开性、透明性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关于推行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可以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一是建立内部协调的政府信息公开和公民权利保障的法律规范体系。二是完善我国的信息公开诉讼机制。三是增加信息公开量,深化信息公开内容。最后,减少法规规章以及业务规则方面的信息量,增加涉及政府决策的政策标准方面的信息。

3.3建立和完善民主的沟通机制,随着现代政府管理日益呈现出民主化的发展趋势,建立并完善政府沟通机制将是必然选择。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不仅要通过传统沟通渠道,如座谈会、来信来访、领导接待日等沟通渠道与社会大众进行互动、交流外,还需要不断地创新沟通方式即政府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体察民情、吸纳民意。进一步促进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加入公民直接参与、基层意见搜集等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4.结语

随着人类文明步入新时期,政府决策作为一项关键而核心的行政活动而承担起了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因而,如何更好地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在决策过程中体现人民的意愿、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也显得日益不可被怠慢。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在“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指引下,我国应该逐渐将权力回归社会,重新审视公民社会这个不可或缺的国家治理主体,扩大公民在行政决策中的参与,以政民互动回应的合作模式实现公共权力的社会化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赵宬斐.论“国家—社会”结构中政党的定位及责任意识[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8)

[2]朱小策.发挥专家学者作用,完善北京的决策咨询机制[J].北京社会科学,2004,(05)

[3]李庆钧.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作用及其限制性因素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1)

国际形势与政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转型期;体育需求;体育供给;成因;小康社会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7-0881-03

The Characteristics, Causes of Formation, Future Tendenc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Sports Demand and Supply in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LI Feng-xiang,WANG Xiu-xia, LIU Wei

(P.E. Institut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ibo 255049, Shandong, 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data, questionnaire,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characteristics, causes of formation, future tendenc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ports demand and supply in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are researche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demand and supply in future well-being society.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Chinese sports demand is influenced by Chinese social economy. The level of sports consuming is ascending, but it is still low and imbalanced. There is not enough general quantity of sports supply. The main body of market is not mature. There is the lack of marke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 and sports management tal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well-being society will be help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demand and supply. The Chinese cultural system of sports demand will gradually be set up. At last, the countermeasur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demand and supply in the future 20 year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sports demand; sports supply; causes of formation; well-being society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2001、2003年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统计年鉴等各类经济学书籍在互联网上,下载了相关文献资料200余篇,专著40余部。

1.2 问卷调查法

选择了上海、沈阳、西安、郑州、成都、长沙、厦门、吉林、兰州、广州、福州等11个城市各发放问卷300份,共发放3 300份。其中上海、吉林、郑州、成都、兰州、广州、福州7城市,发访问卷2 100,回收1 869份,回收率89%,有效问卷1 682份,有效率90.2%。问卷可靠性系数达到0.88。

1.3 比较分析法

对1996年、1999年、2003、2004年上海、吉林、郑州、成都、福州、兰州、广州7个城市居民的家庭月总收入、家庭体育消费等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了解转型期我国城市居民随GDP增长,体育消费的变化情况。

1.4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 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转型期我国体育需求特征2.1.1 体育消费水平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发展不均衡,且消费水平不高,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有限 2004年上海、吉林、郑州、福州、成都、兰州、广州7城市家庭体育消费平均为682.63元,比1996年增加375.89元,8年间总增长率为122.54%,年均增长率为15.32%;从表1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家庭体育消费水平呈上升趋势(图1),家庭体育消费增长水平随家庭月总收入、个人收入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但体育消费水平的增长幅度大大小于收入水平的增长幅度(图2)。

而且,各城市间的体育消费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

资料来源:调查结果与《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2]及《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研究》[3]有关数据比较计算所得。

然而,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占居民总消费的比例还非常低,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转型期有效体育需求不足,决定了以体育消费为基础的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是有限的,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2.1.2 转型期我国体育需求的层次性明显

从居民的体育消费层次、年龄特征和职业特征看, 消费层次可划分为4类,即微体育消费类(全家体育消费额100元以下);弱体育消费类(全家年体育消费额为101~200);强体育消费类(全家年体育消费额为201~600元);高体育消费类(全家年体育消费额为601元以上)。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呈两头低(人数少),中间高(人数多)的态势,这种态势符合转型期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和事物发展的逻辑。不同类型居民体育消费需求及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年龄对体育消费需求有显著影响:21~45岁年龄组居民平均体育消费额最多,60岁以上年龄组居民平均体育消费额最少;职业对体育消费额有显著影响(表6):离退休和农民体育消费额最少,与其它所有职业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教科文、服务人员的体育消费额居中,管理人员的体育消费额最高,与其它职业存在显著性差异。

研究表明,转型期我国之所以体育消费呈每年增长趋势,主要是由于高收入一族的拉动引起,而低收入者对体育消费的增长贡献不大。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体育需求主体的角色位置决定其消费需求的不同。

2) 收入差距决定了消费水平的层次性。

此外,地区间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拉大,造成了体育消费畸形发展。郑杭生(2002)[7]在《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2》中指出,1985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比为1.15:1:0.88;到1995年扩大到1.42:1:0.97。2000年东部城镇收入最高的省份是西部最低省份的2.45倍。农民收入东、西部最高与最低的收入差为4.67倍。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低收入人口在西部地区集聚,造成体育消费幅射、扩散能力差,体育消费市场的相对狭小,西部地区开拓体育消费市场所需的各种资源、资本、人才源源不断地向东部地区注入,体育市场体系难以形成,市场配置体育资源的作用十分有限,导致体育消费水平东、西部失衡。

2.1.3 体育观赏消费需求的兴起是转型期体育需求发展的重要特征

我国“观赏型”体育消费市场起步于1980年10月在广州举行的“万宝路网球精英大赛”,之后,随着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广大群众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观赏型”体育消费市场日渐火爆。“作为‘观赏型’体育消费之主体的体育观众,在这里买到了平等、欢乐、时尚、朋友、感动、交流、荣誉感、成就感等社会心理的各种不同需求的满足”[8],从而形成了观众进行观赏消费的复杂动因,预示着一种新的大众体育文化的形成。

2.1.4 以彩票为龙头的博弈性消费需求已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彩票把人们对体育的兴趣和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有机的结合起来,短期内可以筹集到大笔体育经费。体育彩票经营管理一系列相关环节包括彩票的设计、印刷、宣传、发行、销售、管理等,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2.3 转型期我国体育供给特征

2.3.1 供给市场主体不成熟

供给市场主体主要指体育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市场主体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企业规模小、组织形式不规范、经营方式落后、生产和经营的商品数量和品种单一、营销手段和方式陈旧、市场反应速度慢以及创造需求的能力弱等方面。目前我国体育供给市场一味追求高利润,很少考虑收入层次的差别,供给产品结构不合理,造成一方面某些体育消费需求的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又存在某些消费品的供大于求。与广大群众消费水平相适应的比较廉价的健身消费项目,如羽毛球、篮球、游泳等,社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难以满足广大群众的体育消费需求。

2.3.2 体育供给总量不足

我国自1997年以来的通货紧缩的宏观背景对体育市场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不仅是对体育需求,更重要的是体育市场投资减少了。以体育场馆为例,调查表明,从1996年以来,一直存在数量不足,现有设施利用率低、开放率低的问题。200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90多万个体育场馆,开放和半开放的只占总数的41%[9]。

2.3.3 体育市场管理不规范、高等体育经营人才匮乏

体育市场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体育产业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多头管理和无人管理并存,部门式条条管理按照原有体制有强化的趋势,部门分割、地区保护问题严重;二是尚未建立统一、高效的行业监督、预警、评价、统计、考核体系和行业发展、投资、经营的信息系统;三是缺少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明确政策,尤其是在用地、融资、税收、赞助、建立新产业发展基金等方面没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的产业扶持政策;四是一些准行政单位用行政手段分割和垄断项目市场,项目市场的壁垒过高、进入的成本过大。

另外,我国体育经营者、管理人员及体育中介人员的素质是影响市场发展的“瓶颈”。由于市场是最典型的体育商务活动,体育管理、经营及中介人员作为观众和市场联系的纽带必须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目前懂经营、懂法律、会管理的体育相关人才无论在“质”和“量”上都还不能同国外某些国家相比。

2.4 转型期我国体育需求与供给特征成因分析

2.4.1 转型期我国体育需求与供给的社会经济环境

2.4.1.1 转型期我国GDP的持续、稳定增长是体育需求与供给发展的根本前提

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决定着体育需求与供给乃至体育市场与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经济转型以来,中国体育市场有了长足发展,无不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有着巨大的关系。

2.4.1.2 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的我国经济条件决定了体育需求的发展有限

从发展阶段上看,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这个时期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工业化。因此,尽管作为第三产业的体育产业对个别城市的就业和经济增长作用比较明显(如我国的上海、北京、广州),但就全国来讲,在现阶段通过体育消费来明显或比较明显地刺激消费需求、刺激就业的作用不会太大。用第三产业,包括体育消费、服务消费来解决我们目前需求不足的问题,这是一种认识误区。

2.4.1.3 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使居民生活的不确定性增加

孙凤(2002)[10]根据预防性储蓄理论,对中国城镇居民的不确定感受及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测度,得出的结论是转型期由于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和改革的帕累托性质,使得制度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对消费者支出有显著的负效应,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在消费支出中并不占主导地位的体育消费需求。转型期我国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开工不足,甚至亏损增加,下岗失业者增多,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滞后,人们对收入增长的预期不佳。消费者为了应付将来的子女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边际体育消费倾向下降,形成紧缩效应。这意味着,我国的有效体育需求的发展还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受到限制。

2.4.2 影响我国体育消费需求与供给变动的诸因素

对影响我国城镇居民体育需求的因素进行R型因子分析,获得了五类影响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的因子,分别命名为:经济类因子、保障类因子、供给类因子、环境因子和社会心理因子。

3 我国体育需求与供给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3.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情有助于我国体育需求与供给的发展

小康社会的实现将在经济、保障、文化教育等方面全面保障体育需求与供给的增长。新世纪我国体育区别于20世纪的最大特征,就在于体育产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生力量,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情为这一新生力量增添了活力。

3.2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将使我国逐渐形成特有的体育需求文化体系

新世纪我国体育消费的发展趋势是:体育消费需求逐步上升;消费的目的是现代人对幸福、健康、长寿的追求;消费的要求是有选择地消费、和谐地消费,是包括物质、精神、服务全面的消费。这种选择性、和谐性、全面性的体育消费,实质是向“科学文化型”的体育消费转化的过程。这种“科学文化型”的体育消费,将随着我国20世纪末“两大目标”的实现以及“申奥”成功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而逐步形成我国特有的体育消费文化体系,体育需求将越来越成为时尚。体育消费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说明体育消费在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3.3 实物、观赏、参与娱乐消费日益旺盛 ,消费需求的层次性更加突出

我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成为推动我国全民体育需求与供给发展的重要动力,将使我国形成全民体育的新格局。第一,实物型体育消费如运动服装、运动鞋、运动器材等需求将继续增长。第二,观赏型体育消需求继续保持旺盛势头。第三,参与健身娱乐消费出现大众化、普及化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体育部门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种体育劳务和服务项目正方兴未艾,特别是一些健身娱乐场所和健美锻炼、咨询、辅导等有偿服务形式的不断涌现,必将极大地提高体育消费者的消费兴趣。

3.4 发展我国体育需求与供给的对策 1)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步伐。2) 努力提高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3) 增强居民消费意识,积极培育消费主体。4) 完善体育服务体系。5) 合理制定体育消费品的价格。6) 充分借鉴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调整我国体育经济政策。7) 推进学校体育发展与改革,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 隋路.试论面向社会经济转型的体育经济政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5.5:8-9.

[2]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12.

[3] 孔文清.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3).

[4] 左从现,方新普.试论体育需求和体育供给[J].体育科学,2000,20(6):19-21.

[5] 胡鞍钢.影响决策的国情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86,169.

[6] 于振峰,等.北京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1,21(1):9-10.

[7] 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2[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27.

[8] 李明.对“观赏型”体育消费的初步理论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14(3):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