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梅海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渤海地区位于我国华北、东北与东北亚地区的接合部,是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该区域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我国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2003-2008年,环渤海地区外贸进出口规模逐年放大,年均增速高达20%以上。
危机之后大发展
2009年环渤海地区对外贸易增长势头戛然而止,全年进出口总额5101.8亿美元,同比下降17.9%。其中,当年1季度受到的影响最大,同期贸易规模下降28.3%。
进入2010年上半年,环渤海地区进出口震荡走高,不仅一扫上年颓势,外贸规模恢复到金融危机以前水平,而且进出口增速高于泛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领跑我国外贸实现大踏步前进。今年上半年环渤海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3261.7亿美元,增长48.8%,高于泛珠三角地区12.3个百分点,高于长三角6.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整体增速5.7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额的24.1%,对我国外贸实现增长贡献率达到26.2%。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出口618.8亿美元,增长28.3%,占51.1%,对同期环渤海地区出口整体增长贡献率达46.4%。而大批国有企业总部云集于北京,令国有企业在环渤海地区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进口领域。2010年上半年,国企进口1049.4亿美元,增长63.7%,占51.2%,对同期环渤海地区进口整体增长贡献率达52.7%。作为民营企业中最具代表的私营企业, 2010年上半年,其进出口465.1亿美元,增长56.3%,增幅高于整体水平7.6个百分点,继续在各类企业中成为外贸增长的排头兵。
制造业扛大旗
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作为我国第三大区域经济,环渤海经济区的制造业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区域外贸发展进程中作用突出。2010年上半年,该地区制造业实现出口1133.1亿美元,增长33.7%,占同期该地区出口总规模的96%;同期,进口规模999.9亿美元,增长34.6%,占50.6%。
与此同时,由于环渤海地区的汽车电子、通信、家电、电子元器件等产业已经具有相当基础,因此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该地区制造业整体进出口中占据较大比重。2010年上半年,该单项制造业对外出口246.5亿美元,增长34.3%,占同期环渤海地区制造业出口总规模的21.8%,在总共30个制造业子行业中独占鳌头;同期,其进口198.6亿美元,增长31.4%,占19.9%。另外,2010年上半年,环渤海地区农林牧渔业实现出口25.4亿美元,增长19.3%;进口98.9亿美元,增长59%。
“五大引擎”齐发力
近年来,环渤海地区所辖的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这三省两市,积极利用各自优势将外贸引擎发动到最大功率,共同带动环渤海地区外贸发展不断升级。
北京:贸易规模居榜首
长期以来,北京外贸规模在环渤海经济圈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2007年至2009年的3年间,北京进出口规模在环渤海经济圈中所占比重均到达40%以上水平;2010年上半年,北京贸易规模1443.2亿美元,增长60.1%,占同期经济圈外贸总额的44.3%,对该经济圈整体实现正增长贡献率达50.7%。具体来看,北京外贸在经济圈中的主导地位更多地体现在进口方面,其进口规模长期占据着该区域进口的近一半,2009年这一比重达到54.8%,2010年上半年为57.7%,达1183.3亿美元。
天津:借力外资起航
2009年,天津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进出口448.8亿美元,占同年天津外贸总值的70.3%,该数字远高于经济圈内其他各省同类企业所占份额。2010年上半年,天津该类企业外贸规模273亿美元,增长40.4%,所占比重上升为72.1%,较排名第2位的山东外商投资企业高出21.2个百分点;同期,北京、辽宁和河北该类企业同期比重分别为22.7%、47.2%和42.8%。同时,从贡献率来看,天津外商投资企业对天津外贸整体增长贡献率达到80.8%,同样远高于环渤海其他地区同类企业,进一步彰显其在天津外贸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
河北:一般贸易大行其道
长期以来,河北正是依靠一般贸易在本省经贸领域中的优势作用,实现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壮大。2009年,河北一般贸易进出口246.3亿美元,占同年河北贸易总值的83.1%,该比重高居环渤海各省、市之首。2010年上半年,其一般贸易外贸总值159.8亿美元,增长41.8%,占84.1%,对河北整体外贸增长贡献85.8%。一般贸易在河北外贸进出口中的主导地位和增长势头,充分表明该地区国际竞争力正在逐步提升。
辽宁:外贸发展剑指东瀛
2010年上半年,辽宁进出口规模390.1亿美元,增长47.2%。受地缘因素影响,辽宁与近邻日本隔海相望,双边外贸往来日益频繁。2009年,日本为辽宁第一大海外市场,两地贸易规模达到121.3亿美元,占同年辽宁进出口总值的19.3%,该比重在环渤海各省、市对日贸易中高居榜首;进入2010年,辽宁与日本上半年实现进出口70.5亿美元,增长29.2%,占同期本地贸易规模的18.1%,对辽宁同期外贸整体实现增长贡献率12.7%。
山东:农业进出两旺
多年来,山东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外贸发展,采取多项措施大力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通过产品的“高质量”跨越国际市场的“高门槛”,实现着农产品对外贸易的不断突破。2009年,山东农产品进出口合计181.4亿美元,占同年环渤海农产品贸易规模的51%。2010年上半年,其出口农产品54.2亿美元,进口56.2亿美元,分别增长25%和49.1%,分别占63.3%和42.9%。
区域发展的优势
立体交通
环渤海地区东临太平洋,毗邻韩、日、俄三国,是东北、华北和西北内陆地区进入太平洋的主要出海口,也是我国参与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门户。当前,区域航线网络布局基本形成,铁路、公路建设正加速发展,这为其承接国内经济增长的重心北移和国际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在实现南北协调发展以及参与全球经济协作的进程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资源丰富
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及劳动力资源。其中,本地区已发现的矿产资源多达110多种,已探明储量的达70多种,尤其煤、石油、铁的储量均居全国前列。同时,渤海地区水海产品种类众多且质量上乘,素有“天然鱼池”的美誉,其海盐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此外,区域内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5.4%,人口总数为全国的17.5%,人力资源相对丰富。
错位竞争
由于环渤海地区各省、市拥有不同的地缘、经济及文化特点,因此各地区既可以向内深挖特色优势独树一帜,也可以向外扩展形成彼此互促的利益共同体。北京作为首都,总部经济特色突出,在全球21个主要城市中,北京的“世界500强总部数量”排名第三,仅次于东京和巴黎。天津地处环渤海地区海陆中心,港口通达全球500多个港口,吞吐量位居世界五强行列,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同时,分属东北、华北、华东三个大型经济区域的辽宁、河北、山东,均以各自相对雄厚的综合实力,成为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此外,大连、秦皇岛、青岛等环渤海区域内的沿海城市,也为各地区整合资源、进行对外贸易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
政策扶持
发展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由小范围向较大范围推进的重要阶段,一直以来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充分关注和大力扶持。2007年,天津滨海新区被写进十七大报告,发展规划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09年 7月,国务院会议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使得环渤海与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北部湾形成由北至南相对完整的区域经济连接,也为环渤海地区在东部沿海一线获得重要战略地位奠定了基础。此外,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带动了周边城市建筑、建材、广告、旅游、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环渤海地区经贸发展形成积极影响。
弊端尚存
区域内发展不平衡
在环渤海地区,京津冀以其经济总量、人口总量、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在区域内处于重要地位,其发展步伐明显快于辽东地区和山东地区。同时,各地区之间相对独立,自成一体,缺乏合作,对于先进生产要素由核心地区向扩散,形成较大的阻碍作用,不利于整体经济发展。
此外,在各板块的城市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均衡。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北京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为环渤海地区甚至是北方地区的绝对核心和榜首城市;而周边城市与北京的差距较为悬殊,即便是次级核心城市天津,其城市综合经济发展水平与北京仍相去甚远。另外,京津两市在地理上处于河北省的心脏位置,河北省为核心提供了各方面的综合支持,但在省内却没有自己的突出经济亮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成为京津冀地区的“洼地”。
产业结构趋同
在环渤海地区的经济结构中,产业呈现出“二、三、一”的工业化结构特征。其中,除北京以第三产业为首要产业外,其他城市基本以第二产业为首要产业,既包括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行业,又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布局高度集中,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相对缺乏。而这一状况面临的直接后果便是降低了资源禀赋的利用率,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
与此同时,环渤海地区分布着多达60个左右的大小海港,盲目扩张、重复建设等问题日益突出;而伴随而来的是港口之间对货源、靠港船舶、货物出口的竞争日益加剧,低价战略下各港口的利润空间逐渐缩小。
共享机制缺乏
这就是黑莓带给中小企业用户最便捷的移动商务解决方案。眼下,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中小企业用户将享受到这一服务。
2011年5月16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下称“中国电信”)与加拿大RIM公司在上海共同宣布推出天翼黑莓中小企业解决方案,以及性能卓越的3G高端智能手机黑莓9650Bold,以满足众多中小企业日渐增长的移动商务需求。此次推出的产品拥有灵活、可扩展、安全可靠、投资回报高等特性,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赢得竞争优势。
在会上,中国电信政企客户事业部总经理梁志平与RIM中国区总裁谢国睿一道转动舵盘,象征着在天翼领航下,黑莓助力中小企业遨游商海。
满足中小企业移动商务需求
去年5・17电信日,中国电信就已正式推出黑莓业务,主要面向政企大客户,后来又向个人用户开放黑莓业务。据介绍,此后中国电信积极在金融及企业客户进行市场拓展,至今已签约政企客户1800家,用户超过7万人。个人黑莓用户数则还不清楚。
此次中国电信首次宣布将向中小企业开放黑莓业务,并专门制定了天翼黑莓中小企业解决方案。基于中国电信高覆盖率、高质量的天翼3G网络,遍布全国高达30万个的WiFi热点和一站式服务能力,以及全球领先的黑莓3G智能终端及应用,其可为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符合其需求的移动商务解决方案。
方案包括基于企业IT管理框架的BlaekberryEnterprise Sever Express(BES Express)软件和基于互联网的Blackberry Internet Service(BIS)业务。前者可供中小企业用户免费下载,并在企业内部部署黑莓移动商务解决方案,对企业邮箱、企业应用、日历等进行统一的管理及维护;后者可支持POP邮箱系统及多个邮箱的推送服务,用户还可通过BBM进行及时的沟通、信息群组共享和讨论,以及随时随地的网络信息浏览等,可方便中小企业的灵活沟通,迅速掌握行业动态和趋势,快速决策。
作为天翼黑莓中小企业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同时的黑莓9650 Bold全面支持天翼3G(EVDO)网络和HSPA/WCDMA网络,拥有QWERTY全键盘,光学触控板和内置的WiFi,多任务处理能力强大,可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集电话、多媒体、邮件、信息(即时通讯、短信、彩信)和社会化网络于一体的移动解决方案。
中国电信全面布局黑莓业务
中国电信政企客户事业部总经理梁志平表示:“天翼黑莓中小企业解决方案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电信的端到端全过程一站式整体服务体系。中国电信可以更好地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高效快捷的一站购齐式服务,全面满足中小企业用户的移动商务需求,协助其打造核心竞争力。”
RIM中国区总裁谢国睿表示:“中国电信拥有全球最大的CDMA网络,我们很高兴与中国电信一起,将最新、最便捷的移动互联网体验带给中国中小企业市场。借助中国电信强大的网络优势,灵活的业务模式,以及黑莓丰富的产品组合,我们相信可以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最佳的移动互联解决方案,协助其创新、发展和壮大。”
据悉,中国电信此次推出的天翼黑莓中小企业解决方案包括了精英版套餐,包括89元套餐和109元套餐两个标准套餐和一个49元加装包。同时,为了让更多中小企业客户能够借助天翼黑莓中小企业解决方案赢得发展先机,5月17日起,首批18省市(湖南、甘肃、宁夏、河南、内蒙古、上海、山东、广西、广东、浙江、湖北、江苏、天津、黑龙江、福建、北京、陕西、安徽)用户可通过当地客户经理办理天翼黑莓中小企业解决方案,即刻享受高效、安全、创新的移动互联网和办公体验。
一、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了解美术教育和素质教育关系
“素质”从字义上讲就是“本来的性质”,特指人的本性。这种本性的形成过程除了天生具有遗传因素和性格因素外,主要来自特定环境的潜移默化和自身或被动地接受外界影响的一个复杂而缓慢的心理完善过程。
人的素质高低与受教育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教育的学科越丰富,范围越大,高素质的人才就越多。美术教育是一门形象思维的学科,“美术”从字义上讲就是造型艺术,并指绘画。“美”指美丽、好看,“术”指技艺、技术、方法。总的来说,“美术”包含了审美;形象思维;创造力;精神活动;行为表达方式和绘画技巧。我个人认为,美术的特性与美术教育的促进作用有直接关系,因为它有形象性、情感性和愉快性。正是因为这种情感效应,才能实现寓教于乐。只有把素质教育寓美术教育过程中,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体现素质教育,才能形成素质化的美术效应。
美术作为艺术思维的一种特殊手段,是一种丰厚的素质功能价值资源,它不会受到一些物质的限制,是实施素质教育很有效的手段。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美术教育过去一直作为五育的附庸,扮演着“小媳妇”的角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发展。从个人整体发展来看,美术教育对人的素质影响和审美意识的效应是全方位的。它可以渗透到素质教育的几个方面,比如美术在人的审美行为和品德教育的渗透,对人心理、思维的影响,对人智力的开发,对价值观和劳动观的引导,其功效是显而易见的。
(一)美术教育能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增强人的审美意识
审美教育是陶冶高尚心灵的激发创造潜能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分析美术作品,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会欣赏画、看懂画、感受绘画艺术带来的美的感受。
虽然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审美能力较弱,其审美意识也是模糊的;但这却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黄金时期。教师只有多与学生交流美,让学生谈一谈对美的感受,多为学生提供创造美的机会,并将学生作品进行及时的表扬与展示,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想象力,增强审美意识的能力。如导入课时我先给学生出示范画,让学生先从画面形象上看看画的是什么?你看懂了什么?为了使学生看懂画家是怎样表现情节内容的,我先给学生讲故事,再讲解画面的表现手段,使思想教育内容与欣赏绘画自然地融合。在教学中,我还将平时收集的一些名师、名画、教学挂图、学生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认识能力去发现其中的美,我发现孩子们的审美远远超乎我的预料,从他们幼稚的话语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对美的判断;对美的热爱与追求。通过这一美术教学方法,使学生不但掌握了一定的美术欣赏和认识能力,还将学生的审美知觉、审美情操和审美判断有机地结合与统一起来。
(二)美术教育具有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精神境界的德育目的
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美。教师是孩子创造美的引导者,我们要用心去感悟、去表现,尽可能地丰富他们的生活,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力;我们要尽可能地在艺术活动中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的内心情感,在愉快充满幻想的艺术教学中,用自己的思想来思考、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用自己的意愿来创造,实现个性优化和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与美好生存。如教学第五册《生活中的色彩搭配》这一课导入时,我先展示一些色彩搭配的画,问孩子们喜欢其中的哪一幅?你为什么喜欢它?它美在哪里?放在哪里搭配最美?引导学生积极发现色彩搭配的美,知道色彩怎样搭配才美?并运用这一知识自己去创造美。
美术教学中的德育素材是丰富的,它所作用的范围也是宽广的。在教学中利用作品背景的阐述等,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历史文化的悠久和辉煌、画家的事迹和创作思想等。如在教学《红井水》《桥》这两课时,因为我们于都是出发地,我就将孩子们带到第一渡和革命烈士纪念馆去参观,让孩子们在实地亲身感受伟大的,通过这一实地参观教学既激起了学生的好奇与学习情趣,又潜移默化地实现了德育目的。
(三)美术教育作为一门造型艺术,通过鲜明的直觉形象特征,极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美术教育对学生的智力具有显著的开发功能,美术实践是直觉感受的结果,直觉即直接的了解或认识,对学生观察力、创造力的培养与发展具有独特作用。
通过创造美术作品,让学生去创造美,因而要加强学生的绘画能力,进一步对学生进行记忆、写生等技术训练,让学生都能掌握一般的绘画技巧和基本技能,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创造思想得到培养,具有初步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能用不同技法绘画,学生创作技能也有较高的发展,通过绘画,使学生爱画,而不觉得难,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方法,能将记忆中的表象粗略的画在纸上,能用大幅纸绘画,培养造型能力,画出特点,能创作画,通过学生提高创作画的能力,能即兴作画。在掌握多种形式的绘画、技能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进行初步创作。
一、每个孩子都需要音乐,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
新《纲要》指出:“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儿童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儿童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儿童具有喜怒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他们难以用言语表达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而音乐中强烈的情绪对比、鲜明的感情描写正抒发了儿童的内心世界,因此,音乐能激励幼儿的感情,触及他们的心灵,使他们获得审美感受。孩子对音乐天然地热爱和向往,每个孩子都需要音乐,每个孩子都有接受音乐的愿望和要求。在以往的儿童教育中确实存在着许多有失公正的地方,老师们偏爱那些模仿力强,很会领悟老师意图的儿童,把他们归为能力强、有才艺的一类,对他们另眼相看,指导得更为详尽,而一些所谓“能力差”的儿童,老师总认为他们是很难“开窍”的,就听之任之,放手不管了。这样就造成“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两个极端,这对儿童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二、音乐是听觉艺术,各种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音乐听觉能力是形成各种音乐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音乐是听觉艺术,儿童要用耳朵去听、去感知。儿童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要让儿童通过听亲自去感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如鸟叫、蛙鸣、脚步声、流水声等,引导孩子发现音有高低、长短、强弱和节奏之分;和孩子一起玩“敲敲听听”的游戏,准备一些木棒,先敲敲桌面,再敲敲玻璃杯子,让他们比比谁的音高、谁的音低;让该子闭上眼睛,问他们听见了什么声音。反复在生活中、在课内外,训练孩子的听觉,积累丰富的听觉经验,使孩子从小听觉灵敏。如早上时欣赏优美的乐曲,能陶冶情操,使孩子有一个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早上喝完水和课间休息时,放一段轻松活泼的童谣,让儿童随之做优美的律动,增强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动作能力。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们无论是对音乐的喜爱,对音乐的感受力,还是音乐节奏的掌握方面,都会大有改观。
三、让每个儿童大胆地表现自己,在音乐活动中动起来。
音乐教育必须引导儿童参与唱歌、音乐欣赏、游戏、舞蹈、奏乐等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对其进行教育。“儿童艺术的活动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他们体验自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这深刻地揭示了艺术活动的过程。儿童在这一过程中能得到极大的快乐和满足。这其中,儿童不拘一格的新奇创意,大胆、无拘无束地表现出的童心、童趣,是成人无法想象的。音乐能使孩子性格开朗、情感丰富、热爱生活、富于幻想、意识超前。孩子们在音乐的感召下是喜欢“脖子扭扭、屁股扭扭”的。我在教孩子唱“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手指伸出来,鼻子在哪里?鼻子在这里,用手指出来,用手指出来”的时候,并没有教给他们半个动作,因为我的双手在弹琴,可孩子们却随着音乐边唱边拍手,伸出手指,指着自己的鼻子,不教自会,可爱极了。又如歌曲《两只老虎》,我让孩子们自己创编歌词动作,孩子们有的唱:“两只小兔,两只小兔,蹦蹦跳……”有的唱:“两只乌龟,两只乌龟,爬得慢……”在音乐活动《美丽的草原》中,孩子们一会儿像在草原上快马加鞭,一会儿像抱起小羊轻轻地抚摸,一会儿又像飞翔的鸟儿摆动翅膀。在舞蹈《小花猫》中,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感觉自己像一只可爱的小猫在跳舞,投入地表现着自己,尽情地发挥着自己的创意。
一、创设氛围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环境是立体的、多彩的、无声的教科书,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精心创设诵读环境和氛围,使学生不知不觉受到熏陶和影响。一是视觉氛围的创设:教室里,悬挂着孩子们经典诗文的书法作品。利用板报、推普角,每天请学生写一句古代名句,课前读读,课后读读,使学生漫步在经典中,浸润在书香中。二是听觉氛围的创设:将清新高雅的古典音乐作为诵读活动的引导音乐和背景音乐,营造宁静、古朴的文化氛围。诵读《论语》时,古琴声缓缓流淌着,诵读《赤壁赋》时,气势磅礴的音乐在耳边回响,这会让孩子更快地进入情境;三是人文环境的创设: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课堂上,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古诗词时,教师应当充分领悟诗词所蕴涵的意境、情感和语言韵律的组合甚至还要清楚它的创作年代、诗人的际遇等等。只有理解作者、内化诗文的内容,才能把握神韵,从而把诗词文章范读好,等到学生第一次听到它时,才会想读,会读,读好,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二、吟诵内容文质兼美
千古美文浩如烟海,我们只能撷英粹精。我们从小选取一些经典篇章来阅读,或许现在有许多还无法解读,但重在濡染经典的灵气,让经典长相伴随。诵读经典要找适合孩子成长需要的才是最好的,我们要精心遴选文质兼美的篇目,剔除那些思想陈腐、语言枯燥、内容艰深的篇目,让学生读到“色香味”俱佳的营养品。所选的内容应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传递着永恒的精神,能给人以心灵的愉悦和审美的享受,是语言表达的典范之作。如唐诗三百首中选读、诵读李白的洒脱,杜甫的凝重,白居易的浅显,王维的画意……从宋词中选诵、诵读苏轼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范仲淹的怀才不遇,岳飞的悲愤,梁启超的《少年强则国强》等坚定我们的信念。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不同的阶段安排相应的诵读内容,让孩子们领略到千古美文的艺术魅力,陶冶自己的情操。
三、诵读方式丰富多彩
经典诵读的主要形式是“读”,但又不是单调的“读”。即便是最本色的“素读”,也可以融入接力、递进、唱和等多种方式,以增加兴趣,消除疲惫感,丰富诵读的形式,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比如,我们还可以把如跳绳、跳皮筋等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嫁接到经典诵读中,与之融为一体:一边跳绳,一边念着“人之初,性本善”,一举两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寓学于乐。除了唱唱跳跳,我们可以和美术、书法相结合来写写画画,让唐诗与美术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再写上一手字,对诗歌进行再创造。也可以把诵读内容创编成歌舞节目,让学生在文艺表演中感悟经典;还可以定期组织经典吟唱、诗文表演、诗文接龙等展演活动……让学生每天口诵之,体操之,心想之,行践之,逐渐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内涵得到提升。
四、开展活动启迪心灵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文化的瑰宝。自从我校掀起了诵读经典诗文的热潮,全体师生踊跃参与“一听二看三读四抄五赛”循序渐进的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以赛促读,以奖激励,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深深融入了孩子们的心灵。去年6月,我校举行了经典诗文朗诵比赛。其中有个人朗诵、集体朗诵、配乐朗诵、表演读、情景剧等。比赛中,《 三字经》、《少年中国说》……一首首优秀的经典诗文表达了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选手们用饱含深情的语言颂读出了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颂读出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博大精深,声情并茂的表演、优美典雅的背景音乐使学生沉浸在淡雅宁谧的境界中。
这样的活动意义深远,既弘扬了优秀的中国文化,又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吟诵诗词的习惯。
五、日有所诵提高能力
巴金曾说过:“我不懂什么文章作法,就是滚瓜烂熟地记下了几百篇经典篇章,然后自然而然地就会写文章了!”小学生的记忆力最强,当前主要的工作就是诵读、积累,再诵读、再积累。每天通过“晨诵、午读、暮省”的方式,让学生放开喉咙,大声诵读,使学生“日有所诵,日有所悟,日有所得”。随着岁月的流逝,阅历的增加,储备下的文化冰山就会慢慢融化,学生就会慢慢品出诗文中的滋味。同时,诵读经典诗文更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在诵读中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也知道了许多历史故事。背下了经典美文,可以让他们的词汇量更丰富、语言更流畅;在写作文时引用一两句,使文章变得更独特。这样,让学生自小就能扎根于祖国的文化传统之中,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在传统文化与价值观方面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他们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