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知了学飞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传说在很早很早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一天它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于是就请大雁教它学飞,大雁高兴地答应了。
学飞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知了很怕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不认真。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只听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大雁教给它本领,它只试了几下,就自满地嚷道:“知了!知了!”
秋天到了,大雁要到南方去了。知了跟想跟着大雁一齐展翅高飞。可是它用力扑腾着翅膀,还是没能飞离树梢。
除了少数高血压可以查出明确的原因外,9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其血压升高没有明确的原因可寻。有明确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叫继发性高血压,而无明确病因可寻的高血压我们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或高血压病。目前研究认为,这类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体内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高及盐摄入过多等因素相关,这些因素使心脏排血量增加和外周小动脉的阻力增高而致血压增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缺少运动、超重肥胖、精神紧张等可能激活引起高血压的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于目前尚无高血压的人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而对于已患高血压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可以有助于血压的控制,从而有助于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血压降低的效果见下表。
因此,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为主的非药物治疗应作为高血压治疗的基础和重要的辅助手段。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改变高钠、低钾膳食
人群中,钠盐的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而钾盐摄入则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膳食中钠/钾比值与血压的相关性更高。膳食中钠盐摄入每天增加2克,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加2毫米汞柱和1.2毫米汞柱。在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中,患者的血压对钠盐摄入的反应更为明显。据调查,我国大部分地区每日钠盐摄入在12克以上,远高于西方国家。
限制钠盐的摄入可以使血压降低。有研究表明,在每日摄入钠盐量12克范围内,如果每日摄入量下降3克,可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平均下降3.6~5.6/1.9~3.2毫米汞柱,正常血压者的血压可以下降1.8~3.5/0.8~1.8毫米汞柱。据保守估计,每日摄钠盐量减少3克,可以降低脑卒中发生率13%,降低冠心病发生率10%。而如果每日摄钠盐量从12克减少至3克,大约可以减少三分之一的卒中和四分之一的冠心病发生。已有证据表明,限盐还可带来其他好处:逆转左心室肥厚、降低蛋白尿、降低尿钙排泄减少尿路结石的风险、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预防胃癌、降低利尿剂引起的钾丢失以及增加其他降压药的降压疗效。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日钠盐摄入量不应超过5克。我国各地居民每日钠盐摄入量远高于此,而钾盐的摄入则严重不足。因此要达到限盐的目标还需要花大力气宣传。限盐的主要措施包括:尽量减少烹调用盐,尽量减少含盐调味品(味精、酱油等)用量,少食或不食含盐量较高的加工食品(如咸菜、腌肉、咸鱼等),多食蔬菜和水果。
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以腹部脂肪增加为特点的中心性肥胖更是与高血压,糖尿病密切相关。
衡量超重和肥胖的最常用的指标是体重指数(BMI)。体重指数的计算公式是: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这一公式很方便地计算自己的体重指数。我国成年人正常体重指数为18.5~23.9。小于18.5,提示较瘦;24.0-27.9提示超重;等于或大于28.0提示肥胖。腰围是另一个衡量肥胖和超重的指标,我国成人正常腰围:男性小于90厘米,女性小于85厘米。体重指数和腰围超过正常标准,提示应当控制体重。
199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结果显示,男性BMI每增加1.7或腰围每增加4.5厘米,女性BMI每增加1.25或腰围每增加2.5厘米,收缩压相应增高1毫米汞柱。美国弗明翰研究显示,男性中78%、女性中65%的原发性高血压与肥胖相关。我国1990年以来的13项约24万成人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BMI≥24者高血压的患病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BMI≥28的肥胖者90%以上患有心血管或代谢系统疾病。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者患高血压的风险为腰围低于此界限者的3.5倍。
现在已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减体重可以明显降低肥胖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一项25个随机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体重每减少1公斤,收缩压下降1.05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0.92毫米汞柱。体重下降5公斤以上者,血压降低的幅度更大。
最有效的减体重措施是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低能量减体重膳食一般为原摄入热量的三分之二左右。每日女性1000~1200千卡,男性1200~1600千卡,或比原来摄入热量减少300~500千卡。采用低能量膳食时应注意平衡膳食,同时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但是应避免使用极低能量饮食减重。在减少能量摄入的同时,应当增加体力活动。提倡有规律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心率达到100~120次/分)。减体重的速度应因人而异,一般以每周减重0.5~1公斤为宜,减体重计划应在有关医师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肥胖者应控制高热量食物如高脂肪食物、含糖饮料及酒类等摄入,适当控制主食(碳水化合物)摄入。合理的营养、均衡的膳食应包括各种营养要素,但是总热量又不是太高。以下原则可供参考:
・植物油
・少吃或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
・其他动物性食物不超过50~100克/日。
・多吃蔬菜(400~500克/日)和水果(100克/日)。
・蛋类每周5个(如有高胆固醇血症者应避免吃含胆固醇较高的蛋黄)。
・适量豆制品或鱼类,奶类,每日250克。
有氧运动
研究表明,运动可以使75%的受试者血压下降,运动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平均下降11毫米汞柱(4~13毫米汞柱)和8毫米汞柱。其中女性血压下降幅度大于男性,中年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比青年人和老年人显著。对高血压有效的运动方式主要是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运动强度相对较低,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大肌群参加的以有氧代谢为主要代谢形式的运动形式。这种运动往往是全身的,以提高人体心肺功能为主要目的。脚踏车、快步行走、慢跑、太极拳、慢节奏交谊舞、游泳等都属于有氧运动。有氧运动结合饮食控制可以减轻体重。有氧运动降低血压的机制可能通过调节机体交感神经及其递质的活性、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加内皮
细胞分泌有扩张血管作用的一氧化氮、减少血容量、改善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等。此外,运动可以增加肌肉组织利用脂肪酸的能力,提高肌肉中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从而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一般认为中等强度、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以获得最好的降压效果。典型的运动包括三个阶段:①5~10分钟的轻度热身活动;②20~30分钟的耐力活动或有氧运动;③约5分钟的放松阶段,逐渐减少用力,使心脑血管系统反应和身体产热功能逐渐稳定下来。
采取何种运动形式,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灵活选择。运动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伴有严重心血管病的患者,或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血压≥160/110毫米汞柱),不宜进行有氧运动。这些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力所能及的运动。
高血压患者一旦中止运动,已降低的血压可以在1个月内恢复至原来水平,其降压、降脂作用消失。所以,运动应当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有研究显示,61.8%的高血压患者有焦虑情绪反应,63.7%的高血压患者有抑郁情绪反应。有研究表明,过度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及病态心理,以敌意、好胜和嫉妒心理及时间紧迫感为特征的A型性格以及社会孤立和缺乏社会支持等,均与高血压发病相关。
心理社会因素导致高血压的可能机制包括:①心理及社会因素的不良刺激传递至下丘脑,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②交感神经活性、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性增高,肾上腺髓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垂体加压素分泌增加,引起小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高,血容量增加。上述机制的综合,便会使血压升高。
目前心理治疗已经成为轻、中度高血压首选的基础治疗方法之一。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消除紧张情绪 介绍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疏导解释、支持、安慰、帮助、鼓励,减轻并消除负性情绪,引导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矫正不良的行为 首先矫正A型性格,注意控制易怒、急躁等情绪,放松高度紧张的心理状态。
・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高血压治疗计划 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关心自己的血压、了解治疗过程以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辅助方法 如生物反馈疗法、气功疗法、音乐疗法等,可能有助于高血压的治疗。
戒烟
吸烟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是心血管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香烟中的焦油和一氧化碳可以损害血管内皮的功能。高血压患者吸烟,在高血压和吸烟双重危险因素作用下,会增加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有些患者吸烟后血压有短暂升高,不断的刺激可使血压呈固定性升高。被动吸烟也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戒烟的益处十分肯定,而且任何年龄戒烟均能获益。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建议戒烟。要让患者充分了解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益处,为有意戒烟者提供戒烟帮助,提供戒烟咨询,提供戒烟药物。由于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患者戒烟的决心与戒烟成功关系最大。单纯高血压患者戒烟难度较大。吸烟者往往在患上癌症或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后才能痛下决心戒烟,但是此时戒烟只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尽管如此,仍应动员患者戒烟。通过政府立法,在公共场所禁烟,可以减少被动吸烟。
限制饮酒
1 临床资料
本组49例中,男32例,女17例,年龄13~66岁,平均年龄39.5岁。其中单纯肺结核患者43例,包括双肺广泛病变38例,单肺病变3例,单叶肺病变2例。肺结核合并肺癌1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扩张2例,合并高血压2例,合并糖尿病1例。咯血者43例,大咯血2例,血痰4例,以上患者均经胸部χ线片,ppd试验,fd、tb-dot及痰涂+痰培抗酸杆菌及纤支镜镜检确诊为“肺结核”。合并肺癌及支气管扩张者经ct检查确诊。
2 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
见表1。
表1 疗效观察治疗方法 略
3 讨论
肺结核合并咯血是呼吸科的常见并发症,而大咯血(每小时出血量超过20ml,24h出血量>600ml)则是急症,需在短时间内较为准确地作出诊断,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积极止血。
3.1 初步处理 (1)首先安抚病人放松情绪,保证充分休息及保持安静,减慢患者心率,减少回心血量,减少组织对氧的消耗,从而降低循环阻力以减少病变部位的出血量。(2)饮食原则以冷软食、易消化为宜,选择富含维生素及适量纤维素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3)保持大小便通畅以避免腹内压增高,训练床上排便,便秘者应用小剂量缓泻剂:麻仁胶囊等,必要时使用开塞露。
3.2 原发病的治疗 是彻底控制咯血的关键。确诊结核才能进行正规化疗方案,并保证规律服药。因多数患者合并非特异性感染,根据痰普培+药敏结果选择恰当的抗生 素;合并糖尿病者急性期应选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因为糖尿病患者肺功能明显下降,微血管病变严重者下降更为明显 [1] 。此时口服降糖药疗效较差,增加控制肺部病变的难度。合并高血压者更要给予精神安慰及心理疏导,控制血压,维持血压平稳。本组病人中有1例ptb合并高血压患者,第1次出现咯血经内科治疗后,好转出院。但患者不规律服用抗结核药,出现第2次咯血,再经以上处理,效果不佳,到外院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出血停止。
3.3 咯血的处理 常规止血方法选用“抗纤+止血敏+止血芳酸”(止血三联)+口服“安络血”或“云南白药胶囊”,少量咯血及血痰者即可止血。止血药种类很多,可选用“血速宁”、“妥塞敏”或“立止血”注射液,必要时加用“垂体后叶素”持续24h静滴或者间歇12h给药,维持3~5天,最长不超过7天,它可使内脏小动脉收缩而止血,但对高血压及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禁用 [2] ,或同时加用血管扩张药(如酚妥拉明)。纤支镜检查不仅可以作诊断,而且可以在直视下向出血灶滴注止血药(如去甲肾上腺素稀释液)。我们有5例患者痰涂阴性,经纤支镜下肺泡灌洗液检出抗酸杆菌而确诊,1例大咯血病人经以上处理后咯血停止。
如经以上处理咯血仍反复出现或咯血不止,须考虑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或者存在先天性血管畸形或胸腔内心血管病变等 [3] 。应积极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尽快采取外科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活动性咯血的有效方法,值得首选 [4] 。此组病例中2例患者均有并发症均获满意疗效。近年来,支气管镜下氩气电镜术,血管内支架置入等技术,使许多大咯血患者获满意效果 [5] 。
3.4 对症处理 常规引流,化痰祛痰以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防治其它并发症。体质虚弱者可加用“微卡”、“胸腺肽”,有文献报道:胸腺肽不仅增强t、b淋巴细胞功能,同时对人体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也有明显的促进和增强作用 [6] 。老年患者可选用“黄芪”或“参麦注射液”(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 [7] ,增强机体抵抗力。
参考文献
1 钱菁,毛园园,钱宝庭.慢性支气管炎和2型糖尿病伴随症的临床分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2):130-131.
2 黄洁玉.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体会.美国中华医学与管理杂志,2002,3(1):1-3.
3 丁嘉安,王兴安.大咯血的急诊外科治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294-295.
4 凌春华,王光杰.支气管动脉栓塞对急性大咯血的治疗价值.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295-296.
本组在胸外科共进行15例经心包处理血管手术治疗中心型肺癌,其中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45~78岁;左肺上叶癌2例,左肺下叶癌4例,右肺中叶癌4例,右肺下叶癌5例。全部经心包处理血管手术治疗中心型肺癌。
1.1全麻
气管双腔管插管,颈静脉穿刺,心电监护动脉血氧及二氧化碳分压的监测。
1.2病人仰卧位
采用后外侧切口,探察胸腔内是否有粘连、肿瘤大小、位置、软硬度、纵隔淋巴是否有转移、心包是否浸润。
1.3切开心包
心包前后彻底打开,充分暴露心包血管,处理左肺动脉时用手指阻断该血管,观察右肺动脉是否有影响,如有影响则应放弃手术。右肺动脉在心包内有足够的长度,可安全结扎。但它不象左肺动脉那样接近,必要时需要切断奇静脉,再切开心包返折,也可在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间隙后处理右肺动脉。
1.4处理心包内血管
心包内血管探察完毕后,即可处理心包内血管,先处理肺动脉,分别分离左右肺动脉,用无损伤血管钳夹住血管近端,然后切断,用0/4滑线连续缝合。处理肺静脉较容易,但应注意肺静脉变异,防止误扎,尤其是肺叶切除时。因右肺上下静脉常分别进入左心房,极少数为共干,特别在进行右肺上叶切除时,心包内处理上肺静脉应注意保留中叶静脉。
1.5左心房部分切除
左肺静脉上下支约1/4合为共干,当癌肿侵及肺静脉或有癌栓时,心包内段较短,单纯肺静脉结扎容易脱落,造成大出血,癌肿也不能切干净,这时可进行部分心房切除,方法是:用心耳钳阻断部分心房,观察心脏搏动无影响时,将其切断,一般用0/4滑线连续缝合。心房切除的容积减少不超过1/5时,心功能一般没有影响。
1.6缝合心包及心包腔造瘘
将病变组织切除后,将切开的心包结节缝合,然后在心包接近膈面造瘘,长约2.5cm,其作用使心包液体流进胸腔。
2术后管理与治疗
2.1呼吸系统支持
此类手术时间长,手术损伤大,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不全,术后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是必要的。根据患者的情况调节呼吸机参数。辅助呼吸在6~12h,在辅助呼吸的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如果血氧饱和度在93%以上,末梢循环波峰显示良好,说明肺通气良好,可以停呼吸机。
2.2循环系统支持
本组患者年龄偏大,绝大多数均有隐性冠心病及其它心脏病,心功能有一定的损害,术后维持心功能非常关键。术后心电监护,观察24h尿量,根据血压、心率、尿量及中心静脉压的测定,补充一定量液体。如果血压高,降低心脏负荷,增加心排量,可用硝普钠泵入。如果有心率失常,可给相应的抗心率失常药物。
2.3一般护理及治疗
常规应用抗菌素,持续低流量吸氧,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时反复叩背,保持呼吸道通畅极为重要。术后患者痰多无法咳出,影响通气时,可施行气管切开。本组有6例气管切开,其中2例是预防性切开,即术后马上行气管切开。
3结果
全部病例均是在全麻下开胸手术,经过心包处理肺动脉和肺静脉手术切除中心型肺癌。全部15例病例均手术成功,无大出血,无副损伤,根治手术干净彻底,肺门淋巴结清除彻底。
4讨论
肺癌患者病变常累及肺动脉或肺静脉,使心包外处理血管困难,3期以上的肺癌肺门常固定。癌肿如侵及心房壁或肺静脉内出现癌栓,常规处理易造成癌栓脱落或大出血。采用心包内处理血管及切除部分心房壁,可大大减少探察率和术中癌栓脱落的机会,并达到根治的目的。国内报道,35岁以下小细胞癌占45.6%,且多为中央型,巨大块,晚期。40岁以下3期肺癌占50%,故常需心包内处理血管或肺切除。心包内处理血管之所以安全,是其解剖特点决定的。右肺动脉的全长几乎都在心包内,左肺动脉全长1/2也都在心包内,因此,打开心包后能较充分的暴露这些血管。心包内肺切除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较大,故术后应足量供氧并延长供氧时间,加强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缺氧,尽量减少心率紊乱的因素,对高龄的患者更应注意。
参考文献:
[1]兰锡纯.心脏血管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12-629.
[2]周清华.肺癌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进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331-335.
[3]顾恺时.胸心外科学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39-455.
【关键词】 ICU; 脑出血; 非手术治疗; 早期康复治疗; 安全性; 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for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with non-surgical treatment in intensive care unit(ICU).Method:Eighty-three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with non-surgical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2 to June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with forty-two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with forty-one cases.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arly rehabilitation measure,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 recovery situation of neurological deficits and daily life abi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After treatment,the clinical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Intensive care unit; Cerebral hemorrhage; Non-surgical treatment; Early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Safety; Clinical efficacy
First-author’s address: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jiang,Zhanjiang 524037,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1.012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脑实质的血管破裂出血,脑内出血量在30 mL以下一般采取非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病情可趋平稳,不再继续出血,但经常残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导致其在感觉、运动、语言和认知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因此,早期康复的介入极其重要,随着康复治疗的发展,临床对早期康复的认识逐渐加深。本研究是由本院的康复团队根据ICU脑出血非手术治疗患者病情,在生命体征监护下,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以探讨在ICU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ICU病房2012年6月-2014年6月脑出血住院的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发病24 h内入院,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出血,出血量在30 mL以下,生命体征相对稳定。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脑部器质性病变、凝血功能障碍、脑卒中再发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早期康复治疗组42例,其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50~72岁,平均(58.45±10.25)岁,入院时GCS(glasgow coma scale)评分(9.12±1.25)分;对照组41例,其中男30例,女11例,年龄52~70岁,平均(56.46±11.64)岁,入院时GCS评分(9.32±1.13)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间、入院时GC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心电监护,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非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保持患者绝对卧床,抬高床头15°~30°,按时翻身以及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实施早期康复治疗,从发病第1天开始早期评价和干预,康复治疗师、护士以及医生合作,全面评估重症患者,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制定个体化的活动训练方案,尽早实施渐进性的早期活动干预,并且每24小时共同评价患者活动力度和能力,确定患者进一步的活动程度和运动量,根据患者意识状态及耐受情况的不同,在监护下实施床上或离床训练、精细动作训练、吞咽功能训练、语言训练、心理疗法等;早期康复每次的持续时间从5 min起,逐渐增加到10、20、30 min。康复治疗每天1次,治疗时间最长45 d,最短5 d,平均11.1 d。治疗组早期康复治疗措施具体如下。
1.2.1 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的条件 实施早期康复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控制在以下范围:收缩压120~200 mm Hg,心率50~100次/min,氧饱和度>92%,体温安静平卧时的30%;(2)血压>安静平卧时的20%;(3)SpO2
1.2.2 康复小组的组成 重症康复医疗强调高素质的专业团队组合,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关于康复治疗训练人员应具备的相应资质的要求,本院的康复治疗主要由本科以上学历的康复治疗师执行,并与主管医生和护士商讨治疗安排,ICU护士协助并负责患者的宣教工作,医生负责整体评估患者病情[2]。患者病情稳定转入康复病房时由康复治疗师负责继续跟进患者的康复治疗,保证患者享有不间断的专业康复治疗。
1.2.3 床上及离床康复治疗流程 采用循序渐进的阶梯式治疗模式,包括(1)床上运动,昏迷患者保持良肢位,略抬高患侧下肢远端,促进下肢血液回流,膝下避免垫枕及过度屈髋;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健侧卧位、患侧卧位、仰卧位及半卧位姿势;健、患侧翻身练习;患侧肢体各关节主、被动运动,重点训练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髋关节及膝关节等,并逐步减少被动运动,同时增加主动运动。每次变换后都要恢复良肢位,特制的腕关节的指关节夹板以及足踝矫形器的应用能有效预防挛缩的发生。当患者的肌体没有肌力时,关节的被动活动也可以防止关节挛缩和变形[3]。做被动活动时要注意动作要轻巧、缓和,用力要适中,活动幅度由小逐渐变大,保证所有关节全范围的活动,避免用力过大或活动过度造成软组织损伤。(2)床上坐起及床边坐位训练,床头抬高坐位练习,床头从30°~45°开始,逐日增加10°~20°,直至抬高到90°,并持续10~30 min,适应后开始放平床头,进行健、患侧起坐训练;床边坐位训练。(3)床-椅转移训练,训练站起坐下功能。当要坐起来时,选用支撑性座椅非常有助于良肢位,但很多这样的座椅都很占空间,让ICU的医护人员觉得妨碍工作进行,康复小组成员应确保这种设施的重要作用得到认知。(4)站立平衡训练。(5)平地行走训练。
1.2.4 精细动作训练 (1)捏皮球训练,患者将一直径6~8 cm的皮球捏于患侧掌心并反复进行捏皮球动作;(2)取物训练,进行拾石头(从拾大石头到小石子)、拼图、取笔写字等训练;(3)基本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如进行洗脸、梳头、吃饭、穿脱衣服、使用厕纸等训练。
1.2.5 心理疗法 根据患者心理状况给予疏导、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正视疾病、树立康复信心。争取患者合作,培养“动”的意识,并劝导患者及家属克服急躁情绪,放松心态,不急于求成。教会患者家属探视时增加患者治疗信心,帮助患者消磨住院难熬的时间。还要让患者明白每项康复训练的目标,知道治疗的必要性以及不治疗的后果。
1.2.6 吞咽功能训练及语言训练 吞咽功能训练包括进食前协助患者坐直,尽可能接近90°进行喂食。对于不能采取坐位的患者,一般至少取躯干30°仰卧位,头部前屈。选用容量5~10 mL的勺子喂食,指导患者每口摄入量不宜过多,小口进食,慎用吸管,以免引起误吸。指导患者进食后保持半卧位或坐姿30 min。语言训练包括口语表达、朗读和交流能力训练等。对口齿不清或失语者,需鼓励其表达自己,积极行语言康复训练,耐心纠正患者发音,反复练习,以提高患者语言功能[4]。
1.2.7 早期康复的方式 (1)没有严重并发症或脑水肿,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的清醒患者,直接介入主动康复,循序渐进给予上述的主动康复流程。(2)病情不稳定的清醒患者:采用主动康复与被动康复相结合的方式,协助患者床上健、患侧翻身练习,床头抬高坐位练习,肢体各关节主、被动运动。(3)昏迷或意识不清患者:采用被动康复,如良肢位保持,肢体关节被动运动,胸肺部物理治疗,预防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护理。
1.3 疗效评定 所有患者在监护下生命体征相对稳定时即进行首次功能评测,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评定依据1995年我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分结果正常为0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最严重为45分[5]。基本生活活动能力(BADL)的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结果:满分100分,60分为生活基本自理[6]。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基本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的基本生活活动能力恢复较快,治疗第14天有28例(66.67%)患者达到生活基本自理,其中有20例(47.61%)能独立步行;而对照组仅3例(7.31%)患者达到生活基本自理,没有患者能独立步行。
2.2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天与第14天,两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第14天两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第5天,治疗后,治疗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同期对照组,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早期”康复是在主要生理功能稳定后立即开始实施活动,而不是转出ICU后。早期康复的目标是维持或提高患者的肌肉力度、活动度及身体功能并减少ICU相关并发症,增强患者对自身康复的信心,尽早恢复独立生活能力。本研究从发病第1天开始对42例脑出血非手术治疗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没有发生死亡病例,有2例患者康复过程中出现心率增快>110次/min,予以卧床休息、减慢康复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后缓解。入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基本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均随住院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强。有研究报道,脑卒中后第5天已能相当准确地判断长期基本生活活动能力独立性的功能预后[7]。由此表明,早期康复影响患者的长期功能预后。本研究显示,ICU脑出血非手术治疗患者从发病第1天开始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而且能促进患者自理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
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控制在以下范围:收缩压120~200 mm Hg,心率50~100次/min,氧饱和度>92%,体温
关于脑出血非手术治疗患者何时开始早期康复治疗有不同的主张,国外有研究主张从脑出血后第1天开始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预防直立性低血压、便秘、压疮、深静脉血栓和继发减退(例如肌肉失用、平衡能力减退)等并发症[7]。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建议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经急性期规范治疗,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 h以后,进行脑卒中一级康复的初期康复评定[10]。国家卫计委临床路径管理要求脑出血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治疗,卫办医政发[2009]174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神经内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文件强调脑出血患者入院第2天开始康复治疗。随着康复医疗的发展,早期康复开始的时间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病情不能限制ICU脑出血非手术治疗患者康复的介入,也不决定患者早期康复的时间,但患者的病情影响早期康复介入的方式,决定患者采用主动康复或被动康复。重症康复必须有专业的康复团队,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负责执行的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为保证早期康复的品质,早期康复必须配备相关的辅助设施,如助行器、足踝矫形器、下肢智能康复机等。本院的康复辅助设施由康复医学科统一管理,更有利于康复治疗师全院调配使用。
重症康复目前在国内的三级医院虽然很受关注,但仍开展得不够成熟,很多医院缺乏专业的康复治疗师和规范的治疗流程。笔者2009年在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为期10个月的学习中发现,香港的重症康复已经开展得很规范,有系统的方案、制度和流程,给医护人员很大的启示,本院在ICU开展早期康复,促进患者基本生活能力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天数,提高了治疗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宗彩霞,付雪飞.5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非手术治疗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9(33):3064.
[2]湖南省卫生厅.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考评办法[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58-159.
[3]张宪军,慕会杰.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18-19.
[4]李湘兰.脑出血与脑梗死急性期血压护理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1):71-72.
[5]王拥军,张婧.脑血管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3-85.
[6]彭刚艺,刘雪琴.临床护理技术规范[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3:81-83.
[7]励建安,毕胜.急性医疗康复[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42-44.
[8]石小峰,史克珊,金虎,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超早期急诊手术与监护[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5):322-324.
[9]刘玉芬.急性脑出血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8(21):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