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诺贝尔物理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父亲总是把所教的概念变成可触可摸有实际意义的东西
在我出生前,我父亲对母亲说:“要是个男孩,那他就要成为科学家。”当我还坐在婴儿椅上的时候,父亲有一天带回家一堆小瓷片,就是那种装修浴室用的各种颜色的玩艺儿。我父亲把它们叠垒起来,弄成像多米诺骨牌似的,然后我推动一边,它们就全倒了。
过了一会儿,我又帮着把小瓷片重新堆起来。这次父亲让我变出些复杂点儿的花样:两白一蓝,两白一蓝……我母亲忍不住说:“唉,你让小家伙随便玩不就是了?他爱在哪儿加个蓝,就让他加好了。”
可我父亲回答道:“这不行。我正教他什么是序列,并告诉他这是多么有趣呢!这是数学的第一步。”我父亲就是这样,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我认识世界和它的奇妙。
我家有一套《大英百科全书》,父亲常让我坐在他的膝上,给我读里边的章节。有一次读到恐龙,书里说,“恐龙的身高有25英尺,头有6英尺宽。”随后父亲对我说:“呀,让我们想一下这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要是恐龙站在门前的院子里,那么它的身高足以使它的脑袋够着咱们这两层楼的窗户,可它的脑袋却伸不进窗户,因为它比窗户还宽呢!”就是这样,他总是把所教的概念变成可触可摸有实际意义的东西。
我想象居然有这么这么大的动物,而且居然由于无人知晓的原因而灭绝了,觉得兴奋极了,新奇极了,一点也不害怕会有恐龙从窗外扎进头来。我从父亲那儿学会了“翻译”——学到的任何东西,我都要琢磨出它们究竟在讲什么,实际意义是什么。
父亲使我很早就懂得“知道一个东西的名字”和“真正懂得一个东西”的区别
那时我父亲常在周末带我去卡次基山,那是纽约市的人们伏天避暑消夏的去处,在漫步丛林的时候他给我讲好多关于树林里动植物的新鲜事儿。其他孩子的父亲也纷纷学着做,带着他们的小孩去山里玩了。
周末过去了,父亲们都回城里去做事。孩子们又聚在一起时,一个小朋友问我:“你瞧见那只鸟儿了吗?你知道它是什么鸟吗?”
我说:“我不知道它叫什么。”
他说:“那是只黑颈鸫呀!你爸爸怎么什么都没教你呢?”
其实,情况正相反。我爸是这样教我的——“看见那鸟儿了么?”他说,“那是只斯氏鸣禽。”(我那时就猜想其实他并不知道这鸟的学名。)他接着说:“在意大利,人们把它叫做‘查图拉波替达’,葡萄牙人叫它‘彭达皮达’,中国人叫它‘春兰鹈’,日本人叫它‘卡塔诺·特克达’。现在你仅仅是知道了世界不同地区的人怎么称呼这只鸟,可是终了还是一点也不懂得它。我们还是来仔细瞧瞧它在做什么吧——那才是真正重要的。”(我于是很早就学会了“知道一个东西的名字”和“真正懂得一个东西”的区别。)
他又接着说:“瞧,那鸟儿是在啄它的羽毛,看见了吗?它一边走一边在啄自己的羽毛。”
“是的。”我说。
他问:“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我说:“大概是它飞翔的时候弄乱了羽毛,所以要啄着把羽毛再梳理整齐吧。”
“呀,”他说,“如果是那样,那么在刚飞完时,它们应该很勤快地啄,而过了一会儿后,应该缓下来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
他说:“那让我们来观察一下,它们是不是在刚飞完时啄的次数多得多。”
不难发现,鸟儿们在刚飞完和过了一会儿之后啄的次数差不多。我说:“得啦,我想不出来,你说道理在哪儿?”
“因为有虱子在作怪。”他说,“虱子在吃羽毛上的蛋白质。虱子的腿上分泌蜡,蜡又有螨来吃,螨吃了不消化,就拉出来粘粘的像糖一样的东西,细菌于是又在这上头生长。”
最后他说:“你看,只要哪儿有食物,哪儿就会有某种生物以之为生。”现在,我知道鸟腿上未必有虱子,虱子腿上也未必有螨。他的故事在细节上未必对,但是在原则上是正确的。
又有一次,我长大了一点,他摘了一片树叶。我们注意到树叶上有一个C形的坏死的地方,从中线开始,向边缘蔓延。“瞧这枯黄的C形,”他说,“在中线开始比较细,在边缘时比较粗。这是一只蝇,一只黄眼睛、绿翅膀的蝇在这儿下了卵,卵变成了像毛毛虫似的蛆,蛆以吃树叶为生。于是,它每吃一点就在后边留下了坏死的组织。它边吃边长大,吃的也就越多,这条坏死的线也就越宽。直到蛆变成了蛹,又变成了黄眼睛、绿翅膀的蝇,从树叶上飞走了,它又会到另一片树叶上去产卵。”
同上一例一样,我现在知道他说的细节未必对——没准儿那不是蝇而是甲壳虫,但是他指出的那个概念却是生命现象中极有趣的一面。生殖繁衍是最终的目的。不管过程多么复杂,主题却是重复一遍又一遍。
我没有接触过其他人的父亲,所以在当时我并不知道我父亲有多么了不起。他究竟是怎么学会了科学最根本的法则:对科学的热爱,科学深层的意义,以及为什么值得去探究。我从未问过他,因为我当时以为所有的父亲都理所应当地知道这些。
父亲培养了我留意观察的习惯
我父亲培养了我留意观察的习惯。一天,我在玩马车玩具。在马车的车斗里有一个小球。当我拉动马车的时候,我注意到了小球的运动方式。我找到父亲,说:“嘿,爸,我观察到了一个现象。当我拉动马车的时候,小球往后走;当马车在走,而我把它停住的时候,小球往前滚。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运动的物质总是趋于保持运动,静止的东西总是趋于保持静止,除非你去推它。这种趋势就是惯性。但是,还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是这样。”你瞧,这是很深入的理解,他并不只是给我一个名词。
他接着说:“如果从边上看,小车的后板擦着小球,摩擦开始的时候,小球相对于地面来说其实还是往前挪了一点,而不是向后走。”
我跑回去把球又放在车上,从边上观察。果然,父亲没错——车往前拉的时候,球相对于地面确实是向前挪了一点。
我父亲就是这样教育我的。他用许多这样的实例来进行兴趣盎然的讨论,没有任何压力。他在一生中一直激励我,使我对所有的科学领域着迷,我只是碰巧在物理学中建树多一些罢了。
自1982年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提出“量子计算机”的概念之后,人们对它颇为关注,众多研究机构更是试图借此开辟计算机时代的新纪元。但是,任凭人们千呼万唤、前赴后继,都没能够彻底揭开量子计算机的面纱。那么,量子计算机到底发展到了什么样的阶段?遇到了什么障碍?此次诺贝尔奖会对量子计算机的研发起到什么推动作用?量子计算机一旦面世,随之而来的会是什么?
量子计算机是大势所趋
所谓量子计算机,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量子携带信息、存储数据,遵循量子算法进行高速的数学和逻辑运算的物理设备。我们熟知的传统计算机的“心脏”依赖的是硅芯片,但是一个芯片的面积总是有限的。
硅晶体管作为在芯片上传输信息、处理信息的微型开关,每年都在缩小,但是,由于硅的特性和物理原理,尺寸缩小(现已达到纳米级)将限制性能的提升。所以,对晶体管进行传统的尺寸的扩展和收缩操作,不能再产生行业已经习惯的更低功耗、更低成本、更高速度的处理器的效果。虽然英特尔的22纳米处理器已经面世,还计划于2013年推出14纳米处理器,对于10nm、7nm以及5nm的制程研发路线图也已敲定,但是,只要粒子的尺度到了10的负10次方米以下,就会明显出现量子特性,所以大部分物理学家坚持认为,摩尔定律不可能无限维持。
为了突破这道瓶颈,
IBM一直致力于研发碳纳米管芯片,其研究人员在一个硅芯片上放置了1万多个碳纳米晶体管,从而能够获得比硅质器件更快的运行速度。IBM声称这一成果有望让摩尔定律在下一个十年中继续生效。但是,如何获得高纯度的碳、如何实现完美的制造工艺又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因为量子计算机是利用量子携带信息的,所以,传统计算机面临的挑战恰恰是量子计算机的优势所在。量子计算机中的每个数据由不同粒子的量子状态决定,根据量子力学原理,粒子的量子状态是不同量子状态的叠加。所以,量子计算机计算时采用的量子比特在同一时间内能够呈现出多种状态——既可以是1也可以是0,传统计算机在运算中采用的传统比特在特定时间内只能代表一个状态——1或者0。这就是量子计算机与传统计算机最大的不同之处。由于量子叠加状态的不确定性,量子计算可以同时进行大量运算,它的潜在应用包括搜索由非结构化信息构成的数据库,进行任务最优化和解决此前无法解答的数学问题。所以,量子计算机是大势所趋。
实现方案众多
量子计算机以其独特的运算逻辑和强大的运算性能吸引了无数研究机构和科学家对其进行研究,也相继取得了一些成果。量子计算机以处于量子状态的原子作为中央处理器和内存,所以研制量子计算机,关键在于成功操控单个量子。相信大家一定对“薛定谔的猫”这一理论并不陌生,关在密闭笼子里的猫,由于量子状态的不确定性,人们永远不知道它是活着还是死亡。所以,处于宏观世界的我们如何才能够有效操控微观世界的粒子,是极大的难题。从理论上讲,量子计算机有几十种体系,从实验上也有十几种实现方法。
阿罗什带领他的团队利用微米量级的高反射光学微腔实现了单个原子辐射光子的操作;瓦恩兰的团队则利用可结合激光冷却技术,在离子阱中实现了单个离子的囚禁;IBM的托马斯·沃森研究中心组建了一支庞大的研究团队,依赖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过去几年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的进展,意欲基于微电子制造技术实现量子计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副教授杰森·培塔表示,他和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科学家利用电子的自旋特性,寻找到了操控电子的方法;利用声波和超导材料,也可以实现量子计算机的拓展;总部位于加拿大的D-Wave公司的量子芯片使用了特殊的铌金属(元素符号Nb,一种类似于银,柔软的、可延展的金属)材料,在低温下呈超导态,其中的电流有顺时针、逆时针以及顺逆同时存在的混合状态,而这正可以用来实现量子计算。
众多方法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阿罗什和瓦恩兰的做法。阿罗什构造了一个腔,把单个光子囚禁在光腔里,实现量子的操控,再往腔里放入单个原子,使原子和光子相互作用,通过腔的损耗来调控它们的状态。瓦恩兰捕获离子的方法,是用一系列电极营造出一个电场囚笼,离子如被装进碗里的玻璃球,而后,用激光将离子冷却,最终,最冷的一个离子安静地待在碗底。他们独立发明并优化了测量与操作单个粒子的实验方法,而且单个粒子在实验过程中还能保持量子的物理性质。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这样评价阿罗什和瓦恩兰的成就:量子计算这个领域已经取得了飞速发展,现在的技术已经超过当初的技术,但是起点是他们。我们现在关注的不是单个离子,而是多个离子的纠缠,比如两个腔怎么连在一起,这是将来要做的,此外,还会有各种各样的腔,比如光学腔、物体腔和超导腔等。现在做量子计算机,实际上就是做芯片,把很多离子纠缠在一起,分到各个区里面,如果这一步能实现,量子计算机有希望在这方面实现实质性突破。
过程艰难 但前景乐观
自“量子计算机”的概念提出到现在的30年间,科学家们纷纷涉足,不管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些不可忽视的成就。
近几年来,量子计算机的领域更是全面开花,量子计算机不再是人们“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的概念型产品。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等机构以奥布赖恩为领导的研究人员更是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宣布,成功研发出一种可用于量子计算的硅芯片。奥布赖恩表示,利用这种芯片技术,10年内可能就会研制出超越传统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
想要研制出实用的量子计算机,需要面临科学技术方面的多重挑战,其中最主要的两大障碍就是:如何让粒子长时间保持量子状态,即保持相干性;如何让尽量多的粒子实现共同计算,即实现量子纠缠。阿罗什和瓦恩兰给出的实验方法均成功地打破了这些障碍,实现了基础性的突破。近几年来,研究人员以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出发点,不断探索,取得了快速进展,可谓前景乐观。
需要注意的是,量子计算机的出现会将网络安全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给现有的社会和经济体系以及国防带来潜在威胁。目前大部分的网络保密是使用“RSA公开码”的密码技术。想要破译这种密码,就要对大数分解质因子,这是极其困难的。按照现有的理论计算,分解一个400位数的质因子,用目前最先进的巨型计算机也需要用10亿年的时间,而人类的历史才不过几百万年。然而,量子计算机能够借助其强大的运算功能瞬间完成密码破译,这严重动摇了RSA公共码的安全性。
目前,量子计算机给人们的印象不过类似于一个玩具,娱乐价值似乎更高一些,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它一定能够引领计算机世界的潮流。
相关链接
量子计算机发展简史
198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提出“量子计算机”的概念。
1985年,英国牛津大学的D. Deutsch进一步阐述了量子计算机的概念,并且证明了量子计算机比经典图灵计算机具有更强大的功能。
1994年,贝尔实验室的专家彼得·秀尔(Peter Shor)证明量子计算机能够完成对数运算,而且速度远胜传统计算机。
2005年,世界第一台量子计算机原型机在美国诞生,它基本符合了量子力学的全部本质特性。
2007年2月,加拿大D-Wave系统公司宣布研制成功16位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机。
2009年,世界第一台通用编程量子计算机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诞生。
2010年1月,美国哈佛大学和澳洲昆士兰大学的科学家利用量子计算机准确算出了氢分子所含的能量。
2010年3月,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发表公报:该中心的超级计算机JUGENE成功模拟了42位的量子计算机。
关键词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 生物化学 发展史 化学生物学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的科学。20世纪以来发展尤为迅速,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越来越多地吸引着来自生物、化学及物理领域的科学研究者们的注意力,成为一门十分活跃的、人们感兴趣的、有发展前途的交叉学科。
从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发至今,有许多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都是在生物化学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生物领域的所有获奖成果中,有一半以上与生物化学有关。在诺贝尔化学奖中,也有近三分之一的获奖成果属于生物化学领域。事实足以说明生物化学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总体上来看,生物化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见表1)。
1 生物化学的萌芽
早在史前,人们就已经在生产、生活和医疗等方面积累了许多与生物化学有关的实践经验。我们的祖先在公元前22世纪就用谷物酿酒;公元前12世纪就会制酱、制饴;公元前4至3世纪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生理学、化学等都非常重视;人们用酸碱中和一类的化学反应解释人体的机能;晋朝的葛洪已经用海藻治疗瘿病(甲状腺肿胀)。公元6世纪,北魏贾思勰记载了在制曲中利用曲的滤液进行酿造,表明对酶的作用已有初步认识;公元7世纪,孙思邈就用车前子、杏仁等中草药治疗脚气病、用猪肝治疗夜盲症;公元11世纪,北宋沈括有“秋石阴练法”的记载,是一种人尿中提取性激素的古老的生物化学方法;公元16-17世纪的海尔蒙特深信酵素参与维持生命的反应过程,认为酵素是一种潜在的形成能力,它能够使种子和生命得以产生。人们对生物化学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生产和医学实践中的观察和应用,尚未对该领域进行深入的、本质的研究分析,仅是化学家或医疗化学家以化学的观点解释生命现象,这一时期成为生物化学早期的知识积累阶段。
直到18世纪中叶,法国拉瓦锡首次证实了动物身体的发热是由于体内物质氧化所致,阐明了机体呼吸的化学本质,这是生命科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也是生物化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2 生物化学的初期:生理化学阶段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生物学已发展为独立的学科,化学也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在这期间,一些有创意的科学工作者把生理问题与化学结合起来,用化学的基本原理解释生理现象,尤其注重从化学观点研究植物生理、动物和人体的生理现象,为生物化学的形成做了准备,也使生物化学得以形成成为可能和必然。
19世纪,科学研究者对生命现象开展了比较广泛的研究,对生命的化学本质的认识有了许多重大进展,为生物化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如1810年盖·吕萨克推导出了酒精发酵的反应式:淀粉一麦芽糖一葡萄糖一酒精。李比希于1842年出版了《生物化学》,他用化学理论阐述了动物生理和人体生理的问题。科学家们先后发现了一些生物体中的重要化学物质。19世纪50年代巴斯德证明了酒精发酵是微生物引起的,排除了发酵自生论。19世纪60年代,德国生理化学家候普·赛勒得到了蛋白质的结晶——血红蛋白,1877年第一次提出了“生物化学”一词,将其定义为所有与生物分子有关的一切内容。1894年,费歇尔首先提出酶的专一性及酶作用的“锁一钥”学说。由于费歇尔是使生物化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最有功劳的人物,因此,费歇尔被人们誉之为“生物化学之父”。这个阶段的生物化学,实际是用化学的观点研究生物的生理问题,取得了不少成果,如对酶的了解、蛋白质和糖元的发现、胃酸的发现、人体与氧气的关系、维生素的发现、对腺体的初步认识、从激素到胰岛素的发现以及抗生素的发现,等等。
这一时期无论是生物学家还是化学家都还没有从化学的本质上给予生物化学系统的解释,仅仅是对生物体中的一些重要化学物质及其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研究,仅仅属于生理化学阶段,为19世纪末期形成生物化学这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 生物化学的诞生
生物化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运用化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生物的化学组成和生命活动中的化学变化。对于生物化学的诞生,主要有2种不同的观点:
大多数学者认为生物化学是19世纪末期诞生的新学科之一。1897年德国科学家布赫纳(1860—1917)证明发酵是由酶的作用引起的催化过程,不需要酵母菌的存在,因此诞生了一个新领域——生物化学。他也因生物化学研究和发现无细胞发酵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另一种观点认为,1828年维勒用人工方法以无机化合物氰氨酸合成有机化合物尿素,揭示了生物体的反应同样是遵循物理和化学的规律,标志着生物化学这门交叉学科的诞生。
虽然生物化学的诞生并不是一朝一夕或者某个时刻计然之术,但若非要给生物化学的诞生确定一个具体的时间的话,对于这2种不同的观点,倾向于第一种观点的较多,即生物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19世纪末期,虽然第二种观点也提出形成的具体时间和标志,大部分研究都表明生物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19世纪末期。4 生物化学的发展4.1 生物化学的初级发展时期
化学的发展以及化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综合化对于确定生物体的化学成分、性质和结构的认识与合成具有推动作用。在生物化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对蛋白质和核酸的研究成果成为生物化学不断取得进展的重要标志。此外,在营养学、内分泌学、酶学方面的研究成绩也取得非常重要的进展,对生物化学的全面发展和研究揭开了新的思路,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见表2。
4.2 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蓬勃发展时期
然而,即使以“硬”和“实”著称的诺贝尔科学奖,也同样伴随着瑕疵和缺憾。既有伟人巨匠的慧眼卓识,又有凡夫俗子的明来暗往,也许这才是诺贝尔奖“神坛”的真实故事。
爱因斯坦侥幸过关
1922年11月13日,爱因斯坦赴日本演讲途经上海,收到了瑞典领事馆送到船上的官方文件,通知他被“追授”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世界科学界都松了一口气。
早在1910年,奥斯特瓦尔德就曾经提名爱因斯坦为物理学奖候选人,以表彰他划时代的相对论。但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却不屑一顾,重实验、轻理论已经成为长期的思维定式。但爱因斯坦的提名逐年增多,1919年5月,爱丁顿在非洲普林西比岛进行日全食观测,同年11月在英国皇家学院了太阳引力使星光弯曲的报告,成为世界各大媒体头条新闻,爱因斯坦的名字也一夜之间传遍五洲。1920年,科学界的重量级人物玻尔、瓦尔堡、洛伦兹、昂内斯、塞曼都异口同声推荐爱因斯坦,但5人评选委员会却全票反对,他们的平均年龄72岁。已经气息奄奄的瑞典皇家科学院老教授哈塞贝尔利从病榻上发出最后呼喊,决不许爱因斯坦获奖,并坚持让好友纪尧姆胜出。到了1921年,32位提名人中14人推荐爱因斯坦,但眼科医生出身的古尔斯特兰德却带头对爱因斯坦全力阻击。他的专长是研究光线在眼球中的折射,压根不懂得光线在重力场的弯曲,却自告奋勇写了长达50页的报告,把相对论批得一无是处。
僵局持续到1922年,爱因斯坦的推荐者超过50人。多亏玻尔的学生奥森取代了去世的哈塞贝尔利进入评选委员会。这位乌普萨拉大学教授通晓理论物理而且长袖善舞,改用争议较小的光电效应作为爱因斯坦获奖理由,终于挫败了古尔斯特兰德等人的封杀。
爱因斯坦侥幸过关了,获得保留缺额的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但又规定在证书和仪式中均不得提及相对论。1922年12月颁奖庆典举行时,爱因斯坦远赴日本无法参加,直到1923年7月11日,才在瑞典哥德堡向2000名听众发表获奖演说。他不理睬诺贝尔奖委员会的约法三章,径自将题目定为“相对论的基本概念和问题”。坐在前排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听得入迷,会后还不忘对爱因斯坦再三讨教。
毫无疑问,光电效应值一个诺贝尔奖。但影响人类现代科学进程的相对论却始终没有获诺贝尔奖,应该是斯德哥尔摩永远的遗憾。对于爱因斯坦来说其实未尝不是好事,如果评委们“醒得早”,在1910年便给相对论颁奖,恐怕爱因斯坦就只能和洛伦兹、彭加勒分享了。
阿伦尼乌斯“一夫当关”
说到彭加勒,不由让人发出另一声沉重的叹息。1901~1912年,彭加勒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达51次。这毫不奇怪,作为最优秀的数学物理学家,彭加勒在法语世界是无人比肩的。然而评委会从不在意推荐的呼声。这是阿伦尼乌斯主持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时代,他声称彭加勒只是纯粹的数学家,不能跑到诺贝尔奖的地盘来“客串”。尽管彭加勒比爱因斯坦更早提出相对论原理,完成洛伦兹变换的证明,并出色研究三体问题,导致了混沌理论的发现。
其实阿伦尼乌斯抵制彭加勒的真实原因,在于他和另一位瑞典皇家科学院委员列夫勒的“窝里斗”。列夫勒越是力挺彭加勒,阿伦尼乌斯就越是与他对着干。列夫勒1910年曾向全世界著名科学家写信求援,尽管得到了34人推荐的最高票,但效果适得其反,更激起阿伦尼乌斯的较劲。结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彭加勒最终被无情否决。法国科学家朗德尔说:“彭加勒被看作一个没有开枪的士兵,然而他是一位将军,他影响了现代物理学的整个方向。”
为了平息法国人的巨大愤怒,阿伦尼乌斯安排了居里夫人191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来弥补。1912年7月17日,58岁的彭加勒与世长辞,永远退出了斯德哥尔摩的是非地。缺少一顶诺贝尔桂冠,丝毫无损于彭加勒的高大,诺贝尔奖却永远留下了物议难平的话柄。
还是这位阿伦尼乌斯,阻断了门捷列夫的诺贝尔奖之路。起初否定的理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已经有30年历史,完全成了“古董”。1905年,70岁的拜耳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原因是30多年前发现吲哚结构,比门捷列夫的贡献更陈旧。相形之下元素周期表还不断带来对化学本质的新认识,指导对预测元素的新发现。
因此诺贝尔化学奖评委会达成共识,1906年推选门捷列夫获奖。但最后关头又遇到阿伦尼乌斯的顽强阻挠,致使提议最终被皇家科学院。化学界同行都心知肚明,门捷列夫过去曾经批评过阿伦尼乌斯的电离理论,这本属学术之争,想不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心存芥蒂的阿伦尼乌斯如今立身要路,终于可以挟私报复了。
1907年2月2日,门捷列夫溘然长逝,元素周期表和诺贝尔奖永远失去了彼此的机会。所幸今天每个中学生的课本上都有门捷列夫和他的元素周期表,怎是一个诺贝尔奖能够贬损和抹杀的!
爱迪生“傲慢”引公愤
回顾诺贝尔奖的历史,重发现、轻发明是基本取向,二者比重约为77∶23。但发明家获诺贝尔奖者仍不乏其人。爱迪生是全世界妇孺皆知的“发明大王”,然而却没有在诺贝尔殿堂“金榜题名”,难免被视为咄咄怪事。
其实诺贝尔奖评委会的目光从来没有漏掉爱迪生。1911年11月26日,《纽约时报》刊载了一条消息,爱迪生的合伙人约翰逊在纪念瑞典工程师爱立信的年会上宣称:爱迪生“将会拒绝接受4万美元的诺贝尔奖金,如果诺贝尔的本意是为了帮助那些无力完成自己发明的人”。这是爱迪生对风传他将获得本年度诺贝尔奖的回应。1911年12月,瑞典发明家协会主席在会议上披露了这一消息,爱迪生的“傲慢”激起了瑞典工程师的公愤。于是决定推出自己本土的发明家。这便是“仁慈的错误”――灯塔自动调节器发明者达伦双目失明后获得19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背景。到了1915年,爱迪生再度被提名同时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瑞典工程师协会闻讯后采取了一系列“造反行动”,引起了评委会的恐慌。从此爱迪生与诺贝尔奖再也无缘了。
平心而论,不管什么语境下爱迪生说过类似的话,其实都算不上大错。作为世界发明家的典范和符号,爱迪生的缺席让诺贝尔奖留下了无可弥补的空白。四海归心的事业,显然需要更加恢宏的气量和博大的胸怀。
放弃了DNA,选了脑白切除术
从孟德尔到摩尔根,人类的遗传学已经长驱大进。但基因的载体究竟是什么?科学界一直认为是蛋白质――只有它的复杂结构才能装下海量的遗传信息。美国洛克菲勒研究所的微生物学家埃弗里通过对肺炎双球菌的10年研究,发现致病的“光滑型”菌株加热灭活后,仍然能在不致病的“粗糙型”菌株中“借壳上市”和“起死回生”。由此认定细胞核里的DNA
才是遗传载体。1944年埃弗里在《实验医学期刊》了这一成果,随之赢得了更多的诺贝尔奖提名。
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当时的水准低下,25个教授很少从事研究,3人评委会更才疏学浅。化学教授哈默斯顿认为单调重复的4种碱基不可能承载生命信息,并怀疑埃弗里提取的DNA混入了蛋白质。整整10年间,诺贝尔奖评委会一再错过了最有价值的DNA,却在1949年选择了“将人变成行尸走肉”的脑叶白质切除术,创下医学奖失误的新纪录。
1955年2月20日,埃弗里以78岁高龄去世。他没有等到诺贝尔奖的幸临,但却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此后至少几十人因研究DNA而获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的“边缘领域”
随着现代天文学日益成为捷报频传的科学前沿,诺贝尔奖收到天文学家的提名也与日俱增。1909年海尔首次问鼎,此后涌进了越来越多的候选人。照说天文学是近代物理的源头之一,牛顿的万有引力定理就有赖于开普勒对天体运动规律的发现。但在1923年,诺贝尔奖评委会做了一个画地为牢的规定,将天文学一刀切掉。也许是出于资源缺乏和“有压有保”吧,此后几十年取消了所有天文学家的评奖资格。一代大师爱丁顿、坎贝尔、沙普利、贝特、鲍恩、萨哈、拉塞尔等统统被关在诺贝尔奖的大门之外。
1923年,哈勃观察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发现仙女座星云在银河系之外,从此确立了“宇宙岛”的概念;1929年通过星系的红移现象计算出哈勃常数,奠定了膨胀宇宙的理论基础。哈勃的贡献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的根本认识,但却没有改变斯德哥尔摩的作茧自缚。直到1967年,评委会终于开始松动,让贝特获得了物理学奖,表彰他成功分析恒星产生能量的核聚变反应。天文学从此堂堂正正进入诺贝尔奖的序列。今天,以海尔命名的天文台屹立在帕洛马山之巅,以哈勃命名的太空望远镜逡巡在大气层之上。他们无疑是比诺贝尔奖更显赫的荣耀和奖赏。
人类可能获知“薛定谔的猫”究竟是死是活
在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科学怪才“谢耳朵”用高深玄奥的科学界著名“公案”――“薛定谔的猫”,为邻居美女佩妮解释她和莱纳德的恋爱关系,这让普通人听起来完全不知所云。但如果了解奥地利科学家薛定谔那个导致世界科学思想革命的“猫论”,人们会发现,“谢耳朵”其实反倒是一个比较擅长将抽象的科学理论生活化的人。
那只被关在黑箱子里的猫,它的生死取决于箱子里一个独立原子的状态:如果原子衰变,会引发箱内毒气泄漏,猫死;反之,猫活。薛定谔称,不论是死猫、活猫,还是同时既死又活的猫,都是我薛定谔的猫!
这个在上世纪构想的思想实验,被后人引为解释量子世界的经典。量子理论认为,单个原子的状态其实并非“非此即彼”,或者说,箱子里的原子既衰变又没有衰变,表现为一种概率;对应到猫,则是“既死又活”。这显然违背了人们从日常世界所知的常识――我们知道,一只猫的死活不依赖于我们人类是否看(测量)了它。薛定谔思想实验的本意是质疑哥本哈根学派的量子力学解释:不确定论与测量导致波函数塌缩(就确定论而言,他站在爱因斯坦一边)。这之中隐含了一个问题,宏观世界中猫的死活是由微观粒子的态转化过来的,那么,从微观世界(量子状态)往宏观世界(经典确定状态)演化的过程,是怎样放大出来的呢?
法国人塞尔日・阿罗什和美国人戴维・维因兰德因为粒子控制研究而获得2012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2012年10月9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宣布这一消息时认定,两人“开启量子物理学实验新时代的大门,显示不必损毁量子粒子个体,就可以直接观测它们”。这将能给世界带来超快的量子计算机和超准的光钟(其精度将比现有的铯原子钟高百倍);同时,也许终于可以告诉人们:薛定谔的那只猫究竟是死是活。
“获奖”其实也是一个薛定谔猫态
讲座中,张卫平特别提醒公众注意大半个世纪里西方科学界探寻“薛定谔猫”之旅的不懈努力和对实验材料、方法的执著改进,如超导材料的进展导致了实验中“腔”的镜子的改进。他打比方说,对于一个科学家,“获奖”其实也是一个薛定谔猫态,这受到机遇(领域选择、方向、导师)、环境(社会、单位、团队、合作)和心态(兴趣、坚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许多中国人信奉的“唯物”主义,或许会认为研究濒死经历的史都华・哈默洛夫等著名科学家的工作是为不务正业。他特别赞同白岩松谈诺贝尔奖的话:“当中国的文学家、科学家开始做很多‘无用’的事时,就离诺贝尔奖不远了。”
对此,褚君浩院士也表示,科学研究必须如竺可桢所说“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吴以义则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后,答一位贵妇人“这有什么用”时的反问:“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来说明科学研究的超功利性和超越时代的开拓性。同时,他也强调了科学研究的局限性。据说,经过后来流行的哥本哈根学派的解释,薛定谔原先作出的具有确定性的波函数方程变成了不确定的,薛定谔对此感到非常失望,甚至说:“如果早知道量子力学会发展到今天这种状况,我就不该提出‘薛定谔的猫’。”吴以义教授认为,这种对于科学局限性的痛苦也正是人们持续不断探索的动力之一。张卫平认为,虽然迄今为止,在我们的世界里还未发现量子力学是不对的,但在更大的宇宙空间里,量子力学也难保不发生问题。
如此系统地面向社会公众“解密”诺贝尔奖,在上海尚属首次,通过解读和互动活动,让公众清晰获悉2012科学类诺贝尔奖的来龙去脉,并使之从科学的层面向社会扩散,让公众从中不仅能获得一定的科学前沿知识,而且能领略获奖科学家的研究思路和勇于探索的敬业精神。
(上海市科协供稿)
了解科学发明 体验科学乐趣――重庆科技馆“走近诺贝尔”主题展受青睐
你只需要按动发报机按钮,熟记密码本内容,就能当一回《风声》里的顾小梦,同时还能实现你的科学家梦想……
这是重庆科技馆“走近诺贝尔”主题展中的一个互动场景,该主题展于2012年12月29日正式开展。开展当日,便迎来上千名观众前来体验。其中“维生素家族”“石墨烯”“核反应堆”等展区深受重庆市民的喜爱,展览持续至今,仍然吸引着重庆市民前来参观的热情。
“走近诺贝尔”主题展览主要展示诺贝尔奖的历史、传承,以及诺贝尔奖获奖者的研究领域及贡献,通过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让诺贝尔奖这项看似远离普通人的概念更为人熟知,最重要的是,通过优秀的获奖者的科学思维、方法、贡献,激发公众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诉求。
“走近诺贝尔”主题展分为3个部分进行展示。首先是序厅里的“诺贝尔奖历史”,采用场景、模型等展示方式,展示诺贝尔奖的由来及其背景,重现诺贝尔本人一生对科学的追求与对人类的贡献。其次是“诺贝尔奖殿堂”(含物理奖、化学奖、医学或生理学奖3个部分),这一部分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虚拟仿真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诺贝尔奖历史上物理奖、化学奖和生理或医学奖中具有典型性和开创性的获奖者及其研究成果进行重点展示,以故事化、情景化和互动化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其中的科学原理、获奖成就及意义,传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第三部分是“我与诺奖”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这部分展示诺贝尔奖中的成就与人类自身的切实关系,体现科技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巨大改变,引发观众追寻诺贝尔奖获奖者的足迹去探索科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