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穷人

穷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穷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穷人范文第1篇

酝酿多时的阶梯电价又被称为“穷人电价”,它真的对“穷人”有利吗?

中国电价贵不贵

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的销售电价(人们实际支付的电价)整体较国际低。国资委《2009年回顾》中提供的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02至2007年间全球56个国家居民平均电价累计上涨76%、工业平均电价累计上涨84%,而同期中国电价涨幅为32%。2003年到2009年间,迫于能源价格上涨压力,欧洲各国工业电价年均上涨约10.47%、居民电价年均上涨约8.05%。相比之下,中国电价可谓“慢慢涨”,自2004年起6次调价以来,年均上涨仅为约4%,累计每度上调13.43分钱。

表面上低于国际水平的绝对价格,一旦比照人均国民收入,“中国价格”就一下子遥遥领先。2008年各国居民电价(单位:千度)分别为:德国263美元、英国231美元、法国169美元、美国114美元、韩国89美元,而中国只有69美元。但若与当年各国人均国民收入对比,德国(千度)电价占人均国民收入的比例仅为0.62%,美国为0.24%,而中国则为2.49%。这意味着,在相对价格上,中国的电价是德国的4倍多,是美国10倍左右。

阶梯电价是否靠谱

简单来说,阶梯电价就是让居民“少用少花钱、多用多花钱”的价格调节系统。由于通常还兼有保障低收入人群用电的作用,又被称为“穷人电价”。世界上包括美国、日本、印度、韩国、马来西亚在内不少国家,早就开始实行类似阶梯电价的方案,香港和台湾地区也已有相关实践。在个别国家,为了保障低收入群体用电需要,还特别设置了“生命线电价”,如日本中部和关西电力就分别对居民月用电量8度和15度以内的部分实行免费。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杰称,中国也要实施“穷人电价”,就是要“不再对富人进行补贴,只是对穷人补贴”。从操作上看,这一预期是否可能实现呢?

质疑1:以覆盖率划定第一档电价是否科学?

不少国家在采用“阶梯式递增电价”时,将居民电价细分至3到6档,对最低档用电量的划分也须非常讲究。一般而言,用电量较大的发达国家第一档线较高,发展中国家则相对较低。比如美国新泽西州第一档电量为高达每户每月600度,日本和香港分别为120度和200度,马来西亚就只有40度。

发改委称“按覆盖一定比例的居民数量确定各档电量标准,能够解决各地用电量差距较大的矛盾,保证相对公平”。但以覆盖率来划定各档标准的明显缺陷,是依然没有解决过去平均电价时代的“一刀切”,依然无法反映城市和农村用电的巨大差距。例如,在一些南方城市,城市居民月均用电量在特殊月份最高可达200度以上,而农村居民用电量依然可维持在十位数甚至个位数的水平。以现在的方案看来,城乡差距不仅没被照顾到,反而像是更多的城市居民被划到“提价圈”中。

质疑2:只有涨没有降的阶梯电价,怎么保证“穷人”被补贴?

实际上,现在尚未明确的、实行梯度电价之后电价如何划定,也是低收入群体能否真正受益的关键。有质疑声音就认为,若真正要降低(低收入人群的)负担,对低于第一档居民用电价格进行降价、中间用户(电价)维持不变、用电大户再涨价的方法,可能更加有效。除日本以外,美国也有一些州对居民生活用电采用“生命线电价”,先确保低收入居民能获得政府特殊照顾,此后再对超过“生命线”用电量限额的用户按合理电价收费、再超过某一用电量限额时按高于合理电价收费。在低收入人口占多数的中国,阶梯电价若不配合相应的降价措施而只强调“价格合理化”,真正的低收入者也许难以从中受惠。

质疑3:阶梯电价一旦实行,或有利于电网企业从中“渔利”?

过去30多年里,占全国年用电总量12%左右的居民电价长期低于工业电价,居民用电相当于享受某种程度的“政府补贴”,电价难以反映实际成本。但在政府“一手抓”的体制下,政府如何设计阶梯电价不仅能左右整体电价水平,也能决定电网企业能否从中增加收入。

理论上说,要转变“穷人补贴富人”或者“补贴向穷人倾斜”,中间档电价是否足以维持电力平均成本很关键。如果通过阶梯电价将中间档的人群扩大,反过来电网企业的收益也就能大大增长。据推测,当城市居民电价增长幅度控制在0.04元~0.05元之间、农村居民在0.02元~0.04元之间时,涨价是可以被承受的。这似乎意味着,阶梯电价可能让电网企业在居民可承受的范围内“渔利”。

电价为何“众口难调”

客观地说,中国多年来对居民用电实行低价政策、通过提高工商业用电价格分摊成本的做法,确实无法反应资源价格应有的水平。然而,提高居民用电价格是电价市场化的大趋势、居民阶梯电价递进制度是为杜绝“穷人补贴富人”现象,两者不能等同。从现行的方案看,梯度电价更像是以行政命令让一部分用户消费高电价,这与用政策压低发电企业上网电价一样存在某种“价格歧视”。

电价怎么调都感觉不合理,关键还在于电价改革市场化始终无果。尽管水电、风电、核电等逐渐加入电力供应大队,煤依然是中国的最主要电力资源(全国约70%发电量靠燃煤),而用户购买时支付的终端价受煤炭价格和发电企业报的“出厂价格”(上网电价)左右。但中国的特殊国情在于,虽然煤炭基本实现了市场定价,发电企业的出厂价格却仍处在政府的严格管制之下。

2008年6月,全国发电量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在经济发达的华东、华北发电量增速甚至急剧下滑。面对“电荒”的危险,政府的决策时报之以更加严厉的限价措施。当市场对电煤需求持续增加时,政府下令限价的结果,就是煤炭企业不愿产煤或电煤质量下降,结果危机只能加剧。当年6月、7月官方两次对电煤限价,结果是限价政策出台后到一个月,区域性“电荒”相继出现。发电企业的价格和收入本应随行就市,政策而不是市场在调整电价,只能产生政策跟不上电价涨幅和涨价节奏,不能及时反应实际的市场供需变化的结果。

结语:几乎所有国家都面临着同样的能源定价难题。既要控制物价又要防止通胀,既要容许价格适当上升以促进能源行业投资又要鼓励用户环保节能,平衡这些利益从来就不是容易的事。

穷人范文第2篇

穷人《续写 》

桑娜拉开帐子,渔夫看到了睡熟的两个孩子。桑娜说:“其实我早就把他们抱来了,只是怕你不同意。”“我会同意的,以为他们太可怜了。”桑娜说;“我们得给他们取一个名字。”渔夫说:“那好吧,叫什麽名字好呢?”桑娜说:“一个叫曼达,一个叫蒙达。”渔夫说:“大的叫蒙达,小的叫曼达。”“好吧。”“快点休息吧!他们就这样度过了一晚。

第二天,桑娜和渔夫醒来,渔夫出去打鱼了,桑娜在家里做早饭,早饭做好了,她又去补鱼网,补完鱼网她去叫两个孩子,“你们的妈妈去世了,现在由我来照顾你们,你们一个叫蒙达,一个叫曼达,好吗?”孩子们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很快,五年过去了,孩子们都长大了,桑娜家富有了,她送这两个孩子去上学了,他们学习很好,老师经常夸他们。这两个孩子考上了大学,一家人过得很幸福。

从此,一家人过着不愁吃不愁穿的幸福生活。(***)

穷人范文第3篇

现在渔夫和桑娜有七个孩子,这让他们更加烦恼.渔夫决定把自己捕来的鱼拿到集市上卖,就这样他们熬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七个孩子长大了,他们帮助渔夫到海上捕鱼,由大儿子丘比特和二儿子吕波里帮助渔夫拿到集市上卖.

一天,他们一如既往地把鱼拿到集市,这时正遇到一伙强盗在抢劫,渔夫于两个孩子见了拿上鱼叉冲上前去,与强盗搏斗.在搏斗的过程中,父子三人勇往直前,不畏艰险,可是年老体弱的渔夫受伤了,最后还是把强盗捉住了.被强盗抢劫的人是大富豪,他见自己的救命恩人受上了.于是他就把渔夫接回了自己家,可渔夫坚持要回自己的家,大富豪无可奈何只好把渔夫送回他那破旧却温暖的小屋.日子一天天过去,渔夫的伤也渐渐好转起来.这时寄来了了一封信,渔夫打开信封里面有一张纸和一张支票,支票上的数字大得惊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渔夫吓得差点儿从床上蹦下来.再看看信,渔夫明白了,这是那位大富豪寄来的,信上说:“谢谢您,见义勇为的勇士,这张支票是我小小的心意,请您收下.”

后来,渔夫用这笔钱买了一个渔场,由自己和七个孩子经营.最后,他们用自己富有的心变成了富人.

穷人范文第4篇

妈妈是要我不要一天呆在电脑旁,出来兜兜风,伴着不情愿我在妈妈胁迫下,我来到了永宁公园,随心所欲的来到江边,躺在木板上,让微风抚摩着。

躺着心烦,便想着给家乡的同学们“报个信”,叫妈妈拿出手机,她却说现在打电话贵些,9点以后再打,我非要,妈妈还是给我了,就在此时,来了三个人,一位母亲,一个男孩一个女孩,都大概五六岁吧,男孩对我轻轻的说了句:“让一下。”我愣愣的让开了,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我仔细的观察,他走到江边,趴下去,用手拍水,我才醒悟:原来他为了江里的那个瓶子,这更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也跟着去看,本来我是可以够着那个瓶子的,但是他又把他拍到另一个木板的下方去了,我无能为力,他又跑到那边去,他的母亲在旁边说着什么,我不是本地人,不明白,大概是叫孩子回来的意思吧。但那个男孩还像不开心,说着我要那个瓶子,边说边用手指着。当他终于把瓶子赶到离他最近的地方,他又趴下了,但我深知,瓶子他还是够不着的,他叫他妈妈把他的大腿按着,他弯下身去捡,他的身子在抖动,终于瓶子被捡起。他们就离开了,母亲对我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我或许明白了什么。于是把手机还给了妈妈说:“算了,不打了。”

其实穷人的梦很简单,不过一个瓶子,有一碗饭吃,不挨冻……但最终的梦还是走出大山,走入大城市,去完成他们的梦,穷人的孩子就是那么特别吧,就像他们的梦一样。

穷人范文第5篇

Delights me, the old

Yellow wooden house 2)indented

Among the new brick 3)tenements

Or a 4)cast iron balcony

With 5)panels showing oak branches

In full leaf. It fits

The dress of the children

Reflecting every stage and

Custom of necessity―

Chimneys, roofs, fences of

Wood and metal in an unfenced

Age and enclosing next to

Nothing at all: the old man

In a sweater and soft black

Hat who sweeps the sidewalk―

His own ten feet of it―

In a wind that 6)fitfully

Turning his corner has

Overwhelmed the entire city

贫穷的无序景致

使我愉悦:陈旧的

黄色木屋陷入

新的砖造分租公寓的包围中

一个铸铁阳台的镶板间

露出长满树叶的

橡树枝桠。它和

孩子们的服装契合

反映不同时期

对于生活的不同需求――

烟囱、房顶,以及在这个不设防的年代

用木头和金属做的栅栏

包围圈内

近乎无物:那位老人

穿着羊毛衫,戴着黑色

软帽,打扫着人行道――

他在打扫自己那十英尺空间

风一阵阵地

转过他的角落

吹遍整座城市

一首短小的诗,装着一个小小的世界,穷人狭小、破旧的房子,用木头和金属做的栅栏,铸铁阳台的镶板间露出的橡树枝桠,还有对风中那位戴着黑色软帽的老人的描述都反映了诗人对穷人们生活的关注。令诗人愉悦的是诗中意象的形态、颜色,我不禁思考起,世间有多少人即使在贫寒的生活状态中也能诗意地栖居?清贫地听着风,并不是一种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幸福。

William Carlos Williams(1883―1963),美国诗人,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的鼻祖,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鲁瑟福德城的一个商人家庭。1906年,他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并取得医学学位,又去德国莱比锡大学进修,后回故乡行医。业余从事诗歌创作,也写小说和评论文章。

相关期刊更多

三月风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营销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科普天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