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应用文写作教案

应用文写作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应用文写作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应用文写作教案

应用文写作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高职 应用文写作 实践 讨论

案例教学法在国外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罗马时代,然而它在课堂上的真正运用,却始于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兰德尔教授,最初运用在法学院和医学院,在当时,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1]到了20世纪初,案例教学开始被运用于多个学科,其内容与方法日渐丰富和完善,并在世界各地的课堂教学中受到热捧。其实,我国的案例教学法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具雏形,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复也。”就是案例教学的模式,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本土案例教学在我国并没受到重视与研究。只是到了1979年,我国工商行政代表团访问美国后才介绍到国内的,我国教育界从1990年开始探索运用案例教学。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始了一些学科的尝试,但由于起步晚,仅仅在一些学科和领域开展,“未被看做一种普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2]

案例是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收集整理的典型人物、事件或人物与事件的有机结合体,它们富含教育价值。案例教学法就是以案例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分析讨论这种案例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案例的选择要典型、简练。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可以借助案例来说明抽象的理论和观点,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具有真实情境的教育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这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越来越符合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化培养的需要,适应人才职业化、课程职业化的要求,[3]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就倍受青睐。

一、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应用文教学就如工厂生产批量的产品一般。学校似工厂,课堂似车间,学生似成批的产品,课堂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封闭、僵化、沉闷的状态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耳、眼、手等器官被调动起来了,但是大脑思维活动变得越来越缺氧了。学生机械地从教师和教材中识记知识,却不会思考和加工所学的知识。这种教学使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缺乏创造性,更无法根据现实职场的需要去写作合适的应用文。

传统的应用文教学因其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厌倦情绪。教师的满堂灌更使学生只会听,不会想。过分依赖教师,把学生训练为纸上谈兵的听话者,却训练不出思考者,训练最多的是书本知识,很少训练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

应用文写作的理论教学和实际处理方式差别很大,教师重理论轻实践。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增加知识的宽泛性与深刻性,把应用文写作当成一种纯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应用文写作鲜明的实用性,内容的丰富性,思维的逻辑性,结构的严谨性,强烈的时效性。应用文的语言是平实简约的,但是有些文种语言也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例如演讲稿、竞选词这类文体的写作,需要从教学中寻找生动的案例来诠释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同时也要注意运用修辞方法来创设氛围;需要对语言进行加工、润色,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魅力,这样才能表达深邃的思想内容。

二、案例教学法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的教学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经济日益全球化,应用文写作的内容趋于经济化,使用范围开始国际化,写作技巧变得现代化。熟练掌握各种文体的应用文写作对于未来职场工作者是必备的职业素质。“加强能力培养,突出使用原则”,[4]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不仅是语文素养的需要,更是职业素养的需要。在这种情形之下,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富于实践的且有明确目的的、以行动为导向的训练就在高职应用文教学中应运而生。

高职应用文写作是以有效的行动为目的的,解决实际问题是其突出的表现。如专业文书写作、行政公文写作、事务文书写作、日用文书写作,特别是和学生上学密切相关的应用文,如: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调查报告等,以及求职应聘期间的应用文,如:求职简历、求职自荐书、劳动合同等,这些文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求职面试、职场工作休戚相关。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应用文写作能力就成为一个现代人必备的重要能力,成为未来职场竞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体现在公务员考试中。应用文写作技能已经成为各类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必备素质,也是奠定学生职业生涯成功的必修课,更是成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工作、生活手段。

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真实性。课堂中的案例是具体的实例,具有典型性,与理论知识有直接的联系。案例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模仿实践的过程,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途径。课堂案例的展示,为学生创设了案例情境,这样就可以把社会与生活引入课堂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短期内接触具体问题,对现实问题和未来将出现的问题做出反应。案例浓缩了现实问题,通过虚拟情境的实践,不仅可以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其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能力。

案例分析的答案应是开放的和多样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获得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指向性的答案。开放的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权威性,教师无需按照设定的内容讲授,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归纳、总结,用恰当、精炼的语言概括本案例所蕴含的规律及核心内容。由于学生直接参与案例的收集、分析、讨论和评价,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课堂的主动权,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教师可以使每个文种的相关理论知识问题化,让教学从“传授型”变为“研讨型”;由“教为中心”变为“学为中心”。案例教学改变了教师单纯讲授“理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分析讨论案例“实践为中心”的模式,以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代替教师的说教。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使用语言的个体来说,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清楚地传达出来,因此,口头表达能力对个人将来的发展十分重要。课堂讨论为学生提供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舞台,他们要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除了口齿清晰,还要合乎逻辑,有时还须即兴发挥,这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准备讨论之前,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和相关资料,要学会收集、归纳、整理、概括信息的能力。“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归纳概括出作者的观点,并形成自己的看法。讨论过程中,学生又要仔细倾听别人的看法,在相互讨论中学习,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得出正确的结论,这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应用文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一)良好的知识储备是教师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实行案例教学前教师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方面是研习国家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关注时事动态新闻。教师需要了解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有关《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关注国家政策法规,新闻动态。及时研究政策,领会精神,把握动态,勤于思考,善于借鉴,乐于实践;另一方面是熟练掌握与应用文写作相关的专业知识。一个好教师要有渊博宽厚的知识底蕴和熟练精通的专业技能。作为现代的高职教师,要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技能,了解大学生的就业需求,把新技术、新知识及时引入课堂,用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构建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学习与教学专业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到专业知识体系之中,既要精深,还要广博。

(二)精心组织教学过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过程重于结果,组织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以课堂讨论案例为代表,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五个环节。

第一阶段是课前准备阶段,该阶段要做好三个环节的工作:

①布置案例并分配任务;

②学生分析案例;

③小组讨论案例,写出发言稿,推选出发言者。

一切事物的成败取决于它的开始,案例教学亦然。首先,将学生分成5人一组,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性别、性格、生源地等因素,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其次,一般在一周到两周左右,教师要把准备好的案例资料发给学生,对有针对性地列出一些思考题。这需要留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学生要按照给出的案例资料查阅、搜集信息。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自主寻找答案,有针对性地思考问题。这样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第二阶段是课堂讨论阶段。该阶段要做好两个环节的工作:

①小组集中讨论。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发表本组对案例的处理和分析意见,发言时间可以控制在10分钟之内。发言之后,要回答其他组成员的提问,也可以由本小组成员来回答。教师要及时针对各个小组的方案进行引导,对集中问题和处理方式由同学互动进行重点讨论;

②教师总结各小组的观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和总结,也可以由学生进行书面总结。

通过讨论可以加深和扩展学生对案例的理解程度,通过不同处理意见进行比较分析,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对提高高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积极作用。归纳总结可以加深学生的体会,从案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会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这两个环节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观。案例常常是引发思考的资料,启发性较强,能够扩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从而使案例的借鉴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当然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与思维能力时,也可让学生自己提供案例,以此了解学生对案例的理解程度,以及在文种写作方面的问题。教师选择适当的案例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对重点问题加以讲解,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这样,教师与学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数,真正达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

四、对案例教学法的展望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也是改变我们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机器般死记硬背,教师似某一软件一样呈现给学生不变的知识现状。在高职应用文写作中,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了探索性的选择案例,并且自编案例建立自己的案例库,以便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所需。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课堂经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指导。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案例教学法也有缺点,准备案例的时间比较长。一个有效的案例要有一定的技能和经验,这样案例教学法对老师和学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案例的选择要精当,注重引导讨论的方向,不能流于形式;学生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做知识铺垫,对学生课前预习就提出了很高的标准,这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收效明显, 对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收效甚微。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这也为今后的案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童旭红.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的适用性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9):39.

[2]曾雅丽,林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创新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27):159.

应用文写作教案范文第2篇

一、按其处理事情的性质划分为公文和个人日常应用文。

公文是指为处理国家和集体的事务而写作和使用的应用文,全称为公务类应用文。

个人日常应用文书是指为处理个人的事务而写作和使用的应用文,规范说法为私务类应用文。

二、按使用领域划分行政类应用文、专业应用文和日常生活应用文

行政类应用文行政类应用文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和日常行政公文。

1、国家机关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企事业单位处理事务的文件,主要用来传达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指导工作,提出要求,答复问题,通报情况,交流经验,传递信息。公文制作比较严格,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在写作和使用时,要根据国家最新的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区分每类公文文种的行文要求和使用范围,确定适用的文种形式,确保其使用效率。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所规定的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十三类十三种公文。

2、日常行政机关公文

指简报、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规章制度,介绍信、证明信等用来处理单位内部日常事务,与具体部门进行工作联系的应用文。

它们的行文格式不像公文那样严格,制作也比较自由。

日常事务公文不具有法定的权威,一般不单独行文,如有必要,需另行备文,按法定公文处理,否则只作为参考材料。

部分日常事务公文还可在报刊上发表。

专业工作应用文

专业工作应用文是指在一定专业机关或专门的业务活动领域内,因特殊需要而专门形成和使用的应用文。

由于分工不同,社会各行各业经管的事务有很大的差异。这样,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便逐渐形成了一些与其专业相适应的应用文,称为专业工作应用文。

专业应用文除了要遵守应用文的一般规则外,还有很强的专业特点,外行人是不能写好的、

例如:

财经部门常用的预决算报告、审计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外贸函电、经济合同等;:

司法部门常用的书、判决书、证词、辩护词、立案报告、破案报告;

文教部门常用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教学管理条例;

医务工作常用的病历、处方、护理日志、诊断证明书、死亡报告;

外事工作常用的照会、声明、国书、意向书、备忘录、国际公约、联合公报等等。

专业工作应用文涉及的面最广,发展最快。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会越来越细,为适应工作需要随事立体的应用写作新形式,也将会不断增多。

日常生活应用文

日常生活应用文主要指书信、电报、启事、请柬、讣告、日记、读书笔记等个人用来处理日常生活事务和礼仪的应用文。

应用文写作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多媒体及网络技术 高职 应用文写作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118-02

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今教育界普遍认可和推崇的学习手段,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之一,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极为广泛。就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而言,导入多媒体技术,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本文试从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应用角度出发,探讨适合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方法。

一、应用写作教学导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必要性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是网络通信发展的产物,能够整合网络通信的一般功能,实现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各种媒体信息综合传播的信息技术。同时它还能够建立逻辑和信息的综合处理,实现人机交互,使得信息资源能够被更好地理解、接受,并且共享。目前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它能够运用多媒体的交互性等特点实现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传递和共享,满足教师对教学的调控和学生追求个性化的需求。在应用文写作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非常必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应用能够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和直观化,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宽教学视野和提高教学效率。心理学证实,当学生在学习中应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能力也就越强。高职应用文教学具有非常明显的思想性、教育性、人文性和抽象性,教师简单枯燥的说教活动难以提升教学的课堂效率。多媒体及网络技术能够将不同的文体、手法等通过图片、声音等形式展现给学生,刺激他们的眼、耳等器官,让枯燥的理论视觉化,增强听课的效果。比如当应用文教学中教到开幕词、闭幕词时,可以播放各种类型活动的开幕、闭幕视频,这样可以把开幕词、闭幕词的特点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的思维受到启发,能力受到强化。

(二)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应用能够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应用文写作如果还采用老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一定会产生厌烦情绪,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中获得乐趣,教学才会收到成效。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一改传统知识输送的模式,让教师和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能够开展互式学习,使得教学更加的生动、轻松,学生的兴趣度也会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它能够让学生更多的发现知识的奥秘,体会到知识的力量,这样也能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高职教育办学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这就要求我们无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最大的优点即表现在实践方面,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兴趣增加了很多,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

(三)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搭建了更加丰富的学习平台,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运用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作用突出,它有助于搭建信息共享、交互和学习的平台,包括了各种教学资源,如写作案例库、写作题库等。对教师来说,可以通过网络软件在线处理学生的问题并与之沟通。自主学习的表现主要在学生可以登录应用文写作文、写作百分百等网站模拟写作。引入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知识的获取,增强自己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二、应用文写作教学各教学环节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表现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上课、作业检查和成绩评定,导入多媒体及网络技术能够在教学内容上实现“多媒体化”,减少学生及老师的工作负担。我们在“2+3”学制教学中,尝试通过老师的网络指导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测评,学生学习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四五十个学时,还能抽出空余的时间用于应用文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具体内容可以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在备课环节大量采用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利用网络平台及多媒体技术,教师在备课中能够轻松搜索到所需资料,制作出应用文写作电子教案、授课计划表、实训方案,制作特定的试题库和学习情境。例如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搭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里面包含知识模块、例文、练习、考试等模块,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

(二)在授课环节广泛引用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网络化授课与传统的授课有很大不同,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对应用文写作素材进行剖析,并通过校园网等途径静信息及时实时传递。在这样的环境下,不管是通知、申请书等简单的问题,还是调查报告、分析报告等复杂的问题,都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传输给学生,增强学生的感知认识。

(三)在作业阶段实现“多媒体网络化”。多媒体网络化在高职应用文教学的作业阶段也有较好应用,老师能通过网络的方式并批改作业,通过网络公布评分标准,实现在线点评、互改。此外,教师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些写作资料,让他们能够更加容易的完成课后作业,同时也能够提高作业质量。

(四)课外辅导阶段实现“多媒体网络化”。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外辅导环节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常常被忽略,一旦引入多媒体网络技术,课后辅导就显得相当容易了,师生可以利用QQ聊天,Q群讨论组、微信、电子邮箱等网络相互交流并进行提问、答疑等。学生的疑问能够获得及时解答,教师通过交流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增加师生感情,帮助高职学生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

三、加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提高应用写作课程教学质量

多媒体网络教学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网络技术运用更多地强调教师的有效性授课,讲究将教学方法、经验、研究成果引入课堂,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来调动其积极性,这就对高职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多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多媒体网络技术水平。在网络信息时代,应用文写作课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同时也要具备计算机和多媒体应用能力。我们应大力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培训,通过开办计算机培训班、教师进修等方式进行多媒体教学延拓,改变教师传统的教育观点,掌握多媒体网络理论及应用知识,让应用文写作课更加丰富生动。

(二)加大学校的教学信息化建设力度,完善应用文写作的基础设施。为完善应用文写作,高职院校应该加大教学信息化建设力度,这就是多媒体网络教学对高职院校和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一是建立功能齐全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是指拥有辅助教学管理功能,能够实现文件传输、示范教学的教学平台,对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是十分有利的。二是建立功能不同的写作课程教学系列平台,将上课、作业、实践融于一体,这也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关键。

(三)组建应用文写作教学团队,共同探究应用文。在应用文教学中导入多媒体网络技术,不仅要看到它的教学价值,同时也要看清它的弊端,目前多媒体网络教学并不完善,不管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中都会遇到一些问题,组建教学研究团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我们团队教师通过集体备课、专题课堂等方式进行经验总结,因此,只有教师掌握好多媒体教学的精髓,才能开创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新局面。

总之,高职院校应对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特别是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应进行积极探索和改进,积极探寻网络教育的价值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为学生的快乐学习、科学学习构建出较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加速高职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提升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彩金.对高职应用写作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探析[J].职教论坛,2011(23)

[2]莫函蓓.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应用写作教学的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09(6)

[3]刘静.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应用写作教学[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0)

[4]王书慧.浅析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运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8)

[5]熊旭军,姬五胜,赵海阔.对多媒体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甘肃科技,2006(6)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B379)

应用文写作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应用文写作 有趣和有用 有效性

应用文写作在社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人们在进行正式交流时,通常使用应用文以使对方清晰了解自身意图。职场中,应用文犹为常见,如刘勰语,“虽艺文之末品,而政事之先务也”。但在教学时,因其规范性和程式性较强而显得枯燥,出现理论知识过多、实际训练难度较大、课程趣味性缺乏等问题,使学生厌学,收效甚微。

高职院校学生个性鲜明,喜爱形式多样、丰富有趣的新事物,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难以静心吸收。调查发现,有53.2%的学生认为应用文写作“有用,如果学得好在以后工作中会起到积极效果”;同时,72.5%的学生认为无论应用文是否有用,该课程就是“趣味性不高,比较枯燥”,很多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课没有兴趣,课堂效率低下。

何为有效?学生既明白该课程学习有价值(有用),又能自觉集中精神自愿吸收新知识(有趣)的时候,教学才真正有效。因此,教学的有效性要求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有趣和有用”,从而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不然,学生对于应用文知识点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一写就错,再有价值的知识学生亦无法学以致用,再有趣的教学方式不传授有价值的知识,谈何有效?

因此,从“有趣和有用”角度出发,令原本死板的应用文写作教学活起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改良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的可参考方向。

一、引导学生正视课程本身的实用价值

美国克利夫兰国际写作学院院长艾伯特・约瑟夫曾给数万政府工作人员、经理、科研人员讲课,他对他们的评价是:“这些人实际上都是大学毕业生,一多半还获得高级学位,但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尽管学历完满,却连一封简单的书信、一封简单的报告也写不通。”实际上,许多人承认应用文写作具有实用价值,知道“笔下有财产万千,人命关天,是非曲直,毁誉忠奸”,但在态度上,选择轻视和冷漠,认为这不过是套用格式而已,更谈不上真心实意地学习它。同时,因涉及语言运用技能的提升,难以在短短一学期内使学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也使得应用文写作课程在以技能见长的高职院校中地位尴尬。

因此,课程一开始,教师有针对性地令学生明白以下两点尤为重要:1.应用文写作绝不是简单套用格式即可;2.学会写应用文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鉴于许多学生撰写应用文的时候会首选上网,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协助他们搜索模板,直接套用格式的做法,教师从一开始应以有效方法化解学生的这种做法,在第一节课时,可采取如下教学方法。

任务:就如何学好应用文写作给任课老师写一封信,把你的愿望、要求、建议提出来。要求:格式规范、主题鲜明、要求具体、建议明确。

这种方法的好处:1.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摸底;2.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需求;3.提供契机使学生重视应用文写作。学生普遍认为写信是小学已学过的知识,毫无难度,不需要上网搜格式。但一下笔,许多长期无写作经验的学生发现笔如灌铅,停滞不前。原因就在于平时不练笔,下笔无物。在学生绞尽脑汁、纠结不已的时候,教师应抓住时机,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强调应用文写作并非只是懂得格式即可,还要学会语言表达的训练和运用,才能使文章骨架扎实,血肉丰满。

在灌输应用文写作的实际效用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职场、日常生活相关的例子为切入口,提供真实案例,令学生明白实际生活中应用文的重要作用。例如:

上海市民王女士在浦东广厦小区售楼处签订了一份《房屋销售认购书》,并按其中规定交纳了5000元定金。后因特殊原因无力购房,售房处却不退还她交的定金。理由是王女士错把“定金”与“订金”等同起来,仅一字之错,便白白损失了5000元。王女士后悔得捶胸顿足。

一字之差,竟然损失这么多钱?学生对“定金”、“订金”之差产生好奇,加之涉及金额,更加重视。在期末的调研中发现,对此案例印象深刻的学生不少。可见,选择一个真实、有针对性的案例对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

二、关注学生需求,适当“投其所好”

高职院校与学生的关系,逐步发展为学校处于管理、服务、教育三位一体角色,而学生逐渐向被服务的角色转化。了解被服务对象的学习需求,是高职院校当下进行课改的基本要求。“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用于喜欢活跃课堂的高职院校学生。通过第一次课的“写信摸底”,不仅强调了应用文的重要性,还直接了解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需求。经过整合发现,学生普遍有以下要求:1.详细讲解知识点;2.增加课堂趣味性;3.与职场相关知识相结合。

综观以上建议,可见高职院校学生更注重当下的知识是否具有职场中的实际效用,更关心课程是否有趣。针对这些建议,教师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投其所好,逐渐改变学生观念,使他们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逐渐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态度,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应用文写作本身是基础技能训练课程,需要不断巩固基础知识和频繁地写作训练。但与之相配合的典型案例、互动游戏很少,使得教学可外延的素材十分缺乏。尽管如此,从操作角度看,“不爱学习的学生哪儿都有,不爱听故事的学生一个也找不到”,课堂上如果只是单纯地将课本上、教案中的要点灌输给学生,学生难以感受应用文写作的有趣,更难以从“要我学”的圈子里跳出来。因为他们充其量只能聆听教师的观点无法理解观点背后的内涵。但如果在知识点中穿插有趣的历史故事,或者对应用文写作规定体例进行历史渊源的解释,则可以使学生在好奇和兴趣的驱使下不知不觉地吸收知识。

例如在讲解应用文格式规范时,涉及正文前面空两格的问题,通常大家都觉得这是个一带而过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注意点。但教师可提出问题:谁知道正文前为何一定要空两格?学生会开始进行思考,对格式体例产生好奇。此时教师可以从古文句读功用到白话文的兴起讲起,说明正文前空两格从无到有的过程,目的在于区分段落,同时也是对阅读人表示尊重的文书礼仪。又如在讲“函”时,教师可以从“函”的文字演变入手,从甲骨文(有系扣的箭筒)发展到简体字“函”,从古时的“箭筒”到现今的“书信”,都离不开“装有重要物品”这一内涵,使学生更全面理解“函”的用法。

学生爱新鲜的特性,愿意听取有趣的新知识,从这个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相信会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俗话说:“功夫在诗外。”诗人做诗,不仅在辞藻、技巧、形式上下工夫,更注重内容、意境,反映百姓现实生活,具有境界修养上的要求。同理,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应该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一位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一定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他的教学肯定具有正面效果。

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能吸引人的力量,体现在教学上,要求教师的课堂有性格上的包容幽默、气质上的优雅得体、能力上的知识渊博、道德上的正气高尚。具体到应用文写作教学上,就需要老师增强“能说会写”的能力,增强幽默感,懂得适当抖包袱、引典故。如在讲授“条据”这一环节时,可以设置一个情景小剧本表现债务关系,请几位同学根据剧本扮演角色,并以此为背景,帮助剧中主人公写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据。学生对此类情景模拟十分热衷,特别在角色扮演时热情高涨。既使学生了解任务背景,又有助于他们明确使用借据的场合。同时,在类似游戏的情景模拟过后,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依据情境完成借据的写作,充分实施应用文写作“听、说、读、写”的练习环节。

应用文写作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系统设计

2009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在国家示范高职建设院校教学改革工作座谈会中提出了当前高职教育“两个系统”的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思想,“两个系统”是指系统的动手能力培养和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高职语文课程教学要按照“两个系统”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推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促进语文教学持续健康发展。

课程教学目标的系统设计

从导向上设计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目标要服从高职教育的总目标,要符合高职学院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与相应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

从结构上设计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系统目标应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部分。(1)知识目标: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领会口语交际规则、策略、技巧及其他相关知识,掌握常用应用文写作知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技能、写作技能、口头表达技能,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想象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思维判断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从功能上设计 高职语文课程应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形成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设计

课程教学内容系统的设计思路是:以专业培养目标为起点,以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根据语文课程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所占的权重进行系统设计,构建一个开放式的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平台。针对的专业不同,课程内容系统设计侧重点不同。例如旅游类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对风土人情的了解,因此开设的必修课为《文学鉴赏》、《演讲与口才》、《中外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名人》等,选修课为《大学语文》、《公共关系》等。市场营销类专业着重“一副好口才”的训练,同时又不能忽视应用文写作和聆听归纳能力的培养。因此开设的必修课为《社交口才》、《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商务礼仪》等,选修课为《大学语文》、《普通话训练》、《社交礼仪》等。文秘专业类应重点掌握一般公用文体、日常文体、事务文体的写作技巧,同时要求字迹一定要漂亮。因此开设的必修课为《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商务文书写作》、《书法训练》等,选修课为《大学语文》、《文学鉴赏》、《商务礼仪》等。

课程教学模式的系统设计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上编制课程所采取的计划方式以及基本框架。高职教育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要体现“教学做合一”、理实合一、手脑并用等特点。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的系统设计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课堂教学目标确立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目标、语文课程目标相适应,突出职教特色、专业特色和语文课程特色。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应贯彻于整个课堂教与学互动过程,包括课文的导入、新知识的讲授、练习巩固、作业布置、课外辅导等各个环节,重点研究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选择,与高职语文教学内容系统相对应,主要有三种教学模式,即互动式教学模式,延伸式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即挑选一些比较易理解和掌握的章节,先让学生自学,上课时安排学生主讲,然后大家共同讨论,最后教师做总结评论。这样既学到了知识,也进行综合实训,形成了能力。延伸式教学模式即在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依据不同专业属性与学习需求,找准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关系以及与职业能力培养沟通的教学突破点,从语文出发,激发其专业技能的提升,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学习最大限度的交融。项目式教学模式即利用特定的项目驱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语文应用能力训练时,可设定这样的项目:模拟求职招聘现场,可将学生分成几组,分别扮演求职者、考官等角色,完成个人简历、求职演讲、现场答辩等环节,通过实际的项目演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才,激发了学习兴趣,也引导学生提前适应社会、超越自我。

教学评价设计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评价的系统设计应改革传统的以一考定乾坤的高职语文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按照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技能培养为重点、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价值标准,建立以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综合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个人参与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为参照的综合考评体系。以“过程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学生与教师考核相结合,课内与课外考核相结合”为原则,根据不同专业开设的课程,制定不同的考核目标,采用不同的考核评价方法。例如《大学语文》应该从考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平时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考勤占学期总成绩的10%,课堂表现10%,课后作业10%,平时测验1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40%。《演讲与口才》应该从考勤、课堂实训、课外社团活动、课后作业、期末测评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考勤占学期总成绩的10%,课堂实训20%,课外社团活动参与(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表现20%,课后作业10%,期末考试40%。下面以国际贸易专业开设的《大学语文》中“春江花月夜”一堂课为例,说明课程教学模式设计的方法。

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和把握好本诗的实质精神,掌握一些欣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欣赏水平;(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并能运用这些能力解决国贸专业的有关问题;(3)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珍惜一切美好东西的态度。

2.内容定位。本课是《大学语文》第四章面对自然的第二篇课文,前面已学习了人类栖居的家园,本堂课承上启下,为后面的人与自然的对话做好铺垫。

3.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教学法,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出发,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来组织教学。

4.教学过程。课前项目任务问题导入基础知识实际应用综合实训(项目作业)多元评价。(1)课前项目任务:请学生搜索整理古代诗歌中用“明月”、“江水”、“落花”为意象的诗句,寻找本堂课的切入点。(2)问题导入:播放三则有关中秋佳节、人们购买月饼来走亲访友的广告,提问三则广告能引起人们购买欲望的落脚点在哪来导入新课。(3)基础知识:通过看、听、读、品、说几个环节来分析主题、介绍作者、把握层次,然后讨论归纳本诗的艺术特点。(4)实际应用:中秋将至,请学生结合本诗所体现出来的情境作广告文案。(5)综合实训:课后项目作业,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综合训练。(6)多元评价:课前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占20%(学生相互打分),课堂随机测试占20%(教师当堂打分),课后项目作业占60%(教师批阅作业后打分)。

课外课外活动的系统设计包括以培养兴趣为导向的系统设计和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系统设计两方面。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构建全方位的课外语文活动系统 其主要形式有:知识墙报、演讲比赛、写作比赛、辩论会、文学知识大赛、诗歌朗诵、书法比赛、专题讲座、社会调查、校园征文、本土文化采风、语文小组等。各类活动由语文教研室负责组织实施,以学年为单位统筹安排。利用墙报介绍趣味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通过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语文的发展动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社会调查活动、校园征文、本土文化采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语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职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开展课外语文活动,开展各种社团活动,例如组织文学社团、读书会、诗会、演讲会、辩论会、书画社等。这些社团活动能将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辨别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应用能力。

课程教学资源的系统设计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高职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标准、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纸质教案、电子教案、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等。课外教学资源包括课外实训大纲、课外实训指导、学习指南、学习手册、项目习题、网络课程、教学视频、测试题库等。高职语文课程应构建多功能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

教育部目前还没有制定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标准。各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教学实际,编写高职语文系列校本教材。教材编写时,要注意合理安排教材的诸要素,充分考虑专业教学的需要,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例如《应用文写作》、《口语训练》、《社交关系》等都要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以教材为基础,编制教学录像、实训指导、学习指南、项目习题,供学生使用,并编写比较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纸质教案、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供教师使用。可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构建课程网络教学应用平台,教师把课程基本内容模块及结构模式等上传到网络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通过专门的聊天室、“BBS”、“E-m ail”、“Blog(博客)”等和学生沟通,为学生在课上、课下遇到的有关问题能及时答疑解难。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充分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省高职语文学会这一平台,开发功能强大的高职语文网络课程学习系统,建立网络课程资源库,不断充实教学录像、教学视频、测试题库、教学课件等资料,为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提供帮助。

笔者从构建高职语文课程系统的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模式、课外活动、课程教学资源等五个方面对当前高职语文课程教学进行了系统设计。当然,高职语文课程的系统化建设还不完善,许多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深化。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J].教育研究,2005,(8).

[2]曾庆柏.高职数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