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宋史文天祥传

宋史文天祥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宋史文天祥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宋史文天祥传范文第1篇

一、国事难为

1.朝臣的无能与

当北人大军压境之时,南宋朝廷居然是“战、守、迁皆不及施”。面对元军的大力推进,南宋朝廷大臣在京师拱卫上毫无准备,进无迎敌之计,退无迁逃之策,守又无守城之谋。如果说“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还只是文天祥无意之间透露出群臣的无能,那么“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之所出”则已含蓄地表露出了文天祥对众大臣面对国难而一筹莫展的无能之举的不满与批评。

当众人面对国难一筹莫展之际,“北邀当国者相见”。对此,众人的反应是“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为国谋则无能,为己谋则多才耳。显然,出使北营是凶多吉少之事,但为了得一夕安寝,众人异口同声推出了文天祥挡祸。是不是因为文天祥德才兼备,又是右丞相,乃“当国者”,符合北人的要求,堪担此任呢?文本第一段写道“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可见当时文天祥是主掌国事之人,但是文本中有一个细节,当北兵迫修门外时,“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可见,文天祥的“当国者”无非是个虚名,权利早已被后来降元的左丞相吴坚架空,唯有可资利用之时才还其“当国者”之名。一群大臣皆是谋私利之徒,国难当前,仍然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怎能不让文天祥内心悲凉?

文天祥出使北营之时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这可以说是文天祥在外交上取得的一大胜利,若把握得好,暂时媾和以退敌军,换来皇室喘息的机会以图后事也是为未可知的。但是,就在文天祥于外交上取得成绩之时,使者团成员吕师孟和贾余庆却心存异志,陷害挑拨,致使北人对南宋虚实一览无余,不仅文天祥辛苦取得的外交成果毁于一旦,而且本人也因此被囚禁,直接导致了国事不可收拾之烂局。乍闻之下,文天祥几乎绝望,于是也就有了“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的求死之举。因此,当文天祥回忆起这一事件时不由得悲愤难抑。

2.战机的错失

文天祥被奸佞小人所害之时由于气愤难当,再加上国事难为,于是有了求死之心,诟骂虏帅、数落吕师孟叔侄的罪状,试图激怒敌人,从而以死证明南人气节。但是,虏帅伯颜出于多方面考虑,以贾余庆代文天祥出任使者团长官,并改变文天祥出使求和的本质为前往大都以国降,且剥夺文天祥的使者身份,将其囚禁,并强行带往大都。文天祥在求死不得之后选择了屈辱的活下来无非是为了图谋东山再起,有所作为。因此,押至京口之时,侥幸逃脱,就“得间奔真州”,一个“奔”字就将文天祥当时不顾个人安危,急迫于国事的情形刻画得淋漓尽致。

对于此次真州之行,文天祥以为可以通过联合淮东和淮西两位制置使大举出兵,克复失地。因此,在《指南录后序》里他写道“中兴机会,庶几在此”。“庶几”一词可以解释为表肯定语气的“几乎”,也可以解释为表揣测语气的“也许,大概”,两种不同的解释在意义上几乎就相反了,那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文天祥对于此次联兵反攻的期望不在于简单的御敌,而是有大寄托。也许文天祥在北营的这段日子里已经掌握了一些可扭转局势的重要信息,所以敢在“中兴”上有所设想。这对于刚从衰亡的困境了走出来的文天祥来说是意义重大的,因而当他的反攻策略因李庭芝误信谣言而流产的时候,可想而知,他的内心有多么的悲痛。文天祥的《指南录》诗集里收录的《出真州》共有12首,由此可知真州反攻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如何。这12首《出真州》其中有一首写道:“平山老子不收拾,南望端门泪雨流。”写尽了希望落空后的悲恸。

二、个人际遇之悲

《指南录后序》一文在写家国之事时尽管悲痛,情感还是可以自持的。然而,文天祥行文至个人遭遇时,却悲从中来,难以克制。在第五自然段里,以“呜呼”开首,叙及18可死,一气呵成。这些描写死亡的句子句式丰富多样,给人一种无时无刻不可死的恐怖,尤其是文中描写濒临死亡时的9个“几”字,将当时的危险写得紧张至极。此处的文天祥已是痛到极点,以哭声起,又以哭声收,文末“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一句,字字泣血,催人泪下。

那么文天祥为什么叙及个人遭遇之时情感波动会如此巨大呢?向来“自奉甚厚,声伎满前”(《宋史文天祥传》)的文天祥由于未经历人世磨难,突然面对如此多的折磨,心理压力自然是非常巨大的。

文天祥在逃亡过程中的艰辛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死生,昼夜事也。”面对这种艰辛,其实选择死比选择生更容易。可文天祥为了救国之志,他选择了艰难地活着。而这种选择又有多少人能理解?

宋史文天祥传范文第2篇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5、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6、不愧于天,不畏于人。——《诗经》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8、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9、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1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3、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

1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选》

15、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1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画旨》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20、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21、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宋·朱熹》

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23、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2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6、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2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9、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3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31、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元·程端礼

3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3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3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3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真《生查子》

36、读书足以怡情,文彩藻饰太盛则矫。——培根《谈读书》

37、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3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孔子

39、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4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41、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4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43、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4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45、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宋·苏询》

46、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刘禹锡

4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48、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4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50、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5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诚子书》

52、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文赋》

53、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54、兼听则明,倔信则暗。——王符

55、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5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5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5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5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60、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6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6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

6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

6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65、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6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6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68、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69、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7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7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72、—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南阳萧绎》

73、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七夕》

74、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75、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司马光《资治通鉴》

7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7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78、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79、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惠州一绝》

8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8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8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83、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

8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8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86、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8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88、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古语

89、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90、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曷冠子·天则》

91、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9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9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9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9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9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9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9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99、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0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01、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10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103、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10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05、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106、学无止境。——荀子

10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108、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荀子·劝学》

109、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武王伐封平话》

11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1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12、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运命论》

11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1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1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116、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列子·汤问》

1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1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

119、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

120、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2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22、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12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12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12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12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12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12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130、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131、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13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34、穷则变,变则通。——《易经》

13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汤赋》

136、百闻不如一见。——《汉书》()

13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138、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139、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汉·韩婴

140、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

14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4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143、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

14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14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语

14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14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48、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宋·释道原》

14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15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15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15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15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54、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

15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宋史文天祥传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张煌言,字苍水,是晚明诗坛大家。其诗歌大都以抗清复国为主题,被称为“诗史”,既是他抗清斗争中严酷而艰苦生活的记录,也是他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和忠烈精神的写照。

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他既是抗清斗争中的民族英雄,也是晚明诗坛大家。煌言一生为国事奔波,大部分诗文稿在战乱中遗失了,幸存下来的仅为其被困在临门小岛时(1662年)亲手整理的残稿,有诗词三卷,名奇零草;奏疏、书信、檄文等一卷,名冰槎集,这些缀合的诗文,内容慷慨激昂,较全面反映了当时抗清斗争的艰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煌言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操,既是一部抗清斗争的血泪史,又是一曲荡气回肠的正气歌。南雷文定三集云:“宋明之亡,其传之忠义,与不得而传者,非他代可比,就中险阴艰难,百挫千折,有进而无退者,则文文山、张苍水两公为最。”清人全祖望云“尚书诗古文辞,皆自丁亥以后,才笔纵横,藻采缤纷,大略也于华亭一派。……呜呼!古来亡国之大夫,其音必必凄楚郁结,独尚书之著述,噌宏博大,含钟应吕,俨然承平庙堂巨手,一洗亡国之音,岂天地问伟大,固不容以常例论耶!”(全祖望鲒琦亭外编)

明末许多抗清志士都能诗,但反映战斗生活和反抗民族压迫的作品仅仅是他们全部作品的一部分,因为战斗只是他们生活的局部。然而煌言不同,从26岁参加武装抗清斗争一直到被害,战斗是其生活的全部。他的诗文几乎都是以抗清复国为主题的,是他在抗清战斗中严酷而艰苦生活的记录,也是他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和爱国精神的写照。煌言作品被誉为“诗史”,首先在于其诗歌是一幅天然的历史图卷,许多历史事件都表现在他诗歌中。全祖望云:“尚书(张煌言)之集,翁洲(舟山)、鹭门(厦门)之史事所证也。”(全祖望鲒琦亭外编)戊子四月,御史冯京第自舟山起航赴日本乞师,煌言有诗送黄金吾冯侍御乞师日本;壬辰年四月,张名振受命围攻漳州,煌言曾“过觇之”,有诗我师围漳郡,余过觇之,赋以志慨、闽南行;壬辰年六月,煌言将至金门朝鲁王,阻于飓风不果,其有诗:拟向平台一问津,惊涛无奈拍江滨。去留转觉随龙子,来往何能逐雁臣?似放沉湘犹恋主,非关河朔肯迎宾。缘知歧路风波恶,决计寻山学隐沦。

壬辰年十二月,煌言随张名振移师北向,有诗《师次嵋岛,诸勋镇行长至礼;余以服制不预,志感》;癸巳九月,长阳王术桂力辨于成功,及相见,语至夜分,更益以兵,而令陈辉、王秀奇、洪旭、周全斌偕行。故煌言又与张名振会合,复驻平阳沙,煌言有诗《人吴》、《人吴见雪,忽忆车驾南巡》、《癸巳除夕》;甲午四月初五日,海艘千数复上镇江,焚小闸,至仪真,抵燕子矶,而所期终不至,复驻崇明。煌言有诗为再入长江、师次燕子矶))等。丁酉至己亥年问,煌言率领部队出入于长江下游一带,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组成敢死队,与清朝军队展开了英勇的战斗,从清军手中夺回了舟山群岛,又先后策划了几次对长江的袭击,和郑成功的部队联合作战光复了江苏、安徽的“四府、三州、二十四县”近30座城池,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在这场战斗中,他有诗为(王师北发草檄有感、舟次三山、五月既望行营恭祝监国鲁国鲁王千秋有感、会师东欧漫成、师次观音门、师次芜湖,时余所遣前军已受降))、师入太平府、姑熟既下,和州、无为州及高淳、溧水、溧阳、建平、庐江、舒城、含山、巢县诸邑相继来归、驿书至,偏师已复池州府、师入宁国府,时徽郡来降,留都尚未无复、得徐罔公信以交行诗见寄等。是年,郑成功部队因轻敌被清军大败,损失惨重,被迫撤回了厦门,煌言孤军作战,陷入清兵包围之中,所率部队皆在夜中走散,煌言在抗清义士的保护和帮助下,终于回到了浙江宁海,在那里,煌言重招旧部,迅速建立起抗清武装,其有诗为滨海居民闻余生还,成为手额,且以壶浆相响,余自惭无似,何以得此于兴情也、生还四首、岛居八首等。庚子年,张煌言在宁海的林门(或作临门、蜊门)集结部队,和郑成功取得联系,准备联合对清军再次发动进攻,煌言有赋诗为庚子元旦驻师林门))。煌言的诗,真实而又全面地反映了明清易代之际江浙一带抗清的史实,见证了那段动荡飘摇、战乱频繁的历史,如果把这些诗作连接起来,就可以看成是历史的再现了。当然,“诗史”的“善陈时事”绝不局限于“陈时事之大者”,它还要求诗人记下时代背景下细小的生活面,并把历史的哀感顽艳寓于诗中。煌言的诗不乏平常事、普通人,这些人或许无从考察其姓名、生卒年月;或许就是历史长河中最为平凡的一员,总之他们是根本无法进入正史记载的,但煌言还是用诗来反映他们,写他们的悲惨遭遇,写他们的辛酸内心。如《拓妇津》:

拓妇死津头,津亦名姑妇。少女相经过,风雨不得渡。或为蓬垢颜,窃恐逢彼颜。古云粥仓庚,可以瘴此瘤。惜哉彼妇愚,虽死犹弗悟。

其诗歌也写战乱给家人带来的深痛灾难。如(以答内子狱中之寄》,既有早年离家为国奔波,竟连累妻儿尽皆入狱的辛酸,也写自己绝不妥协的抗清意志,把自己在战火中的内心世界一一展开,浩然壮气,令人不敢逼视。《代内人狱中有寄》、《闻家难有恸四首、显甥奔至都是这种写法。他的有些诗,虽不是直接写时事,只写个人或家庭的辛酸悲惨,但由于人或事都遭逢着战乱流离,个人之痛、家事之悲就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了,“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因此,从认识历史的真实面貌来说,这些“陈时事之小者”的诗也具有“诗史”的意义。

“诗史”固然直陈时事,但并非可称为“诗史”的就只有“直陈时事”。煌言诗的“诗史”性质,也绝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史的事实。史实只有历史事件,而煌言诗则提供比事件更为广阔具体,也更为生动的内容,以其血肉饱满的形象,展现了动荡年代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隐含着深刻的历史批判性。如组诗挽杨玄石侍御、侍御室人从容就义、挽杨瑶仲广文,从诗中能够看到的,有“五君子之难”杨氏一门兄弟娣姒同死义的史实,也有杨氏一门遭难的原因,还有作者对此的态度。

当然,煌言也认识到了诗歌的现实作用。奇零草自序》中,他对被“后世至今名为诗史”的杜甫,很是推崇,说杜甫虽“流离蜀道”,而“不废风雅”;煌言也把自己的诗歌看作是“思借声诗,以代年谱”。因此,煌言并不象他同时代的较多文人那样,把诗歌作为炫示文才,猎取功名的手段,或者只作陶冶个人性情,以及应酬交际之用,而是有意识地把诗歌当作史笔来写的。就以诗记史、以诗证史这方面来说,煌言的诗歌堪与杜诗媲美。

煌言诗的诗史性质,决定了其写作方法较之别人有较大变化。明朝诗歌,从开国到亡国,曾经几度变化,从台阁体、前七子、唐宋派、后七子、公安派、竞陵派,到东林、复社诸君子,从歌功颂德、独抒性灵、抒写理想怀抱到清议时政,变化不小。张煌言的诗歌作于明末抗清救亡之时,一洗某些诗人的卑弱习气,而备写民众疾苦、关心国家安危,与诗门大家杜甫遥遥相对。

煌言诗大都用叙事手法来写时事。诗的叙事手法起源甚早,诗经、乐府都用过。并经过诗圣杜甫这一高峰,其以五、七言古体写时事,即事名篇,把叙事手法发展到新的高度,给后人留下了大量可供参考借鉴的艺术技巧。煌言于此则继承了杜甫的“诗史”笔法。煌言诗叙事,既有整体过程的粗笔勾勒,也有局部事件的工笔细描,实际上就是通过细部刻画来达到叙写事件的整个过程。如汾洲行,诗篇将战争、乱离与灾难等场面一一显现,“五六年问风云变”,廖廖几字勾勒出易代之际风云突变状况,选择下笔细描的都是普通细小的场景,如“孤城”、“万骑”、“炮声”、“城头甲士”、“援师”、“裹创”等等,但正是这些细小的描写,将战争惨烈逼真地烘托出来,进而反映出战争的整体面貌,于是诗的概括性便凸显出来,故事性也随之被冲淡,而真实色彩则得到极大的加强。

当然,煌言诗中的排律并不多,更多的是五、七言律诗、绝句,在这些短章小作中,诗的细部刻画不再是精心刻画、精雕细琢,而是通过部分典型细节构成大场面,形成大画面。如追往八首(其三),概括了斗争的几个阶段,从清兵南下给美丽江南带来了深重灾难,写到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抗清斗争,再转入轰轰烈烈抗清斗争退潮后的感叹。从大处着笔,把危难困苦的社会现状形象描绘出来,而诗人不屈不挠、矢志报国的坚强决心也跃然纸上。“迂腐的学究把‘诗史’当唐吏、宋吏、明史、清史读;可诗人并没真的把诗歌当唐史、宋史、明史、清史写”。_l。诗人创作诗歌时,并不只是作客观冷静的叙事,更多的可能是于诗句节骨眼上自己的声音,他们或抒情、或议论,宣泄着自己内心的情感。“这些抒情可能程式化,议论也可能不怎么高明,可有如水分和血液,毕竟使过于干枯的身体显得富有弹性和活力。善于感事抒情,不仅使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一大批出色的咏史诗和怀古诗,而且使着力于纪时事的‘诗史’保持诗歌特有的艺术魅力,不曾变成有韵的史书”。E’/3oillT~!EI甲辰八月辞故里,这是作者被捕后解送杭州途中经过故乡鄞县时写下的。有国亡被俘、押解杭州等史实的叙述,“义帜纵横二十年,岂知闰位在于阗”;又有作者殉国之志的抒发,“忠贞自是孤臣事,敢望千秋信史传”;还有作者希望能够葬在西子湖畔,并告慰乡亲说自己的灵魂永远不会离开生我育我并曾经在那里战斗过的浙东故土,“惭将素手分三席,拟为丹心借一枝”。可以说亨字都是真情实感的吐露,那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坚贞之情,使我们看到一个人自觉地走向死亡时的真实心态,看到了一种完美的人格,一个真正的英雄,听到了一支人世间最壮美的歌。又如生还四首)(其一),整首诗写与清兵作战突围生还后收拾残部的情景。写了战况的转折,写了战争的惨败结局,写了自己的脱险,写了败后的心理,也写了江东的父老乡亲,这些都是细部描写,而通过这些要表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经历,它也是一种心境,更是一腔压抑极久渴望渲泄的悲愤。煌言诗中既有客观的真实叙述,也有主观的强烈抒情,作者已把两者汇为一炉了。其实煌言的相当部分诗作中,是很难区分出哪部分应归为叙事诗,哪部分应归为抒情诗,如闽南行;更有部分诗还杂以议论,如野人饷菊有感、舟山感旧》等,这些诗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记述的是时事,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画面,而抒发的是一已情怀。”)

煌言诗在叙事、议论、抒情之时,善于熔铸前人诗句,信手拈来,而天意浑成,毫无生僻凝滞之感。生还))(其一)中“生还非众望”系是从杜甫羌村三首之“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和喜达行在所三首之“生还今日事,问道暂时人”化而来;“死战有谁归”句是从唐代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化出;“包羞心事违”句是从唐朝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耻是男儿”化出。追往九首))(其三)中“长驱.胡骑几曾经,草木江南半带腥”是从杜甫(垂老别“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化出。此外,煌言诗也善于用典。如“江东父老见”(生还四首其一)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招魂部曲稀”(生还四首其一)是化用楚辞中招魂)篇的意思;“前茅独让弃儒生”(师次观音门)是化用西汉武帝时迁谏大夫终军的典故;“须眉谁复叹新亭”(追往九首))其三)化用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的典故;“椎飞博浪沙先起”(追往九首其三)出自((史记·留侯世家中“张良募力士以铁椎击刺秦始皇”;“弩注钱塘潮亦停”(追往九首))其三)出自宋朝孙光宪壮梦琐言“使军士以五百弓弩射住钱塘江潮头”。

煌言在奇零草序自序中感怆写道:“余于丙戍始浮海,以今十有七年矣!其问忧国思家,悲穷悯乱,无时无事不足以响动心脾。或提架北伐,慷慨长歌;或避虏南征,寂寥低唱。……年来叹天步之未夷,虑河清之难侯。”生逢清军人关、明朝国势陆危的动荡时期,煌言一向就以忠义自矢,危局如斯,正如他所言:“剑气终当开日月,履声早已傍星辰”(《赠卢牧舟大司马}}),“伏匿那能忘铁马,潜游犹觉负银鱼”(《间行杂感》其二)。

煌言之诗,“皆正气歌也,读之鲜不泣下者”,《奇零草》中多是感怀家国的寂寥低吟、义士抒志的慷慨长歌,如《海上二首》,诗中概括地回忆了作者数年之前就“仗剑浮身”为家操劳,现近寄居海上更是出生入死,艰苦卓绝。面对“屈指蒙尘”、士卒损伤、国破家亡,他感到十分沉痛;然而又想到这只是暂时的情况,在仁人志士的合力抗击之下,大明江山一定会恢复的,“龙池一日风云会”、“螭龙岂是池中物”这两句慷慨纵横,笔力千钧,掷地有声,体现了煌言忠贞爱国之心,匡济时艰之愿,表现出积极乐观、磊落使气的英雄气概,豪气横放,震古烁今,成了人人争相传诵的名句。又如北还入浙偶成,这是一首用生命和热血谱写的爱国之歌,充分显示出了煌言的忠肝义胆、铮铮铁骨、松贞霜洁的民族气、爱国精神和立志为国为民而战斗到底的顽强斗志;完美地塑造了一位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形象,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好诗。“其文激愤而高亮,沉雅而痛快,其诗痛而不摧;郁而愈壮。公之诗文自可垂于天壤也。”l3圳此评甚是得当。

采薇吟中诗词并不多,仅28首诗、6首词,但这些诗词将煌言抱节守志、重义轻身的忠烈之情,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百虫恒呜秋,百鸟恒鸣夏。人生百岁间,炎凉倏代谢。”(拟古)“荒洲小筑笑焚馀,结构新茅再卜居。性僻故贪鸥鹭侣,地偏犹逼虎狼墟。”(I、居))“所志岂荣名,担负庸可卸”,煌言念念不忘的是抗清复明之重任,面对艰辛国事,他感怀抑兴、忧心忡忡,虽然三更半夜,寒月凄清,而无法入睡。又如写于宁波狱中的((被执归故里》,“苏卿仗汉节,十九岁华迁。管宁客辽东,亦阅十九年。……所贵一寸丹,可金石坚。求仁而得仁,抑又何怨焉。”对山河变色、人事全非的故国家园寄以凄婉的哀思。

在押解途中,张煌言写下将入武陵表明自己节操,将19年来的抗清,浓缩成“忠贞”二字,这高亢的歌声,表现了煌言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面对清廷的多次招抚,他正色回道:“国亡不能救,死有余罪。今日之事,速死而已”。又如其诗“不堪百折吊孤臣,四顾苍茫九死身。难挽龙髯空负鼎,姑留螳臂强当轮。”(答赵廷臣其一)“赢得孤臣同硕果,也留正气在乾坤。”(答赵廷臣))其二)也都表现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的英雄本色。“虽公之忠不朽,不必以文,而文自不可朽。”采薇吟))中的放歌,也是为后人所注目的。

诗作于作者在武林狱室中,怅忆故国家园,回首峥嵘岁月,抒发壮志豪情,慷慨激昂,堪与屈原离骚、岳飞满江红比隆。从中可见,身遭家国之痛的煌言决心以南宋抗元大臣文天祥为榜样,合生取义。并乐观地预料自己将化作日月星辰,浩气长存,从而赋予全诗以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统一的色彩。

相关期刊更多

宋史研究论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

中国史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