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主流话语

非主流话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非主流话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非主流话语

非主流话语范文第1篇

1.网络文化。在当今社会,人们通过网络可以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尤其在大学校园,可以说是“无人不网”,网络文化随之兴起。调查中,平均每周上网的时间在5~10小时的占28.5%,11~12小时的占24%,21~30小时的占8%,30小时以上的占6%,大部分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多于1小时;当问到“你觉得上网的时间比你预期的要长吗?”只有4.5%的学生回答“几乎没有”,35.5%的学生是“偶尔”,35%的学生是“有时”,25%的学生认为是“经常”;调查还显示,有39.5%的学生访问过不良网站。大学生利用网络可以进行浏览信息、查阅资料、通信联络、休闲娱乐等,通过网络来进行学习和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在带来便捷的服务和丰富的信息量的同时也会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例如,访问不良网站,使自己丧失道德准绳。在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还没有成型之前,上网成瘾使很多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发生动摇,使其认知方式和认知行为发生变化,导致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人际交流和社会沟通受到影响。

2.课桌文化。校园教室里随处可见“课桌文化”,有些学生在课桌上舞文弄墨,桌面已是字迹斑斑。有宣泄个人情感的,这一类在“课桌文化”中占了近一半,如“天涯何处无芳草,发誓不在×校找”、“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等等,还有人生感悟的、即兴而作的、随意涂写的、考试小抄的,尤其在考试之前,课桌上的考试答案便开始盛行,这成了“课桌文化”的一个主要内容。“课桌文化”从内容上看,多数为平庸之作,甚至有些格调低下,形成大量的精神垃圾。此外,还有的课桌遭到刻画,致使桌面伤痕累累。乱写乱涂课桌、刻画桌椅的行为,反映出部分大学生公德意识和自律意识的淡薄。

3.宿舍文化。一些宿舍里,敬仰的不是伟人、楷模,而是用一些庸俗、虚无的“美女”、偶像贴画把宿舍装扮得花里胡哨。在一项“如果让你选择装饰画装饰你的宿舍,你会选择哪一类?”的问卷调查中,37%的学生选择用漫画装饰,13.5%的学生选择用明星海报来装饰;宿舍深夜“卧谈风”更是大学生的必修课,谈学习时政问题、谈流行时尚、谈娱乐休闲、谈爱情、八卦班上的同学等,当然也少不了“儿童不宜”“、饮食男女”的热门话题。

4.广告文化。大学校园里,学校的宣传栏、食堂和宿舍周围等都成了广告盘踞的地方。广告名目繁多,有针对培训的,如四、六级考试辅导,公务员考试辅导,考研培训;有招聘广告类的,如招聘家教、周末课余兼职;还有一些如卖日用品的、推销商品的、寻物的,偶尔也可见代考广告之类的。

二、高校应对非主流文化的对策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主流文化的导向作用。一是利用传统文化教育加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有益的行为方式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学习,可利用选修课、兴趣课、讲座、辩论赛、学校社团等活动来开展传统文化课堂,引导学生兴趣。如开展国学课程、请专家来进行国学讲座、组织国学辩论赛、组建国学学习社团等,让学生了解我国文人志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风亮节的人格品德,塑造学生心目中的精神楷模,塑造学生的人格。二是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一方面坚持用价值观占领思想阵地,毫不动摇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另一方面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改进网络主流文化的传播方式,让大学生易于接受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三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可组织文学社、书法组、美术组、舞蹈组、音乐组、合唱团、学科兴趣小组等,让大学生能够发挥他们的兴趣特长,展示自我;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教育基地、文化古迹等地方进行教育活动。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自觉地选择和接受优秀文化,抵御不良文化的影响。

2.更新教育理念。在大学校园里,各种文化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空间,不能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去围追堵截、去扼杀它,尤其是在大学生叛逆心理较强和对新奇事物好奇心较重的情况下,否则有可能适得其反。要树立应对非主流文化的科学态度,引导大学生对非主流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客观看待非主流文化的存在,努力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要真正从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尊重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规律,改变带有强制性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运用启发式、引导式、合作式、体验式等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模式,避免空洞无味的说教,注重思想交流与沟通,使大学生自觉地选择和接受主流文化。同时,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注重社会教育的开放性,发挥社会资源的教育功效,让学生了解社会,在日常的行为习惯中渗透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提高大学生的对善恶是非的辨别能力。

非主流话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非主流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一、非主流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体现

大学生作为一个较为敏感的社会群体,他们单纯而富有幻想,很容易受到非主流文化的影响。他们无论是在穿着打扮上,还是发型首饰上,都不断地追求流行时尚,并以此作为引起他人注意、体现自己个性的“唯一”标准。过度消费、对待爱情也追求时尚的心理等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具体体现如下:

(一)过度的从众心理

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是大学生追求的主流文化之一,从众心理有利有弊,有些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即是盲目跟风时尚潮流、过度崇拜影视明星等,此类从众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对此类非主流文化的追求越激烈,个人的行为就会出现扭曲,思想会脱离正轨,严重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另外一种从众心理即是盲目跟风考研、考执业资格证书、考各种等级证书。这种从众心理虽然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但是部分大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实了自己的业余生活,并在这种从众中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因此在学习从众上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提高了自己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养成了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减少了对自己不能顺利毕业的担忧。

(二)盲目的攀比心理

盲目的攀比心理也是大学生追求的非主流文化之一,为了在攀比的过程中取得自信,所以就出现了分期付款买名牌包、首饰等,贷款来高消费地购置车辆、电脑、新款手机等行为屡见不鲜。这种超前消费的行为虽然让他们在攀比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但在日常生活中给他们带了不少隐患,分期付款带来的是每个月生活费的短缺,贷款无力偿还和越积越多的压力给他们带来的是寝食难安、最后心理奔溃走向歧途的情况偶有出现。

(三)强烈的求异心理

攀比心理的频繁出现,为求异心理提供了温床,部分大学生认为盲目的攀比只是比较价格和质量不够刺激所以用一种求异心理彰显自己的个性即是出格的服饰、耀眼的发型、各种怪异的妆面等。这种求异心理对主流文化所传播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传统的文化因此而受到嘲讽。这种求异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带了巨大挑战。

二、如何引导大学生从非主流文化中吸取有用的成分。

(一)加强对大学生思想健康指导

为了让大学生保持健康积极地学习状态,避免对非主流文化过度极端地追求,除了学校需要加大对大学生思想健康指导课程的投入,不断优化教学设备,增强师资力量,开创先进教学模式以外,辅导员等管理人员还可以利用班团会、早晚自习时间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开展特殊的主题班团会、利用传统佳节开展活动让学生耳濡目染地多接触正能量的传统文化以此来克服过度地追求非主流文化。

(二)加强对教育榜样的宣传力度

在任何教育的过程中都不能忽视榜样的力量,高校一定要加强对榜样的学习力度,可以通过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络、张榜、评选榜样力量等活动以及其他的宣传方式对品学兼优的学生榜样、对做出特殊贡献的榜样力量进行大力宣传以此来营造和谐的校园气氛,让榜样的力量占据上风从而取代非主流文化在学生中的作用。

(三)对不同思想的学生实行分班分层思想指导

高校招生都是面向全国,今年国家又取消了二本线和三本线的划分,@样一来高校大学生的生源更加参差不齐。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所受的社会影响和家庭影响不尽相同,因此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思想也会不尽相同。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思想指导,让大学生保持健康的身心,学校应当对思想差距较大的学生实行分班分层思想指导。教师要做到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心理思想指导,争取做到净化学生心灵,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健康身心的环境下成长。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鼓励公平竞争

针对学生盲目的攀比心理,高校可以将攀比心理引导到学生的学习上来,引导学生不要盲目的攀比名牌等奢侈品,引导学生要攀比谁对学习付出更多,谁拿的证书最多、谁更有团队精神,谁更有团队意识等积极向上的攀比同时也要提醒学生这种攀比是建立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通过这种鼓励的方式将跟风盲目攀比的非主流文化中的大学生们引入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中来。

参考文献:

[1]赖明谷、徐彩球.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6(11)

[2]高芳放.高校非主流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教育. 2007(08)

非主流话语范文第3篇

从社会学意义上来看,主流人群(mainstream population)意味着这个群体投射的是流传范围最广的文化形式,他们象征着更加强势的话语群体;相应的,非主流人群则代表着非核心的话语体系,也是我们所理解的亚文化 (subculture)。

在非主流文化研究中最有趣的一点是,每一个非主流群体都有鲜明的群体行为特点,不像数量庞大的主流群体会出现“无特点、无取向”的情形。

互联网的语境中的亚文化是这几年的热门话题,对二次元、偶像文化等的诸多探讨都是在突破传统主流话语去理解非主流的文化与相应需求。

但S君这次好奇的是一个更加广义的亚文化分类模式——从非主流人群的人口学特点去分析总结他们的互联网需求。他们是老年人,是少年,也是小城乡用户(这些身份背后可能是他们的消费能力、话语能力等),年龄层和地域的关系使他们成为不了互联网的主流用户,也非产品设计者优先考量的对象。

在这种条件下,非主流用户是否表现出对互联网产品的冷漠呢?我们本次T调查得出的结果恰恰相反。

接下来,跟着S君的步伐,一起看看老年人、小城乡用户和少年的互联网产品态度图鉴吧。

图鉴一:中老年与互联网,三座大山与待发掘的需求

2017年,50岁以上网民群体在网民中所占比例达到10.6%,成为重要的互联网用户群之一。

老年人也许更加看好互联网

当移动互联网还未进入老年人群体时,他们习惯守着电视、盼着报纸、等着电话了解外面的世界以及和朋友亲人交往;现在对于很多已经用上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和00后一样,手机才是通向整个互联网世界的钥匙。他们通过微信社交,通过新闻客户端读新闻,通过手机支付完成购物。

关于老年人对于互联网产品实用感和愉悦感评价,意料之外的是50岁及以上人群在调查所涉及到的所有互联网产品上,要比其他年龄段的人群展现出更高的实用感评价。

同时,在网络直播/小视频类产品上,老年人比其他群体认为获得了更多的愉悦感。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第一,年轻人即便没有互联网的辅助,也可以在社会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支持;第二,中老年群体较其他人群,对科技产品的使用和认知较少,模糊地认为这是一种先进而复杂的事物,从而引发对科技产品更高的评价。

老年人面临的三座大山

互联网科技时代的老年人,也面临着一些痛点:一方面互联网削弱了他们的情感纽带儿女,另一方面互联网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空间。

调查显示,50岁及以上的人群比其他人群更加关注“重度手机使用挤占了线下互动,对家人、朋友关系产生负面影响”这一问题,也侧面说明了爸妈经常教训我们不要一天到晚玩手机,可能是因为他们真的伤心了。

另外,老年人其实有在努力融入子女的网络生活,有研究者发现,孩子给父母朋友圈点赞和评论的数量要远远低于父母给予孩子的。

在共享经济日渐发达的今天,公共资源被重新打包再分配,老年人在资源洗牌后,不得已站到了被动的位置上。

大量出现的公共单车被停在人行道上,废弃的小车孤零零地被堆在了墙角,而这些小车停放的地方可能正好就是老年人日常户外活动的广场、道路等。

在社会服务在互联网化后,老年人熟悉的服务模式变成了一面手机屏幕,模拟化让熟悉的世界变得陌生,陌生拉开了老年人与各种社会服务之间的距离,使得这个群体显得“孤立无援”,尤其体现在打车服务和就医服务上。

此外,老年人在网络购物、网络支付中上当受骗的比例也更高。

老年人的互联网需求亟待挖掘

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4.87亿,占总人口的34.9%。面对巨大的中老年人需求红利,互联网产品依然处于反应迟缓的状态。

有数据显示,互联网+老人消费的第一需求是占比63.1%的医疗,健康是我们认为的老年人最为刚性的需求;除此之外,社交和传媒是老年人使用频率较高的产品类型。

在购物和金融方面,以55岁+老年用户为目标群体,京东2016年白条支付同比2015年增幅900%,支付宝已于2017年2月官方宣布突破1000万,这说明更多的老人开始接受移动支付和信用消费。

除了社交/工具类App外,使用衍生的生活服务在老年人群中的渗透率还较低。

图鉴二:小城乡与互联网,与大城市有异同

根据CNNIC全国网民地域构成调查,三线及以下城市和农村地区网民数量占到了47.8%,这个庞大的群体在互联网使用上有一些基于地域的共性(CNNIC, 2017)。

娱乐:三线及以下城市与农村地区对网游、直播、小视频的喜爱程度和有用程度评价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形成这样的情况跟地域特征有紧密的联系,相比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与农村地区的实体娱乐业和娱乐资源相对较少,而网络游戏、网络直播/小视频却为他们在线上提供了广阔的娱乐空间和丰富的娱乐资源。

另一方面,在实体娱乐业相对缺乏的地区,人们对线上娱乐的高频使用,也会反过来强化人们对其的态度评价。

关系:三线及以下城市与农村地区对“重度手机使用对家人、朋友关系产生负面影响”的关注度远远低于一二线城市人群。

这可能与小城乡线下互动资源相对富足有关,相较于高流动性和高生活节奏的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与农村地区的社会关系网络相对稳定,处于“熟人社会”中的人群拥有更多与家人、朋友互动的线下资源。在这种情况下,重度手机使用造成的关系伤害较小。

出行:对于网络用车与共享单车两类产品,一二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的大众对他们的态度评价没有差异。

这或许从一个侧面说明,及时这两类产品在不同地区的普及程度存在差异,但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对齐的认可度与一二线城市相当。

图鉴三 :少年与互联网,提前抵达的未来

CNNIC调查显示,19岁及以下的网民占到22.5%(CNNIC, 2017),这些出生即身处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原住民”比我们想象中更加早熟、更有忧患意识。

一方面,在新旧科技交替之际,新旧知识也在不断博弈,在这种纠结交错之下谁对新兴科技产品智能机器人抱有更高的态度评价呢?是00后群体。

因为“互联网原住民的身份”,他们对高科技的开放程度和接受程度、依赖程度和信任程度更高,所以也更期待只能机器人的到来。

另一方面,当人工智能的风潮席卷各个行业时,“人工智能可能导致大量人口失业”的警钟常常响起。谁对这一问题更加关注呢?依然是00后群体、学生党比在职群体更加关注该问题。

这些还未正式成为社会生产力的少年们在更加审慎和敏锐地觉察着人工智能的风险。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是未来前沿科技的使用主力,是科技的获利者,也可能是后果的承受者。

总结

根据2018年1月的CNNIC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截止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占到97.5%——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普及。

虽然早在10年前(2008年)中国的网络也已经“普及”,但使用互联网的人是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中的年轻人。他们深刻地影响着当时互联网中的舆论、审美和需求。

非主流话语范文第4篇

批评界关于失语和话语重建的讨论已持续了数年,至今尚无结果。因为当我们面对一个空幻的对象时只能做出种种"推测"性论断,而无法找到具体的解决措施。甚至仍有人坚持在建立文论话语时首先应建立一个先验的逻辑起点(可参见《文艺争鸣》2001年第3期和第6期李春青、曾庆元的讨论文章)。不过在我看来,文学从根本上说是文学现象的衍生物,它的与成形必须以现象的演变为前提。一种批评话语的逻辑起点固然重要,但这一逻辑起点却不能先验地生成。因此,建立中国批评话语的理路应当是这样的:从现象与文本入手,利用全球性理论资源,寻找合适的视角与,进而构建与现象相适应的批评形态。在我就这一进行思考的时候,读到了刘俐俐教授的新著《隐秘的河流--当前文学创作与批评中的历史观问题》(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这本书恰恰为我的思考提供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例证。

在《隐秘的河流》中,作者淡化了话语立场的形而上思考,遵循文本第一的宗旨,在对文本进行考察的同时,确立了自己的批评视角--历史观。可以说,刘俐俐是一个较少考虑主义而重在解析问题的批评家,这从她的《理论视野中的作家张俊彪》、《新时期小说人物论》、《颓败与拯救》等著作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正是长期对现象与文本的关注,使其形成了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同时也就显现出较为稳定的话语形态。而不是先求得某种形态,再去接触文本。这一简单的道理却是相当一部分批评家所绕不出去的怪圈,它在刘俐俐这里被搁置了。从现象与文本入手,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当代文本的特点是什么?当一些学者将目光转向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后因素的时候,我们应当注意到,在中国的文化范型(或如福柯所说的"知识型")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情形下,中国的当代主流文本始终执着于意义的追求,这种执着导致了文本的强大历史感以及对现实的关切。正如书中所揭示的,新时期文学通过对传统的远眺与接续,展开了一种厚重的"历史自觉意识",这种意识"是中国当代作家源远绵长的忧患意识的特定表现,也是他们冷静地直面人生和生活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另一侧面。……文学的发展有它自己的,一种优秀传统一旦形成,就会有自己的自律力量,中国从广阔的历史与社会的角度观察生活的传统和忧患意识总会极顽强地沉淀在他们的审美意识中"。(26页)文本的特性决定着方法的形成。作为语言实验的文本在的中国市场上将很难占有主导的消费份额,因此,面对以"历史自觉意识"为表征的主流文学,建立一种历史主义的批评立场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但《隐秘的河流》所采用的历史主义立场并不是对历史的还原,而是一种对历史的"揭示"。正如弗雷德里克·詹姆森所说,"历史本身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一个本文,也不主导本文或主导叙事,但我们只能通过预先的本文或叙事建构才能接触历史。"(詹姆森《与历史主义》,张京媛译,见《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9页。)这个预先的本文就是一个现代性视角,通过这一视角,进入文化的语境阐释。作者基于恩格斯的观点,将其称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所谓"逻辑",其实就是一种阐释立场;所谓符合历史的逻辑,也就是符合阐释的逻辑。正是借助这种阐释立场,作者揭示出中国当代文本中由于"现代性语境"与"古典主义人文情怀"的错位所形成的"寓言性"。所谓寓言性,就是当具有完整意义指称的象征文本解体之后所出现的转喻现象。这一过程也就是中国当代历史的写照。中央帝国的边缘化移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入世观转变为忧患意识,而这种忧患意识就造成了文本意义的表面断裂。边缘化程度越高,其寓言性就越强。于是,《隐秘的河流》的大部分篇幅都用于对中国西部文学的解读。因为如果中国的文学是一种民族寓言的话,那么西部文学就是寓言中的寓言。在沉重而深情的叙事中,它既有着对民族中心的缅怀,也有着对区域中心的眷恋,其厚重的历史感也就在这双重的追寻中透露出来。--批评者对历史逻辑的重构就是在这种解读中完成的。

新历史主义批评在方法论意义上就是文化批评,而文化批评乃是社会学、神话学、精神学、语义学等的科际整合批评。刘俐俐并未认同于新历史主义,但她的批评方法却是新历史主义式的。这一做法将我引向对另一问题的思考,即,在全球化进程加剧的当今世界是否存在所谓的民族话语?任何批评话语都迅速被不同领域中的文化主体所方法化,从而消解了其话语立场,将其变为共享资源,为各自的批评对象服务,进而形成新的话语形态。或者说,当今世界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民族话语,存在的只是话语整合。新型的历史主义适用于解读中国当代主流文学,但当主流变为非主流,非主流变为主流的时候,新一轮的话语整合又将开始,--或许这就是"话语重建"的论争应当终结的地方。

非主流话语范文第5篇

【关键字】主流文化;萌文化;青年亚文化;网络时代

一,“萌文化”的主体是否是青少年?

为了研究“萌文化”的主体,笔者对30位不同年龄的对象进行了访谈。其中,对于“萌文化”有了解的被调查者的年龄所占比例最多的是18岁以下的儿童,其次是年龄在18---25岁的青年,而对“萌文化”的含义认识准确的被调查者则集中在18-25岁的年龄层,其次是25-35岁的年龄层,18岁以下的儿童普遍认为“萌文化”值得是“彰显可爱的女孩文化”。另外,在感情倾向上,对“萌文化”报以正面倾向率最高的年龄群体也是18---25岁的成年人,达到了78%,而18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对“萌文化”报以正面倾向的比例却只有61%,而且明显与性别具有显著相关性。根据访谈结果,儿童对于“萌文化”倾向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这是女孩儿们爱的东西,我喜欢(或不喜欢)”这一简单好恶的层面上。而18-25岁的成年人则会着重指出自己对于“萌文化”使用上的情感性取向(用来慰藉自己)亦或是工具性(用来参与社交网络行为)倾向。

由上述可见,对于我们所定义的“萌文化”,虽然18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在对“萌”这一词语的接触上是接触率最高的群体,但实际上对“萌文化”作为亚文化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并对其发展具有主导能力,则是18-25岁的成年人士。

二,主流文化对“萌文化”的吸收使用是否会造成受众的反感?

为了调查受众对主流文化吸收“萌文化”的态度,在之后的研究中,笔者对10位受访者观进行了访谈。给受访者看了央视《你幸福吗》与《明年还缺啥》这两则报道,它们共同点是在视频中都有几处明显的“卖萌”桥段:前者是流传于网络的“你幸福吗―我姓曾”的对话;后者则有“你缺啥-我缺个男人”等“卖萌”桥段。在观看了这两则报道后,大部份的受访者表现出了一种愉悦,而非反感,当被问及“你觉得央视这样的主流媒体是否应当采用这样不严肃的形式进行新闻报道”时,仅仅有一位受访者表示:不应该。而当问到对“央视卖萌”的看法候,有八位受访者均表示“支持”,并且当被问及“当主流媒体用‘卖萌’的方式来宣传的时候,你会更加接受吗?”时,一半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接受”,其中一位受访者指出:这样给人情切感,比之前容易让人接受。

由上述可见,主流文化中的内容,且主要是正面内容,对“萌文化”的使用基本不会造成受众的反感,相反受众对此是持欢迎态度的。

三、受众能否较好的识别吸收了“萌文化”的主流文化内容?

为了研究受众是否能较好的识别吸收了“萌文化”的主流文化内容,笔者给参与访谈的受访者展示了各种微博“卖萌体”,其中关于雷政富事件的“十二秒反腐”等微博体例是主要研究对象。在对相关微博进行检索后的转发评论统计中,笔者发现至少有70%以上的为负面内容(约抽取了100条评论做出的统计)。

而在访谈中,对着 10名受访者展示完内容之后,有6名受访者表现出这些微博内容荒诞,不够严肃。其余的四人中,两名表示这些微博展示出的社会矛盾值得深思,而仅有一名抱着愤慨态度指出这“体现了社会群体的不满与悲哀”。由此,笔者得出,在微博上,对被吸收包装成“萌文化”的负面文化内容,虽然直接表示负面评价的很多,而报以观望态度和对此种微博所展现的“负面信息”不懈并不以为然的的受众,大多不会去主动再次转发此类微博。

可见,大部份受众实际上对吸收了“萌文化”的主流文化内容的区分识别度是不高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首先,“萌”文化的主体是18-25岁成年人。“萌文化”其实是所谓的“90后非主流文化”的一种延续与扩张,到“90后”开始在网络舆论环境中占优一席之地的时候,他们的“非主流”脱离了被嘲讽戏虐的“异端”的标签,上升形成了这种“亚文化”。在网络时代,由之前“90后非主流文化”所扩张演变形成的亚文化还有很多,如“吐槽文化”、“宅文化”,这些包含着、网络词汇的文化,和“萌文化”体现出了一样的网络时代的亚文化特征:话语方面反叛传统文化;行为方面追求新鲜事物;文化方面已形成传媒追逐、商业热捧的文化产业效应。

第二,主流文化中的正面内容对“萌文化”的使用基本不会造成受众的反感,相反受众对此是持欢迎态度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讲究本份秩序的“礼”,做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事情是“非礼”的,不守本分的行为,是礼教文化中的大忌,如果放到中国传统社会,那么“卖萌”就是一种 “非礼”行为。而在网络时代,这种传统文化中的“礼”却随着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吸收过程而在不断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看到,央视新闻频道下面的滚动字体也在悄然间用硬朗的正式风格改为圆滑风格,变得“萌”了;各大官媒开始推出微博“吉祥物”,用可爱的口吻说着“卖萌”的话语,你来我往的互相评论与回复。

第三,对于主流文化中的一些负面内容,采取吸收“萌文化”的方法,过渡用戏谑、荒诞的方式与口吻传播,会使受众难以识别,陷入“归谬”的逻辑中。

目前传媒界存在的“新闻娱乐化”现象更是为这种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利用提供了便利:在如今的商品社会中,对文化的大规模生产和商业化形成了一个文化工业。虽然在亚文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主流文化看似正面临重大挑战,而实际上,“萌文化”等亚文化却早已被主流文化所吸收使用,被放进了“娱乐化”的范畴中去了,但由此带来的新闻过渡娱乐化风气却值得引起我们的警惕。

总的来说,“萌文化”的快速发展,并非是主流文化面临的巨大挑战。相反的,主流文化以及以“新闻娱乐化”为趋势的文化产业成为了这些亚文化快速兴起的最大受益者。这些新兴的亚文化生态体系实际上给了主流文化很大的机会。从第十放映室电影评论使用“吐槽体”,到央视故意把“恶意卖萌”的采访片段放出,如今,很多新闻内容不但具有主流文化层面的解读,更具有了亚文化层面的解读信息量,这将会是一种很好的文化发展趋势,但也需要我们始终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参考文献:

[1]刘树晟:《当代“萝莉”文化解读》,当代青年研究,2010(10)

相关期刊更多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教育厅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变压器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沈阳变压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