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能进行快速运算、通讯与逻辑判断的先进的电子设备。因此,计算机课程不同于其它传统学科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课程主要是操作性内容,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基本的操作系统和应用工具软件。因此,课程教学会分成不同的任务模块,目标性比较强,课程内容比较独立。
2.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教学方法选择比较多样,如演示、讲解、练习、网络教学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3.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而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使用计算机技术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通常每一项任务的完成质量都可以通过学习成果质量来衡量。所以对于计算机课来说,学习成果的评价一般不宜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来评价。
鉴于以上特点,我们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思想来指导计算机课堂的教学工作,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的掌握,还涉及到对技术的正确选择。我认为必须对计算机课堂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发挥这门课程的优势,达到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目的。
二、从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出发实施计算机课程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青少年时期,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人的认知不是由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由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学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而是主动地对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我们是否关注到学习者这种本质需要和特点呢?在平时课堂上,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计算机技术之外,再就是要求学生完成一些任务之类的活动,教学内容比较贫乏,活动比较单调。如何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我认为计算机课程教学必须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三、计算机教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课程教学相结合
计算机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而且要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因此,在平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计算机教学结合起来,通过计算机技术来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报纸,可以先让学生通过电脑来设计其样本,学生要实现制作一张美观的报纸版面,就需要掌握Word文字输入与设置、排版知识等;在讲Excel表格时,可以让他们制作课程表。我们也可以将计算机课程教学与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文化相融合,如在讲网页制作时,可以让学生制作自己喜欢的明星或偶像的主页。在制作过程中,为了让网页变得丰富多彩,学生不仅要学会怎样使用网页制作工具,而且需学会到网上去搜索相关信息、下载图片、动画、视音频等。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计算机知识,而且结合日常生活,把计算机知识融入到平时的生活,激发对这门课的兴趣。此外,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注意同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以加深学生的学习认知。
四、情境与任务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
计算机教师要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就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情境,不给他们自己动手的机会,学生就不会产生很高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利用情境创设和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创设适当的情境后再抛出任务,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接受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主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学习。开始的内容要少而简单,等学生乐于参与时,再适当加大自学的难度,激励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要勤思考,解决问题后要进行反思,不断地在自主活动中总结教训、吸取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等等。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学生探究式学习、学生成果欣赏等,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体验是很重要的。不动手实践是不可能学好计算机的,计算机课程应该以实践为主,让学生去操作、去实践、去尝试,从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大胆地进行创作。
五、鼓励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一、计算机课程设置
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现实是我们设计课程的主要依据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技能我们就开什么样的课程。作为现代就职人员除了专业技术能外还应具有与本专业通用的基础知识如安全、法律、质量、信息、职业道德、外语等等。另外实践显示人的品格与教养相关缺乏教养职业道德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因而学校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开设多种潜能性的、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基础素质的课程如礼仪、书法、美术、文艺、演讲等等。总之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较宽厚的基础素质以利于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这种教学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使学生成了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人――生命主体。?学生实际上不是容器而是有待于点燃的“火把”有很大的发展潜能。那么怎样才能点燃学生这个“火把”这就需要我们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灵活教法,提高质量
要根据职业中学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其教学效果。例如典型任务驱动。如在教学Word?2003综合应用――图文混排时可以这样引入新课:首先出示图文道并茂的学校校刊一份,然后对本校刊进行知识分解,分析如何利用Word2003一一制作,通过分析得出其制作并不难,只不过是Word2003的一个综合应用。鼓励学生说:“其实,通过学习你们也会具有制作这样样刊的能力,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份属于自己主编的新校刊吧。”这里为什么选择典型工作任务驱动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实践具有结构的完整工作过程(需求分析、实施要求、实施步骤、验证结果及检查评价)它对人的职业成长起到关键作用。在典型工作任务选择时应紧跟市场的变化。这样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制作比较符合职高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在这样一个任务的驱动下,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将从教师转变为学生,课堂气氛将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根据学生学特征,实施情感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圃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青少年时期,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职业中学的学生大多在初中阶段无论是行为还是成绩都属于学校和班级的后进生,长期受到家长和教师的训斥和指责,相比于同龄青少年会有一定的逆反情绪,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都带有一种自卑感,他们更渴望被关注,更渴望成功。在课堂上常有着“示威”、“暗斗”、“唱反调”甚至随心所欲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目的往往是要引起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关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充分挖掘非智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正面诱导,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满足;教师要促成课堂支持性学习气氛的形成,给碰到困难、丧失信心、情绪低落的学生以必要的心理支援;教学中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轻松的气氛,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个性发展与协作学习相结合
计算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每一位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与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同时,为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可以对同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协作完成任务。例如,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建设班级网站,学生练习即时交流,并通过学习和互相评价受到启发,进而完成自己的研究。这样把个性化发展和协作学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突出共性,发展个性,相辅相成,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三、三个更新
1、教学方法的更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再以主体身份出现,而应当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督促者或引导者。由此,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因应而变,教师多开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的更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更新在不断加速,知识获取、传播的方式也在更新。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三网合一”的快速普及教师和教材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因此,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校园网络平台充分发挥计算机教师的专业优势,建立起双向互动的教育技术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实施教学活动,是全面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重要保证。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 FLASH动画制作 教学设计
FLASH动画制作是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提升学生计算机综合技能应用的方式。作为一项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对课程教学设计的要求较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进行教学设计,不断提升计算机课程FLASH动画制作课程教学设计的质量,优化FLASH动画制作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带来全新的FLASH动画制作课堂学习体验。文章将结合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相关教学建议,希望能够对学生FLASH动画制作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一、掌握学生基本情况,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传统的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存在忽视学生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忽视学生实际技能学习情况的问题,不利于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1]。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具体包含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技能掌握情况等等。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基础上灵活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进而使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2]。
在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比如教师可以引用三维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增强学生对FLASH动画制作技巧的掌握能力,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感受到FLASH动画制作学习的乐趣,并培养良好的知识素养。
二、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注重课堂教学实践
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满足对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的要求[3]。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FLASH动画制作知识的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将2到4个学生划分为一个小组,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协作、共同努力,共同在探索与实践中深入掌握FLASH动画制作技能的相关操作技巧。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借助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学生布置自主设计“FLASH动画制作”的任务。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完成任务或者是合作完成任务等方式,在实践中检验学生的FLASH动画制作技能掌握情况,也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践练习平台,展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兴趣。同时,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也能够使教师更加明确学生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在学生完成任务驱动学习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选,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经验的交流,拓展视野,不断提升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巧借网络教学资源,拓展课堂教学资源
知识经济时代下,各类现代科学技术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4]。各类微课教学方式、MOOC慕课教学方式等,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创新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升。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注重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巧借各类网络教学资源,不断提升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的质量。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教学法,通过微课短短十分钟的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借助手机、电脑等多种终端设备,自主播放微课视频内容,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快速播放或者重复播放等,满足不同学生的FLASH动画制作学习需求。
在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则可以留有更多的时间为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指导,为学生营造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平台,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翻转,同时有助于FLASH动画制作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四、结束语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掌握学生基本情况,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注重课堂教学实践以及巧借网络教学资源,拓展课堂教学资源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开展计算机FLASH动画制作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谢爱英. 基于工作任务驱动式的项目教学法课程改革的探析――以《flas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1(21):141-143.
[2] 钱宇华,魏磊,田嵩,袁晓琴.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O计与学习评价体系构建――以“flas制作”课程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12(12):60-62.
【关键词】 中职 计算机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019-01
课程一词,广义上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所有学科课程的总和,狭义上指某一门特定的学科。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不仅包括课内的教学内容,也包含课外活动与学习、家庭作业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计算机课程的改革应依据学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人才培养标准执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各级课程改革中起步较晚,整体上仍处于改革的探索阶段。
1 当前中职计算机教育的不足
(1)教材内容不合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比例失调。中职计算机的课程多年来连续使用同一种教材,这类教材多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述,缺乏有效的实验训练。教材内的实验内容陈旧,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有不少中职学校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实训与理论的比例应为一比一,但是由于合适教材的缺乏,导致这一规定未能有效落实。经统计,实际教学中,实训课程的比例明显低于应有水平,导致学生操作水平偏低,无法适应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
(2)课程内容老化,缺乏先进性。计算机是一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中职的计算机教材却更新缓慢,内容老化,使教学工作相对于社会的真正需求总处于落后状态。
2 中职计算机的改革内容
(1)改革课程体系。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在制定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和教学手段的采用等方面仍受到“学科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科教育是进行普通教育时采取的方式,并不适合用于职业教育,职教与普教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职业”二字,因而对中职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是摆脱不合理教学模式的突破口。中职学校要坚守以人为本,成长为先的教育观,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在以资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思想指导下,遵循办学的系统性、实用性和开放性的原则,着力处理好下述三种关系:
①市场需求与教学要求的关系。中职学校在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时,要主动去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与此同时,还应符合教学工作的规律,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②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关系。学校既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以保证其就业上岗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提升学生跨岗位、跨行业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③技术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关系。中职不仅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也应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为其继续学习深造与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改革教学课程。中职学校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既要满足教学工作所必须的相对稳定性,又要紧跟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在进行课程的调整设置时,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技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课程内容不得胡乱拼凑,而应依据不同教学目标进行制定,在灵活的安排下保证知识结构的内在关联,达到“活模块”课程设置。
①对相关性强的课程进行综合。进行课程调整时,中职要将原有的多门平行课程予以综合,在保留原学科基本内容与形式不变的情况下,做到教学课程的最优化设置。
②对分散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分散的小学科予以整合,适度取消一部分课程,按照其教学内容,将之整合形成由相关技能和理论知识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技能训练单元或学习单元,从而将原来分散杂乱的学科知识予以整合,增强其实用性。
③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中职计算机教育有着强烈的职业导向,学校在将课程综合设置的基础上,要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充分结合起来,确立职业活动体系,随后针对职业岗位工作的流程与环节,进行相应的理论传授和技能练习。
(3)改革教学手段。
①采用案例教学法。此方法指,教师以现实生活当中的案例作为教材,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的内容和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作出评判与决策。这种教学手段有利于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能力。
②采用层次教学法。现代教育的理念要求面向所有学生。中职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在不同层次学生间有所差别,学校应适当采用层次教学法。在新生入学时,将其按照不同的基础水平划分到不同班级内,之后针对具体的班级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具体实施步骤是层次化备课、层次化辅导、层次化选择教学策略、层次化布置作业、层次化学业测评、层次化制定教学目标。
③建立任务驱动机制,应用成果展示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出一个问题及其答案,让学生自行探究解决该问题的途径,这是一种任务驱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充满兴趣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中去。同时,成果展示法要求学校将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幻灯片、网站网页等方式进行展示,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4)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可以根据特定课程的特点灵活设定考核方法。例如,可以进行开卷和闭卷的结合,理论知识考察和实际操作检验的结合,以及整体考核和专题考核的结合。在具体实施中,务必做到对理论水平和实际能力的综合考核,不得忽视其中任意一个方面。
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不能仅限于对教师理念、课程内容、教材选用、教学手法这几个方面的改革,还应当涵盖培养目标、教学方案和教学管理制度方面的转变。总的来说,中职计算机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庞大的工程,要求教学阵地上的专业教师、学校领导层与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积极开拓,致力于摸索出一条满足社会需求和企业需要的计算机课程的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 尹爱洁.中职计算机基础教育问题及对策探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
关键词:民办院校;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36-02
民办院校的教育要体现国家教育方针,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结合各个民办院校的办学宗旨,使得培养出的人才能够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人才质量规格。因此,大多数民办院校要按照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目标进行教学,朝着培养目标的指向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民办院校公共计算机课程也面临着同样的改革要求,只有从根本上改革传统的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好的适应民办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一、民办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本人在一所民办学院担任公共计算机的教学任务,通过亲身的教学经历得出民办学院公共计算机课程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计算机水平层次不齐。由于民办学院学费高,最初民办学院的学生生源的家庭条件都比较好,而现在民办学院中有一部分学生来自贫困地区。这样条件比较好的、来自城市的学生接触计算机较多,很多是以上网和打游戏为主,接受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上手容易,但不屑于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式。条件不好的学生接触计算机很少,学习计算机基础这种操作性强的课程就有很大困难。
2.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传统化。民办高校采用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育模式。课堂上只是先使用多媒体进行集体理论教学,然后再在机房进行实践练习,这样势必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在课堂上,教师也多是照“本”宣科,过分依赖电子课件,毫无生趣的讲给学生,授课方法单调,师生之间的交流很少,课堂气氛非常沉闷,教学效果不佳。
3.计算机课程考核方法不科学、不合理。目前,公共计算机课程的考试考核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只单纯采用笔试加机试的考试方式。②考试试题的质量非常低下。③考试评分不够客观,没有信息反馈。因此导致期末考试很多得高分的同学,也未必能通过一级专业考试。甚至有些同学笔试考试得了高分,可上机操作在半个小时内竟未能完成100个左右汉字的输入任务,连建一个“记事文档”都不能完成,由此可见,这是非常明显的脱离实际的理论教学。
二、民办高校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改革途径
民办高校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不同于专门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它面向的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它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方法等,以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来解决本专业领域存在问题的能力。因此,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有其自身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规律。准确认识这一点,是我们下一步搞好民办高校教学改革的基点。
1.要分类别、分层地规划与实施计算机基础教学。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结构与应用类型,在不同高校、不同的专业上对学生的要求存在很大差异。在一些专业上,对计算机专业的知识要求非常深入,而对于另外一些专业上,则只是把它当作一种专业使用工具。对于这样的专业,我们完全可以降低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要求。因此,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学时数,针对不同的学校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非常必要。在此,既不要搞一刀切,也不必过细分工,要尽量符合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规律。
2.要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利用计算机更好地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因此,在课程设置和建设方面,要充分体现训练和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学目的,尤其是通过教学案例和教学实践,让学生充分领悟和体验利用计算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计算机的应用进一步强化理解有关概念和掌握相关技能。
3.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要有别于专门计算机专业教学。既然同属一个学科,那么计算机专业的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一定存在相通的方面,但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取、讲授的深度以及课程的组织等方面,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有其自身的标准和要求,而不能照本宣科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有一批爱岗敬业的教师积极投身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研究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