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主要事迹怎么写

主要事迹怎么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主要事迹怎么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主要事迹怎么写

主要事迹怎么写范文第1篇

主要事迹写学生入校以来所参加的活动。包括班级活动、社团活动、学生会工作等等。获奖情况即学生入校以来所获得的所有奖励。

例子,该生入学以来遵纪守法,刻苦认真,多才多艺,各科成绩都很优异,在实践中能够勤于动手,敢于大胆实践,勇于开拓创新。在班级工作中,能出色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并多次受到表彰。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是同学们的好榜样。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能很好地遵守校规校纪,有较强的集体观念。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严于律己。学习目的明确,能独立完成各科作业。一年来,坚持出满勤,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能主动协助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很好地完成各种任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学习态度认真,有理想,上进心强,遵纪守法,态度认真,肯钻研,勤思考,学风踏实,时间观念强,能认真地按时、按量、保证质量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成绩稳定上升。基础扎实,热心助人,多次被评为校三好学生。

(来源:文章屋网 )

主要事迹怎么写范文第2篇

1、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25个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闹”的在文中三个句子中的意思。

3、了解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迹,知道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敢于破除迷信,为民办实事的好官。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理解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首恶,破除迷信。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简介西门豹这篇课文是一个历史故事,西门豹是战国时期的一各官员,姓西门,名豹。

二、简介课文,了解大意

(一)简介课文我们现在学习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历史故事,讲的是距今两千年前,战国时期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文中介绍了西门豹做了一件什么事?这一件事对百姓有何好处?

(严惩了河伯娶妇的组织者,废除这一迷信活动,使百姓大兴水利建设,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2.再读课文,正字音,理解下列词意在课文中的含义。“荒芜”、巫婆、官绅、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灌溉。

三、理清线索,分好段落

(一)整体感知课文,根据“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线索,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一九自然段)摸清底细。(调查)

第二段:(第十十五自然段)破除迷信(除害)

第三段:(第十六自然段)兴修水利(开渠)

教后记:让学生搜集有关西门豹的材料,在教学之前展示,彻底了解历史背景,有助于树立西门豹的父母官形象。本课分段在“单元学习提示”指导下,学生都能正确的分段。

第二课时

一、导读、自读课文

1.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件事?先做了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1)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2)是谁给河伯娶媳妇的?

(3)新娘从哪里来?

(4)漳河有无发过大水。

2.指导朗读西门豹和老大爷的问话和答话。

二、再读课文,深入讨论

1.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哪些情况?

(1)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主要是河伯娶媳妇。

(2)巫婆和官绅勾结,是首恶分子。

(3)巫婆和官绅骗钱又害人,使有女孩子的人家纷外逃。

(4)漳河从没有发过大水,倒是年年旱灾。

2.联系句子理解“荒芜”、“人烟稀少”等词,想象当时邺地是怎样的一幅情景?

3.学生动手划词,结合讲解巫婆、官绅、眼睁睁“等词。

4.小结:西门豹成功地调查出四个问题的成果,成为他治邺的可靠依据。

三、将计就计,惩办巫绅

1.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地严惩巫婆和官绅的?

(1)西门豹参加河伯娶媳妇的仪式。

(2)西门豹借口新娘不漂亮把巫婆、官绅头子投进漳河。

(3)西门豹故意面对漳河发问,迫使官绅的骗局。

2.为什么西门豹知道巫婆和官绅的骗局,不直接把他们抓起来杀掉呢?而去参加河伯的婚礼。

(这个问题,是课文难点所在。因为当时老百姓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巫婆官绅的真面目,西门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广大百姓利用河伯娶媳妇的现场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迷雾中觉悟起来。为以后兴修水得,打下坚实基础。)

3.体会西门豹不说一个“杀”字,不提一个“打”从从容容、惩办巫绅,破除迷信的从政本领。

4.朗读第十自然段,深究重点词语。

(1)“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中的“站满”和课文前面的哪些描写不一致?

(2)“西门豹真的带着卫土来了。”中的“真的”说明了什么?

(3)小结找关键词语的方法。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十一十二自然段,在朗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含义。

(把“不行”、“不漂亮”、“不会满意”的三个“不”字读得诚恳些;把“另外……送去”读得正经些;“把……说一声”读得强狠些;把“抱、投、催”几个动词读得坚定有力些。)

6.指导按提纲复述课文第二段内容。

第三课时

一、讲读第三段

1.齐读最后一段。

2.思考:漳河年年闹旱灾,西门豹是怎样解决的?

3.为什么要先破除迷信,后兴修水利?

二、想象写话:

书上说,漳河边上站满了百姓,想象一下岸上有哪些人?――农民、小孩年轻姑娘、老奶奶、新娘、新娘的父母、官绅们……

他们会说些什么?请选择一个人写在表格上。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三、“人祸”解决了,老百姓不用再外逃了。那么天灾如何解决呢?

齐读第14自然段,说说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做了什么事――兴修水利。

四、填表:

西门豹的主要事迹――破除迷信,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兴修水利。

要是魏王看了这张表,他会怎么评价西门豹,请写在表上。

五、继续质疑:

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疑问?

教师随机处理,或引导自答,或请同学帮忙,或存疑思考。

六、作业:

1.摘录西门豹言行巧妙的语句。

2.以魏王身份写一份通报,表彰西门豹的功绩,号召官员们向他学习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教后记:如此开放的设计,自认为比较好。因为这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正因为设计开放,课堂上,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师生的语言才能得以最充分的发挥。

板书设计:

主要事迹怎么写范文第3篇

摘要:《人鸟低飞》和《我的婶婶萧红》两部传记分别写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头十年,处于萧红研究的热潮。两部传记在写作风格上有诸多不同,通过对之比较分析可以感受不同写作风格的精彩、思考传记文学吸收不同写作风格的多种可能。

关键词:比较;传记;写作风格

1995年长春出版社出版的王小妮《人鸟低飞―萧红流离的一生》与2005年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我的婶婶萧红》在写作风格上大相径庭,前者围绕着萧红心理线索采用诗化的语言按照小说的写法行传,后者是较为正统的符合一般传记写作规范的较学术型传记。两种写作风格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相辅相成共同丰富完整了传记写作风格。关注小说化传记或许是传记文学再度繁荣的一个突破口。

先来看两部传记的作者的身份。两位传记作者都是东北人,传主同为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东北左翼女作家萧红。王小妮是当代著名的女性诗人和小说家,从女小说家这一方面来说有更多共声。曹革成是与传主有亲缘关系的男性学者,对深陷舆论漩涡中萧红和端木蕻良会是知音。王版采用作家擅长的诗化小说的写法,以萧红的爱情为主线选材做传,活泼生动,意蕴深微。曹版从研究和正名的立场包揽萧红生活、革命、感情等方面选材,且披露出许多新鲜咨询,有很高研究和参考价值。从性别特质和资料的占有方面来看,前部传记较感性以文取胜后者较理性以史取胜。对此两种不同风格传记的比较分析,对传记文学吸收和灵活运用不同文体的笔法增补其文学性、可读性、创新性大有裨益。

从不同的写作缘起和目的看两部作品的内容侧重和风格特色。这在各自的后记中昭然若揭。王小妮在《我为什么写萧红》中提到《作家》主编宗仁发要编一套“中国女作家传记丛书”特邀她来写一本,感于萧红的写作天分和悲惨际遇及地缘关系决定写萧红传。然而怎样写,在后记中她也给了明确表示“怎么写这本书,很自然地我就想,我决不写一本干巴巴的由史料堆砌的传。我要找到她的心理线索,而不是列举一个人的档案。我要写的是一本小说在大的事件上我依据史料。其余的,我要创造细节、画面和动作。我要让人们看见她,她是正走着的。让人们听见她,她是会出来说话的。”[1]从中我们已了解到这部传记的最大特色―小说化。与其说这是部以萧红主要事迹创造的小说,倒不如说它是萧红的心理传记。打开《人鸟低飞》看过正文前的几张老照片,念过作者的一首小诗和萧红语录摘抄,来到本书目录。目录分三个部分:章节介绍,萧红年表及其它和后记。章节介绍简单明了、清新别致吸引读者。作者把萧红的一生分为六个最主要阶段:童年、逃婚、萧军、流亡、离乱、夭逝,此六个阶段是对探寻萧红心理脉络的精准定位亦是萧红一生的六个关键词。每个阶段单独成章且有一个第一人称口吻叙述的小标题,如传主回忆往事娓娓而谈。目录部分即可看出此传的另一个特色:两种人称叙事,文本用黑体字来加以区分,恰似“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的双重时空体验。作者跟传主两种声音交相辉映,是小说写作与传记写作的完美合作。作者的第三人称叙述体现了女性诗人的细腻感受力和精密的语言表达力。

王版传记语句短小精美别具散文诗韵味。善用比喻、动词和颜色词来描摩摹感觉和心理动态,使之变得可闻可见可触摸。例如开篇首段,“鸡鸭鹅狗们在风里舒展着,乱着羽毛。麦田像最薄最绿的丝锦,嫩亮地抖着。房上的青瓦一片响动。烟囱里的炊烟贴着地皮儿弥漫。”[2]用这四个短句绘制了家院家禽风中理乱羽,麦田长势喜人麦苗随风舞,风掠过瓦片叮咚作响,农人歇家致馔炊烟袅袅四幅乡村动态图。也正是换季节的风吹过东北大平原时的情景。动词和颜色词的运用使静态文本转化为动态画景,令人赞叹。再如黑体字萧红第一人称自述口吻的自问自答,“母亲是什么,母亲是针。祖父是什么祖父是一张会笑的老树叶儿。祖母是什么?祖母是一件黑斗篷。…”[3]这种比喻体现出作者对萧红与家庭成员感情的精确把握。由此可看出,本部小说化传记的构思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细节部分的创造、构图等内容则是从现实出发,以现实为依据的事实想象。这些写诗和写小说的笔法的运用使得此本传记可读性较强,读者较广。曹版传记较为符合正统传记的写作规范。在家国、时代、感情的坐标系中立体定位,历史进程与萧红的人生历程交相呼应,有鲜明的时代感。这从对萧红不同写作阶段的重要作品在特定时代中的充分的解读上亦能看出。

在后记中作者坦言他写此传的目的是因为前部《跋涉生死场的女人萧红》“印的不多,又少于发行,也就根本起不到广而传播、以正视听的目的,所以我接受了朋友的提议,又写了这本萧红传。”[4]因此,这部传作者的侧重内容是在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揭开以往萧红研究的盲区、误区,以正视听。本部传记图文并茂以萧红为中心辐射到周边与其相关联的主要人物,包括童年时代的亲人和家里的租客,求学时代的婚恋对象及其家族相关人物。材料相对丰富包括很多珍贵的老照片,真实性和可行性强,对萧红产生过重要影响和有交集的人物的介绍都较为详细,对萧红革命文艺思想的萌发、发展历程的时代背景给予了充分说明。传记中对萧红文学作品的解读不仅补充了创作背景更高度评价了萧红的抗战文艺思想。从生命历程来看,作家对萧红一生尤其是与端木结合后四年的生活、写作、参加革命文艺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复原式呈现,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同时,这部分也承担着以正视听的任务。作者用事实说话,列举了萧红与端木结合后几次写作的出现,共同参与的政治文学活动的频繁来例证他们的情感相合,否认萧红并非如其他作家在回忆录中所说的自与端木结合后身体、精神、写作状态越来越差,反而是得到了更多的爱和关怀,借此为端木正名。本部传记语言平实,逻辑严密,注重细节,知识性强。但在某些罗列与萧红相关人物时过多过详有些喧宾夺主,而对萧红的内心关注不够。而且在以正视听时所举史实有读者反应有不实的情况。我们认为,瑕不掩瑜,因其亲属身份可知其材料掌握丰富,但难免有为尊者讳之意。就比如,在端木为萧红治病时来回奔波的表功之语似乎言过其实。因为我们知道一事两面,端木若无过错也不会飞来许多不利之语,而本书对此一字不提。在对端木的妻子病榻忙前忙后的歌功之语亦与当时身临其境的其他学者的回忆相悖,有越描越黑的反效应。

我们认为作者大可不必以正视听,流言止于智者。对一位作家的关注不可侧重生活方面的一些琐事。正如萧军在《我与萧红的缘聚缘散》中所说“对一个作家的评价是应该从他或她的具体作品效果和意义而衡量、而产生的,而不是别的什么‘属性’。”[5]

综上所述,王版传记文学性强,小说化突出,吸引更多的读者在小说接受情境中体味传主的女性意识和心理线索,有很好的引领阅读的作用,一丝遗憾是读者对传主的生平相关资料直接获知甚少。相比而言,曹版行文平实,史实性较强,而文学性比前者稍弱。但都符合传记写作的两种真实性原则,前者达到了传主内心世界、精神层面的真实,后则体现了史实。把正统与正统之外的写作风格融合起来,对传记文学的写作会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2][3]王小妮 《人鸟低飞―萧红流离的一生》[M]第一版,长春出版社,1995,368,1,3-5

主要事迹怎么写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典诗词 人文素质审美能力 形象思维时尚元素

中国是诗的国度。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些作品以广阔的思维空间,隐含了许多富有哲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诗词给后人以启迪和思考,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加强古典诗词教学,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应成为高职语文教育的重点。然而,在当前古典诗词教学中,却存在着重理性而轻感受的倾向,教师只管按部就班地讲解作者生平简历、主要事迹、思想倾向以至课文主题思想及艺术手法等,而学生对诗词的意象、诗人形象的理解无法在心目中鲜活起来,更不要说对诗词的更深层次的把握了。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如何给予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发挥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作为高职语文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和提高。

一、明确诗词体现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文素质培养。语文本身决非是单一的一种工具,还有育人功能,是传承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之一,人文精神是语言的基本属性。在这方面古典诗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曾激励多少炎黄子孙为中华崛起而不断探求真理;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流露真挚质朴的朋友之情成为人们称道传颂的佳句;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作者普济众生的阔达襟怀,感触至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的铮铮誓言何等洒脱痛快,着实令当今的某一些当权者汗颜;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吟出了普通而崇高的母爱,成为千古绝唱;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气概和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的浩然正气,曾激励多少中华儿女面对,威武不屈,视死如归。所有这些古诗词渗透了一定的人情美、人性美和爱国主义思想,有利于教育学生面对信仰危机、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的某些社会现实,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洁身自爱,健康发展。学白、杜甫的诗歌不但使他们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讴歌爱国主义等丰富内容;而且还可以领略到李白雄奇奔放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杜甫沉郁的创作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学习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修养,让他们受教于潜移默化之中,得益于身心愉悦之时,对学生的整体素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鉴赏水平

“诗是中国文学美学特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作者的情感体验,渗透着诗人崇高的审美理想和新颖的审美情趣。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培养提高提高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1.引领学生领会古典诗词蕴含的真情美

真情美。艺术中的情要真,真情才能铸真景,真挚浓烈的感情来源于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真切体验和感受,是积淀着人生哲理和生活意蕴的审美感情,古人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只有客观事物使作家“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钟嵘《诗品》)这时候才会有好诗诞生。李后主的《虞美人》被众多词评论家推崇备至。“春花秋月”,多么温馨和富有诗意的季节啊,但诗人却丝毫无留恋之心,“何时了”,怎么还不结束呢!诗人之所以如此悲观和绝望是因为南唐灭亡了,诗人不再是南唐君主,而成了别人的阶下囚。“雕栏玉砌”虽然还在,但已物是人非,“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从艺术的表现手段上看这属于比喻,事实上,这不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表现吗?许多人喜爱李后主的这首词,主要原因还是被词中的深沉真挚的情感打动了。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把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自然事物,通过高度艺术概括组成一幅极其凄凉的清秋逆旅图,典型概括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游子感伤之情,诗人在“真”的基础上所获得的体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于是它被称为“秋思之祖”。

2.引领学生感受古典诗词意境美

“意境”即指意与境、情与景、心与物的交溶与统一。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物只有融入感情,才有生命;感情只有景物附丽,才有依托。创造意境,要化物象为意象,勾勒逼真而鲜明的画面,构成整体性艺术形象。诗词的意境,能够诱发人们的丰富想象,是打开人们心灵的窗户。在诗词这种奇幻的意境中,读者必然同作者一同感受,一同联想,一同思考,一同愤怒,一同欢欣,原来不够明确乃至没有认识的生活哲理会得到展示,原来不甚清晰或无法表达的情感能得到抒发,读者从中得到极大的提高和满足。因此,引领学生真实感受诗词意境之美,诗人形象就会在学生心目中生动起来,诗词的内涵和精髓也就很容易领悟和掌握了。

如何具体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入这种境界呢?古典诗词教学,一定要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因为,诗必言情,无情不为诗。要走近诗人,与诗人对话,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诗词情感时要达到一定深度。如《寻隐者不遇》一诗语言相当精炼,初读此诗,似觉平易,细加欣赏,则易中有难。寻隐者来去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当不少,但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初步领悟到诗的意境。

如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己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时,学生对这种中年人生离死别体会不会多深,于是,我们事先叫他们去图书馆借来《朱自清散文集》中《给亡妇》一文,文章真实地再现了朱自清前妻武仲谦生前温柔贤惠、吃苦耐劳的形象及作者的悲痛、思念、歉疚和深深的缅怀之情;通过阅读欣赏,学生体会了夫妻感情的至情深厚,认识了苏轼的词意,进入了情与境谐、以境见志的境界。

3.师生共同品味古典诗词的音律之美

在所有文体中,诗歌的音乐性是最强的,黑格尔说:“至于诗则绝对要有音节或韵,因为章节和韵是诗的原始的唯一的愉悦感官的芬芳气息,甚至比所谓富于意象的富丽词藻还更为重要。”诗的节奏是适应舞蹈和吟唱需要而形成的,它是人的生理节奏和生活、自然节奏的统一,人的情感的起伏、波动和生活节奏的张驰决定了诗的节奏。古典诗词之美,首先在于她于的音律之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优美动听,所以,教学古典诗词师生必先吟诵。吟诵不可停留在一般的教师范读、个人吟读、集体齐读等浅层次上,而是要在理解诗意词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诗词的语言美,特别是音律美。在这种美的熏陶下,再发自内心地美美地吟诵,直至见诗意词意之美及诗人词人志趣所在。我国《诗经》中所描写的“砍砍伐檀兮”正是伐木的节奏,李白的《蜀道难》“噫吁哦!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们可以通过节奏起伏发现诗中所包含的起伏的感情,《蜀道难》开头突兀沉雄,显然表现的是见蜀道高危的惊惧情绪。全篇节奏较慢,起伏不平,通过节奏的变化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至于李清照的《声声慢》连用七对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则更是千古绝唱,它把诗歌的音乐性与诗人的内在情感相融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内在情感的流动。这首词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因为它有着动人的节奏和旋律,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优美的节奏和旋律恰当而又充分地表现诗人孤独、空虚、悲苦、凄凉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写词人的心情寂寞,似有所失,茫然寻觅精神慰藉的心理情态。而寻觅的结果呢?依然是室空无人,一片冷清。“凄凄惨惨戚戚”进一步写诗人忧愁悲伤。因此,从词的外形来看,叠字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音乐效果,而从词章所表现的情感内容来看,这短促而抑郁的声调传达的正是词人凄凉悲苦的心绪,情景交融,回味悠长。

三、培养形象思维,提高想象力

诗是用语言向读者的想象力提供形象的,因此,诗的语言凝炼、生动、含蓄。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短短二十个字,却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经过几问几答,诗人想找到“隐者”的迫切心情和童子自然之至的答话神态毕现于读者眼前,而那位与青松、白云为伴,以采药为乐的隐者的形象令人遐想不已。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只用了两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不仅凝炼,而且给人以极其鲜明的形象感。不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诗人总是凭借诗歌中的形象来抒发感情的。如古诗词中的“菊”、“松”、“春花”、“明月”等根据诗中的形象,依靠自己的生活感知和想象力去体味其中的情感。黑格尔说:“如果说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美学》)高尔基也说:“艺术是靠想象而存在的。”艺术家的想象应该是飞腾的,跳跃的。诗人王维的诗,正如苏轼所说的那样,确实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展现了一幅气势磅礴,造化自然的山水画卷。在这里,诗人的想象是飞腾的,一个“外”字,把这一巨幅画卷的空间拉向了无限的远方,创造了一个“黄河之水天上来”、“惟见长江天际流”的画境;而山色的那种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情景,又颇有点象印象画派的描绘,从郁郁葱葱的朦胧山色中给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而又超然物外的感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短短十个字紧紧抓住事物的形象特征,跃然纸上的是一派莽莽平沙、浊水斜阳的塞外风光。这种诗情画意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联想和再创造余地。总之,依据诗中的形象,通过想象我们也就能在有限的篇幅里领略到无限宽广的艺术内容。

四、借用现代时尚元素理解古典诗词

为了更好地教学古典诗词,还可以借用现代时尚等元素来帮助学生理解古典诗词,深化他们的认识。现在,有很多歌词都直接取材于古典诗词。像《月满西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学生都很熟悉。这里,对于学生,背诵已不在话下,怎样适时增进学生对诗词情感的理解才是重点。这时,可先引导学生体会歌曲的旋律,因为如怨如诉的音乐与原作中忧伤而旷达的意蕴往往具有相得益彰的效果,学生会在这种感性的自己喜欢的氛围中深化对原作诗词学习的认识。如在教学古诗《上邪》时,可请学生回顾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主题曲《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得知这首歌词原来由改编古典诗词而来,他们非常兴奋,课堂讨论非常活跃,这使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更浓了,理解更深了,教学效果自然也更好了。

“诗言志,歌缘情”。从这个角度说,古今诗歌始终都在表达相同或相近的主题。我们完全可以把领会现代诗歌作为古典诗词教学的一个补充,拉近学生与古典诗词的距离,从而加深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如讲授上述李白诗作时,就可先介绍余光中诗《寻李白》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等句,余光中用形象的语言、精当的议论,表达了李白的个性特征与人生价值。先介绍这首诗给学生,可能比单纯介绍李白其诗要有趣多了,效果也会好得多。

综上所述,高职语文学科古典诗词的教学,既要从学科特点出发,使之具有一定的文体性。又要从以上几个方面提高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如此,才能强化古典诗词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加热爱中国古代文化,在人文教育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怀通.简明美学原理.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