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专业社会实践总结

会计专业社会实践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专业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专业社会实践总结

会计专业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会计专业;实践学习;加强措施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一、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加强实践学习的意义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也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快速发展着,无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崛起。这对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于此同时,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大,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格。此时,加强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学习就成了一个不得不让人重视的问题。高校会计专业作为会计专业的一个分支,用于培养拥有会计、经济综合知识系统,能在非盈利或盈利企业中从事会计、审计等工作的人才。而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加强实践学习就是为了能很好地发挥会计的综合动手能力,实践学习在一定意义上指的就是会计账目动手能力培养,而会计账目动手能力水平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必须要加以重视并将账目管理工作细化,以防出现账目风险。对此必须加强高校专业学生的实践学习,以适应企业发展。

二、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实践学习的现状分析

(一)知识未形成完整体系,缺乏专业指导

从事会计工作需要完善的知识体系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这要求学生在感知、思考、行动方面都要符合会计理论和会计规律的要求。这不仅表示掌握的基础知识要牢固,还要形成一定的体系,以便用于实际的工作中。为了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必然就需要一个科学的专业指导。而目前对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而言,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运用和对理论的认知,缺少了专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和加强。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大多数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账目动手能力的认识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刻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使得在实践中难以将账目管理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二)实践教学的方法单一,实行起来相对被动

高等院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一般是通过在课堂上实现的,这表明高校会计学生在学习并掌握知识的方式上是相对单一的,许多学生都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没有积极主动地思考和进行自我实践。并且,许多高校对实践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不强,很难适应企业的发展和符合当代社会的要求。

(三)会计实践教材的缺乏和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

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不仅取决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还取决于外在的条件。而会计实践教材的缺乏和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实践学习能力的提高。会计实践教材的陈旧和难以具备超前性的特点,使其很难跟上法律法规变革的步伐,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而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对企业实践了解不多,无法将教学与实际企业会计实践相结合,更是影响了学生的实践学习。

三、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加强实践学习的方法及措施

(一)制定科学的指导方针,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在会计账目动手能力培养中,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奠定实践学习的中心地位,将所学的知识通过实践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中,要加大实验和课程学习的比例,更多地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知识。

同时,可将实习时间适当延长, 以避免短期实习的不认真、走过场等现象的发生,又能使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得到更多的体会和提高。同时开设动手能力测试,并将其随时与社会经济的环境变化相结合,以达到加强实践学习的目的。

(二)实施案例式教学,提高学生对实践学习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

为了使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与社会实践有一个好的结合,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这不仅能使学生接触和了解到大量的真实案例,从而缩小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也使得教学相对来说变得有趣许多,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地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收获到知识。

同时,这也使学生对实践学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学生在通过综合利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把握了案例中的关键,学会了如何利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加强高校会计学生的实践学习起了积极推进作用。

(三)完善教材体系,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实践教材不足,可通过自行编辑的方式进行改善。对此,应选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日常经济运作体系完整的企业,让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前去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经验总结,从而编制出相对完整的实践教材,也可以适当结合之前的教材进行进一步完善。在此过程中,可组织学生共同参与实地考察,切实地学习经验,以提高实践学习能力。

在教师方面,要努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他们进行适当地鼓励而不是一味的批评。同时,定时开展实践活动和相关培训,使他们能够不断的学习并进行自我总结。每隔一段时间便组织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实践,并随时整理成报告进行反馈。鼓励教师适时的与学生一起参与实践活动,在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时带动学生,并试着将考察过的企业整理成案例,与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学习。

四、总结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达到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加强实践学习。实践学习也就是会计账目动手能力培养,它对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但目前高校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学习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这就需要实施一些措施来进行调整,以加强高校会计学生的实践学习,从而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

参考文献:

会计专业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理论教学 社会实践 就业指导 教学手段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0-0172-02

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的目标可概括为:培养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悉《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会计工作岗位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一定的会计职业技术能力,毕业后能够较快地从事各种会计核算工作、直至担任主管会计的初中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 目前农村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教学对象学习基础差、不良行为习惯多,不能适应概念抽象、谨慎严密的会计专业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然而在农村,对职业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的偏见依然存在,许多家庭不愿送孩子到职业中学就读,学校的招生难度很大。因而招生的不成文规则就成了“剜到篮里都是菜”。相当多的学生学习基础差,不良行为多。会计专业教学不仅体现在专业技能和技巧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备遵纪守法、坚持原则、求真务实、认真仔细的职业道德。当前的招生原则给会计专业的实际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教学体制不健全,教学计划不系统,授课内容随意性强

农村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没有长远的培养规划和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根据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师资结构制定。特别是应试教育依然为农村学生家长所看重,学校则顺应这一愿望,针对高考开设课程,删减了会计学科的基础课、技能课和相关的配套学科,严重脱离了会计专业的教学实际,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单招落榜,同时,由于所学专业不系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毕业生就业无望而怨声载道,从而失去了中职学校办学的吸引力。

3.教学经费投入不均衡,教学手段滞后

目前的中职学校都在积极建设重点专业或精品专业,这些专业的开设会得到相应的政策性经费拨款。因而学校把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力都投放到这些专业上,忽略了其他专业建设。例如,会计专业教学设备陈旧,教学手段滞后,依然是教师一支粉笔在黑板上进行着账务处理演示,学生一支笔在作业本上练技能操作。学生没见过支票、汇票及相关的结算凭证;会计凭证、账簿的填写没有系统操作过;手工记账模拟室、操作台,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这些现代教学设备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基本的教学硬件得不到改善,严重制约了专业的生存发展空间。

4.理论教学、技能实践与专业就业脱节

农村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实践课徒有虚名,实现不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要求。学生的专业技能实习找不到愿意接手的单位或企业,甚至连一套完整的会计实务资料都无法索取。学生没有动手机会,实际操作技能得不到锻炼与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差,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去向。

二 针对农村中职学会计教学中现存问题的应对策略及实现目标

1.走近学生,正确引导,培养兴趣

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言:“学生心理健康,贵在疏导。”给学生灌输既来之则安之,既安之则学之,既学之则精之的会计专业学习理念,用会计专业优秀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事迹去鼓励学生,使学生真正看到希望,自觉主动地学习所选择的会计专业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应在基本概念上下工夫,将抽象的概念进行分解,逐步教会学生。教学中可采取传帮带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小组,组内成员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同时,将会计职业道德课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多渠道收集经济犯罪案例,鼓励学生参与探讨分析这些案例的成因及后果,通过潜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从最初接触会计专业的学习开始就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等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2.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建立健全科学完整的专业学科体系

要实现教学目标必须有教学计划、实施方案及效果监测,克服盲目性、随意性,要根据会计学科的特点设置专业课程及相关课程体系,具体设置内容包括:(1)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和约束会计人员工作行为的准绳,明确会计人员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甚至要自觉抵制不良习惯及诱惑,也是从事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要求。(2)会计原理:亦称会计基础,是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3)财务会计:指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的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以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4)统计原理:主要讲述统计及其分析方法,是人们认识社会和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5)税务基础:是与会计息息相关的一门课程。(6)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7)会计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交由社会去检验。(8)就业指南:科学地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合理选择就业方向。

3.均衡教学资源,改进会计专业教学手段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是获取人类知识、经验和文化的重要途径,是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农村中职学校肩负的就是培养操作性强的初中级实用人才,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兼顾各个专业生存,改造或引进实用的教学资源,因此,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已成为必然。同时要注重对教师自身的培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及时了解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财经法规的修订,始终坚持传授给学生最新的实用性最强的专业知识。不断强化实际操作水平的训练,开展专业模拟、见习、实习等活动,对账务处理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全面辅导、个别指导下最终完成独立操作,教师再对其操作结果进行综合评定、分析总结,使学生真正拥有丰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学到立足生存的本领。

4.建立理论教学、实际操作、就业指导一条龙的教学模式

学生只有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在会计专业教学上要重基础强技能并使其有机结合,可以采用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方式,让企业定期提供会计核算资料,及时运用到教学环节之中;可以带学生走进企业开展实际见习的实习活动;可以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操作、多参与,增强其竞争意识和协作能力。此外,学校招生就业部门应注重就业信息的搜集,建立信息资料库,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真正做到教学、实践、就业一条龙的办学模式。

参考文献

会计专业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科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两个重要支柱,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学生知行脱节。因此,在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契合点,构建与理论教学协调一致、有机结合的创新性、开放性、设计性、综合性实践教学模式,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高等职业(以下简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应注重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的人才应该是高技能人才,这在目前已经成为共识,对会计专业来说尤其如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以“理论够用,实践为重”作为培养学生的理念,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

一、高职会计专业的教育定位

高职教育具有应用性、技能性、适用性等特点,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会计技能人才,而非高级会计专业人才。当前高职会计教育在课程设置上重复性大,缺乏合理的结构,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与专业技能的提升,职业教育应该更强调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和一些实用性强的技能的掌握。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面向中小企业、行政单位,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能应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毕业后能很快胜任会计相关岗位工作,达到初级会计职称应具有的知识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这个培养目标的特点体现在:第一,突出岗位教学,体现高职特色。高职教育强调的是“应用性”,也就是高职毕业的学生,应该能立即会做具体的会计工作,不再需要或者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培训就可以上岗。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失去了高职教育的意义,也就没有发挥出高职教育的特点。第二,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应当是专才而不是通才。高职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自学意识相对较差,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和畏难情绪,接受知识的能力有限,不能对他们寄予过高期望,试图让其成为一个通才。我们的培养目标只能是一般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和技能,而不是会计准则、数学、英语等都精通的、全面的高素质人才。第三,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要成为一个“初级会计专业技术人员”。一般来讲,中职会计教育的目标是会计员,那么高职会计教育的目标是“初级会计专业技术人员”,本科会计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成为“中级或高级会计专业技术人员”。这样会计教育才会有层次之分,也才能充分发挥各层次教育和人才的作用。高职会计教育的重点应将学习过程建立在源于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能力和个性,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能力为本位,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岗位胜任能力。

二、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人才市场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模式落后,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的要求。虽然近几年高职院校开始重视会计实践课的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实践教学缺乏实战性。高职会计实践体系已初步建立,但高职会计实践作为模拟训练,具有一定的虚拟性――业务是假的、账本是假的、与相关部门的往来业务也是假的。由此很多因素被忽略了,业务流程也被简化了,这显然与企业实际的会计业务难以衔接。此外,学生到企业中实习时,由于会计工作的隐秘性和技术性,学生在企业中的实习往往难以开展。

(2)会计实践课时所占比例不高,考核方式不完善。我国高职院校在实验教学方面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弱,这种状况严重束缚了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课时占总学时的比重偏少,也是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重要原因之一。会计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课堂理论教学所占比例接近总教学量的2/3,实践教学比例较低。此外,考核方式不完善,没有一套完整规范的实践教学考核模式。

(3)实践教学方法落后,学生主体地位不明确。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会计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既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更注重他们对实际业务的操控能力,而这种实际操控能力来自于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感受和领悟,它依赖于“做中学”。它是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亲力亲为的切身感受,是学生对专业认知的必然阶段。在实践教学中,应由学生自己来设计“该怎样做”,他们才是教学的真正主体。然而,目前学生的主体地位尚不明确,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这种现状迫切需要改变。

三、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与技能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是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笔者认为,可将实践性教学按照“认知实习、模拟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习”四步设计并加以实施,才能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1)认知实习。老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财务部门进行参观,了解企业财务部门会计岗位设置情况,明确各会计岗位的职责,通过观察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和观看会计业务操作流程,使学生对实际会计工作有一个初步的、直观的认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其对系统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并鼓励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进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2)模拟实训。在校内实训室模拟环境下,以给定某个学习项目所涉及的经济业务的仿真原始凭证为基础,运用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确定相应业务的处理方法,此步骤教学在基于核心课程的专项能力培养阶段完成,使学生在仿真情景中学会综合分析和问题处理,并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合作,在学习中砥砺真知、增长才干。模拟实训将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利用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对一定时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通过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计算成本、利润和编制会计报表,熟悉会计循环过程和掌握会计核算基本技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会计核算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实践的系统全面性,起到和社会实践相同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掌握具体会计准则的运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生产实训。为了充实学生的理论水平,在完成会计实务课程学习后,到校外实习单位进行会计实习,根据实习单位所提供的项目资料,完成会计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生产实训还可以通过撰写毕业论文的形式进行。学生通过总结自己在学校获得的专业知识和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再回升到理论阶段去加以解决,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环境、真实条件下得到真实的业务技能训练,促使其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业务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并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有利于职业价值观的养成。

会计专业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专业;英语教学;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4.1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会计工作也面临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挑战,在此环境下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但对于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教材陈旧,方式单一等原因,授课教师真正上好这门课有相当的难度。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文总结出一些适合本专科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及思路。

一、明确培养目标,提高学习兴趣

1.研究培养目标,选择适合教材

本专科会计专业教育是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的,会计专业英语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既要求学生掌握会计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会计方法,同时又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外语语言工具,以了解国际会计理论和实务的最新发展。因此,教师选择教材时,就不能选用以阅读理解为主,强调翻译的教材,应选择不仅有会计凭证制作,账簿填写,会计报表编制等内容构成且伴有大量实例练习的教材,还应该含有西方会计背景知识和一些会计分析指标介绍等内容。

2.树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习的归宿。确立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本课程第一节课的重要任务。目标越明确、越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其学习行动中的每一次努力越能够获得成功。在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喜悦,学习过程也就充满了活力、激情和意义。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在大力提倡实旋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更新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潜心研究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会计英语方法,使学生既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又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因材施教,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注重专业词汇学习,善用启发式教学

我们都知道英语词汇的掌握是学好英语的基础,会计专业英语的学习也不例外。但会计英语专业词汇普遍拼写长,词义变化多,课堂上逐一解释第一浪费时间,第二由于过程枯燥而导致效果不好。授课教师应在注意多重复,多练习的同时,用一些单词记忆法引导启发学生事半功倍的掌握单词。如学生在遇到有相似或相近的词时,往往会使其原有记忆受到干扰,这时授课教师可事先将意义相近、词形相像的重点术语整理出来,然后利用专业术语间渊源关系,采用归纳记忆法,将这些词加以归纳、整理、辨析。例如,在第一堂课中应该以"account"为中心,归纳可能在以后单元才出现的相关术语,让同学们利用过去所学的会计知识,对比猜想记忆,举一反三,增强学习的信心。

2.轻语法式翻译教学,应以人为本施教

传统的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是串讲翻译课文、适时加入语法教学。在实践中这样的教法会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如听"天书",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每次课之前,教师应先用母语将本节基本知识点和重要知识点概括后,就某个问题布置任务,把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调动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按学生英语水平差异、专业基础水平差异,对"人"出题,鼓励他们回答问题.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答案,使得大部分学生逐渐在课堂上增强自信。

3.加大实践性教学比重,以练代讲,边练边学

本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因此授课教师在讲授专业英语某些章节时,应以练代讲.让学生结合曾经所学会计知识,边练边学。如在学习资产负债表、收益表和留存收益表时。传统的教法是首先分析每个表的结构,每个项目的内容,然后逐一举例教授如何编制。

三、创造进修机会,提高教师的素质

本门课程的授课质量高低,跟其它高职课程的必要条件一样关键是师资。要想做一名合格的会计专业英语教师,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全面的,最新的会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包括在阅读、写作、口语、讲授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的水准和技能;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求教师应具备相应外资企业会计岗位工作或实习的经历。因此,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对授课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特别高的要求。会计专业英语教师素质的提高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应该说目前的教师队伍业务素质普遍较高,但业务素质并不能替代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重中之重是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重在师德建设。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勇于进行尝试探索,即要以满腔的热忱,克服畏难情绪对待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工作。

2.学院要提供必要的培训、进修机会,制定相应的鼓励机制

会计专业教师大部分是会计专业教师,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普遍不理想,制约影响着本门课程的授课质量。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本校外教资源对这些教师进行培训安排,有效提高他们英语水平。再有社会实践对教师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学院应制定政策鼓励教师在教学之余,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深入外资企业进行社会实践和学习。

3.教师还可以通过学习考取相关国际会计证书,如LCCI、CGA、ACCA等国外资格证书的途径来大幅提高自身素质。

四、结语

本文针对本专科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解和文字翻译训练为主,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的现状,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了高职会计专业英语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等方面的改革方法和思路,相信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在将来的发展会愈发成熟。

参考文献:

会计专业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职会计 校企合作 现代学徒制 股份制 人才培养模式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specialty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is facing difficulties, and needs to be adjusted to form a new development. Our new exploration is: relying on the "Lixin Accounting firm Zhongshan Jian Bin (stock), the establishment of" workstation "theory of learning, skills training,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the three platform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ree nine "module training system with the guidance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theory, to carry out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let the students really account to do it, so as to improve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actical ability.

Key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account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rn apprenticeship; shareholding system; talent training mode

1 课题实践的研究背景

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一方面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会计理论,让他们掌握会计方法,另一方面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此外还要帮助学生过好会计人员做作业资格证的考试关,其难度很大。

会计工作涉及单位经济敏感信息,由于信息保密等的要求,让学生直接接触真账实习的机会很少,造成目前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环节上的相对缺失。目前各种仿真模拟教学环境及虚拟软件下的训练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难题,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从而造成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实践能力不强、应变技能不足的现实。

面对这一现实,中山市建斌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山建斌”)开创性地开展了建立“股份制实训中心”的实践探索。由此会计专业形成了依托股份制实训中心,建立“理论学习、技能训练、能力提升”三大平台,在现代学徒制理论指导下设立“三层九级”模块训练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会计人员职业意识和岗位习惯的认识,加深对会计基本理论和实战技巧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会计综合技能水平的提高,实现零距离就业。

2 课题实践的理论界定

(1)股分制实训中心:是特指中山建斌借鉴经济领域的股份制理论和实践,在学校实训中心建设中引进政府部门、企业单位等各种主体的生产要素,形成了新型的股份制合作的办学模式,校企协同育人。双方通过资金、O备、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入股合作,签订有法律效应的合作协议,共同建立集教学、实训、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股份制实训平台。

“立信会计事务所中山建斌(股份制)工作站”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起来的会计专业的股分制实训中心。 2016年5月,与中山市普华立信会计事务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开办立信会计事务所建斌(股份制)工作站。让学生分批实习,以真实的客户资料为基础,在注册会计(税务)师的指导下,进行记账、纳税申报、助理审计等项目实操训练,在岗位实践中提升职业素养。本文中所涉及到的理念与实践探索均以“立信会计事务所中山建斌(股份制)工作站”的工作实践互为依据。

(2)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在对进行会计基本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理论认知、模拟实训、社会实践三种课堂,并使之在不同阶段不断循环运行,呈螺旋上升的趋势。在教学教程中,以模拟会计实践为主线,通过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会计实务,让学生逐步体会会计基本理论和实际处理方法。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层层递进,形成螺旋提升的循环教学体系。①

(3)零距离就业:让学生通过三年多次理论认知、模拟实训、社会实践三种课堂的循环过程,充分接触社会实践,了解企业及岗位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立信会计事务所中山建斌(股份制)工作站”中,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真正实现“真账实做”,并通过现实的客观标准去评价工作成果,明确差距、收获成功,从而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基本达到“毕业生=熟练工”的目标。

3 课题实践的理念与原则

基于会计专业对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实践操作的熟练性都有较高的标准,所以我们在实践中遵循“精准定位、理实一体、分层递进、能力为先”的原则:

“精准定位”是指在教学目标上,会计教学实践要充分考虑区域单位会计工作的实际环境和需求,以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程度合理设定,做到理论够用、技能实用、学以致用;“理实一体”是指在教学方法上,会计教学实践要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技能,并通过科学的训练体系、典型的实战体验,让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形成职业能力;“分层递进”是指在教学设计上,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层层递进,形成螺旋提升的循环教学体系;“能力为先”是指在教学评价时,以完成真实会计岗位工作的综合素养和实际能力提升为优先考核的指标。

在会计教学实践中,为了兼顾不同类别及接受程度的学生,学校以“立信会计事务所中山建斌(股份制)工作站”为核心,分别建立起三重平台,助推学生成长。

(1)理论学习平台――会计理论考核及会计电算化考核训练系统等,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不断训练,强化相关会计知识的形成,适应会计从业资格证无纸化考核的要求,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和应变能力。

(2)技能训练平台――会计岗位模拟平台及虚拟报税训练平台等,让学生在仿真虚拟的会计工作环境中,从出纳员、核算员、记账员、报税员等不同岗位的角度,熟悉数答案问题职责、了解工作内容、明确工作程序,从而加快会计知识向会计技能转化的速度。

(3)能力提升平台――“立信会计事务所中山建斌(股份制)工作站”,拥有当地区域内各种的单位资源,经济业务类型齐全,企业门类丰富,让一批批精英学生在其中跟岗实习、真账实做,从而获得宝贵的实战体验。

4 课题实践的环节及要求

“立信会计事务所中山建斌(股份制)工作站”是一个具有直接对外经营资质、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为区域内的企业单位提供记账、出具审计报告、提供账务咨询等经济业务。它是中山建斌会计专业的实训基地的核心,理论学习平台、技能训练平台、能力提升平台环环相扣、螺旋提升,成为一个完整的助推会计“知识―技能―能力”转化提升的训练体系。

4.1 内化意识,提升素养――让一切活动成为学生职业素养生成的动力

“立信会计事务所中山建斌(股份制)工作站”进驻后的第一大作用就是潜移默化的熏陶。一个综合性的、专业的会计机构,一群自信阳光、专业能力强、实战水平高的职业会计人员对刚刚涉足会计领域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天然的诱惑。我们也不粘放大这种良性的专业影响,通过一系列活动,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生成。

(1)现代财会意识教育:在会计专业的学生进校后不久,我们就组织学生参观“立信会计事务所中山建斌(股份制)工作站”,让学生现场体验;由工作站的专业师傅开设“现代财会意识教育”讲座:讲会计专业的职业发展前景,让学生树立职业目标,形成职业理想和愿景,从而激发学习动力;讲会计专业的行为及管理规范,培养职业操守;讲会计专业的岗位工作要求,强化职业习惯。

(2)典型业务的实战技术培训:对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已经对会计专业有一定了解后,分别就报税业务、发票业务、凭证整理等项目模块进行专项培训,重点传授实战技术,弥补学校教师在实战教学训练方面的不足。

(3)会计实践中的问题解答: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开始了顶岗实习,真正接触社会,体验会计岗位的工作实践。通过深入调查和收集学生在会计工作中碰到的具体普遍性的问题,组织专门的解答互动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

4.2 强化仪式,培养习惯――让所有形式都变成学生职业习惯养成的载体

对会计专业的全体学生而言,“立信会计事务所中山建斌(股份制)工作站”本身最重要的作用是营造会计工作的实战氛围、树立会计人员的成长标杆、体验会计行业真实的企业文化、普及会计专业的职业意识等。但是,能够真正深入其中、具体参与实战工作的毕竟只能是少数精英学生。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我们通过规范相关程序,突出仪式影响力,从而让所有形式都变成学生职业习惯养成的载体。

(1)选拔――突显“精英”光环。树立“立信会计事务所中山建斌(股份制)工作站”核心地位,真正让学生明白、家长理解,首先要宣传到位。其次要沟通充分。最后是选拔过程要公开。

(2)典礼――突出职业的神圣。在学生即将正式踏入职场的关键时刻,需要利用一些特别的仪式,彰显职业的神圣,激发学生对职业的敬畏、对事业的谦恭、对师傅的尊重,让学生终身难忘。对进入“立信会计事务所中山建斌(股份制)工作站”精英学生,我们一般设立三个典礼:入职典礼:进入岗位初期,举行精英学生入职典礼,通过简短而隆重的仪式,描述职业愿景,明确职业发展及个人成长路径,激发学习实践动力;升职典礼:每完成一个层次3个模块学习后,为通过考核验证的精英学生举行升职典礼,颁发结业验证证书,激发持续学习实践的毅力;颁奖典礼:实习期满举行颁奖典礼,对优秀(实习)员工授予荣誉称号,颁发奖金,激发成就感和自信心。

(3)仪式――强化“契约”精神。为了突出一般经济实体与学校不同的性质、特点,我们专业设计了“协议―签约”仪式、“拜师―敬茶”“出师―分享”,让学生充分认识学校与社会的差异、师傅与老师的不同,在家长、老师的见证下学生自己庄严承诺、陈述、表态,会极大地化“契约”精神。典礼与仪式的影响远不止对少数精英学生,更重要的是对所有参与、见证的全体会计专业的学生的震撼与激励,特别是对学生后续的学习、训练会产生持久的积极作用。

4.3 细化内容,训练技能――让全部内容成为学生职业技能进步的台阶

在“能力为先”思想的指导下,在技能训练中逐步拓展学生的学科理论知识,加深对岗位、职业的认识,形成基本的职业素养,为今后向社会人的转化奠定基础。由此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会计岗位的实际要求,重新整合、科学排列,形成以会计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会计工作规范与技能、会计工作观念与技巧为核心的递进提升系列。

目前在“立信会计事务所中山建斌(股份制)工作站”整合学校教师和事务所专业师傅的力量,对这些进入工作站的精英学生实施“三层九级训练体系”(表1),明确训练内容和评价标准,使师生双方心中有数,形成自我激励。同时“三层九级训练体系”结合考核验证制度,其实也是这些精英学生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进阶路径。

三层九级训练体系提供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进阶路径,让这些精英学生可以增强学习训练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要求,结合财经纪律和资金运作的规律,使学生在实践中充分体验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全过程,提升其全面管理企业财务的综合实践能力。

每月一次的总结反思,让学生对整个实践体验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引导他们归纳各会计环节所体现的会计基础理论,形成对会计知识全貌的基本认识;引导他们总结各会计岗位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技能水平、知识结构,让学生加深对会计人员工作、各职务要求的理解。

5 课题实践的效果表现

(1)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由于教学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学生通过参观、见习加深了对会计这个职业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我要学”的内在趋动力,所以在会计课堂上,学生学习气氛浓厚,自觉性大为增强,提高了学习效率。

(2)学生学业成绩上升:根据与实施改革前的学生学习成绩对比,学生在会计理论、会计技能的考核成绩明显提高,合格率一般都超过90%,平均分明显提高;学生在参加中山市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核中成绩优良,取证率居中山市同类学校前列。

(3)学生实践技能明显增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采用以实践为主线,把会计学科中的几门功课重新整合,变单兵作战为团体优势;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工作过程的基础上,适当补充相关的会计理论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大批就业的学生往往一上岗后,就能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发展潜力大,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