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亲情类文章

亲情类文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亲情类文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亲情类文章

亲情类文章范文第1篇

亲情,细细品味当中的丝丝缕缕,一阵康乃馨的芳香扑面而来。这香气,是亲情中的亲与爱散发出来的。这两个词,是一种递进的关系。有了亲,才诞生了爱。

亲情是一面帆,让我们破海渡洋;亲情是一座楼,为我们挡住寒光;亲情是不灭的焰火,我们的人生被它照亮!

提到亲情,想到的,不向师生间那样严肃;不像朋友间那样彼此敞开心扉。总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滋味,涩而略甘,甘而有益。

亲情,是一把斜背着的吉它,越到情深处,越能拨动你的心弦;亲情,是一挂藤萝,不论你身在何方,它老是紧紧牵着你的手。

人活着需要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滋润,有了这样的情愫,便有了一个完美的人生。

亲情犹如灿烂的花朵,芳香四溢,沁人心脾;亲情又似晶莹的露珠,美丽纯净,招人爱怜。亲情,皎洁的明月,素雅静谧,柔和诱人!

亲情是甜美的乳汁,抚育我们成长;是敞亮的双眸,指引我们前进;是温顺的话语,呵护我们的心灵;是峻厉的责罚,催促我们改错。

亲情是最伟大的,不论你欢愉,懊丧,疾苦,徘徊,它永久悄然地走在你的路上,悄然地伴着你的终身。

亲情类文章范文第2篇

亲情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兴奋剂、强心剂,在功利教育盛行的今天,人们亲情意识淡薄,亲情教育更应该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成为情感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更有利于提高语文学科的人文素养,更有利于引领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因此,在今后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渗透亲情教育。

一、深刻认识亲情教育的基本途径,从理论层面理解亲情教育的深刻内涵

我们在深入研究教材、分析课本中的情感因素时发现,教材中的大多数课文的作者经历了复杂的生活历练、深厚的情感体验,然后运用恰当的方法,通过文学这一表现形式,将积累起来的亲情知识与内容有机结合。作者将对大自然、人、物、生活及祖国的热爱之情,贯穿在自己的作品之中,这些既能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的情感,又能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更是语文教学与亲情教育的结合点,应是教学重点。

课本选编的课文大多是从多方面反映作者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之情,大多脍炙人口,集道德美、亲情美、风景美于一体,几乎每篇都涉及亲情。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例如我在教学《散步》、《我的母亲》、《风筝》、《背影》等这类表达至爱亲情的文章时,不但做到抓住文章的感情基调,紧扣文章的内容,还运用大量的古今中外名人的典型事例,抓住现阶段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以及他们同亲人们存在的所谓隔膜问题、代沟问题,把中华民族流传千百年来的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孩子赡养父母的美德,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热切希望,孩子光宗耀祖的经典实例贯穿于教学始终,让学生通过对这类课文的学习,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深刻体会亲情的美好。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带有丰富感彩的语言,因为情感教育是课堂上协调师生关系的纽带,若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语文教师就要运用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语言,将自己对亲情的深刻理解融于教学内容之中,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感到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教师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鼓励的手势,都会给课堂带来和谐的信号,都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感情发展,更有利于亲情教育的渗透,为打造优秀的语文课堂做好准备。

二、大量运用亲情渗透的基本方法

语文教育的核心在于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想方设法地将埋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激发出来,更主要的是激起学生心中的亲情意识,让其置于浓浓的亲情教育之中,体会血浓于水的亲情,感受学有所得的喜悦。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把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呢?

(一)运用电影、电视等直观方式呈现亲情教育案例。亲情是古往今来人们大力讴歌与弘扬的最主要的情感之一,无论是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还是现代影视工具,无不赞扬亲情,歌颂亲情。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父亲母亲》、《我的兄弟姐妹》等优秀影视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曲折的人生经历、艰辛的生活阅历,感受亲情给予他们正确面对挫折、努力战胜困难的无穷力量,深刻认识到社会传递正能量的决心与勇气,体会到对自己人格的形成所起的引导作用。

(二)通过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体会亲情的重要。无论是唐代诗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还是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冰心的“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无不体现了亲情给予我们的无穷力量。

更有一则关于亲情的感人的故事:“一天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泥石流吞没了小山村,次日,当救援人员循着哭声抛开泥土,掀开屋顶,发现了一个光着身子蜷缩在屋梁下的两三岁的小女孩竟然活着。救援人员赶紧将小女孩抱出来,可她死活也不肯离开,边用小手指着边哭喊起来:‘妈妈——!’救援人员沿着隐约露出的一双泥手小心翼翼地往下刨,眼前呈现出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一个半身的女人,呈站立姿势,双臂高高举过头顶,仿佛一尊昂首挺立的半裸男人!女人正是站立在男人的肩上,双手高举小女孩,小女孩才奇迹般地成为这场泥石流中唯一的幸存者!”

古代也好,现代也罢,唯有亲情是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在生死攸关的时候,他们总是义无反顾地舍弃自我,把生的希望留给亲人,所有这些,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深刻体会。

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亲情的重要

(一)引用故事。大量运用中国古代的亲情教育实例,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傅雷家书”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二)开展小组阅读审问活动,使学生的思维产生共振,灵感得以激发,亲情意识得以唤醒,诚如萧伯纳所言:“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这样更有利于亲情教育的渗透。

亲情类文章范文第3篇

一、在阅读中体味亲情

1.品读课文,感知亲情

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章是表现人间最真、最美的亲情的,语文课上,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和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品读这些课文,品味作品的语言,与作者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交流,课文里蕴含着浓厚的情感就自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营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老师应自然地恰如其分地予以点拨,使学生对父母形成正确的认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在学生初读课文感知亲情的基础上,可抓细节潜心研读揣摩亲情。本文可抓住父亲疼爱儿子这一中心,重点品读分析“望父买橘”这一细节,并联系文章前面交代的背景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对子女的舐犊之情,通过这些描述让学生获得情感共鸣。语文教学中亲情教育要诉诸情感,通过形象感染感化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像一条长长的河,一直流淌在儿女的生命中,浸润着他们每一个成长的足迹,以培养学生尊敬父母、热爱父母趋真挚情感。

2.联系生活,回味亲情

语文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阅读教学中学生在获得文本意义的同时,进行着内心深处的自我对话,建构起自我意义,从而完成对自身的改造和转换,优化自我主体品质,完善自我。教学中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适时拨动学生的亲情之弦,与文中的主人公作对比以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形成对家庭关系正确的认识,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正如王元骧所说:“没有任何其他意识形态对于人们所产生的影响像文学作品所唤起的审美体验那样,使整个心灵都得到如此深刻的触动,产生如此强烈的影响,获得如此全面的滋养。它在人们精神上所产生的综合效应,绝不是一般的知识传播、道德教育和娱乐消遣所能企及的。”[1]我们应该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最能感动学生的那些因素,用以扣击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身心受到感染,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在感动中受到感化。如,亚米契斯的《小抄写员》写了叙利奥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深夜等父亲睡下后偷偷起床帮助父亲抄便条的事,甚是感人。一个九岁的孩子就能如此理解父母的艰辛,能主动分担家庭责任,这难道不能给我们以启迪,为我们树立榜样吗?我们今天条件好了,很多同学不理解父母的艰辛,处处依靠父母,甚至连举手之劳也要父母代劳,稍有不如意就与父母吵闹,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人人为我”的自私自利习惯,不知道关心他人包括自己的父母,造成亲情观念弱化。和叙利奥相比,我们习惯了来自亲人的爱,觉得亲人为自己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很少想到为亲人付出自己的爱,更不会想到用自己的爱回报亲人,逐渐丧失一颗敏锐感受生活、感悟亲情的心。培养孩子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受,是丰富学生个性、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3.阅读延伸,加深体悟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感情,阅读教学可以延伸到课外,作为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如,朱自清的散文充满真挚醇厚的亲情,材料平淡无奇,语言朴实无华,但在平淡中流露出至诚的感情。朱自清是“博爱意识的终极关怀者”[2],是个上孝下悌、慈妻爱子的人,他笔下多是关于家庭、亲人的琐事,但却充满真情,他笔下的亲情像酒一样浓厚,像水一样晶莹。讲完朱自清的《背影》,可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朱自清的《儿女》,体会作者在至诚至真地解剖自己,在沉痛的自谴自责中表现出对儿女之爱的至情深厚;读《冬天》体会一家人之间浓浓亲情。这些课外延伸阅读,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又让学生加深了对亲情的体悟。

二、在写作中抒写亲情

作文课上,一提到写关于父母的文章,同学们总说没东西写。于是几十篇作文如出一辙——自己夜里生了病,母亲背着去医院,悉心照顾。多少年的此类作文都是如此模式,对亲情的抒写显得空洞甚至虚假。“情者,文之经也。”亲情是天地间的至情,是心灵的绿洲,不应该也不需要去编造,而应该透过小事用心去体会去发现。父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最熟悉的人,如果写这样的文章没东西可写,什么样的题目有内容可写呢?没东西可写是因为孩子们从没有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观察父母如何辛苦地包揽了家中的一切,没能感受到其中的殷殷亲情,更没有用心去体会父母为了孩子的未来自己省吃俭用,不惜用重金为孩子择校的良苦用心。在他们看来,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是天经地义的,是应该做的。因此,他们天天面对着父母为自己日夜操劳和忙碌的背影,却表现得很麻木、很平静,完全无动于衷,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感动。世间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学生不是没有情,很多时候是因缺少点化和激发。此时,我们要适时点拨。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一点小恩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之所以“感激不尽”是因为那点恩惠是出乎意料的,之所以“视而不见”是认为那些关爱都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平时把父母所做的一切,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把亲人的疼爱视作习以为常的事,我们没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父母和社会,怎能从这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小事中感悟到亲人的关爱呢?怎能找到令人感动的事呢?人类的高贵未必迸发于惊天动地的壮举之中,人类的真情却必闪烁在点点滴滴的细节上,爱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每一细微之处都可见真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经历中父亲或母亲的背影,像朱自清先生那样,细细地用心地去体验和重温父亲或母亲对自己的那一份关爱和至情。通过类比联想和情感激发,使学生消除经验上的陌生感和感觉上的盲点,增强他们情感的敏锐性。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亲情

语文界提出“大语文”的概念,强调营造健康、健全的社会语言环境,利用一切语文学习的机会,广泛开发社会与生活的语文教育资源。社会生活包含了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如旅游胜地、纪念馆等,尤其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特别适合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其中有很多节日与亲情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西方文化的渗入,近年来,母亲节、父亲节也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定将有助于学生亲情教育的实施。如春节,在合家欢度佳节喜庆气氛中培养学生“勤俭、孝亲”的精神;元宵节在做元宵吃元宵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家庭生活的温馨,做到与家人互亲互爱;利用清明节扫墓的传统习俗,让学生在插柳挂纸的过程中缅怀去世的亲人,珍惜现有的亲情,对健在的父母多一份孝敬,以免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利用中秋节在品月饼、赏明月的过程中,激起学生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利用重阳节让学生懂得敬老爱老是中国人民的好传统,利用母亲节、父亲节开展“孝”的教育,举行感恩活动。

语文课还可以利用综合性学习活动来进行亲情教育,如:开展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学习活动,让学生收集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从中感受被无数文人墨客赞颂的伟大无私的母爱;了解母亲养育子女的酸甜苦辣及对孩子的希望和要求,从中体会父母的辛苦;讲述倾注母亲无尽关怀的生活小事,为母亲写小传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知道生儿育女的甘苦,望子成龙的焦虑,体验到爱与被爱的甜蜜,感受到一份强烈的家庭责任感。语文课是一个开放性的课,它的教学可以延伸到课外,在家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一张贺卡,一杯清茶,一封信……都能让父母得到慰藉,在关爱和回报中感受浓浓的亲情。

四、在培育人才中升华亲情

亲情是孩子的源头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爱,怎会爱他人、进而爱国家呢?只有抓好了源头教育,推己及人,才能让亲情教育进一步延伸升华,进而爱师、爱友、爱国家。每个人如果能真正做到“泛爱众而亲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

亲情类文章范文第4篇

就初中学生的记叙文语言而言,首先应做到准确、明了、通顺,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达到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对初中生进行作文训练,我们重点需要训练的是语言的生动、形象和感染力。语言的表达是多角度的,词语的组合也是极富变化的,你选择的表达角度不同或者说你选择的词语组合不同其表达效果就大不相同。

下面就文章语言的美感提五点建议:

一、语言要有整齐美

在我们的视觉美感里,有一种美就是通过整齐来表达的。中国古典建筑里的对称性就是一种整齐,军队的阅兵也讲究的是一种整齐,它会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达到一种美的效果。反映到文章里也如此,中国古典文章里有一种骈文,也就是一种整齐的句式,虽然现在已经不讲究这种整篇整篇的整齐了,但,如果能在文章中适当地用上一点,也会达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例如,有一位学生的作文里有这样一段话:“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暗淡而失去它的光泽,天空依旧湛蓝,突然想到,我不能这么悲观,我要向前看。”

分析一下这段语言,它的确不失美感。但,当我们读过之后总是会觉得有一些美中不足的。是什么呢?就是语言的一种均衡性、对称性。前面的“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暗淡而失去它的光泽”与后面的“天空依旧蓝”很不对称,总让人觉得缺少一点,显得很不整齐。

我们可以修改一下再读:阳光依旧灿烂,它不会因为我的心情沮丧而失去光茫;天空依旧湛蓝,它也不会因为我的情绪暗淡而去黯然神伤。突然想到,我不应该这么悲观,我要向前看。

这样再读,我们就可以感觉到这段文字均衡得多,节奏感也强了。也就是让其中的文字有一定的对称性。

二、语言要有错落美

语言的错落就是在文章中你的语言要尽量富于变化,长句、短句、骈句、散句交错使用,使你的文章有较强的节奏感,令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摇曳多姿,极富美感。

我们来看一段学生的作文语言:走在炎热的归家之路上,你已经大汗淋漓。但你仍须背着硕大的背包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走着。你累、你热、你烦躁……,但,突然,迎面吹来一阵凉风,你凉、你爽、你快乐……飘逸的风给你送来飘逸的快乐感受。下面请看:

友情是水,爱情是酒,亲情是血。这不知是谁用如此精炼的语言概括出了人生的三种情。显然,在人们看来,这其中最珍贵、最浓厚的一定是亲情,“血浓于水”啊!然而,在我看来,这浓于水的血不一定只流淌在一脉相承的亲人间,如果友情也到了甘苦与共的境界又何尝不也是一种血的流淌啊!

这样一改后,我们再读一读,就不仅仅只是告诉你什么,而是感染了你什么,其抒情性与感染力就大大加强了。

三、语言要有意象美

所谓意象,就是我们描写时所选择的对象,也指我们在运用比喻、比兴时所选择的喻体对象。我们知道,很多写景的文章,总是选择那些具有相当美感的景物加以描写,很自然地使语言产生美感。但更多的时候,我们的这段话虽然写的是一件非常平淡的事,也就只不过是放学回家,背上背着一周来的一些衣物杂件,走在炎热的归家之路上。可是,读起来却是那样的富于美感。它的美就在于它的语言的长短交错,排列恰当,而在总体上又不失语言的均衡性,使语言的节奏感极强,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四、语言要有情感美

感情常常充溢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但是,要把我们心中那真挚的感情表达出来却是要在语言上多加琢磨的。

如学生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句话精炼地概括了人生的三种情:友情是水,爱情是酒,亲情是血。显然,其中最珍贵、最浓厚的是亲情,在我看来,亲情是不单只发生在亲人之间,如果友情到了甘苦与共的境界便升华为亲情。

这段话也是很常规的,当然也很清楚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它就是很平静地告诉我们友情有时也可以与亲情等同。读者读过之后,可能会颔首称同,但,很难被感动。

如果我们换一种词语选择和语句组合方式,你会有不同的感描写对象很难从视觉上给人什么美感,而这时还只是直白在叙写就会显得很浅露、平实,甚至是粗俗,缺乏美感,如果我们能换一个与之有某种相似之处且有一定美感的意象加以描写,做到言此而意及彼,就会产生一种意象的美,增加语言的美感。

五、语言要有深刻美

语言的深刻性主要反映一个人的思想的深刻性,所以,没有一个深刻的思想是不可能有深刻的语言的。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对身边的人或事,对社会的人或事多加以思考,联系你所学过的各科知识,给出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一个较为正确的评价。当然一般这都是在自己的平时训练中进行的、积累的。

亲情类文章范文第5篇

一、营设氛围,激发性情

在语文课堂中,营设生动有效的教学氛围,可以更好地打开孩子的情感大门,让他们自觉、自主地亲近文本,去体验、接纳文本中蕴含的情感资源。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来营设相应的情感意境,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孩子们的真性情。让孩子们在文本中感受亲情的美好,汲取感情的营养,并最终内化为自己的情感素养。

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老师课前就播放克莱德曼的《记忆》,同时播放从家长那里征集来的照片:有学生小时候摇篮中的憨态可掬、有父母抱着孩子时的甜蜜幸福、有父母为了家庭辛苦地劳作等。同时又结合教材选择了一些有关“背影”的照片,一下子就把学生拉入回忆的世界,让他们沉浸在情感的海洋中,大部分孩子眼中泛起晶莹的泪花。过往的点滴,汇入文本中的情感,不但让孩子完全走进课文,理解了文章的主题,更让孩子对亲情有了新的、深刻的体验。

又比如在讲邹韬奋的《我的母亲》时,笔者先向孩子讲述小时候母亲带着瘦弱多病的自己四处求医的情景,深夜加班的母亲因为担心自己,冒着狂风暴雨赶回家陪伴自己的情景……然后启发孩子打开记忆的大门,搜寻感动的点滴。学生还未进入文本,就已得到巨大的精神熏陶。接下来再引入课文,这样,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课文所蕴含的情感交融在一起,课堂里就溢满感情,已不再是一堂单纯的知识教授课,而是升华到情感的传递与熏陶。情感的大门已轰然打开,接下来的感悟深情、领悟真情、内化亲情的过程就会事半功倍。

二、深情诵读、感悟深情

诵读不仅能理解课文、积累语言,更能丰富学生的感情。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有许多文质兼美、情感蕴藏丰富的文章,它们蕴含着人类最真挚、最朴实、最动人的情感,为我们的情感教育提供了素材。深情诵读有三种方式:一是名家范读;二是教师示范;三是学生体验。

比如在教授《背影》时,笔者先播放筷子兄弟的《父亲》,然后以低沉缓慢的语调朗读《背影》,再加上自己不时地叹息和摇头,孩子们很快就被拉进亲情的漩涡,从他们的眼神里,我感觉到学生们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又如教授冰心的《母亲》一诗时,在情境导入之后,先安排一位单亲家庭的孩子朗诵诗歌,读完后,笔者让这位孩子介绍了自己的母亲,并回忆母亲关心她的点点滴滴,其他学生在听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轻轻抽泣。这位孩子介绍完后,笔者又让孩子们闭上眼回忆自己的母亲,同时还配《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当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流下了热泪。笔者立刻把握教育的时机,让孩子们一起朗诵诗歌,霎时,小小的空间里漾起情感的浪涛,并很快澎湃起来。母爱犹如航塔上的明灯,播撒出美丽而圣洁的光芒,撒入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开始悄悄地萌发,等待日后的莽莽参天。

三、细品语言、领悟真情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如是说。最有感情的文学作品是用最深情的语言写就的。要想细致地感受文章中的情感意蕴,丰富孩子们的感情世界,就必须细细品味作品的语言。

如在教授《甜甜的泥土》一文时,笔者让学生把文中描写母亲的语句找出来,并认真地读一读。学生们很快找到了如“亮!我的小亮”“今天,刚过,八个生日”“她一阵晕眩……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着”“她黯淡的眼神里,射出热切的光”“无力的垂下脑袋……”这些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有的学生读着读着就哭了,有的学生却读着笑起来。笔者立即抓住几个笑起来的孩子,询问他们笑的原因,他们说这个母亲有点神经质,太好笑了。笔者这时又喊了一个哭得特别伤心地孩子,问她原因,她哭着诉说自己妈妈已经离开好多年,关于妈妈的记忆已经模糊,这些句子让她又想起了妈妈,她讲得声泪俱下,原本嬉笑的孩子也低下了头。笔者此时适时引导:在母亲的心里,孩子就是唯一,她的近乎疯魔癫狂的外在,都是一颗爱子之心的体现!这堂课,全班就围绕着这几句话反复朗读体会。下课之后,课间出奇的安静,孩子们都沉浸在深深地母爱中!

又如《背影》中,父亲的话极少,更是简单到极致,却宛如神来之笔,句句精彩,字字都能拨动读者的心弦,透出浓浓的爱意。例如“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笔者先让孩子们去归纳父亲说这句话时的境况,最终得出“父亲当时是极为难过”的结论,但是他却强忍着悲痛,来劝慰自己的儿子。这样的语句,字数不多,词藻不华丽,感情却是那般醇香浓厚。然后笔者让孩子回忆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大家很快就进入情境,一件件类似的感人事例立即充溢课堂。我想,孩子们在品味这句话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父母应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主题创作、内化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