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舍故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 要】 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如何进行政策规范引导、外部评估与管理已成为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提高的关键。本文分析评述了国外或境外在居家养老服务政策制度与运作、评估模式与评估主体、评估标准和评估程序、评估方法等方面的经验,以期为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评估;国内外;经验借鉴
居家养老模式最初被称为“社区照顾”,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是针对集中院舍照顾的弊端与正常化运动而兴起的。英国高福利政策时期,国家通过兴办大量的福利院舍,对无依无靠的老年人以及有心理残障的人实施住院式的集中照顾,虽然他们在院舍内可以得到较好的照料,但却与自己所生活的社区与家人分开,置于一种非正常的生活环境中,生活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甚至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产生,因而,让住院者回归社区的正常化生活方式的呼声越来越高。沃尔芬博格最早提出了“正常化”的概念,强调每个人都可以按一定的社会文化与社会价值,过尽可能正常的生活。[1]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现在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推广的养老方式。
国外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的社区发展已有将近上百年的历史,在社区老年服务发展中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对我国社区老年居家服务的发展有不少可以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一、居家养老服务政策制度与运作
1、系列政策制度保障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规范与资金投入,服务内容全面多样化
无论是政府主导型的英、日、新加坡,还是民间、市场主导型的美国,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推进、资金保证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年服务的费用主要由国家社会保障基金承担,特别是地方政府财政也承担了相当大的比例。英国由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社区服务中心、短期护理机构暂托处,部分上门服务也由政府出资向民间组织购买。社区服务方面充分考虑到了不同老年人的需求,服务内容也很丰富,包括吃、住、医等等方面,甚至还考虑到了行动有障碍的老年人,社区老年服务中心有专车接送老人。还实行个案管理,通过建立老年人个案将老人的实际需求和社区服务更好地结合起来。日本社区服务的特点是社区服务的项目和资金来源都很广泛,但资金使用受到政府部门监控,并以强制性的制度来保证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实施。日本一方面建立了以年金—医疗—护理为核心的老年福利体系,另一方面建立家庭和社区相结合的老年服务模式。在1980年的时候,日本政府开始推行以居家养老服务为重点的社会福利政策,颁发《高龄老人保健福利推进10 年战略计划》(“黄金计划”),提出了依托社区建立多种服务设施,逐步完善了社区照顾服务体系,使老年人可以借助社区的力量在家养老。日本的社区服务项目主要有家庭帮助服务、白天服务、短期留宿服务、长期服务、老年保健的咨询和指导服务和建立老人俱乐部等。美国于1981年开始向各州推行医疗补助和社区服务(HCBS)计划,有的州还将该计划与集体住房计划相结合。医疗补助和社区服务计划为符合医疗补助资格、在家养老的弱势老年人提供家庭护理。资金来源主要是从各种保险计划中开支,也有一部分由个人付款。该计划主要包括病历管理、成人日间照顾、家庭健康扶助(以老人恢复性训练为主)、个人照料、杂务服务等,各社区大学还提供65岁以上老人的免费进修项目。澳大利亚政府当前也正在致力于大力发展社区服务。澳大利亚的社区老年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四种:老年社区服务项目、家庭和社区护理项目、照顾者津贴(政府对照顾家中老人者给予资金补助)和暂息服务(长期照顾老人者申请将老人暂时寄托在养老机构以获短期休憩)、面对特殊老人的社区服务项目。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是一种由雇员和企业共同缴纳的强制养老储蓄制度,政府对账户部分比例公积金实行高于市场的利率,这是一种政府对个人养老的特殊资金补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除常规家政服务之外,还提供交友服务、咨询服务,邻舍联系和老年人乐龄活动。
2、多元化的参与主体,民间组织在社区养老服务中承担主导地位
国外居家养老组织体系完善,如美国,社区居家养老有很多机构或个人参与其中。政府、社会福利组织、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评估机构、从事养老服务的企事业单位等各尽其能,尤其注重发挥民间组织、机构和老年人自身的力量,共同为老年人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英国的居家养老主要是通过政府的主导、民间组织的骨干作用以及商业性老人服务机构为补充来完成对居家养老的日常生活需要的满足。日本有四种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组织形式,分别是由政府和民政人员组成的组织、得到政府部分资助的民间组织、志愿者组织和企业式的养老服务。
3、专业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队伍保证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性
许多国家非常重视专业化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社区有专门进行过专业培训甚至是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老年社会工作者来从事老年项目的管理服务。英美、香港等地区均有《社会工作注册条例》以及《行业守则》来规范专业老年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质量,并有一套规范的职级评定和晋升制度。家政服务人员或勤杂工也需经过培训获得上岗证后才能从事服务。社区养老服务中还活跃着一支编外队伍,即志愿者(义工),参与者包括普通公民、一些专业人士,甚至老年人都加参与其中,他们比其他群体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热情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
二、居家养老服务的评估与监督体系
较早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国家和地区对服务的评估和监督的历史是从有需要评估开始的,对社会服务的评估与社会福利政策密切相关,是政府“物有所值”的政策需要推动社会服务评估的发展。一开始评估角色是“统计资料”,即回答救济了多少个老人,发了多少救济;到后来主要是评估“投入”多少资源,强调养老服务的“硬件”建设,方法以定量描述、历史方法为主要手段;接着评估开始走上制度化轨道,有的国家地区在政府社会福利行政架构上设立了“评估”职位,专职负责养老服务的评估工作,厘定了养老服务的标准。评估者的角色就是根据标准和程序进行“判断”,既有定量也有定性分析,政府以“补助津贴”和“酌情津贴”两种模式去资助服务机构,使服务的品质得到保证。现在的评估既要求程序的规范,又要求方法的科学。政府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购买方与社会服务的提供方(非政府机构)签订“津贴及服务协议”,同时订立“素质标准”,然后按“整笔拨款”模式提供资助,最后按照“服务品质标准”对服务提供方的服务进行评估。所谓评估方法的科学,就是引入如“绩效度量方法”等方法。
1、评估模式与评估主体
对居家养老服务或社区照顾的评估主要是按照政府向民间(非政府组织)购买社会服务的评估要求来实施的。民间组织评估大致有三种模式:美国主导的评估模式、日本政府主导的评估模式和介于两者之间的英德模式。
在美国对民间组织的评估基本遵循自愿、自主与自律的原则。评估的机构一般都是独立的非营利性评估机构,经费来自于其他基金会的自主或会员的会费,而评估机构的权威也来自于组织自身的诚信建设,来自于评估机构之间激烈的竞争和不断优胜劣汰。这种模式优点是透明性高、公正性强、评估的效果好。但是这是根植于美国社会良好的诚信体系,非政府组织本身很发达,支持的资源多,媒体的监督作用又很大,很多非政府组织和民间评估机构的公信力甚至超过政府。因此,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者——民间组织的评估主体主要是其自身以及与服务买卖双方利益无涉的第三方——民间专业评估机构。
日本的民间组织起步比较晚,大约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真正发展。所以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方民间组织的评估仍然是政府主导型的,以政府的现场检查和评估为主。台湾地区也是借鉴日本模式。其优点显而易见,评估权威性高、经费有保障,但是透明度差、客观公正性受影响,而且政府很容易通过评估过多干预民间组织的自主性,甚至出现借评估寻租的现象。
英德模式介于以上两种方式之间,政府积极介入非政府组织的评估,同时又采用民间的运作方式。即评估机构由政府授权、提供资金支持,但机构本身又是独立运行的。中间起关键作用的是评估委员会,它是最高权力机关,由政府、民间组织、社区和专家学者的代表组成。该模式优点是评估既有政府授权与权威性、稳定的资金保证,又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在英国评估委员会称之为慈善委员会,它不直接参与外包服务,但它制定了一个关于服务机构会计规范方面的《推荐事务报告》(SORP),该报告对社会服务的提供者——服务机构在接受公共资助方面实施问责,帮助政府对服务机构进行有效的评估。另一评估主体是政府机构——活跃社区司,设置在内政部下,负责政府对民间公益组织的指导、推进、支持、协调和相关法规及政策的制定与修改。其中活跃社区司负责推动以社区为基础的民间公益活动与志愿服务的推广,通过政府“购买式服务”等方式与民间公益组织签订公共服务方面的协议,并评估协议的执行情况。
三种模式中,美国模式很理想,但不适合我国国情。笔者认为在评估体系建立初期可以以政府主导为主,同时扶持评估的民间机构,或如英德,建立类似评估委员会的中间模式,各地区可根据本地民间组织发展的状况来进行选择。
2、评估标准与评估程序
国内外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评估主要集中在对机构设施、管理经营水平、具体服务项目等内容上。各地区均出台了相关评估的标准和文件。评估过程一般经过自评-他评(来自第三方或政府部门定期不定期的检查)-整顿-公布结果等程序。
英国具有发达的治理和监督民间组织的体系,该国在许多方面对这些民间组织十分友好,国家甚至专门在内阁中设置了第三部门部长。英国首相办公室于2003年还了《地方政府的国家采购战略》和若干份文件供地方政府在社会服务签约时或者委托时使用。这些文件是监督评估社区养老服务提供机构的标准之一。当然,作为服务机构的主要评估者——慈善委员会的监督依据主要是通过政府制定的“照顾标准法”。
1966年日本开始推行《关于养护老人院和特殊养护老人院及其运营基准》,即《最低基准》,然而当时的服务评估是以“监察”的身份出现的。1988年,全国老年人福利机构协会公布了《老人院的机能及服务评估》,以实现服务的标准化、提高服务的质量,该文件成为养老机构运营评估具体化的标志。1993年,日本又了《特殊养护老人院、老人保健设施服务评估基准》。日本养老服务评价的内容,作为福利领域中的“服务评价”,其重点是对成本、经营、服务内容进行评价。评估流程如下:提供居家养老的机构参照自评,再向服务评价委员会递交实地调查申请,委员会赴机构调查并提出必要整改建议,服务机构自我整改,委员会再评估,最后向社会公布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评价内容。
在香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称之为安老服务。香港对居家养老服务开展评估,主要依托“服务表现监察机制”。该机制在评估方法、主体、指标体系方面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主要是依据两份文件,一是津贴及服务协议,它由社会福利署(拨款者)与服务运营者签署的约束性文件,列明双方责任、角色、社会福利署所提供的服务种类、服务标准及津贴基础。二是服务素质标准,16项服务质量标准规定了服务单位应具备的素质水平,每项服务质量标准均有一套准则及评估指标说明。
3、评估方法
对社区居家养老的评估,从国际上流行的方法来看,有定量分析、定性评估、平衡计分卡、顾客满意度评估等。但根据研究重点以及评估标准的不同,评估方法也会有所差异。如果强调服务方案,选择的方法可以是服务预测评估、服务方案的可行性评估;如果强调服务提供过程,可供选择的评估方法有服务项目评估逻辑模式、服务审计等。如果是强调服务结果,可供选择的评估方法有服务满意度评估。大多数国家在居家养老服务评估中都十分重视服务满意度的调查,但美国以及我国的香港地区则强调服务前的预测评估和对服务过程的审计。不过,无论采用何种评估方法,国内外的评估实践中都应用了一些具体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例如,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等。文献法是一种最经济的一种评估手段,评估者在检查时,只要根据记录中的资料,检查文档资料是否齐全、是否可信便可以;访谈法不仅需要对服务接受者进行访谈,也需要对服务提供者及其管理者进行访谈;问卷法的优点是便于定量、相对更客观公正,但有时候回收率难以保证、问卷质量难以控制,对抽样要求也比较高;观察法最直接,评估者亲自到现场观察养老服务机构的场所、设施、安全设备等,最能证明该机构是否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我国大陆地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评估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借鉴国内外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基础上,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的评估体系,设计科学的服务评估模型与评估方法,这对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如何吸取他人所长,建设符合国情的居家养老模式将是我国今后社会养老工作的重点。
【注 释】
[1] 夏学銮.社区照顾的理念、政策和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4.10.
【参考文献】
[1] 邓国胜等.民间组织评估体系—理论、方法与指标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陈锦棠等.香港社会服务评估与审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王浦劬,莱斯特.萨拉蒙.M.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 夏学銮.社区照顾的理念、政策和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 张恺悌等.新加坡养老[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6] 刘芳.香港养老[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7] 王丽芳.日本养老服务评价制度及其对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启示[J].肇庆学院学报,2010(4).
[8] Chelimsky&Shadish.1997.The coming transformation in Evaluation.Evaluateion for 21centry.AHandbook.Thousand Oasks.CA:Sage
文化名人故居,是历史赋予一座城市的血脉,无论如何是割舍不掉的。
老房重生还是“挂牌运动”?
名人故居今犹在,只是住户改。
名人故居应该属于文化遗产,而文化遗产是历史传承的纽带。名人故居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应,还是一个地区文化精神的象征。青岛曾在老市区一度兴起过老房子“挂牌运动”。不管老房子有多么破旧不堪,有了这块牌子就像是一种身份的认证。然而,时至今日,这些名人故居要么大门紧锁,要么沦为普通民居。
观海二路49号,王统照故居。这是一座保留着老房子原貌,未经翻修的名人故居之一,丝毫不起眼,隐于寻常巷陌中。门口“正式”的挂着“王统照故居”的牌匾,时时提示人们。我们叩门许久,一位女士隔着门张望,说住户并不在家,自己只是看房子的,这里不能参观。
鱼山路9号,赫崇本故居。这里住着刚刚搬进来不久的老两口。说明采访来意之后,老人家热情地打开大门,对我们介绍说房子是重新装修过的,本来住在楼房里,但人老了,更希望有这么一个宁静优雅的小院落,养花种草,颐养天年。在老奶奶的介绍下,我们发现与赫崇本故居紧紧相邻的二层建筑,竟然与这座名人故居一模一样。街坊们都传说,当年,赫崇本有两位太太,这才建了两栋完全相同的建筑,“不偏不倚”。“才子佳人”的故事在这里口口相传,就在这样的谈资浙渐被淡化的时候,两位老人家接待了一位从北京来的姑娘。这位姑娘说,这座小别墅是她的太姥姥当年拥有的房子,那位老人就是赫崇本的爱人,也曾是山大教授,后来因为要离开青岛,急匆匆地卖了房子。姑娘是回来“寻根”的,并且坚持说赫崇本自始至终只有一位爱人……
似乎每一座老房子里都能挖掘出一段承载着岁月的悠悠往事。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名人故居保护仍然不完善。青岛名人故居多建于上个世纪30年代,故居建筑几乎都遭到过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故居的门口只是设立了简单的说明牌,差不多还是处于一种“在自然中逐渐损毁的待开发状态”。在鱼山路36号童第周、冯沅君、束星北名人故居群门口,我们遇到一位本是要拜谒名人的西安游客,他失望地说,在网络上查到鱼山路的名人故居群,相信一定是青岛很有文化味儿的标志地段,没想到除了门口的牌子外,只是找到了一片老式建筑而已。而住在这里的普通用户虽然住在这几十年,可是没有人能准确介绍名人故居的历史。如此看来,这种“挂牌运动”的做法,分明是对名人故居建筑处置的又一种无奈。
对于住在老房子里的普通市民而言,自己家门口多了一块“名人故居”牌,并不觉得骄傲,他们担心这样年久的老房子不仅不能享受到拆迁重建的好待遇,而且会因为是“名人故居”而频频被陌生游客打扰。
对于文化名人故居的整修,只是迈出了打造文化名人一条街旅游路线的第一步,今年,关街道办事处将探索建立名人故居一条街管理模式,依托居委会,建立路段业主委员会,协商制定《名人故居一条街管理公约》,承担日常维护管理职责。力图还原名人故居,供游人怀幽追思。
经济效益VS文化效益
素有“欧洲文化之城”之称的德国魏玛市市长福尔克哈特・杰尔墨说过,对于历史文化,只有发自内心的尊重,才不会在开发利用时导致破坏。因此,文化名人故居的合理开发,才能达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双赢。
市南区已投资2800万元,对福山路周边的名人故居以及78个楼院进行了集中整治。目前90多栋老楼已陆续翻修完毕,除了沈从文故居、洪深故居两处已经挂牌的故居外,其间还包括了很多没有挂名的故居,目前正在论证中,如藏书家张铮夫、中国海洋科学先驱宋春舫、物理学家及剧作家丁西林等。“将这些民房置换出来统一规划”,毋庸置疑的成为名人故居保护的最好出路。2009年重新向市民开放的老舍故居不失为一个摹本。
位于黄县支路1 2号的老舍故居,是名著《骆驼祥子》诞生的地方。开发名人故居旅游是对名人故居进行保护和开发的有效措施,也是充分发挥名人故居历史价值的有效途径。建国以来,由于未有有效保护,故居破损严重。为更好地发挥老建筑的作用,市南区投入700万元,通过置换的方式,将原先生活在故居里的12户居民迁走,继而将故居打造为继康有为故居纪念馆后,岛城第二个文化名人纪念馆。在这里,不仅有老舍的肖像,还有他在青岛生活时的作品,《五月的青岛》、《老舍先生与酒》、《青岛与山大》等小文记录了上世纪三十年代老舍先生在青岛工作、生活时的所见所闻。此前垃圾遍地的院内,整理一新。在小院一角,一间水泥小屋取代了原来破败的老房,故居二楼的小楼老窗已拆除,换上了结实的钢窗,地板也全部刷过一遍,塌陷、软化的现象不复存在。老舍故居在恢复了30年代基础风貌的同时,也深度解析了名人故居的文化内涵。
关街道办事处有意借鉴老舍故居的改造模式,通过功能置换的方式,还原名人故居,使小鱼山“名人故居一条街”的称号名副其实。同时,关街道有关负责人告诉我们,为提升小鱼山的文化层次,方便游人参观,他们在平时尤其是旅游季节还特派了“讲解员”。也许他们的讲解很“民间”,但是这也大大缓解了小鱼山文化名人一条街未全部开发之时的“尴尬”,游客来此,不至失望而归。
老房子的“身份”转变
除名人故居有待资源整合,可以作为旅游景点重新开放利用外,更多的老房子不得不浙浙适应“身份”转变。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文化集聚地,吸引了诸多文人墨客,他们在此居住、著书、讲学,这其中,就有老舍先生。
与大学路相邻的一条僻静的小巷,巷中一栋门牌为12号的德式两层楼房,充满了故事。黄县路12号,《骆驼祥子》诞生之地,老舍先生的故居。一幢房子,一座院子,一位名人和他与这座城的故事,不需太多理由,已经让它大名鼎鼎。作为一个传承历史与人文的文学博物馆,这里详尽地“诉说”着老舍先生和《骆驼祥子》的故事,静静欣赏着,时而融入到祥子的故事,时而遐想到大师生活的场景。
虽然,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并不太长,由1935年底住到1937年8月13日,大概也就630天的样子,然而在这段日子里的创作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除了《骆驼祥子》之外,他还留下了340多篇其他作品,其中包括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散文《想北平》等代表作。青岛,是老舍写作生涯最闪光的转折点,在离开青岛之后的岁月里,他不止一次地陷入对青岛时光的沉溺,他在自传中,喃喃自语道
“安静,所以适于写作,这就是我舍不得离开此地的原因。”
青岛时期,是老舍先生一生中的黄金时期。推开两扇铁艺花式铁门,走进去,你能感受到老舍一家当年居住时的院落风情。青石板铺就的庭院里,因老舍先生生前喜爱花草,而栽种着各种花草树木,前院中间的圆形花坛中,还立着一尊老舍先生半身铜像,“祥子书屋”里摆放着各种纪念品和相关书籍。院墙上,由老舍之子舒乙先生亲自绘制的“祥子拉车路线图”极具学术价值,其旁边的《骆驼祥子》连环画则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小说中的关键场景,墙前拉车前行的骆驼祥子雕像更是栩栩如生。
有为青年
为什么做家园计划?
面对这个问题,唐冠华把手插在口袋里,略微沉思了一下。“其实没什么初衷,家园计划不是一时形成的。肯定不能说是因为什么事才想做家园计划,但肯定是发生了一些事情。”
虽然听上去毫无头绪,但他还是侃侃讲开了。他强调,过去的事情总会留下痕迹,顺着这些无法消失的线索链,或许能发现些因由。
1989年出生的唐冠华的经历却与大多数同龄人有所不同。几年前,他是个背名牌包、戴名牌表、开设计公司的“有为青年”。初中就开始接单帮人修电脑。“如果你在网上搜青岛修电脑,第一个跳出来的结果就是我!”他笑说。到了高一,修电脑的活儿都由同学去做,他只要收取提成即可。上学实在没意思,他便退了学,开了个设计公司,为开业的商铺拉来乐队表演,挣眼球。
曾经,他一单就做了十万元的生意,和朋友吃喝玩乐,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他记得父亲的朋友大讲特讲如何挣钱,最终激怒了他,年少的唐冠华一时冲动便仍掉了手上所戴价值不菲的手表。后来,生意也越来越难做,精明的同行不断挤占市场,唐冠华不得不绞尽脑汁创新,随后又拉过街舞团、CosPlay,直到被一位艺术家朋友的摄影作品击中,他忽然感到,艺术创作才是他的事业。
于是,唐冠华的身份由广告策划人变成了青年艺术家。他在青岛市里开了个平面设计工作室,称之为“馆子”,几经迁移,终于在大学路的青岛美术馆对面找到了一个靠海的大院子。唐冠华把工作室定义为“公共空间”,南来北往的朋友们在此借宿、做饭、玩音乐、喝啤酒。“他们也没什么钱,都是年轻人,都睡在地上,自己做饭吃。有一次一周都在吃土豆,用各种各样的做法。”
其中有个拍电影的朋友叫韩愈,他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曾以核动力第四国际为名组建了一支电子乐团体。唐冠华打开一本小册子的最后几页,上面还记录着那天发生的不寻常之事:“有一天清晨,韩愈从卧室的地板上爬起来,告诉我他有一个计划希望我们一起实现,他说每一个城市都有许多未被界定归属和用途,闲置着的建筑空间,他希望将它们利用起来,首先将隔壁荒废的老舍故居作为一个具有读书、休息、观影、住宿等功能的公共空间,呼吁志愿者提供物资赞助,包括书籍、音像、声光电、被褥床铺、劳动力等,并期望将这个公共空间复制到各个城市,形成交互,客至城市的旅人可以找到这样一间免费的宿舍,每个人赞助一些力所能及的物资给需要的人,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这和家园计划有什么关系吗?”我问。
“关系非常大!我觉得开放城市废弃空间的这个想法特别好!也有需求!”唐冠华兴奋地大叫起来。
盘踞城市闲置空间
“馆子”的隔壁便是老舍故居,老舍曾在青岛居住过三年,在那段时间完成了《骆驼祥子》。但在2010年之前,老舍故居只是一栋充满粪便、垃圾和蛆虫的“垃圾场”,尽管房子的一个角落里挂着“老舍故居”四个字,四邻仍然往空房子里扔垃圾。
韩愈号召人们一起动手清理,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就将房子清理干净,变成一个可以居住、观影、读书、听音乐、看广播的公共空间。
但是,盘踞城市闲置空间的计划并没有继续下去。韩愈在公共空间的白墙上写上红色大字:“你有盘踞的权利”、“你有听的权利”、“如果你想被他人允许,那么你应先允许他人”……很快,媒体和政府介入,以破坏公物为由停止了盘踞计划。“馆子”也遭遇被别人“盘踞”的局面。一个邻居想在馆子的院子里卖烧烤,但油烟太大,加上吃烧烤的人容易醉酒滋事,院子里的人们希望烧烤退出。后来惊动了警察,人们才发现,这个卖烧烤的邻居并没有正规营业执照,但他却有很多惊人的证明:精神病人,杀过人,坐过牢,又从监狱转到精神病院后出院;低保户,有好几个孩子要养活。
“这种情况怎么办?”唐冠华无奈,“他也不想干别的,就是卖烤肉,而我们整天在这也就是玩的事儿,他的烧烤却是不做不行。”
尽管不愿意,他还是打算搬离大学路那个靠海的院子。接下来撤到哪里去?
不久,朋友们面临结婚、买房的问题,也逐渐搬离了馆子。曾经年少聚义,而今四散东西,让唐冠华十分感慨。一群青年人聚在一起讨论:有没有一个方案,能够把紧张的人际关系、住房、教育、养老等等现实问题全部解决,保持一起工作、生活的氛围?
“老韩总是觉得没什么希望,他做的事情就是写写字,瞬间成立一个作品,就OK了。但我觉得发问很好,但还不足够。而且我那时又有条件,为什么不能做这个事情?”唐冠华觉得,行动本身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崂山上的家园
2009年,离开大学路,再也不想把钱浪费在房租上的唐冠华在朋友赞助的一个房子里继续开工作室,意味着家园计划的开始。在这个计划中,他们把“所有可能发生的事”都想了一遍,从建筑、能源到日用品。
“家园计划是什么?”这个问题也难到了唐冠华,他让韩愈帮忙想,韩愈信手拈来四句话:“家园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反省,是对如何延续人类文明的探讨。家园并不是苦行僧对人类自身极限的试炼,而是研究如何让人类生活得更加舒适健康。家园不是反城市化,而是让人可以在城市与家园之间自由选择。家园不反对科技,而是探讨科技与自然的融合。”
唐冠华和朋友们在新的家园计划工作室里开展各种有意思的实验:把三轮车改造成电动车,踩着自行车就能让灯泡亮起来,而唐冠华的女朋友邢振则尝试了古法造纸。
但土地和房子都是现成的,这不能算自给自足。
为什么强调自给自足?
“如果你独立生存都困难,你怎么独立思考?肯定得依赖各种东西,你只要依赖一点东西,你就放弃一点自己。”更深层次而言,唐冠华认为社会分工完全不是必须的。他曾在日志里指出,如果每一个人生活中的能源和食物都靠自己的双手来劳作,这些基本工作之余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和研究,这样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平均分配,不会出现剥削和奴役。
自给自足的生活,在他看来,要从森林开始,从零开始,从无到有。
终于,他在青岛沙子口镇西九水村的清凉涧找到了一块闲置用地。2011年5月1日,唐冠华和一个朋友走上崂山,第一件事便是将废弃的房屋重新修缮整理,这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两个来自城市的男孩都不会做饭,他们生吃蔬菜,西红柿拌拌糖,把青椒撕开吃,用暖瓶和热得快下面条。当时是证券分析师的邢振看不下去了,便上山支援,一周上山两次,周三请一天假。“山上的事情开始以后,我就分心了!夹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两个派别中,我自己就觉得很恍惚。周末我会上山,如果只是他一个人的想法,你会觉得这个人很奇怪。但是每次上山来都是一堆人在这,而且热火朝天的你知道吗?!”她大笑道,“你就会想,是不是我所在的圈子有问题,或者我自己的世界观有问题?”
不过改造的旧房子也不符合唐冠华“从零开始”的想法,因此,他在离旧房不远处辟了一块空地,从一无所有的平地开始,新建一座合乎自给自足要求的房子。
自给自足实验室
如果你现在去清凉涧,就能看到一栋白色的建筑屹立在半山腰。这也是游人登顶小崂山的必经之路,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给自足实验室。站在屋子里,12月的山风呼啸而过,远眺蓝天,青山横卧,松涛入耳。
建造新房的原则是:让自然的能量流经人再回到自然。唐冠华希望开发低成本的可拆卸生态建筑,利用废弃塑料袋和废弃塑料瓶为材料,建造一座自给自足实验室,探讨废旧材料、城市垃圾资源和浪费的回收利用。
最初的设想是使用三合土,使用天然建筑原料即可夯打出坚实的土墙。唐冠华并无建筑背景,只能从读书、上网查资料开始。网上所言三合土有不同原料:糯米、黄土、牛血、淀粉、石灰,有的加盐,有的加蛋清。但是资料上并没有讲明配比,他只能一个一个试,全部宣告失败。后来有人来参观时提出了建议,改成以沙子和石灰为原料,三七配比,果然成功。新房子的墙体中填充了1.5万个矿泉水瓶,搜集这些瓶子着实耗费不少时日。家园计划和青岛的各大院校学生社团开展合作,收集塑料瓶。
花了两年时间,这栋新房才落成,今年,唐冠华和邢振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度过了一个夏天。如今已进入崂山的冬天,山风呼啸着掀开房门。夏天一结束,他们又搬进了老房子。距离理想中那座生态环保同时又舒适的房子,还有一段距离。
12月,他们忽然想到新房子还没有淋浴系统,于是唐冠华又把地面挖开,重新修了水槽。对他而言,最大的挑战仍然是技术方面的问题。投入不少人力、财力做的风力发电机并不是很成功,发电机的三片叶子坏了两片之后,就再也没有得到良好的维修。因此,新房子便采用了太阳能发电。之前做的电动车也出现卡链条的问题。“稍微有点机械专业知识的人都能解决,但我们就是解决不了。”这让唐冠华有些苦恼。但与此同时,他也强调,所有的经验都有其意义。
在他眼里没有“失败”的概念。“行动本身就有意义,这个过程中也会积累一些经验,就会留下痕迹,这就已经足够。”令邢振感到颇有压力的,却是资金方面的问题。“人来得越来越多,资金就会越来越紧张。来一个人,就会有消耗。如果他无法承担自己的消耗的话,就会落到其他人身上,所以会有顾虑。”如果仅是小两口的吃穿用度,邢振很有信心能够自给自足。但家园计划对外免费开放,感兴趣者可免费入住体验,无疑增加了他们的支出。
今年年初,邢振辞去了工作,担负起研究日用品的工作。她学会了制盐,做肥皂,理发,做豆腐,烙饼,裁衣,做鞋子,种菜,养鸡……“有时候会逼我去做一些事情,比如肥皂,他非得用古法做,不让用氢氧化钠,因为我们很难自己制取氢氧化钠。” 她故意在唐冠华面前向记者抱怨道。
这位杂家对北京的民俗很有研究。京味大剧《瑞雪飘飘》是北京人艺群星捧出的一部电视精品,该剧的民俗顾问就是李滨声,他对老北京的文化掌故如数家珍,所以该剧精确地再现了老北京的民俗。电视播出后,许多人褒奖这部作品称得上是“现代《茶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为了排好《正红旗下》这样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北京戏,专程安排著名演员焦晃及剧组人员前往北京老舍故居体验生活,并请来李滨声多次讲课、指导。2000年,《正红旗下》上演后,引起轰动,并先后获得第十四届“中国戏剧奖”剧本奖、第五届“上海文学艺术优秀剧目奖”与“老舍文学奖”优秀戏剧剧本奖。
在首都博物馆新馆中,有一处颇具老北京风土人情的地方,那就是反映清末民初时期北京民俗的“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在这里,还有李滨声用高粱秆亲手扎的过去老北京祭灶用的“竹编马”,它唤起了人们久违了的记忆。
李滨声是漫画家,也是京剧票友。他有个雅号叫梨园客,他几十年如一日地练功。比如说推云手、走圆场、耍枪花、舞大锤等,他从来不觉得这是个苦差事,而是把它当做一个既好玩又健身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