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一英语必修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三进入高一的第一学期,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转折点。从语言知识体系和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看,高一和初三同属基础阶段,高一年级的教学内容不是新阶段的起点,而是基础阶段的继续。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参加高考的成绩和将来的发展。而语法教学是高一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根据笔者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在高一语法教学中,重新讲解英语语法学习中的基础问题――英语句子成分,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高一学生句子成分分析能力低下的成因分析
绝大多数初三的学生进入高一之后,句子成分分析能力低下,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不清楚什么叫句子成分,什么是单词的词性,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笔者认为,造成学生句子成分分析能力低下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教材与教法的设计不关注语法。
在初中英语新教材中,其中大部分的教学内容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初中英语教学是在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在教材的指导下,我们欣喜地看到,初中英语教师将听说等能力的培养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课堂上的小组讨论、结对子等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得到了较好的运用,学生的听说能力确实相对于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不少初中英语教师却把语法等基础语言知识的教学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或者根本不进行语法及语言知识的教学。事实上,这种过分淡化英语语法教学的做法对高中英语教学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大部分高一英语老师觉得每年新进的高一新生在基础的语法知识上有很大的欠缺。通过平时的上课,发现大约有60%的学生不知道英语单词的词性,也不知道什么词可以修饰什么词,对句子成分更是模糊不清。
2.中考的导向问题。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到的语法知识还是比较多的,有词法:冠词、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动词(情态动词、连系动词、助动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非谓语动词);常用的八种时态和被动语态;句子的成分;句子的种类: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复合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等。这些语法都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法知识,可是,对于单词的词性、句子的成分和简单句的五种基本类型,因为中考基本上考不到这些知识,所以初中教师和学生都不太重视。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大部分学生连单词的词性都弄不清楚,更谈不上正确地运用单词了;由于单词词性不清楚,句子的成分也就不会分析,一接触到复杂的句子就晕头转向。在学高一语法定语从句时,有些学生连什么叫定语都弄不清,那就更加不要说什么定语从句了。
二、学生句子成分分析能力低下所造成的后果
在高一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其实许多学生花在英语语法学习上的时间是比较多的,但是学习效果却不怎么理想。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学生不会分析句子成分,进而导致学生在高一的语法学习中不能从宏观层面去理解,只能死记硬背,导致学不能用,效果当然就差了。现以人教版2007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的必修一、二、三、四,也就是高一学生所要学的四本书中的语法规则为例,来分析句子成分分析在高一语法教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1.人教版必修一,第90页,定语从句部分。
基本概念:在复合句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从句叫做定语从句。看到这里学生就有疑问了,什么叫名词?什么叫代词?再来看看关于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讲解:(1)关系代词that,which,who引导的定语从句。that在从句中作主语或宾语,which在从句中作主语或宾语,who,whom在从句中分别作主语或宾语。在这里,能不能区别主语和宾语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例如:1)A plane is a machine that can fly.2)The noodles(that) I cooked were delicious. 在这两个句子中,第一句中的“that”因为在从句中充当主语,所以是不可以省略的,而第二句则因为“that”在从句中充当宾语,所以是可以省略的。如果学生不能分辨什么是主语,什么是宾语,就很难理解并且掌握。(2)关系副词when,where,why引导的定语从句。when在从句中作时间状语,where在从句中作地点状语,why在从句中作原因状语。我们知道,在做定语从句的练习时候,学生对于什么时候使用关系代词,什么时候使用关系副词很难区分。为什么难区分呢?就是因为学生不了解什么是主语宾语,什么是状语。例如:1)This is the place which/that I told you.2)This is the place where we worked on the farm.很多学生在做这两个题目的时候都会错。要不就两个先行词后面全部使用“which/that”,要不就两个先行词后面全部使用“where”。但他们只记得关系词代替物的时候使用“that”或者先行词是地点的时候使用“where”。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不了解两个关系词在从句中充当的句子成分不同。在讲解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区别的时候,我相信绝大多数高一的英语老师都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很多老师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效果不好。如果我们在高一新生入学的时候就能够帮助他们打好词性、句子成分等知识的基础,我相信这些问题在解决的时候就相对容易很多了。
2.人教版必修二,第86页,定语从句部分。
此部分的讲解跟人教版必修一基本一样,但是还加多了一个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因为讲解的基本原理一样,所以不作过多的阐述。
3.人教版必修三,第91页,名词性从句部分。
基本概念: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宾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在复合句中的作用相当于名词。因此,这四种从句被称为名词性从句。(1)宾语从句宾语从句在复合句中起宾语的作用,可以作动词的宾语,也可以作介词的宾语。(2)表语从句表语从句在复合句中作句子的表语。(3)主语从句主语从句在复合句中作句子的主语。(4)同位语从句在主从复合句中,用作同位语的从句,叫同位语从句。首先,我们如果要搞清楚名词性从句的概念的话,从纯语法的角度来讲,我们就必须要对什么是宾语、表语、主语、同位语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如果连这些基本概念都没有了,那还何谈从句呢?其次,如果从各从句的细则的角度来讲,我们也必须要搞清楚句子的成分。例如:1)I think(that)women can reach very high achievements in many fields of science.2)Her wish is that she could lose weight soon.这两个例句中的“that”引导的从句不同,一个是宾语从句,一个是表语从句。引导宾语从句的“that”可以省略,而引导表语从句的“that”不可以省略,如果学生连宾语、表语的区别都搞不清楚的话,他们怎么去区分什么时候可以省略,什么时候不可以省略呢?
4.人教版必修四,第90页,动词-ing形式部分。
基本概念:动词-ing形式能在句中作主语、宾语、表语、定语、宾语补足语和状语,但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ing形式部分涉及的句子成分的概念就更多了。我们在学生的习作当中经常可以看到以下错句:1)Collect inform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businessmen.2)He finished read the book yeterday.等。这些错句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是很不应该的,一个简单句中出现了两个动词,这个时候就应该使用动词的-ing形式了。但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按照题目的中文意思把句子翻译出来了,觉得已经写得不错了。基础好一点的学生可能知道“collect”是动词,但是为什么不能用却不清楚。如果是基础差点的学生,他甚至连“collect”是什么词性也搞不清楚。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跟学生讲解动词的-ing形式呢?笔者觉得重点还是要回到原点:重拾句子成分分析这一基础。
三、结语
从刚刚的教材分析中可以看出,句子成分分析在高一英语语法教学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涉及高中语法的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动词-ing形式,这些都是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极其重要的部分,而且都是高考必考的语法项。这些都还只是学生高一所要学到的语法项目,还有高二、高三的。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句子的成分,完全靠死记硬背的话,这些项目可以说完全学不好,对于学生的高中英语学习会带来很大的障碍。应该说,英语语法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学生没有好的语法基础知识就不可能有好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在高一英语语法教学之前,重拾句子成分的分析,花几节课的时间来给学生讲解清楚什么是词性,什么是句子成分,各有什么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正视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并且查找原因,研究对策,以使学生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亚光.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7,(4):6-10.
关键词: 初高中英语教学 衔接问题 对策
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的学习过程既是他们自身的转折点,又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转折点。笔者作为广州地区的一名英语教师,分别承担过初中和高中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感触特别深的是初中和高中英语教学存在较大的差异,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感觉很不适应高中英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旦碰到挫折,就很容易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这无疑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是高中英语教师应首先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深入了解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学习特点,认真分析初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差异,在帮助学生顺利度过从初中到高中的磨合期上取得了一些经验,本文试将自己的认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内容编排的差异及学习要求不同。
广州地区初三学生使用的英语课本是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验教科书,初三上学期共七个单元,下学期共六个单元。按照课时计划,大概每两周上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单词大概60个,但是其中完全要求掌握的大概40个,剩下带有星号标记的拓展词汇大约20个。每个单元的内容设置是按照reading,listening,language,speaking,writing这几个步骤编排。Reading词汇总量不到300个,其中有一部分是对话。一般情况下,初三的英语每周6个课时,所以课时较为宽松,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小。
相比而言,高一课本无论是内容编排还是课时安排都比初三要紧张了很多。广州地区高中普遍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验教科书。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英语课程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其中,模块1至5为必修课程,模块6至11为选修课程,每个模块5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内容设置是按照warming up,pre-reading,rea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using language这几个步骤编排的。每个单元的生词大概是60个左右。在高一期间,学生要完成前1至4模块的英语学习,每个学期都完成两个模块,即两本书的学习。而高一的英语课时一般为每周5节课,一般完成一个单元需要两周。所以,相比初三,高中的英语要求无疑比初三高很多,这就让很多学生不堪重负。两种完全不同的内容编排方式和学习要求也使学生感到很难适应。
据这几年中考试题,其所考的单词拼写比较简单,考查的基本上都是6个字母以内的常用词,而且给了首字母;句子翻译基本上是初中课本上出现的几个基本句型,如被动语态、感叹句,以及宾语从句等;写作和听说都是学生生活当中所耳熟能详的内容。进入高中后,学生在高一期间的测试基本都是单词、句子翻译、语法填空、完型、阅读理解及写作,特别是语法完型阅读的难度也比初中大,所以导致很多学生的测试成绩并不理想,这也无疑会导致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恐惧和甚至厌学。
2.学生对高中英语学习存在错误认识。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内容较少,要求相对较低。进入初三,除了新增部分词汇以外,基本没有新的语法项目,所以老师就有充足的时间对考点进行反复操练。经过对考点的反复训练,学生在中考取得较高的分数相对容易。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2011届初三我校参加中考人数为269人,在总分150分的英语考试中,我校平均分达到了125.4分。其中,140分以上(含140)达到84人,占总人数的31%;135分以上的有125人,占46.4%;120分以上的有196人,优秀率达到了73%。但据笔者对我校学生的了解,部分学生在初一和初二甚至初三上学期学习不用功,但到了下学期,由于升学的压力,他们才开始努力和突击,并在中考中都取得了超过预期的成绩。这种情况,让部分同学认为他们在高中仍然复制这种神话:高一高二不需要用功,到高三通过突击仍可取得优异成绩。这种思想的存在毫无疑问会影响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一方面,由于部分同学在初三成绩不错,因此对中考期望值很高,但是由于考试发挥失常等原因,成绩并不如预期理想。这就导致他们无法考上自己的理想学校。这部分同学到了新学校以后,难免会有心理落差而垂头丧气。这种情绪,会影响到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也毫无疑问会影响包括英语在内的各科学习。
3.初中和高中英语教学方法不同。
初中的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往往在课堂上发言很积极,气氛比较活跃。而且初中课堂内容容量较小,课时较多,上课进度较慢,有足够的时间编排各种游戏或竞赛让尽量多学生得到足够的激励和参与。同时,中考考点基本都是基础语法,而分到每个单元就很少,因此老师肯定会在每个单元找到与中考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反复的操练。
但是到了高中,课时较紧,内容较多,所以老师很少有足够的时间对每个单元的所有知识点进行反复操练,也没时间设计更多的游戏及竞赛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高中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如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但是学生进入高一后,尚未分文理科,学生需要学习九门课程,还不包括体音美等学科。这种情况,学生除了完成课堂作业外,很难找到空余时间来预习和复习。这就要求老师尽量在课堂上完成新课的讲解和旧知识点的复习,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很明显降低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学效果也受到影响。
二、解决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方法
1.了解学生,排除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
在高一教学中教师要尽快了解学生,使教学过程更具针对性。一要通过与初中英语教师交流,了解中考成绩中每个分数段的学生初中英语成绩相当于什么水平。二要通过与学生沟通,了解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正确认识高中英语学习的特点和要求,让学生认识到中考英语成绩的高低并不能意味着高中英语成绩的优劣。教师更应该多关心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特别要关注中考成绩与高一测试成绩反差大的学生,要让他们明白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查找原因,找到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2.做好衔接,补齐学生初中所缺的单词。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包括义务教育和高中两个阶段)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在九个目标体系中,一至五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要求,六至九级为普通高中的目标要求。五级对词汇的要求为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为了既检测学生的理解能力,又检查学生对基本词汇短语的记忆,这几年广州中考基本上阅读较难一些,句子翻译和单词拼写就相对容易很多。以2012年中考英语为例,今年中考五个翻译句子分别考了两个词组(keep in touch,neither nor),一个被动语态(was invited),一个感叹句(what a),一个宾语从句(why they are);而单词拼写分别考了age,red,bring,lonely,find五个词。针对这种命题趋势,在初三在备考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即老师只让学生背那些拼写简单及常用的单词,至于生僻的单词,只要求认识即可,何况在阅读时即使碰到个别单词不认识,也可以运用一些阅读方法找出答案。这种备考方式,短期效果较佳,但经过中考后漫长的假期,学生会很快忘掉那些复杂或生僻的单词。因此高一英语老师很有必要把那些对学生来说比较生僻的但又属于5级的词汇短语给学生列举出来,让学生尽快记住。这就需要高一老师既了解初中教材,又理解高中教材。所幸的是,人教版英语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的第154页附录中用黑体字列举出了大部分在初高中衔接阶段需要复习的重点词汇,这可以为高一的老师和学生提供参考。
3.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学习方法上,笔者认为教师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在初中阶段,对学生的课后复习、特别是课前预习要求并不高。但是刚刚进了高一,由于课堂容量加大,要求提高,就必须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并且在还未确定是否学文科还是理科的情况下,学生有必要侧重语数英三科的学习。既然英语属于无论文科理科都要学的课程,学生就有必要在英语上多花时间预习和复习。至于预习的内容,每学一个新单元,学生就有必要跟着录音朗读课文中的Reading One,并练习概括总结Reading One的中心;有些文章适合学生复述,就要求学生尝试复述课文。此两项要求的根据是近年广东高考对学生的概括、朗读,以及听力等方面的能力要求比以前更高,这两种方法正好可以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锻炼。第二,学会记笔记和整理笔记。因为高中英语课本每单元容量较大,知识点比较零碎,需要学生进行课后的整理和复习。
4.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改变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应该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激励并能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根据美国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情感过滤/障碍假说(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情感因素起着对输入进行过滤的作用,情感因素因人而异。学习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因此,老师要采取各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激励和并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产生有利于学习的情感,老师必须使每个学生都感觉自己受到尊重,并降低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情绪。为此老师尽量丰富自己的课堂,比如采取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使每个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中。老师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同的学习或讨论任务。有了小组的帮助,学生不至于因为担心回答问题不当而丢了面子,特别是那些成绩较差的同学。老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积极、有意义的评价。整个过程中,老师所起的作用仅仅是帮助者(facilitator)而不是主导者。
总之,能否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对学生能否学好高中阶段的英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高中老师不仅要了解初中教材,还要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缺点和长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英语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G McArthur and P Etherton.英语English·Student’s Book A 九年级第一学期[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5]G McArthur and P Etherton.英语 English·Student’s Book A 九年级第二学期[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6]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 英语课堂教学 教学效益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若想提高教学效益,则需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因而,教师需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益。
一、 妙用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1. 注重新课导入,激发学习热情
在新课教学时,教师需从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学习状态中,才可能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注重新课导入的方式,如可以用讲故事、欣赏英文歌曲、直观刺激、游戏等方法导入,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高一必修四Unit 4 Body Language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导入新课:教师在课前几分钟作出一些表情、手势,然后让学生猜其意思,这样,可以了解学生是否理解这些身势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趣味性地引入单元主题,形象地告知学生肢体语言也是传情达意的一种方式。
2. 注意有效提问,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紧扣课本,设计具有启发性、引导性、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以调动学生的探知欲,使其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从而主动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如教学Unit 3 Travel journal时,教师可以提问:Imagine you are planning a trip. What are you planning for the trip?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and what are you planning to do each day? How are you getting there?这样,通过学习任务让学生主动思考,运用所学知识来安排旅游、优选旅游地点、路线与方式,从而提高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3. 妙用多媒体技术,增加学生体验
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意识,增强情感体验。因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呈现知识,让学生轻松地接受知识,提高教学效益。如在进行口语与听力训练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创建丰富的语言材料,实现视听融合,营造一定的语言环境。如BBC、 VOA、 名人演讲、英文电影、英语金曲等,让学生处于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下,主动接触、感受与学习英语;如在进行discussion口语教学时,可以介绍有关话题的句型与词汇,同时提供相关的像、声、文、图等背景,接着引导学生根据情景展开演练等。此外,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和英语语法讲解时,教师也可以巧用多媒体,以增加知识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 巧设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益
1. 活动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新课标提出,教师应能充分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创造性地实现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设计时考虑班级特点、学生接受能力、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认真研读教材,掌握教学重点与难点,然后适当加工与整合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近。如教学高一必修二Unit 1 Cultural relics时,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加以调整,以便让更多的学生参与。首先,复习Reading部分,以The Amber Room进行导入,让学生于情景交际中对所学词汇加以复习,同时以幻灯片列出课堂上可能会用的词汇。通过词汇复习,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让学生有话可说。然后快读课文,让学生对文化遗产归属问题加以讨论。以身边事例创设情景:若在附近工地上挖出一个古物, What should the workers do? (教师可提供相关句型与短语,以供模仿)
2. 多样化的活动形式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学习特点,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以提高课堂参与度。
一、高中物理会考体现的是素质教育功能
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学业成绩考试,它面向全体学生,是检测高中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检查评价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促进普通中学素质教育实施,引导师生正确把握教育教学思想。素质教育的内涵十分广泛,但就考试而言,大体包含如下内容:考试是一种手段,具有对教学进行评价、反馈、预测和激励的功能。通过对这种手段的运用,测验师生教与学的状况,调整教学过程,促进教学方法改进,达到使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文化科学技术素质的目的。
二、高中物理会考的性质、目的和内涵
高中物理会考是省级普通高中学业成绩考试。它不同于高考选拔人才考试,而是属于以标准参照为主的终结性考试,也就是以课程标准要求为依据的水平考试。其任务在于考核学生物理课程的学业是否达到高中毕业标准。因此,它与高考有着显著区别,即面向全体学生。高中物理会考,要全面贯彻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精神,发展素质教育,提高物理教学质量。这是物理会考的总精神。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日常教育教学要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重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物理来源于生活,走向生活”的理念和观点。为此,高一阶段不宜设置频繁的周考之类的小考,应该适度设置月考、期中、期末考试,而试卷的命题应该因学校因学生而宜,尤其是学困生较多的普通高中更不应该照搬名校试卷,而应该结合本校学生特点依据会考标准自行命题,有机地把课程标准要求与会考标准要求结合起来,命出符合学情校情具有特色的试卷。
对于高一来说,课程标准设置要求是很高的,而且高考命题源于课标,高一又有很多学生倾向于文科,所以对于非重点高中来说,如何把课标和会考标准结合起来有效实施教学是物理教师不应该回避的问题,但现在很多非重点高中,在高一阶段教学过程中无形地加大了教学难度。基础较差,又有文科倾向的学生,应该针对会考,不应该针对高考。升入高二后已经分为文科理科,对高二文科学生来说,学生已经很明确地以政治、历史、地理、语文、英语、数学这六门高考科目为主干学习目标,而高二文科物理是选修1―1,吉林省高中阶段物理会考之前教学时间为三个学期,高一两个学期,高二一个学期,这期间还有实验会考考查,教学时间不是很充裕,以会考为标准把握好课程标准深度与广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文科物理课堂教育教学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课堂充满情意。物理学科本身很抽象,甚至很枯燥,因而物理课堂教学不应只是简单地知识传授、机械训练,而应是学科间渗透、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老师上课热情洋溢,激情澎湃,就能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
新课标下的课堂师生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由于课堂开放,学生的思维及各方面能力都会相应提高,课堂也会变得灵活起来。老师应该细心洞察任何一个能给学生乐趣的闪光点,寻找能与学生产生心灵互动的碰撞点,真正达到师生共同研讨、共同学习,让课堂充满激情。要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及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让学生感到学物理就像学地理、历史一样容易,从而消除他们的畏难心理,提高他们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二)营造一个图文并茂、栩栩如生的课堂,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科生感性因素比理性因素要明显,其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多元的、发散的。自我评价低,自我要求低,惧学,厌学,在学习中不能正确归因,逻辑思维能力差,不善于分析、推理,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对学过的知识死记硬背,不重视理解,不善于归纳、总结,不能举一反三。文学是讲形象思维的,所以学生主要是通过记忆、想象来掌握知识的,其逻辑推理能力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而物理研究的是纯物质的客观世界,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物理研究的思维方式是确定的、聚敛的。给文科生上好一节物理课,就要多给他们一些形象化的东西,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因为多媒体的图、文、声、活动影像并茂。
一、利用思维导图学习同一主题词
英语词汇不是一个个单独存在的个体,我们通常说“专业术语”,每一个专业、领域都有其特有的词汇,按照语言学的观点来说,同一专业、领域的词汇就构建成了一个语义场。处在同一语义场的词汇的表达主题和表达范围是非常接近的。像“交通”“住所”“娱乐”等主题下,就包含众多的词汇。所以,在教学时可以把这些处在同一语义场的词汇做成思维导图,供学生记忆。
例如,笔者在教学高一必修2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时,就将“野生动植物”作为一个主题,将包含在这一主题之下的词做成了一个思维导图,这些词汇包括:antelope、mosquito、insect、rhino、dinosaur、reptile、mammal,等等。再如,在教学高一英语必修3 Unit 2 diet,笔者就以“日常饮食”为主题,将s-paghetti、nut、muscle、bean、pea、cucumber、eggplant、pepper、mushroom、peach、lemon、barbecue、mutton、bacon、cola、sugar、vinegar、vinegar等词汇制作成了一个思维导图。除此之外还可以从课本中提炼出其他众多的主题,像“灾难”“职业”,等等。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炼出更多的主题给学生,或者指导学生制作出更多的思维导图,从而方便学生对同一主题的词汇的记忆,提高单词背诵的效率。
二、利用思维导图学习词根、词缀
从语言学上来看,英语是最简单的几种语言之一。这是因为很多英语单词都是某一单词加上词缀变形而来的,词缀分为前缀和后缀,常见的前缀有“dis-”“un-”“in-”“im-”“ab-”“ad-”等,常见的后缀有“-er”“-ary”“-cy”“-ed”“-ee”“-en”等。例如,以“un-”为前缀生成的新词就有“unhappy”“unhealthy”“unimportant”“unlike”“unhealthy”“unreal”等,再如以“-cy”为后缀生成的新词有“ascendency”“autocracy”“ardency”“adequacy”“accuracy”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某一词缀联想某些词汇,制成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词缀的用法和相关词汇的含义。掌握常用词缀是扩充学生词汇量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也是帮助学生学习新词、加深对词根的理解记忆的有效手段。尤其是最后的复习阶段,可以将全书中出现的具有相同词缀的英语单词总结出来,制作成思维导图,从而有利于学生高效的复习,节省时间。
三、利用思维导图学习多义词汇
根据笔者悉心观察发现,近年来高中英语各类各级试卷中,对于多义词汇考察的渐渐增多,这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多义词汇的掌握历来是学生的一大难题,往往是记住了那一方面的含义,就忘了另一方面的含义。而且某些特殊的单词同时具有形容词、动词、名词等多重身份,常常使学生“傻傻分不清楚”。不过,思维导图能够将一个英语单词的多重含义和词性清晰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解决这一历史性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