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学生职业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课程名称 职业指导 就业指导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前身源于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我国是一门新兴课程,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生活世界的有机组成。该课程在国外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实现课程的本土化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迫切的现实需要。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历史渊源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一步步发展的结果。“就业指导”,特别是我国现行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则是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概念,始于“职业指导”,而“职业指导”之名借用于日本,之实源自美国,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1905年在第一次工作报告中第一次使用“Vocational Guidance”,在1909年撰写的《职业的选择》一书中,阐释这一术语。
美国职业指导的帕森斯模式很快传人中国,最初的实践与黄炎培等教育家的倡导与推动分不开。1917年5月6日,黄炎培先生联合社会知名人士、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在上海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自此,该社每年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开展职业指导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1919年5月中华职业教育社设立职业指导部,1921年设立职业指导委员会,1923年建立职业指导所,1927年创建我国第一个面向社会服务、专门化的职业指导机构——上海职业指导所,“以职业询问、职业调查、职业讲演、升学指导、职业介绍、择业介绍、改业指导为活动内容”。可以说,20世纪20~30年代,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引介国外职业指导的理论及实践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社会的承认,引起政府的重视。由于种种原因,职业指导在我国的发展中断了相当长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职业指导在我国再次兴起,对于高校而言,多称就业指导。
1989年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提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即“中期改革方案”,提出“各地方、各有关部门和高等学校应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就业指导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法令,毕业生供求信息,沟通毕业生、学校、用人单位之间的渠道,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为毕业生创造公平竞争的客观条件,指导‘双向选择’工作的正常进行,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学校提供反馈信息。”这是“就业指导”概念在行政文件中的最早出现。《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九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至此,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成为高校法定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就业指导逐步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从课程发展的角度讲,高校的就业指导实践活动开端于1986年个别学校的自觉。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各高校均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开设讲座,编制讲义,课程开始萌芽。但是,在之后十几年的实践中,大部分高校处于非自觉的强制性制度安排下进行,把就业指导视为非专业化的行政事务,浅表性地理解为“季节性快餐”——学生毕业时对其提供就业信息、政策讲解、组织校园招聘会、就业技巧讲座等等。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就业市场格局的变化,摆在各高等学校面前的一个突出任务就是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的所需人才。2007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提倡所有普通高校从2008年起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截止到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已经开设该课程,课程作为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仍然没有摆脱“路径依赖”,没有主动走上自觉发展之路。政府占主导、社会助力少、高校独木难撑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尚存在低效率、专业性不强、系统性不够等方面的不足。
单单依靠政府权威设计一个新制度、开设一门新课程,并强制推进,已不能满足微观经济主体(大学毕业生)的利益诉求,也不符合客观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一门学科、一个课程的发展,仅仅依靠“行政力”的推动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理论界与学界的“学术自觉”。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概念厘定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包括了两个核心概念:一是“职业发展”;二是“就业指导”。二者同时出现在一门课程中,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能从侧面反映本课程建设的规范性问题,它是理论研究的一个“焦点”和“瓶颈”。如果概念表述不规范、不清晰,将不利于课程的科学化发展。
迄今为止,关于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一些教材及著作名称存在很大差异,常见的名称有:职业素养与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实务、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毕业生就业指导、毕业生就业概论、大学生职业指导、大学生职业辅导、大学生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等。涉及的主要概念有:“就业指导”“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辅导”“职业发展”等。上述名称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就业意识与观念。例如,从对象指向讲,“职业指导”涉及每个人(包括大学生);“就业指导”更多针对毕业生。从时间范畴讲,“职业生涯”和“职业发展”关注人的各个阶段,但是“职业发展”更强调生涯规划理论的综合性和前沿性;“就业指导”仅关注毕业时间段。从内容范围上讲,“职业指导”重视人职匹配,重心在规划,关注个体满意度;“就业指导”考虑更多的是就业准备,隐含对就业率的功利追求。
对课程名称、核心概念进行比较,,优化内涵,规范外延,是课程建设的前提,是创新发展的基础。目前,国内关于职业指导概念的内涵主要有两类:一是侧重于表述职业指导的性质,主要指专业性质和发展状态处于什么状况和水平;二是侧重于描述职业指导的过程。前者如,“职业指导是从一个更长远、更广阔的角度,以自身的原始价值观出发,配合对自我的认识,包括性格取向、职业兴趣、才干技能、事业目的、工作条件等,一方面在自身兴趣和理想的引领,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事业生涯做出负责的计划与装备的心灵艺术。”后者如,“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应该说,我国现在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功能、内容及方法等并没有超出职业指导的范围。
国外对二者的称谓也千差万别。例如,美国和加拿大称“职业指导”;日本把学校中的职业指导称为“出路指导”,德国称“职业咨询”,前苏联则称“职业定向教育”,我国也存在将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择业指导混同使用的现象,尤其在高校更多地称“就业指导”。
当下,受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影响,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目标、形态及功能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从人职匹配的就业指导阶段逐步发展到关注全人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生涯指导(career guidance)阶段,注重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职业指导的实践也从单纯的基于就业安置为目的择业指导发展到生涯辅导,“职业发展”的概念应运而生。
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思想便传入我国,只不过,首先应用于企业,之后,逐渐被高校引入。目前,关于“职业发展教育”的概念被认为是“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简称,与就业指导或职业指导相对而言。这种“相对”包括三类观点:一是前者是对后者的发展,包括了后者;二是前者与后者各不相同,各有侧重;三是前者与后者实质上是一样的。
本文赞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把“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为两个独立的核心概念,认为二者要有机结合、贯穿于大学阶段全过程。这反映了时展的需要,反映了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反映了大学生自身发展、成才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体现了“职业”与“就业”的结合、“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并重的思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迷茫和困惑是一种不可回避的客观存在。直面和解决大学生的现实困惑才能体现本课程的独特价值。“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包括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意识的“唤醒”,使之树立科学就业观;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传授;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引领大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正确认识自我,提升内在品质和素养,有效安排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合理规划未来。这门课程实质上是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及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的一个综合体,是兼具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素质教育类课程。
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构想
1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在高校迅速推开,在多数高校进入了人才培养方案,并作为必修课开设。但是,作为一门规范课程或作为一项系统教育来说,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亟待加强。目前,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多由专职学生工作人员担任,专职教师数量极少,其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和科研能力整体上不能适应课程发展的需求,此外,在管理体制、学科归属、职业标准、准人制度等方面也存在诸多不完善、不通畅等方面的问题。
一个事物持续存在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不断变革,在高校,学术再造也就成为一个重要内容即创新源。“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要走专业化建设道路,其终极目标就是让具有一定学识和经验的教师实现质的飞跃走向学术平台,最终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2 构建全程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进入主渠道、主阵地后,构建全程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l+4+x”的课程体系,值得借鉴。它是由必修课、选修课、讲座及实践活动组成的“课程群”。具体来讲,“1”指的是课程体系的主体,“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必修课,2010年该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4”指的是课程体系的支撑,包括四门选修课:“创业基础”“就业力提升”“职业素质拓展”“研究生职业规划”,课程内容包括商业游戏、职场人士访谈,职业生活体验等更加贴近实际的方式;“X”指的是课程体系的补充,由实务讲座、职业测评、就业指导月、创业指导月、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职业咨询等活动组成。上述内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体系,涵盖了理论讲授、实践体验、岗位锻炼三个层面,实现了就业指导服务的全覆盖、全程化、系统化、科学化和个性化,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程有机结合。
3 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实践性、实用性、参与性很强。开设本课程要注重实践与体验、思维激活、知识内化,促成理念和方法形成、素质提升,探索出多样化、综合化的教学方法。要体现五个结合:(1)理论与实践结合:每一个教学单位都要有实践环节,包括模拟面试、角色扮演等;(2)课堂与市场结合:包括现场观摩、场景模拟、参观考察等;(3)内容与实际相结合:不同的教学班级涉及不同的专业、不同就业状况,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4)讲授与案例相结合:注重教学实例;(5)启发与探讨相结合:每一堂课都要有学生的参与。
论文关键词:职业发展教育 大学生 企业 社会
论文摘要:在我国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迅猛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方式变革的大背景下,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探讨了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职业规划不明确,不系统;社会用人机制和配套用人机制不够完善。提出了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策略,分别从高校、家庭、大学生自身、政府和企业五个方面来论证,明确了各自的角色和任务。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发展教育是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简称,它是就业指导工作与职业指导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全面的职业发展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工作世界与职业社会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意识,强化他们在就业中的主体意识,从而在求职择业中能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顺利进入职场或变换工作实现工作向职业、职业向事业的顺利转变。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目标不明确,不系统。毕业之前的大学生处于幻想之中,没有紧迫感,对未来职业发展缺乏设想规划。而毕业的大学生也体会到梦想和现实的落差。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大很多大学生在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判断上有前后矛盾的现象,表明大学生对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往往只知道理论而缺少实践和操作。
(二)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指导和服务等方面不科学。高校逐步成立了有关的指导机构,但是,高校的就业机构不够完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还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就业指导老师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缺乏对社会人才的需求和人才发展系统的全面掌握,服务意识和质量不到位等等。
观念和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效果。
(三)社会用人机制和配套用人机制不够完善。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职业准入制度和合理的流动置换机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毕业生不协调,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毕业生跨地区就业的渠道不畅,限制了毕业生的流动。到西部就业、到基层就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我国人才流动呈现出不合理的状态。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策略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学生本身、家庭、学校和企业都有责任把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做好,不断完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体系。
(一)从高校角度,要做好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全新体系。包括思想政治管理体系和大学生职业发展服务体系。把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贯穿到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高等学校必须从新生入手,给予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行业、认识企业,了解就业形势和社会发展趋势,并进行有效的自我探索,确定职业目标。第二,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化。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分别进行系统化的教育,按照职业探索、职业定向、职业准备和职业安置四个阶段的客观规律,把职业发展教育融入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同时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能力、专业、兴趣等方面的不同,结合政府政策、社会需求、企业发展等,合理的进行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提升自己的职业核心竞争能力。第三,引入企业文化,构建新型的校园文化。在职业发展教育中要引入企业文化,让学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学校要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来培养大学生,进行“需求管理”,并把管理延伸到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让优秀企业文化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很好的结合,这对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从家庭角度看,让家长参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家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直接因素之一,家庭教育和父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有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确立合理就业价值取向的重要条件,也决定着大学生是否能进行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学校应及时和家长联系和沟通,让家长了解大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和存在问题等,使家长可以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和职业能力发展状况。
(三)从大学生角度,大学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能力。大学生从进入大学校门开始,就要主动的学习,了解自己,合理高效的完成自己的学业。追求兴趣并尝试新的知识领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把握机遇、创造机遇,认真制定、管理、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良好的职业发展能力是企业看重的重要品质,也是大学生成功进行职业规划的条件。
(四)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要给大学生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大学生的权益,同时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创造一个积极的合理的社会氛围。让大学生在一个稳定、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企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学校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向高校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同时反馈大学生使用中的建议和意见。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学生综合评定法案等,使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为社会所接受,学以致用。使学校教育与行业发展、市场需求相协调,实现高校人才与社会需求的相适应。
参考文献
[1]王荣发.职业发展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尚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徐晶.关于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5.
[4]贾慧.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本土化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5.
[5]于祥成.大学生生涯辅导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6,1.
[6]张竞乾,朱玉涛,谢帆.论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2.
[7]赵北平,雷五民.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8]苏星海.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5.
加强对行业发展趋势与企业人才需求的研究
影响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因素众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是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一般集中在就业政策宣讲、就业信息提供、就业技巧培训和就业手续办理等事务性工作。通过多年工作经验发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学校能提供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之间一直存在不对称现象,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到用人单位后的成长发展,高校的职业指导更是显得鞭长莫及。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产煤国,煤炭在能源结构调整中占据的地位极其重要,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随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变数,这就需要煤炭工作者在中国煤炭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通过大集团、多元化的竞争战略壮大实力,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拓宽自身的发展空间。煤炭企业正处于成长期,企业需求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优秀专业技能人员更是紧缺,这一切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机遇。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1.前期调研不够充分,忽视了高校培养实际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招聘到优秀的员工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但目前从招聘的过程来看,还存在众多问题,如某煤炭公司在2009年针对学校的整体招聘计划为12人,不足当年整体招聘人数的5%,他们认为学校毕业生到西部艰苦行业就业的比例较小。但学校从政策补助和教育引导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毕业生选择到煤炭行业就业的比例有较大提升,报名人数超过200人。2010年,随着国内经济的好转,就业形势比较明朗,该公司把学校的招聘计划定为120人,但当年学校符合专业要求的毕业生才180人,最终只招聘到符合要求的毕业生31人,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不仅给企业带来了损失,而且也给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不便。
2.注重短期效应,忽视了长期的人才梯队建设
企业招聘人员需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做到均衡发展,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然而,目前很多企业因发展步伐不均匀,造成招聘人员要么过剩,要么紧缺,这既不利于企业,也不利于个人长远发展。如2005年~2008年期间,在煤炭行业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相对滞后、全国煤炭主体专业毕业生非常短缺的情况下,某集团迅速出台各项措施抢招毕业生,结果几年后,毕业生在该单位出现堆积,个人发展空间受限,造成了企业人员结构的不合理,于是又使招聘计划急剧削减,形成了俗称招聘“大小年”的恶性循环。
3.注重招聘人员数量,忽视了人岗匹配程度
企业选人,尤其是大型集团,用人量大,短时间内要在全国院校中选拔符合聘用条件的毕业生很不容易,工作强度和压力都非常大,还要考虑签约后的稳定性。此外,员工入职培训流于形式,对员工职业能力的提高效果并不大,因此企业要花更长的时间和成本等待员工成长,短时间内难以实现人岗匹配。
4.过多依赖学校的引导和教育,忽视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企业要想招聘到优秀的毕业生,一方面需要学校的教育和引导,但更重要的是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吸引毕业生去企业作贡献,在与用人单位交流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他们认为学校毕业生不会到偏远地区的艰苦行业就业。但分析其原因并非如此,企业应先了解本年度各煤炭院校的毕业生情况,根据需求和院校实力合理分配招聘人数;然后重点针对主体专业或紧缺专业制定优惠安抚政策,并为毕业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提出规划;再邀请毕业生到企业进行实地参观考察,确保毕业生对将来的工作生活环境有详实的了解。
双向延伸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1.重新定位就业指导工作,推进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
在高校中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使就业指导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要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2.完善就业指导机构配置,加强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
目前,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一般来讲由四部分构成,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服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随时与用人单位保持深度的密切联系,为用人单位提供完备专业的校园招聘解决方案,并且为大学生整体提供就业报告。另外,要加强对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培训,一方面要不断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有说服力的个案,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在心理辅导、应聘技巧等专业知识上不断学习,提升就业指导的能力和实际效果。除此之外,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还要不断了解用人单位和市场最新的发展和变化,能灵活自如地运用网络联系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传递最新的就业信息和收集整理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3.实现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分类管理,建立就业信息数据库
根据用人单位的招聘情况和毕业生在企业的发展情况,为每届毕业生提供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报告,为毕业生制定自身的求职计划提供科学依据。这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就业环境和现在的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总体供求数量信息和结构信息;有利于大学生了解职位信息,包括所在机构的基本背景;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具体的职责要求;也有利于大学生了解自己个人就业能力的水平,帮助大学生了解职位所要求的素质模型和自身素质水平匹配的程度。
4.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引导用人单位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招聘计划
通过高校间广泛的横向联系,邀请用人单位参加学校举办的招聘会和招聘者培训活动,与用人单位形成良好互动。一方面,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作出调查报告,为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及时与社会要求接轨提供参考。另一方面,通过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了解他们对不同单位的评价,把意见反馈给用人单位,促使用人单位在选拔机制、用人机制、激励机制、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经过这种长期持续的沟通与反馈,高校就可以逐渐对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岗位匹配程度产生一定的影响,继而对于毕业生的良好就业产生积极作用。
5.与企业建立人才合作战略,实现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高校在积极联系用人单位进校园的同时,更应该利用学校的专业特色、人才优势和设备优势,与具备条件的用人单位合作,创立具有学校特色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通过教学、科研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在科研和生产的实践中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企业迫切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当前就业形势下,高校更要积极推进以就业为目的的实践基地,让学生提早感受到真正的企业文化和实践挑战。通过这种科研、实习、就业基地的建立与完善,高校与用人单位保持长期密切联系,逐步就可以建立起一个以优秀企业为主体的就业基地网络,为毕业生有效择业和充分就业开辟绿色通道。
关键词: 德育教学 中职生 职业意识
一、什么是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职业道德、职业行为等职业要素的总和,指学生的就业意识,包括自信、责任、协作等方面的意识。职业意识既影响个人的就业和择业方向,又影响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是每一个人从事你所工作的岗位的最基本,也是必须牢记和自我约束的。
二、为什么要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
1.中职学校学生的现状。
目前中职学校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弱,学习积极性较差,接受能力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
中职学校学生一般都是中考的失利者,在原学校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原学校很少受到老师的认同,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是经常挨批评的。缺乏理解、包容的集体意识,自控能力差,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少数学生由于家庭的特殊性,从小缺少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说脏话、打架、抽烟等不良习性已成家常便饭。进入职业学校是因为考不上普通高中,所以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对未来和职业一片迷茫。
2.培养中职学生职业意识的必要性。
从理论上讲,从职业学校走出去的毕业生进入相应的职业岗位,就应该是个成熟的技术人才,应该是可以基本适应企业管理与发展的。但事实上,职业教育与企业是严重脱节的,究其原因:一是学校教育更多地重视理论及书本知识传授;二是学生欠缺职业意识,没能形成较好的职业素养。
提高职业素养是社会、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需要。其实现在很多成功企业对员工的要求,首先就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其次才是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有些企业甚至定制了如下的用人选人准则:有德有才优用、有德少才可用、无德有才慎用、少德少才不用。可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个人实现自身价值、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筹码。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工作中就会表现出责任心差、缺乏合作精神、纪律涣散等状况,最终被用人单位解聘、被社会淘汰。因此,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提高职场竞争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
职业素养的培养与德育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加强德育工作是提高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把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企业需要的优秀员工作为学校职业化教育的重点和目标,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三、怎样在德育教学中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
1.以入学教育为起点,养成职业道德。
职业学校是学生就业前的职业准备阶段,也是形成良好职业素养的关键阶段。良好的职业素养主要靠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体现,而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养成培育。因此,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养成教育既是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一环,又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难点。
日常生活的点滴对一个人的习惯养成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校把养成教育贯穿整个教育活动始终。从新生入校开始,就通过开展军训、班主任跟踪管理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严格的纪律性,使学生养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好习惯。
“知是行之始”,培养职业道德的第一途径就是学习有关职业道德的知识。《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教学中,我特别强调对职业的正确认识,使学生懂得职业并不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更是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施展个人聪明智慧的场所,这些积极的思想情感是学生形成正确职业观的基础。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教材开展相应的礼仪示范和训练,而不是单纯的理论讲解,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生活中修正个人的语言和行为习惯,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
2.树立学生自信心,渗透职业意识。
“先学做人,后学技艺”,信心是学生成为“职业人”路上必不可少的动力源泉。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正确面对成长道路上的各种挫折,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树立学习信心。如在课堂上被提问的学生或者向老师发问的学生,我要求他们走上讲台面向全班同学。当然,这一举措的实施并不是十分顺利,很多学生一开始抱有“我是‘差生’、不会讲”等想法而不愿举手。于是我采用层层递进的做法:先采取“至诚系统”加分、总评成绩加分等制度鼓励主动举手者,再是专提问不主动举手者。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都能转变观念,以主动回答或提问为荣,认为锻炼了胆识,增强了信心,明白了要在社会中生存、行业中发展就必须学会主动、自信。
3.体验式教学,强化学生职业习惯。
体验式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教学需要,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职德育必修课之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根据社会需要及学生身心特点,为学生顺利就业、创业和升学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实现自我发展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将体验式教学法引入《职业生涯规划》课堂,让学生在体验中达到内化和认同,是顺应课程要求和学生需要的教学模式。
例如,“求职应聘”专题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模拟面试环节,既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又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强化职业习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充当“招聘者”和“求职者”。提前按专业上网查询招聘信息,并据此进行模拟面试,招聘者提出面试问题,应聘者自我推销,当场答辩。通过面试模拟,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体验,思考求职技巧。整个过程有效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自觉地感受、体会、反思,深化学生的体验,实现自觉内化,强化学生职业习惯。
4.以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知识的获得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应提前走出校园、亲临社会,以增强自我职业素养养成、就业的信心,学会在社会上独立,学会与人沟通。
为此,我们组织三年级学生走出课堂,深入人才就业市场,感受就业实况,让学生有目的地到不同用人单位处观察他人的应聘或自己参与应聘,并记录好自己在整个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最后形成总结上交。
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直接与社会接触,学到了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体会到职业中的真实场景,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应对社会的职业能力得到了提升。
当然,培养中职生职业意识的方法很多,任务也很艰巨,我只是希望通过不同途径的学习和探索,学生最终能凭借良好的职业素养、高水平的职业能力迅速适应就职岗位,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长萍.职业教育教学原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季 苹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式有哪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被看做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基本方式。我认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加基本、更加客观的方式,这就是学生研究。可以说,缺乏学生研究的自我反思是主观的,缺乏学生研究的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在某种意义上是纸上谈兵。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责任感,是基本功,是学科性知识,是教育性知识。教育性知识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学生研究。学生研究与责任感、基本功、学科性知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式之一。
有校长问:在教师处于职业倦怠的状态下,怎样调动教师内在的积极性,如何引导教师的价值取向,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
通常,校长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反复做教师的思想工作,请专家讲先进的理念,举办优秀教师思想研讨会或者经验交流会,等等。这些方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我感到,这些方法总体上属于外在输入型方法。怎样才能调动教师内在的积极性呢?我的回答是:研究学生。在教师的心中,最能打动他们的还是学生,当教师有了孩子之后,更是如此。但是,由于教师习惯于大班授课,习惯于以“教”为中心,所以常常忽略了对学生的研究,“面向全体学生”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谁也顾不上”。而教师一旦深入研究学生,就会对学生更加负责。我曾经做过几个学生的个案研究,每接近一位学生,我都会进入一种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的状态,教师一旦研究学生,其责任感就会逐渐提高。下面就是一个体现这种变化的案例。
从“你们班学生”到“咱们班学生”
北京市石景山区处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近1/3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很多学生来自下岗职工家庭,因此,出现问题的孩子比较多。2003年,一些特别负责任的教师提议每位教师教育管理几位学生。从此,学校开始了导师制的系统尝试。
学校要求导师工作要落实“四个一”,即导师每周与受导学生谈一次话,与家长电话联系一次,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沟通一次,分析评价受导学生一次并作好相关记录。师生谈话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导师们从不同的角度找到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在不同场合找到契机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如在操场活动中、午休时、乘车的路上)。不少学生能对导师说出自己的秘密或真实想法,希望得到导师的同情、理解和帮助。通过沟通,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导师发现了受导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同时也发现了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了他们的问和痛苦。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有的教师找遍了学生的家长和有关亲戚,恳请家长不要放弃孩子,并指导家长帮助孩子,真是煞费苦心。
过去,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由班主任负责,现在由所有教师负责。教师们说学生的时候,不再像以前那样称呼“你们班的学生”,而是说“咱们班的学生”了。
一天下午五点多,我来到了这所学校。该下班了,但是,某班的几位教师还在办公室里讨论一位女生的发展问题。在另一间办公室里,几位教师正在为联系一位男生的家长想办法。这样的工作场景让人非常感动。这是一所普通中学,教师们的收入不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来自哪里?显然是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产生的高度的责任感。
无论是从实践还是从理论上看,研究学生是教师提高责任感的源泉和动力。笔者由此进一步想到,要避免脱离学生的发展谈教师的专业发展。明确地说,脱离学生发展的教师发展是不合理的,甚至可能是不道德的。
如何制定青年教师发展规划?
一次,我到一所小学去,学校正在制定青年教师发展规划。这是一所积极进取并取得了很大成绩的学校。学校希望在5年内培养一定数量的区级学科带头人和市级学科带头人。制定青年教师发展规划的依据是什么呢?我们在学校随机抽样采访了30位学生,访谈了30分钟,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是“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请学生们回答3句话: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为什么喜欢她(他)?她(他)多大年龄?第二个问是“你在学校遇到的最难过的事情是什么?”我们追问事情的性质、事件涉及的教师及其年龄。学生访谈记录为学校制定青年教师发展规划提供了一些真实的依据。
不少学校在制定教师发展规划时都会有各种明确的指标,教师们也会为自己的发展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表。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但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弄清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即谁为谁服务的问题。教师发展必须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基本依据,学生发展应该成为教师发展最重要的客观证据。
“学生研究”是教师教学基本功之基本
教师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教学基本功的内容指的是语言流畅生动、板书设计美观、内容科学性思想性兼备……而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中,我们发现,学生研究应该是教学基本功之基本。
1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重新系统地建构“教学基本功”
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是一种传统性比赛。它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定位以及教育教学能力的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一方面进行课程改革,一方面不对教学基本功的内容作出调整,那么如何进行课程改革?
近几年,在很多地方举行的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中,大家已经对教学评价标准、教学基本功的内容进行了调整,比如:教师需要有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需要有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教师需要有在教学中实行学科综合渗透的能力……
面对这些新的要求,教师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惑。
困惑1:可以说,有多少新的课程理念,就需要具备多少新的能力。具备、提高多方面的能力,我们该从何人手?何时才能具备这些能力?
困惑2:流畅生动的语言、漂亮的板书等这么多年练就的教学基本功就不能保障我成为优秀教师了吗?传统的教学基本功与新的教学基本功的关系是什么?
这些困惑说明,我们所作的调整主要是在做加法,而且是在做一些零散的、有些随意的加法。这是改革中的一个必经阶段。课程改革在全国已经实施近8年了,我们有必要对教学基本功进行比较系统的重新建构。
2 从学生发展的立场出发重新系统建构“教学基本功”
与已往的教学基本功相比,新的教学基本功到底有什么变化?我认为,变的应是立场、角度。
从教出发与从学出发――两种不同的立场:过去的教学基本
功主要是从教师教的立场出发的。教师要认真研究大纲、准确把握教材,教师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要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教师的仪态要端庄大方;教师讲解知识要科学,清晰、生动;板书设计要美观;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这些基本功对于每一位教师都是非常重要的。新的教学基本功则着重从学生学的立场出发,要求教师考虑与学生相关的更多的问题。例如:
很多学生在幼儿园都已经学过语文、数学了――我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水平是高于课标还是低于课标?
胡同文化是老北京文化――教材上的内容是否适合我的学生?
北京延庆县三年级的学生喜欢什么花,见过的主要有哪些花?种过哪些花? 了解哪些花的知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经验基础是什么?
面对一批不太爱学习的懒散的学生,我该怎么办――如何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
讲定义是从定义的演绎开始还是在问题探究中获得定义――是按知识体系的逻辑授课还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授课?
板书是按事先设计好的书写还是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书写――板书主要属于教师还是属于学生?
是将学生的回答纳入教师预设的系统还是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教师课堂驾驭能力指的是什么?
在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围绕教学基本功问题发展的最大的变化是立场的变化,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用这个终极目的审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新的教学基本功的内涵就清晰了。有了这样的审视,我们就可以从“到底有多少新的能力”和“传统的教学基本功的作用是什么”这样的困惑中走出来了。
既然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审视整个教学过程,那么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所做的研究就是教师一切教育教学行为和过程的依据,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学基本功之基本。
教师们往往认为,自己天天和学生在一起,毫无疑问对学生是了解的,其实不然。仅凭自己的主观感觉和经验推断学生的发展需要,会造成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的差距,从而导致教育教学活动的低效甚至无效。因此,要促进学生发展,就要到学生中对学生发展的真实需要进行比较科学的调查。在实际工作中,真正深入了解尤其是有意识有计划地了解学生真实的发展需要的教师和校长并不多,能够科学地研究学生的教师和校长就更少了。因此,研究学生是教师和校长必练的一个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