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战争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终于,平静了半晌的大漠上又传来了军中的号令,冷清的月光下,连那曾经聒噪不休的黑鸦也不知何处去了,只有几匹瘦弱的老马偶尔的几声嘶叫,他们也害怕了吧!我的嘴角沁出一丝苦笑,来了,还是来了。随着主将的一声令下,镶金的铁棒结实的打在厚重的鼓面上,马叫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声声的响亮的口号,我一手牵着马缰,一手握着长枪,多年来的战场生涯使我有了良好的心理,此时的我还是和往常一样向家乡望了望,而就在我回过神的那一瞬间,马蹄声、刀刃声混起来了,孤寂的大漠变得咆哮了。两军交战了,这场战争,实力相当的我们拼的只是耐力和勇气。这就像是两股飓风的交汇吧,我心中虽然这样想着,下手可一点也没放松,转眼,又有几个匈奴兵倒在了我的枪下,月光还是那么冷,大漠上的刀剑却是更冷的,主将已经阵亡了,他的最后一句话仍是打到匈奴,但眨眼他的尸首便找不到了,满地的鲜血侵红了沙子,仿佛是枯木中开出的一朵朵红牡丹,而我呢?我的披风和铠甲上早已血迹斑斑,两方的死伤十分得多,冷冷的兵器撞在同样冷的铠衣上,激起了一片更冷的余光。“扑”一只断箭射入了我的左臂,晶莹的鲜血呼啸而出,溅在了我的额上、肩上。我眉一松,还是咬着牙砍到了几个来犯的匈奴兵。正当我感到撑不住时,一声更洪亮的号鸣伴着天边的鱼肚白传来了---是我们的援军!我卧在长枪边,笑了,也哭了……
以上是我仿写的《木兰诗》的战争场面,对于木兰,我是怀着敬崇的心情,那是真正的英雄,淡泊名利,女子情态,人情味足。在这里,我只想说,木兰不是花架子,她的美,摄人心魂!
北京昌平区昌平一中分校初一:梦里见月
②前几天,学校举行了征调大会,盟军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大批新式武器和作战人员,由于语言不通,急需译员。教育部决定征调四年级男生入伍,其他年级的也可以志愿参加。
③历史系教授孟弗之从校门走出,他刚上完课。无论时局怎么紧张,教学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一起走的几个学生问:“做志愿者有条件吗?”弗之微笑答道:“首先是爱国热情。英语也要有一定水平,我想一个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足够对付了。”他看着周围的年轻人。谁将是志愿者?他不知道。可是他知道那些挺直的身躯里跳动着年轻的火热的心。
④弗之走了一段路,迎面走来几个学生,恭敬地鞠躬。弗之不认得。一个学生走近说:“孟先生,我们是工学院三年级的,愿意参加翻译工作。”弗之想说几句嘉奖的话,却觉得话语都很一般,只亲切地看着那几张年轻而带几分稚气的脸庞,乱蓬蓬的黑发上撒着雪花,雪水沿着鬓角流下来,便递过一块叠得方整的手帕。一个学生接过,擦了雪水,又递给另一个,还给弗之时已是一块湿布了。
⑤雪越下越大了。弗之把那块湿布顶在头上,快步往回走。这时,一个年轻人快步跟上来,绕到前面,唤了一声:“孟先生。”弗之认得这人,是中文系学生,似乎姓蒋。他小有才名,文章写得不错,能诗能酒,也能书能画。“孟先生。”那学生嗫嚅着又唤了一声。弗之站住,温和地问:“有什么事?”蒋姓学生口齿不清地说:“现在四年级学生全部征调做翻译,我……我……”弗之猜道:“你是四年级?”“我的英文不好,不能胜任翻译。并且我还有很多创作计划……”“无一例外。”弗之冷冷地说,并不看他,大步走了。蒋姓学生看着弗之的背影,忽然大声说:“你们先生们自己不去,让别人的子弟去送死!”弗之站住了,一股怒气在胸中涨开,他回头看那学生。学生上前一步:“只说孟先生是最识才的,叫人失望。”弗之转身,尽量平静地说:“你,你无论怎样多才,做人是不能打折扣的,一切照规定办。”弗之走得很慢,自觉脚步沉重,回到住处时,只见院子里腊梅林一片雪白。
⑥此刻,弗之的外甥、生物系学生澹台玮正在萧子蔚老师的房间里。玮是三年级,但学分已够四年级。师生两人对坐在小木桌旁,讨论着生物学的问题。子蔚感到玮有些心不在焉,已有点猜到他的心思。待讨论告一段落,玮道:“也是商量。”他停顿了一下,说:“我只是觉得战场和敌人越来越近,科学变得远了,要安心念书似乎很难。”“可是你并不在征调之列。生物化学是新学科,需要人开拓,要知道得到一个好学生是多么不容易。我也很矛盾。”子蔚站起身,走到窗前。雪已停了,腊梅林上的雪已消了大半。玮也走到窗前,默默地望着窗外。过了一会儿,玮转身向着子蔚:“我会回来的。”“那是当然。”子蔚说。玮向子蔚鞠了一躬。子蔚向前一步,拉着他的手郑重地说:“我尊重你的决定。”玮再鞠一躬,走出房间,回头说:“萧先生,我回去了。”子蔚默默地看着他下楼,又到窗前,看他出了楼门,沿小路往腊梅林中去了。
(节选自长篇小说《西征记》,有删改,标题为选者所拟)
1.文章依次写了四组学生:两组学生向孟弗之教授表示愿意应征入伍做翻译工作;一位蒋姓学生向他求情,希望不去部队;孟教授的外甥澹台玮并不在应征之列,却主动请缨。其中澹台玮是长篇小说的主角之一,在这里却没有用过多的笔墨描述,反而是对其余三组同学的反应一一描写,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2.文章关于手帕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
3.孟弗之与蒋姓学生、萧子蔚与澹台玮的对话场景,对比鲜明,请从学生形象和对话情景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想起,无数的人死在万人坑;
想起苏德战争,无数的人被饿死、炸死……
野蛮的侵略者,你该满足了吧,
你终于夺去了万人的生命,终于夺去了昔日的阳光。
你把孩子从童年的睡梦惊醒,
却听不见那孩子的啼哭声,
却看不见那失子母亲的绝望。
为何?将冰冷的子弹装入枪膛,
为何?将无情的炮弹射向民居,
为何?将血红的军刀再染血迹。
收起你沾满罪恶的双手吧,
湛蓝的天空早被你染得血红。
你认为你是世界的主宰吗?
我要告诉你,
生命是上帝给予的,
什么时候战争才会停止呢?相信这是每一个爱好和平的人都问过的话。战争从石器时代的部落厮杀到近代的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至现在的反恐战争……似乎是永无休止的。
战争会给胜利的一方带来很大的利益,但在带来利益的同时,它也会为战争双方带来死亡、饥饿、瘟疫以及双方的仇恨。一个人跳起战争,制造仇恨,另一个再把仇恨转嫁回去,这就是战争延续的秘密。可是战争会消耗财物,会夺走生命,战争的最终结果会生灵涂炭,一片荒芜,于是人们呼唤停止战争。但怎样才能让战争这个魔鬼从世界上永远消失呢?要想让战争消失,就要让宽恕代替仇恨;让同情代替冷酷;让仁慈代替无情……让枪炮从孩子的玩具箱中消失;让战争片从电视屏幕上消失……
要想让战争消失,就必须人人都有博大包容的心,不能要求别人同你一样,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谁都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生活习惯……如果要求别人和你一样,必会导致对方的不满,这正是战争的导火索,况且如果人人都一样,那世界是多么单调乏味啊!
还有,要想让战争消失,还要让人们都不在自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样,人们也会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相信战争是无法在这种环境中生长的吧!
让战争消失的途径有成千上万条,然而归结起来只有一条,那就是:让世界充满爱。
[关键词]战争场面;影视作品;艺术真实;叙事
战争是人类的永恒话题。自人类诞生起,各种艺术门类就描述过、讴歌过或者鞭挞过战争。电影和电视是一种包含着声音、图像、动作等多种艺术表现的综合艺术,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帮助下,通过最直观的表达方式、最丰富的想象力和最逼真的现场感受,使得观众能够在屏幕上获得现场般的战争体验:从将领谋士们的运筹帷幄到部队战士们的决战沙场,从局势瞬息万变的赤壁古战场到尔虞我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观众在精彩激烈的战争场面中接受精神洗礼。在战争场面中,硝烟弥漫的战场、呼啸轰鸣的枪炮、激烈交火的军队、肉搏厮杀的士兵,所有这些带有暴力美学的影视镜头,在为影视作品的主题和内容服务的同时,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并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
一、战争场面的定义
《电影艺术词典》一书中对“场面”的解释是:“场面是构成一部电影剧作情节发展过程的基本单位。一般以时间或地点的转换为划分标准,即在同一时间或地点中展示的内容为一个场面。时间、地点的变换造成了场面的不断转换,当把场面与场面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就成为整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而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剧作。”由此可见,场面是影视剧创作的基本单元和叙事的最小单位,影视作品都是由场面开始,通过不同场面间的调度使故事情节经历铺垫、发展、和结局。
通俗地讲,战争场面就是记录战争的场面,它往往采用烟火、音响、镜头、蒙太奇等各种表现手法来真实再现战争的残酷和血腥,从而带给观众一种独特的暴力美学体验。战争场面既可以像《拯救大兵瑞恩》和《集结号》那样,采用大量中景、近景和特写镜头来表现战士的痛苦、英勇和壮烈,从而更加真实地表达战斗的惨烈和战争的恐怖;也可以像《大转折》和《大决战》那样,采用远景、大全景这种景别的镜头记录并刻画出一种宏大而壮观的战争画面,使观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还可以像《赵氏孤儿》和《让子弹飞》那样,采用写意的手法,避开直面描写战争的残酷,重主观而轻客观,重表现而轻再现,重抒情而轻叙事,使其在艺术表现上趋于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写意的手法,在我国影视作品创作中运用较多。如《让子弹飞》中通过此起彼伏的枪声、口哨声和呼喊声,表现出战斗的激烈和快速;又如《赵氏孤儿》中用一组完美流畅的骑兵对冲,表现出一种千军万马、近身厮杀、殊死搏斗的战争场面,对这场战争的气势宏大、惊心动魄进行了写意性的高度概括。
二、战争场面的形态
由于影视作品的表现内容和主题的不同,战争场面的表现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全景式与事件式
全景式战争场面大多是用来表现特殊历史时期的、真实的、重大的事件或战役,它从宏观的角度,展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定性的、规模宏大的战争场面。全景式战争场面所表现的空间范围广阔、时间跨度较大,叙事线索纷繁复杂、表现人物个性众多。全景式战争场面着力以宏大的气魄、壮观的场面和纪实的笔调,极力营造写实、逼真的战争画面,并着重将战争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地结合起来,集娱乐的观赏性与革命的崇高性于一体,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史诗般的战争影像,使观众获得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如我国的《大转折》《大决战》《大进军》和前苏联的《莫斯科保卫战》等就是这种类型的影视作品。
如果说全景式战争场面是规模宏大的整场战争再现在银幕上的微缩景观,那么事件式战争场面就是将战争中某一段规模较小的、单个作战单位顽强战斗的故事情节,采用一种全新的、独特的视角加以放大,细微而具体而地展示战争的某一局部细节。它以某个作战单位或者以单个士兵个体为叙事核心,通过对真实战斗场景的细致刻画,在情节的构造、影像的造型和细节的展示上,凸显其细腻、微观而独特的优势,用象征、幻觉、隐喻、回忆等多种手段将叙事与抒情、写实与写意融合在一起,强调战争场面的表现性及抒情性。如我国的《巍巍昆仑》《血战台儿庄》《太行山上》和前苏联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美国的《虎虎虎》等就是这种类型的影视作品。
(二)冷兵器与热兵器
兵器在人类战争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冷兵器一般指不利用火药、炸药等热能打击系统、热动力机械系统和现代技术杀伤手段,在战斗中直接杀伤敌人,保护自己的武器装备,广义的冷兵器则指冷兵器时代所有的作战装备,按材质可分为石制、木制、皮制、铜制和铁制等;按用途可分为进攻性和防护性;按结构形制可分为短兵器、长兵器、抛射兵器、护体装具、器械、兵车战船等。冷兵器时代的作战形式可分为步战、车战、骑战、水战等,如我国影片《赤壁》和美国《斯巴达克斯》就真实细致地反映了这种作战方式。
热兵器又成为火器,与冷兵器相比,它是利用火药等燃料快速燃烧后产生的高压气体推进发射物的武器。在热兵器出现后,我们又把战争叫做现代战争,战场从陆地、江河扩展到了海洋和天空;作战方式扩展到了陆战、空战、海战、间谍战和网络站;军队构成日趋复杂和合成化,形成了一个由陆、海、空等多兵种构成的综合军事组织;武器也日新月异,不仅有枪支、大炮和坦克,还有飞机、军舰、雷达和高科技通讯装备等。热兵器战争的场景多变,装备精良,场面激烈,是目前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的主流场景。
(三)魔幻化与未来化
魔幻战争和未来战争是建立在虚构的想象世界中的,在现实和历史中并没有实际存在的战争。其多采用现代道具制作技术和编辑技术,将人们的想象和幻景投射成具体影像,展现出与现实不同的、虚幻的时空和场景。未来战争场面和魔幻战争场面虽然都是虚构的,但侧重却有不同。未来战争场面是以现代科技水平为背景,带有科学幻想性质的,故事情节与现代战争类似,但战斗的时间和空间却在未来的某一处。目前,越来越多的观众喜爱以未来战争为题材的科幻片,其中典型作品有《阿凡达》《星球大战》《独立日》等。魔幻战争场面以魔法和幻境为主,剧中遍布魔法情结和巫术思维,以魔法师、魔法生物和巫师(婆)为主要角色,叙事则带有独特的魔幻气质。如《哈利·波特》《指环王》等。
三、战争场面的叙事特点
影视作品一般采用强烈的冲突和对比来获得跌宕起伏的剧情。因为战争是以夺取一方生命或迫使一方失败为目的的,战争冲突双方以一种极端的二元对立方式开始,并最终以一方的失败或消亡而结束的,所以战争场面能将矛盾、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个好的战争场面,要求铺垫充分、线索清晰。铺垫充分是为了故事情节发展、人物情绪烘托和影片节奏调整的需要,避免在不同的镜头间出现碎裂或孤立状态;线索清晰是指镜头和画面虽然看起来比较混乱,甚至没有规律,但是实际上要有一条清楚的故事主线。例如,在影片《拯救大兵瑞恩》开场的奥马哈登陆战中,镜头开始时水壶被米勒上尉用手颤抖着打开,通过一系列的镜头切换,最后结束时他又用颤抖的手再次打开了水壶,在这一段落中,米勒上尉的行为就构成了一条清晰的叙事主线。
战争场面往往采用极具视听冲击力的短促镜头和强烈音效来表现激烈的战斗、战役以及战争。具有故事情节进展节奏快,战士生死的紧张感强和战争结果的悬念感高的特点,诉诸观众的情绪也往往高度紧张,扣人心弦。同时,创作者们在对战争场面进行创作时,都以真实为最高要务,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例如,通过用长镜头和急速移动的摇镜头来表现战争的过程和纷乱,用特写镜头和近景镜头详细刻画那些悲伤或悲壮的战争画面,在营造出战争宏大场面的同时,也使得战争场面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鲜明的节奏感。
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战争题材影视作品中,通过一系列的战斗场景和生活场景的刻画,各种人物都形象丰满、个性鲜明。例如电视剧《亮剑》成功地塑造了李云龙的“亮剑”性格。通过李云龙,我们既看到了李云龙特立独行、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也看到了军人敢打敢拼、勇于牺牲的高尚情怀。另外,好的影视作品在塑造主角的同时,也不吝啬对配角的刻画,如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的胆小鬼翻译厄本,第一次眼睁睁地看着敌人在自己面前用刀子杀死战友,手中有枪却不敢还击;第二次鼓起了勇气,杀死夺去战友生命的敌人。通过这两个镜头的对比,充分刻画出厄本他内心懦弱但是善良的天性和在战斗中成长的过程。
总之,战争场面不管采用的手法是写意还是纪实,都是为影视作品叙事服务的。通过它们,使得生存与死亡、正义与邪恶、英雄与弱者、高尚与丑陋,计策与权谋、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团队协作精神与个人英雄主义,舍生取义和苟且偷生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
四、战争场面的艺术真实
电影、电视都属于实体美学,是从反映物质世界的现实存在开始,最后得到某个答案或者生成某种信念。逼真地复原生活和再现生活,是电影和电视艺术最重要的美学特征。影视作品中的人和事物,只有和观众心理预期中的展示式样相类似,或者其形状和行为与观众的实际生理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才能够更好地激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活动。著名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就曾坦言: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战争场面的最重要的创作源泉来源于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在奥马哈攻滩战役时拍摄的8张照片。
从艺术和审美的角度,战争场面中融合力与美,使观众能够直面战场中的血腥残暴和反人性,体验战争所带来的痛苦和欢乐,满足视听感官上的刺激和,召唤诸如团结、爱国、英雄、献身等高尚精神和强烈道德使命感,获得震撼心灵的审美感和崇高感。
战争场面虽然是以生活真实为基础、以历史真实为主旨的,但是真实场景与艺术效果之间并不能直接画等号。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在影视作品的艺术创作决不能拘泥于历史真实和生活真实中,而是根据人物和事件的某个突出的特点,经过比较分析、综合改造,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并注入创作者的情感,把历史的真实、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辩证地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创作出既符合历史真实和生活真实,而又高于历史真实和生活真实,更容易得到观众认同的、性格更丰满、场景更震撼的战争场面。
[参考文献]
[1] 陈晓春.电视剧理论与创作技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许南明,富澜,崔君衍.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3] 宋家玲.影视叙事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