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第1篇

各版本“活动”配置的整体设计

各个版本教科书都有自己的编写特色,在对“活动”的阐释上,就有不同的形式和说法。具体列表如下:

五个版本的教科书都设置了丰富多样的“活动”,改变了旧教科书“使用说明书”的形象,“活动”内容的编排设置结合了学生实际生活及学生心理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但是,各个版本教科书在“活动”内容的设置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名称上看,可以发现五个版本的教科书多以“活动”、“实践”、“综合活动”等名称来呈现教科书中的活动,但粤教版、中图版和浙教版在活动名称上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呈现,把活动的功能具体化,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而教科版和沪教版则仅仅以“活动”、“综合活动”两种单一的名称呈现,把各种不同功能的活动都统称为“活动”,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活动的目标和功能不明确。从数量上看,各个版本教科书都设置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呈现教科书内容。从类型上看,粤教版、中图版和浙教版设置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这样的设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科版和沪教版则仅仅采用了较单一的形式来呈现,这样的设置容易混淆“活动”的功能。

各版本“活动”配置的特点分析

1.“活动”数量的比较

在教科书“活动”的设置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而“活动”数量的设置就是其中之一。下图为五个版本教科书“活动”数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五个版本教科书都设置了大量“活动”来供师生学习和选用,只是各个版本的重视程度不同。粤教版设置的“活动”数量最丰富,在教科书的使用过程中,便于学生学和教师教,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进行合理的选择。教科版、中图版和浙教版的“活动”设置数量相近,而沪教版设置的“活动”最少,只有粤教版的三分之一,这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可以看出各个版本教科书在“活动”数量的配置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上述数据的分析,活动量较多或较少,容易造成“活动”内容重复、交叉或学生动手操作机会较少的情况,从而降低教学效果。

2.“活动”类型的比较

教科书“活动”的类型,最主要是确定分类的标准,不同的标准就会有不同的活动分类。关于“活动”的分类,可以从对象、设计目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来进行研究。本文选择从设计目的和侧重点来分类,将教科书的“活动”分为列举型活动、探究型活动、操作型活动和其他等。内容丰富、种类多样的“活动”是教科书在活动编排、设置上需要关注的。

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教科书中“活动”的呈现借助了各种各样的栏目。在各个版本教科书中“活动”都是以多种类型呈现的,活动设置灵活。具体情况如表2,该表是按照活动的设计意图来分类和统计数据的。

由表2可以看出,各个版本教科书在“活动”类型的设置上,都比较注重操作型活动的配置,均超过了40%的比例,其中中图版最多。在列举型“活动”设置中,粤教版和浙教版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而教科版、中图版和沪教版的相对重视程度较低。在探究型“活动”中,沪教版比较注重探究型的活动设置,粤教版、教科版和中图版次之,而浙教版最少。

不同类型的“活动”在各个版本教科书中的设置是各具特色的。教科版、沪教版和中图版的活动设置重视度均为:操作型>探究型>列举型,而粤教版和浙教版的活动设置的重视度为:操作型>列举型>探究型。粤教版不管是从数量上或类型的设置上都体现了充分的重视程度,三种类型的活动设置得丰富多样,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教科版、中图版和浙教版均设置了类型丰富的活动,以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活动。沪教版则在这部分的设置上重视程度不高,在以后的编排和设置上需要加强对这一部分的关注。

3.“活动”素材的比较

“活动”是联系着理论基础内容和操作实践内容的重要栏目,而“活动”的素材就是呈现理论基础内容和操作实践内容的主题内容。以下主要考察五个版本教科书的“活动”素材,可以将其分为:以学生生活为背景的和以社会生活为背景的,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中的“其他”是指在活动栏目的具体内容中没有明确涉及“学生生活类”和“社会生活类”的素材,将其划分为“其他类”。

从表3可以看出,大多数版本教科书活动素材中“学生生活类”均比“社会生活类”的所占比例多。而浙教版教科书的“活动”素材是“学生生活类”比“社会生活类”的所占比例少,说明浙教版在活动设置中较注重以“社会生活类”的“活动”素材来引导学生学习。其中,中图版的“其他”的比例高于“社会生活类”,原因在于中图版中的部分活动素材没有基于学生/社会生活的主题来展开,只是单纯涉及工具操作功能的介绍和使用,没有结合实际的生活情景来开展活动。

各个版本教科书的活动素材设置有一定的差异,“学生生活类”明显比“社会生活类”的比例大,“学生生活类”活动素材设置的重视程度排序为:教科版>沪教版>粤教版>中图版>浙教版,而“社会生活类”的活动素材排序为:浙教版>粤教版>沪教版>教科版>中图版。因此,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发现高中信息技术教科书的“活动”配置中存在数量设置不均衡、素材选取忽视社会生活和科技知识、类型设置忽视“探究型”活动等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书活动配置的建议

活动配置是本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载体,而好的配置将会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对高中信息技术教科书(必修部分)的活动配置提出了一些建议。

1.注重问题解决过程的活动配置

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而教科书的活动配置就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活动的设计中体现问题解决的过程。但我们研究发现各个版本的活动设置中并未体现这一重要思想。活动设置没有给学生提供发现问题的空间,降低了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机会。在教科书的编写中,应该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引导教科书中活动的设置,全面考虑学科体系和学生需求,合理配置教科书的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以增强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注重活动数量配置的均衡性

通过对五个版本教科书活动数量的统计,虽然在活动数量上,粤教版教科书设置的活动数量最多,教科版、中图版和浙教版次之,而沪教版最少。但是,我们不能依据活动数量多少来评判活动设置的优劣。因此,编写者应该认识到“活动”数量的多少与相关知识内容的能力要求相匹配。这就要求编写者要仔细分析知识点的不同类型和要求,也要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知识的接受程度,还应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软硬件条件而定。

3.提升社会生活与科技知识素材的选取

经过对五个版本教科书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多数版本教科书都注重选取以学生生活为背景的活动素材,所占比例接近一半。而以社会生活为背景的“活动”素材所占比例较小,占25%左右。各个版本教科书在“活动”素材的选取上与现代社会发展和最新科技发展内容的联系较少,“活动”素材内容的更新速度赶不上社会发展变化的速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科书的“活动”素材选取上,要兼顾学生生活和社会、科技发展的内容,让学生的学习情境与时俱进,加强与社会发展和最新科技发展的联系。

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技活动 社会伦理冲突

生活在当今社会,无论你过着怎样的物质生活,你都必须承认:现代人的生活已经史无前例地依赖于现代科技。科学技术就像一个全能的保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类的衣食住行。人类文明的现代进程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历程正是同一轨迹。而今,现代科技像一双梦幻的翅膀,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数字化的时代。然而,尽管科技是我们崇尚的第一生产力,是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的文明成果,可它也像人类信仰的其他美好事物一样,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麻烦,甚至是极大的挑战。关于这一点,最显著的问题之一就是科技的发展对社会伦理的冲击。

所谓社会伦理,就是人类社会的道德现象,既包括道德意识现象、道德活动现象,也包括道德规范现象。现代科技作为现代文明最直接的推力,对社会伦理的影响是深刻而全面的。科技的革命性进步,客观上促进了社会伦理的变革,但对科技成果的滥用,可能会导致更大的罪恶。所以,如何让伦理更好的引导科技的发展,并最终真正服务于全人类,是本文力图深入讨论的话题。

关于科技与伦理的关系的理论,古今中外,莫衷一是。有一种观点认为:科技与伦理等同。苏格拉底说“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美德作为一种普遍的善,属于知识的范畴,所以,知识就是道德,道德就是知识,科技进步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就是社会伦理的进步。知识使人摆脱愚昧,拓宽人的认知,提升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反之,愚昧和无知则是恶行的主要根源之一。另一种观点认为:科技与伦理相悖。老子有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知识改变命运,但也败坏人的淳朴天性。特别是在当今的中国,科技的进步和伦理的崩溃从未曾有如此的鸿沟,如此的撕裂。国人可以把一个女子送入太空,也可以强行堕掉另一个乡村女子七个月的胎儿。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科技与伦理无关。科技与伦理分属不同的范畴,各有其研究对象和社会功能,就像两条平行线,各行其道,是不会发生冲突的。康德曾指出,科学的王国与正义的王国是不重叠的。维根斯坦也说过,科技没有善恶之别,道德没有真伪之分。

科技与伦理到底是怎样的关系?笔者以为,科技与伦理不等同,非无关,亦非排斥的关系,而是既相区别却又紧密联系的。可以说,科技与伦理苦乐相随,善恶并进。诚然,人类从科技而受的利益将会比害处多,但是,对科技的滥用或不慎使用可能会带给人类无法弥补的灾难。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主要力量之一,道德作为人类活动的普遍规范和准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前提,是保障正常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石。科技发展决定着社会伦理发展的趋势,并促成新的伦理规范的形成,进而影响甚至更新整个时代的伦理观念。因此,二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作用,只有在二者取得最佳合力的情况下,才是最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

当前,科技的发展面临的伦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技进步引发的伦理冲突直接涉及到每一个具体的人。科技的发展最直观的成果就是缩小了社会生活的空间距离,信息的数字化传播以及虚拟网络的盛行,将人类的传统生活方式大量颠覆。人们情感的表达载体在不断增加,但情感的交流程度却越来越疏浅。那种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逐渐成了一种落后的甚至是高成本的方式。因此,人类对科技的无限依赖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疏离。当MSN、QQ、FACEBOOK以及微博、微信等现代通讯手段强势崛起的时候,多情又无情就不得不成为一种人人面临的真实状态了。

第二,科技进步引发的伦理冲突越发重大、广泛、深刻和尖锐。比如,生命科学的长足进步引发的对克隆人的争论;基因技术的应用引发的对转基因食品的恐慌;高科技应用和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坏境污染;核能以及核武的和平使用带来的安全威胁和伦理挑战等等问题,无一不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大难题。它们一旦成为现实的灾难,其涉及的就不只是社会伦理的问题,甚至会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解决科技发展面临的社会伦理问题,比如何更快的发展科技本身更为重要和紧迫。让伦理为科技领路,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是人类当前的一种义务。

首先,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规范和约束科技的研究和应用。法律作为社会实践的最低行为准则和最高权威规范,同时也是公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对人类活动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科技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规范和引导,尤其是在科技发展面临伦理冲突的时候,更应得到来自法律的约束和规范。具体而言,应从三个层面进行立法规范。一是对科研活动的规范。对于严重违背社会伦理、违背人类基本权益的科研活动应该明确禁止。二是对于科技工作者的职业行为的规范。根据具体的行为特征,制定相应的行为准则和职业规范,并形成固定的行业机制,限制和预防从业者利用职务的便利滥用、泄露科研成果或科技知识 。三是明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法律责任。从法制的层面要求政府强化监管力度,减少并杜绝因科技研发、应用等而导致的社会伦理问题。

其次,强化职业伦理道德,减少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遵守职业伦理道德是一个从业者应该肩负的基本责任。科技的研发多由国家、企业、民间组织或个人资助,其研发目的是比较明确的。因此,广义的科技从业者(包括科技研发者和科技产品生产者以及科研资助者)作为一种社会职业角色,不仅要为科研活动的组织者和赞助者服务,更主要的是要为社会大众服务。一个健康的科研活动要以造福民众为前提。所以,科技从业者的职业行为既要服从于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又要担负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科技从业者,应该坦诚地估计一项新的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对于科研活动可能产生的社会负面效应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并竭力减小甚至避免负面影响。应该肯定的是,一个负责任的科技从业者,必然会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必然会把民众的福祉放在最高的位置。强化科技从业者的职业伦理,就是要把科技发展的积极成果最大程度的投入到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去,最大程度的减少科技发展存在的负面效应。

再次,树立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人文理念,为促进科技研发和应用提供有利条件。科技发展的本质是人类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科技活动作为人类追求真理的实践过程,本身是一桩极其伟大的事情。但是,长期以来,科技活动却处于一种远离普通民众的境况。大多数人不知道也不关心大多数最新的科研活动和科研成果,一定程度上,科技活动和民众生活处于割裂的状态。无论这样的局面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都无法改变这本身是一种极其狭隘的科技发展理念的事实。在现今的人类文明中,以人为本已经是一个普世的价值观,无论什么活动,如果背离这样的价值选择,无疑是极不明智的选择。科技活动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主要生产力,必须将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到整个科技实践中去,让更多的人去关注科学,热爱科学,服务科学,科技的发展才会减少和社会伦理的冲突,才会更符合人类发展的需要。

总之,科技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福音,对科技发展的期待和规制必定不会以牺牲民众的福祉为条件。虽然,当前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伦理之间的问题还很严峻,而且这种局面在短时间内未必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但是,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剑柄毕竟是握在人类手中的,就像罗尔斯曾说的那样,“使我们忍受一种不正义的只能是在需要用它来避免另一种更大的不正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我相信,科技作为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若与正义同行,科技发展面临的社会伦理问题就会和人类在其他实践中曾遇到的问题一样,都是应该而且可以得到克服的。

参考文献:

[1]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6.1

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第3篇

【关键词】风险;科技风险;产生原因

1.风险及科技风险

关于风险的争论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它最早起源于对与环境相关的风险事件的讨论,由此社会作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整体首次出现在与人类安全的争论中。专家们的争论使我们有机会从实质和符号形式上都能够接触到风险现象。

风险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风险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由于对风险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不同,或对风险的研究的角度不同,不同的学者对风险有着不同的解释,笔者归纳为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第一,风险是指对未来发生结果的不确定性。基本上所有的专家学者都认为风险是一种对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贝克在《风险社会》中明确指出,风险这个概念与可能性和不确定性概念是分不开的。但是认同风险仅仅只包括这一个含义的人就非常少了。威廉姆斯就是其中一个,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新编的《全球化与风险社会》中,主编薛晓源、周战超集选了乌尔里希贝克和威廉姆斯《关于风险社会的对话》。在这篇文章中,威廉姆斯将风险定义为在给定的条件和某一特定的时期,未来结果的变动。

第二,风险是指对未来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这个观点是对风险认识传播最广,传统风险主要是局部性的和区域性的,主要对社会生活的某个方面产生影响,科技风险却具有全球性,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如放射性物质的泄漏、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等危害。

第三,有限可控性。所谓可控性是指某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避免灾难和危险的可能性,问题不仅在于风险能否被控制,还在于控制风险的困难和昂贵程度。从风险预测与控制的角度而言,科技风险具有更大的人为性和不可控性。吉登斯认为,人为风险是现代风险的主要形式。一是人类发明的技术、制度安排以及作出的各种决策和行为都有可能带有风险。二是人类的行为加重了自然界本身具有的风险,人类为了改善生产和生活破坏了自然环境和自然规律,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风险问题,而且人和物的流动造成了风险的扩散和转移,比如疾病的传染。

第四,关联效应性。现代科技的风险不再是孤立的,而是扩散和相互联系的。风险社会中的风险更多的是全球性的、跨区域的,对多数人甚至整个人类构成威胁。现代性社会是科技高度发达全球普遍联系的社会,科技风险在全球化网络中比以往社会更加快速的传播,这种史无前例的扩散使“与自我无关”的他人消失,使全球各个民族、国家和区域不再相互分离。科学无国界、科技风险也无国界,就规模和范围来看,现代交通和通讯手段使科技的传播和扩散更加便捷,相应的,科技带来的风险扩散也更加迅速。

2.现代社会科技风险产生的原因

科学技术作为一项社会化的活动,与其有关的因素有很多,科技发展本身的不确定性、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人类道德取向的不确定性是致使科技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2.1现代科技发展本身的不确定性

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来自于科技的两面性,正如乔治·萨顿概括的那样:“就建设性而言,科学的精神是最强的力量,就破坏性而论,它也是最强的力量。”科技风险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来自于科技本身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科学知识的相对真理性、科技开发活动以及科技成果在使用后的不确定性。

2.1.1科学知识的相对真理性

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是一种从已知出发探求未知世界的认知活动。然而在无限发展的整个世界中,人类作为不完善的观察者,其实践范围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获得的科学知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还没有达到全面认识世界的程度。科学家对即将进行的科学实验等都是基于不完备的信息做出的,其中一定包含着某些不确定性,也就是说科学知识只有概率意义上的真理性或确定性。

2.1.2科技成果在使用后的不确定性

科技成果在使用后有直接后果和间接后果之分。对于那些具有前瞻性质的科学研究来说,其所引起的直接的不良后果会很小,然而对间接后果进行分析会发现,由于初始条件变化、作用时空转移、人们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变迁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作用,即便是前瞻性的科学研究依然会对人类产生难以预测的不良影响,这种影响常常是带有延缓效应滞后发作的特征。可以说,这种间接后果或者说这种科技应用的延缓效应为社会带来了潜在的、较难预见的风险。例如塑料袋的使用。

2.2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

科技风险不仅与科学技术自身的性质有关,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影响的结果。科技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而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为科技风险的产生埋下了隐形的危机。本文主要分析两个重要方面,分别是全球化与制度因素对催生科技风险产生的原因。

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第4篇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剧了劳动市场的性别隔离,加深了女性的生存焦虑。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越来越多的女性走进劳动力市场寻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但女性却通常被冠之以“不是家庭生活主要来源”、“只具有从事某些低知识和技术含量职业的相对优势”等,这种思维模式加剧了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隔离。在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影响下,某些劳动女性依然从事低技能和低报酬的工作,她们被认为更适合从事“女性化”的职业。目前,“虽然中国城乡就业总人口的女性比例已大大上升,全国城乡就业总人口为7.58亿,其中,女性3.37亿,女性就业者总量比2000年的3.19亿增加了5.6%,占就业者总数的44.8%。2009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46%。但目前,中国女性人口的经济总参与率仍低于男性13.37个百分点”[2]。从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前后的人群特征分析发现,“女性、年轻或年老职工、低学历、服务行业就业者更容易成为低工资人群。而另一方面,这些人群的失业率也比较高。如果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会导致失业增加的话,这些人群将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3]。(二)科技发展凸显了女性在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缺席,造成了女性的心理困惑。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科技开发的力度在全球范围内加大,这给女性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而且使当代女性的就业层次得到了提高。然而,“科技与女性”仍然作为一对发展不均衡的范畴存在,科技发展及广泛运用,导致一些女性面临失去市场价值的风险,面临心理压力甚至对科学和技术领域产生恐惧心理。传统的性别刻板模式一直认为,女性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学习和利用能力远不如男性。因此,部分女性在教育阶段仍然倾向于选择与技术和科学不相关的文科专业。女性主义者桑德拉•哈丁(sandraHarding)曾指出,科学与父权制话语体系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共谋关系。科学对性别的建构和选择没有摆脱历史(“his”,“story”)的影响,比如在男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的玩具主要是车、机械、机器人等,以此培养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培养他们理性的、独立思考的、前沿的和具有挑战性的意识。相反,女孩的玩具则是小兔子、娃娃等,以此培养她们感性的、温顺的性格。哈丁认为,女性在不断深入的科学教育和科学实践历程中越来越少是历史文化建构的,科学在进行男性塑造的时候,就已经把女性排除在外。(三)科技发展推动了信息传媒的广泛运用,影响了女性的价值选择。在当代社会,各种信息在网络上传授,女性落入了“信沟”。“信沟”指的是“由于经济地位的不平等,解读信息能力、己有知识储存量、交往范围等方面差异性的客观存在,男女两性之间和女性群体内部存在的信息认知差异。它不同于‘性沟’和‘知沟’,但又属于同类词”[4]。当前,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女性获得了巨大的提升,但相较男性而言,女性在信息资源的运用和研究方面仍然处于边缘化。另外,大众传媒对适用于女性的信息进行负面宣传增加了女性在对信息进行筛选抉择的难度。女性的身体在当今社会受到高度审视,在勤奋敬业的各种网站上总有对女性各种事件的报道,冲击着现代女性的精神生活。“无数的厂家商家生产销售着价值亿元的女性胸衣;美容院争先恐后地宣扬着自己的整容手术是多么出色;服装设计师们设计出形形的欲盖弥彰的性感服装”[5]。“在后现代社会,科学也排上了用场,每个女人都要计算每天应该摄入多少卡路里,运动能消耗多少。美国用在减肥工业上的钱拿来可以两次方地解决全世界的饥饿”[6]。在曼纽尔•卡斯特所描述的网络虚拟社会中,结构的逻辑性已经被流动的逻辑性所取代。科学的资本主义应用,也是科学技术发生异化的根源。正如马克思在100多年前的警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7]

二、科技发展视角下女性精神家园的重建路径

(一)完善和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当代社会可以看作是多样制度构建起来的社会,制度上的支持和干预直接可提升女性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制度性解决措施的缺乏往往会引致女性更多的精神困惑。一方面,需要针对女性的特殊情况制定合理的保障政策,在中国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女性目前素质条件下,需要提供相关的制度保障,保证女性的受教育权利等。加强女性在升学、就业、参政等方面的比例性保障,有利于女性权力的实现。另一方面,虽然性别平等在就业和薪水方面得到了体现,但性别歧视在科技领域仍普遍存在。所以,针对女性科技工作者难以充分协调家务劳动与科研工作的关系,国家应提供相应的福利措施。对于女性角色的社会期待和相关的社会舆论应该重视女性在发展机会上的同等机会,避免过于强调她们的家庭角色,更多地鼓励她们追求事业,为女性创造出更宽松、友善的职业发展环境。同时也要考虑女性的特殊性,即为人类再生产所做的贡献,不要让女性科技工作者反为此受到职业发展上的歧视和轻视。(二)确立合理的价值观引领科技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能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分工、缩小乃至消除男女之间的差距,而且能重塑女性的自我认同。首先,要树立批判性意识。批判意识是对既存的科技发展模式的不断反思和批判。在反思批判的过程中,探求支持科技发展模式的内在动力。科技的发展和运用向人们揭示了无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但女性精神家园的重建依然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整个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使女性在一定程度上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生育活动中解放出来。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女性生命与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也陶冶了女性情操,减轻了女性发展的心理压力,丰富和提升了女性的精神生活。其次,要树立全面发展意识。科学技术一方面为人类带来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成果,使人类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更高的文明进步社会迈进,另一方面科技应用使“自然———人———社会”这个高度整合的复杂的系统遭遇冲击。如何协调好科技、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问题乃是当今人类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女性必须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不能被落后的思想观念束缚和控制,而要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善于创新。女性的创新意识也体现在不断更新文化观念,在对外部环境进行质疑、批判与解构的基础上对束缚女性创新意识的封建传统文化理性的审视和批判。(三)重塑正义与关怀的价值生存理念。首先,女性应该在与自然相处中树立正义与关怀的价值理念。一直以来,女性都被认为更亲近自然。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moldJ•Toynbee)指出:“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欲,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8]女性在与自然相处中实现生态自我,也可以拥有生命的安全感和精神归属感,在自然家园中诗意地栖居。同时,女性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树立正义与关怀的价值理念。现代性的生活趋于复杂化,物质的追求遮蔽了人类的生命,使人类远离了自然的本真之美。社会的发展使女性的生存空间得以拓展,从家庭延伸至了社会,女性的精神生活领域相对更加宽广。在社会生活中,个体本来都应该是平等的,没有人与自然、自我与他者、男人与女人的对立关系。解决当代女性精神家园困境需要从更新自我意识着手以实现自我关怀,这样有利于摆脱功利主义的欲念束缚,实现精神的终极皈依。最后,女性应该在家庭生活中树立正义与关怀的价值理念。男女的真正平等必须建立在承认各自的自然差异的基础上,而不是抹杀他们之间的自然差异。女性通过强化生育自主意识能够实现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不仅利于保障自己在职业中的竞争机会,而且能够提升家庭生活。吉登斯指出,在后传统社会,异军突起的生物工程、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等生物技术,不仅大大改变了人类身体方面的自然,而且引起了远为重大的伦理价值的争论。比如说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看,人类的繁殖过程完全可以超越于一个自然繁殖的过程,但是它并不是没有问题的,相反,它直接导致女性的身体“殖民化”。因此,女性不能让人类生殖领域任由科学技术进行“殖民化”,生殖不仅是一个自然的范畴,而且是一个伦理的范畴,女性必须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审视自身繁殖的问题,必须对自己的身体倾注关怀。

作者:刘小红 单位:南京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荷]E.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1.

[2]近十五年中国妇女就业率和社会保障程度明显提升[EB/OL].http:///sh/2011/6/24/3136302.shtml,2011.

[3]王亚柯,罗楚亮.经济转轨背景下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3):75-82.

[4]李小江.性沟[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5.

[5]王向贤.性别来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14.

[6]王丽华.全球化语境中的异音—女性主义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9.

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视觉艺术 创造性思维 现代主义设计

一、艺术活动中创造性思维的界定

创造性思维是以创造人类主观思维活动中并不存在的事物为思考目标的一种思维活动形式,也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基本思维手段;它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是各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运用。心理学家泰勒将“创造”思维分为两个不同内容和不同复杂程度的层次:一是基础性的即兴式创造,另一种为革新式创造。“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思维以不同形式做多方面的运动,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提出问题,将各方面的知识、信息、材料加以综合运用。艺术的创新思维是高效综合运用和反复辩证发展的思维过程”。

二、现代视觉艺术创造性思维的源起和表现

创造性思维是现代视觉艺术发展的直接智力动因。它同时受到社会、科学等各种文化成果的影响。每当人类的社会生活发生变革时,人们的审美就跟着发生变化。每当有科技理论和思想有了新的内容时,人类在艺术领域就会有新的突破。长此以往,艺术和人类社会生活、科学、思想等各个方面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其中,现代视觉艺术是20世纪的一个重要文明现象,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扩展了人类的视觉体验,内容涉及绘画、雕塑、建筑、设计、摄影等各种艺术方式,在短短的100年中,几次经历大的变革,而每次的变革都是对前人成果的继承和极大推进,其中在艺术思维上的创新变化最为明显。

1.现代视觉艺术产生和突进的动因

19世纪是个蕴育思想的世纪,随着工业革命推进社会大发展,在当时科技发达的欧洲涌现出多位大思想家和哲学家。他们思考着人类的本质和去向,探索生命的真谛,为现代视觉艺术的产生创造了思想的土壤。自然科学发展也同时为现代视觉艺术的萌发创造了物质条件。光学、化学等材料学的进步直接刺激了现代艺术形式的诞生。

20世纪也是现代视觉艺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的世纪。前卫的艺术思想和风格流派走向传统的反面。科技发展有利于生产的进步,效率的提高又丰富了商业的繁荣。在商品经济的刺激下,设计成为利用视觉艺术手段最为成功有效的例子,20世纪也可以称为设计的世纪。设计的巨大成功同时又反作用于视觉艺术在新领域的拓展,艺术方式成为表达人类情感的有效手段。

2.现代视觉艺术的发展概况及表现

现代视觉艺术体现了强烈的颠覆性,以往几百年都岿然不动的审美和艺术风格却在短短100年中被不断地否定,以往大众接受和认同的传统审美意识被彻底打破。艺术家在自我意识的释放中把个性和艺术创造力发挥到极致。

由于历史和科技发展的原因,现代视觉艺术基本上是以西方的现代艺术史为主体内容。从19世纪印象主义开始,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极少主义为止,整个西方造型艺术就是视觉、知觉、语言系统的演变进程,不间断地进行着艺术的革命。现代主义视觉艺术流派包括: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艺术、达达派、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极少主义概念艺术等形式。现代主义的特征是:国际性、实验型、反传统、形式化、追求自我和新秩序的建立,以及结构的条理性。

艺术作为人类精神和社会的产物,必然会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后工业带来的环境问题、生存危机和人格的扭曲使艺术家敏感地发现“重新发现和表现自然的人性”和“对人类面临的本质问题的关注”成为艺术思想新的共识。后现代艺术包括:新绘画艺术、多媒体艺术、集成艺术、装置艺术、影视艺术、照相艺术、观念艺术、环境艺术等。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为:复归民族意识、地域性,复归传统;多元共存和差异性、多向度、多样化;复杂的折中和不确定性、亲近自然、承认大众文化、打破公式等。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超越与升华,其深层意义在于:它是人类对精神解放的期望。重新发掘人的潜能,发掘人类的文化智性,在此艺术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3.创造性是现代视觉艺术的本质特征

视觉艺术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经过了若干次否定之否定的前进。从对于艺术本体的关注到对于艺术对象以外的拓展,从传统的表现方式到多元性、多样式、多角度、多维度的形式突破,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创造力、创新思维成为20世纪发展的代名词。创新带动了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也更新了艺术家的创作主题。高科技多媒体艺术更加激发了艺术家的灵感和创作热情,新兴艺术形式和作品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艺术形式向多元和多向度扩张,各种有效的方法被艺术家拿来表达各种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三、艺术的创造性思维推动了现代视觉艺术和现代设计在互相促进中融合发展

现代设计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过程,它同现代社会工业化大生产和现代生活密不可分。而20世纪最重大的发展和突破则无疑包括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对于当代设计的认识和了解,特别是对于后现代主义的了解,应该是建立在对于现代主义认识和透彻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现代主义是20世纪设计的核心,不但深刻影响到整个世纪的人类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同时对本世纪的各种艺术和设计活动都具有决定性的冲击作用。在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服装设计和环艺设计等现代生活的诸多方面,艺术向现代工业和商业领域延伸,许多重要的设计家同时也是艺术家和教育家,如米斯梵得罗、格罗皮乌斯、佛兰克赖特、李西斯基、盖里等大师,他们在西方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构筑中起着关键作用。

现代设计发展到今天,一些超前卫设计作品走向概念性,这些作品弱化设计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强调作品的独创性和艺术语境。从形式上看,我们很难分辨这些超前卫设计和一些后现代装置艺术的区别。随着电脑的发明和图形制作软件的使用,结合数字摄像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设计师开始把设计和艺术搬上荧幕,从小小的电视广告到网络游戏再到投资数亿美元的科幻电影,艺术和设计完美地结合创造了20世纪最具传奇色彩的商业和视觉神话。电脑成为这些艺术家和设计师思想和灵感的主要创造平台。20世纪是设计和现代视觉艺术相伴而生的世纪,就像一个双腿行走的巨人,一条腿是现代视觉艺术,一条腿则是现代设计艺术。我们无从判定孰先孰后,人类文明在这个“巨人”的带动下步入了辉煌的21世纪。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葛鹏仁.西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

[3]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

[4]董占军.外国设计艺术文献选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