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妈妈的森林

妈妈的森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妈妈的森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妈妈的森林

妈妈的森林范文第1篇

(俄罗斯)德米特里耶夫

画家想画一座森林。画森林不难的,画上许多树,就是森林了。画家调好颜色,唰唰唰,画上了许多树。这树看上去像微风吹过,树枝在风中轻轻摇晃。画家画好了森林,退几步看看,觉得童话里的森林都有大胡子小人儿守护着。对,得再画上个小人儿,叫他守护画家画的森林。

画家画好了森林,就出去了一会儿。等他回来,树枝全枯死了。

“为什么我的森林都枯死了?”画家叫起来。

“这叫什么森林呀?”画家听见有人跟他说话,“这儿光有树。”

是谁跟他说话?原来是大胡子小人儿。小人儿接着说:“还得有青草,还要野花,还有……”

“我这就来添上。”画家添上了青草和野花。

“你别急。我就知道你会忘了蘑菇。”

“森林我去过好多次,都没有见到什么蘑菇。”

“你见不到,不等于没有。森林里一定会有蘑菇的。”

画家觉得小人儿说的也在理,就在树下画上几朵蘑菇。可是,他的森林还是枯死了。

森林里还缺什么呢?画家想起来应该有蝴蝶,有五颜六色的甲虫,他把这些全画上。

这会儿,他欣赏着自己的画,想着他的森林里,该有的都有了,总死不了了。

然而等他再看他的画时,他简直不相信他自己的眼睛了:画上的一切地面啦,树干上树枝上,统统都爬满了甲虫和青虫。森林里一点儿绿色也看不见了。大胡子小人儿也退到画的一角,眼看要掉下来了。那小人儿的神色,一看就知道,他为这森林的毁灭而悲伤。

昆虫把森林都给吃光了!

画家急得要哭了:“难道我就画不出一座真正的森林?”

“你能的。”小人儿对画家说,“你画上鸟,让鸟来吃了这些甲虫和青虫,森林又能活起来。森林里是不能没有鸟的。”

画家立刻调好颜色,拿起画笔。他画了大树,画上小树,地上长满青草,这里那里散点着些鲜艳的野花,他还巧妙地在草丛里藏上蘑菇,在树叶和野花上画了几只蝴蝶、蜜蜂和甲虫,枝头上站着活泼的鸟儿,像是正在歌唱森林、歌唱大自然的美丽。

“你还应该画上癞蛤蟆,画上青蛙。”

“那是不是还得画上野兽?”

“你是说兔子、狐狸、梅花鹿、老虎、豹子吧?这些森林的居民藏得那样好,人们全看不见的。”

当画家依了小人儿的话,画上癞蛤蟆和青蛙,天开始黑下来,差不多看不见了。画家正要去打开灯看他的画的时候,他忽然听见一阵窸窸窣窣、叽叽喳喳的声音,还有动物打响鼻的声音……他知道他的森林已经活了。

“这回是一座真正的森林了,”小人儿在黑暗中说,“因为这儿什么都有了。树木、青草、野花、蘑菇、动物。有了这些,森林才是真正的森林。”

当画家开起灯,仔细看画的时候,小人儿已经不知上哪儿去了。也许,他躲进森林深处去了。

妈妈的森林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林木盗窃法 合理意志 道德正义 道义

中图分类号 B82—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539(2012)04—0046—06

1842年10月间,年仅24岁的马克思积极参与了对第六届莱茵省议会辩论的评论,连续發表了几篇重头文章。其中,马克思关于林木盗窃法辩论的评论,对普鲁士封建主义法律关系和道义观进行了深入剖析,第一次公开维护贫苦民众的人权和物质利益,尖锐地抨击了议会辩论维护林木所有者等级特权、背离法理和道义的行径。评论不仅显示了马克思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逻辑力量,而且突破了德国思辨哲学的空泛模式,从意识形态深及现实社会的经济领域,直入法理和正义的根底,并开启了他终其一生对政治经济学的科学研究。

一、关于森林法的道义辩论

19世纪40年代,在普鲁士还存在着这样的社会现象:小农、短工和城市居民因贫困和破产而不得不去采集森林中的枯木残枝,用于家庭烹调和取暖。按照世俗惯例,这是他们的“习惯权利”,也是人应有的自然权利。但是林木所有者把贫民捡拾林中的树木枯枝看作“盗窃”,要求用法律加以惩处。于是,普鲁士政府决定颁發新的法规,惩治这种“盗窃”行为。莱茵省议会于1841年6月15日至17日就林木盗窃法草案进行了辩论。这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关于现实经济问题的辩论,马克思把它看作省议会“在坚实的地面上演出的大型政治历史剧”。

莱茵省议会属于普鲁士王国内的省级会议,由四个等级的代表组成,包括诸侯和上层贵族代表、骑士或下层贵族代表、城市的代表、农民和小农业主代表。拥有地产是参加省议会选举的主要条件。省议会的权限是商讨地方经济和省的行政管理问题,以及政府提交的一些法案和提案。这次关于森林法的辩论显然是关于地方经济和行政管理的重要现实问题。辩论一开始就發生了法律和道德、不法和犯罪的界限问题的交锋。下面仅举两例。

例一:偷拿林木是否属于盗窃?城市代表反对把普通的违反林木管理条例的捡拾林木行为归人“盗窃”范畴。骑士代表则反驳道:“正因为不把偷拿林木行为算作盗窃,所以这种行为才经常發生。”马克思针对后一种观点批判道:打耳光不算杀人,但能否说正因为打耳光不算杀人,所以打耳光才成为经常發生的现象,因此立法者就应当把打耳光的行为算作杀人?

例二:偷拿枯木和树枝是否应同盗窃枯枝或砍伐活树一样惩罚?城市代表认为,如果把偷拿枯木、树枝的行为都当作盗窃行为处理或同砍伐活树同样惩罚,那就会把并不是有意犯罪的好人推上罪人的道路。另一位代表反驳:有人先把小树砍伤,等它枯死后再当作枯树拿走,因此应该把这种行为当作同盗窃一样的行为处罚。马克思针对后者反驳说:这是为了幼树的权利而牺牲人的权利。“如果法律的这一条款被通过,那么就必然会把一大批不是存心犯罪的人从活生生的道德之树上砍下来,把他们当作枯树抛入犯罪、耻辱和贫困的地狱。”事实上,林木所有者占有的只是林木本身,而树木已经不再占有从它身上落下的枯枝。因此,捡拾枯枝与盗窃林木是本质不同的两回事,不能混淆是非,模糊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妈妈的森林范文第3篇

打开支付宝后,找到应用程序栏最后那个-更多-

点击-更多-后进入到应用选择区了,然后我们找到“教育公益”部分,然后就能找到“蚂蚁森林”这个应用了

按住“蚂蚁森林”这个图标几秒后,右上角会出现一个小加号图标,点这个小加号图标后,就添加完成了。

同时点完加号图标后,原来的加号图标会变成减号图标,再点减号图标效果就是从首页应用栏删除这个应用快捷键

妈妈的森林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森林资源管理;问题;建议;湖北麻城

森林资源是发展林业的物质基础,是衡量一切林业工作的核心,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提高森林生产力,关系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麻城市林业有了较大发展,森林蓄积量由20世纪70年代的190万立方米,到80年代的220万立方米,再到90年代的370万立方米,形成了跨越式发展;但与市场经济体制下林业发展的脚步还不相适应,尚存在一些问题。 

1.1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麻城市东部和东北部为山区,西部和西北部为丘陵,中南部为平原,且与长江中游平原相衔接,整个地势东北部高,西南部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敞开,形成中山—低山—丘陵—平原的地形。山地面积6.1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16.8%,森林蓄积量占全市总量的61.4%;丘陵面积17.2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47.6%,森林蓄积量占全市总量的34.4%;平原面积12.8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35.6%,森林蓄积量仅占全市总量的4.2%。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山区。 

1.2森林火灾频繁 

“九五”期间,麻城市发生森林火灾187起、特大森林火灾6起,年均森林火灾过火面积600hm2,森林受害面积400hm2,年森林火灾受害率为2.85%;“十五”期间,麻城市发生特大森林火灾6起,过火面积400hm2,森林受害面积400hm2。 

1.3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由于森林资源过度采伐、山地过度开垦,森林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麻城市大面积土地沙化,全市现有沙化土地面积6 000hm2,占全市总面积的1.7%,其中流动沙地200hm2,半固定沙地600hm2。水土流失面积达32.6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90%,其中中度侵蚀以上面积10.1万公顷,占总面积的28%,每年泥沙流失量达1 300t。 

1.4木材利用率低 

立木出材率为50%,原木出材率为60%左右,山区低于60%,即1m3 

立木蓄积量仅利用其1/3左右。 

1.5森林资源监测技术和设备落后 

麻城市监测技术手段和设备落后,一直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几十年来未有大的变化。目前尚未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撑体系和推广机制不够完善,森林资源监测效率低、信息反馈不及时,没有形成完备的森林资源预防监测服务网络,与林业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 

1.6森林资源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麻城市林业局根据市内土地资源、林业资源和水资源状况以及森林资源发展现状,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制定了《麻城市森工企业改制实施方案》、《执法过错追究制度》、《民警目标责任量化考核制度》、《项目责任考核制度》。由于森林资源涉及面广、生产周期长、动态变化快,还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林地林权管理、森林资源利用管理等基本制度。 

2对策 

2.1依法治林,加强林地林权管理 

林权管理是林地管理的基础,加强林地权属管理,是消除林地权属紊乱、依法保护林地所有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以及合理有效利用林地的强有力的措施。 

一要增强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二要坚持因地制宜,大力营造森林,增加森林资源数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三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认真做好林权证核发工作;四要切实加强对征用、占用林地的审批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对征用、占用林地的补偿制度;五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基本方针,建立健全执法体系。 

2.2严格执行采伐限额管理 

一要遵循森林资源合理经营、永续利用原则,根据森林资源数据、质量、结构和制度,合理编制年森林采伐限额;二要按照《森林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对林木采伐许可证和发证人员的管理,严格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凭证采伐,制止乱砍滥伐;三要制定年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度。

2.3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监测体系 

一要形成具有高素质、高水准的监测队伍;二要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提高森林资源监测效率、质量和水平,科学预防森林火灾、防治病虫害等,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三要建立森林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实行标准规范化管理,提升森林资源管理能力;四要实行市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制度,增强清查时效性,根据森林资源数据,有针对性地制定林业发展规划等;五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森林资源评估体系。 

2.4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一要广泛宣传防火扑火知识,并组织群众进行实地操作演练;二要在森林火灾频发地区种植防火林,进行人工阻隔,并根据扑火经验,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遏制火灾;三要增强森林防火设施,提高安全科学扑火技能。 

2.5加强木材经营加工管理 

一要坚决取缔存在严重违法行为和大量破坏森林资源的企业;二要严厉打击木材经营加工单位违法收购、私自贩卖木材的行为;三要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严格审核和办理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认真做好对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的年检工作;四要严格规范原材料加工销售台帐,实行由林业部门统一管理和收购的政策,鼓励木材精深加工;五要加强木材运输证的管理,坚持木材凭证运输制度,杜绝非法木材进入市场流转。 

2.6加强森林资源管理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要保证基层林业站的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开支,努力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二要普及计算机应用知识,实现站、乡、市之前的森林资源共享;三要提高业务水平,定期邀请技术专家进行培训指导学习,开展业务技能有奖竞赛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四要培养自学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积极发挥管理人员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以适应林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2.7加快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 

妈妈的森林范文第5篇

小兔怕担心惊醒了正在沉睡的妈妈,于是轻手轻脚地走出了家门。小兔一边想着妈妈的好,一边大步向森林走去,不知不觉就到了森林深处。哇,森林好大!树木葱葱茏茏,遮天蔽日,还有数不清的动植物,自由自在地生长在这个神奇而美丽的“森林王国”。小兔左顾右盼,眼睛都快忙不过来了。

当看到无数的蝴蝶翩翩起舞时,她彻底陶醉了,兴奋地追逐着它们。调皮的蝴蝶和她玩起了捉迷藏,飞进了野花丛中便没了踪影。恰在这时,小兔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心愿,便在野花丛中精挑细选了一束最美丽的鲜花儿。

采好了鲜花,小兔开始寻找蘑菇。小松鼠拖着长长的尾巴在枝头跳来跳去,可爱极了,小兔礼貌地向小松鼠打了招呼,并问他:“哪里有蘑菇?”。小松鼠友好地指引小白兔来到一个古老的大树下面。天哪,这里简直是个“蘑菇世界”!无数大大小小的蘑菇,有的像撑开的小伞,有的像漂亮的小铃铛。小白兔高兴坏了,谢过小松鼠后,便不慌不忙地采起了蘑菇。她左瞅瞅,右瞧瞧,不大一会儿,就采了满满一篮又大又肥的蘑菇。

采好了蘑菇,小白兔心里美滋滋的。她坐在树下草地上想,心愿终于完成了,真是快乐的一天!她看看天,太阳才一杆子高。“难得来森林一趟,何不乘机玩儿个痛快?”小免自言自语:“反正还早呢!”

于是小兔找来小松鼠,和小松鼠一直玩到了太阳偏西。小松鼠都被妈妈叫回家了,小兔还不尽兴,依依不舍地提着满篮子蘑菇、抱着馨香扑鼻的野花打算回家。可就在这时,小兔蓦然发现自己迷路了。她一边匆忙奔跑,一边大声呼救,可一时没人回应。小兔非常害怕,伤心地大哭起来。哭声传到了很远的地方,被正在池塘里游泳的鸭阿姨听到了。鸭阿姨是个热心肠,立刻顺着了哭声找到了小兔。鸭阿姨心疼地问小兔:“怎么哭得这么伤心呀?”“呜呜,鸭阿姨,我因为贪玩迷路了,回不了家啦!”“别急,小兔,阿姨会帮你!不过,你要告诉我,你的家在哪儿?”“我的家在东边一个树洞里。”“哦,现在太阳已偏西,你背着太阳走就能回家。”小兔谢过鸭阿姨,照着她的指点向前走,果然找到了回家的路。

当一步步走近家时,小兔老远就看到妈妈正站在门口焦急等待。小兔别提多高兴了,一路奔跑着扑向妈妈的怀抱,泪水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免妈妈抚摸着小免的头说:“宝宝,你到哪儿去了?你早上出门时怎么不告诉我一声呢?担心死妈妈啦!”“我本来想告诉您,但看到您睡得那么香甜,我不忍心打搅您的美梦!”说着小兔挣脱妈妈的怀抱,把一大束鲜花和满满一篮蘑菇递到妈妈手中,深情地说:“妈妈,今天是伟大的母亲节,我祝您节日快乐,健康幸福!”“我们的宝宝长大了,知道心疼和孝顺妈妈了,妈妈真是太高兴了!”兔妈妈眼里含着泪花,疼爱地拉起小兔的手,激动地说:“谢谢宝宝!不过,你能安全回家就是你给妈妈最好的节日礼物!另外,妈妈明天要和你一起去森林,向鸭阿姨当面道谢!”小兔懂事地点点头,赞同妈妈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