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生心理健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初中学校中,学校和教师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中,抓文化课、提高升学率是学校需要做的头等大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基本没有。有些学校即使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也会成为其他学科的补课时间。学校管理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比较落后,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重要影响和意义,学校没有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的心理问题无处排解,学生不知道方法进行解决,导致很多中学生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
(二)心理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当前,初中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不少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都是由学校团委等部门的教师兼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对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专门的研究,只是为了做好学校布置的的工作,他们没有经过系统化的教育培训,对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透彻,心理咨询的经验不足,技能不高,不利于实现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结果。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
目前,初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师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课堂教学的气氛比较沉闷,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形式化,无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而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是在实际的初中心理课堂上,教师只讲一些比较共性的问题,不能对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教学的效果不明显。
(四)错误的认识导致心理咨询室的利用率不高
社会中的很多人对心理存在问题的人比较歧视,甚至被等同于精神病。这种观念下,即使有初中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存在问题,也不敢说出来,不敢求助于心理教师,害怕心理教师将自己的情况说出去,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很多初中生都选择隐瞒自己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室中很少看到学生的身影。还有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只是摆设作用,并不对学生开放,设置心理咨询室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策略
(一)提高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学校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明确心理健康对于初中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日常教育的重要位置上,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小组,明确心理教师的重要职责,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经费,设置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教师,保证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强化心理健康教师的素质能力
要加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做前提。学校应选择一些心理专业的优秀毕业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期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教育培训,掌握心理诊断的方法以及各种软件的应用,并要求心理专家进行教育讲座。学校还应组织心理教师对学校内的典型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提高心理教育的效果。同时,学校也应组织心理教师到医院进行临床实践,了解心理问题的表现,从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心理教师还应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蔼地对待每一位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并为他们保守秘密,使学生更加信任教师,能够将自己的心理问题讲给心理教师听,从而帮助自己的解决心理问题。
(三)提高心理咨询室的利用率
目前,很多初中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比较简陋,硬件设施以及环境不完善,对于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室,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改善心理咨询室的环境和氛围,使心理咨询室的环境优雅、舒适,学生在心理咨询室能够放松自己的紧张情绪,配备专业化的心理检测仪器和设备,帮助心理教师判断心理问题。同时,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应远离学生聚集的位置,避免学生在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受到周围学生的偏见,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保证心理咨询室在日常教学时间随意为学生开放,以便满需足学生心理咨询的需要。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
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育的重要因素,学校应为初中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学校应强化自己的精神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学风和校风,教师应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为人师表,鼓励学生,学生应勤奋好学、尊重师长,实现良好的精神风貌,不给心理问题滋生的空间和土壤,使每一位初中生都能够积极健康的成长。
(五)强化社会以及家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初中生 心理健康 现状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1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或者某些心理问题做了一些研究,研究表明:有10%到30%的青少年存在着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抑郁、强迫、偏执、人际关系比较敏感等,因心理问题退学的学生占30%到60%,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手段对这些学生做了相关调查,分析之后的结果如下表:
从表2中可以得出学习焦虑的人数最多,占44.71%,其次是身体状况,再就是各种过敏倾向,有其他心理问题的人也不在少数。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不是某种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各种因素的综合。
2初中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个人原因。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3―18岁,是生理发育时期,属于“青春期”阶段,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了急剧变化。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思维的批判性和独立性都有了显著地发展,但同时他们又有了很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其次,一些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相对优越,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不足。最后和个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他人沟通,这样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2)家庭原因。初中和高中是一个人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家庭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代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梦想。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子女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而父母的文化程度和教养方式也会对孩子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有影响。
(3)学校原因。在升学率的驱使下,课业负担很重,考试频繁,大部分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分数,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掘,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加上教师的教育方法失当,使他们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会有自卑感。
(4)社会原因。社会的不良思想观念与不良风气会影响着青少年,社会理想与信念的紊乱会使中学生养成依赖、懒惰、好逸恶劳的性格,甚至会有撒谎、盗窃和迷恋游戏的情况发生,使他们缺少必要的精神支柱。其次是错误的传媒导向,一些不良的书刊、电影、光碟等会荼毒青少年幼稚的心灵,使中学生难以形成真正的自我,甚至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3应对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3.1积极引导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心理健康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各种心理问题都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所以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调整以及自我拯救。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能正确地分析客观事物,冷静地处理事情;同时还能以乐观向上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不会为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和个人恩怨所困扰。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持心理健康,防止心理问题的发生。
3.2创建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人类成长的第一摇篮,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家庭是中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其作用不可忽视;家庭是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优秀品格和高尚道德的第一个基地,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家庭是孩子的港湾,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坚实后盾,正如卢梭曾说过,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抵制坏风气毒害的最好良剂。
3.3学校要开展心理教育工作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教育的相关课程,开设心理辅导专题讲座,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以及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缓解学生的心理情绪。其次,学校可以构建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来调节学习压力,构筑在快乐中学习的良好氛围。最后,学校要重视与家长的及时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积极配合,建立家校之间的沟通渠道,这样会事半功倍。
人的健康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三个方面。在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加强初中生的心灵陶冶和心理塑造,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一、初中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 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
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竞争比较激烈,心理都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失败,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或同学的冷眼,产生焦虑;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灰心丧气、情绪低落,这种现象在毕业班更为突出。
2 人际关系不协调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般比较娇惯,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差,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常常感到孤独、寂寞。有的学生因嫉妒心理而与同学关系僵化。
3 自信心不足
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学习差的学生)的缺点看得多优点看得少,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于是心灰意冷,失去自信心。
4 独立意识增强
初中生独立意识增强,对成人的干预往往表示不满。对多数初中生来说,这种独立意识是正常的,但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他们与同伴无话不说,却不愿与父母、老师沟通,造成两代人之间的隔阂。
5 青春期问题的困扰
中学生性机能的成熟、性意识的苏醒,使其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之心,以及追求异性的要求,但由于此时其整个心理发展尤其是品德发展尚未成熟,常导致中学生不善于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性成熟,不善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两性之间的关系,这个时期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出现早恋和青春期畸形等心理问题。
二、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 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初中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标新立异。看问题容易片面和偏激。教师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学生的这种需要,在教育中易出现“顺从者”为“优”,反之则为“差”的做法,甚至把自己的固有观念强加给学生,导致学生心理逆反,这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2 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淡薄或欠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品行是影响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有些家庭对孩子缺乏教育、放任自流;有的家长品行不端,对孩子起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庭对孩子娇生惯养,孩子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即使对孩子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只重视学习成绩,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导致学生的心灵情感不健康。
3 不良的社会现象对学生心灵的污染
由于现在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并因此对教育产生误导,使学生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导致说谎、欺骗、偷窃、破坏、对抗等品行障碍的发生。另外,社会上的某些不良诱惑使某些青少年蜕变,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解决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基本策略
重视和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依据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发展的规律,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心理教育课程化
初一教材中设置了一些心理教育方面的内容,但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上,还应提倡开设心理教育课,进行有关的心理讲座。开展讲座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趣味性。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以故事、表演或有趣的心理测试等方式提出,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在轻松、热烈的心境下,打开心扉,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心理修养;(2)行为化。强调行为作业,把教育要求及时转化为行为训练的要求,并注重从行为角度评价心理素质的变化,真正做到言出必行、言行一致;(3)针对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个别问题个别指导。
2 参加实践活动,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让学生积极参与广泛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感受时代的脉搏,体验交往中的情感,懂得互相协作的重要,这不仅能使学生学会既善于评价自己,又善于评价他人,而且能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变得活泼开朗、增强合作意识,使心胸狭窄者学会宽容、理解他人,避免心理失常出现心理障碍,从而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 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教师让学生诉说自己的烦恼、痛苦、困惑,通过教师的因势利导,使学生在得到情感宣泄和净化的同时,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办法。
咨询活动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学生与咨询老师直接面谈,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觉进行心理调整;二是间接咨询,让学生把难以启齿的问题通过电话、信件等匿名的方式传达给老师,教师则可通过讲座、黑板报等方式解决其中的典型问题。
为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心理咨询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保密性原则。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隐私,为学生保守秘密,不辜负学生的信任;(2)交友性原则。教师要与学生成为朋友,使学生在解决心理困惑时没有顾忌;(3)教育性原则。教师应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排除心理障碍。
4 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学生身上的每一个心理疾患都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1)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2)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3)重视培养孩子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坚强品德;(4)尊重孩子,多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予鼓励;(5)经常与学校沟通,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6)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特点;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444
1基本定义的界定
1.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的状态。关于确定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指标有很多,以下是我国比较认同的几个心理健康的标准:1、自我意识健全;2、善于自控;3、情绪平和;4、人格健全;5、社会适应良好;6、人际关系和谐;7、性心理健康。
1.2中学生的心理以及心理健康的特点
中学生面临的问题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就是过度的关注自我,缺乏自控,情绪不稳定;第二就是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人际交往出现问题;最后就是人格发展需要正确引导。只有真正解决好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才可以使中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和成长。
1.3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CampusCulture)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它是以学校组织为领导,以师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核心,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亚文化(Sub-culture)。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续和补充,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校园文化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2.1正确的认识自己和环境、学会控制
由于身体各方面的加速成长,使得他们在生理上开始接近成人,极易造成自我意识的高涨,所以他们会在在这一期间开始渴求得到认可。但是由于心理的不成熟,并且对自身和外界环境的不甚了解,因此很容易出现失败受挫感。这样就造成了中学生情绪的两个极端,做事前的莫名情绪高涨,和失败后的异常失落。所以处于这一时期的中学生,容易出现自我和情绪失控的情况。学校宣传的精神文化正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学习之外的课外活动,既可以缓解学习的压力,又可以补充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和技巧。良好的精神氛围,还有幽雅的校园物质环境,都会对学生的情绪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2.2学会适应、善于交际
人是否可以很好的适应社会以及与他人进行交往是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初中校园是为学生走入社会,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提供了一个准备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中,对校园环境的适应以及同教师和其他同学的交往,无疑为学生以后适应社会和与他人交往作了一个良好的铺垫。校园这个小“社会”中,精神文化就像一个催化剂一样,可以促进彼此的交往,像有的学校宣传的“家庭氛围”这样的校园文化,就是要创造出一种有家一样温暖的校园氛围,这种氛围会给学生适应校园以及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往中,创造出有利的条件。
行为制度文化中开展的一系列的活动,更是给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的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在这里学生既可以学习相处的技巧,又可以通过活动增进彼此的关系,使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例如学校举办的拔河、篮球赛等竞技活动,很好的提升了班级以及学校内部的团结和凝聚力。生活在这样的校园文化中的学生,在与人交往时会表现出很高的自信心,当然可以预言在他们走上社会以后,适应和与人交往不可能再是问题。
2.3人格健康发展
中学生人格的各个方面都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要想形成健康的人格是需要正确的引导的。初中生的日常生活基本上都在校园这个小范围中进行,因此校园文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助剂,通过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来使学生各方面得到锻炼和发展,从而对中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3不良校园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校园文化可以简单的分为两种类型的,一种的是良好的校园文化,它会对中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另外一种则是不良的校园文,它会对中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甚至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破坏性。不良的校园文按照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很多类型,以下分别是几种不良的校园文化对对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
3.1不良社会风气影响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师生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它的主要发生场所是校园,而主体是在学校的师生,以及学校领导。另外校园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学校师生和领导作为社会的人,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社会的影响,因此,校园文化当然会受到社会风气或者文化的影响。而一些不良的社会文化,其中像拜金主义、一些低俗或者的文化往往会使校园文化的精神核心出现偏颇。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很不完善,很容易在这些文化的冲击下,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追求、人生理想和世界认知,从而导致导致心理发展的失衡。这就需要正确的校园文化来抵制社会中的不正之风。
3.2校园文化中的不正确教育理念
当今中最大的教育理念之争就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虽然很多的教育界人士都认可素质教育,而且也不断进行着尝试并且希望改变当今应试教育的局面,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不可否认,应试教育的模式在当前还占着主导地位,既然存在,那么一定有它的合理性。另外它也自身独特的优势,在过去确实是培养出许多中国需要的人才,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应试教育的弊端让很多人深受其害。教育理念其实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核心的重要部分,在应试教育中的存在的一些不正确的教育理念,将成绩和考试放在第一位,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手段。这样的教育理念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着初中生的心理健康:
(1)作为精神文化,它首先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
(2)成绩再好,第一名也只能有一个,在这个过程中初中生很容易受到打击和挫折。
(3这种氛围也会影响到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再和谐。
3.3缺乏资金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 母爱剥夺 心理健康 初中生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初中生正值青春发育的高峰期,他们的身心发展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的快速过渡中,许多风险因素使得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幅度下降。而“母爱剥夺”作为风险因素之一,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更是产生了及其严重的创伤性影响与危害。本研究以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的调查,以此探讨分析母爱剥夺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并为后期学校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500名湖北省襄樊市保康县某中学初中部的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问卷调查。实际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7份,回收率为95.4%。其中母爱剥夺组学生234名,非母爱剥夺组学生243名;母爱剥夺组7年级生96名,8年级生76名,9年级生62名,女生132名,男生102名;非母爱剥夺组7年级生93名,8年级生81名,9年级生69名,女生128名,男生115名。
此次研究中母爱剥夺的界定方式为:通过了解学生的个人背景信息,将477名初中生划分为两组,由于父母离异、幼年丧母、母亲外出等原因导致与母亲长期分离的学生被确立为“母爱剥夺组(234名)”,生活在正常完整家庭里的学生则为“非母爱剥夺组(243名)”,且两组中学生都长期与父亲生活在一起,求学经历、家庭其他状况二者并无显著性差异。
1.2测量工具
根据资料表中的个人信息和母亲信息将学生划分为 “母爱剥夺组”与“非母爱剥夺组”,并采用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其进行测量。
1.3 数据处理
剔除不合格答卷,将获得完整资料的有效问卷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的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 两组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
两组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如表1所示。由c2检验可以看出91.0%的母爱剥夺组学生和49.8%的非母爱剥夺组学生至少有一个因子分大于等于2分(即存在轻度或轻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并且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母爱剥夺组学生,其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母爱剥夺组,两组的总体比较亦存在显著性差异。
2.2 两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两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母爱剥夺组学生的各因子得分明显高于非母爱剥夺组学生,即母爱剥夺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非母爱剥夺组初中生,心理问题较严重。
2.3 母爱剥夺组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
不同年级母爱剥组夺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如表3所示。以年级为自变量,以MSSMHS的10个因子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可以看出,母爱剥夺组中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在强迫、人际、焦虑、抑郁、学习压力以及情绪不平衡这6个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多重比较发现,在适应不良因子上,低年级得分要高于高年级(但差异并不显著),除此之外,其余各因子得分均呈现出七年级生低于八年级生,八年级生低于九年级生势态,即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渐降低。
2.4 母爱剥夺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
不同性别母爱剥夺组初中生心理状况健康比较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看来要低于男生。其中,女生的焦虑与情绪不平衡两因子得分明显高于男生,男生的强迫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女生,但其他因子,二者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
3.讨论
3.1 两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年级,不同性别母爱剥夺组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母爱剥夺组,且两组的总体比较亦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尽管如此,非母爱剥夺组中有轻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较多,这与以往的调查结果有所不同。近来,国内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显示,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为5.2%~26.17% [1~3],而此次调查中,却有74.7%的学生存在轻度或轻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说明此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差,学生心理问题较多,这与张敏[3]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其原因可能与当地较低的生活水平与不健全的教学体制有关。
通过两组初中生各个因子分均值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母爱剥夺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非母爱剥夺组。在焦虑、学习压力以及情绪不平衡这三个因子上,母爱剥夺组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他们的其余因子分。与正常初中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1,4~6]类似,经历过母爱剥夺的学生在情绪控制方面同样表现不足。这可能是因为(1)母爱剥夺组学生长期处于母亲缺乏的状态,难以从父亲那里得到补偿,加之父亲对孩子疏于教育引导,因而使得他们更容易产生负性情感(以往的研究表明,与亲近的人的分离是个体产生负性情绪的第一诱因,暂时的或永久性的生理或心理的遗弃都会导致焦虑和恐惧心理出现),而且也较常人更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并对生活学习有着消极的适应现象;(2)这一年龄阶段的母爱剥夺学生,告别孩童时代的无忧,进入初中学习生活,他们在舔舐母爱剥夺造成的伤口同时,还必须承受更多的学习竞争压力,以及由压力带来的众多情绪问题。在强压作用下,害怕自己课业成绩不理想,害怕周围人嘲笑自己母亲缺失,难以融入学校生活、与同学相处不良,难以产生友谊等一系列人际交往等问题随之而来,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有研究表明:学习和学业是中学生最大的压力来源[7])。
3.2不同年级的母爱剥夺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此次的研究显示,除敌对、偏执、适应不良、心理不平衡四个因子外,母爱剥夺组学生在MSSMHS其他因子的得分上均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即随着年级的上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渐降低。Spitz发现,小于2岁的住院儿童与母亲分开的时间长短不同,可导致不同的情绪行为反应。分开数周,儿童表现出恐惧行为;分开半年以上,则表现为社交的退缩、抑郁以及对周围环境兴趣的丧失,而且不能建立良好的母子关系;如果分开持续3年以上,将会导致儿童终生情绪行为的障碍,由此可以大胆推断:母爱剥夺的时间越长,可能对个体的心理伤害越大。母亲离开时间的长短对母爱剥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母亲离开的时间越长对其心理的影响越大。此外,通过分析调查发现,造成差异的原因还可能为:七年级生因刚进中学,暂时不会产生升学压力,加之他们初入校园,难免对新事物感到好奇,故而母爱剥夺对其造成的伤害会因为新老师新同学的出现得以暂时减轻(注意的转移),但八年级学生作为处于特殊地位的中间群体,随着对校园的渐渐熟悉,他们一方面少了初入时的新鲜感,一方面又对即将升入九年级这一事实感到恐慌、焦虑,因此心理健康水平在慢慢下降,而对于九年级生来说,升学已刻不容缓,为了中考能取得好成绩,为了顺利进入重点高中扬眉吐气,一扫母爱剥夺带来的阴霾,于是他们课余时间的游戏被繁多的习题代替,学习一跃成为全部生活的重心,由于没有良好的心理建设,面对压力无所适从,因此各种情绪、思维以及行为问题接踵而至,导致其心理严重失衡,心理健康水平每况愈下,即表现为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加大,同时,抑郁与焦虑程度以及强迫症状也随之加深。
3.3 不同性别的母爱剥夺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研究表明,不同性别的母爱剥夺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从总体上看,此组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男生,即处于此年龄阶段的女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有些因子差异性并不显著),这可能与女生的身心发育早于男生有关,女生首先进入青春期,特别是月经初潮来袭,少了母亲的从旁指导和协助,他们对自身生理的巨大变化难以适应,较早出现了心理矛盾,加之学业繁重,学习压力增大,导致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下,进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8]。此外,在焦虑,情绪不平衡及强迫三个因子上,男女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可以知道,女生的心理问题多表现在情绪方面,而男生的心理问题则更多地表现在思维、行为等方面[9]。这或许是因为女生大多感知细腻,情感上脆弱、敏感、多疑及自卑自轻,她们产生内心冲突的机会比男生多,更需要得到来自母亲的关爱和情感支持,而幼年时母爱剥夺造成不安全的依恋类型,所以,较男生而言,他们更易产生焦虑以及抑郁方面的心理问题。一项关于早年父母丧失与成年后精神疾病的对照研究表明:(1)早年母亲丧失明显增加成年后抑郁症、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率,尤其是重性抑郁症;(2)失去母亲比失去父亲结果更严重;(3)发生在童年早期(<9岁)比发生在童年晚期或青春期(9-16岁)的母亲丧失作用更大;(4)与男性相比,女性对早年母爱丧失的敏感性更强烈。以上结论无一不显示出早期母爱剥夺会对女生心理,特别是情绪发展产生更为创伤性的影响。但是,为何男女生之间会有如此显著的差异,究竟是生物遗传的结果还是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亦或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其中的原因与联系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4.结论
虽然此次研究使我们对母爱剥夺的危害有了进一步了解,但是此研究的内容却只讨论了母爱剥夺对初中生情绪以及人际交往的影响,而对个体的生理发育、道德发展、学业成就、探索性活动以及自我认同等方面的影响却难以涉及。但不论如何,母爱剥夺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已显示出愈发严重的趋势,因此,在学校心理疏导工作中应当对此类群体予以关注,特别是面临升学的九年级生以及各年级女生,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必须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于守臣,宋彦.1414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1).
[2] 樊玉贤,王宝安,翟歆明,苏掌权.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02(4).
[3] 张敏,王振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4).
[4] 王树元,王荣芝.滨州市滨城区中学生人格障碍倾向的分布特点[J].中国临床康复. 2002,(19).
[5] 高艳华.影响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4).
[6] 王小新.河南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5).
[7] 楼玮群,齐铱.高中生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