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监控员工作经验总结

监控员工作经验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监控员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监控员工作经验总结

监控员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时至今日,我国一共出现了四种变电站的管理模式:有人值守的传统模式、集控站模式、监控中心+运维操作站模式、调控一体化模式(如表1)。通过表1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变电站的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一种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其优点不言而喻:值班人数相对较少,人力资源使用效率高,调度更加及时全面准确快捷,事管理链条缩短,人力资源使用效率高。与其他的管理模式对比,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极大缩短事故处理时间,工作人员可以远程检测和遥控变电设备,有效地防止事故扩大。比如以前单一故障发生时,故障信息从集控中心汇报信息到调度员,然后再由调度员解除危险,下令操作成功,期间要用时3min左右,现在实行调控一体化可以将用时时间缩短1/3,只要在2min之内便可完成,效率极高[3]。随着电网的发展,调控一体化模式的推广,电网监控席位增加更加方便,人力资源和自动化设备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了重复建设,解决了工作人员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重复,责任不能落实到实处的不足。

2推广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的措施

调控一体化的推行是一个综合系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整个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前提性质的过渡阶段,关键的实施阶段,“大运行”的实施成熟阶段。过渡阶段是指在原有的管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运行管理机构,实施阶段是调整过渡阶段的管理组织结构、岗位设计、人员配置。实施成熟期指的是全面实施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建成实施“大运行”体系。笔者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经验总结出以下几条措施:

(1)整体推广,思维创新,构建管理框架。整体推广指的是在建立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之前就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遵守相应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业务流程,缩短管理链条,发挥专业优势,保证电网安全。思维创新是指在推行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准确的改变,眼界要高远,不能局限于某种一定的模式思维中不知变更。在整体推广和思维创新的基础上,初步建立管理组织结构,划分相关职责,进行调控一体化的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构建系统的技术支持平台。为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2)稳定推广,完善制度,做到未雨绸缪。调控一体化的推广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挠,在阻力面前,应该在保证电网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有效平稳的过渡。要对推广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作出有效的评估,做到“心中有数”,未雨绸缪。对运行管理组织机构进行深化调整,各个部门之间能够相互协调工作,在建立的基础上完善改革相应的业务流程、标准体系和技术手段。另外,相关人员应该完善制度,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建立起管理组织。每个步骤都要按照制度规范有条不紊的进行,如文件整理、数据采集读取、系统维护、设备调试等工作都要按照规定落实到位,按规矩办事,不能越俎代庖,任意而为。

(3)深度整合,集约精益,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可以将变电监控的任务纳入到调度中来,实现对变电设备监控,使得调度的工作范围扩大。由此看来,不仅要调整调度工作范围,而且要调整调度工作职责,明确安全责任、设备操作责任、信息监控责任。归根到底,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还是需要人的操控,但是由于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综合了更多方面的技能,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就提高了。所以强化人员的能力也就十分必要。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专业工程师进行培训,一方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编写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标准规范手册、调度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控制工作人员规范等。

3结束语

监控员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教师个人教育知识,是指教师所拥有的、为其所真正信奉的(有些是通过内隐学习获得的隐性知识,是无意识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应用的知识。教师个人教育知识是教师个体所拥有的全部教育知识的一部分。教师通过阅读或听讲座所获得的一些知识,虽然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但教师如果从内心并不认可它或相信它,它就不属于个人教育知识。

 

教师的个人教育知识是教师教育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一,而教师的行为又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教师的个人教育知识是其中的核心因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支撑教师专业的知识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1] “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点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2]

 

教师的个人教育知识是以前人们比较忽略实际上却对教育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研究者渐渐认识到,教师的个人教育知识是教师内心真正信奉的、在日常工作中“实际使用的理论”,它支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动中。教师的个人教育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它虽然不如理论性知识显而易见,但在教师接受外界信息(包括理论性知识)时起过滤作用。它不仅对教师所遭遇的理论性知识进行筛选,并在教师解释和运用此类知识时起重要的引导作用(陈向明,2003)。教师个人教育知识既是接受外界信息的过滤器,又是决定教师行为的核心因素(鞠玉翠,2003)。教师的个人教育知识具有强大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功能(陈向明,2003),它是真正指导与监控教师专业思考及行为的行动准则。教师的个人教育知识是其显性知识的“向导”和“主人”,个人教育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有研究表明,教师具有的诸如教育理论这类公共知识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几乎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关系,即并不是这类知识越多,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好。[3]只有当公共知识引起了个人在经验和情感上的共鸣,融入到每个人的实践性知识之中,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只有当教师获取的教育理论知识经由教师个人理解、体验、丰富、充实而成为极富个性色彩、带有诀窍意味的知识时,教育理论知识才会转化为教师自身的知识并在实践情境中进一步转化为行动智慧。[5]

 

可以认为,丰富、更新和优化教师的个人教育知识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一条重要举措。而知识管理恰恰是能够承担这一任务的重要载体。因为知识管理的直接目标在于知识创新和创新知识个体化,它恰恰契合了教师知识更新的需求。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组织知识的更新,在组织知识更新的过程中,组织中的个人知识也必然会得到更新。

 

知识管理牵涉到知识的分类问题,因为不同种类的知识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在知识管理中,大多采用的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分类方法。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由迈克尔·波兰尼(M.Polany,1958)提出。波兰尼指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所说的知识,即以书面文字或图表、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这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事时所拥有的知识,则是另一种知识。前一种知识可以称为显性知识,后一种知识可以称为隐性知识。”[6]

 

显性知识相对来讲易于管理,其目标主要是编码化、数据库化;隐性知识则较难管理,其目标在于显性化。传统的信息管理主要是对显性知识进行组织和处理,未将隐性知识纳入到管理的范畴。知识管理则把隐性知识纳入其中,并使隐性知识的管理成为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这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组织知识中,可以表达出来的显性知识只占10%,企业员工大脑中的隐性知识大约占企业知识总量的90%。也就是说,企业中大多数的知识存在于个人的头脑中,而不是组织的文件中。隐性知识的管理,既是知识管理的难点,也是知识管理的重点。

 

其次,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能力,就成为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关键。一个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的身上,隐藏着大量的隐性知识,如何挖掘出其潜藏的隐形知识而不致于因这个人才的调离、退休而使这些宝贵的经验流失,就是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知识共享和创新,而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则是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开始和源泉。因此知识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通过一定方式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然后为组织所共享的过程。

 

按照日本著名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Nonoka,1995)和竹内光隆(Takeuchii,1995)提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换的SECI模型,个人隐性知识是组织知识创新的源泉,通过努力,个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并将之传授给他人。外化是知识创新的关键。这是将主观知识变成为客观知识的过程,也是将个人知识转换为组织知识的过程。组织知识创新的目的在于创新知识个体化。因为只有个体采用了组织所创新的知识,组织的竞争力才能有所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毛亚庆认为:“学校作为一个知识型组织,它的知识创新也遵循着这样的过程,通过个体知识创新、个体知识的组织共享、组织知识积累、组织知识的个体化的过程,使得学校的知识积累不断扩大,这个知识扩大和积累的过程也就是学校自身实力不断增强、更新和提升的过程。”[7]因此,组织知识创新的流程可图示如下:

 

因此,知识管理是教师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的知识管理,可以实现教师个人教育知识的更新,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那么教师如何利用知识管理的理念来实现个人教育知识的更新呢?

 

整合,即把显性知识融合到已有认知结构中。“所谓认知结构,就是指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形式,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8]按照奥苏贝尔的理论,无论是通过下位学习、上位学习还是组合学习,都要把新学到的知识融入到已有认知结构中,使新学到的知识变成认知结构的一部分,做到融会贯通,避免“知识孤岛”的出现,这样将来运用时,才可能做到随时提取出来。

 

应用,即及时把所学到的显性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显性知识多是从外边学习来的知识,这些知识如果不经过个体应用、体验、相信的过程,很快就会被淡忘甚至彻底遗忘。因此,应用、体验从而相信新知识的过程不可或缺,只有经历了“用——信”的过程,新学到的显性知识才能纳入到教师个人教育知识体系中。而且,应用显性知识的过程也是把显性知识组合到已有认知结构中的重要手段。

 

知识管理的末端环节也是关键环节之一是创新知识个体化,否则知识管理的任务就没有完成。而且“会说不等于会做”,有些教师表面上看掌握了新知识,但如果没有行为的及时跟进,尤其是程序性知识,这些知识很快就会从脑海中消失。“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只有在实践中应用了创新知识,才有可能真正掌握这些知识。教师要有意识地、自觉地、及时地运用组织所创新的知识以及自己体悟到的新知识,在实践中、在体验中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经验程度、相信程度,使这些知识变成“经验的”知识。只有这样,新的知识才能纳入到教师的个人教育知识系统,这不仅是扩大教师教育知识的“库存”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幼儿园提高教育质量所必需的环节。

 

提起知识更新,提起学习,许多幼儿教师更多想到的是显性知识的学习,比如,看书、听讲座等。知识管理理论认为,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关键。不少教师还没有意识到隐性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也不习惯抓住隐性知识学习的途径来充实、提高自己。对显性知识的学习当然是教师个人教育知识更新的重要途径,但是对隐性知识的学习一定不可忽视。

 

(1)重视学习自己的经验——及时记录、交流、反思教育经验,在经常写反思笔记的基础上,养成撰写经验总结和论文的习惯,促使教育经验向教育知识转换。

 

许多教师很重视学习外在的显性知识,却对自己经过实践得来的教育经验视而不见。殊不知,自身的经验属于实践性知识,不管教师自己是否意识到,它才是教师最喜欢用的知识,是教师教育行为的“主人”。而且只有有意识地不断积累这样的知识,教师才有可能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蜕变。许多优秀教师和特级教师的成长都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教师如何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要使教师从自身实践中获得的教育经验能够更好地为其以后的教育实践服务,教育经验需要经过记录(外显化、明晰化、凝固化)、表达和交流(明晰化、组合化)、反思(理性化、组合化)等几个关键环节,才能上升为教育知识,也只有上升为教育知识的教育经验才能更好地为个体的教育实践服务。这是因为,按照信息加工理论,信息加工过程分为注意、编码、储存和提取几个阶段,如果信息没有经过编码这个必要阶段,那么以后需要时就不可能做到随时提取出来。编码过程的目的,是为了把信息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不能提取或提取失败的原因是失去了有助于回忆的编码线索,或者在贮存时没有适当编码。”[9]非但如此,按照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的观点,教师的新经验应该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生有效关联,若不能与原来存在于头脑中的旧知识达成连结,变成认知结构中的一部分,在随后提取时,因连结少,能达成活化的路径也少,这就会使得教师所得到的知识经验仅保存在长时记忆中,不能返回到工作区而成为可应用的部分。

 

记录、交流经验的过程,可以使用文本化策略、交流化策略(岳亚平,2007)。另外,反思和理性化策略也是常常可以使用的一个策略。教师应养成记录、表达和交流、反思教育经验的习惯,非但如此,还应养成在经常写反思笔记的基础上,撰写经验总结和论文的习惯,促使教育经验向教育知识转换。经验总结是由一系列反思结果构成的,而论文则是由一系列经验总结架构出来的。只有这样,教师的实践智慧才会越来越丰富,才能逐渐变成“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从“教书匠”蜕变为“专家型教师”。

 

在教师的日常职业生活中,反思笔记的撰写不可或缺。反思笔记的撰写促进了个人化、缄默化的教育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与外显,有助于不断提升个人教育实践性知识的系统性和合理性。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与提升不是直线式前进的,而是螺旋式向上发展的,这需要教师对自我的教学经验进行不断地、反复地再总结、再反思,这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幼儿教师写作反思笔记,以文本的形式将其教学感悟和经验予以记录和保存下来,便于教师以后再反思、再研究,使教师能够进一步整理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形成自我特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体系。反思笔记还便于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保存与传递。文本性的反思笔记可以在教师之间互相交流、传阅,有助于教师经验共享,进而拓展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空间与领域。[10]经常写反思笔记、经验总结、论文,应该成为教师的一个职业习惯。

 

(2)重视学习别人的隐性知识——通过观摩、研讨,捕捉、学习别人的教育经验。

 

不少教师对显性知识的学习,如听讲座、看书等充满期待,却对幼儿园经常开展的观摩、研讨活动熟视无睹、置若罔闻。实际上,不管教师是否意识到,这种观察性学习、研讨性学习对教师的冲击力更大,它们更能影响到教师的教育行为。许多教师在观摩研讨后都会自觉不自觉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应用一些由观摩、研讨学来的教育知识。教师应该自觉把观摩、研讨作为日常学习的重要途径,作为个人教育知识更新的重要渠道。教师要善于捕捉、学习别人的教育经验,同时也要注意鉴别这些教育经验的优劣。对于优秀的教育经验,还要追根究底,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波兰尼认为,“师徒制”是学习隐性知识最好的途径。也就是说,跟着“高人”学习,可以让新手教师学习到更多、更好的教育经验,使新手教师少走弯路。所以,幼儿园应该建立“师徒制”,为新手教师配备老教师师傅,为骨干、优秀教师配备更高一级的师傅,如更优秀的教师、教研员、高校教师、研究人员等。

监控员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问题分析;预防措施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he author of the work experience in recent years, the main discusses the urban road bridge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 and its prevention measures.

Keywords: road and bridge projects; Quality problem analysis; Preven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K928.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施工质量的概述

随着我国桥梁建设工程项目的增多,建设速度越来越快,桥梁工程因此而埋下了质量隐患。特别是一些施工难度高而且结构复杂的桥梁,质量问题尤其严重。在现代高速道路桥梁建设中,桥梁设计与建造技术已成为关键技术之一。道路桥梁主要是由路基、路面、桥梁、隧道工程和交通工程设施等几大部分组成。影响桥梁施工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材料、过程管理、技术管理、设备操作等,在进行桥梁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过程中,要着重针对影响桥梁施工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控制与管理,以此保障桥梁施工质量。另外还要针对桥梁建筑施工各个部分的控制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以此提高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二、施工的质量问题

城市道路与桥梁作为交通运输事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升,市政道路与桥梁正朝着高等级与高标准的方向发展。施工质量是在工程过程中重要一环,任何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质量隐患。

1.桥梁裂缝

混凝土桥梁由于开裂而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倒塌,是城市桥梁施共行中应该注意的棚题之一。特别是在城市桥梁中广泛应用的预应力连续刚构梁,其腹板经常出现约45℃的不同程度的斜裂缝。混凝土构件裂缝问题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混凝土的材料性质、构造特点及施工过程,外力等各方面的问题。

导致桥梁裂缝的原因主要有:a.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由于腹板内预应力管道密集,在浇往腹板混凝七时容易造成局部地方特别是位于预应力管道下方的混凝土振捣不到位,出现漏振、欠振等现象,致使腹板混凝十不够密实,有蜂窝麻面甚至孔洞出现,削弱了腹板混凝土的整体强度;b.施工过程有效预应力难以达到。预应力管道在施工放线过程中不够准确,导致预应力管道不够圆润、局部微段出现弯折的现象,造成预应力筋的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存在偏差,从而引起该处径向力的突变。并且,不平顺的连续预座力管道也易造成预应力束的断丝滑丝现象。预应力的不足降低了腹板的抗剪能力,容易产生腹板裂缝。

2.局部蜂窝、麻面和气泡现象的出现

造成这种现象的结果主要是使混凝土结构大大降低了结构的严密性,其疏松的结构强度几乎降低到最低点,在使用过程中其承受能力极大地减少,并且容易遭受腐蚀而造成重大的损伤,严重地降低了工程的承载力和耐用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点:a.在施工时,不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配比,施工工艺差,在操作上不按程序操作,随机性调整时有发生;b.在浇筑混凝土后,进行振捣不规范,不均衡,使得振捣不足部位的结构疏松、不密实。在撤膜后容易出现蜂窝、麻面等现象:在振捣过多部位,骨料易下沉,混凝土浆泌干表面;c.对混凝土模加工的精度不够,或周转次数多,导致局部变形漏洞,接缝不够密封而漏浆,从而使骨料间隙无浆,干硬后形成稀疏状蜂窝现象。

3.雨水井、检查井与路面的接缝处出现塌陷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中辅助设施多,所以,大多数雨水井都设在行车道上,还有不少排水干管及检查井也设在行车道上,因此,当其井背宽度较小时,回填夯实就十分困难,压实度检查也难以进行。施工中经常发生的疏忽或监控不严,必然使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常见的雨水井及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落缺陷,造成行车中出现跳车现象。

三、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预防措施

1.提高各方人员素质

施工应以人为本。要提升工程质量,就必须要提高人员素质。具体应做到:提高人的质量意识,形成人人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状态;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公平合理地激励劳动热情;加强专业培训与考核,进行必要的人员资格、技术水平认证。要做到既要保结果,更要抓过程,要将质量为重的精神落实到每一个人,贯彻到每一道工序,保证要创优质工程,建市民满意的精品工程,为人民造福。

2.加强工程设计质量控制

影响工程建设的最主要阶段就是设计阶段,因此,在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施工设计质量控制中,应该积极推广设计招聘,增加企业的信誉分,对一些高水平的工程,应该提高设计费,实现限额设计,从而保证设计的质量,建立工程的奖励和索赔制度,邀请知名的专业参与方案的设计,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评审,对提出的设计文件提出优化的方案,对施工图的审查单位也应选择资质和设计能力较高的企业,这样才能全面提高设计的质量。

3.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1)完善奖罚制度,提高员工积极性

工程质量项目经理要完善相应的奖惩制度,通过建立工程质量监理奖惩制度。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隐瞒质量、弄虚作假、擅离职守等人员行为所造成的事故进行相应的处罚;对工作积极认真,事前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人员或班组要给与表彰奖励,从而提高员工认真工作的责任心。

(2)做好机械保养与维护

机械的维护工作要通过相关的专业机修人员在计算机的辅助管理下给与维护,机械操作人员要做到配合、监督工作,在日常操作中要对机械认真观察,做到“一日三查”,对设备进行基本保养,谨慎操作。

结束语

城市道路与桥梁作为一个城市形象和市容市貌的重要方面,它们的形象与便利与市民的日常生活关联度很高,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的一张名片,展示着一个城市的管理情况与发展水平。不可否认,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是一项多功能工程,不仅要具有路面平整、线条流畅等特点,更有要足够的承载能力,不仅经济还要美观,体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监控员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配网故障;定位;抢修技术;影响因素

配网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问题,缩短故障定位与抢修时间,首先需要明确影响配网故障定位与抢修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来排除不良因素的干扰,采取科学的抢修技术。以此提高配网抢修工作效率,缩短故障定位与抢修时间,创造预期的工作效果,最终达到良好的抢修工作效果,提高客户用电服务质量。

1 配网故障抢修的影响因素

1.1 故障点定位困难

由于导致配网故障的因素较多,配网故障类型也较为复杂,所以,故障点定位通常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例如:中压故障会扩大断电的规模和范围,然而,故障报告用户可能距离维修中心距离较远,这无疑将影响故障定位时间,据统计:中压故障的定位时间要达到9.49min,如果遇到结构复杂的线路会加剧故障定位难度,进一步耗费时间。由此可见,配网故障定位需要特定技术的支持,例如:共组探测仪、配网故障定位仪等,从而支持故障的高效定位与查找。

1.2 故障隔离质量低下

配网故障类型较多,其中部分故障来自于用电客户,此类故障无需隔离处理,然而,中压故障由于影响范围较大,为了减少客户停电数量,应该实施隔离处理。根据实际的隔离工作经验总结出:中压故障所需的隔离时间要达到几十分钟,如果配网构造不合理,线路分段混乱的状态会进一步加剧故障隔离难度,延长隔离时间。

1.3 抢修不及时

配网故障的定位与抢修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人为工作效率的提高,然而,从目前来看,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依然有待提升,部分运维中心、供电所的工作人员由于缺少责任心及组织性和纪律性不足等原因,在接到故障信息后,未能在第一时间做出高效反应,也无法规范有序地奔赴故障现场,在没有特殊的高端的故障检修技术的支持下,配网故障得不到及时、高效地抢修与处理。

一方面是运维人员工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是物资调配的缓慢与滞后,配网故障发生后,对于特殊的故障,要想高效抢修必须有特定的物资、设备等的支持,然而,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缺乏事先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物资无法在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导致故障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特别是部分偏远地区,由于地域偏远,各类设施配置不健全,更延长了故障抢修时间,导致故障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造成用电客户无法及时用电,供电服务质量受到影响。

2 缩短配网故障定位及抢修时间的技术手段

配网故障发生后,需要在第一时间内抢修,这样才能缩短停电时间,这其中抢修技术十分重要,必须掌握现代化高端的故障定位与抢修技术,并加强管理和运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全面提升配网故障抢修工作质量。

2.1 故障定位系统

(1)故障指示设备。配网系统中设置故障指示设备,一旦系统某部位出现故障,指示设备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将故障信号传递至其他设备,发出警报信息。

(2)监控站。监控站主要负责配网信息监测,能够有效反映信息的具体地理方位,并将其呈现于GIS系统,同时,也能纠正错误信息,深入分析故障信息,从而得出故障类型与具体方位。

(3)中心站。中心站负责收录来自于通讯系统的各类信息,再积极转换、传输信息,使故障信息得到有效处理,这其中主要依赖于通讯技术,实现信息的传输,为故障维护人员提供指导。

2.2 GIS系统

GIS系统作为一种现代化数字智能技术,已经被有效运用于配网故障定位中,依赖GIS系统能够对故障进行精准定位,同时,该技术具备高强度的数据信息处理功能,可以将地理状况信息以高清晰图像呈现出来,从而为故障排查与分析创造便利条件。

第一,配网故障识别设备将故障信息在通讯技术的支持下传输至GIS系统,GIS对信息加以分析,运维工作者将故障信息传输至数据系统,在GIS高强的数据处理能力的辅助下,故障的具体方位以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

第二,结合GIS系统呈现的地理定位信息以及图像,故障维修人员发出紧急通知,在第一时间奔赴故障现场,积极抢修,GIS技术具有运行高效、技术精准等特征,能够为故障排查工作带来全新的技术支持。

2.3 通讯技术

在多种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配网故障得以高效率定位,这其中少不了现代化通讯技术的支持,在通讯技术高效的信息传输功能支持下,故障信息得以高效传输,缩短故障定位与抢修时间。

对于配网系统故障定位来说,通常可以采用以下通讯技术:

第一,载波通讯技术。其优势体现在:超越距离的限制,实际的信息传输中更加稳定、安全,传输效果更好。被广泛、深入地应用于电力系统,然而,其维修难度大,对维修技术要求较高。不适合用在地域较为偏远、线路分布分散的农村配网系统。

第二,光纤通讯技术。此技术一般用于局域配网系统故障信息传输中,其优势体现在:能够控制对配网线路的不良破坏,支持信息数据的高效传输,且相对稳定、安全。

第三,GPRS技术。作为一种高端通讯技术,具有信息数据传输优势,提高信息传输的数量、速度与稳定性,防止数据的遗失和泄露,维护数据传输安全,适合用在偏远山区配网线路故障检测。

同时,在GPRS技术的支持下,配网系统出现故障时,不仅能够高效定位故障,也能有效抑制其影响范围,从而为故障抢修赢得更多的时间,有效控制配网故障损失。

2.4 过流跳闸技术

过流跳闸设备是配网故障定位的有效设备之一,将跳闸设备配置于配网系统,配网线路出现非正常电流,或电流值偏高时,跳闸设备将自动断开,防止过电流对线路的危害,维护配网系统的安全。

实际工作中,需要参照跳闸设备实际配置的方位对应定位系统故障,将其同继电器同步运行,能够科学定位故障,如果跳闸设备后方线路发生故障,对应的继电器将发出动作,再综合分析出故障的实际位置。如果过流跳闸设备发出跳闸动作,故障指示设备则将相关的故障信号进行传输,使其达到通讯终端,再进一步将故障信号传输至故障监测中心,从而为故障排查与检修赢得时间。

2.5 配网故障负荷监测系统

依托于已有的配网故障定位系统,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自动化负荷监测系统,发挥故障指示设备最基本的故障指示功能,能够实现线路的带电流监测,依靠短距离光纤通讯技术,同遥测通讯终端相互配合,实现了对系统故障的自动化定位,也能达到对开关设备的自动化遥测。

该监测系统实际运行中,具有成本低、运行高效、效果好等特征,更重要的是无需对一次设备实施升级、改造,能够达到对绝大多数配网系统故障的自动化监测。

实际工作中可以将故障指示设备安装于待测线路,发挥故障指示设备的指示功能与测量功能,再同GPRS技术配合,达到对故障的高效定位与排查的目的。

3 结束语

配网故障定位与抢修技术依然需要不断地改进与更新,要加大配网运行维护力度,采用科学的运维技术,提高故障定位工作效率,采用先进的抢修技术,依靠现代科技,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配网故障抢修工作效率,带来预期的工作效果,维护供电企业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监控员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一、道德风险产生的背景

1、银行业的不断迅速发展。伴随银行业的快速发展,难免出现一些暂时未能及时预见的体制漏洞,给一些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一些思想意志薄弱的工作人员,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惜铤而走险,利用相关的便利条件,为自己谋取不当利益,使国家和公众的利益蒙受巨大损失。道德风险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道德败坏,道德风险不仅危害个人,更危害到企业与社会公众。早在八十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就提出了“道德风险”这一概念,并在经济哲学范畴内对其进行了解释,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道德风险也称之为道德危机。

2、从业人员的结构更加复杂。伴随着现代银行业不断发展进步,其所需要人才更加多样化,因此从业人员类型越来越复杂。例如,现代金融企业中,不仅需要金融方面的人才,更需要大量的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人才。多种类型的人才不仅为银行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也带来风险隐患,对风险防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的从业人员可能会给金融企业从不同方面带来风险。

二、道德风险的成因

1、从业人员的主观原因。银行业的从业人员由于其从事行业的特殊性,面临着更多的利益诱惑,一些从业人员往往由于一念之差犯下滔天大错,例如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巴林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是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货经理尼克・里森错误地判断了日本股市的走向。但不难看出工作人员存在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并且利用了巴林银行内部管理的漏洞和自己所熟悉的行业内部信息,最终导致盛极一时的巴林银行倒闭。从业人员的主观追求利益最大化和追求内心的一种满足感往往导致道德风险的产生。

2、市场寻租行为成为诱因。由于银行业的一些从业人员所掌握权力往往能够给企业和相关个人带来某种巨大的利益,因此银行业的从业人员常常成为一些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企业和个人的寻租目标。一些企业也把这种寻租方式作为一种常用的“攻关手段”,一些职业操守水平较低的从业人员往往抵御不住来自企业的利益诱惑,利用职务之便为企业违规发放贷款等,导致出现大量的呆坏账,使国家资产和公众利益蒙受巨大损失。

3、监管机制错位。以往监控制度的建立,多数是凭借工作经验总结而形成的,是付出惨痛代价后的总结。对于工作中不断变化的新事物很难做到有效的防范风险,通常是亡羊补牢,在问题发生后才能对相关的制度进行补充,以便预防以后的问题,很少能够做到未雨绸缪。因此,用“以前”的规章制度管理现在的新生事物,必然存在着监管制度未能涉及到的“空白区域”,留下风险隐患,使道德风险的发生具有了可能性。

4、惩罚力度较弱。出现道德风险的员工大多数为一些老员工,通常是工作表现较好,领导和同事对其十分信任的员工。出现道德风险后现行的惩罚措施力度相对较弱,譬如实行解雇这种惩罚措施,看似十分严厉,但由于各家银行竞争激烈,缺少人员,在人员录用上往往只看重工作能力,而没有了解新员工的道德素质情况,一些出现过道德风险员工,能够很快再次找到工作。因此,由于惩罚力度不到位致使一些员工对于规章制度有恃无恐,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增加了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

5、考核制度。由于员工道德素质的考核无法量化,考核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无法对员工的思想动态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做出针对道德风险的预防措施,并且多数考核制度中,道德素质未纳入考核内容,一些领导一味地追求业务发展而忽视了人员素质的提高。

三、道德风险发展趋势

1、多样化。道德风险随着从业人员的利益诉求点的不断多样化,其存在形态也不断多样化,其技术水平也不断增高。例如,许多不法分子利用对银行工作的熟知,利用工作人员的道德风险内外勾结进行作案,其手段也突破以往的方式,如利用网络等高科技手段,使防范工作更加困难。

2、复杂化。目前,银行业中的道德风险由于其潜伏时间长、危害性大等特点,使道德风险的存在更加复杂化。许多问题发生后,由于操作人员的极力掩盖致使其无法被及时发现,一旦发现其损失巨大。因此,许多道德风险是传统规章制度所难以防范的,其存在形式和查处更加复杂化。

3、新兴化。现代的道德风险已经随着时代的变革有了新的内涵,出现了许多传统概念未能涉及的内容,内容更加宽广,一些高技术含量的道德风险不断涌现,例如一些黑客通过采取不法手段和其所熟知的计算机技术,来追求经济利益和自我满足,但却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四、道德风险的防范

1、进一步提高人员素质。虽然风险防范始终是银行业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但在当今银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加之在考核中发展目标所占的较大权重,使众多银行把业务发展作为主要工作,由于各种原因所限,风险防范工作则只能敷衍了事,无法落到实处。因此,在业务发展的同时留下了巨大的问题隐患。风险防范工作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是加强对人员的管理、提高人员素质,从根本上减少道德风险的发生。只有在人员道德品质得以保证的情况下才能够真正地防范风险,品德优秀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填补风险漏洞,化解风险;反之,品质恶劣的员工则会把风险隐患等客观不利条件转换为真正的风险,使银行蒙受损失。因此,无论人员的聘用还是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都要注重人员的道德品质,在考核中也应当将道德品质作为人员任用的重要基础指标,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2、完善相互制衡的监督体制。许多银行把产品创新作为发展的主要手段,而忽视了监督机制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一些风险的发生往往是因为在业务操作和产品上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而与此相适应的监督机制始终未能得到更新,从而留有可乘之机,促使一些意志薄弱的员工发生道德风险,成为道德风险发生的诱因。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责任明确、相互制衡与业务发展同步的监督机制,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

3、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要在绩效管理中体现;二是要在监督机制中体现。在绩效管理方面,坚持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按照岗位的重要性以及其权利大小和所承担的责任,制定对应的薪酬等级,同时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给予员工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提高员工出现道德风险的机会成本,减少心理的“不平衡感”。在监督机制中,建立一套从领导到员工相互管理、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并形成与之相一致的奖励机制,对于发现风险者给予重奖,最大限度地调动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积极性,为道德风险的防范创造一个较好的氛围。

4、严厉的惩治手段。由于道德风险的发生人员自身的问题是主要原因,并且危害性极大,不仅使银行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更使银行的信誉蒙受损失,因此必须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对于出现问题的人员必须给予严厉的惩罚,达到教育本人、警示他人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影响。例如,建立金融企业员工联网核查系统,金融企业在录用新员工时通过联网核查了解员工的以往工作经历,以判读员工的道德素质,对于出现过道德风险的员工,实行同业禁止等惩罚措施。严厉的惩罚措施对于有风险倾向的人员能够给予其极大的威慑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道德风险的发生。

5、外部监管与内部监管相结合。对于现代银行的风险防范不仅要依靠传统的风险防范手段,更要应用丰富的外部监管手段。虽然商业银行内部有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来预防各种风险的发生,但由于同事之间碍于“面子”和“感情”以及相互的“信任”等问题,往往是很难及早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也不能完全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因此,必须通过外部监督才能更好地做到有章可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从而使规章制度能够真正地对道德风险防范发挥作用。例如,银监会和人民银行对各项商业银行的突击检查以及各项专项检查都是发现问题的有效方法。还必须在加强外部监管力度的同时,丰富监管手段,引入公众监督等措施,形成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方位的外部监管体系,形成内外结合的防控体系,才能形成更加有效的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