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方科技发展

地方科技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方科技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方科技发展

地方科技发展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科研机构 经济发展 地方经济

论文摘要:“十一五”是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开局阶段,是实现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基础的时期。科研机构如何在“十一五”期间发挥重要的科技带头作用,是解决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对吉林省各大科研机构的调研,提出了地方要想发展必须做好的几项工作,才能形成生存与发展、发展与速度相互协调的和谐局面。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支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十一五”期间的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十一五”以来,吉林省经济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要继续开创本省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必然要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地方科研机构如何在“十一五”期间发挥重要的科技价值,是解决经济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力提升越来越依赖于区域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与区域科技基础紧密相关。区域科技是地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之间内在的整合与联系,需要客观的现实基础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当前的发展趋势需要发展区域科技,发展区域经济要尊重产业基础,发展区域科技需要根据本地区科技特点,要具备客观的发展条件,还要有足够的理性,与本地区的自然状况与环境相适应。笔者通过对吉林省几个科研机构的实例研究,对区域科技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于地方的发展模式。

1 吉林省基本情况简介

据统计,吉林省现有高校4l所,县以上政府部门所属研发机构125个,高校研发机构90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办科技机构12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7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6个,初具规模的孵化器15个,包括中科院长春光电子产业园区、长春汽车工业园、长春光电信息园等,还有2009年成立的吉林省光电子产业孵化基地。截止2007年底,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3,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产值4752.72亿元,这其中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94.99亿元,地区生产总值5226.08亿元,目前吉林省科研机构125家,科研人员11093人,科技活动当年经费支出143028万元,科技成果当年产出368个,科技论文当年发表3143篇,科研当年项目产出1519个,合同经费当年达到52697万元。

吉林省科技资源丰富,从领域划分主要有教育、军工、科技、服务等系统,从行业来讲,有航空、航天、农业、医疗、汽车等,大部分科研机构担负着分属不同部门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在各自的行业中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为吉林省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按照科技活动的分类标准,将吉林省的科技活动进行逐项分析,见表1。

2 地方科研机构发挥的主要作用

科研机构作为国家重要的科技主力,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科研机构是为了改造自然和社会而专门组织的智力机构,它以科技成果形式奉献给社会。在以往的分类中,将科研机构按属性划分为中央直属与地方两类。从性质上说,国家科技队伍包括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机构、原国家部委属科研机构、国家“985”和“211”高校,及其所辖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等机构的科研活动。地方机构包括企业科研机构、地方政府所属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

国家科技队伍原来是以争取国家任务为主,从各大部委获取经费与资金,近几年来,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单纯从国家政策中取得已经不能适应科研机构发展的需要,因此,争取地方及企业经费已经成为中直研究所评估与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从区域科技的角度划分,笔者认为,在本地区内科研机构统称为地方科研机构。本文所说的就是地方科研机构。地方科研机构是区域创新的一支可以依靠的力量,实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其主要职责。

从我国的科技发展史来看,地方科研机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吉林省科研机构的代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与物理研究所就是一个很显著的例子,长春光机与物理研究所一直被称为“中国光学的摇篮”。从建国初期,该所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只比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晚10个月。长春应化所于1996年在国内第一个实现十六大稀土的高纯化(99.9999%以上),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生产高纯度稀土的国家之一。这些都为吉林省乃至我国的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吉林省长白山真菌保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在以往多年的科学研究和深入长白山腹地长期野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采集分离了一大批具有研究开发价值的经济真菌,建立起了“长白山经济真菌保藏中心”,为开发长白山丰富的菌类资源打下了物质基础。并完成国家和省级科研计划项目15项,其中由李敬轩主持的利用大型真菌“树舌”研制的“肝必复”药物,开发树舌子实体8000余吨,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2个亿。

3 发展地方科研机构必须解决的几层关系

3.1科研机构与高校的关系

在近几年的科研论坛中,在对科技研发能力的投入上,在科研机构与高校上,一直是各抒己见。作为研发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主要来源的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建设上,有着同等的能力。早在l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的创始人之一洪堡先生就提出,大学不仅要搞教学,而且要搞科研,从此大学的功能由单一的传播知识,扩大到创造知识。

但是,现在的高校还是更侧重于基础研究与理论研究,科研机构则更侧重于对科技前沿的探索,高校还拥有大量的科研教育人才。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科学研究,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虽然在科研机构也拥有研究生院,但是较之高校还有差距与不足,科研机构更注重科研。

3.2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关系

我国传统体制的一个重要弊端就在于科技与经济相脱离,使得经济发展不能有效地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发展也不能有效地面向经济建设。前些年的改革,强调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但由于对结合的机制、体制缺乏正确认识,同时在措施上缺乏有效地协同,使得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效果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方面,由于科研机构在开发阶段与企业缺少联系,造成了科研机构提供的科研成果针对性不强,科技成果商业化、产业化率低。另一方面,现有的公共科研机构或体系尚无法满足企业的某些科技需求或者工程化服务。条块分割的科技资源配置体制,使中直科研力量难以同地方经济实现融合,创新活动的本地支持率和成果的就近转化率偏低。

3.3科研机构与政府的关系

行政力量对科技活动统得过死(其行为表现是超越科技生产关系层面,直接对科技生产要素的配置进行调控组织),制约了科技机构从事科技生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行政权力相互分隔制约了科技综合能力的发挥,以知识产权为主要内容,各项法律制度等极不健全,使得科技人员的社会结合(包括人才流动,研究与开发机构的设置等)显得极不协调。

4 地方科研机构的改进措施

地方科研机构有自己的特色,在各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各地政府部门应紧紧围绕这些优势领域进行有所侧重的工作部署。

地方科研机构基于地方迫切的现实需要,地方科技发展以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化为工作重心。因此,地方科技条件平台也主要是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活动提供服务,其侧重点是为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产业化及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条件支撑。

(1)作为政府,应该在宏观指导、方向把握、全局协调、服务提供等方面下功夫,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具体研究工作之间的关系,减少上级科技管理部门对具体研究工作过多的干预和事务性管理,减少科研机构,特别是各级学术骨干的非业务性工作负担。科研机构作为科技的主力军,有着相对敏锐的科技触觉,对地区的科技情况比较了解,同时对科技前沿问题有着相当深入的研究,可以起到地区科技参谋的作用。特别是一些科技专家在对政府的科技决定方面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充分发挥专家的科技指导作用。政府的主要职能重点在于加强规划引导,在于协调管理,在于搭建自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在于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政府部门可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现有的地方科研机构进行一次重组和集成,组建适合地方特色的联合研究机构,加大对他们的支持力度,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从技术跟随发展到具有独创能力,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并在所内按不同技术领域成立“技术转移中心”。

大力支持科研机构、科技企业以项目贷款,建立科技信贷平台,积极推进科技发展,为科研机构做好坚强后盾,免去后顾之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提高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在政策上向科研机构倾斜。

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是地方政府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政府可以发挥关键性作用的领域。一方面,要制定出台积极的政策,加快有利于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软环境建设,另一方面,要采取实际措施,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推进信息网络、企业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硬环境的建设,通过信息平台,及时国内外相关产业新闻动态、科技政策、科研项目、专家信息等各种数据和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结合平台建设和科技资源整合,加快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和重点科技服务机构建设,搭建具有区域性、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科技服务平台。

(2)高校与科研机构要积极配合。要在学科建设和科研队伍的培养既要做到协调发展,分类指导,又要注意通过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把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用好人才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汇聚科研队伍夯实学科基础。认真研究学科的整体布局和资源配置,在对未来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若干“绝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科研机构有较好的科技条件基础,拥有大量的科研仪器设备,可以为高校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另一方面,高校有较好的理论基础与师资力量,可以使科研机构的应用工程研究进一步理论化、深层化。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要造就一批适应市场竞争、善于经营管理、勇于开拓创新的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努力为各类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使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尽快走上关键岗位。

(3)产业单位要发挥支柱作用,以支柱产业基地建设为主线,全面开花的发展格局。加强面向市场的研究开发,把市场需求、社会需求和国家安全需求等作为研究开发的基本出发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引导科技活动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开发适应需求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大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使科技成果迅速而有效地转化为富有竞争力的商品。自主创新竞争实质上是科技体制和产业政策的竞争。

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关键要明确创新导向、明确重点、明确分类指导。企业是科技投入,科技研发,科技应用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必须实现企业与政府、科研机构等创新力量的目标统一,打造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协调作战的平台,打造拥有完整自主创新链条的企业联盟平台。既要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成为创新的主力军,又要重视和发挥民营科技企业的生力军作用。企业要发挥自身的市场敏感优势,必须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了解社会需求,能较快地设计出适销对路产品,主动地策划产品市场,然后将目标产品的技术问题交给科研机构来解决,做好与科研机构长期合作的准备。科研机构要积极配合,尽快使科研成果实现转化。

(5)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当我们分析与评估一个国家的科技体制时,不可避免地要分析与评价其成就与目标的关系,如果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目标是要成为科技大国,那么,出版物的高质量与数量及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就成为评价其成就的重要指标,但如果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科技进步的目标,那么,国家的技术贸易总额与技术密集产品出口额以及在总出口额中所占的份额就将成为评价其成就的重要指标。

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研究机构的评价体系,评价一个研究机构,不要看它自身产业规模有多大,而是看它拥有多少发明专利,能够向企业转化多少成果,为社会服务多少项目,为社会提供多少就业机会。在加拿大,看一个科研院所的实力和水平,不仅是看它的科研能力,还要看它积聚社会资源的能力,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这是一种开放和互动的能力。在科研评价上不能只注重结果评价,科研知识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多关注目标评价和过程评价。

科研机构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是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在加快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科研机构要加强内部机制改革。加强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实行合理的劳动用人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现行的职称制度,推行岗位职务聘任制,实行按岗位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制度。通过进行内部机制改革,按照新的机制和管理制度运行,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地方科技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方科技 信息 服务业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a)-0185-01

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各行各业都离不了科技信息,尤其是在服务大众时,科技信息变得尤为必要。然而,在许多地方服务业中,只注重硬件人才,却忽视了软科学的人才,忽视了软件技术的运用,这对服务业的发展已经起不到关键性的作用了。科技信息的出现与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服务业的效率与质量,但是实际应用中,科技信息并未充分发挥其作用。对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关于地方科技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新思路的研究。

1 现今地方科技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在目前的地方科技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中,存在着许多诸如信息技术人才奇缺等问题,虽然此类问题并不妨碍大局,但是依然使得地方科技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较为缓慢,甚至有可能停滞不前。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并改进这些不足,来促进地方科技信息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本人的调查与了解,这些问题具体列为以下几点。

1.1 硬件人才泛滥,软件人才过少

在各个地方服务业中,大多数企业特别重视对硬件人才的要求,他们在招聘硬件方面的员工时,精挑细选,看其各方面的处事应变能力,唯独在对科技信息的应用方面,他们却从不做过多要求。因此,在真正需要科技信息的时候,他们开始束手无策,尽管如此,他们依旧不注重对软件人才的合理挖掘,他们觉得企业有一两名软件技术人才就可以,从不过多要求,导致硬件人才泛滥,而软件人才奇缺,影响了整个地方科技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此种模式是迫切需要有所改进的。尤其是在选拔各类人才时,都应该寻找软硬件兼会的全能人才,这样既可以保证硬件方面的正常运行,又能确保软件人才有所存在,不会影响整体水平,还能使其在优势上有所提高。

1.2 发展模式较为陈旧,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

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的地方科技信息服务工作就逐渐有了很好的发展,尤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地方科技信息服务工作在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中曾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一度成为当时社会的领头军。然而,在之后的发展中,这种模式并没有随着科技的进步发生较大的改变,依旧沿袭着旧的发展模式,导致在当今的社会中,旧的模式跟不上新社会的发展进度,科技信息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禁锢了其进一步发展。如果当时能够及时的与时俱进,相信现在的地方科技信息服务工作一定会有十分出众的成绩。

1.3 科技信息的产业化进展较慢

最近几十年来,由于各项技术例如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都有了飞跃的发展和突破,这些相关技术在迅速的普及和慢慢的渗透,一些相关行业的某些专业化或产业化已经有了明显的趋势。科技信息行业在地方服务业中,开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机遇,因为在当今的社会趋势中,信息传输和信息服务的优势已逐渐显现,相信科技信息行业也会有较大的提高。但是,总体来讲,科技信息产业的发展较为缓慢,而且在信息产业革命中,显得被动,没有获得其应有的发展空间和前进动力,无法成功的在传统模式中脱颖而出,而且其发育市场不够成熟,许多信息和服务的质量不够高,使得其落后于许多同类产业。

2 调整现状的若干方法

社会信息服务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科技信息事业,而对于科技信息事业可持续发展来说,其内在动力是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以及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信息服务人员的有效服务。在实际情况中,科技信息用户的数量多、层面广,不同类型的用户对信息有着不同的需求,此外,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产品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针对不同需求,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模式,旧模式已经完全跟不上时代的进步了,因此,我们必须有所改革,将过去陈旧、缓慢的模式彻底根除。

2.1 加快地方科技信息服务业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诸如科技信息服务市场方面的开拓或科技信息服务支撑体系的建设等很多方面,都需要很大一批高素质的优秀专业人才,需要所有工作人员的努力。对于科技信息产业的发展来说,它的根本问题在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地方科技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中,软件人才和硬件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在加强硬件人才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重点关注一下软件人才的被需要性,着重培养软件人才,以便更好的增强地方科技信息服务业的有效发展。

2.2 使地方科技信息服务模式有所创新和转变

随着当代科技信息中的资源数字化、网络化等众多进程的加快,科技信息服务业的相关模式也理应并且必须有所转变和创新。尤其是在我国的许多中小企业中,我们必须针对他们提出的实际问题和特定的科目进行研究并且有所更正,更好的为他们提供服务。地方科技信息服务业必须有自己特定的产品,并且这些产品,必须保证其优质性,将从前落后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并且保证这些服务的个性化,使其更受欢迎,以此来推动地方科技信息服务业的持续发展。

2.3 适当的加快地方科技信息服务的数字化与网络化的进程

在最近的几年中,计算机越来越普及,网络也同样延伸到了各家各户,科技人员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计算机普及之前,科技人员习惯去图书馆或其他情报机构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而今,他们只需要坐在电脑前就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各国的信息和相关知识。在国际互联网日益大众化的今天,我国最大的信息和公众媒体由电视和广播转向了互联网,互联网的功能和影响远远的超过了其他媒体的传播。因此,在地方科技信息服务业中,我们应更加注重科技信息服务的数字化与网络化的进程,对各项任务达到科学合理的分工,使其的发展更为快速和有效。

3 结语

综合以上各类观点,我觉得地方科技信息服务工作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即人才和模式发展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地方科技信息服务工作的顺利发展,妨碍了人们对科技信息各项相关内容更深入的了解,禁锢了人们对地方所带来的科技信息更深度的思想。我相信只要找到以上问题良好的解决对策并付诸实施,那么,人们对地方科技信息的信赖与关注一定会有更大的提升,并且地方科技信息服务行业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逐步成为科技信息服务行业的领头军。

参考文献

地方科技发展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继续教育,路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是发展继续教育的重要力量。因受区域特点、社会影响力、办学特色等多种因素影响,地方高校在发展继续教育上存在许多困难。如何抓住机遇,顺应趋势,努力实现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科学发展,是今后一段时间地方高校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厘清概念是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科学发展的前提

“继续教育”(Continuing Education)首先是由英国人在1918年提出的。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它是指那些已脱离正规教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既包括继续接受本科阶段的正规教育,也包括在特别领域里的探索,更新和补充知识技能的活动。

在不同的国家,人们对继续教育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在美国,继续教育是指在正规教育以后进行的一种范围很广泛的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的更新,使成人不断获得有关自己职业的新知识、新技能,同时增长对职业的了解;在德国,继续教育被置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之后,被理解为人的第四阶段的教育;在英国,它泛指成人教育,指的是教育的一种形式,是在停顿一段时间后再接着继续开始的职业的或综合的教育;在法国,继续教育是教育人适应不断转换的能力和适应新职业的要求,实际上就是职业技术教育;在俄罗斯,它作为连续教育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继续教育被视为完善人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各国对继续教育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各有侧重。

在我国,继续教育的概念至今没有权威的界定。有学者认为,“继续教育是指以受过正规学校教育为基础的,对从事科研、生产、教学等方面的专业人员进行知识内容更新,知识结构完善,增强创新能力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教育”;也有学者认为“继续教育又称为后续教育,是相对于学历教育提出的,是指在完成正规学历教育(可以是全部正规教育,也可以是部分正规教育)并参加工作后,为适应社会需要,而重新以各种方式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教育,它实质是学历教育的延伸、继续、扩大和发展”。目前我国关于继续教育概念的界定,在继续教育的对象、形式、途径、内容、目的、举办主体上各有侧重。正是由于各自的侧重不同,才导致了继续教育概念的复杂、混淆和多样。

要厘清继续教育概念,我们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准确把握。从教育对象上来说,继续教育是面向已脱离了正规教育系统的人群;从学习者学习的年龄来看,以成人为主要的对象;从教育的方式来看,主要采取面授教育、远程教育、面授和远程相结合的模式;从教育目的来看,是为了更新、补充知识,开阔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本职工作的需要;从教育的内容来看,是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信息、新技能的学习;从教育性质来看,它既包括学历教育,也包括非学历教育。

二、准确定位是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

1.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立足地方,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专业化人才,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在定位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1)定位模糊混乱。教育部1998年机构改革时,由高等教育司统管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事务。相应的,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也由高等教育处统管。这一举措使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在微观管理等方面存在盲点,由此导致各省、市在对待继续教育的定位、监督以及继续教育体系存在“错位”现象,导致各高校举办继续教育的学历教育部分没有层次之分,缺乏重点和特色;有的学校热衷于创收,用经济手段对继续教育进行调控;有的学校盲目办学,全然不顾自身办学实际,只求量的扩大,不求质的提高。社会上普遍存在低学费竞争生源、中介组织或个人以高报酬争抢生源的现象,使得教育对象不知所从,严重扰乱了继续教育的办学秩序。

(2)定位单一趋同。有的仍单一定位在学历教育上,对岗前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等继续教育的开发不够,滞后于时展对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多元期望,落后于形势变化的需要;有的在培养目标上仍重知识轻素质、重理论轻实践。“千校一面”,办学特色不明显,趋同化现象突出。

2.地方高校的继续教育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合理定位,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1)必须强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意识。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办学具有“办在地市”的特征,应真正树立为地方发展而服务的人才培养观,立足地方,主动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以有效的服务取得有效的支持,切实把培养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作为第一要务。

(2)必须强化满足学员需求的意识。要极大地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为学员个人潜能的发挥创造机会,激发学员取得成就的愿望。主动把教育教学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灵活设置课程,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不同学员的各自需求,努力实现继续教育的增值效应。

(3)必须强化服从学校整体办学定位的意识。继续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可以促进继续教育办学的科学定位,继续教育的定位只有服从服务于学校的整体定位,才能促进整个学校的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三、提高质量是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科学发展的保障

继续教育功能之一是人才培养,是教育行为而非经济行为。不断加强质量管理,不断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培养真正可以为社会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合格人才,是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科学发展的保障。

1.加强立项调研。通过调研,可以了解社会所需的继续教育项目,进而确立合适的项目和目标;调研也可以发现问题,纠正不足,完善措施,解决问题,进而达到质量的提高。不了解和掌握全面情况,不知道受教育者的真实需求,我们的教育培训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我们的指导就失去了针对性和实效性。

2.合理设置课程。继续教育为社会组织,全民均可参加,具有社会性;继续教育的组织形式、行为方式又超越了普通教育常规,具有非正规性;另外,它还具有对象学习的独立性、实践性、实用性和选择性等特性。这些都决定了要使继续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采取“按需施教”。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特色、突出开放性原则、实用性原则,适应新形势需要,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保证教育质量。

3.科学选配师资。继续教育成功与否,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师资非常重要。继续教育的教师除了要求必备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较丰富的社会阅历、实践经验和教学技能积累。在有意识地在校内培育一支数量相对充足、适合并且擅长于继续教育的相对固定的骨干师资队伍的同时,为保证继续教育课题的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高校还应立足于当地企事业单位、有关学术团体,建立一支动态的、富有弹性的、学术水平较高的兼职教师队伍,努力实现优势互补。

4.注重过程管理。继续教育的过程管理是学校组织实施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好各教学环节、保证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涉及面广、内容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特点是对工作过程可以直接进行检查和监督。如果发生工作偏差,应予以及时纠正。

5.建立评估体系。建立科学的定性、定量评估体系及办法,对继续教育的质量、效益实施有效监测。通过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收集有关信息,从而有效地保障教学质量。在工作中,要通过建立相应的教学督导和受训人员质量跟踪制度,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全面评估,通过评估适时调整和改进培养方案,努力达到评估效果的最大化。 转贴于

四、注重资源整合是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

继续教育资源包括资金、内容、设施、手段和师资等。高校继续教育资源整合既包括高校继续教育内部资源的整合,即把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归口到继续教育学院统一管理,完成其内部资源有效整合;也包括高校继续教育和高校正规教育的资源有效整合,即高校继续教育合理有效地利用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有效的资源整合要注重以下三点:

1.研究市场需求。目前,我国继续教育的办学方式主要有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专业进修、职业资格培训、研究生课程进修和科研进修等。地方高校开展继续教育应切实做好市场研究,主动根据当地行业、部门与单位的特点,开发出适合其发展需求的项目,找到与各类单位合作的契合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为其提供服务。要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选用等方面,彰显自身优势,充分体现学校特色,使继续教育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一起发展的格局,推进继续教育事业发展。

2.双证制和多证并举。随着国家职业准人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推广,继续教育在职业资格培训与考核方面大有可为。高校应当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变化,为社会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菜单”,开设形式灵活多样的继续教育项目,采取“双证制”或“多证并举”的方式,直接为受训者、行业或企业生产发展服务。

3.重视高端培训。高端培训i作为继续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新阶段,是以高学历、高层次、高素质的“三高”人群为培养对象的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处于终身教育体系的最顶层。高端培训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继续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方向。地方高校在科研、师资等方面优于一般的社会办学机构,理应成为区域发展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应该把重点放在高层次继续教育培训上,立足区域,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五、多模式并举是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科学发展的出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高校要立足当下,面向地方,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继续教育发展变革之路。

1.坚持多元化发展道路。地方高校要适应高等教育总体形势的变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推动继续教育体制向多元化发展,大力发展成人大学后继续教育。学员类别的多元化,既可以有全日制的学员,也可以是兼读制的学员和培训制的学员;培训方式的多元化,既可以开展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职业技能为目的的非学历培训,也可以开展以公务人员和党政人员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要注重加强与行业系统的合作,开展行业培训,通过培养、培训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在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使自身在合作中实现教学水平和办学声誉的提升。

2.创新管理模式。要对继续教育管理进行创新,引入项目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科学化。全面实施继续教育过程管理,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贯穿于项目实施全过程,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计划,确保实现预期所确定的目标。

地方科技发展范文第4篇

一、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关概念的研究

(一)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是一个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上升过程。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发展模式,其发展是可以持续和连续的。在实际生活中,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发展是注重质量和子孙后代人幸福的。

(二)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房地产经济中,沃特曼、柯林斯、波拉斯和本文由收集整理彼得斯等著名学者研究了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种主要影响因素。柯林斯通过研究指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这一理念是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准则,房地产开发商所拥有的远大目标和激励制度是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传统的房地产经济发展目标是侧重于追求利润,而可持续的房地产经济发展应在于追求从逆境中恢复的能力,以增强应对不利环境的弹性。

(三)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于对企业在发展中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谋划,发展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本质特征,用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企业其他战略,用企业其他战略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关理论基础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

“核心竞争力”一词于1989年被哈默尔教授和普拉哈拉德教授在其研究学术成果《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首次公开提出,并对核心竞争力理论进行了系统和权威的阐述。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包括3个方面特征:(1)核心竞争力是无法被模仿和代替的;(2)核心竞争力拥有着广泛的市场推广能力;(3)核心竞争力代表着企业客户长期的核心价值,对客户关键性利益有重要作用。

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求房地产企业努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创新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二)波特发展战略理论

20世纪80年代,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了企业发展战略理论,该理论指出了行业结构“五力模型”:(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2)客户的议价能力;(3)行业的竞争现状;(4)新进入者的挑战;(5)替代产品或服务威胁。他指出了企业应该在哪些点上谋求竞争力的提高,为产业经济学和管理学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了条件。波特发展战略理论从产业角度分析了企业发展的竞争策略,对企业经营的产业环境进行了研究。

(三)企业资源理论

企业资源理论从资源的视角来对企业竞争能力进行分析。企业资源理论认为,企业的资源必须拥有4个基本性质:(1)价值性(valuable);(2)不可模仿性(inimitable);(3)稀缺性(rare);(4)非替代性(non-substitutable)。资源是一个综合体,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应该包括上述4个性质。房地产企业的生产性和经营性活动需要资源组的良好协调与配合,资源组包括固定资产、人力资源、资本性投入和外形资产等投入。

三、促进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

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市场、资源、能力和政策方面达到均衡时,才能实现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图1所示。

根据图可以看出,当房地产企业在市场、资源、能力和政策四个方面达到均衡时,也就是说处于图中的阴影区——优势发展区,房地产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关于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

(一)确立以“顾客价值至上”为导向的战略方向

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应该围绕着市场需求,以提升顾客价值为战略目标。追求利润最大化不再是当前企业终极的发展目标,要想使企业永续经营,就不能单纯地追求某一个项目或者一段时间的利益,应该用发展的,战略的眼光去制定长远发展计划。“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在商业战场中的力量也是无穷的。项目是经营的手段,但是单个项目的利益不能代表永续经营的成果,只有一贯地坚持围绕市场需求和坚持顾客价值至上,才能够实现企业的永续经营。

(二)推行品牌战略

房地产品牌是产品品质、产品创新、服务质量、建筑科技、生态环境、居住文化、企业形象以及企业实力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房地产品牌是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房地产产品开发经营的同时,有计划、有目地设计、塑造,并由社会公众通过房地产产品的品质和价值的认知而确定的商标和企业形象,是公众对房地产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总和。房地产品牌包涵了企业品牌、项目品牌和物业品牌三个部分,企业品牌是房地产品牌的载体,是房地产企业信誉、素质、服务和文化品位的一种标志,是企业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也是消费者对企业实旌有效监督的手段。项目品牌是房地产品牌的关键,是企业品牌的具体体现,是企

业品牌的基础。物业品牌是房地产品牌的重要内容,是项目品牌的必要延伸,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地方科技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9098

1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内涵及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

11内涵

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现代人基本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要满足现代人对房地产品的要求,同时不能损害子孙未来发展需求的实现。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做好开源节流工作,减少房地产发展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第二,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要满足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需要。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不能阻碍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也不能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

12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

第一,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平台。比如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解决家具业、装修业、中介业、保险业等服务行业的发展问题,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第二,拉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房地产住宅建设每上涨十个百分点就会带动一个国民经济的生产总值,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商品房的结构设计不合理,房价上升过快

商品房设置的合理比例结构是:经济适用房、一般住房∶商品房=1∶3。但是,现阶段商品房的开放商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一窝蜂地进行商品房的开发,由此导致社会中出现了大量的高档用房,使得商品房的房价增长快速,不利于社会大众买房。

22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定位和决策机制不完善

房地产项目在开发前期阶段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因而,在开发房地产的时候无法做出可行性的报道,不利于房地产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决策的不合理、不科学会影响房地产的项目建设、市场销售,甚至对房地产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损失。

23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存在资源浪费的现象

现阶段,我国房地产项目开发采用的粗放模式,具体表现在以企业经济效益增长为主要目标不加节制地对土地资源、能源进行开发利用。这样粗放化的房地产经济项目发展模式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同时造成了资源、能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浪费现象。

24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没有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现阶段,房地产项目在发展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为了节省空间,现阶段建筑建设的密度和容积率较高,出现了“钢筋混凝土”丛林的现象。同时,城市房屋建设缺乏必要的绿色空间,房地产项目发展建设中产生的污染不利于散发,长此以往导致城市空间的质量变差。在进行房地产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还有一些企业操作人员在自然河流中肆意排污,对整个沿岸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

3实现房地产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31加强对房价的合理控制

现阶段,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快速,但是却缺乏合理的调控,很容易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为了缓解这种问题,需要有关人员采用科学的手段来控制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加强对房地产房价的控制。加强对房价的合理控制,一方面,需要我国中央政府部门深刻认识到房地产经济发展面临的社会危机,通过强硬的宏观调控实现对房地产经济的控制,将房价限定在合理范围内。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本身要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房地产经济的微观调控,减少房地产经济发展可能面临的安全隐患,尽可能地规避发展风险,实现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平衡稳定。

32提升房地产市场规划的科学性

在政策上,需要限制粗放化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促进房地产经济从粗放化发展向集约化发展转变,提升社会土地、能源、空间资源的利用率。另外,在房地产项目正式施工建设之前,需要相关人员对房地产项目的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实现房地产经济发展和其他行业之间的协调,进而发挥出房地产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33减少房地产项目发展中资源浪费的现象

土地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为此,在房地产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应用。在开发房地产项目的时候,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需要严格限制开放商对人均居住地的应用。对于我国土地资源价格没有

底线,甚至存在土地资源低价或者无价出售的现象,需要相关人员能够实现房地产经济从粗放化管理到集约化管理的转变,从而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34在l展房地产项目的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注重

房地产经济是城市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为此,在进行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决策的时候需要相关人员认真听取城市环境和生态保护专家的意见,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开发房地产经济,加强对低碳环保材料的应用。从而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一个人居和谐、美好的居住环境。房地产项目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要实现和周围绿化、园林、小品之间的和谐配合。

35合理处理房地产土地空置问题

从土地、房屋存量角度来处理房地产项目土地的空置问题。在房地产经济招标之后需要还原原有的闲置土地。同时,为了规范房地产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还需要完善和房地产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关部门通过土地回收、收购、兼并、拍卖等方式来实现国家对土地的垄断,让真正有能力的土地开放商来规划土地,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另外,有关部门要从房地产行业自身发展情况入手,加强对国土资源管理监测体系的规范,从而在最大限度上避免房地产交易的违规行为,促进房地产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36加强完善金融体系,合理防控房地产信贷风险

第一,结合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发展现状,实现对房地产信贷结构的调整,结合实际适当地调高消费信贷所占比重。第二,合理防控房地产信贷风险。加快对房地产信贷结构的调整,对一些发展规模小的房地产项目和客户,要对其采取劝退。第三,实现对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把控。加强对自主性住房需求的支持力度,严格执行个人住房贷款的审查程序,减少“假按揭”现象的出现。第四,根据房地产行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在房地产经济发展开发、投资、管理等方面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4结论

综上所述,房地产经济的稳定发展对国民经济和城市化进程推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相关人员结合房地产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对房价的控制、科学规划房地产项目、提升房地产项目开发资源利用率、房地产项目开发环保措施、完善金融体系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来为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参考文献:

[1]彭勇,盛宝柱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1-32

[2]李彦娇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J].中国市场,2016(12):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