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爱情散文欣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可是,曾几何时,我们对那“渔舟唱晚”的恬静、“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柔、“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已经越来越淡漠,对美的感悟也逐渐失去了激情,取而代之的是化“美”为“丑”的忍耐,对“功利语文”的痛苦选择,美变得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成绩和升学。
我们在课堂上总喜欢肢解语文,当语文教学把语文的美肢解得越来越细的时候,无异于把美神维纳斯剖解得支离破碎,维纳斯不美了,语文还有美吗?失去了美,语文就失去了灵魂。所以,我们应该转变思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作性。让他们有一双发现美、感悟美、表现美、挖掘美的眼睛。
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戴着镣铐跳舞的沉重滋味,我们还不敢去想象脱掉镣铐后的解放的感觉,我们也不敢去体味美的语文的活力与生机。
该如何让诗歌之美不再流失?如何让学生在诗歌的国度中体会语言诗歌的美呢?在新课改关于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书中,提到了如何欣赏诗歌,我觉得除了这些,还应该有善于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表现美、挖掘美的意识。
发现美,就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诗歌,把学习诗歌当成是美的享受。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去欣赏诗文。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导,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由老师讲转变为学生悟。让他们在悟的过程中发现,原来李白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是如此的豪迈;杜甫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是如此的孤苦;而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又是如此的凄清。而这些美,只有学生自己发现了,才会扣动他们的心弦。才会让他们用欣赏的眼光注视着古代诗人们留下的这些华美篇章。
美,需要感悟,需要用心去感悟,感悟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铮铮豪情下的无奈;感悟沈园留下的陆游与唐婉的凄美爱情;感悟张若虚站在春江花月夜下纯粹唯美……而没有感悟的诗文学习,是毫无灵性与意义的,充其量就是机械地记住了几首诗词,那又什么意思呢?
关键词:教材 古诗文 传统文化 情感培养
情感是人类固有的本能,中华传统文化对情感的认识与表达是深沉且丰富的。情感内涵大多蕴含在诗词中,有对情感的体验、对命运的思考、对人生的关照,还有理想状态下的个性逍遥,最终期待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理想境界。它的表现简要概括为:道家关注生命、尊重生命,同时具有崇尚个性的价值取向,指出人应摆脱外在的束缚,伸张个性情感的自由;魏晋名士反对以名教束缚自我,李贽在晚明提出“性情不可以一律求”,不必将个人精神世界纳入单一的纲常规范。某种程度上,情感表达的丰富内容已经在长时间的积累中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这种精神文化产生于人的内心深处,是才情灵智的广泛表达。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册中的古诗文选文以及《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选读》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作为古诗文选文教学的载体,对中学生情感培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具体分析其古诗文选文现状和教育意义。
一、基本人伦情感
人的基本伦理情感有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等,中国传统文化以感情为人际交往的联系方式。传统精神文化里人的情感倾向主要表现为:喜聚不喜散,寻找对象进行情感寄托,重视情感关系的连结,感叹悲欢离合等。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囊括了生活中的细微情感、至情至性,他传达的物是人非的悲哀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祭十二郎文》对亲情的重视不言而喻;苏轼的《文与可画oY谷偃竹记》追忆平凡小事,相比强烈的感情迸发,他悼念亡友的情愫更为细腻;屈原《湘夫人》在政治悲剧之外也展现了相爱而不能相聚的苦痛;《孔雀东南飞并序》《氓》描写爱情婚姻悲剧,情感描写同样细腻;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剪梅》描写爱情虽然含蓄,但是对相思之情和韶华逝去的叹息尤为深沉。思乡之情主要显现于周邦彦《苏幕遮》、纳兰性德《长相思》等,与《采薇》、韦庄《菩萨蛮(其二)》相似,都抒发了漂泊在外、有家难回的困顿心境。黄遵宪《今别离(其一)》、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涉江采芙蓉》描写离别,表现出人类为分别苦恼忧伤的普遍情感。
以上涉及亲情、爱情、乡情、友情离别和失去等情感的选文篇目抒发了人类对自己生存状况的深切思考和对悲剧命运的感悟。教材选文本身完整地囊括了情感类型,关注细节上的生活体验,展现人性美好和脆弱的一面――渴望拥有亲情、爱情、友情,恐惧离别和孤独,怀念美好情感,慨叹年华易逝和生命的短暂。选文客观上已经将这些情感很全面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能够对其进行深入挖掘,特别是在诗歌教学中,情感的体验始终值得开拓和推进。
二、悲愁之情与悲悯情怀
传统社会对命运的思考,源于魏晋时期。当时的人们开始关注个体生命自由,为人生的种种束缚与失意而悲哀。他们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发展成为对人生价值的探索和创造,进而指向对慈悲情怀的抒发,以抗争人生的短暂和命运的不公。
方苞《狱中杂记》、张岱《陶庵梦忆序》、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都表现了作者遭到贬谪之后远离故土或国都的孤寂之情;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鲍照《拟行路难(其四)》、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描写命运不公的宦海浮沉,寄托着诗人生命无常的悲哀;李商隐《锦瑟》、李贺《李凭箜篌引》抒发了由于人生的复杂和无尽的苦楚引发的伤感;《虞美人》直抒李煜国破家亡的感受,悲痛之情深沉而恳切;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表达了面对时光流逝内心难以排解的孤独寂寥的心情。
李商隐《马嵬(其二)》、白居易《长恨歌》慨叹人的渺小生命在社会政治面前的卑微;司马迁《项羽之死》、关汉卿《窦娥冤》寄寓并且抒写了作者自身对悲剧的看法;杜甫《阁夜》描写战争,表达出对死亡和流离失所生发的悲悯情怀。《红楼梦》的“失乐园”主题则从多重维度深化了悲剧意识,成为文学史和思想史的一个重要节点,引起后世读者对人性的无限挖掘和反思。
三、情理合一
在对世事人生思考和感悟的基础上,文学作品的一类情感发展成为对悲剧人生的理性探索,另一类则借自然风物为情感解脱助力,达到“物我一体”的精神境界,对此教材中也有所反映。
从《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到《越中览古》,李白抒发苦闷和不得志的情感,在对命运的思考上,一面失意,一面却能在山水之间超越苦难。他表达了人生志向可以追求却不能强行占有,人应当在悲愁郁闷之时寻找解脱的方法;与李白相比,苏轼的旷达则更为深沉,《念奴娇・赤壁怀古》哀而不伤,寄情山水,笑看人生;《赤壁赋》欲求在遭遇贬谪的悲凉心境之下和恶劣的环境中超越苦难,《新城道中(其一)》《游沙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则超越悲伤,体验生命的广阔和放达;刘基《苦斋记》描写的也是面对苦乐相倚的人生的淡然心态。王羲之《兰亭集序》看重自然景物之灵性,情景交融,于生命虽然有所慨叹,但是仍然体现着积极的生存心态;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表达人生短暂的现实和及时行乐、有所作为的希冀;《滕王阁序》在自然风物中寻找出世与入世的交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与姜夔《扬州慢》沉静悠远,在情与景的相聚与分离中回环往复;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归园田居(其一)》表现出浓郁的人生乐趣,陶渊明本人获得了心灵的真正闲适与洒脱。
情感是人的心理需要,现代情感教育归属于人的“心态结构”层面,要求学生能够真切深刻地体验情感并且表达自身情感。“健全人格的研究表明,合理的情感表达和宣泄对人格健康是非常有益的。”[1]于中学生而言,他们情感的感悟和阅历的积淀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一个完整的情感体系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生活中情感的内涵、特质、面貌和深层意蕴。发现情感、体验情感、认识情感、珍视情感,这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从对自身的关怀延伸到对他人、社会、自然的关怀,成为悲悯情怀的来源。精神层面的情感思考,蕴含着理性的特质,符合情感方式中的现代情感对“情理合一”的追求,这里将理智与情感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意识层面,表明情感在抒发的同时应当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现代情感服从于理智,“一定的情感抑制和延迟即时反映的能力对于人的道德和心理健康都是必要的。”[2]这也是情感教育的高层目标,就是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情感承受能力与掌控能力,做自己情感的主人,也能创造、传递积极情感,用积极的情感指导自己的生活。
由此可见,古诗文中表现人类情感的篇目已经涵盖了人格培养中情感方式的各个层面:充分认识并真实表现自我情感,能够理性掌控情感的表现和抑制,并能够将积极的情感传播予他人和社会。
注释:
[1][2]李虎林:《当代人格教育的理论求索与时代建构》,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参考文献:
[1]曾红.传统人格的结构转换和现代延伸[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2]张福庆.解读王维山水诗中的生命精神[J].名作欣赏,2004,(2).
[3]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材插图;分类;作用;意义
新课改自2004年实施至今已有9年了,高中语文新教材不仅内容、编排形式、结构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且明显增加了插图的数量,改变了插图的形式,丰富了插图的内容,密切了插图与文本的关系。插图的使用成为教材变化的亮点之一。教材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必然饱含了编者的深意,作为一个授学生以“渔”的教者,如果能科学、合理地运用插图进行教学,一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插图,是指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或照片,它是对文字的视觉形象阐释。高中语文课本插图是编者依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选编内容等选配的图画或照片,旨在对课本内容进行补充、解释、说明及艺术欣赏,是语文教与学中的辅助工具之一。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想象、鉴赏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一、高中语文教材插图的类型
1.从位置来看可分为封面插图、单元插图、课前插图、课文插图、课后插图。
2.从形式来看有绘画,有照片,有名人书法,有自然景观。其中绘画插图有国画、油画、工笔画、写意画,有专门为教材而作,有从公开发表的绘画作品中选用的,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十分有利。
3.从插图的内容来看可分为:
(1)人物插图:人物插图包括作者像的插图和课文人物形象的插图。作者像的插图有真实的照片和画像两种。如人教版语文必修二中第一单元(写景状物散文),三篇美文中都有作者的照片,而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中三位历史名人王羲之、苏轼、王安石都是以画像的方式出现,符合历史的真实。通过观看插图,初步领略作者风采,学习文章又可以再次感悟插图所散发出的人的光芒和生命力,由人到文,再由文到人,品味的效果不言而喻。作者像的插图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这使得作者的名字不再枯燥,有具体可感的照片或画像相辅助,同时也展现出编者之意,用文学大家们的文章感染我们的心智,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虽然课文人物形象的插图略少,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物形象,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时事。这些插图辅助教学,使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更加鲜活,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作品的内涵。
(2)名人字画:书画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宝贵财富,编者根据文本插入符合情境及内容的书画,提升文本的艺术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字画内容、结构、形式的了解,在点滴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美育修养。如《沁园春・长沙》中课前有书写的书法作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文章和书法的角度感受人物的魅力,体味书法中蕴含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魄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真正含义。又如《兰亭集序》文中的插图采用明代文徽明的《兰亭修禊图》(局部),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中“群贤毕至、畅叙幽情”时的那份雅致。读文,让我们想象曾经聚会的盛况,让我们感慨岁月蹉跎而又不轻言放弃的作者;品画,让心中郁结的感慨随眼深入,放眼遥望,文与图的配合完美、相得益彰。这类插图展现了祖国传统书法、绘画艺术的魅力,可以令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3)历史照片:影像所记录和展示的真实场景不得不让人为之震撼。特别是必修一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插入交接仪式的照片,让我们在感受历史事件的同时认真投入文本,从影像和文字两个角度感受这一非凡的时刻,这幅插图对文本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又如《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的插图,让我们在阅读文本的同时看到被囚禁的人们凄惨遭遇的一角,震撼、窒息也可以来得如此真切。再如《宇宙的边疆》一文,有两幅宇宙星系图和一幅有关火星表面的插图,图片的正确使用让文本不再是数据加文字,而是用文与图的方式展示了科技的力量。这样的安排使课本的魅力大大加强,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容易走进文本,理解文本。
(4)自然景观:自然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高中语文新教材中这类插图较多,如戴望舒的《雨巷》,插入了江南水乡青石板的街巷,并用衬于文字下方的方式使图片用朦胧的方式来展现,本来《雨巷》就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唯美的爱情,淡淡的图片切合了诗歌的意境,为文本增色不少。
二、高中语文教材插图的特点及作用
从上列教材图片的类型中我们看到新课改语文教材引入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亮化”了文本的形式,还活化了教材内容,增强了教材的使用功能。其特点有如下几点:
1.科学性。科学性体现在对插图的合理选择、准确运用上。再好的插图如果不切合这一阶段的学生特点,那编辑将是失败的,所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插图都是科学、合理地与课文内容、意境等相匹配,又符合高中学生的欣赏水平的。
2.趣味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的插图充满了趣味性,如《飞向太空的航程》一文中的两张图片,一张是卫星移向发射塔的图片,一张是杨利伟在太空中微笑的图片,这些内容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由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延伸到文学,就会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这也是插图艺术中科学性与趣味性紧密结合的例子。
3.艺术性。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新教材插图的艺术性是其最明显的特点。插图的内容涉及广泛,古老的艺术作品不再专属美术,语文课本也可以用很艺术的方式展现文本的魅力。如果说摆脱了考试的压力,用轻松、愉悦的心情翻看语文新教材,其赏心悦目之感会更为突出。也正因为其艺术性较强,语文课本也可以是最佳的美育教材,那些书法绘画艺术、摄影艺术、考古成就等都会慢慢渗透于教学之中,于潜移默化之中提升语文素养。“素”有“向来”之意,故“素养”,一般指平时的修养和训练。由此观之,语文素养的含义,也就是对语文有长久的修养和训练的意思。在这样充满艺术性的教材中,学生语文素养会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高中语文教材插图在具体教学中的运用
1.利用插图导入新课。插图是直接具体可感的视觉艺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成为迅速地进入文本的有效方式之一。如《荷塘月色》两幅插图,一张是自然景物,一张是中国传统的水墨图。我在教学时从这两幅插图入手,让学生欣赏,通过想象、联想最终去感受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这样的引入效果非常好。
2.利用插图进行阅读教学。《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除了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之外,文学作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的重点,而这一部分的教学可以借助插图。无论文本还是插图,无一不渗透着各自作者们的审美情趣和对作品的理解。合理、科学地使用插图进行阅读教学,会有效拉近文本、历史、阅读者之间的距离,提升阅读效果。
3.利用插图进行练习写作。“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对于写作来说,看图作文也是作文训练的方式之一。因其趣味性和有效性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欢。如,我在教完《故都的秋》一课后,布置了看图写作题:要求学生观看一幅很怀旧的故都一景图进行写作,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突出秋味。
这幅图展现的是北京胡同中的一家大门及庭院的房屋轮廓,很怀旧的色彩,很古朴的建筑。看图可以留给学生更多的想象与联想。最后在收上来的学生作文中,有对北京秋味的再现,也有对自己生活中所经历过的秋的描写,这样的写作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裨益。
4.利用插图进行美育教育。先生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也就是说,没有美育的教育,不是全面的教育,没有接受过良好审美教育的学生,决不可能具有高尚的精神情操和较强的创造力。高中语文,从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来看都非常适合做审美教育的重要课程。而美育教育重点不在讲授而在感受,所以在使用教材时除了去感悟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外,还可以感受画面、作者的审美情趣。插图和课文从形式、内容、意境上构成一种和谐的审美氛围,学生可以通过对图文互动欣赏达到美育教育的目的。
四、高中语文教材插图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新课程的改革顺应了时展的需要,在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随着教材内容的日益丰富,插图也有了极大的改观,并在教学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对学生而言,教师运用插图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同时插图也是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种载体,学生通过倾听他人对图片的感悟可以引起自己更多的感想。
对教师来说,插图教学的运用可以拓展教师的教学领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随着新课程不断深化,语文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高中语文凸显了关注人文精神这一特点,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除了遵循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之外,对人文性的教学可以借助插图,这也是编者的用意所在。插图教学也是提升教师及时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的一种媒介。
插图教学为教师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供了材料。新课程改革之下我们的语文课程呈现多元化,教材也比以往显得色彩斑斓,我们的课本变得充满激情与活力,这也是教师对自己教学风格的一大补充,就看如何能更好地运用于我们的课堂。我们需要适度关注我们教材的变化,充分运用编者给我们的材料,将插图作为文本教学的重要补充部分。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是语文教学辅助手段之一,也是语文教学补充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并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郑娜.关于高中语文课本插图的研究[D].北京大学文学院,2005.(9).
2.刘业伟.浅谈新教材中插图的功能[J].物理教师,1995(12).
关键词:高中现代诗歌教学 反思 建议和体悟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朦胧诗”为代表的现代诗歌曾经在中国掀起一场全民读诗、写诗的浪潮。是现代诗歌点燃了人民心中久已凝固的对美、爱、真诚、理想的追求。无独有偶,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各方纷纷伸出援手,这其中就包括诗歌这一人类的精神援手。“悲愤出诗人,灾难发诗情”,一时间诗人写的诗在四处传诵,诗歌的报纸、刊物和书籍也都把视线聚焦灾区人民。诗歌成为中华民族人性提升的又一推手。可见,诗歌在这个曾经的诗歌大国有多大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在诗歌普及的最前沿一中学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教学举步维艰。由于缺乏足够的训练,语文教师在现代诗歌教学中遇到很多困惑,又因为教材中现代诗歌的篇目很少,许多语文老师对寥寥几首现代诗歌常常简化处理。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现代诗歌的普及、诗歌人才的培养、中国现代诗歌水平的提高都是件令人揪心的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文试图在新课程的视野中窥视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一、对新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我归纳起来,它有三个特点:
1.重体验。所谓“体验”,简而言之是指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事物。传统教育中,片面放大教育者的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活动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在个人既有的遗传素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活动有利于培养和发挥个性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的主体性特征,活动有利于个体潜能的发挥。,在这个越发重视人才创造能力的新世纪,体验教育无疑是提高学生创造兴趣和创造能力的好理念。而体验教育的核心是情感,这正是新课程理念下整个语文教学应该改进的地方。
2.重对话。概括起来。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包括文本与人的对话、人与人的对话,文本和人的对话包括阅读和写作两大块,人与人的对话又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两种。对话,是一种交流;对话,是一种互动;对话,更是一种创造。只有在互动中才能充分调动人的主体性。才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素质的提高。这其中文本与人的对话是基础,人与人的对话是阐发和升华。新课程重对话。在语文教学中就体现为更加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使课堂成为师生充分互动、充满活力的场所。
3.重人文。新课程重人文在语文教材上有集中的体现。在《浙江省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一书中,介绍教科书体例结构时有如下描述:“教科书编写以专题为基本结构单位,旨在突出综合整体的恩想,专题名称旨在对内容起标识性作用。以人文话题为统领,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设置了20个专题。”①语文教材打破按文体编排的体例,改以人文主题为编排体例,是一个创新,对提高学生整体的人文素质大有裨益,避免教育培养出的只是具备一些语文知识的半成品,仔细审视一下过往的语文教育,这样的教训难道还不多吗?所以,使学生的学习既能掌握语文的工具功能,又发挥语文的人文性,这是语文课改为我们指的一条路,也是学生完满人格建构的保障。
二、对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反思
1.注重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的审美主体地位。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诗歌被教师肢解成段、句直到词,扎扎实实的吃透诗歌的每一个意象成了诗歌教学的终极追求,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挥下,教师把诗歌课变成了一成不变的诗歌的注释游戏,学习者的审美主体地位被完全置之一边。事实上,要感受诗歌的魅力,必须去激发阅读者作为审美主体的积极性,也就是产生一种发自内心地对诗歌美的爱和迷恋。作为一个诗歌爱好者,早在高中的时候,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西班牙著名诗人洛尔迦(1898-1936)的诗,“在远方,大海笑盈盈。浪是牙齿,厌是嘴唇”(《海水谣》);“绿啊,我多么爱你这绿色,绿的风,绿的树枝。/船在海上,/马在山中,影子裹着她的腰,/她在露台上做梦……”我就此迷上了洛尔迦的诗。这样的诗,具有什么意义?它的意义就在于它的“美”,我也因为这种诗歌的美记住了诗歌。我们教诗,就是要唤起学生的审美直觉和审美感受力,如果学生学习诗歌只记住了诗歌《再别康桥》里面涉及的几个意象,那《再别康桥》的语言的美感和和谐的韵律又会被读者丢到哪里呢?我们应该相信审美是人类的天性之一,而“教育”,不过是“开启”或“蒙发”。
2.注重诗歌的思想性,忽略了诗歌的情感性。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通病”就是偏重于思想教育意义,忽视并脱离了“语文”本身的教育目标。更有甚者,在多年来的惯性作用下,许多人依然习惯于把文学教学、诗歌教学政治化、意识形态化。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但它的艺术生命力已超越了具体时空。它揭示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以及带有历史纵深感的悲剧性情感。其中的“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黎明的渴望。但有些教参上的理解就过“实”,认为这句诗“可看做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这样的解释就大大局限并削减了这首诗的意义。尽管诗人对解放区确实怀有一种向往之心。但诗歌就是诗歌,不能等同于政治图解的文字。
诗歌除了情感什么都不是,这样的说法有些绝对,但却道出诗歌的一个本质特点,它是情感的文字载体。如新课程所选的穆旦的《春》、舒婷的《神女峰》、冯至的《蛇》是对爱情的抒发,而昌耀的《河床》、洛夫的《边界望乡》、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对大地、祖国、母亲的依恋和热爱,即使郭沫若的《天狗》也充斥着激情和变革的动力,任何诗歌都不能跳出情感的圈子。所以在语文诗歌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实现诗歌教学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诗歌观念落后,解读方法单一,忽略了诗歌的多维解读。诗歌的解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者的事,但现在的教师解读方法普遍单一,和教师以往的知识结构、师范教育的偏差和视野狭窄有关。现代诗歌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从19世纪古典主义诗歌,到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到现在后现代诗歌,诗歌的方法和理念突飞猛进。就在国内,诗歌以朦胧诗为现代诗歌的发轫。80年代后朦陇诗的崛起,非非主义的崛起,各种诗歌民刊的流行,到第三条道路,或者诗歌、北回归线诗歌、自行车诗歌等诗歌文流的此起彼伏,现代诗歌在理念和方法是有了长足进步。而反观我们的教师,忙于应试教育而无暇顾及现代诗歌运动,更不用说必要的文学创作,这就给教师教学现代诗歌带来很多现实的困难,这一切也不
能都怪老师,都是我们的教育体系惹的祸。 传统诗歌讲意境、讲气和术、讲情景交融、讲诗言志,而现代诗歌涉及的范围更广阔,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入诗。口语、书面语都可入诗,通感、矛盾修辞、反讽都可入诗,诗歌的隐喻、嬗变、悖论、解构、复沓、幻想、戏仿、博弈、荒诞、极简等一些新的写法层出不穷。这需要所有语文老师努力学习,也需要教育培训部门加强研究和培训。而同一首诗以往教师的解读往往限于教参和教辅资料,这势必造成教法的单一,解读诗歌方式的单一,比如诗歌《再别康桥》,几乎所有的教科书,“康桥”被解释成“大自然”和“母校”的象征,然而只要深入阅读诗歌,我们会发现“康桥”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母校了,它的美,也不是一般意义的美。诗人在这里,已经把康桥当作自己灵魂的一个栖息地了,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甚至我们再深入理解,康桥是西方文化的一个象征,作者对这种以英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既有留恋,又有对故园文化的思念,所以他会“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一整代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4.诗歌教学可持续性差,忽略了从学生兴趣人手,培养读诗和写诗的习惯。诗歌也需要可持续的发展,这发展的源头就是写作,任何一个写过诗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会记住诗,不管他以后生活中需不需要诗。诗歌只要写过,就已经流进你的血液里了,是洗不掉的。所以我教诗歌。首先要求学生试着写写诗,有了这一次初啼,他们就能理解诗歌了,知道写诗也是件不难的事,这种体验很重要,为什么呢?因为以往我们的语文教学已经把学生和诗歌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使学生觉得诗歌遥不可及,不仅老师觉得诗歌难,学生更觉得诗歌拒人于千里之外,要想让他们觉得诗歌可亲可敬可爱,绝对不可能。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写诗,走出这一步,一切就事半功倍了,不是吗?我现在教的高一的两个班,就有很多学生在写诗,有的写古诗,有的写现代诗,个个乐此不疲。一个喜欢诗歌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的人。我会继续努力,也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去传播诗,传播美的艺术。
三、一些建议和体悟
1.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多读诗歌,中国是个诗歌大国,无论传统诗歌和现代诗歌都有大量优秀的作品,去寻找您喜欢的诗歌。使自己对诗歌产生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诗歌有兴趣。
2.读读诗歌的理论文章,这些东西在许多的文学刊物上找得到。用新的诗歌观来指引你教学的方向,肯定会更让您教得更放心。
3.自己也试着写写诗,对您理解诗歌会有帮助的,对您去给学生做示范也绝对有好处。
4.诗歌需要激情和想象力,要使您的课堂充满诗意,无形中去感染学生欣赏诗歌的热情,欣赏文学作品的想象力。
5.鼓励学生写诗,不管他初学诗歌写得如何的微不足道,开始得多么困难,用鼓励的话去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诗歌的种子是否生根发芽在你的一念之间。
6.读诗写诗这些年,我越发感觉到诗歌对我的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它使我有一个可以抒情的窗口,也使我的审美热情不断。创造激情喷发,诗歌是我的好朋友,也希望它能成为所有语文老师的朋友。
参考文献:
[1]《浙江省语文学科教学指意见》,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