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论文中参考文献

论文中参考文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论文中参考文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中参考文献

论文中参考文献范文第1篇

文献标题:基于CNKI的中医养生保健文献计量学分析

参考文献

[1]刘敏.北京市公务员和科技人员亚健康及生活状况调查[D].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

[2]于琦,李敬华,高宏杰,等.中医养生数据库建设[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8):73-75.

[3]薄智云.亟须系统构建“治未病”学科[N].中国中医药报,2015-05-29(3).

[4]司富春,宋雪杰,高燕.我国养生保健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策略研究[J].中医研究,2014,27(9):4-7.

[5]朱吉,贾杨,陆超娣,等.上海市长宁区医疗机构与社会养生保健机构联动下的“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平台”建设[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5):13-15.

[6]袁尚华.中医健康体检在“治未病”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1):8-10.

(收稿日期:2015-11-10)

(修回日期:2015-12-10;编辑:向宇雁)

附1: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法律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喻文迪.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世界中医药.2009(2).

[2]黄建银.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战略选择的探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医药国际服务需求曲线模型.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12).

[3]司富春、宋雪杰、高燕.我国中医养生保健发展的现状及思考.中医研究.2013,26(7).

[4]刘薇.WTO对法律服务贸易的规制及中国应对.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0.

[5]木泉.中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石静霞.WTO服务贸易法专论(第1版).法律出版社.2006.

[7]吴益民主编.国际服务贸易法学(第1版).上海交通出版社.2013.

附2:芍药谷景区发展中医养生旅游产业市场分析

参考文献

[1]苑庆磊.中国芍药花文化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2]宋焕芝,于晓南.中西方芍药花语及其景观应用_宋焕芝[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002-1003.

附3:中医养生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1]邸朝华.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J].教育科技资讯,2010,(23):210.

[2]伍婷.简论文化中的情绪养生[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01):5255.

附4:中医养生儒家思想探讨

参考文献:

[1]毛淳.论儒家思想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03).

[2]徐正德.中医养生理论与实践[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

[3]彭昊.与道家思想[D].湖南大学,2010.

[4]张时.中医个体化运动养生体系的构建[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

[5]魏胜敏.中国传统导引养生术的方法论特征及其当代价值[D].福建师范大学,2012.

论文中参考文献范文第2篇

一、数学建模论文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三号黑体,居中)

一级标题(四号黑体,居中)

论文中其他汉字一律采用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论文纸用白色A4,上下左右各留出2.5厘米的页边距。

首页为论文题目和作者的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第二页为论文题目和摘要,论文从第三页开始编写页码,页码必须位于每页页脚中部,用阿拉伯数字“1”开始连续编号。

第四页开始论文正文正文应包括以下八个部分:

1 问题提出:叙述问题内容及意义;

2 基本假设:写出问题的合理假设;

3 建立模型:详细叙述模型、变量、参数代表的意义和满足的条件及建模的思想;

4 模型求解:求解、算法的主要步骤;

5 结果分析与检验:(含误差分析);

6 模型评价:优缺点及改进意见;

7 参考文献:限公开发表文献,指明出处;

参考文献在正文引用处用方括号标示参考文献的编号,如[1][3]等。

参考文献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列出,其中书籍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期刊杂志论文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作者,论文名,杂志名,卷期号: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网上资源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作者,资源标题,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8 附录:计算框图,原程序及打印结果。

二、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 .

1 论文用白色A4纸单面打印;上下左右各留出至少2.5厘米的页边距;从左侧装订。

2 论文第一页为承诺书,具体内容和格式见本规范第二页。

3 论文第二页为编号专用页,用于赛区和全国评阅前后对论文进行编号,具体内容和格式见本规范第三页。

4 论文题目和摘要写在论文第三页上,从第四页开始是论文正文。

5 论文从第三页开始编写页码,页码必须位于每页页脚中部,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连续编号。

6 论文不能有页眉,论文中不能有任何可能显示答题人身份的标志。

7 论文题目用三号黑体字、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字,并居中;二级、三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左端对齐(不居中)。论文中其他汉字一律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行距用单倍行距,打印时应尽量避免彩色打印。

8 提请大家注意:摘要应该是一份简明扼要的详细摘要(包括关键词),在整篇论文评阅中占有重要权重,请认真书写(注意篇幅不能超过一页,且无需译成英文)。全国评阅时将首先根据摘要和论文整体结构及概貌对论文优劣进行初步筛选。

9 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 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均明确列出。正文引用处用方括号标示参考文献的编号,如[1][3]等;引用书籍还必须指出页码。

参考文献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列出,其中书籍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期刊杂志论文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论文名,杂志名,卷期号:起止页码,出版年。

参考文献中网上资源的表述方式为:

[编号] 作者,资源标题,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论文中参考文献范文第3篇

--------------------------------------------------------------------------------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保证我校学生社会实践论文的质量,避免与社会实践总结混淆,为广大同学撰写社会实践论文提供指导,为优秀论文的评定提供依据,特制定本规范。

一.实践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实践论文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学院及作者名称

学院名称和作者姓名应在题目下方注明,学院名称应用全称。

3.摘要(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论文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个实词。摘要包括:

a)“摘要”字样;

b)摘要正文;

c)关键词;

d)中图分类号。

4.正文

正文是实践论文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这部分内容为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事实和观点,包括介绍实践活动的目的、相关背景、时间、地点、人员、调查手段组成,以及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的详细叙述。

要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字通畅、精炼。

字数一般控制在5000字以内。

5.结束语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6.谢辞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践过程与论文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实践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实践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8.附录

对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实践论文的附录中。

三、撰写实践论文的准备与主要步骤

实践论文的写作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资料、拟订论文提纲、起草、修改、定稿等。各个步骤具体做法如下:

1.收集资料

资料是撰写实践论文的基础。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或实习等渠道获得;从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已有的资料中查找。

2.拟订论文提纲

拟订论文提纲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根据论文主题的需要拟订该文结构框架和体系。学生在起草论文提纲后,可请指导教师审阅修改。

3.起草

论文提纲确定后,可以动手撰写实践论文的初稿。在起草时应尽量做到“纲举目张、顺理成章、详略得当、井然有序”。

4.修改、定稿

论文初稿写之后,需要改正草稿中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应反复推敲修改后,才能定稿。

四、实践论文的写作细则

1.书写

实践论文要用学校规定的稿纸单面书写(必须用黑或兰黑墨水)或用计算机打印,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稿纸边框线以外。稿纸不得左右加贴补写正文和图表的纸条,或随意接长截短。用计算机排版、打印一律用A4打印纸。版式要求如下:标题(“小二”“华文中宋”或“黑体”“加粗”居中),学院及作者名称(“四号”“仿宋体”居中,学院名称与作者名称之间应空两格),目录(“二号”“黑体”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摘要(“四号”“黑体”“加粗”):内容(“四号”“仿宋”),关键词(“四号”“黑体”“加粗”),正文内容(“四号”“宋体”)。实践论文文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正式公布过的规范字。

2.标点符号

实践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准确使用。

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全称。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应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

实践论文中的量和单位必须符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实践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在叙述中,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6.标题层次

实践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统一、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

7.注释

实践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而不可用行中插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8.公式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引用文献标注应在引用处正文右上角用〔〕和参考文献编号表明,字体用五号字。

9.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居中排放,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续写,续写时表题可省略,但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10.插图

文中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6幅以内,用计算机绘制;若为照片,应提供清晰的黑白照片,比例一般以1:1为宜。插图一律插入正文的相应位置,并著名图号、图题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序和图题一般用五号字。

论文中参考文献范文第4篇

一、论文篇幅:3000—4500字,论文必须包含2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及3-4个关键词。

二、论文格式:

(一)题目、署名及层次格式、文字、字数要求:

1、文稿采用A4幅面word文档;中文标题为三号宋体,正文为小四号仿宋体;英文字体为TimesNewRoman,标题字号为三号,字母全部大写;如有副标题,另起一行,首字母大写,正文为小四号字体;文稿应加注页码。

2、题目居中,署名及单位标在题目下,例如:数字城市化进程王赵(大学系,北京100001)(设计院,天津300001)需作叙述时,可在当页下方划一条横线,在横线下加说明。

3、摘要和关键词,写在题目下、正文前。

4、论文的层次,统一要求采用:11.1(占一行或接排。当接排时,标题后要加标点)1.1.1*1.1.1.1

(二)文稿和图稿其它要求:

1、正确阐述技术内容。名词术语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如所采用的名词术语尚未编定时,可采用各业务部门和科研单位常用的名词术语,不要任意用简称、方言。

2、准确使用标点符号,注意:(1)标题、图题、表名后及公式后不用标点;(2)阿拉伯数字的起止(范围)号用“~”,如:“20~30”,“8%~10%”,“0~10oC”

3、对正文中的某些问题需加以说明时,可用“呼应注”(也叫脚注),即在所要加注处的右上角标注“①、②……”,同时在本页末留出位置,划一横线与正文隔开,在横线下注明“①、②……”。

4、计量单位采用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一律用拉丁文书写。

5、外文字母写成印刷体,同时注意将正斜体、大小写分清楚。

6、数字的书写(统计数、各种计量及图表编号等各种顺序号)均用阿拉伯数字,世纪、年代、月、日和时刻均用阿拉伯数字,并一概用全称。

7、表格、公式、样图均要编号,每篇论文加注流水号,例如:图1、图2,表1、表2,公式⑴、公式⑵。

8、照片要求清晰、层次分明,非彩印书尽量用黑白照片。墨线图要大小适当,图线要规整。照片、图稿等电子文件需备份一份随稿件一并提交。

9、参考文献的项目要列全,例如:[1]主编.结构力学.北京:出版社,2003[2]主编.城市规划.上海:出版社,2001

(三)文稿最后应有附件页,注明作者个人信息,内容见下表:作者基本情况表姓名性别职称工作单位职务联系电话(固定电话请注明本地区号)传真通信地址邮编E-mail

知识扩展:英语论文的标准格式

英文论文格式均以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出版社的标准格式为准。

英语论文用激光打印机打印,打印稿为黑白稿,彩色打印件会影响出版效果。版心:A4纸,上、下页边距3.5cm,左、右页边距均为3.25mm。论文内容宽不得超过14.5cm,长不得超过22.5cm。

字体和字号:正文,标题,作者联络信息和图表中的文字均为TimesNewRoman12号字。可以跟据需要使用同类字体中的粗体,斜体。

行距:单倍行距。

页码:论文正文和文后所附图例都需添加页码。页码为阿拉伯数字,位于页面下方居中。

文体:文章应语法正确,技术用词准确。标题应该以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如果标题较长,请采用Title:Subtitle的形式。

数学公式:文中的数学公式不得手写,必须打印。公式如果在文中多次被引用,应该编号。公式之间,公式和正文之间都应该空一行。单位:文中所用的度量衡单位应为国际单位。可在括号内,单位对应表中列出其他单位。有关国际单位的使用(StandardPracticeforUseofTheInternationalSystemofUnits)可以通过电话1-800-548-2723向ASCE索取。其他相关使用参考文献,如ANMCMetricEditorialGuide,5thed,1992可向美国国家公制协会索取(AmericanNationalMetricCouncil,1735N.LynnStreet,Suite950,Arlington,VA22209-2022)

图表:

标题说明和图例:插入的图表应该以出现顺序编号(Figure1,Figure2,Table1,Table2)。图的说明和标题,包括图的序号应该位于图的下方。表的说明和标题,包括表的序号应该位于表格上方。

位置:图可以插入到正文中,或者集中放在文章最后。如果在正文中插入图,尽量放在页面的顶部或尾部。不要选择文字环绕图形的对齐方式,可选择上下环绕方式。

底纹:插图中不要选择带阴影或底纹,否则会影响印刷效果。

照片:如果文中需要附上照片,在文中出现照片的地方贴上其黑白光面冲洗照片,标题说明位于照片下方。照片将和正文一起缩印,请不要提供彩色照片,以免影响印刷效果。

扫描图:印刷后的扫描图不如原件清晰。如果文中有扫描图,请提供灰标扫描图。

论文中参考文献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修订;建议

2010年最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学术作品参考文献的著录正是基于对原作者的著作权保护行为,也是作者学术严谨的体现,同时更是文献检索和学术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规范、标准地著录参考文献至关重要,而参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无疑是严谨著录参考文献最有效的办法。另外,由于该著录规则在设置上尽可能与国际标准一致,严格按照此标准著录参考文献还便于国际间共享文献信息资源。

本文所称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即《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为参考文献著录最权威的参考标准。但在实际使用中,其存在的要素缺失等问题不利于直观评价学术作品引用文献的情况,因此本文借笔者多年从事图书出版及专著类图书编辑加工的经验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想法,以期为该标准的后续修订、完善工作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使用者更好地运用该规则提出一些注意事项。本文最终及最重要的目的在于让《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得到更好、更充分、更严谨的使用。

一、参考文献补充要素建议

1.著作方式

根据《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4.1“专著”中的要求,此类作品并不需要加著作方式,但在实际著录中,不加著作方式会影响文献权威性的评价。

示例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示例2:赵建国.传播学教程[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示例中的两部著作书名一样,但示例1的著作方式是“著”,示例2的著作方式是“主编”,学术价值和权威性有明显差别。因此,同样引自《传播学教程》,不同版本体现的是作者学术考究严谨程度的不同。但这一评判只有在参考文献中体现了著作方式才能体现,所以建议《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在修订时能加入此著录项目。

2.学位论文级别

学位论文的著录在《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并未专项介绍,但在其附录A.4中可以找到参考。格式如下:

示例1:李纪岩.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示例2:范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3.

以上两例在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上具有较高的重合性,但示例1是博士论文,示例2是硕士论文,其在研究系统性、深度上有显著差异。论文级别信息的缺失会使阅读者无法直观判断引用内容的参考价值,因此建议《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在修订时能加入此著录项目。

3.作者国籍、朝代

加上作者国籍、朝代是为了避免不同国家、不同朝代存在的重名现象使阅读者产生混淆。这一点很多作者在列举参考文献时会主动加上,只是由于缺少明确的要求,格式难免混乱。笔者参考了一些相关标准,对作者国籍、朝代的标注提出如下建议:

(1)国籍仅限于标注国外文献著者;朝代仅限于标注中国古代文献著者。

(2)所有标注均在参考文献著者项前加括号列出。

(3)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中4.9.3.2,标示作者国籍或所属朝代时,可用方括号或六角括号。

示例1:[美]尼葛洛庞帝. 数字化生存[M]. 胡泳,范海燕,译. 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示例2:〔明〕顾炎武. 昌平山水记;京东考古录[M].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二、标准使用中的一些问题

1.欧美著者姓名的大写问题

这是在标准著录参考文献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8.1.1中要求,欧美著者的名可以用缩写字母,缩写名后省略缩写点。举例来说,Albert Einstein 在参考文献的著者项中可列为EINSTEIN A。在实际的写作中,很少有作者了解这一点。

2.连续出版物不区分卷、期问题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4.3.2中明确规定,连续出版物题名信息后是“年,卷(期)”,如“2012,18(5)”表示文章刊载于某连续出版物2012年总18卷第5期。但很多作者著录参考文献时在卷、期上比较随意,或省略卷号,直接标注为“2012,5”,或省略括号为“2012,18,5”,这样一来,阅读者便很难准确理解标注内容。

3.析出文献标注不完整

析出文献的标注可以使阅读者准确定位文献出处,尤其是很多专著、论文集、汇编等,采用析出文献标注的方式能使引用文件和源文件,令人一目了然。但现实参考文献著录中,却很少有作者使用析出文献,一则不了解这种标注方法,二则觉得麻烦。这都是不规范的做法。

4.关于文献类型标志的一些问题

根据《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所有类型文献的著录项目中都包含文献类型标志项,所以作者只有准确适用文献类型标志,阅读者才能准确判断文献类型。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以下问题:

(1)出版社出版的文献类型都是图书(M)。这显然是武断的,因为出版社的出版物也有可能是会议论文集(C)、报告(R)、汇编(G)或者学位论文(D)等,要根据出版物的实际内容来确定。

(2)网上引用的资料都是电子公告(EB/OL)。这当然是不对的,因为也有可能是上传到网络上的期刊(J/OL)、图书(M/OL)、报告(R/OL)等,要视资料或文献的具体内容而定。

三、其他建议

1.文中参考文献注释规则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只针对文后参考文献,而对文中注释涉及参考文献的并没有专门的标准。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作者随意标注的现象,比如引文和注释混杂,某些使用频率较高的文献反复出现,导致一些页面脚注比正文篇幅还多。

根据国标《学位论文编写规则》(GB/T 7713.1-2006)中5.3.5引文标注的要求:“论文中引用的文献的标注方法遵照GB/T 7714-2005,可采用顺序编码制”。由此笔者建议,文中涉及引文可以统一列为文后参考文献,并适用《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相关要求。而文中只保留说明性注释,以文中编号加脚注的方式表现。

示例1(引用单篇文献的顺序编码值):莫拉德对稳定区的节理格式的研究[255]……

示例2(引用多篇文献的顺序编码值):莫拉德对稳定区的节理格式的研究[255-256]……

这样做可以使正文内容更简练,不至于被注释内容喧宾夺主;也使文中资料来源著录更规范,更易于被检索,也更能体现参考文献的学术价值。

2.一些与本标准相关的更新

很多标准之间涉及重复内容一般会直接将相关项目链接到另外的标准上。比如,《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 7713-87)中6.7“参考文献表”的内容就是“按照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执行”。这本是最简洁明了的做法,但事实上由于GB 7713-87在1987年被批准后一直未更新,导致其涉及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也未能及时更新为2005年并实施的最新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也因此,其很可能误导使用《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 7713-87)的著者,使其不能正确著录参考文献。同样的情况还可见于《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GB/T 3179-92)之9“参考文献表”,并且其附录A的参考文献标注和著录示例也与GB/T 7714-2005有较大差异。

因此,及时对相关联标准进行最新标准的更新很有必要。换言之,笔者建议相关标准制定机构应参考法律法规的做法,如果不能及时出版最新版本的标准,也应及时修订版等版本,以免误导标准的使用者。

严格按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标准著录参考文献对于学术出版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但如何才能在学术界实现这一要求,这就要求出版社、期刊社、网络数据库等学术、出版平台能明确列出规范,使作者在投稿之前或写作之初即能按照著录规则修改参考文献,而不是在投稿之后依赖编辑进行修改。因为这样不仅不能培养作者的写作习惯,而且编辑对作者所列参考文献了解有限,难免在遇到要素残缺、内容重复等情况时对稿件所作的修改会脱离作者原意。

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公开的出版平台如出版社、期刊社等因为有上级管理机构的严格审查,基本可以做到严格参考文献著录规范。但一些学术管理机构由于缺少对著录形式进行审查的机构,也就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自然也没有以国家标准为准绳要求作者。如学位论文,作者首先要以所在高校制定的写作规范为标准,如果学校的标准和国家标准不一致,也只能以学校的标准为先,否则可能导致无法毕业。

所以,严格执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关键在于学术或出版管理机构能认清参考文献标准著录的重要性,以此严格要求所辖的内容或出版,最终在业界形成一种标准的写作规范或写作习惯。

(邹 蕊,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编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