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买椟还珠的含义

买椟还珠的含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买椟还珠的含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买椟还珠的含义

买椟还珠的含义范文第1篇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颁布以来,很多教师仅仅停留在课改的“面”,并未真正深入课堂的“质”,常常“买椟还珠”地演绎,或“置若罔闻”地迁就,或“熟视无睹”地掩盖等,造成“顾此失彼”。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改 顾此失彼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1-068

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课改热。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成了当今小学数学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而笔者在一些案例中发现,很多教师仅仅是停留在课改的“面”,并未真正深入课堂的“质”,造成“顾此失彼”。

一、导入——“买椟还珠”地演绎

毋庸讳言,创设情境在当前已经让数学教师绞尽脑汁。教师常常为了追求“新、奇、趣”去创设各种独特的课堂情境,以致出现 “离题万里”的导入,使教学陷入“千唤万唤难出来”的尴尬局面。

如,一位教师执教“8加几”时,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音乐响起,小桥、流水、人家,8只小鸭子在河里尽情嬉戏、觅食,一个小朋友站在小船上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唱起了《数鸭子》。师生随着歌声摇摆身体,相当投入。6分钟过去,音乐、画面收起,学生仍沉浸在优美的歌声和迷人的画面中,哪顾得上发现什么数学问题!宝贵的教学时间在老师“精心设计”的不着边际的导入中“有声”消逝。

二、观点——“置若罔闻”地迁就

数学离不开生活,又因其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而高于生活。可是,在课堂教学中,一些老师为了体现“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对学生的千奇百怪的表述“置若罔闻”地迁就,背离了数学的学科本质。

如,一位教师执教“认识分数”时,为了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提问:“在我们周围你能发现1 / 2吗?请同学们在我们教室里找一找。”于是从把投影仪、教室门分成两半到把自己一分为二诸如此类的说法都有,老师都频频点头地迁就学生。请问:这是生活吗?数学与生活结合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荡然无存!

三、公平——“熟视无睹”地掩盖

许多老师在执教“统计与可能性”的例题时,不重视指导学生理解游戏公平性的含义

上课时,在袋中装4个黄球、4个白球,让学生反复摸球30次。教师将其中几组结果:黄球15次、白球15次用投影展示给学生看,并说:“同学们看,这个游戏是公平的!”毋庸置疑,这样给学生传授概率观是错误的。教师应该将学生的30组实验结果全部展示:(15,15)(17,13)(12,18)(15,15)……(每组第一个表示摸到黄球的次数),学生观察后发现:白球与黄球获胜的次数差不多。通过全部展示让学生理解公平,而不仅仅靠几组(15,15)来说明。

四、活动——“脑体倒挂”地开展

“数学活动”不等同于“一般的活动”,在课改中,教师刻意追求“活动化”导致数学课堂“静”不下来。

如,一位教师执教“时、分、秒”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体验“1分钟”的长短:1分钟抢答,1分钟练字,1分钟背古诗,1分钟踢毽子,1分钟讲故事。结果,学生只关心自己或他人的成绩,而忽略了教师的“良苦用心”——体验1分钟的长短。像这样“活动身体休息大脑”的数学活动,在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

五、过程——“匪夷所思”地顺畅

各种赛课和公开课教学为教师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这些课体现了执教者对新课程和新课改的理解,都是精华。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课已成为“包装”过度的“表演课”,很不真实。

如,一位教师执教“对称、平移和旋转”时,整节课前部分非常顺畅精彩,当课已临近结束,大功即将告成之时,教师让学生判断哪些英文字母是轴对称图形,大部分学生都把“S”看作轴对称图形,理由是:“S”对折后,上下一模一样!经过几轮“演习”,举手的都是思维能力强或对新授内容早已“烂熟于心”的学生,因为课程太顺畅而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调动。

六、结局——“一厢情愿”地等待

课前,教师们都对教学环节进行了预设。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预设可能会出现事与愿违的“一厢情愿”地“苦熬”。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平行和相交”时,教师出示2根游戏棒,“同学们,这2根游戏棒掉在地上,可能会出现怎样的图形?你们能把它画下来吗?”接下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都在扔铅笔。可是就算整节课都用来扔铅笔也未必会出现教师预设的“平行和垂直”。

买椟还珠的含义范文第2篇

一、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时讲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的体验难免存在分歧,教师有责任让学生形成统一的认识。

例如,在五年级《所见》一诗的教学中,学生对“闭口立”有着两种迥然不同的观点:一方认为“闭口立”的是“牧童”,理由是牧童发现了蝉,想捉住它,所以闭上嘴巴不再唱歌了;一方认为“闭口立”的是“鸣蝉”,理由是鸣蝉看到牧童想捉自己,便闭上嘴巴不再叫了。双方学生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我说:“我是这样解释的:蝉会高声唱歌,但不用嘴巴,也不用喉咙,而是用翼后空腹里的一对似钹的‘乐器’。它的鸣声是由体内神经输出的电流,刺激了位于腔内鼓膜上的鸣肌,使鸣肌以每秒伸缩一万次的频率来振动而发出的。所以,我认为‘闭口立’说的是牧童。”

我刚说完这些话,就有学生发驳我说:“作者采用的是拟人手法啊,把蝉当作人来写,写出了它的机灵。所以我依然认为诗中‘闭口立’是描写蝉停止了鸣叫。”

不等我辩解,其他学生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作者作为一位著名的诗人,治学严谨着呢!写诗的时候肯定是细心观察、认真考虑过的。分明是牧童不唱歌了,知了还在鸣叫,怎么能说是知了不叫了呢?”“即使是知了不叫了,也不能写成闭‘口’啊”……

教师适时的讲解能“激浪千层”,如此“浪花朵朵”的迷人情景,何乐而不讲呢?

二、南辕北辙、买椟还珠时讲

学生的发言,往往富有个性,但容易偏离文本价值。此时,教师就是指南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来纠正学生偏颇的解读,巧妙地将错误解读转化为符合文本、符合实际的阅读体验。

例如,学生对《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的题目产生了异议:“题目应该改成《洪教头棒打林冲》,因为打斗是洪教头挑起的嘛!写洪教头打斗的语句也比林冲多啊!”乍一听,还真有道理,学生赞同声一片。于是,我反问学生:“同学们,课题为什么是《林冲棒打洪教头》而不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题目呢?”听我这样一问,学生的思维被激发了起来,相互找出说服对方的理由。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了洪教头的蛮横无礼与林冲的谦让有礼,“棒打”显现出林冲的忍让、大度,是他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这样,学生的认识深入了,精彩的课堂也就呈现了。因此,教师讲解的话不在多,有理有据有商榷的价值就行!

三、思维定势、刻舟求剑时讲

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思路暂停的现象,对问题的理解肤浅,回答难以涉及精髓。此时,教师要助学生一臂之力。

例如,《爱如茉莉》一文描写的主题是“爱情”,此类题材的文章在小学极为罕见。学生可从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中能感悟父母之间的深厚情意,沉浸于一缕缕淡雅的“茉莉花香”之中。“爱,还如什么呢?”我问。学生一番言论之后,我语重心长地说:“爱,不需要轰轰烈烈,不需要海誓山盟。爱,不仅仅体现在爱情上,不仅仅表露于花香之中。爱,经常流露在你挥手之间、举足之前。爱,就钻在平淡的日子里。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它无时无刻不在。愿我们人人都有感恩、仁爱之心。”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就在我们教师巧妙的点拨之时,学生就会豁然开朗。

四、异口同声、趋之若骛时讲

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借鉴别人的比较多,缺乏自己的见解,这样的现象总让我们怀疑学生是否真的读懂句子含义以及文本主旨。很多学生很可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帮助他们找到突破的点。

例如,在《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中,学生对“发火”的理解是:是冲着警卫员发火的。我连问几个学生,答案都大同小异。于是,我紧扣“发火”指引学生走进主人翁的内心世界,感悟爱骡子更爱战士的丰富情感:他矛盾着、痛苦着、担忧着、恼恨着……所有这些固然表现了他深爱着大黑骡子,更表明了他心中装着的始终都是战士们。

此时的讲,不是讲答案,而是及时地引领学生“入其境”而“知其义”。

五、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时讲

“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是《二泉映月》中的精彩语句。很多学生的经历与这段文字几乎不沾边,理解起来也是很茫然的。这时,我们可以挑拨出言外之音:“阿炳,一个身患残疾,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贫困的物质生活与丰富的内心世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此时的琴声即是阿炳的心声,琴声流露出阿炳的爱、恨、情、仇!他,一个盲人,敢于对命运说‘不’。不言放弃,多么可贵的精神!”

买椟还珠的含义范文第3篇

(一)盲人摸象

在《1978~2005语文教育研究大系・中学教学卷》的前言里,王荣生和郑桂华两位老师这样写道:

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教师不知道教什么、不知道如何去教,是学生不知道学什么、不知道如何来学,是观课评教的人不知道评什么、不知道如何评课才算妥当。

真是一语中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呢?

笔者认为,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甚或部分语文教育研究者看不清语文教学的本体问题,看不到语文与世界、语文与文化、语文与生命、语文与存在之间的连接;弄不清“语文”是什么与“语文”不是什么,看不到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的区别与联系,找不着语文教材的“语文性”,在“教什么”即教学内容的问题上还存在很多的盲区;对“言语教学论”、“语感论”、“言语生命动力学”等语文课程理论前沿的东西还相当漠视……一句话,还不能从“课程”建设与实施这个更高层次追问语文课程改革,反思语文教育,以获得对语文教育本质、特性和规律的重新认识,实现语文教学思路与秩序的新建构。

如果我们把语文教学比喻为一只大象,那么,我们今天有很多的语文教师就像摸象盲人――如果,我们的教师不能从宏观上对语文教育,对语文教学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不能从课程实施的角度对教材内容重新设计,不能按照母语学习的规律去实施教学――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往往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甚至,会在课改的大潮中失去“主体性”,盲从于形形的“教学法”,随波逐流而不能自主。

(二)缘木求鱼

其实,语文教学前面应该加个定语――“汉”,应该是“汉语文教学”,但是,这个“汉”字,却常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我们很多老师在教学中,不顾及母语教育的特点,事倍功半。

笔者参加过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两位老师执教李森祥的《台阶》。其中一个教学细节引起了笔者的思考。第一位老师在整体感知、全面理解之后,进行了主题升华,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父亲》等歌曲,并让学生唱歌抒怀,升华情感;第二位老师紧紧抓住文本,品味语言,深入品读,并让学生结合文意拟写一副对联送给“父亲”。

对这个案例,笔者认为,我们很多教师是要向第二位教师学习的。这节课既训练了学生的言语表达,又对学生进行了人文教育。语文课不只是人文课,用王尚文先生的话讲,就是“人文原在语文中”,“人文何处寻,言语形式中”。

笔者还曾听过一位语文界前辈的做法,他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须用对偶句。显然,这是受古代私塾教育的影响。但是,我觉得,这位前辈的做法是深谙汉语文教学之“道”的。

语文教学要坚持汉语教学的民族化。而汉语教学的民族化,说到底就是母语化和汉语化。母语学习不同于外语学习,其规律是“习得”而非“学得”,是熏陶感悟而非机械灌输,是言语实践而非烦琐练习。至于汉语化特点,潘新和先生认为:

汉语化教学还体现了对传统语文教学有益的观念和有效的经验的继承,如重“诗教”的人文教育、审美教育,重“学问”“明理”的知识教育、认知教育,“修辞立其诚”“文质彬彬”“辞达而已矣”的言语追求,“质疑法”“驳难法”“评点法”“批注法”“钩玄提要法”等阅读法。这些,对今天的语文教育仍有实践价值,都可以在当代视野下加以审视、改造和重构。

汉语“教”和“学”,要继承几千年来语文教育好的传统,根据汉语特殊的表现规律进行教学。离开这个前提,去追求语文课的“有效”、“高效”,只能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三)买椟还珠

1996年,王尚文先生就提出:言语形式是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纲”,其他都是“目”,如果以目为纲,纲自不举,目亦难张。只有紧紧抓住言语形式这个教学内容的纲,才能真正对上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号”。

2006年,李海林先生又说:不管我们如何理解语文和语文课,语文课的主要矛盾是人与语言的关系,我想,这是没有疑义的。语文课就是建立在以人与语言的矛盾关系为核心的、并由这一主要矛盾决定的一系列矛盾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因为有了人与语言的矛盾关系,所以才有了语文课,没有人与语言的关系,就没有语文课……

如果借用“买椟还珠”这个成语的话,笔者认为,语文教材的“陈述”出来的“信息”是“椟”,而“如何陈述”的“言语智慧”才是价值连城的“椟”中之“珠”。遗憾的是,我们很多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却往往得“意”而忘“言”,买“椟”而还“珠”。

举例说明: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老舍《济南的冬天》)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杨绛《老王》)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上面这几段话,表面的意思都不难理解。很多教师在执教时大都是概括文章内容,往往从文本的表层“滑”过去,得“意”而忘“言”。语文“知识”的价值被不恰当地放大,文本言语本身却不断边缘化。单是杨绛先生的一句“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就蕴藏着多少人性的内涵和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笔法。作者个性化或者说陌生化的言语表达“技巧”甚至“智慧”,不正是需要我们带着学生一起品味、推敲、鉴赏的吗?

再举个例子:庄子的《惠子相梁》。有的执教者将文章的主旨归结为“面对名利要淡而视之,做人要坦诚,不能有小人之心”。这样的分析就没有抓住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教师用书上说“这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我想,这也只是文本价值的一个方面,淡泊名利的思想,非庄子独有,老子有,孔子也有,关键是表达方式的独特。我觉得,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应该抓住这篇文章以寓言故事的形式表达思想的特点,引导学生透过其游戏的笔调,感受庄子丰富而有趣、健康而人性的心态。

二、解决当前初中语文教学问题的建议

(一)从课程视角观照语文教学

目前语文教学低效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老师不研究课程标准,多是抓住教材不放,抓住教参不放,不能从更宽广的课程视角设计教学、生成教学,不能着眼于“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教学化”。

一个缺乏课程论的视域和立场的教师,就很难明白“语文课是做什么事的”,就不知道语文教学“走哪一条路”、“走向哪里”,就可能造成“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致使语文教学走向“异化”和“泛化”。

从本质上讲,语文课程是一种文化建构的过程。母语教育,其目的绝不只是为了让学生仅仅掌握一套符号系统,而是继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用民族文化熏陶、滋养民族精神,培养人格健康、品质高尚、善于沟通的人。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作为语文课程的实施者和建设者,“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教书;出乎其外,故能育人。程翔老师提出“母语教育:构建和谐的文化人格”的命题,是很有见地的。

从课程视角观照语文教学,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读一些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著作,王尚文的《语感论》、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李海林的《言语教学论》、韩雪屏的《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潘新和的《语文:表现与存在》等,都可以帮助语文教师突破固有的思维习惯,从更高远处、更根本处反思语文教育,构建出更具生命力的语文课程。

(二)从学科特点改进语文教学

我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立人”,这是整个教育的中心,是需要各个学科共同完成的。语文教育的任务,是要通过“立言”来“立人”。(钱理群《“立人”教育与阅读经典》)

钱理群老师这番话,应该成为语文教学坚持的大原则。

笔者在教学视导时,往往看到一些老师的语文课,不讲原则,率性而为:教学《愚公移山》,不引领着学生在语言上咬文嚼字,却大肆讨论“移山与搬家”;教学《背影》,机械归纳文中出现了几次背影、流了几次泪;教学《端午的鸭蛋》,丢开“淡而有味”的言语表达,去凸显端午节的文化意义;教学《致女儿的信》,则撇开言语形式,直奔主题,大谈“爱情观”……语文课堂教学种种“泛语文”、“非语文”的现象,都在检验着语文课程的品质,拷问着语文学科的尊严。

陈日亮先生对这种现象也有过批评:

尤其在当今“人文性”被剥离做成虎皮大旗而大加张扬的形势下,我们不少教师也就十分乐意而且习惯于“直奔”思想内容,视语言形式如不存在,至多只在文本表面平滑熟烂地“过一下”。语文教学的整体走势是工笔式微,写意大兴。久之,教师的语感退化了,“咬”劲没有了,也“嚼”不出什么味道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淡寡。

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教师一定要坚持学科特点,“带领学生从课文中走个来回”,挖掘和享受语言背后的生命意义、审美价值和文化精神,从而开掘学生的言语潜能、张扬学生的言语个性、提升学生的言语表现力。

(三)从生命意识提升语文教学

钱梦龙老师的《死海不死》有一处教学细节:

当一个学生正确解释出“死”的含义,是盐分高人不下沉后,多数老师评价学生“好”、“完全正确”,就不错了。而钱先生的课是这样的:

师:“你以前有没有看过这篇课文?(生摇头)那你怎么能回答得这样正确?”

生3:我在地理课上学到过。

师:啊,真好!地理课上学到的知识,用到了语文课上,这叫知识的“迁移”。(板书:迁移)

郑桂华老师的评议是:

这在钱先生的课堂里,是两句普普通通的对话。可是,它的效果会不普通。试想,如果你是那位表现好的学生,你会得到多么大的肯定,你对学习的兴趣将有多大的提高呀;如果你是当时班里的其他学生,你对什么叫“迁移”的印象是多么深刻,你对多读书、有学问是多么向往啊;如果你是一个听课的教师,你对课堂教学境界,是不是有了新的理解?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就是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记忆知识的权利,还要充分尊重学生提问、深思的权利,想象、创造的权利,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分享教育资源的权利,等等。语文学习的过程不仅要让学生的语文能力获得发展,而且还要实现其生命视界的不断开阔,精神世界的不断超越,人格修养的不断完善。

买椟还珠的含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国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26-01

一、加强学生汉字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汉字是学生学习国学的基础,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汉字的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汉字独有的魅力。

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汉字,有形可识。有音可读,有义可寻。汉字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变化过程,从最初的甲骨文,到后来的小篆、隶书,最后演变为宋体。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讲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在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内学习到汉字的形变和意变的大致过程。教师在讲解形声字和意形字方面,可以从造字的意义上进行讲解,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金文中的“学”字为“”,最上面像人的两只手,意思是合力办学;中间为金“爻”,指读音;再往下像一个房子,“房子”中有一个“子”,就可以理解为孩子在房子里面读书。所以,“学”最初的含义就是学习,后来又有学校的意思。教师在汉字教学课堂上,可以适当地融入书法和国画等传统文化,这也是教师教会学生写好中国字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定期地组织学生进行写字训练,在学生写字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写字的笔画、偏旁部首以及间架结构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以便为学生能够写出一手漂亮的中国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学生的诗词吟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加强学生对诗词的吟诵。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诵读唐诗宋词对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让学生进行唐诗吟诵有助于学生养成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学生日后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国学和古诗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如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学生每吟诵一首诗词,就像在欣赏一道亮丽的风景,并且能在欣赏风景的过程中收获很多知识。例如,在吟诵汉乐府《长歌行》中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诗句时,通过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可以让学生懂得时间短暂,稍纵即逝,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在吟诵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时,通过学习屈原对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可以使学生执着追求自己的理想,从而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态度;在吟诵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时,通过学习文天祥誓死保卫王朝的大义凛然的气节,可以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在吟诵《弟子观》中的“酋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时,使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更懂得仁孝的含义。通过加强学生对这些古诗词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精神、坚持不懈的态度,还使学生学会了做人、仁孝以及珍惜时间。

三、为学生讲述经典的故事

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共性,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一个性特点,在教学中适当地插入一些经典的国学故事。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拥有大量的成语,必要时使用成语可以使话语变得更加简洁,并且还能够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其实,很多成语就是一个故事的浓缩。通过学习故事,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梦想,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精彩、教育意义深刻的经典国学故事,如《亡羊补牢》、《闻鸡起舞》、《刻舟求剑》、《任重道远》、《守株待兔》、《买椟还珠》等。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成语的活动,鼓励和督促学生读成语、说成语、写成语、听成语以及演成语等,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成语水平和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例如,教师在讲解“任重道远”这个成语时,成语的意思是担子很重,要走的路还很长,比喻担负的责任比较大,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才能实现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为学生讲解这个成语。具体是这样的:曾子的学生问老师:“读书人应具备哪些品质?”曾子答道:“必要有坚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因为读书人身上担负着治理天下的重任,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我们为了实现这个远大的目标,真是任重道远!教师通过生动形象地为学生讲故事,可以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国学故事中蕴含的无限乐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国学故事的兴趣。故事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从故事中懂得了什么样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成语的习惯。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将成语故事生动形象地表演出来,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成语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顾建德,喻志杰.对当前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几点看法[J].基础教育研究.2009(14)

[2]沈青.别给国学教育穿靴戴帽――小议小学国学教育[J].成功(教育).2009(11)

买椟还珠的含义范文第5篇

一、品牌名称让消费者产生关键的联想

品牌名称是品牌的核心要素,它往往简洁地反映了产品的中心内容,使消费者产生关键的联想。理想的品牌名称应该做到记忆方便,对产品类别及特质、优点等具有准确的定位性说明;有趣味,富有创造力,易于向更广泛的产品种类和地域背景转换;含义持久,在法律和竞争上都能获得强有力的保护。根据这些要求,品牌命名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品牌名称应简明朴实、易读易写。品牌的易读性是便于人们口头相传的关键,而口头相传的方式对于建立某种记忆联系是十分有价值的。比如“太太”口服液这个名称就比较符合这样的要求,它满足了许多中国已婚女性潜在的心理需要――希望自己成为一个雍容华贵的太太,并且在发音上也朗朗上口,易于被大多数消费者接受和传播;还有“方太”厨具满足了中国家庭贤妻良母的形象需要;“爱妻”号洗衣机适合了中国男性羞于表白但又需要表白的心理需求。这些品牌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每个人都有“趋易避难”的心理,毕竟在大庭广众之下读错了字还是有点过不去的,所以消费者往往不太愿意去读一个生僻难读的名称,更不要说去记住这个名称了。比如国内有一款轿车命名为“麒麟”,虽然麒麟在中国是一种吉祥的象征,代表了这款轿车的不同凡响,但这个命名却欠缺深思熟虑――知道它的含义的人会觉得名字太大了,这样一款车配不上;不知道它含义的人会觉得什么名字不好,非得找两个不认识的字挂在上面。

其次,品牌名称应亲切熟悉并且富有含义。对于自己熟悉的东西,消费者总会很容易地记住并很随意地传播出去。为什么每年的春节晚会上赵本山的小品台词总是那么快地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就是因为他所表演的东西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他的经典“语录”本身就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之中。在这个方面,“娃哈哈”是个比较成功的案例,这个名称既通俗易懂,又雅俗共赏,消费者一眼就明白它代表了儿童需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快乐无忧的年少时光,也隐含了作为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成长的心愿,这些因素为其在国内的成功传播奠定了良好的认知基础。

当然在品牌名称中也可以加入一些抽象的信息。比如联想电脑、雕牌洗衣粉等等,这些品牌名称与产品的功能性毫不相干,但都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其实反观这些品牌名称,不难发现,这些名称都是消费者所熟悉的事物或者经常用到的词汇,并且这些名称也都符合简洁明了的命名原则。在品牌命名中也可以利用数字,用它来突出产品技术的更新换代,比如诺基亚73、78、95、96系列,宝马的3、5和7系列等等。

二、标识与图标 胜过千言万语

品牌标识和图标属于品牌视觉要素,选择一个恰当的品牌标识、符号或者字符对于品牌的推广与传播具有重大作用。正如西方有句谚语所说:“一幅图画胜过千言万语”。标识有几种形式,一种是文字标识,即采用独特的文字形式书写的标识,比如可口可乐的标识、联想的品牌标识、美的的品牌标识等,都采用这种形式;还有一种是抽象的标识,这种标识可能与公司的名称或公司所从事的活动毫无联系,比如梅赛德斯的星星、劳力士的皇冠、奥运会的圆环、海尔的海尔兄弟标识等等,这些没有文字的标识通常被称为图标。许多标识介于这二者之间。标识往往被设计成图标,以便以某种方式强调和修饰品牌含义。

一项调查研究证实,在公司仅有名称和标识这两种情况下,消费者对公司的形象存在着差异,标识具有的含义和联想,可以改变消费者对公司的感知和理解。标识可以通过其内在含义和支持它的营销计划来激发人们的联想,即使较为抽象的标识,也能随着形状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的评价。抽象的标识有利有弊,标识抽象一些显得独特,进而也容易被识别,但抽象的标识也可能缺乏一个具体的标识所拥有的内在含义。所以,如果没有发起一场营销宣传来解释它的含义,消费者可能很难理解标识想要表达什么。海尔集团就曾采用动画片的形式来推广其海尔兄弟的品牌标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对于品牌名称而言,标识和图标有三个优点。一是容易识别,这是由于标识和图标具有可视的性质所决定的,是表明产品的有效方式;二是在于它的多样性,这是由其非语言的性质所决定的,这也使得标识能够比较顺利地跨文化进行传播;三是易于修改,标识可以在运用一段时间之后进行适当的修正,加入一些时尚性因素,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而品牌名称一般是固定不变的。

三、形象代表让消费者产生丰富的想象力

形象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在一定的知觉情境下,采用一定的知觉方式对客体的感知。从心理学角度讲,形象是人们反映客体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图式。肯尼思・博尔丁在他的著作《形象》里提出,一个象征性形象“是各种规则和结构组成的错综复杂的粗略概括或标志”。形象代表是品牌图标的一个特殊类型,往往取材于人类本身或现实生活。形象代表通常通过广告推出,在广告和包装设计中,形象代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品牌形象代表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可以是某种动画人物(比如海尔兄弟、北京奥运会的福娃系列卡通形象等),也可以是活生生的人物(比如万宝路牛仔、麦当劳叔叔、肯德基上校、康师傅等),也可以是某种动物(如七匹狼、雕牌、标致的雄狮形象等)。良好的品牌形象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力武器,由于它们往往色彩丰富、充满想象力、容易抓住人们的兴趣,所以品牌形象在建立品牌认知方面非常有用。品牌形象代表一般隐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品牌形象的有形内容,代表着“品牌的功能性”利益,即与品牌产品或服务相联系的特征。从消费和用户角度讲,“品牌的功能性”是指品牌产品或服务能满足其功能性需求的能力。例如,洗衣机具有减轻家庭负担的能力;照相机具有留住人们美好瞬间的能力等。品牌形象的这一有形内容是最基本的,是生成形象的基础。品牌形象的有形内容把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消费者的功能性满足与品牌形象紧紧联系起来,使人们一接触品牌,便可以马上将其功能性特征与品牌形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感性的认识,这是促成消费者偏好的基础条件。

另一方面是品牌形象的无形内容,主要指品牌的独特魅力,是营销者赋予品牌的,并为消费者所感知和接受的个性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的极大丰富,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对商品的要求不仅包括了商品本身的功能等有形表现,也把要求转向商品带来的无形感受和精神寄托。在这里品牌形象的无形内容主要反映了人们的情感,显示了人们的身份、地位、心理等个性化要求。比如七匹狼品牌所传递出的强势的狼性文化,在现代竞争激烈的中国社会中很容易被大部分有理想、有抱负、有野心的男性所接受,其一系列男性服饰受到消费者的极大青睐,取得了良好市场业绩。

四、广告语 形成空前的品牌影响力

广告语是用来传递有关品牌的描述性或说服性信息的短语。广告语一般出现在广告中,但在产品包装和营销方案的其他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告语是品牌宣传的有力方式,因为它能帮助消费者抓住品牌的含义,了解该品牌是什么,有哪些特别之处,迅速有效地建立品牌资产。比如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期间,统一油抓住中央电视台所进行的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直播报道的机会,迅速出击,推出“多一些,少一些摩擦”的经典广告,形成了空前的品牌影响力,也为统一油带来了优秀的销售业绩。

广告语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设计,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语言组合来进行表达。有的广告语说的比较含蓄委婉,比如飞亚达手表的广告词“一旦拥有,别无所求”;有的比较坦白直接,比如脑白金的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有的广告语则联系品牌名称来加强认知,比如才子男装的广告“煮酒论英雄,才子赢天下”;有的广告语则直接把一个品类和品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果冻布丁,喜之郎”这句经典广告;有的广告语则和特定的动作表情联系在一起,比如农夫果园的广告“喝前摇一摇”;有的则和某种特殊的感情联系起来,比如“水晶之恋,一生不变”的果冻广告,等等。

广告语是品牌要素中最容易在运用一段时间后进行修改变动的,所以在现实操作中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但过于频繁的变动或者一成不变都是不可取的。在修改广告语时特别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分析广告语是通过何种方式来加强品牌认知和提升品牌形象的,这种方式是否依然有效;其次,确定在多大程度上还要加强此种认知;最后,要尽可能多地保留广告语中尚有价值的成分,同时注入所需要的新含义,从另外的方面加强品牌的认知。在大多数情况下,对现行广告语进行适当的修改可能比引入一个全新的广告语更为有效。

五、包装融汇品牌的品位和文化的感性信息

包装涉及产品容器或包裹物的外观设计。“买椟还珠”的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对产品的包装设计由来已久,而在现代社会中,包装对于品牌资产的创建具有更加重要的优势,因为包装的外表是消费者最强有力的联想之一。从公司和消费者两个角度看,包装必须达到以下几个最基本的目标:首先应标明品牌名称,其次应传递描述性和说服性信息,接着应考虑便于产品的运输、保护和储存,最后要有助于产品的消费。为了达到营销目标,满足消费者的欲望,品牌包装除了满足上述功能性的要求之外,还应该满足美学要求,这主要是指包装的尺寸、形状、材料、颜色、文字和图案等各方面应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点,要具有时代气息,给消费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